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耳鸣,囗苦咽干是什么原因,少食体泛,胸胀腹满,少寐多梦,腰痛,眼模糊,不想吃,不想动,话也不想多说,请问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5年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模拟题资料.doc 136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1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 C.实而不满
2患者,男,40岁。乙肝病史6年,近半月肝区持续性疼痛,胃纳差,黄疸,消瘦。查体:肝肋下4em,质硬,表面不平,压痛。应首先考虑(
)E.原发性肝癌
3患者白睛发红时,多为(
4热深厥亦深,属于下列何证的特点(
)A.真热假寒
5下列属于典型食管癌造影表现的是(
)B.食管腔狭窄
6患者症见气短声低,少气懒言,眩晕自汗,脘腹坠胀,舌淡脉弱,宜诊为(
)C.气陷证
7患者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下肢无力,舌红少津,脉弦细数,宜诊为(
)D.肝阳上亢证
8孕妇禁针的腧穴是(
9隔姜灸常用于治疗(
)A.风寒痹痛
10患者,男,45岁,胃部隐隐作痛,遇寒、饥饿、饮食生冷则疼痛加重,按之则舒,温熨、进食可使疼痛缓解,经治未愈,胃痛加重,并见呕吐肢冷,治疗首选(
)A.大建中汤
11患者,男,午休后突然出现呕吐,呕吐多为清水痰涎,胸闷脘胀,不思饮食,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治疗首选(
) B.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12患者,男,52岁,患肝病多年而不愈,近月来胀大坚满,脘腹撑急难忍,烦热口苦,渴而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溏垢,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数,诊断为(
)D.水热蕴结型鼓胀
13某病人中风后经治3月余,现症见音喑失语,心悸气短,腰膝酸软,治法为(
)C.滋阴补肾利窍
14属足少阴’肾经的腧穴是(
15治疗头痛肝阳上亢证,应首选(
)B.百会、太阳、风池、阿是穴、合谷、太溪、太冲
16某男,35岁,农民,患者项后发际皮肤上有一红色结块,范围约3cm,灼热疼痛,突起根浅,中心有一脓头,伴发热,口渴,溲赤,便秘,舌苔黄,脉数,治疗应选用(
)A.黄连解毒汤
17某女,29岁,乳晕部结块红肿疼痛,乳头凹陷,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有脂质样物质,应诊断为(
)D.粉刺性乳痈
18患者,男,27岁,农学院技术员,7天前到养鸡场参观,2天前高热,全身酸痛,咳嗽,x线示双肺实质炎症及左侧胸腔少量积液,临床诊断应考虑(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9乳中结核,形如丸卵,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推之活动,应诊断为(
20以上症状不属于慢性前列腺炎诊断要点的是(
C.直肠指检前列腺肿胀饱满,压痛(+)
21肠痈,症见右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右下腹可摸及包块,伴壮热,纳呆,恶心呕吐,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宜(
)B.通腑泄热,解毒利湿
22精气概念源自于(
)B.水地说
23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E.后半夜
24一般急性中毒多长时间内洗胃最有效(
)D.4-6小时
25患者,男,60岁,两年来劳动强度大时心悸、胸闷,休息或减轻劳动强度后可缓解,检查血压120/80mmHg,心率80次/分,律齐,心界不大,无杂音,本次为初诊,应首先检查(
)D.动态心电图
26黄芪配茯苓属于(
27寒湿困脾证和湿热蕴脾证的共同症状是(
)C.脘腹胀闷
28大承气汤用治热结旁流,体现的治法是(
)A.通因通用
29麻杏甘石汤的功效是(
)D.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30关于人体试验的道德原则,下列除哪一项外其他都正确(
)D.医学发展至上
31鼓胀的病位在(
)E.肝、脾、肾
32胞宫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E.主经、带、胎、产
33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是(
)E.感受外邪,引动伏痰
34流行性感冒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的型别为(
)B.甲型流感病毒
35某女,24岁,人流负压吸引术中,术者突感阻力消失,患者突感腹痛剧烈,面色苍白,血压下降,正确的诊断为(
)B.子宫穿孔
36小儿大便质稀色清,小便清澈,辨证属(
37鉴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最有意义的是(
)D.皮肤瘀点瘀斑
3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期间最重要的传染源是(
)C.带菌者
39患者,男,36岁,业务员。15天前出现低热,乏力,以后体温逐日上升,近1周体温保持在39℃-39.5℃水平,伴有腹泻,每日3-4次,于9月2 日人院。体检:肝肋下2cm,脾肋下1cm。实验室检查:WBC 5.1×109/L,N 0.50,L 0.48。ALT100U/L,抗-HBs(+)。肥达反应“O”1:160,“H”1:160。本例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40下列属实证临床表现的是(
)A.二便不通
41小茴香内服功效为(
)D.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42下列哪项不是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
)D.同时二人人身损害后果的
43患者,男,65岁。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4个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教材《中医诊断学0》
教材《中医诊断学0》
当前文档过大,建议您在wifi环境下观看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8 Baidu手切病人左手的脉。医生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取脉(亦称候脉),先下中指取定关位,再下前后二指于寸尺二部,如病人手臂短,则三指密布,病人手臂长,则三指稍疏。切脉时,用轻、中、重三种不同指力以审脉象,叫做浮取、中取、沉取。寸关尺散步,每部都有浮、中、沉三种候法,所以称三部九候。指在脉上可以进退辗转,巧为探取。
  小儿的寸口不能容下三指诊脉,故小儿诊脉,多采取一指或三指切脉(可不分寸关尺,只审浮、中、沉),不满三岁的小儿,一般采用望诊指纹。
  中医传统计算脉搏的快慢,是用医生的呼吸去计数病人的脉搏次数。
  《素问o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这就是说正常人的一呼一吸之间,脉搏大约跳动4——5次。所以在诊脉时,要求医生先要调匀自己的呼吸。一般观察病人脉搏跳动次数,每侧不少于50次。
正常的脉象:正常脉象和缓从容,节律均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这样的脉象就称为平脉。不过正常脉象还随着年龄、性别、气候等的不同而有所变异。如儿童的脉较快,女性脉象较男性脉象稍细弱,夏季脉较洪大,冬季脉较沉细。此外,运动、进食、情绪激动等,都会影响脉象。切脉时,必须注意到这些因素,才不致于误诊。
  4、脉象主病:脉象种类繁多,为了初学者便于学习,先将常见脉象,采用分类的方法,以浮、沉、迟、数、虚、实六脉为纲分类讨论于后。从这些主要脉象主病的意义来说,浮脉住表,沉脉主里,迟脉主寒,数脉主热,虚脉和实脉可以反映病情的虚实,通过这几种脉象,可大致了解人体的功能状态和对疾病的反应。
  (1) 浮脉:浮在浅表,轻取即得。
  主病:表证。
  说明:外邪侵犯人体,卫气抗邪,正邪交争于体表,脉气亦股东于外,故现浮脉。和浮脉相类似的常见脉象,有洪脉和濡脉。
  ① 洪脉:
  脉象:脉来盛大,状如洪水。
  主病:热盛。
  说明:内热旺盛,血流充盈,其势汹涌,故见洪脉。
  ② 濡脉:
  脉象:浮而细软,轻取即得。
  主病:湿邪,气虚。
  说明:湿邪侵袭,胃气被抑,故脉浮而细软。
  (2) 沉脉
  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主病:里证。
  说明:病邪传里,脏腑受病,体内气血与邪气交争于内,则脉沉而有力。若正气内陷,不能升举,则脉沉而有力。
  和沉脉相类似的常见脉象,有伏脉和弱脉。
  ① 浮脉:
  脉象:较沉更甚,脉来隐伏。
  主病:厥证,剧痛。
  说明:由于邪气闭阻,体内气血不能宜通,以致脉象隐伏,故伏脉多见于厥证、剧痛等严重病症。
  ② 弱脉:
  脉象:沉而细软,重按始得。
  主病:虚证。
  说明:气血虚衰,不足以充盈血脉,故脉象沉细无力。
  (3)迟脉
  脉象:一呼一吸不足4至。
  主病:寒证。
  说明:寒邪凝滞,阳气运转减慢,故见迟脉。如运动员虽久经锻炼,脉象迟缓有力,则为健康现象,不属病脉,有缓脉、涩脉和结代脉。
  ① 缓脉:
  脉象:一息4至,往来和缓。
  主病:湿邪。
  说明:缓脉本属正常脉象,病中见缓脉表示气血未乱,胃气尚佳。如脾胃为湿邪所困,气机被抑,脉稍怠缓。
  ② 涩脉:
  脉象:来去艰涩,迟细而短。
  主病:气郁血瘀,或少血津枯。
  说明:气滞血瘀,血流不能畅通,或血少津枯,不能濡润经脉,故脉象往来艰涩。
  ③ 结代脉:
  脉象:脉律不齐,缓时一止。
  主病:气结、血瘀,脏气虚衰,以致脉流不能衔接,故脉象缓慢而有间歇,如脉有间歇,止无常数的,称为结代脉;止有常数的,称为代脉,故结代脉与代脉常合称结代脉。
  (4)数脉
  脉象:一息超过5至
  主病:热证 。
  说明:邪热鼓动,血流加速,故见数脉。邪热内盛者,脉数而有力。若阴虚内热,脉多细数无力。
  和数脉象类似的常见脉象,有疾脉和促脉。
  ① 疾脉:
  脉象:脉来迅疾,一息7——8至。
  主病:阳热极盛,或元气将脱。
  说明:外感热病,热盛伤阴,阴虚不能制阳,故脉来急疾。若慢性虚弱病证而见疾脉,是虚阳外越。元气将脱之征,病多危重。幼儿脉象较成年人快速,故一息7——8至,也不能诊为疾脉。
  ② 促脉
  脉象:脉律不齐,数时一止。
  主病:热盛,心阴亏损。
  说明:热邪太盛,耗损心阴,以致脉气不能衔接,故脉来急促而有歇止。如久病心悸而见促脉,多属心气虚衰。
  (5)虚脉
  脉象:轻取无力,重按空虚。
  主病:虚证。
  说明:气不足以行血,则脉脉来无力,血不足以养气,则脉来空虚。故虚脉表示气血虚弱。
  和虚弱相类似的常见脉象,有细脉和微脉。
  ① 细脉:
  脉象:应指细小,脉形如线。
