"怎么区别登革热与其他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出血疾病"

原标题:龙江职场健康课 | 警惕!青年工人更易遭受工伤和职业病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最近发布的预测,每年有278万工人死于工作事故和职业病。大约240万(86.3%)死于职业病,超过38万(13.7%)死于工作事故。每年发生的非致命工伤比致命工伤多近千倍。每年非致命工伤影响大约3.74亿工人,其中许多严重影响工人长期收入能力。

青年工人遭受工伤的比率远高于成年工人。根据最近欧洲的数据,18至24岁青年工人发生非致命工伤的比率比成年工人高出40%。在美国,15至24岁青年工人遭受非致命工伤的比率几乎是25岁及以上工人的两倍(CDC,2010)。

与之相反,数据显示青年工人患职业病的比率低于成年工人。这不是因为青年工人对职业病的抵抗力较强。实际上,青年工人更容易患职业病,因为他们处于身心发展期,更容易受到高职业危害化学品和其他物质的伤害。青年工人患职业病比率较低,可能是由于职业病的发生通常经过一段接触期或潜伏期。而且,很难获得职业病方面的准确数据,尤其是青年时期接触工作场所危害导致的职业病数据(EU-OSHA,2007)。

除了造成无法估量的人类痛苦外,职业事故和疾病也构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估计每年损失的全球GDP为3.94% (ILO,2017c)。由于青年工人受重伤并因此长期伤残,其社会成本可能远高于承受类似伤害的成年工人的社会成本。当这些伤害发生在一个年轻人开始工作的时候,职业伤害的后果会更加严重。一个长期伤残的年轻工人可能不再是社会的活跃分子,也无法利用和发挥他们所受的教育和培训。

青年工人特有的风险因素

青年工人特有的各种风险因素增加了他们遭受工作场所伤害的可能性。这些风险因素可能是他们所处年龄所固有的(比如生理、社会心理和情感发展阶段)或受年龄影响(比如相对缺乏技能、经验不足以及教育程度较低)。

生理发展阶段。青年工人,特别是青少年,由于他们的身体(包括大脑)仍在发育中,因此遭受工伤和职业病的风险更高。他们的生殖系统和大脑功能对影响这方面器官的危害尤其敏感。

此外,在青少年的问题上,较高的呼吸率和每单位体重的代谢率,会导致他们的身体吸收更多的有毒物质,并对毒物的影响产生更加极端的反应。

要特别注意青年工人接触杀虫剂、神经毒素、内分泌干扰素、过敏原、致癌物的问题。尤其是对身体正在发育的青少年工人。最后,工作站、工具、机械和设备通常为成年人设计,对青少年的身体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PEC, 2011) 。

社会心理和情感发展阶段。青年工人在有效辨别自身行为后果和评估各种风险方面的能力仍需进一步得到加强,因此更容易受到社会和各种压力的影响,包括希望有归属感、被认为有吸引力,实现独立。这些特征影响青年人的决策,导致有可能采取冒险性行为。这还导致青年人不愿说出工作中的困难或危险的身体和心理状況(European Parliament, 2011)。青年时期(以及整个人生)的行为受到多种相互作用的因素的影响,包括大脑发育、经历、父母教育、社会经济地位、文化、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和交往等(Johnson et al.,2009)。

青年工人经常接触的职业风险

“危害”和“风险”两个词经常被交叉使用,但实际上含义不同。“危害”是可能造成伤害的事物,比如尘土、化学品、噪音、高空作业、手工操作、无戒备的机械、长时间工作或工时不确定等;而“风险”是如下两个方面的结合:(1)高职业危害情况发生的可能性;(2)产生伤害的严重性,包括长期后果。比如,机械操作员经常使用不设防的机械,发生严重或致命性工伤的风险就会增加,频繁提举或处置重物或大型物体就存在发生背痛等肌肉骨骼病患的风险。

预防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对工人的伤害,需要查找工作危害、评估风险,并通过全面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

危害识别是整个过程的第一步。这要求用人单位在工人的积极参与下,查找可能伤害工人的高职业危害物质和状况,确定哪些工人可能接触哪种危害。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应特别考虑到面临独特风险因素的工人,比如青年工人。危害识别的重点应放在工人、工作任务、工作条件、工作组织、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上。对成年人,借助标准限值可以识别职业危害因素。青年工人,特别是青少年工人,仍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阶段,因此很难确定他们身体和心理可以承受的极限。由于不了解这些危害因素对青年工人健康造成的影响,因此很难确定青年工人的职业危害接触限值。

每个工作场所都可能存在着几种不同的危害,对工人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各种各样的后果。以下是对青年工人的生理和社会心理具有特别威胁的危害类型,也青年工人经常接触的职业危害风险。

