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溢奶的原因口服万分之一的阿托品怎么配

宝宝溢奶是怎么回事_百度知道
宝宝溢奶是怎么回事
我有更好的答案
权威医生回答
宝宝主要是由添加辅食引起的消化不良造成的,或是妈妈吃了不好消化的食物引起的,宝宝呕吐期间要注意避免着凉,以免加重宝宝的症状,宝宝的呕吐要及时的调理,以免引起宝宝的消化不良或是肠炎等,宝宝的长时间呕吐会...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溢奶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婴儿出现吐奶、溢奶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小宝宝的胃比较浅,并且食道下三分之一的环状括约肌尚未发育完全。在喂食后,因为胃部胀大产生压力,括约肌的收缩强度又不足以阻止胃部食物回流,所以宝宝往往会出现吐奶、溢奶的现象。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刚出生婴儿。产妇溢奶产妇溢奶由于乳腺管刚刚通畅,乳汁分泌不规律的结果。另外喷乳反射活跃的产妇,产后的头几个星期内,也会发生乳房漏奶,特别是到了给婴儿喂奶的时间,一想到可爱的婴儿或听到婴儿的哭声,发生漏奶就明显的加剧。要想人为阻止乳房漏奶是很难做到的。一般几个星期后,乳房变软,这一症状会自然而然的消失,但在乳房漏奶发生期间,对这个症状,要正确对待,正确处理。
当有少量漏奶时,可用两块纱布,,内装少许的腈纶棉,制成大约8厘米乘以8厘米大小的小奶垫,放入衣服内,吸干乳汁,但小奶垫要经常的清洗干净,晒干备用,以免发生污染。如果有大量的漏奶时,可用塑料小奶罩放入衣服内,防止浸湿衣物,损伤乳头。这两个圆圆的小碗罩,垫到衣服的里面,从外观上看,不会影响美观,可避免漏奶时带来的尴尬。如果母亲需要出去工作时,务必要在早上上班前,喂饱自己的婴儿,使双侧的乳房尽量的吸空。中午休息时,将乳汁全部挤出,避免不定时挤压乳房造成漏奶的发生。 宝宝溢奶怎么办 首先:喂奶时要将孩子抱起来喂奶,不要睡着喂奶;
其次:喂奶过程中要间断拔出奶头,让孩子喘口气,稍稍调整一下,然后继续喂;若是母乳喂养,在母乳多的情况下,让母亲稍压乳房,减缓乳汁流出速度,让孩子能吸一口,咽一口。若是人工喂养,喂奶时一定要将乳汁充满奶头,一般要求奶瓶应倾斜45度以上,千万不可将奶瓶平放,奶头中一半是奶,一半是空气,这样孩子吃进很多空气,喂完后,孩子在排气时,很容易将奶带出。
最后:喂完奶以后,应将孩子抱着竖起,轻拍其后背,让孩子将咽下的空气排出后在放平睡下。 防止宝宝溢奶的方法第一:吃奶的时候让孩子不要吃的太急,可以用一种剪刀式的哺乳方式,将母乳的乳腺导管压住几个,奶流速度就慢了,让孩子不要吃的过急。
第二:在吃奶中间可以停一下哺乳,给孩子拍拍背,因为有的婴儿胃里积气比较多,孩子不舒服,就会有大量吐奶的情况。吃完奶之后再做一个拍嗝是很重要的,用中空的手掌给孩子拍背、轻轻的振动,孩子会很舒服。有的孩子吃奶以后20分钟、半个小时还会吐奶,这种孩子吃完奶以后要进行一到两次甚至三次的拍嗝,一次拍嗝可能不会完全有效果,要是孩子如果没有很好的打嗝,没完没了的话,孩子会有疲劳感。孩子一般会使劲的扭动身体,面部发红,上肢使劲,这个时候把孩子及时抱起来,孩子一般都会打出一个很大的嗝。
第三:孩子吐奶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将孩子的身体侧过来,目的是让孩子口内的奶从嘴角尽快流出来,如果孩子在仰卧状态,在吐奶之后,你给他擦试的过程中,嘴里还有残留的奶,如果这个时候孩子一呼吸,容易呼吸到肺里面。应该侧卧,然后再清理干净,对孩子应该是没有任何损伤的。
第四:观察孩子是否吃饱,一般来说吃奶的时候,孩子自动停止吃奶,然后面容很舒服的感觉,另外情绪、状态都不错,自动松开奶头,这个时候一般来说都是孩子吃饱了。
第五:接着观察孩子多长时间才饿,吃完奶以后如果两个半到三个小时左右又开始饥饿状况,这个时候就说明第一次吃奶是吃的比较够的,比较足的。
第六:看孩子吃奶是否吃饱的一个标准就是孩子的体重增长情况,如果体重增长的很好,正常,说明孩子奶量是够的,就您这个孩子来说,体重已经超标了,估计不存在奶量不够的问题。
