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72小时紧急避孕药药

为何40岁以上女人不适合吃避孕药_健康_新浪育儿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正文
为何40岁以上女人不适合吃避孕药
  核心提示:避孕药操作方便,正确服用,避孕率很高,但对于40岁以上的妇女来说,避孕药也有可能变成“毒药”。因此中年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常常忽高忽低。如果此时服用避孕药,将人为地增加雌激素含量,容易造成雌激素水平紊乱。长此以往,体内的雌激素越积越多,月经容易受影响,甚至会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乳房胀痛,以及助长原有的子宫肌瘤,诱发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
  一般来说,避孕药主要成分是雌激素和黄体素。中年女性,因为马上要进入更年期了,身体内的雌激素常常忽高忽低。如果此时服用避孕药,将人为地增加雌激素含量,容易造成雌激素水平紊乱。长此以往,体内的雌激素越积越多,月经容易受影响,甚至会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乳房胀痛,以及助长原有的子宫肌瘤,诱发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
  特别是紧急避孕药,40岁以上的女性更是不要碰。因为,紧急避孕药的用药剂量明显高于常规避孕药,如每片毓婷含孕激素0.75毫克,而短效避孕药含孕激素0.125毫克。可见,服用一次紧急避孕药量相当于6次的短效避孕药量。如果短期内多次重复使用,显然会增加雌激素紊乱。
  通常情况下,服用短效避孕药6~7年,长效药避孕药3~4年就应该考虑更换避孕方式了。服用期间,最好在每次月经结束后做乳房自我检查,每一年接受子宫颈抹片检查。
  丈夫在选择避孕方式上要多替妻子着想。北京武警总医院妇科李瑞霞医师说,安全套是较好的选择,除避孕外,还能阻断夫妻间易交叉感染的病菌。另外,上节育环避孕也是中年女性不错的选择,目前节育环材质不仅质量好,创伤也比较小。
&&|&&&&|&&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72小时紧急避孕药
 有了,却还未做好当妈妈准的女性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做好避孕措施,不过有的女性却容易在事前忽略避孕,在事后又担心会,于是就会开始服用72小时紧急,那么,这种避孕药的成功率高吗?它会不会对女性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呢?下面,专家就来给我们介绍下。
  如果女性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与他人发生了性行为,那为了避免意外怀孕的情况发生,就有必要服用72小时紧急避孕药,当然,在服用这种药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正确的时间和服用方法。
  紧急避孕药是指在无防护性生活或避孕失败后的一段时间内,为了防止妊娠而采用的避孕方法,药物避孕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女性朋友在遭受意外伤害或因其他原因进行了无防护性生活,或者避孕失败如安全套破损、滑脱以及错误计算安全期等可以考虑服用紧急避孕药物,房事后72小时内有效,如果在服药期间又有性生活那时间要重新推算。育龄期健康妇女排除妊娠后,应在性生活后72-120小时内应用,但超过72小时往往失败率较高。同时指出,紧急避孕药的避孕率不是百分之百的。
  在紧急避孕药中常用的一类药是单方孕激素,这类药以毓婷为代表。毓婷每片含左旋炔诺孕酮0.75毫克,性生活后口服一片,12小时后再加服一片,服药后妊娠的几率可以降低到1%-3%。患者在服药后可能出现轻度恶心及点滴出血。另一类紧急避孕药是抗孕激素,最常用的是米非司酮(每片剂量有50毫克、25毫克、10毫克3种),当日口服任何一种一片,间隔12小时再服一片,服药前后需空腹两小时。服药后妊娠几率可降低于1%,副反应少,个别人有改变。如服药后两小时内出现呕吐,应将药物吐出,并补服同等剂量的药物一次。
  要掌握好时间:采用药物方法者要在发生避孕失败或无避孕房事后72小时内(越早越好)口服紧急避孕药;采用宫内节育器者要在房事后5天内放置。
  通过上述专家的介绍,我们对72小时紧急避孕药有了较清楚的认识,知道了这种药主要是起着进行性生活后防止怀孕的作用,希望女性朋友要认识到这一种避孕方法可能会对身体有害,会带来月经等方面的影响,还是少用为妙。
1250阅读886阅读2905阅读8391阅读78阅读0阅读9阅读
3阅读0阅读0阅读36阅读4阅读4阅读6阅读
00:0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短效避孕药,认清效果与风险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短效避孕药,认清效果与风险
短效避孕药有用吗?