  主病:气血不足。
  说明:由于气血不足,无以充盈脉管,故见细脉。
  ② 微脉:
  脉象:极细无力,甚至模糊不清。
  主病:气血极虚。
  说明:阳气衰弱,不能通行血液,故脉来极细,似有似无。微脉和虚脉比较,微是极细无力,模糊不清,虚脉虽然无力,但三部至数分明,故微脉主病较虚脉更为严重。
  (6)实脉
  脉象:浮沉皆见,应指有力。
  主病:实证。
  说明:由于病邪亢盛,人体正气奋起抗邪,正邪激烈搏斗,所以脉象充实,搏动有力。
  和实脉相类似的常见脉象,有滑脉、紧脉和弦脉。
  ① 滑脉:
  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
  主病:邪热较甚。痰多,食滞。
  说明:气盛血涌,故脉来流利圆滑。邪热盛实,或痰、食化热者,多见滑脉。妇女无病而见滑脉,应注意是否有孕。健康人见滑脉,属气血充盛之象,不属病脉。
  ② 紧脉:
  脉象:脉势紧张有力。
  主病:寒证、痛证 、浮紧表寒,沉紧里寒。
  说明:寒性收束,寒邪与正气激烈搏斗,或表寒外束,或里寒极盛,脉搏均紧张有力。剧痛也常由寒邪或积滞与正气相搏,故亦见紧脉。
  ③ 弦脉:
  脉象:挺直如弦,显而易见。
  主病:肝病、痛证、痰饮 、阴虚等。
  说明:肝性疏泄,如肝气不舒,则脉不柔和而挺直如弦。痛证常为气血不通所至,故脉气不柔而见弦象。痰饮留蓄,阻滞气机;阴精受损,经脉失养,均可出现弦脉。
  在临床上,由于病情的复杂性,上述各种脉象常常不是单独出现,而往往是二种或数种脉象兼见,如浮数脉就主表热,沉滑数脉就主里有热痰等。
(二)其他切诊,包括切尺肤、切肌表、切手足、切胸腹等。
  切尺肤,即是触摸前臂掌面的皮肤,视其薄厚、光泽、冷热等。切肌表,即是触摸全身的皮肤,主要是观察皮肤的温度、光泽、是否粗糙、湿润、肿胀。切手足,特别要注意手足的寒与温,可作为阳气盛衰的一个判断标准。
  切胸腹,主要的内容是除观察皮肤的情况外,还应包括观察心脏搏动的强弱快慢、腹部是否有批快。有腹痛着,更须辨明按之是否痛,痛甚而拒按者属实,按之痛较缓解者为虚,这是辨别腹痛虚实的主要方法。
  中医的切诊(俗称号脉),作为一般了解中医知识的普通人,也不好掌握,通常可以通过脸色,五官,体形,声音等等,最重要的是年龄等,判断出人的身体情况。或者通过询问本人检查结果,日常情况等。比如:饮食情况、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各种结石、经常感冒、脚步的轻重、脾气的大小、饮食味道等等。向别人提出健康建议,而不需要我们真正的去给什么人看病。看病是医院和医生的事情。
  (三)辩 证纲要
  四诊是中医认识疾病的第一步。通过四诊收集到病人的各方面的材料以后,还要进一步把这些材料联贯起来加以具体分析,在多数矛盾之中,用全力找出其主要矛盾,从而掌握疾病的本质,进行恰当的治疗,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这里所说的证,含义较为广泛,它牵扯到致病因素、病变部位、个体反应、病程、症状和体征(包括舌质、舌苔、脉象等)。病和证,各有不同的概念,但病和证的关系又是不得分割的。病,使疾病的总称。证,是疾病所表现的主客观证候。一种疾病可以出现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证,而同一种证又可能在许多互不相同的疾病出现。因此,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对同一种疾病可根据其当时或在发病过程中所表现得不同证候,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这叫做同病异治。对于互不相同的疾病,根据其相同的证,可采取同一种治疗方法,这叫做异病同治。中医学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了多种有关辩证论治的基本纲领,其中应用较广泛的,如八纲辩证、病因辩证、脏腑辩证、卫气营血辩证和六经辩证等。关于病因、脏腑等的辩证方法,另详有关章节。本章着重对八纲辩证、卫气营血辩证和六经辨证等的主要内容,分述如下。
  第二节 八纲辩证
  四诊是中医认识疾病的第一步。通过四诊收集到病人的各个方面的材料以后,还要进一步把这些材料连贯起来,加以具体分析,在多数矛盾中,用全力找出其主要矛盾,从而掌握疾病的本质,进行恰当的治疗,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这里所说的证,含义较为广泛,它牵扯到致病因素、病变部位、个体反应、病程、症状和体征(包括舌质、舌苔、脉象等)。病和证,各有不同的概念,但病的证和关系又是不可分割的。病,是疾病的总称。证,使疾病所表现的主客观证候。一种疾病可以出现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证,而同一种证又可在许多互不相同的疾病中出现。因此按照辩证论治的原则,对同一种疾病可根据其当时或在发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证候,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这叫做同病异治。对于互不相同的疾病,根据其相同的证,可以采取同一种治疗方法,这叫做异病同治。中医学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了多种有关辩证论治的基本纲领,其中应用较广泛的,如八纲辩证、病因辩证、脏腑辩证、卫气营血辩证河六经辩证等。
  一、八纲辩证
  八纲,就是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纲辩证,就是把四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按照八纲的体系加以综合、归纳,从而把复杂的病情整理、概括为八个具有普遍性的证候类型,应以判断疾病,说明疾病的属性,个体反应的强弱,病变的部位,病情的轻重,以便为治疗指明方向。对疾病的全面了解,要靠四诊合参,而对复杂的证候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疾病的关键,必须运用八纲辩证。因此,四诊与八纲辩证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任何一种疾病,都可以用八纲辩证来加以分析、归纳,如论疾病的属性,不属于寒,便属于热;论邪正的盛衰,不属于虚,就属于实;论疾病的深浅,不属于表,就属于里。而阴阳又是八纲辩证中具有概括性的总纲。同一疾病,由于患者体质和各种疾病因素的不同,初病、久病及具体证候反应的不同,把刚辩证的结果也就不同,因而治疗方法也就有所区别。
  八纲辩证,是中医学判断疾病最基本的纲领,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初学者应该熟练掌握,以便在临床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地进行辨证论治。
  (一)寒热
  寒和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古人曰“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可见寒和热也就是体内阴阳消长的具体反应。辨别疾病属于寒证或者热证,是确定治疗使用温热药或寒凉药的重要依据。
  1、寒证与热证:
  (1)寒证:寒证的主要证候表现是面色苍白,畏寒,身冷,口泛清水,口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白,胎白滑,买迟缓或沉细。
  寒证的形成,是由于感受寒邪致病,或主要是由于人体的阳气虚衰,表现出相对的阴盛,因此产生一系列寒证。
  (2)热证,热证的主要证候表现是面色赤,身热,手足温暖,不恶寒反而恶热,口渴,饮水多(喜冷饮),小便短赤,唇红而干,舌质红,苔黄燥,脉数或洪滑。
  热证的形成,是由于感受热邪致病,消耗了人体的津液,或由于人体的阳气偏亢,机能代谢活动过度亢盛,因而产生一系列的热证。
  2、寒热错杂:疾病除了有单纯的寒证或热证之外,也有寒证和热证同时并肩而形成寒热错杂的情况,例如:
  (1)上热下寒:主要证候表现为头痛、目赤、喉痛、牙痛,或心中烦热,同时又见大便稀溏,腰膝冷痛等。
  (2)表寒里热:主要证候表现为恶寒、头痛、身痛,同时又见口渴思饮,小便赤黄,舌苔黄等。
  临床上如遇到寒热错杂的病症,应仔细分辩寒热的孰多孰少,找出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这对指导治疗,做到寒热温凉恰如其分,有很大的帮助。
  3、寒热真假:当病情发展到寒极或热极的严重阶段时,常会出现一些假象,而形成寒热真假的局面,必须更加细致的辨别,不为假象所迷惑,以免误诊。例如,病本属寒证,到了严重阶段,反见身热,面色浮红,口渴欲饮,手足躁扰不宁,脉洪大等热证现象。但病人虽热,面色红,却喜用衣被覆盖。口虽渴,却索水至前不欲饮。手足虽躁扰,而神识安静。脉虽洪大,但按之无力,这是属于假热真寒证。又如病本属热证,但热极反而健身寒,手足冷,面色暗晦,神昏,脉细等寒证现象。但病人身虽寒,手足冷,而不近衣被。神昏状若阴证,但有时扬手掷足,强而有力。面色虽暗晦,但唇焦,舌红而干,或舌起芒刺。脉虽沉细,按之有利,这是属于真热假寒证。一般来说,寒与热显现于表面的属标属假;隐藏与内面的属本属真。内部的真寒或真热,是疾病的本质,表面的假寒或假热,是证候的反常现象。本质和现象有时是不一致的。遇到这种情况,必须重视里证的分析,找到表里不一致的原因何在。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病人全身情况,以及舌诊合脉诊的特点来做判断。
  寒热是相随相伴的,没有绝对的寒,也没有绝对的热,主要是看寒胜还是热胜。不论
  寒还是热,都是因为体弱,阳虚或者阴虚而造成的,调理阴阳,是主要之法。
  (二)虚实
  虚实是辨别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和病邪消长情况的两个纲领。虚,是指正气不足,身体的抗病力下降,生理功能减退。实,是指病邪盛实,人体生理功能亢进,在疾病过程中表现各种亢盛的反应,以及包括气滞、血瘀、停痰、蓄水等病理改变。所以,古人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1、虚证与实证:
  (1)虚证:主要证候表现是面色不华,神倦乏力,声低,气短,食少,便溏,舌苔淡嫩,脉虚弱等。虚证又有虚寒和虚热的区别。
  虚寒:面色白,畏寒,手足冷,自汗,便溏,尿频,脉沉迟无力,舌苔白滑。
  虚热:午后低热,两颧发红,盗汗,咽喉感痛,心烦少寐,脉细数无力,舌红而光嫩。
  (2)实证:主要证候表现是面赤,气粗,腹胀痛,舌质老敛,苔厚,脉实等。实证亦有实寒和实热之分,但一般以实热证最常见。
  实热:面色黄赤,高热,烦渴,小便赤黄,大便秘结,苔黄燥,脉数实等。
  实寒:面色青黑,口泛清水,胸腹胀痛,手足不温,便结,尿少,苔白厚而滑,脉沉弦有利,或脉紧。
  2、虚实错杂:虚证和实证同时并见,即属虚实错杂,这种情况多见于人体生理功能已经衰弱而病邪依然存在,尤其是一些慢性疾病,更易出现正气虚,邪气实的情况。在治疗上,虚证应当扶正(如使用补法),实证则宜祛邪(如使用消法、下法、温法等)而正虚邪实则应扶正与祛邪同时或先后进行。因此,在辩证时,应分清虚实的多少和主次,作为治疗的依据。例如妇女经闭,月经数月不来,消瘦,手足心发热,饮食减少,皆属虚证。但舌质紫暗,舌边缘有瘀块,肌肤甲错,两目暗黑,脉象沉细有力。辩证应属血虚兼有淤血。血虚应当养血润燥(补),淤血应当活血消瘀(消法)。