第七:另外,像这种体重过大的孩子注意一定不要用喂奶来哄孩子,夜间的话孩子会哭会醒,这个时候妈妈用奶头马上放到孩子嘴里面,孩子立刻就不哭了,这种情况下他在条件反射的情况下会吸奶,但是这个时候他可能不饿。这种孩子吃奶相对有一个时间间隔,不要孩子一哭,一动马上就喂奶,这种容易喂超量,所以您的孩子的体重是稍微偏大的。溢奶的注意事项一:喂奶前先将尿布换掉,喂奶后不要再翻动宝宝的身体。
二:宝宝躺下时头部应略微抬高,身体应保持右侧卧位,这样就使胃里的奶汁能顺流而下,通过幽门直达十二指肠。
三:在宝宝的颈部围一条小毛巾,使呕吐物不会流到颈部刺激皮肤(呕吐物中往往含有胃酸和胃蛋白酶),引起颈部皮肤糜烂。
四:每次喂奶以后,都要把宝宝竖起来轻轻拍背,等嗳气后才能躺下。
五:每次喂奶以后,都要把宝宝竖起来轻轻拍背,等嗳气后才能躺下。如果回奶后,宝宝出现呛咳、面色发青,口唇发紫,应立即将他俯卧于膝盖上,头朝下,用力拍背。待婴儿面色恢复后,立即送往医院,给以进一步处理。
六:对溢奶十分严重的宝宝,在躺倒时上身宜抬高30度,并且在每次吃奶前10~15分钟口服1: 5000的阿托品2~3滴,使胃的出口处肌肉放松,以利于乳汁流入十二指肠。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UID1773&帖子11&精华&积分0&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洪昭毅回答:防止溢奶的几种方法&&
● 文章ID:4634&&
  时间:日 21:27?21:42
  提问:raptor
  回答:洪昭毅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曙光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raptor:我的孩子现在五十天了,可是最近总是吐奶 (21:27:13)
  洪昭毅: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一般称之为溢乳,应该在每次喂奶后把孩子竖起来放在肩上轻轻拍背,直到孩子嗳气以后才能躺下,这就可以避免溢乳。(21:29:17)
  raptor:每次吐之前总是哭,现在就是打嗝后还是吐奶(21:32:04)
  洪昭毅:有两个办法:1.每次喂奶以前,吃一点阿托品溶液。2.嗳气以后,上身仍然抬高约30度。(21:34:05)
  raptor:有时吃奶中间歇息时就会吐奶(21:36:13)
  洪昭毅:最好少吃多餐,另外用米汤代替水分来冲调奶粉,可以减小凝块,防止吐奶。(21:38:06)
  raptor:是不是孩子的消化道有什么问题呢(21:40:34)
  洪昭毅:一般说来,如果消化道有器质问题,应该在满月以前就开始发病,而且越来越厉害。(21:42:06)
UID1773&帖子11&精华&积分0&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小宝宝吃了就吐,妈妈很烦恼&&
● 文章ID:18767&&
  现在的妈妈大多了解了小宝宝容易溢奶的原因,喂奶时、吃完后都已精力护理,但奶水仍然顺着宝宝嘴边淌下来。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宝宝吃了不吐呢?
  ·竖抱、拍背
  当宝宝喝完奶后,妈妈一定要及时帮宝宝拍背,以排出胃中气体。首先妈妈就应将宝宝直立抱起,让宝宝趴在自己的肩上至少30分钟,然后将枕头垫高,让宝宝以右侧卧位躺下,这样可以有效增加排空胃中气体的速度。
  ·改变冲调奶粉的方法
  在给宝宝平常喝的牛奶中添加谷类食物,或是将牛奶冲得稍微浓稠一些,这样就不太容易发生逆流现象。但值得注意的是,浓稠度一定要控制好,否则容易造成肠胃阻塞或腹泻的现象,因此,爸爸妈妈应加以注意。
  ·药物治疗
  如果宝宝的吐奶或溢奶现象很严重,则应带宝宝去医院请医生治疗,并开一些刺激肠胃蠕动的药物,以改善吐奶的情况。但是药物治疗的方法应作为最后方法予以考虑。
UID1773&帖子11&精华&积分0&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溢奶、吐奶何时了&&
● 文章ID:35300&&
  虽然说吃和睡是宝宝的“二大专长”,但是要如何让家中宝宝吃得健康、舒服,对初为人母的你而言可说是一大学问啊!宝宝溢奶、吐奶是一个令父母和家人非常头痛的问题。这里我们给出解决之道,相信对母亲们会有极大帮助喔!