图片来自:http://www.mydaily.co.uk。
现在大家所说的“避孕药”通常是指“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它们的有效成分都是一种雌激素加上一种孕激素。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第一个复方口服避孕药Enovid上市以来,口服激素避孕的方法一直显示可靠的避孕效果。
但随着避孕药的广泛使用,当时人们也发现避孕药的一些不良反应,比如肥胖、肿瘤、血栓、肝脏损害等,因此又对避孕药的成分不断进行了改进。考虑到每日服用造成的不便,又开发了长效制剂、避孕针、皮下埋植剂、宫内缓释系统等,但这些制剂由于种种原因终未成为主流。目前,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依然占据着药物避孕的主要舞台。为何它如此受到人们青睐,其中确有原因。
口服避孕药的原理
口服避孕药主要通过模拟人体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来抑制垂体启动“排卵程序”,达到避孕的目的。
排卵是在下丘脑、垂体、卵巢的诸多因素调控下发动的。在月经周期中,卵子通常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第14天从卵巢中排出。在上次月经来潮到排卵的这段时间,卵巢分泌的雌激素逐渐增多,当雌激素达到高峰时,垂体产生“排卵”指令,卵巢便将卵子排出。
当卵子排出后,卵巢不仅分泌雌激素,另外还分泌孕激素,为女性怀孕做准备。如果此时受孕成功,就相当于对垂体发出了“不要再让卵巢排卵”的指令,避免在孕期再排卵。
口服避孕药的原理正是模拟机体妊娠的状态,让体内始终有一定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大脑便以为机体处于怀孕状态,垂体和卵巢便开始放假休息,这期间便不再排卵,也不可能受孕了。
对口服避孕药的误解
很多人对激素是谈之色变,但此“激素”非彼“激素”。的确,糖皮质激素大量使用以治疗肾炎或其它风湿免疫病时会引起肥胖、胃溃疡、骨质疏松等副作用,但并非所有激素都如此。口服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虽然是人工合成的,但是作用与人体自身分泌的激素一致,且模拟的是人体的自然状态,最重要的是:现代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含量为20-35微克,这种剂量已被公认为是较安全的剂量,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也证明其危害作用极小。因此不会有上述副作用,大可不必为之担忧。
有人认为含激素的避孕药有致癌作用,事实上,目前已经明确复方口服避孕药能降低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患病风险,对女性子宫和卵巢有保护作用。而对于乳腺癌,有研究认为复方口服避孕药可能轻微增加其发病率(相对风险1.24)。但这个相对风险的增高其实非常小,就连倒夜班都会增加乳腺癌风险1.4-1.5倍(详见:"")。话虽如此,不管服药与否,定期的乳腺检查还是必要的。
此外,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复方口服避孕药没有致畸作用,且代谢迅速,停药次月就可以怀孕,并不会影响子代生长与发育。
复方口服避孕药需每天服用方能产生避孕效果,漏服避孕药容易失去保护作用,因此这种避孕方式对记性不好的人可是一大挑战。 (图片来源:)
口服避孕药的优点所在
口服避孕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雌激素减量的同时,人们也不断改进避孕药中孕激素的效能。早期由于合成孕激素具有少量雄激素活性,因此服用者可出现糖、脂代谢异常、体重增加及痤疮等不良反应。上世纪80年代推出的第三代孕激素,降低了雄激素活性,而孕激素活性不变或更强,不良反应也更低。