  3、虚实真假:辩虚实的真假,其意义也和辩寒热真假基本相同,疾病如果出现真假疑似的情况,要注意辨别哪些证候是疾病的假象,哪些证候才是疾病的本质。例如患者本属久病体虚,反见身热,斑疹外露,胸腹胀慢,脉洪大等颇似邪气盛实征象。但经仔细辨别,身虽热,但病人安静,喜近衣被。虽有斑疹,但斑色暗淡,并非血热。虽见胀满,但喜热喜按,移时自减,脉虽洪大,但重按无力。这种现象,就是属于所谓“至虚有盛候”,是属于假实真虚,故治疗应当扶正。又如患者本属新病邪实,反见于手足逆冷,昏睡不语,脉极沉细等颇似虚衰正象。但经仔细辨别,手足虽冷,但胸腹灼热炽手,甚或拒按。虽昏睡不语,但唇焦舌燥。脉虽沉细,但重按应指有力。这种现象,
就是属于所谓“大实有赢状 ”,是属于假虚真实,故治疗应当祛邪。
  掌握疾病的变化规律,从而予以适当的治疗。
  (三)表里
  表里是辨别疾病所在部位的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人体的皮肤、肌肉、经络为外,属于表;脏腑为内,属于里。但临床上辨别表证和里证,并不单是从病变的解剖部位来划分,而更重要的是从证候的特点和人体功能的障碍程度等方面加以区分。
  1、表证与里证:
  (1)表证:主要证候表现在恶寒或恶风,发热,头痛,身痛,鼻塞,舌苔薄白,脉浮等。其中又常以恶寒,舌苔薄白作为诊断表证的特点(所谓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有一分白苔便有一分表证)。表证常见于外感性疾病的初期,病情尚属轻浅阶段,此时人体内部脏腑的功能,一般尚未发生严重的障碍。
  (2)里证:主要证候表现是高热或潮热,神昏,烦躁,胸满,腹胀,便秘,小便赤黄,苔黄,脉沉等。这些证候,多见于外感疾病中期和极期。人体内脏发生的病变,如肝病的眩晕、肋痛,心病的心悸、失眠,肺病的咳嗽、气喘,脾病的腹胀、泄泻,肾病的尿闭、遗精等,也属于里证。所以,里证是病变较深合病势较重的反映。
  2、表里的寒热虚实:在辨别表证和里证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辨清证候的属寒、暑热、属虚、属实。
  (1)表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表热:发热,恶风,头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3)表虚:自汗,或漏汗不止,或汗出恶风,舌质淡,脉浮缓无力。
  (4)表实:无汗,头痛,身痛,发热,恶寒,苔薄白,脉浮有力。
  (5)里寒:畏寒,肢冷,口不渴,恶心呕吐,腹痛,便溏,舌淡,苔白滑,脉沉迟。
  (6)里热:发热,口渴,面赤,唇红,小便深黄,舌质红,苔黄,脉沉数。
  (7)里虚:神倦,气短,声低,少言,头晕,心悸,食少,四肢冷,二便失禁,肛门脱出,泄泻遗精,舌质胖嫩,脉沉无力。
  (8)里实:烦躁,谵语,气粗,腹胀满,便秘,舌质老敛,苔黄燥,脉沉实。
  3、表里同病
  患者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又有胸满不舒,腹痛,腹泻等里证的,就属于表里同病。表里同病,也应辨别寒、热、虚、实。
  (1)表里俱寒:恶寒,无汗,头痛,吐泻,腹痛,肢冷,舌苔白滑,脉紧。
  (2)表里俱热:发热,恶风,头痛,口渴,小便黄,舌质红,苔黄燥,脉数。
  (3表寒里热: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口渴,气粗,烦躁,小便黄赤,苔白而干,脉浮。
  (4)表热里寒:发热,恶风,头痛,口干,咽痛,便溏,腰膝冷痛,脉浮数,舌质胖嫩。
  (5)表里俱虚:自汗,恶风,头昏,眼花,心悸,气短,舌淡,脉虚。
  (6)表里俱实: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腹胀痛拒按,二便不通畅,脉实,舌质老敛。
  (7)表虚里实:自汗,恶风,腹满痛,拒按,便秘,舌苔厚,脉沉。
  (8)表实里虚:恶寒,无汗,头痛,身痛,呕吐清水,食少,心悸,气短,脉濡。
  4、半表半里证
  有些疾病,从症状表现来分析,即不全在于表,也不全在于里,而介于表里之间,称为半表半里证。其主要症状表现时,寒热往来,胸肋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欲呕,不欲饮食,脉弦等。从治疗上来说,一般外感性疾病,表证应当解表,里证应当用和解法治疗。
  总的来说,辨别表里,可以大体上了解疾病的部位,病变的趋势和病情的轻重,病在表的较轻浅,病在里的较深重。疾病的发展趋势,有由表入里的,也有里达表的,病邪由内达外,即为由里出表,为疾病减轻的现象。相反,病势由外向内,即为由表入里,表示病情较前加重。了解病势的进退轻重,有助于掌握疾病的变化规律,从而予以适当的治疗。
  (四)阴阳
  阴阳是八纲中的两个总纲,它可以概括表里、寒热、虚实,即里、虚、寒证,多属于阴,而表、实、热证,多属于阳。阴和阳是对立统一的,在正常情况下,阴阳维持相对的平衡,在病变情况下,阴阳的相对平衡失调。如邪气实的疾病,阳偏盛的就出现阳证,阴偏盛的就出现阴证。正气虚的疾病,阳偏虚的可出现相对的阴盛,阴偏盛的可出现相对的阳盛。而且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阴损可以及阳,阳损可以及阴,故阴虚或阳虚久病不愈,亦可形成阴阳两虚的证候。因此,分辨阴证或阳证,阴虚或阳虚,就可以为诊治疾病,指出总的方向。
  1、阴证与阳证:一般来说,阳证多见于表证,阴证多见于里证。阳证多热,热证多实;阴证多寒,寒证多虚。其具体内容,已分别在寒热、虚实、表里中述及,现在再综合归纳如下。
  (1)阴证:好向壁卧,闭目恶明,不欲见人,面色苍白或暗晦,身重倦卧,静而少言,声低,息微,畏寒足冷,病欲得温,食少倦怠,不烦不渴,便溏尿清,腹痛喜按,舌淡胖嫩,舌苔滑,脉沉迟细弱。
  (2)阳证:好向外卧,开目望明,喜见人,面红,身仰肢撒,时觉身热,口唇躁裂,烦渴引饮,病欲得寒,呼吸气粗,声高多言,狂躁不安,便秘尿黄,腹痛拒按,舌质红或有芒刺,苔黄而干,脉浮数洪滑。
  2、阴虚与阳虚:阴虚、阳虚亦称真阴不足、真阳不足。人体的真阴、真阳,主要归肾主管,所以对阴虚、阳虚的辨证论治,是以肾虚为重点。
  (1)阴虚: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两颧发红、腰痛、盗汗、眩晕、耳鸣、口咽干燥、舌光红、脉细数无力。
  阴虚的病机,是由于人体阴液不足,阳气相对的亢盛,因而产生一系列虚火上炎的征象。由于阴虚所导致的阳亢,主要矛盾是在阴液不足,故在治疗时,应当滋阴以潜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2)阳虚:畏寒,肢冷,腰痛,下肢酸软无力,自汗,便溏,食少,或黎明泄泻,咳喘身肿,舌质胖嫩,苔滑,脉沉迟无力。
  阳虚的病机,是由于人体阳气不足,相对的出现阴寒内盛的征象,其主要矛盾是在人体的阳气虚衰,故在治疗时,应当扶阳以抑阴(所谓益火之原,以消阴翳)
  3、亡阴亡阳:阴阳是对立互根的,如果失去了相对的一方,他方也就不存在。所以,亡阴亡阳皆属于疾病过程中的危重阶段。亡阴亡阳,可由慢性病引起阴虚阳虚发展变化而来,也可由急性病急剧变化而出现,如高热汗出过多,或剧烈的呕吐,腹泻,大出血等。
  (1)亡阴的主要变现是身热,出汗,口渴,喜冷饮,手足温暖,呼吸粗,脉洪实或躁疾按之无力。
  (2) 亡阳的主要表现是汗多(汗出如油),口不渴,喜热饮,手足冷,畏寒,呼吸弱,脉浮数无根,或微细欲绝。
  亡阴亡阳,病势都很危急,应当及时救治,亡阴宜养阴,以纠正阴液的不足;亡阳宜扶阳,以防止阳气虚脱。
  通过以上所述的八纲辩证的分析,可见临床上运用八纲是相互配合,不可分割的(例如表里同病,寒热互见,虚实错杂)。所以,学习和掌握八纲,既要注意分纲的辨别,又要善于综合归纳,同时还要注意在疾病过程中,八纲之间的相互转化。一般来说,寒证化热多属于邪实,热证转寒多属正虚;虚证转见实证,是由于正气渐复,病有转机;实证转见虚症,是由于正气内陷,病势加重。表证转入于里,属于病进;里证透达于表,属于病退。阳证的转变,多快速而明显,故病程较短,恢复较快;阴证一般病势较多较重;常迁延较久,或时愈时发。在辩证时,仔细分析八纲之间的错综关系和演变规律,对指导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卫气营血辩证
  温热病是多种急性发热性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各种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发热性疾病在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伤寒、白喉、猩红热、肺炎、钩端螺旋体病,以及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斑、过敏性紫斑)等,有发热症状者,均属温热病范畴。温热病的临床经过,一般是发病较急,热势偏盛,易于化燥伤阴,多具有流行传播的特点。
  目前这些病症,不需要中医来治疗,我们写出来,只是让读者知道,中医在远古的时候对这些病症是有研究的。
  卫气营学辩证,就是把温热病所表现的错综复杂的证候加以综合归纳,概括为四个不同阶段的证候类型,用以说明瘟病发展过程中病情的轻重,病位的深浅,各个阶段的病理变化和疾病传变得规律,以便于为治疗提供依据。
  从生理功能上来说,卫和气属阳,营和血属阴,卫气营血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密切不可分割的。卫与气都属于气,卫是卫外之气,其功能活动主要在身体浅表部位。营和血都循行于脉中,但二者的化生有先后,性状也有所不同(营为血中之气)。根据卫气营血生理功能的特点,在病理上把它用来划分病变发展过程和病情深浅的四个阶段,所谓“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即病在卫分,病情轻浅;病在气分,邪已传里,病情较深重;病在营分,病情更重;病在血分,病势最为深重。
  卫气营血的证候类型和治疗方法:
  (一)卫分
  卫是人体的卫外,其功能活动范围,主要包括皮肤、肌肉、上呼吸道和头部等部位。卫分病变,多见于温热病初期阶段,一般病势轻浅,征候类型多为表证。
  1、风温在表
  主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病机:温热病邪侵入人体,卫气奋起抗邪,故见发热。温热属于阳邪,故多发热重而恶寒轻。温邪上扰清空,则为头痛。卫气开合失常,故无汗或少汗,肺合皮毛,与卫气相通,卫气受邪,则肺气不宣,故易见咳嗽。温热病邪易伤津液,故初病即觉口渴。苔薄白,脉浮数,均属温热病邪在卫分之征。
  2、风邪袭肺
  主证: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等。
  病机:本证系风湿袭肺,发热不高,为风湿初起常见之征。由于病势较轻病机重心在肺,肺气失宣,所以见证咳嗽为主,其他如发热、口渴等证均较轻微。
  (二)气分
  邪在卫分郁而不解,大多向里转变而进入气分。所以,从病情变化发展的阶段来说,由卫分转入气分,表示病势转深,病渐加重。但如先见营分、血分证候而后转出气分的,是病情转轻的表现。由于邪犯气分所在的脏腑部位不同,以及致病因素的差异,所以邪在气分,也就有下述五种证候类型,临床上根据证候的不同特点,对邪在气分的治法,常分别应用清气、泻下、化湿等治疗方法。
  1、热郁胸膈
  主证:身热,心烦懊恼,坐卧不安,舌苔微黄。
  病机:此为表证已解,邪热入里,扰于胸膈气分,郁而不达,故见身热,心烦懊恼,坐卧不安等证。但此证邪虽传里而里热不甚,未致热盛伤津,所以舌苔仅见微黄而无舌燥、口渴等证。