  非病理性因素的溢奶或吐奶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可能原因:喝母奶时,宝宝的嘴与乳房没有紧贴,造成过多的空气吸入。
  处理方法:宝宝喝完奶后帮宝宝打嗝,吐出胃中多余的空气。
  可能原因:以奶瓶喂食时,奶嘴的洞口过大,造成奶汁流出过快,来不及吞咽。
  处理方法:更换奶嘴。宝宝喝完奶后帮宝宝打嗝,吐出 胃中多余的空气。
  可能原因:奶量过多或两餐间隔时间太短。
  处理方法:少量多餐。
  可能原因:刚喝完奶后哭、咳嗽、动得太厉害。
  处理方法:刚喝完奶,不要让宝宝过度嬉戏运动。
  可能原因:刚喝完奶就马上躺下。
  处理方法:喂完奶,躺下时稍微抬高头部30度左右,维持30分钟。
  防止溢奶、吐奶的喂养要点
  1、适合喂奶的时间 
  一般来说,洗过澡和换过尿布后,是最适合喂奶的时间。
  2、喂奶时应注意事项 
  父母泡奶前,必须洗净双手,在奶瓶中先加入适量、适温的开水(约摄氏37度至40度),再加入正确数量平匙奶粉(每家奶粉厂牌冲泡的浓度均不相同,须
按照罐上的说明来冲调),套紧奶嘴盖,摇混均匀。喂奶前先测试奶水的温度和奶洞的大小(将牛奶滴在手腕内侧,测试温度;将奶瓶倒立,标准时可一滴一滴的滴
  3、喂奶的姿势 
  抱起婴儿放在胞前斜躺四十五度,以一只手臂支撑婴儿的头颈部,另一只手持奶瓶,将奶嘴放入婴儿的嘴巴内,须将奶嘴整个放在舌头上面,喂奶时要使奶瓶中的奶水充满奶嘴处,才不会吸入太多的空气。
  4、喂奶的份量及频次 
  每次喂奶量不可超过240cc,一方面怕呕吐,一方面是怕引起消化不良。所以喂奶时,如果婴儿停止吸吮,可以再试几次,假如仍然不吃,就不要再强喂,下一次他自然会多吃的。
  婴儿喂奶,原则上最好有一定规律。喂奶的次数和年龄及体重有关。两个月以下的婴儿,约每四小时喂一次,一天共喂六次;二到四个月,也是每四小时喂一
次,但因为大部分婴儿都会一觉到天亮,所以将半夜那一次省略,变成一天喂五次;四到六个月,一般每天喂四次就够了。有时体重特别小的婴儿需要每三小时喂一
次。倘若牛奶泡得太稀,小宝宝肚子很快就会饿了,这样无法按时喂奶了。
  如何判断小宝宝是不是有吃饱呢?可以观察他们吃奶后的反应,如果吃完后就睡着了或自己开始玩,那就表示吃得很好,否则就代表喝奶不顺畅。如果喂食情况良好,小宝宝体重会呈稳定。
  5、吐奶、溢奶的处理 
  刚出生的小婴儿由于胃容量小、食道短、且食道与胃连接的贲门也尚未成熟,因此特别容易溢奶和吐奶。由于吸奶时,难免吸入空气,所以吃奶时,打嗝是正常
的现象。有的婴儿会自己打嗝,有的则需大人帮忙。可以在吃奶一半时或全部吃完后,把小孩抱起放在肩膀上,轻拍背部排气。容易吐奶的小孩在吃饱后,可以用枕
头垫在左侧,使小儿右侧躺。同时喂完奶后,不要让宝宝过度嬉戏。此外,也可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只是奶量减少,宝宝常因吃不饱而号啕大哭,家长常不忍心。
  不过,若吃奶后呈现的是持续性吐奶或喷射状吐奶,那就要找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是否有任何病态性的原因了。
  可能出现吐奶的病理性情况
  幽门狭窄
  人的消化道从嘴巴、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到肛门,如果当中有某一段阻塞了,那么从阻塞的那一段开始,就会慢慢累积食物,累积到一定分量,人体已无法承受,就会吐出来。幽门是指胃与十二指肠相连的部分,是胃下端的口儿,幽门狭窄症就是因为上述的原因而出现的。
  幽门狭窄有这么几个特征:
  第一、它比较常见于刚出生3个星期到2个月之间的小宝宝,通常在1个月时,症状开始明显。这种情况的宝宝往往是边喂边吐,可能每每吃个两三餐就吐一次,吐完之后因饥饿又吵嚷着想要再吃,偏偏吃完后又会出现喷射状的呕吐,整个喂奶过程不知要吐多少回。 
  第二、因为牛奶无法顺利进入消化道系统加以吸收,所以,小宝宝总呈现出一种干干扁扁、越来越瘦的样子,严重了可能还会出现营养不良或黄疸等状况。
  治疗方法
  目前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尽早借助腹部超音波诊断,并施行幽门整形根治手术。
  幽门狭窄的患儿,他们幽门的厚度要比正常宝宝的厚一些,致使食物无法顺利地通过,所以,必须用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手术时,只要将幽门过厚的肌肉划
一刀,压力就会使空间膨出,然后食物就可以顺利通过了。而且通常手术4~6个小时后,就可以给宝宝喂食了,所以爸爸妈妈不用太担心手术的危险性。手术后,
爸爸妈妈会慢慢地发现,小宝宝能顺利地喝奶了,并且开始变得白胖起来。
