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用了环磷腺苷葡胺说明书宪胺对血糖有影响吗

糖尿病病人输液用木糖醇或者果糖溶液会引起...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糖尿病病人输液用木糖醇或者果糖溶液会引起血糖升高么?
临床上遇到糖尿病病人的输液,有时我们喜欢用木糖醇或者丰海能(果糖),说明书上是说适用糖尿病病人,但是今天有位主任说木糖醇或者果糖溶液也会引起糖尿病病人血糖的升高,只是升血糖效果比较迟发,我想知道木糖醇或果糖不会引起血糖升高,这个只是商家炒作概念,还是确实是如此?
木糖醇作为现在普遍应用一种糖醇,由于其本身抗龋齿等优良特性,研究较多,其代谢机理也已初步明确,1953年Horowitz提出了葡萄糖醛酸-木糖醇侧路,图1:葡萄糖醛酸-木糖醇侧路 MeCormick,Touster,Burns,Kanfer等证实了这一过程的存在。 根据这一理论,外源性木糖醇参与人体糖代谢途径如下图:图2:外源性木糖醇参与人体糖代谢途径 研究结果显示,人体摄入的木糖醇80%通过肝脏代谢,其余大部分被脑及心脏利用,很少量的参与皮下脂肪代谢。木糖醇被肝脏吸收之后,50%以上转变为葡萄糖,45%左右被氧化,其他很少一部分变成乳酸。木糖醇在肝脏的代谢流程如下图:图3:木糖醇在肝脏的代谢流程 根据[13C]示踪原子实验,服用木糖醇之后12小时之内,50-60%的木糖醇转化为为CO2通过肺排出体外,通过尿液及粪便各排出2-10%,20-30%转化为糖原和中间产物。每克木糖醇全部代谢产生热量约为4.06千卡即17.05KJ/g。 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和麦芽糖醇目前应用也较广泛,尤其是日本应用山梨糖醇较多,其主要代谢途径是首先氧化成对应的酮糖或醛糖,或者磷酸化为糖醇-1-磷酸酯,之后参与正常的糖代谢。山梨糖醇被山梨糖醇脱氢酶氧化为果糖,然后经果糖-1-磷酸酯途径代谢,其代谢途径如下图:以下是题外话:————————————————————————————————————————————————-图4:山梨醇代谢途径甘露醇代谢途径与山梨醇相同,麦芽糖醇一小部分在胃内被分解为山梨糖醇和葡萄糖,通过小肠直接吸收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被大肠微生物发酵。 根据动物及人体实验,确定山梨糖醇代谢较充分,实际热值为12.07KJ/g,麦芽糖醇利用率约为50%,实际热量为8.4KJ/g。 甘露醇通过人体测试,口服28-100g,65%被吸收,其中17.5%通过尿液排出,因此确定其利用率约为50%,实际热值为8.4KJ/g。 异麦芽糖醇在肠道内被双糖水解酶分解非常缓慢,通过对鼠、猪和人类进行的比较动物尸体分析、间接热量测定法、成长监控、人类体重变化研究和因子方法等的结论,确定其生理热量值为8.4KJ/g。 赤藓糖醇由于分子量较小,可以被小肠直接吸收,实验表明,赤藓糖醇在摄入后3小时,即有40%随尿排出,另有40%在随后的21小时陆续经尿排出,即在24小时内,80%的赤藓糖醇通过尿排出,另有20%的赤藓糖醇很可能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通过[13C]示踪原子标定法,测定呼出的[13C]标记的CO2。结果表明,而摄入赤藓糖醇后,未检测到[13C]标记的CO2。因此,赤藓糖醇被吸收入血液后,不被代谢,而直接通过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根据日本厚生省的糖类热量评价法(平成3年卫新第71号)测定的结果,赤藓糖醇热量为0KJ/g。 赤藓糖醇生理热量低的原因在于其代谢机理的特殊性,其他大多数糖醇都是经过一定的途径转化后参与正常的糖代谢,而实验结果显示,赤藓糖醇在体内不被代谢,排出时仍然是赤藓糖醇分子的形式。 通过以上对各种糖醇代谢及实际生理热量的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无糖并不代表低热量,大部分糖醇的实际生理热量是比较可观的,各种糖醇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其自身特点应用于不同的产品中。例如木糖醇在口腔保健及糖尿病人营养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草胺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