  2、热郁于肺
  主证:发热,咳嗽,气喘或胸痛,痰黄而稠,出汗,口渴,苔黄,舌质红,脉滑数。
  病机:温热病邪由表传里,故发热而不恶寒,舌苔亦由白转黄。热郁于肺,气不通调,故咳嗽,痰稠,或兼胸痛。里热郁蒸,耗伤津液,故出汗口渴。舌质红,脉滑数,亦主热盛。
  3、胃热壅盛
  主证:高热,不恶寒,汗多,口渴,小便赤黄,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
  病机:热邪犯胃,里热已盛,故高热而不恶寒。里热郁蒸,津液外泄,故汗多,热伤津液,故口渴,小便黄赤,亦属里热。为热壅盛,故舌质红,苔黄燥,脉洪大而数。
  4、热结肠道
  主证:高热或潮热,便秘,腹部胀满或疼痛,烦躁谵语,舌苔黄燥,或灰黑起芒刺,脉沉有力。
  病机:邪热与肠中有形糟粑相结,耗伤津液,故见高热或潮热。实热内结,故便秘,腹部胀满疼痛。里热郁蒸,神志被扰,故烦躁谵语。舌苔黄燥或灰黑起刺,脉沉有力,均属实热内结,耗伤津液等证。
  5、湿热困脾
  湿热困脾,多见于湿热病邪所引起的湿热病,其特点为续发热,午后热势较盛,病程较长,多于有脾胃为湿邪所困的证候。但在辩证时,尚须具体分析湿和热的轻重程度,同时还应注意有无湿热酿痰,蒙蔽心包的情况(如湿热化燥化火,深入营血,出现营分或血分证候,其治疗与一般温热病热入营血的治法相同)。
  (1)湿重于热
  主证:头痛,恶寒,身重不扬,午后则热象较显,胸脘痞闷不饥,口 不渴,面色淡黄, 苔白腻,脉濡缓。
  病机:湿邪郁于卫表,清阳被阻,故头重而痛。湿邪郁于肌表,卫气不宣,热为湿阻,故恶寒而身热不扬,病人自觉热甚,但按其肌肤多不甚热。午后身热较显。湿性重着,客于肌表,所以身重疼痛。湿邪内阻,气机不畅,故胸腕痞闷,面色淡黄,苔多白腻,口多不渴,即渴亦多不喜饮,或喜热饮。湿邪尚未化热,所以脉濡而缓。
  (2)热重于湿
  主证:发热,口渴,汗多,头重,身倦,小便赤涩,舌苔干黄,脉濡数。
  病机:湿热郁蒸,热重湿轻,故发热,口渴,汗多,小便赤涩。湿邪阻抑阳气,故头重,身倦。舌苔干黄,脉濡数,亦属热重于湿。
  (3)湿热并重
  主证:脉缓,身痛,口渴,饮水不多或不渴,汗出而解,继而复热。舌苔淡黄而滑。
  病机:脉缓,身痛,有似太阳中风,但脉不浮,舌淡而滑,则非中风,而是湿遏热伏,郁阻气机。汗出热解,继而复热,为湿热相互胶结所致。邪热随汗外泄,故身热稍减,但湿性粘滞,不能随汗外泄,故继而复热。湿热之邪,困于脾胃,故渴不多饮,或竟不渴。
  (4)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主证:身热不甚,困倦嗜睡,时或神昏谵语,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病机:湿热郁久不解,酝成痰浊,蒙蔽心包,故热不盛,神倦嗜睡,时或神昏谵语。湿热病邪郁阻气分,故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此与热邪内犯心营,证见神志昏迷或谵妄不休,或昏愦不语,灼热,肢厥,舌绛无苔者,应有所区别)。
  (三)营分
  温热病邪深入营分,较气分病势更为深重,此时不仅营阴受阻,而且常影响神志。
  主证:发热,夜间较高,烦躁不安,不能入睡,甚则神昏,谵语,皮肤出现般疹,舌质红绛,脉细数。
  病机:热灼营阴,故发热以夜间为甚。心主神志,又主营血,热入心营,故见烦躁不安,少寐,甚则神昏谵语。营热外透于肌肤,则出现斑疹。舌质红绛,脉细数,为邪热伤营之象。
  气营两燔
  主证:壮热,烦躁,发斑,口渴,汗多,舌绛苔黄,脉洪数,甚或吐衄。
  病机:本证为气分热邪未解,而营分热邪已盛,以至形成气血(营)两燔。其证舌绛、烦躁,则系热扰心营之证;壮热口渴、苔黄、脉洪数,乃气分热炽所致。若更见肌肤发斑,甚则吐衄,则属血热炽盛。
  (四) 血分
  病邪传致血分,属于病势最为深重的阶段。其症状和体征与营分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病情更为严重。
  主证:发热,发斑疹,神志不清,狂躁谵语,或四肢抽搐,或吐血、鼻血、便血,舌质深绛或紫绛,舌光滑无苔,脉细数无力
  病机:热邪深入血分,血热从疾腠而出,故发热,发斑疹。热灼心神故狂躁谵
  三、六经辩证
  六经,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少阴经、太阴经、厥阴经。前三者合称为三阳经,后三者合称为三阴经。六经辩证,是中医学最早用来诊断疾病的一种辩证方法,它以阴阳为纲,将伤寒和杂病分为阴阳两大类型,凡属正气充盛、病情亢奋的、热性的,称为阳症,相反,正气趋向衰弱,病情衰沉的,寒性的,称为阴症。并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其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更进一步区分为三阳和三阴六个辩证类型。所以,三阳证大多属实、属热;三阴证大多属虚、属寒。
  六经和经络、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经络关系来说,太阳经络循行人体后面,阳明经络循行人体前面,少阳经络循行人体侧面,所以太阳病可以见到头项痛、腰脊强,阳明病可以见到面赤、胸腹满痛,少阳病可以见到胸肋胀满或肋痛。在三阴中,太阴的腹满,少阴的咽喉肿痛,厥阴的头顶痛、心中热痛等,也都是三阴病经络所循行的部位有关。再从六经与脏腑的关系来说,如膀胱是太阳之府,病邪由经入腑影响膀胱的功能,就容易发生水停不化,小便不利的症候。胃中燥热内传,就可以导致大便秘结,腹痛拒安等胃肠燥实的证候。胆是少阳之腑,邪犯胆腑,就会出现口苦、肋痛的证候。此外,如太阴病的脾阳不振,少阴病的心肾虚衰,厥阴病的肝气冲逆等证,都与脏腑的功能发生病变有关,可见六经辩证与脏腑经络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
  (一)太阳病
  太阳主一身之表,是六经的最外层,具有卫外的作用。病在太阳,就意味着病邪在表,属于外感疾病的初期阶段。
  主证: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苔白、脉浮。
  病机:外邪初感,人体正气奋起抗邪于肌表,卫外之阳气被扰,邪正交争,故恶寒发热。邪犯太阳经脉,故头痛项强,身体酸痛。病变在表,故舌苔白,脉浮。但因致病因素的不同,和病人体质的差异,所以同属太阳病,又可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
  1、 伤寒(表实)证
  主证: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身痛,无汗,或喘咳,脉浮紧。
  病机:寒邪束表,正气抗邪,故发热,头痛,身痛。皮毛闭塞,腠理不通,故无汗,肺合皮毛,肺气不宣,故喘咳。脉浮主表,紧主寒。
  感冒,运用刮痧、发汗的方法来解表,效果就比较好。
  2、 中风(表虚)证
  主证:发热,恶风,头痛,有汗,脉浮缓。
  病机:本证亦属于太阳表证,但因表虚,卫外不固,故汗出恶风,脉浮缓。
  3、 太阳病肺热郁闭证
  主证:发热,头痛,咳嗽,气喘,有汗或无汗,口渴,脉浮数。
  病机:太阳表证经发汗后,病邪不从汗解,内迫于肺,肺失肃降,故咳嗽气喘。口渴,脉浮数,均属热象。
  4、 太阳病表寒里饮证
  主证:恶寒,发热,头痛,口不渴,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胸下满闷,苔白,脉浮弦。
  病机:恶寒发热,头痛,口不渴,属于表寒。咳喘,痰多而色白,胸下满闷,属里有痰饮。苔白,脉浮弦,亦属外寒内饮之征。
  5、太阳病风湿症
  主证:恶寒发热,肢体强痛,骨节疼痛,或关节肿大,屈伸不利,苔白,脉浮。
  病机:本证系太阳表寒证而兼湿邪,闭阻肌标及筋骨,故见以上诸证。
  6、 太阳病蓄水证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脉浮,渴欲饮水,水入既吐,小便不利。
  病机:本证系太阳表证未解,病邪随经入腑,以至膀胱不能行水,故小便不利。水气内停,故称为蓄水证。出汗损伤津液,故渴欲饮水,但因体内水气不化,以至饮水既吐,故亦称水逆。
  (二)阳明病
  阳明病是外感性疾病过程中热势最盛的阶段。所谓“阳明,胃家实”就是阳明的病变,其部位包括足阳明胃和手阳明大肠,其性质属于邪热盛实。病邪在太阳或少阳未能及时解除,内传入里,表现为高热,汗多,口渴,甚则与肠中糟帕相结化燥,以至形成潮热、谵语、腹满、便秘等症状。所以阳明病是属于里证、热证、实证。现将阳明病常见的几种征候类型及治法分述于后:
  1、 阳明病经热证
  主证:高热,汗多,口渴,脉洪数,舌质红,苔黄。
  病机:病邪由表传入里,里热已盛,故高热而不恶寒。里热熏蒸,津液外泄,故汗多。热盛津伤,故口渴思饮。里热炽盛,故舌质红,苔黄,脉洪数。
  2、 阳明病府热证
  主证:壮热伴午后潮热,谵语,腹部涨满或疼痛,便秘。舌苔黄燥或灰黑,起芒刺,脉沉实。
  病机:邪热内传,与肠中有形糟粑相结灼伤津液,故见潮热、腹满痛、便秘等证。里热太盛,神志被扰,故烦躁、谵语。苔黄或灰黑起刺,脉沉实,皆属热盛津伤,邪热内结之象。
  3、 阳明病发黄证
  主证:面目及全身发黄,黄色鲜明,发热,小变黄赤不利,大便秘结或不畅,腹满,口渴,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病机:阳明热盛,兼有湿邪,湿热郁蒸,经隧不通,致胆液不循常道,溢于肌肤,故发黄。惟阳明发黄,热重湿轻,故属阳黄发热,腹满,便秘,口渴,皆属阳明里、热、实证。湿热郁阻,故小变黄赤不利。苔黄腻,脉滑数,皆属湿热壅盛之征。
  (三)少阳病
  如前所述,太阳是表征,阳明是里证,而少阳则是出于表里之间,所谓少阳是半表半里证,属于邪正交争,相持于表里之间的阶段。由于病邪不在太阳,故不应解表;病邪不在阳明,也不应清里或攻下。所以少阳病的治法,称为和解。但因少阳属于表里之间的过渡阶段,故病情演变,每多出现兼有表证或兼有里证的情况,随着证候出现的不同,故治疗方法也有差异。不过在总的方面,仍未脱离治疗少阳病的和解法。现将少阳病常见的几种征候类型及治法分述如后:
  1、 半表半里证
  主证:往来寒热,胸肋胀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不思饮食,脉弦。
  病机:邪正交争与表里之间,故往来寒热。胸肋为少阳经脉循行之处。故胸肋胀满。胆经有热,胃气不和,故口苦,心烦喜呕,不思饮食。热伤津液,故咽干,胆火上炎,故目眩。邪郁肝胆,易见脉弦。
  2、 少阳兼表证
  主证:往来寒热,头痛身痛,有汗,心烦欲呕,不思饮食,脉浮弦。
  病机:往来寒热,心烦欲呕,不思饮食,属于邪在少阳,邪正交争于表里之间,而头痛,身痛,有汗,则属于太阳表证未解。脉浮弦,亦属少阳兼有表证之象。
  3、少阳兼里证
  主证:往来寒热,脘腹胀慢,呕逆,便秘,苔黄,脉沉弦。
  病机:往来寒热,是邪在少阳。但呕逆,腹满,便秘,则是病邪内传,热郁于里。脉沉弦,苔黄,属少阳兼有里证之征。
  (四)太阴病
  阴证可因三阳经病失治或误治演变而成。或病人平素体弱,初病既属阴证。太阴与阳明同属中焦,但二者的病变常有一虚一实之异,所谓“虚则太阴,实则阳明”,就是说太阴病多属中焦虚寒证,而阳明病则属中焦虚热证。太阴是三阴之首,其证候常表现为脾胃虚寒,病势一般不如少阴病和厥阴病的情况严重。现将脾胃虚寒证及太阴发黄证候和治法分述如后:
  1、 太阴脾胃虚寒证
  主证:腹满,呕吐,食不下,泄泻,腹痛喜按,口不渴,苔白滑腻,脉缓弱。
  病机:寒湿之邪侵犯脾胃,脾虚不能健运,故腹满而土,饮食不下,泄泻。脾胃虚寒,故腹痛喜按,口不渴。苔白滑腻,脉缓弱,亦是寒湿内郁、中气虚弱之征。
