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症状的症状;缄愁

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文献研究--《吉林中医药》2012年02期
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文献研究
【摘要】:目的:客观评价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为临床上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以正清风痛宁(青藤碱)/类风湿关节炎为检索词,检索1979年-2011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献,规定统一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采用RevMan4.2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篇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P=0.93(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保持选项不变,合并效应量OR=5.86,95%CI(3.99,8.60);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9.02(P0.000 01)。结论: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雷公藤多甙片对比有较明显的优势。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259【正文快照】: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双手、腕和足关节的对称性多关节炎,也可累及膝、髋等大关节。我国的患病率为0·33%,目前治疗尚缺乏根治的方案和预防的措施[1-2]。正清风痛宁是依据祖国医学理论,并采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谌曦,李华;[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王晖;;[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李琪薇,梁亚敏,杨南秋;[J];中国医师杂志;2002年S1期
佘建强,黄宇明;[J];湖南中医杂志;1994年03期
何洪德,仇萍,李文莉,黄牧,杜赫;[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9年06期
孙瑞华,林宗广;[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年02期
范超平,陈琼其,万丽;[J];中国药业;2000年10期
徐长松;周学平;;[J];吉林中医药;2008年02期
黄国栋;李家邦;黄媛华;黄道富;唐丽君;张曙;李倩;;[J];中国中医急症;2007年04期
李亚萍;;[J];中医正骨;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邓广业;[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2期
郭雯;刘健;;[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蔡雄,周华,徐宏喜,刘良;[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05期
苟凌云;郑红波;冯穗;周伟;;[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粟戟;李蕴麟;;[J];甘肃医药;2012年05期
曹少玲;宋晓勤;卢小兰;;[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年08期
镇兰芳;郑新春;杨德才;;[J];湖北中医杂志;2008年09期
万彬彬;张帆;;[J];湖北中医杂志;2009年06期
蔡颖;邱赛红;孙必强;;[J];中医药导报;2006年12期
曾志成;彭清华;;[J];中医药导报;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粤;皮敏;谢柱;;[A];针灸治疗痛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梁粤;皮敏;谢柱;李蕴麟;;[A];针灸治疗痛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仇湘中;张信成;易振宇;李志强;郭绍勇;匡建军;邹震;姚力;曹雷;;[A];全国中西医结合强直性脊柱炎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杨德才;郑新春;;[A];全国中西医结合强直性脊柱炎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陈红明;;[A];全国中西医结合强直性脊柱炎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曾志成;彭清华;;[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晓燕;[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池中求;[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曾光;[D];中南大学;2008年
王笑丹;[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韩尽斌;[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欧阳玲玲;[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李爱民;[D];青岛大学;2002年
柴铁玲;[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张雪莉;[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年
黄雪君;[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曹鸿云;[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辛小红;[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莫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徐若溪;[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吴志红;[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科雄,王长征,钱桂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刘宁涛;杨明辉;罗文丰;魏锦;袁国华;;[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张航行,耿会玲,杨维霞;[J];动物医学进展;2002年06期
许倬,管剑龙,韩星海;[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年04期
,刘沛霖;[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年03期
,杨真荣;[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年04期
闵伟琪,魏琴,李洪毓,张振春,武丽君,袁国华,窦存瑞,施桂英;[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年08期
张波;张继平;周少雄;杨红;范文奎;林锦春;蔡春媚;;[J];广东医学;2009年01期
熊小泉;石文;黄宪章;;[J];广东医学;2009年10期
黄建林;巫世瑶;罗敏琪;曹双燕;古洁若;;[J];广东医学;2010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磊;肖长虹;;[A];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刘剑毅;罗先钦;黄思行;梅小利;涂如霞;黄崇刚;徐嘉红;;[A];首届中国药物毒理学年会(2011年)暨国际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光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简任佑;[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张建军;[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王建光;[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德超;[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余晓芬;[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雅研,邱翠嫦,沈莉,高从元,乔梁,王动;[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8年02期
张明发;[J];陕西新医药;1981年10期
高家骏,张强,吉宁,邓东,王和敏,佟大春;[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9年04期
毕昆华,胡中,王萍;[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李兰青;[J];中成药;1994年09期
倪立青,劳志英;[J];中级医刊;1985年12期
周学平,周仲瑛;[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钱瑞琴,张春英,付宏征,林文翰,高子芬;[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春生,高艳红,范超平,陈琼;[J];基层医学论坛;2005年06期
黄国栋;李家邦;黄媛华;黄道富;唐丽君;张曙;李倩;;[J];中国中医急症;2007年04期
陶娟;徐雯;程立;吴斌龙;蒋雪峰;;[J];陕西中医;2009年04期
公慧萍;王晨波;宋秀珍;;[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林小军;蔡小燕;叶静华;;[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张舸;付自立;王凯;刘秀梅;;[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5年12期
孙淑银;;[J];中外医疗;2008年30期
张舸,孙丽娜;[J];中医药导报;2005年11期