安全危害,在没有风险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可能立即造成伤害(比如烧伤、扭伤、割伤、挫伤、骨折、内伤、脑损伤、窒息等)。安全危害包括高空作业、使用危险机械、设备或工具;驾驶、接近交通工具的工作;建沟渠;行走在光滑的平面上或不规整的地面上;操作或接近可燃或爆炸性材料或物质。青年工人尤其容易面临安全危害,因为他们工作经验有限,技能培训不多、缺乏安全危害和规定方面的信息或指导,以及缺少监督(IPECet

物理危害因素包括各种可能危害健康的物质,比如噪音、振动、某种光线、极端温度(或冷或热),辐射(包括接触阳光和焊接的紫外线辐射)。由于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因为暴露在早期就开始),在年轻时暴露于紫外线辐射下的工人在成年后患皮肤癌的风险增加。过多噪音情况下,青年工人比成年人更容易丧失听觉。为成年人设置的接触噪音极限不足以保护青年工人(Forastieri,2002)。由于在医院、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青年工人面临着严重的过度噪音问题。

生物危害因素包括细菌、寄生虫、病毒、危险动物、昆虫和植物。这可导致许多不同类型的疾病,比如皮肤、肠道和呼吸系统疾病。生物危害在大量青年就业的经济领域中很常见,比如农业(与动物接触)、食品加工、餐饮(处理食物)、卫生保健(与人、血液和其他体液接触)以及垃圾/废品处理。

化学危害因素包括气体、粉尘、烟雾、蒸汽和液体。大多数工作场所以及所有行业都使用化学品。比如,农业使用杀虫剂和化肥;制造业使用油漆和溶剂;建筑业使用石棉、石英、稀释剂、粘胶、焊接烟气;服务业使用清洁剂。一种物质的毒性取决于接触量和接触时间,以及其他因素,比如个体敏感度和特征(比如性别和年龄)。年轻时接触化学危险可能对生殖系统和激素平衡造成严重伤害(Gerry,2005)。

工效学危害因素包括负重劳动、快速或重复运动,机器设备或工作程序设计不良致使工人不得不采用不顺当的姿势。肌肉骨骼疾病(MSDs),比如背痛、肌腱炎、椎盘突出和腕管综合症是接触工效学危害因素的典型后果。从事负重劳动的青少年会增加骨骼损伤和发育受损的风险,因为他们的身体仍在成长发育。而且,工作方法、工具设备通常为成年人设计,这意味着青年工人在身体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发生劳累、受伤和肌肉骨骼疾病的风险更高(IPEC

原发性心肌病远较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和心肌炎少见,因此,一般人对此病不太了解。那么,什么是原发性心肌病呢?

原发性心肌病是指一类原因未明的以心肌病变为主的心脏病。本病的病变主要在心肌,在排除目前已知的可能引起心肌病变的病因后,可确立诊断为本病。按心肌病变的类型,本病可分为三型: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

其中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多见,多发生于30岁以上的成人,也可见于儿童。起病多缓慢,通常于不知不觉中发病,早期为体检时偶然发现心脏扩大。症状的出现也多缓慢,早期表现为易疲劳,劳累后气息,下肢浮肿,夜间需高枕,以后症状逐渐加重,以至稍活动则气急,下肢经常浮肿,夜间经常出现呼吸困难,被迫坐起。本病诊断通常不困难,但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病人的自我保健,预防心衰反复发作对预后影响较大,病程发展慢者可存活20年以上。

病人不宜过度劳累,不可作重体力劳动,病情轻的病人可适当做些力所能及的轻体力活。

适当增加营养,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增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戒绝烟瘾、酒癖,限制钠盐摄入。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居室通风,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

轻症病人或心力衰竭缓解期,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和改善心脏功能,但不可剧烈活动,并应掌握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全身温暖和微汗为宜。

按医嘱长期服用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的药物,并定期到医院门诊随访,调整用药。

有条件的病人,可在身体状况较好的情况下,及时作心脏移植手术。

肥厚型心肌病较扩张型心肌病少见,约三分之一病人有家族遗传倾向。心肌肥厚往往以室间隔上部为显著,在心脏收缩时,肥厚的心肌阻塞左心室流出道,使左心室喷血受阻和外周脏器缺血,严重者可引起心绞痛和昏厥。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确诊本病。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或异搏定可以改善症状和延缓本病发展,药物治疗不佳、梗阻严重的病人,可考虑手术切除肥厚的心肌。

限制型心肌病极为罕见,预后不良,死亡率高。

喝水时,如果在水中加一样东西,有助排光体内毒素,外表年轻10岁。具体加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长按可复制),回复 饮水 了解详情。

  对话专家: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针灸科 王升旭 主任医师,教授。

  王升旭 南方医院针灸骨伤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解放军针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针灸治疗慢性颈肩腰腿疼痛和脑血管意外、脑外伤后遗症。临床开展了电针华佗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相关性疼痛、针刺减肥的系列研究,醒神开窍针法促醒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临床研究。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

  专家所在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39健康网编辑:王教授您好,我们说的冬病夏治,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王升旭主任: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冬病夏治的时间,一般多从“三伏”开始,“三伏”是阳气隆盛的最好时令,利用这个时令进行穴位敷贴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按照往年的经验,从夏至起到头伏之前进行第一阶段的敷贴,可以达到醒穴、温经、通络的作用,所以,今年6月21日左右,就可以着手准备冬病夏治了。但是有很多患者,都挤在入伏第一天跑来治疗,其实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敷,治疗效果都一样,这个不必担心,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时间,也不必所有人都挤第一天。

  39健康网编辑:那我们经常说的“冬病夏治”,这个“病”是指哪些病呢?