  太阴和阳明都有腹满、腹痛的症状,但太阴病的腹满是属于脾虚气滞,腹痛是有时隐约作痛,腹满和腹痛都喜按,且有泄泻的症状。而阳明病则属燥热内结,大便不通,故腹满而拒按。
  2、太阴病发黄证
  主证:黄色晦暗,大便稀溏,不发热,腹微满,口不渴,食欲不振,脉缓弱,苔白厚腻。
  病机:太阴发黄和阳明发黄不同,阳明发黄多为瘀热在里,属于阳黄;而太阴发黄,则是寒湿停滞,属于阴黄。多兼有一系列脾胃虚寒的征候。其辩证以黄色晦暗,不发热,口不渴为要点。
  (五)少阴病
  少阴病的性质,属于心肾虚衰,一半多表现为较严重的虚寒证。所以病至少阴,急当温经散寒,以振奋阳气。但由于病人个体反应的不同,少阴病中亦有阴虚化热的征候,则应根据病变趋势,采取养阴清热的方法治疗。少阴虚寒证,经过治疗,如手足温,脉出者,为阳气渐复征象,病有转机;若厥逆不回,脉绝不至,躁扰不安,则为病情严重。现将少阴虚寒证、少阴水肿证及少阴虚热证的辩证和治法分述如后:
  1、少阴虚寒证
  主证:神倦欲睡,畏寒,手足逆冷,或下利清谷,脉细微。
  病机:心肾虚衰,阳气不足,故昏昏欲睡,阳微不能外达,故畏寒,手足逆冷。命门火衰,不能温养脾胃,故泻下不消化的食物(下利清谷)。脉细微,是阳气衰微,气血不足的反映。
  2、少阴病阳虚水泛证
  主证:全身浮肿,或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神疲欲睡,脉细微。
  病机:肾主水,肾阳虚衰,不能行水,故水气停滞,则发为肿,小便不利;水留肌肤,则肢体沉重疼痛。神疲于水,脉细微,是少阴病的特征。
  3、少阴虚热证
  主证:心烦,失眠,咽干,口渴,舌红而干,脉细微无力。
  病机:邪热耗伤阴液,阴虚阳亢,以致心烦失眠。咽干,口渴,舌质干红,脉细微无力,均系阴虚内热之向。
  (六)厥阴病
  厥阴病是由于正邪剧争,致使体内阴阳失调,病变多表现出寒热各走极端的现象。正气盛则发热,邪气盛则生寒,故厥阴的病变主要是寒热互见和寒热的交替出现(所谓厥热胜复),多为阳回的征象,表示病情好转,厥(肢体厥冷)多为阴盛,表示病情加重,若厥而不复为阳气虚衰,表示病情严重。现将厥阴病常见的几种征候类型及治法分述如后:
  1、 厥阴寒热错杂证
  主证:口渴,气上冲胸,心腹中热痛,饥不欲食,食则呕吐或吐蛔,下之则泄泻不止。
  病机:病至厥阴,阴阳失调,故见寒热错乱。上热,故口渴,气上冲胸,心中热痛。下寒,故饥而不欲食,食则呕吐或吐蛔。正气已虚,故下之则泄泻不止。
  2、厥阴病寒厥证
  主证:手足厥冷,头顶冷痛,干呕,吐涎沫,是阴寒内盛,以致肝胃之气上逆。脉细欲绝,是气血虚衰的严重现象。
  3、厥阴病热厥证
  主证:发热,手足微冷,或腹肋疼痛,脉弦细。
  病机:热邪郁遏于里,不能透达于四肢,故虽发热而四肢冷。腹肋疼痛,脉弦细,属肝气郁滞所致。
  (七)六经传变及其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传是指病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变是指病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起着性质的转变。外感病邪,多是从表入里,逐步深入的,而太阳主一身之表,邪气即从外面侵入,必先见到太阳症状,所以太阳病也可以代表外感病的初期现象。如果太阳不愈,邪盛传里,就可以出现阳明症状,或者邪气传于半表半里之间,而见少阳症状。若是三阳传遍病仍然不愈,那时正气已虚,邪气就乘虚传入阴经,出现三阴症状。这种由表及里的现象,古代的医家把它叫做穿境。至于每一种疾病,传经与否?其主要原因,决定于受邪深浅、病体强弱和治疗当否三个方面。如邪气盛,正气虚,则发生传变;正气盛,邪气衰,病就转愈。身体较强的,病的传变大多在三阳经,身体弱的就容易传入三阴。此外误汗、误下,也是导致疾病传变的一个因素。所以,当太阳不愈,既能传少阳,也可以传阳明,更可以不经阳明、少阳而精径传三阴。大致三阳经病,多从表传里,三阴经病,多由实转虚。同时,三阴经病也不一定都是从阳经传来的,有时外邪也可以直中三阴井。另外六经证候,虽然各有主证主脉,但在临床上往往会混合而成为合病,并病。现在将传变的一般规律和不同性质作如下简要说明:
  1、循经传:是按照六经次序相传,如太阳不愈传入阳明,阳明不愈传少阳;三阳不愈传入三阴,首传太阴,次传少阴,终传厥阴。
  2、越经传:是指不按循经的次序,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如太阳病不传阳明,而传少阳,或不传少阳,而直传阴经。越经而传的原因,大多由于病邪旺盛,正气不足所致。
  3、直种:凡病邪不从阳经传入,起病就出现三阴的症状,这就叫做直中,例如发病的时候,见到呕吐、下利、手足不暖、腹满,小便不利、口不渴等一系列症状,那就是直中太阴的证候。这一类的病变,大多由于体质素亏,阳气不足,正气衰退,一受外邪就直接陷入三阴经,成为虚症、寒症。三阴证候,都有直中的病变,其中以太阴、少阴比较多见。
  4、里证转表:以上是谈的循经传、越经传和直中,这三者都属于表邪入里。另一方面,也有里邪出表的。所谓里证转表,就是三阴经病变成为三阳病,这是病人正气渐复的现象。临症上见到的阴证转成阳证,就可以预测病情有好转的可能。例如上述直中太阴的证候,初起是呕吐下利,腹满,小便不利,手足不温,口不渴,经过治疗后,呕利停止,相反的大便秘结,更见发热口渴,这就是太阴病由于肠胃阳气恢复,但病邪未尽因而转成阳明病了。凡病在阴经,都是虚寒为多,倘正气胜邪,三阴病就会还出三阳,反之,正不胜邪,阴证不能转出阳经,其后果就难以预料了。
合病:是两经或三经同时受邪的意思。例如既有太阳表证,又有阳明里证,两经症状同时出现,并不是由于传变而成,称为两阳合病。若同时兼见少阳半表半里证,称为三阳合病。
  6、并病:是一经症状尚未解除,又传一经。如太阳病症状还没有完全解除的时候,又出现了阳明病的症状,这就叫做并病。并病大多由于传变而成,但必须前一经症状还在,而后一经症状具备的情况下,才可称为并病。
  从上面六经的传变方式看来,不仅说明了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同时可以了解到六经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但也不是按照固定的形势传变。一个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各个阶段中,都有一定的证候出现,这样便形成了一定形式的病变过程。因此,在临症上,要确切认识当前的疾病,以及预知其将要发审什么转变,就决不能脱离证候的辩证,而伤寒的六经辩证规律,就是指导我们在临症上对症候做出综合性归纳的一个基本办法。
  四、几种常用辩证方法的相互关系
  在本章中讨论了八纲、卫气营血和六经辩证,再加上病因辩证和脏腑辩证,都属于中医学常用的辩证方法。这些辩证方法,是前人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在不同的年代,从各个方面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中医基础理论。
  依靠这些辩证方法,就可以把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材料连贯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探讨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原理,以便对疾病的真相做出明确的判断和恰当的治疗。各种辩证方法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有着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相须为用的关系。彼此之间,既有共同之处,也各有其特点,他们都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这些辩证方法仍然发挥着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
  从八纲辩证来说,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可以说是各种辩证方法的基础,它的概括性强,运用广泛,临床各科都可运用。而且和其他各种辩证方法都有联系。
  (一)八纲辩证与病因辩证相结合:外感六淫之邪,起始多见表证,证多属实,常从热化。内伤情志,或劳倦过度,病从内生,证多属虚,易见寒证。风寒犯表,多属表寒;暑热内侵,多属里热。
  (二)八纲辩证与脏腑辩证相结合:脏腑病症一般虽然是属于里证,但也有阴阳、寒热、虚实的分别,临床上常用的许多脏腑辩证的诊断名词,如脾肾阳虚,肺肾阴虚,胃肠实热,脾肺虚寒等等,都属于脏腑与八纲结合起来辩证的例证。
  (三)八纲辩证与卫气营血辩证相结合:邪在卫分,属表;邪在气、营、血,均属里。邪在卫、气、营,多属实证、热证;
邪在血分,则应注意邪热耗伤阴血,尤其病及肝脏,多属热病后期阶段,此时阴血亏虚,最易出现虚热证候。
  (四)八纲辩证与六经辩证相结合:六经中的三阳经证和三阴经证,本身就没有离开以阴阳位刚进行辩证。三阳和三阴比较,三阳属表,三阴属里。
在三阳经证中,又以太阳为表,阳明为里, 少阳为半表半里。三阳证中,属实属热者居多;三阴中,属虚属寒者居多。
  由此可见,八纲和其他各种辩证方法的联系相当密切,通过八纲辩证,可以对病变的部位、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进退、体制的强弱、邪气的盛衰等,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辨证论治明确方向。但是,仅凭八纲辩证,不结合其他辩证方法,则又有其不足之处。如对病变部位的进一步明确,对病因病机的进一步探讨,就非单凭八纲所能完全解决的。
  从病因辩证来说,中医的病因学说,除了外感病的六淫,疠气,内伤的精神因素,以及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致病因素外,还包括了疾病演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如痰饮、淤
  从脏腑辩证来说,脏腑包括五脏六腑以及皮毛、肌肉、血脉、筋、骨、头面、四肢等各个部分,加以经络的联系,人体便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之间,有着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的关系,脏腑之间有着互为表里的配合。脏腑病症,是脏腑病理变化反应与临床的各种证候。脏腑病机,是探讨疾病发生演变过程中,脏腑功能活动的病理变化规律。脏腑辩证,就是针对疾病所出现的各种证候,按照各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八纲、病因等辩证方法进行分析、归纳。例如临床上常见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食欲不振、腹泻便溏、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苔白、脉细弱等证,从脏腑辩证来说,虽然是属于心脾的病变,若要进一步明确其病变的性质,那就必须结合八纲辩证,才能明确上述证候为心脾两虚所致。又如患者出现咳嗽,痰多而稀、鼻流清涕、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蹬,对于这些证候,必须脏腑辩证与病因辩证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做出风寒犯肺的诊断。