李忆农;冯修高;张胜利;李春梅;;[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年05期
李亚萍;;[J];中医正骨;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忠葆;肖忠林;李桂兰;宋福琴;;[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王和鸣;;[A];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朱峪英;凌雄;;[A];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刘维;王慧;杨晓砚;左芳;陈伏宇;王熠;刘滨;张磊;刘晓亚;张威;段然;;[A];全国中医药疼痛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成立大会会刊[C];2010年
李春凤;;[A];第12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戴金华;马建波;廖于峰;余秋云;陈建伟;;[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李满意;;[A];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王玲;李莉霞;;[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杨梅;袁丽;付秋蓉;;[A];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谢燕;叶志中;尹志华;;[A];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卫生部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 马喻;[N];健康时报;2003年
李主任;[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3年
;[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3年
上海岳阳医院风湿免疫科 薛鸾 主任医师;[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韩璐 吴刚;[N];健康报;2010年
张国清;[N];科技日报;2011年
本报记者 杨锐;[N];健康时报;2004年
俞忠良;[N];健康时报;2004年
;[N];人民日报;2000年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邓艳琳;[N];健康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从珠;[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赵毅;[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余克强;[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孙莉萍;[D];山东大学;2011年
邝丽仪;[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付敏;[D];山东大学;2011年
方庆;[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姜廷枢;[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王静;[D];中南大学;2011年
杨玻;[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波;[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林涛;[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黄鹤卿;[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韩瑞;[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梁树芬;[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李广科;[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高泽涵;[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张莹;[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史恒星;[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刘昌莲;[D];中南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 > 青藤碱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青藤碱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来源: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
作者:张莹,方勇飞,王勇,李景怡,黄小鲁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重庆400038
  提 要:目的 观察青藤碱(sinomenine, SN)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FLS)凋亡及增殖的影响,为青藤碱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光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FLS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MTT比色法检测SN对FLS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光镜及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核固缩,变圆,荧光染色增强等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随着SN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被处理的FLS的凋亡率增加,未处理组与各处理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3. 2mmol/L浓度的SN作用48 h对FLS凋亡影响最为显著。MTT结果显示,加入不同浓度SN(2. 8~3. 2 mmol/L),培养的FLS24 h、48 h后对增殖的抑制水平显著高于未处理组,与凋亡率呈现正相关(r=0. 787,P&0&05)。结论 SN在一定浓度及作用时间内可抑制RA患者FLS增殖,诱导凋亡,这可能是SN治疗RA机制之一。
  关键词:青藤碱;滑膜细胞;增殖;凋亡
  中图法分类号:R285. 5;R329. 28;R593. 22文献标识码:A
Effects of sinomenine onin vitro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 from patients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ZHANG Ying,FANG Yong-fei,WANG Yong,LI Jing-yi,HUANG Xiao-lu(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outhwestHospital,Thir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8,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of sinomenine(SN)onin vitro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on of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from patients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Methods Themorphological changes ofFLSwere observed by invertmicroscope and fluorescencemicroscope. The amountofapoptotic cellswas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inhibition rate ofFLSwas examined byMTT assay.Results The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apoptosis,such as cell rounding,shrinkage and enhanced fluorescein stain,were observed.Flow cytometry demonstrated that the apoptosis rate increased with increased SN concentration and treatmenttime. The difference of apoptosis rate between the treated and non-treated group was significant(P&0&05).The effectofSN on the FLS apoptosiswasmostobviouswhen SN was 3. 2 mmol/L and the treatment timewas48 h. The cell inhibition of SN-treated group(2. 8,3. 0,3. 2 mmol/L)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s comparedwith corresponding non-treated group(P&0&01)byMTT assay. The inhibition rate ofFLS was foundpositively correlatedwith apoptosis rate under the treatmentofSN(P&0&05).Conclusion In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and treatment time,SN can inhibitFLS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 apoptosis. Thismay be one of thetherapeuticmechanisms ofSN on RA.