以第三代孕激素作基础的复方口服避孕药有妈富隆、美欣乐、敏定偶等。近年推出的新型避孕药如达英-35、优思明等,其中含有的新型孕激素甚至有抗雄激素活性,因而还可以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雄激素性脱发、痤疮等疾病。
此外,避孕药直接作用于排卵环节,对性行为本身没有任何干扰,因而不影响男女双方的快感体验。由于没有了排卵,也杜绝了异位妊娠(即“宫外孕”)的发生,因而对有异位妊娠史的女性更为适用。(口服避孕药是比避孕套安全系数更高的避孕方式,详见:"")
哪些人应当慎用口服避孕药
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对机体其它系统也会产生一定作用,服用避孕药初期一些女性可出现短期不适,如类早孕反应,表现为头晕、恶心、食欲减退等。另外,有的女性还可能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等,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漏服避孕药后。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以上反应多会逐渐消失。如果随着服药产生的身体不适持续存在,应当尽早就医,更换药物或者其它避孕方式。
长期服药避孕药对人体会有什么不良影响呢?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疾病、血栓、恶性肿瘤等方面。在心脑血管事件方面,研究发现,吸烟与服用避孕药对心肌梗死风险有正相关协同作用。也就是说,不吸烟的人,避孕药是安全的,而对于吸烟者,避孕药会放大吸烟的心脑血管损害作用。避孕药还有轻微的升血压作用,高血压患者应避免使用。
血栓事件方面,尽管发生率很低,目前认为避孕药总体上增加了静脉血栓事件的风险(每10000名妇女每年约增加1.8例)。相较于老一代避孕药,新型避孕药的静脉血栓事件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但近来发现,优思明等含有屈螺酮的新型避孕药引起静脉血栓事件的风险比含有左炔诺孕酮的前一代避孕药反而略高,提醒服用这类避孕药的妇女要警惕静脉血栓事件的发生。如服药期间出现头痛、胸痛、腹痛、腿部疼痛或肿胀以及眼部不适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恶性肿瘤方面,避孕药除了前面提到的轻微增加乳腺癌发病率外,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可轻度增加肝癌发生率,故在我国,乙肝患者不推荐服用口服避孕药。
不过,对于非固定性伴侣的人群,口服避孕药不能针对性传播疾病产生保护,安全套则是更为适宜的避孕方式。
补充说明:以下不是上面讨论的“避孕药”:
长效避孕药也有针剂,图为护士在给一名女性注射醋酸甲羟孕酮避孕针(商品名为狄波-普维拉)。 图片来源:
长效避孕药: 过去为了方便服用曾有人开发了长效口服避孕药,每次服用可避孕1月左右,但这类药物激素含量大,副反应较多,且在体内会有一定蓄积作用。
紧急避孕药: 紧急避孕是指无保护性生活或避孕失败后,为防止非意愿的妊娠而采取的补救避孕法。紧急避孕药所含孕激素量是短效避孕药中的5倍,除了引起的恶心、呕吐、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不良反应较重外,它对月经周期的干扰也很大。因此紧急避孕药只能作为亡羊补牢的措施,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法使用。
结论: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对于固定性伴侣、非吸烟非高血压的年轻女性是一种可靠而安全的避孕方法。
果壳网的有趣线上活动:
参考资料:
了解更多:
你可能感兴趣
银行安保人
银行安保人
哈哈哈,第一个沙发居然不是性情?
看完,还能沙到不?
唉,地板。
晕。。。就是慢慢看了,发现没有评论,就说杀一下,结果一刷新都掉到这么后面了
果壳真是妇女之友,镇宅之宝。
妇女之宝才是
这篇文章比以前看到的只讲优点不讲弊端的好多了。
觉得什么都不吃,用安全套好一点。另外,短期避孕药抑制排卵会不会造成输卵管什么的堵塞啊?