  至于卫气营血和六经辩证,从历史发展的情况来看,六经辩证创始于汉代的古典医书——《伤寒论》,是在《素问o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充实和发展起来的。六经辩证的创立,使伤寒和杂病的辨证论治开始有了规律,一千多年来,运用六经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使辩证论治有法可循。目前这种辩证方法,仍为熟悉伤寒论、喜用古方的中医所采用。卫气营血辩证,是在伤寒论六经辩证基础上,对热性病辨证论治的补充和发展。
  因此,卫气营血辩证的创立,使得中医学对温热病的认识和治疗,都获得了新的进展。
  卫气营血和六经辩证之间,是既有区别而又有联系。从表里关系来看,外邪侵入人体,无论是从皮毛入,或从口鼻入,病的发展总会表现一定的阶段性。六经的三阳,虽同为阳证,但又以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卫气营血辩证同样要分表里,如卫分属表,气营血属里。
  从寒热,虚实的关系来说,六经辩证的三阳证重点是分析表、实、热,三阴证重点是分析里、虚、寒;而卫气营血辩证,则自始至终强调温热病的辨证论治,其中卫分和气分阶段的证候与六经的三阳证有很多共同指出,如卫分证和太阳病都是分析的表证,气分证和阳明病都是分析里证、实证等。卫气营血辩证的营血阶段,主要是分析热盛伤阴的证候,这与六经辩证的三阴证主要是分析虚寒证则有所不同。
  可见卫气营血和六经辩证,都是针对客观实际,结合八纲辩证的理论,具体分析,强调随证施治。而卫气营血辩证,对于温热病的演变规律及治疗方法,都补充了新的内容。
  例如卫气营血的气分病与六经的阳明病、少阳病、证型大多相似,但气分所包括的范围更加广泛,其中重视肺热,就超出了阳明“胃家实”的范围。又如气分病的脾蓄湿热,多见于湿热病,这与六经的太阴病,纯属虚寒比较起来,在辨证论治上有了发展。至于邪热入营、入血的舌绛(或深绛),神昏,斑疹,出血,抽搐等证的辩证,则是六经辩证中没有具体提出的。所以卫气营血辩证对清气、清营、凉血、开窍、息风、滋阴等治疗方法的补充,可以说是辨别里热证的进一步发展,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辨证论治,这方面的贡献是比较突出的。此外,卫气营血、六经和脏腑辩证的关系是密切的,如卫气营血辩证的“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六经辩证的阳明病的胃肠实热,少阴病的心肾虚衰等,都与脏腑辩证互相配合。
  上述各种辩证方法,都属于中医学知道临床实践的基本理论。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和熟悉这些辩证方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并且通过时间加以融会贯通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章 脏腑证治
  脏腑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即整体功能协调和失调的反应,是临床辩证论治的主要依据,所以它在祖国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脏腑的生理现象,又往往通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效果来说明,故在讨论脏腑证治中,将脏腑的生理、病理、脉证、治法和常用方药等结合起来,使之有利于学习。
  本章按照脏腑相合(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肺合大肠、肾合膀胱)的原则,分节进行讨论。由于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奇恒之府,在讨论心、肾时要述及,故不另行阐述。
  第一节 心与小肠
  一、生理与病理
  (一)心
  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居于胸中,统管脏腑,进行协调活动。其经脉下络小肠,与小肠为表里。它的主要功能是主宰全身,为神志活动的中枢;主血脉循环,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
主神明: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脏腑中居于首要地位,所有一切的精神意识思维,都要受心功能的支配。五脏六腑必须在心的主导下进行活动,才能取得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灵枢o邪客篇》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说明有关精神情致的证候,如癫狂、昏迷
、妄言、喜笑无常、悲不自胜、失眠、多梦、健忘等,主要归属于心。
  由于脏腑之间系有机的整体,如果心脏有了病变,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也易随之而发生紊乱,相反,其他脏腑发生病理变化,也可以引起心主神明方面的病理变化,出现上述证候。
、主血脉,其华在面:主血脉,即是主管血液在脉管内的运行。心与脉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心。所以血脉所反映的现象,大都与心脏有关。《素问o六节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o五脏生成篇》说:“
诸血者,皆属于心。”就是指心和脉的关系及其反映于外部的正常现象。所以有关血脉异常的病证,亦属于心,如心气不足,运动无力,血流不畅,面色就会失去原来的红润,转为灰黯或青紫的病色,脉细无力,或至数不齐(称为结代脉)。若运行异常,可出现面色赤,脉洪数;若热伤脉络,可引起出血,如吐血、衄血等,这是由于心火内炽,热邪迫血妄行所致。其他如疮疡之属,也是由于血行壅滞,故亦属于心。
  心主神志,又主血脉。这两种功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血脉不和,往往会出现神志失常,反之,血脉运行又在一定程度上受情志的影响,如大惊卒恐,往往使人心悸面白。若思虑过度,伤及心脾,都是导致心阴虚或心阳虚的病因。心阴虚的主要病机为阴血亏耗,心阳虚的主要病机则为阳气不足,两者都可表现为心神不安。若因痰郁化火,痰火上扰,或气滞血瘀,瘀血阻络,或饮邪阻隔心阳,均可出现心之实证或热证。
  3、主汗:汗和心有密切关系,心主血,血的生成来自津液、营气。津液由皮肤排泄是谓汗,所以有“汗血同源”之说。《灵枢o营卫生会篇》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心能主汗。若心阴、心阳失调,可表现出汗异常。《素问o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气(包括津液、精血等有形物质)藏与内,是阳气(指机能活动、卫外功能)的供养者;阳气行于外,是阴气的保卫者。二者是互相依存的。当心阳虚时,腠里不固,轻者自汗,重则大汗淋漓(须与肺气虚,肌表不固之自汗做鉴别)。入睡后,阳当内守,当心阴虚时,阳无所附,汗液随阳外泄,出现盗汗。这些异常的出汗现象,都是和心有密切的关系的。
开窍于舌:手少阴心经之脉上系于舌,所以从舌质上能反映出心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如舌质红绛,或舌体糜烂溃疡,一般是心热,火气有余的象征;舌质淡红,一般是血虚,心血不足;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是心血瘀阻;舌强不语,是心神受病的表现。
  附:心包络
  《内经》论述心包络是心的外卫,有保护心脏的功能。邪气侵犯人体,一般是由外至内,从表入里的。包络既是心的外卫,故邪气犯心,常会侵犯心包之络,心包络受邪,必然会影响心的功能而出现心的病状。所以后世医家认为心包络能代心受邪,如“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当温热病临床上出现神昏、谵语等症状时,在治疗上采用清心泄热,或清心安神之类的方法。
  (二)小肠
  小肠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与大肠相接,其经脉络心。小肠与大肠相接之处,名为阑门。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受盛胃中的水谷,进行细致的消化和分别清浊的过程。清者为津液,浊者伪糟粕。清者经吸收后转输全身,最后渗于膀胱;浊者通过阑门,下注于大肠。
当小肠有病变时,会使大小便失常,大便泄泻的现象。
  心与小肠相表里,在生理上二者有经脉相通,在病理上二者可以相互累及,如舌赤糜烂,一般是心火旺盛所致,但往往伴有小便短赤、灼热疼痛。这些症状是心移热于小肠的表现,治疗上除采用清心火的药物外,还须用利尿以清小肠之热,疗效才好。
  根据上述心的生理和病理的表现,可见中医对“心”的认识,大致与现代医学的循环、血液、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有关。在临床上表现心悸、心烦、心前区疼痛、舌体疾病、失眠、多梦、神昏、谵语等症状时,应首先考虑心的病变,同时还应考虑其他脏腑的病理变化影响到心的功能,因此在治疗时应联系整体来处理。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分别清浊,因此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小便的异常。
  二、辩证论治
  心病有虚有实。虚证包括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及心之阴血亏虚。其中心阳虚是心气虚的进一步发展,而心血虚与心阴虚也有密切关系。实证包括心火炽盛,或痰阻等证候。小肠为病,或因脾胃疾病传来,或为心移热于小肠,主要表现为清浊不分,转输障碍。
  (一)心气虚与心阳虚
  可见于某些虚弱证,神经官能症,心力衰竭,心绞痛,心律不齐,休克等病证中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心气虚者,可见心悸,气短,自汗,动则尤甚,胸部憋闷,面色咣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现细弱或结代。心阳虚者,除有心气虚证候外,更可见形寒肢冷,口唇青紫等证,严重者心阳虚托时,则可见大汗淋漓,昏迷不醒,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
  病机:由于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心的鼓动力弱,气动失常。故心悸气短,脉细弱。阳气不通,心脉痹阻,故胸部憋闷;阳气不达于面,故面色咣白。心气不足,卫外之气不固,故自汗。气来不均,则脉现结代。阳气不达于肌表,故形寒;心阳虚脱,心液随阳外泄,则大汗淋漓;神失所主,故昏迷不醒;阳气不达于四肢,故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气滞血瘀,心脉痹阻,故见口唇青紫等证。
  治法:补心气、温心阳、安心神。
  (二)心阴虚与心血虚
  可见于某些虚弱证,神经官能症,贫血等病证中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心悸而烦,失眠多梦,健忘,脉细数获弦虚。兼见低热