  Key words:fibroblast-apoptosis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多因素导致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机制的关键在于关节反复的炎症、滑膜细胞&肿瘤样&增生以及由此引起的软骨和骨的破坏,其中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是关节滑膜细胞中主要的一种,其凋亡不足与RA发病有关[1]。Firestein等[2]认为,引起RA关节滑膜组织过度增生的基本原因可能是由于滑膜细胞凋亡机制障碍所导致的滑膜组织内细胞的增殖和死亡之间的平衡失调而引起。因此,抑制滑膜细胞增殖,诱导滑膜细胞凋亡成为治疗RA的主要策略之一[3]。青藤碱(sinomenine, SN)是从中药青风藤(sinomenium scutum Rehd etWils)中提取的生物碱单体,药用多为其盐酸盐。它具有抗炎、免疫抑制、镇痛、镇静、镇咳、降压、抗心律失常等药理作用[4]。在治疗RA方面,该药具有较明确的疗效,但其治疗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实验通过研究SN对RAFLS诱导凋亡及抑制增殖的影响,旨在了解SN治疗RA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病例来源
  月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RA患者5例。所有病例皆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其中女性3例,男性2例,年龄37~60(50. 06&10. 36)岁,病程4~30(13. 60&9. 96)年。
1. 1. 2 试剂与仪器
  DMEM培养粉(美国Gibco公司),胰蛋白酶(美国AMRESO公司),二甲亚砜(美国Sigma公司),Ⅱ型胶原酶(美国Sigma公司),新生牛血清(杭州四季青公司),PBS(德国OMEGA公司);青藤碱原粉(湖南正清集团);细胞凋亡-Hoechst33258染色试剂盒(碧云天生物试剂研究所);四甲基偶氮唑蓝(MTT,美国Biomil公司),Annexin V/FITC试剂盒(深圳晶美生物有限公司);倒置显微镜(日本,Olympus),Mi-croplatReader550型酶联免疫检测仪(日本, Bio-Rad公司),流式细胞仪(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
1. 2 方法
  滑膜细胞培养无菌获取滑膜组织, PBS清洗2~3遍,剪成1 mm&1 mm&1 mm的小块,置于无菌瓶内,用浓度为0.8 mg/ml的Ⅱ型胶原酶少量(浸及为度)及等体积DMEM培养液, 37℃、5% CO2孵箱中消化4~5 h,离心2次。用0. 25%胰酶1 ml消化30 min。120目铜网筛过滤后,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分装于培养瓶内,置于37℃、5% CO2孵箱中培
养24 h后,更换培养液,待滑膜细胞70% ~80%汇片,消化传代,用相差显微镜及电镜进行鉴定, 3~9代后用于实验,即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1. 2. 1 分组
  设正常对照组(正常滑膜细胞)、第1组(RA滑膜细胞+SN 2. 8 mmol/L)、第2组(RA滑膜细胞+SN 3. 0mmol/L)、第3组(RA滑膜细胞+SN 3. 2 mmol/L),培养24、48 h后用进行下一步实验。
1. 2. 2 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
  将3~9代FLS用胰蛋白
酶消化,制成细胞悬液。6孔板中放置盖玻片,滴加细胞悬液在盖玻片上,使细胞密度在105/ml。加入DMEM培养液(内含
10%胎牛牛血清)置37℃、5% CO2孵箱中培养。生长至对数生长期,按照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青藤碱药液。继续培养24、48 h后取出盖玻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
1. 2. 3 MTT法比色
  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胰酶消化制成单细胞悬液,加入96孔培养板中,细胞浓度为1. 5&105/m,l200&l/孔,细胞贴壁后,吸出培养液,按照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青藤碱药液,每组设3个复孔,同时设置空白对照孔(加入等体积的培养基)、正常对照组(只加等体积的细胞)。培养24、48 h后,每孔加入20&lMTT液(5 mg/ml),继续培养4 h后,吸去培养液。加入DMSO 150&l/孔,低速震荡10 min,使结晶物完全溶解,用MicroplatReader 550型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波长为490 nm每孔吸光度值[D(490)]。计算细胞抑制率:细胞抑制率=[1-实验组D(490) /对照组D(490)]&100%。
1. 2. 4 Hochest33258染色
  取对数生长期细胞悬液加入预先放置有盖玻片的培养皿中,待细胞爬满盖玻片后,按照分组加入不同浓度青藤碱药液,培养24、48 h后,按照细胞凋亡-Hoechst33258染色试剂盒说明操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摄像(激发波长350 nm左右,发射波长460 nm左右)。
1. 2. 5 流式细胞仪检测
  采用FCM结合PI和AnnexinV/FITC双标记染色测定细胞凋亡率。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细胞浓度为2&105/ml。按照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青藤碱药液,作用24、48 h后, 0. 25%的胰酶消化收集细胞。按照AnnexinV/FITC试剂盒说明操作,主要步骤如下: PBS洗涤细胞2次,加入结合缓冲液,调整密度约1&106/m,l分别加入AnnexinV/FITC和PI,混匀后室温避光孵育15 min,立即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