  王升旭主任:这个病,并不是具体指一个种类的病,所谓的“冬病”,顾名思义,就是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或是在冬季加重的病变;此类疾病通常在夏季处于缓解期,如果在夏季治疗,增强身体抵抗力,冬春季节发作的几率大大降低。临床上“冬病夏治”最经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慢性咳嗽、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体制虚弱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然后是疼痛性疾病,比如颈椎病、肩周炎、因虚寒所致的腰腿痛、风湿性疾病等,这些都是遇冷则加剧的病,另外还有一些比如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喉炎、梅核气、扁桃体炎等,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39健康网编辑:为什么冬天的病在夏天治疗,反而取得很好的效果?其中有什么依据么?

  王升旭主任:“冬病夏治”实际上是融合了诸多学科的知识。属于中医的内病外治法,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敷贴疗法。简单来说,它是采用穴位贴敷的方法,使有特殊作用的中药渗透皮肤,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调整机体和外界环境的平衡,并调节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它一方面有刺激穴位、发挥经络穴位本身的理气血、调阴阳、补虚损作用;另一方面,药物透皮吸收,也发挥了其药理作用。总的来说,是结合了局部刺激、经络调衡及药物自身作用三方面的功能。

  39健康网编辑:那穴位敷贴的药物跟材料,能跟我们透露一点么?另外,取穴一般是取哪些穴位?

  王升旭主任:敷贴的材料,最常见是选用一些辛香、逐痰、温阳、驱寒的复方中药,比如白芥子、竹沥、地鳖虫、生姜汁等天然中药,结合现代远红外技术和透皮给药技术精制而成膏药,至于取穴,是要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天突、膻中、肺俞、心俞、膏肓、大椎、百劳、大杼、定喘等穴位贴敷治疗,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穴位。举例来说,比如夏治哮喘,穴位的选择多为肺俞、心俞、脾俞、肾俞、膈俞、大椎等,每次可选3—4组穴位;比如慢性支气管炎,多选择大椎、身柱、大杼、风门、肺俞、膈俞、膏肓、曲池、尺泽、合谷、天突等穴位。背部取穴贴药时应注意最好避开肋骨,循两边肋骨边缘,肋间肌处,使药物容易渗入,提高疗效。

  39健康网编辑:穴位敷贴后,通常有什么样的感觉才是正常的呢?

  王升旭主任:穴位敷贴的方法,每次贴敷时间应在2—3个小时;贴敷后局部有轻微灼热、痒感,为正常反应;如出现奇痒、灼痛难忍等应立即去掉药膏;如无不适,建议成人可贴6—8小时,儿童可贴4—6小时。

  虽然皮肤会有发热感,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避免灼伤皮肤。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取下药膏后如出现灼痛,可涂抹“万花油”、“烫伤膏”等,切忌外用刺激性药物,以免进一步伤害皮肤;如果已经发起水泡时,如果水泡比较小,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小水泡已破,可涂抹红霉素软膏等消炎膏;如果水泡比较大,建议要到医院接受治疗;个别局部反应大者,应终止贴敷治疗或由医师对药物作适当调整。

  39健康网编辑:对于“冬病夏治”,还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事项吗?

  王升旭主任: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入伏第一天没赶上的患者,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敷,治疗效果都一样,这个不必担心,但是只要贴了,就一定要连续贴“三伏”,不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另外,对于一部分人群来说,是不适合采用这个方法的,比如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制如对胶布过敏遮、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以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者、阴虚火旺者、孕妇、皮肤过嫩的3岁以下儿童等,都是不能进行敷贴的。贴敷以后不要马上洗澡,而且不要在局部用力搓;患者一定要少吃“发物”,如辛辣食品、牛羊肉、海鲜、生冷食物等,减少运动,避免出汗、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一定要注意好好休息,不能熬夜。

  专家提醒:敷贴期间有感染、发烧的现象,要等病好后再贴;如果贴敷期间有皮肤起泡或过敏现象,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冬病夏治” 是因人而异,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穴位,所以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延误病情,影响疗效。

  (王升旭主任出门诊时间:每周二、四上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石榴岗路13号(2号线赤岗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猫常见疾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