、颧红、梦遗、盗汗、口干、舌尖干红或口舌生疮者,为心阴虚;如兼舌质淡,面色苍白者,为心血虚。
  病机:营血亏耗,心阴不足,阴不敛阳而心阳偏亢,故心悸而烦,脉细阳无所附,津液随阳外泄而为盗汗;阴虚生内热,故见低热、颧红、口干、舌尖干红、口舌生疮等证;心阴虚,心火亢盛,不能下交于肾,心肾不交故见梦遗;心血不足,血不养心而健忘,血不外荣,故舌质淡,面色苍白。
  (三)心火上炎
  可见于舌炎,舌体糜烂或溃疡等病症中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舌尖红赤,舌体糜烂或溃疡,心中烦热为主证。甚者可见舌体肿大、出血,并可兼见夜寐不安,口渴思饮,尿黄赤等证;舌红苔黄,或见白色糜点,脉数。
  病机:舌为心之窍,心火上炎,故见舌红、溃疡等证;甚者心火炽盛,火毒上攻,故现舌体肿大、出血;心火内炽,故见烦热不寐;热灼营阴,故口渴思饮。尿黄、苔黄、脉数,均属热象,但非心火所独有。
  (四) 胸阳不通,心血瘀阻
  可见于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类病证。
  主证:胸部闷痛或刺痛,心悸不宁,重者可见面青、唇甲青紫、四肢发凉。舌质暗红或现黑色瘀点,脉微细涩。
  病机:胸阳不通,血行障碍,心脉痹阻,故有心前区憋闷、刺痛、面青、唇甲青紫等证;四肢凉、脉微细涩,为心脉阻塞,阳气不达于思之所致。
  (五)痰蒙心窍
  脑血管意外引起的昏迷多属此证。
  主证:突然昏仆,意识朦胧,甚则昏迷不省人事,两手握拳,牙关紧闭,喉中痰鸣为主证。若为热痰阻窍(阳闭),可见面赤气粗,二便闭阻。舌苔黄或黄腻,甚则舌卷缩,脉弦滑而数。若为寒痰阻窍(阴闭),可见静而不烦,面白唇紫,四肢不温,舌苔白腻,舌强,脉沉滑。
  病机:心主神志,心窍为痰所蒙蔽,故出现神志障碍。阳闭多属肝阳暴张,阳亢风动(参阅阴虚阳亢,肝风内动型),气血上逆,痰火壅盛,心窍闭阻,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火性急迫,是以牙关紧闭,喉中痰鸣,面赤气粗,两手握固;内风挟痰火为患,故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阴闭多属寒痰挟风,上壅心窍,神机闭塞,故证见静而不烦,面白唇紫;四肢不温,为痰涎闭塞,阳气不能运行。舌苔白腻,舌强,脉沉滑,均属寒痰阻窍之征。
  治法:开窍涤痰,首先在于开窍,宜即针刺太冲、人中、丰隆(强刺激),并在十二井穴刺血。阳闭即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一次。阴闭即服苏合香丸一枚,并配服汤药。
  (六) 痰火扰心
  可见于癔病,精神分裂症,狂躁性精神病等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神志不清,胡言乱语,甚至哭笑无常,狂躁妄动,或怒目而视,打人骂人;夜间恶梦纷纭,躁扰难眠。舌红赤,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情志不舒,抑郁不遂,五志化火,挟痰热上蒙心包,故见神志错乱,表现为极度兴奋状态。狂躁妄动,打人骂人,为肝胆火旺挟痰热冲击所致。苔黄腻,脉滑数,均为痰火炽盛引起的病理改变。
  (七)小肠虚寒
  可见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肠结核、肠功能紊乱等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小腹隐痛,喜温,喜按,大便稀溏,小便清长或频数不利,舌淡苔白,脉沉弦或细缓。
  病机:素体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小肠不能分别清浊,而致小便不利,大便溏泻。若虚寒甚者,则小便清长。小肠隐痛,喜温、喜按,舌淡苔薄白,均属虚寒之象。
  治法:温通小肠。
  (八)小肠气痛
  可见于肠痉挛,疝气等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小腹绞痛,连接腰背,下引睾丸,腹胀肠鸣,矢气则舒;或小肠下坠,疝气作痛。苔白、脉沉弦或弦迟。
  病机:少腹阴寒凝聚,小肠气滞不通,故现上述症状;小肠下坠阴囊,则成疝气作痛。苔白为寒,脉弦主痛。
  辩证要点
  1、 心主神志,临床上出现神昏、谵语、失眠,需考虑心受邪扰。
  2、 心主血脉,脉结代是心之气血虚衰或气滞血瘀的一种表现。
  3、心的气血阴阳虚衰,均可出现心悸等症后,但各有特点。如心气虚,则脉细弱,舌质多胖嫩;心阳虚,则脉多微细欲绝,四肢多厥冷;心阴虚,则脉多细数,舌尖多干红;心血虚,则舌质淡,脉多弦虚或细弱。
临床上阴阳、气血两虚证候不少,对此则应阴阳并调,或气血双补。心神不安者,均可配伍安神宁心的药物。
  4、古人认为“心不受邪”,而“心包代之”,所以,心和心包的病变和辨证论治的方法是一致的。
  第二节 肝与胆
  一、生理与病理
  (一)肝
  肝在胁下,其经脉络胆,与胆为表里。它的功能是:主全身血液的贮藏与调节,主全身筋骨关节运动和精神情志的调节。
人体除心为主宰中枢外,与肝的功能也有密切关系。肝经绕外生殖器,过少腹,分布于两侧胁肋,挟督脉上头顶,故外生殖器、少腹、两肋等肝经所过部位出现病证时,中医每从肝治。
藏血:有两种意义,一是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人体在活动的时候,血液运送到全身各部分,供给各组织器官的需要,在休息或睡眠时,需要量减少,大量的血液就回到肝脏贮存。故有“肝藏血”和“肝为血之库”的说法。如肝的藏血功能失调,就会产生出血的疾病,如由于暴怒引起的吐血。衄血或月经过多,常为肝不藏血所致,在治疗时应平肝、养肝,才能收到效果。肝火盛者,还应采取泻肝的治法。二是濡养本脏。肝所藏之血,除供给全身各组织器官外,肝脏的本身也需要一定的血来濡养,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如果由于各种因素(精神因素、出血等)的耗损,使肝血不足,不能濡养本脏,在临床上常易出现眩晕、头昏,四肢麻木,甚则出现抽搐、痉挛、偏瘫等肝阴不足,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等证候;在妇女则易出现月经过少或周期延后、闭经等证。
  2、主疏泄。肝的疏泄,主要在肝气,是指有疏达气机,发泄壅滞的作用。这种作用对人体多种活动都有影响,如精神的振奋,情志的安宁,气血的运行,脾胃的受纳、运化,胆汁的正常疏泄等,都与肝的疏泄有密切的关系。当人受到精神或其它原因的刺激,以致情志抑郁消沉而使肝的疏泄作用受到障碍的时候,则气血的运行,脾胃的受纳、运化,胆汁的疏泄,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例如肝气郁结,疏泄受阻,常易出现肋痛、胸闷、烦躁或性情抑郁,月经不调等症状。肝气不调,疏泄失职,影响脾胃,致消化机能紊乱,出现厌食,腹胀痛、肠鸣、泄泻、大便灰白色或青绿色等。肝气过亢,则升发太过,出现眩昏、头痛、面红赤、性情烦躁等症状。所以肝的疏泄,包含着调整精神和协调各脏腑机能的作用。由于肝气主疏泄生发,即恶抑郁,又易亢奋,这便成为肝的发病基础。
  3、肝性如风;风的特点是善行而数变。因肝气郁滞,郁则化火,火盛生风,或肝阳偏亢而化火生风。在临床上见到的抽搐、震颤、突然晕倒、口眼歪斜等症状时,是肝风的表现。
  4、 肝与筋、爪甲的关系:筋有联系关节的作用,躯干、四肢所
以能够活动自如,主要依靠筋的活动。但筋又赖血的滋养,肝为血脏,如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就会出现肢体萎废,麻木不仁。老年人气血虚衰,行动迟缓,运动不灵活,就与血不养筋有关。又如筋脉拘急,突然抽搐等证,其来势如风,因肝主筋,故把这种病象称为肝风。“爪为筋之余”,肝血充足,能荣于爪,则指甲坚韧而有光泽;肝血不足,常易引起指甲变形,或缺乏红润的色泽。
开窍于目:眼与肝有密切的关系。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就会出现两眼干涩,视力减退或夜盲;肝火上炎,则两眼红赤。许多眼科疾病,与肝有关,从治肝入手,常能收到满意的效果。故有“肝开窍于目”的说法。
肝与月经的关系:肝对妇女的月经也有较大的影响,妇女月经正常与否,与肝脏的疏泄作用有一定的联系(肝藏血,月经的生成与血有密切的关系,疏泄失调,气血运行失常,就会影响月经)。当精神情志等活动抑郁时,就要影响肝的疏泄作用,也就影响到月经。
又干血不足,亦会影响月经失调。奇经八脉中的冲任二脉,又都与肝的经脉相通,冲任二脉的盛衰,直接关系到月经。因此,肝与月经的关系非常密切,故前人有“女子以肝为先天”的说法。
  (二) 胆
  胆附于肝,内藏胆汁,其经脉络肝。胆中所藏的胆汁为清净之汁,与其他传化之腑所盛的浊质不同,故称为中清之腑。由于胆具有藏胆汁的特点,所以它既属于六腹,又属于奇恒之腑。
  胆的功能主要是贮藏胆汁,并有协助肝的疏泄作用。胆病多火,其主要表现为胁痛、口苦、呕吐苦水及黄疸等。另外胆还主精神活动,前人有“肝主谋虑”、“胆主决断”的说法。胆与心也有密切的关系,如临床上胆气虚的症状,常伴有健忘、失眠、多梦等心虚的证候。
  肝与胆之间互相有经脉相连,肝为脏属里,胆为腑属表,肝与胆的病变可相互影响,症状互见。如身目发黄、两胁胀痛、脘闷口苦等症状,就是肝胆湿热的表现。
  根据上述肝、胆的生理和病理表现,可见中医学所指的肝,与现代医学的肝脏和中枢神经的某些功能有关,而这些系统的病和眼科某些疾病,都可从肝论治。胆的一部分功能,基本上与现代医学的胆相似。
  二、辨证论治
  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肝阴易亏,肝阳易亢,故肝病多见阴虚阳亢的证候。肝气郁结,而以实证居多,久则化火伤阴,形成本虚标实。肝血亏虚,多因肾阴不足,精不化血,以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故宜肝肾同治。
  (一)肝气郁结(肝气不舒)
  可见于神经官能症、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月经不调等病症中具有下述证候着。
  主证:两胁胀痛或窜痛,胸闷不舒,也可同时出现呕逆吐酸,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咽中似物梗阻(梅核气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表现),症瘕集聚(症与积都是坚硬不已的有形之物,如肝脾肿大;瘕与聚则聚散无常,如肠痉挛)月经不调等,苔薄,脉弦。
  病机:情志不舒,恼怒伤肝,或因其他原因引起肝气郁结时,肝失调达疏泄,故两胁胀满或窜痛,胸闷不舒,其胁痛常随情绪变化而增减。肝气上窜于咽喉,与痰相结,则咽中似物梗阻。肝气横逆,侵犯脾胃,胃失和降则腕痛腹泻。肝气郁结,产生气滞血瘀,则胁部刺痛不移,并逐渐产生症瘕集聚。肝脉与冲任脉相连,冲任主月经,故肝气郁结,可以起月经不调。
  (二)肝经实火
  可见于高血压、妇女更年期证候群、上消化道出血、鼻衄血等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胁肋灼痛,甚则吐血、衄血,可兼见尿黄赤,口苦便干。苔黄、脉弦数。
  病机:肝火上攻于头,故有头痛眩晕,面红目赤。肝胆经脉绕耳,肝火循经上扰于耳,故耳鸣耳聋,其特点为突然发作,鸣声如潮。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化火,扰及两胁肋灼痛;肝火上炎灼伤阳络,可聚然吐血、衄血。苔黄,脉弦数,为肝火旺盛之象。
  (三)热动肝风(热极生风)
  可见于高热惊厥。