1. 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x&s表示,用SPSS 13. 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2. 1 滑膜细胞的相差显微镜及电镜观察结果
  分离的滑膜细胞,培养24 h后贴壁并伸出生长突。含10% FCS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的FLS分裂增殖迅速,呈长梭
状极向排列。分离的FLS细胞纯度均达98%以上(姬姆萨染色)。光镜下见FLS呈梭形或柱形,细胞核呈卵圆形,位于细胞
中央,核仁明显,细胞周围可见分泌物集聚。电镜下见FLS的主要特征为核染色质较疏松,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分布在核周围,核仁明显,粗面内织网丰富,细胞质突起长而粗,细胞质中往往缺乏高尔基复合体、小泡和囊泡。
2. 2 凋亡的形态学观察
2. 2. 1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
  不同浓度的SN处理24、48 h后,可见部分细胞由贴壁脱落而呈悬浮生长,贴壁能力减弱,细胞形态变圆,体积缩小,核固缩出现。3. 2 mmol/L SN作用48 h组尤为明显(图1)。不含药培养液培养的对照组细胞贴壁生长,几乎无脱落,细胞质饱满,生长舒展,相邻细胞生长融合成片(图1)。
A:正常对照;B:SN作用48 h
图1 正常对照与3. 2 mmol/L SN作用FLS 48 h后细胞的
形态学变化 (倒置相差显微镜&40)
2. 2. 2 Hoechst33258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见正常对照组细胞核较大,呈均匀弥散荧光;处理组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核形态学改变,表现为核体积缩小,大小不一,染色不均匀,呈致密浓染的颗粒或块状增强荧光。48 h后3. 2 mmol/L处理组荧光增强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2. 8 mmol/L和3. 0 mmol/L组,提示荧光增强的细胞数量对剂量有一定的依赖性,见图2。A:正常对照;B:2. 8 mmol/L SN;C:3. 0 mmol/L SN;D:3. 2 mmol/L SN图2 正常对照与不同浓度SN作用FLS 48 h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Hochest33258染色&200)
2. 3 SN体外对FLS增殖的抑制效应
  MTT法检测SN对FLS作用的不同时间的生长抑制效应详见表1。从表1中可看出SN对FLS有明显的生长抑制效应,
其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1 SN作用FLS的吸光度值[D(490),n=5,-x&s]
组别24 h 48 h
正常对照0. 252&0. 013 0. 322&0. 010
第1组0. 214&0. 008a0. 147&0. 010a
第2组0. 198&0. 007a0. 124&0. 003a
第3组0. 177&0. 006a0. 112&0. 004a
a: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2. 4 流式细胞仪检测FLS凋亡率
  当SN浓度为2. 8、3. 0 mmol/L和3. 2 mmol/L时, 24 h后其FLS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百分率出现显著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及药物浓度的增高,凋亡细胞数增加,详见表2。作用24 h和48 h的凋亡率与相同条件下的抑制率表现出较好的直线相关关系(r=0. 787,P&0&05)。
表2 SN作用FLS的凋亡率[n=5, (-x&s)%]
组别24 h 48 h
正常对照1. 468&0. 836 2. 076&1. 111
第1组3. 232&0. 966a7. 066&1. 147a
第2组5. 092&1. 236a12. 054&3. 011a
第3组7. 512&1. 411a22. 542&10. 678a
a: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破坏的关键病理环节在于滑膜及血管翳的异常增殖。由于细胞增殖和凋亡之间的平衡是多细胞生物体维持自身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引起关节滑膜组织过度增生的基本原因必然与增殖和凋亡的平衡失调有关。细胞凋亡机制障碍据认为是肿瘤和自身免疫病等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5, 6],因而,促进引起自身免疫反应的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就有可能成为治疗此类疾病的一个新途径。
  青藤碱(sinomenine, SN)是从传统治疗风湿性疾病中药青风藤中提取的生物碱单体,药用多为其盐酸盐。最早由Ishiwari等从日本青风藤中分离得到, 20世纪60年代我国学者朱任宏从国产青风藤中也发现其成分。现已有正清风痛宁片、正清风痛宁注射液、风痛宁等制剂应用于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风湿病以及心律失常取得较好疗效。而对于新的临床应用,则需要更多的药理研究作为基础。目前对于SN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理作用的研究多集中在抗炎和免疫抑制方面,在细胞凋亡方面的报道较少,仅仅只集中在动物上。我们选择SN诱导RA滑膜细胞凋亡目的就是要探讨其对RA的治疗作用的影响,并希望探讨能否以此作为筛选RA关节腔用药及剂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国内有文献报道, SN作用于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通过下调突变型p53来抑制滑膜细胞增生和诱导细胞凋亡,最终减轻CIA大鼠的关节炎症状[7]。我们的实验表明,MTT比色法显示SN作用FLS 24、48 h后可显著抑制其增殖,且与浓度正相关。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随着SN作用时间延长和药物浓度增高,凋亡细胞比例增加。本实验应用FCM检测得到的凋亡率与MTT结果相比较,发现抑制率与凋亡率两者之间呈直线相关关系(r=0. 787,P&0&05)。结果表明SN在2. 8~3. 2 mmol/L范围内可明显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FLS凋亡并抑制其增殖,而此浓度在临床上接近25 mg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注射入含20 ml积液的关节腔中。当SN浓度低于2.8mmol/L时FLS凋亡不明显,当浓度超过3.2mmol/L