的回应:觉得什么都不吃,用安全套好一点。另外,短期避孕药抑制排卵会不会造成输卵管什么的堵塞啊?安全套不一定比短效避孕药更有效,还存在使用熟练度(比如一不小心就滑出来导致中枪的)
的回应:觉得什么都不吃,用安全套好一点。另外,短期避孕药抑制排卵会不会造成输卵管什么的堵塞啊?另外,正确地说,排卵是卵巢干的事情,输卵管负责拿卵,然后静侯蝌蚪
最后一张图。。。。躺的那么销魂,是在打针吗?
的回应:觉得什么都不吃,用安全套好一点。另外,短期避孕药抑制排卵会不会造成输卵管什么的堵塞啊?不會堵塞啊,以為卵子根本沒有出來啊,還在卵巢里待命啊其實我看到一半的時候已經把這裡當成性情了直到看到二樓我才反應回來。。。。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迷糊者肾用
刚吃的时候恶心死我了。。。哺乳期也是不推荐的,抑制乳汁分泌(哺乳期不容易怀孕但也是要避孕的~)
的回应:觉得什么都不吃,用安全套好一点。另外,短期避孕药抑制排卵会不会造成输卵管什么的堵塞啊?紧急避孕药和意外怀孕才更容易输卵管堵塞呢。。。短效口服一向是上月停这月就可以怀的。
细胞生物学硕士,果壳译者
的回应:刚吃的时候恶心死我了。。。哺乳期也是不推荐的,抑制乳汁分泌(哺乳期不容易怀孕但也是要避孕的~)想问窗酱,既然是抑制排卵,那中间怎么会来例假呢?就是说这时候的例假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例假咯?而且一直吃下去的话,那些卵就会一直不排留在身体里么?这是不是也能一定程度的推迟绝经跟更年期神马的
我是来扫盲的……先学习了再说……谢谢~
的回应:想问窗酱,既然是抑制排卵,那中间怎么会来例假呢?就是说这时候的例假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例假咯?而且一直吃下去的话,那些卵就会一直不排留在身体里么?这是不是也能一定程度的推迟绝经跟更年期神马的那个叫撤退性出血,每月停药七天。和一般月经不同。如果不停药,连着吃,就连这个出血也不会有。卵成熟了会被吸收掉啊。。。没听说过能推迟更年期。。。
一直有个疑问。。。如果服用类似妈富隆一类避孕药,那么期间不排卵,卵泡还发育什么的么。。。?
年轻女性……多老就不能吃了?!(每次谈到避孕话题,弯弯不由地很有优越感……)
的回应:年轻女性……多老就不能吃了?!(每次谈到避孕话题,弯弯不由地很有优越感……)学校护士说到35~40左右,或者不再打算生孩子了,可以考虑IUD或者解扎什么的。
的回应:不會堵塞啊,以為卵子根本沒有出來啊,還在卵巢里待命啊其實我看到一半的時候已經把這裡當成性情了直到看到二樓我才反應回來。。。。我以为是性情,性情一统果壳 指日可待也
画师,美术学硕士生
嗯,学习咯~
原来不是性情啊~~优缺点都提到了,学习了
流行病学硕士生
“有研究认为复方口服避孕药可能轻微增加其发病率(相对风险1.24)”——相对风险这个说法不是很正确,OR值的最常用表达为相对危险度。
的回应:安全套不一定比短效避孕药更有效,还存在使用熟练度(比如一不小心就滑出来导致中枪的)经常在果壳看到说短效避孕药比安全套安全的说法,我想知道的是,这里说的安全套“不安全”,原因是不是以下:1.非正规厂家的不合格产品;2.使用方法不对,比如已经有少量精液流出后才戴套;3.尺码不对,比如号选大了,所以滑下来了。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正确使用正规厂家的合格安全套,安全系数和吃药相比,如何呢?另外我感兴趣的是,吃药有没有可能“意外”?不是说副作用,而是按时吃药有没有意外怀孕的可能性呢?
显示所有评论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毓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