  主证:高热,抽搐,甚则神志昏迷,角弓反张,舌质红,脉弦数。
  角弓反张。肝风内动时,引动心火,扰乱心神,故现神志昏迷。舌质红,脉弦数,均属热盛之象。
  (四)血虚风动
  可见于贫血、闭经、神经官能症等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眩晕,耳鸣,心悸,惊惕,筋脉拘急,肢体麻木、震颤,妇女则月经涩少,或闭经不行,舌质淡,脉弦细或细涩。
  病机:血虚不能养肝,则肝阳上扰,故见眩晕、耳鸣;血不养心,则见心悸而惊惕;血不荣筋,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震颤,系肝血肾阴不足,不能润泽经脉所致。妇人肝血不足,冲任空虚,故月经涩少或不行,血虚者,故舌质淡。月经停闭,每多细涩之脉。
  (五)阴虚阳亢,肝风内动
  脑血管意外,多属此证。
  主证:素有头痛,眩晕,麻木,突然昏厥,抽搐,或口眼歪斜,偏瘫。舌质红,脉弦细。病位较浅、病情轻者,出现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肢体麻木或偏瘫;病位较深、病情重者,除以上诸证外,尚有神志不清或昏迷。初中时常伴有痰涎壅塞,喉中痰鸣,舌苔滑腻。
  病机:素体阴虚,肝阳易亢,阴虚阳亢,则化火生风。风火相煽,挟痰上扰,蒙蔽心窍,则神志昏迷,风痰阻于脉络,气血流通不畅,流窜于经络之风痰,可造成肢体麻木或偏瘫;风痰上壅,则出现舌强不语,口眼歪斜。舌质红,脉弦细,均属阴虚肝旺之象。
  (六)寒滞肝经
  可见于睾丸、附睾疾病、疝气等具有下列证候者。
  主证:少腹胀痛,睾丸坠涨或阴囊回缩。少腹胀痛常牵及睾丸,坠涨剧痛,受寒则重,得热则缓,或见畏寒肢冷。舌苔白滑,脉沉弦或吃。
  病机:足厥阴肝经循行阴部,过少腹,寒邪侵犯肝脉,气为寒滞,失于通畅,故少腹、阴囊、睾丸坠涨剧痛。病为寒邪所侵,则畏寒肢冷,得热即减,苔白滑,脉沉弦或迟,均属寒凝气滞之象。
  (七)胆实证
  可见于胆囊炎、胆结石等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右胁下近胃脘绞痛拒按,或痛引肩背,或见口苦不欲食,往来寒热,尿黄,便秘。舌苔薄白或微黄,脉弦细或弦数。
  病机:“胆为中清之府”,贮藏胆汁。由于气滞或湿热等因素,均可导致肝胆之疏泄条达失职,形成胆汁郁积,日久则成为胆石,故有右胁近胃腕部绞痛拒按。胆经循身之侧,故可痛饮肩背。如热郁胆经,邪居少阳,故有寒热往来,口苦不欲食,脉弦细或弦数等证。胆移热于胃肠,尿黄,便秘。
  (八)胆虚挟痰证
  可见于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容易惊恐,烦热少寐,头晕欲吐,视物模糊,舌苔滑腻,脉弦细或弦缓。
  病机:胆气素虚之体,加之热痰上扰,故易惊少寐,头晕欲吐。胆附于肝,肝开窍于目,胆虚则视物模糊。脉弦细或弦缓,为肝胆疾病的一种表现。
  辩证要点
  1、 胁肋、少腹、外阴等是肝经所过部位,这些部位因气滞血瘀而产生的疼痛等证候,一般以疏肝理气为宜。
肝阳易亢,病多实证。肝血易亏,每多虚证。实证久延,易于耗伤肝阴,形成本虚标实的证候。虚实并见时,肝阳多亢,肝阴多虚,治宜潜阳养阴合用,标本兼顾。
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妄动,常为肝气有余,气郁化火伤阴,致阴血不足而肝阳妄动。故三者的关系极为密切,不能截然分开,临床上应掌握其主次,才能治疗得当。
  4、 肝肾是密切相关的,肝阴不足,必须结合补肾。肾阴充足,肝自得养而阳不上亢,故临床上多采用肝肾并治法。
  很有益的,谢谢收获健康!
  你太有才了,要细细品味
  谢谢楼上的,这样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三节 脾与胃
  一、生理与病理
  (一) 脾位于腹中,其经脉络胃,与胃为表里。脾有主运化、化生气血、统摄血液、主四肢肌肉等功能,开窍于口。
  1、主运化:脾的运化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化水谷精微(即从饮食中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将其输送到全身各部分,以营养各脏腑组织,并且是气血生化的来源;一是运化水湿,即主管体内水分的吸收和运行,以维持人体水液正常的代谢。脾的功能正常(脾气健运),则人体气血旺盛,精力充沛,肌肉丰满。如果外邪侵入,饮食不节,或劳倦、思虑太过,以及久病失调等原因,导致脾的功能紊乱,或脾气虚弱时,临床上就会出现各种运化失常的病变。当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常,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等证,甚至使各脏腑器官组织不能获得正常的营养物质共给,而出现四肢疲乏无力,肌肉消瘦,口唇淡白等证。如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则水湿的转运发生障碍,以致水湿停滞,潴留体内,留于肌肉则为水肿,留于体腔则产生胸水、腹水,所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若停留于肠间则腹泻,这些就是指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所导致水湿停留的病变。
  脾的运化功能与命门之火(肾阳)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因命门之火,能温暖脾胃,腐熟水谷,以助消化。如命门之火衰,必然影响脾胃阳气虚弱,以致运化功能衰退。因而出现大便完谷不化(稀薄而有未消化的食物)或黎明腹泻(水湿腹泻与命门火衰的腹泻,在临床表现上,有新病与久病之分,前者多属新病,后者多属久病)。
  2、化生气血: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气血,是由饮食脾胃消化后产生的精微物质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所生成。前人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的说法。气血的化生,除中焦脾胃外,与肺、肾的关系至为密切。一般慢性虚弱证,即重视调补脾胃,也应兼补肺、肾。
  3、统血:脾具有统摄血液,使之循着正常途径运行的作用。因脾胃主中气,为后天之本,而气为血帅,血由气摄,脾气充足,就能统摄和推动血液循经运行。如脾气虚弱,则血失统摄,以致溢于脉外,形成多种出血疾病。
  4、主四肢、肌肉:脾的运化正常,营养供应充足,则四肢活动有力,肌肉丰满结实,而四肢经常运动,又有助于脾的健运。如脾的运化功能减弱,营养吸收发生障碍,就会出现四肢软弱无力,肌肉消瘦。又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就会出现四肢沉重或浮肿。这些病变,运用健脾除湿的方法治疗,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所以说脾主四肢、肌肉。
  5、开窍于口:脾主管饮食的运化,口腔是饮食摄入的门户,所以说脾开窍于口。脾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从口唇反映出来。如脾的运化正常,营养状况良好的人,口唇红润而有光泽;当脾气虚弱,就会出现口唇淡白无华,所以说口唇是脾的外荣。
  6、脾的特性:脾主升,就是说脾气具有上升的特性。由于这种上升的性能,就能将水谷精微之气转输于上焦(心、肺),再输布到其他脏腑组织,故有“脾宜升则健”的说法。如脾气不升,就会形成脾气下陷的病变,临床上可出现短气、懒言、气往下坠、久泄、脱肛、子宫脱垂,以及其他内脏下垂等病证。针对脾的这种特性,所以在治疗脾病时,常应注意升阳益气。
  脾恶湿,是说六淫中的湿气,最易困脾,而脾失健运,也最易生湿。脾虽能运化水湿,但湿邪太重,常能阻碍脾的运化,致成病态(即脾为湿困)。针对湿邪困脾,或脾虚生湿的病变,采用燥可去湿的方法治疗,燥湿既能健脾,脾健则湿无由生。
  (一) 胃
  1、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具有容纳和消化饮食的功能,故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胃腕胀满疼痛等证状,都属于胃的病,而以治胃为主。
胃气主降:饮食经过胃部,依赖胃气下降的作用,得以消化、吸收及排泄。如果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就形成胃失和的病变,临床上表现为暧气、呃逆、恶心、呕吐等症状,故有胃益降则和的说法。
胃恶燥:烦热内侵,最易形成胃热、胃火,而伤耗胃之津液,临床上表现为口渴、喜饮、齿龈红肿、舌干少津等证状。治疗这样的病症,常用凉润的药物,可以收到清热润燥的效果,所以说胃恶燥。脾恶湿,过湿则脾易病,胃恶燥,过燥则胃易病。湿和燥是相对的,脾与胃分工合作,互相调剂,保持一定的平衡,不使过湿、过燥,以维持脾胃的正常功能。
  4、脾与胃,脾与胃共同主管食物受纳、消化和运输,是气血生化的源泉。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要依靠脾胃才能获得营养,所以,古代医书上称为“仓廪之宫”、“后天之本”,脾和胃的互相配合,一升一绛,共同完成体内升清降浊的作用。胃气主降,故饮食物得以下行,脾气上升,故营养物质能够上输。升和降看起来是相反的,但有相辅相成的作用。脾胃有升有降,气机方得调和,如胃失和降而上逆,脾气不升而下陷,则升清降浊的作用不能维持相对的平衡,就会形成病态。
  综上所述,中医学所指的胃与现代医学所指的胃基本一致,但中医所谓的脾,则与现代医学有所不同。脾的作用,实际上有司理消化、调节体液和管理血行等项内容。故在临床上,对某些消化系统疾病、水肿病及某些出血疾病等,都应考虑脾的病变。
  二、辨证论治
  脾胃是“后天之本”,调补脾胃,是内科杂病中的重要治法。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每当脾胃有病时,常能影响其他脏腑;而其他脏腑有病时,也常累及脾胃。所以,在临证治疗中,应注意调理脾胃,恢复其受纳、运化、吸收的功能,使气血生化之源不竭,则其他脏腑的疾病,就能够趋向好转。因此,调理脾胃的治法,对多种慢性疾病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脾胃虚弱(脾气虚、胃气虚)
  可见于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胃肠功能紊乱、胃神经官能症、肠结核、慢性肝炎、肝硬变等病症中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面色萎黄、倦怠无力,食欲减退,胃腕满闷,嗳气吐酸,胃痛喜按,食后痛减,腹胀便溏,或见呕吐,浮肿。舌淡苔白,脉濡弱。
  病机:脾胃虚弱,即脾气虚和胃气虚同时出现,但也有单独出现者,故嗳气吐酸,甚者呕吐;胃痛喜按,得食痛减,均为虚象。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常,出现食后胃脘胀闷,腹胀便溏,脾胃气虚,水谷化生之精微减少,故而面色萎黄,倦怠无力。脾虚导致水液运行障碍,故出现水肿。舌淡苔白,脉濡弱,均属气虚之象。
  (二)脾胃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咽干有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