时,细胞则大部分呈坏死改变。这为SN将来运用于局部治疗的临床剂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人类关节滑膜细胞主要有两种细胞类型,即巨噬细胞样滑膜细胞(macrophage like synoviocytes, MLS/A型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 like syno-viocytes, FLS/B型细胞)。国内学者[8, 9]对3代后滑膜细胞行光镜、电镜、ABC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仪鉴定,光镜及电镜形态如文中所述,免疫组化染色示vim-entin阳性、CD68阴性,纯度达98%以上,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CD3、CD14、CD20、CD11b阳性细胞均小于1%。所以,原代培养的滑膜细胞当传代至第3代时,即为型别较为均一的FLS,这与国内外文献[10, 11]报道相一致。
  FLS作为RA滑膜细胞中最主要的一种,它的凋亡不足与RA滑膜增生密切相关,在R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FLS凋亡可通过多种途径介导,其凋亡过程更是受到多种凋亡相关蛋白、细胞因子及药物的调控。研究凋亡可能的通路、调控及相互关系对进一步认识和治疗凋亡相关疾病有重要意义[12]。因而,对RAFLS凋亡的研究,使我们对RA发病机制及病理过程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并提示我们能够以FLS凋亡为靶点来合理设计治疗新措施,为RA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
[1] Firestein G S. Invasive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ssive responders or transformed aggressors? [ J]. ArthritisRheum, ): .
[2] Firestein G S, YeM, ZvaiflerN J. Apoptosi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synovium[J]. JClin Invest, ): .
[3] OspeltC, NeidhartM, GayR E,etal. Synovial activa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 FrontBiosc,i 23-2334.
[4]王 勇,钟 兵,方勇飞,等.青藤碱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影响[ 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5] StellerH. Mechanisms and genes of cellular suicide[ J]. Science,03): .
[6] OgawaN, DangH, TalalN. Apoptosis and antoimmunity[J]. JAntoimmun, ): 1-19.
[7]陈光星,刘 良,赵诗哲,等.青藤碱对胶原诱导型关节大鼠滑膜细胞增殖及凋亡影响的研究[ 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284-287.
[8]彭卫华,侯凡凡,蒋建平,等.改良的胶原酶滑膜细胞分离培养法[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 469-470.
[9]孙铁铮,吕厚山,药立波.蛋白酪氨酸激酶在IL-1&和TNF-&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APKs活化中的作用[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135-139.
[10] KawakamiA, EguchiK, MatsuokaN,et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interleukin-10 on synovial cel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 Immunology, ): 252-259.
[11]吴振彪,朱 平,卢 宁,等. CD147与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MPs合成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
[12] Reed J C. Apoptosis-based therapies[ J]. Nat Rev Drug Discov,): 111-121.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绿色服务业务范围
免费咨询:& 电话:029-75077& 客服QQ:& 咨询QQ:& 邮箱:vip#js120.net
&&copyright @2007 - 2014 js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晋升网版权所有
&陕ICP备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类风湿的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