  宝宝感冒时,尤其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时,包括呼吸道融合病毒、鼻病毒或是感冒病毒,由于咳嗽的缘故,会使得腹压升高,也常常合并呕吐的症状。
  注意问题:此时喂食应特别小心。感冒咳嗽会致使呼吸频率加快,进而导致吐奶、溢奶现象,所以要注意呼吸和喂奶吞咽时的协调,并尽量“少量多餐”。
UID1773&帖子11&精华&积分0&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新生儿溢奶是不是疾病&&
● 文章ID:5497 作者: 宋善路&&
  细心的母亲常常会在宝宝喂奶后发现吐奶的现象,于是非常担心,不知道这究竟是生理现象,还是病理现象?
  其实,新生儿容易呕吐是由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所决定的。我们知道,新生儿的胃常呈水平状,两头就像是用松紧带扎住的口袋,胃的上端是贲门,肌肉发
育不成熟,因而比较松弛,而幽门是在胃的下端,肌肉相对比较紧张,因此常常容易发生痉挛。同时,新生儿的胃容量小,只有30-50毫升(一两左右),加上
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呕吐反射的控制能力不强,所以当新生儿吮奶时,一旦过急、过快或吃得过多就很容易发生吐奶现象。临床我们称之为新生儿的溢奶,就是指
新生儿喂奶后从口边溢出奶液,压力不大,常常表现为非喷射状,这是正常新生儿生后头几周常有的现象,它本身对生长发育并没有影响,只是与暂时的神经调节障
碍以及贲门松弛等因素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溢奶现象常常会不治而愈。父母朋友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当新生儿出现吐奶时,如能给予正确合理的喂养,避免喂奶
时过多、过快,注意奶头孔的大小,同时避免吮奶时空气的吸入,以及在喂奶后保持宝宝处于直立位,等呃气(打嗝)后再放回床上,尤其是一旦小儿出现吐奶,应
让小儿保持右侧卧位以防溢奶后吸入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的发生,将是避免新生儿溢奶和防止并发症最有效的办法。
  父母朋友们,如能懂得一些医学常识,明白新生儿溢奶完全是生理现象,同时,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相信你的宝宝一定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UID1773&帖子11&精华&积分0&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治疗婴儿吐奶的腹部按摩法&&
● 文章ID:11076 作者: 杨国田&&
  吐奶是婴儿常见的症状。对于吐奶,最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是按摩腹部。 
  具体做法是:一般每4~6小时一次,夜间可延长至6小时以上。每次按摩均在喂奶后半小时进行,以肚脐为中心,手指并拢,顺时运行,同时给予腹部一定压力,速度适中,每次按摩时间5~10分钟。吐奶减轻后,按摩次数减至每日2~3次,直至吐奶现象消失。 
  《健康时报》
UID1773&帖子11&精华&积分0&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洪昭毅回答:防止溢奶的几种方法&&
● 文章ID:4634&&
  时间:日 21:27?21:42
  提问:raptor
  回答:洪昭毅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曙光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raptor:我的孩子现在五十天了,可是最近总是吐奶 (21:27:13)
  洪昭毅: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一般称之为溢乳,应该在每次喂奶后把孩子竖起来放在肩上轻轻拍背,直到孩子嗳气以后才能躺下,这就可以避免溢乳。(21:29:17)
  raptor:每次吐之前总是哭,现在就是打嗝后还是吐奶(21:32:04)
  洪昭毅:有两个办法:1.每次喂奶以前,吃一点阿托品溶液。2.嗳气以后,上身仍然抬高约30度。(21:34:05)
  raptor:有时吃奶中间歇息时就会吐奶(21:36:13)
  洪昭毅:最好少吃多餐,另外用米汤代替水分来冲调奶粉,可以减小凝块,防止吐奶。(21:38:06)
  raptor:是不是孩子的消化道有什么问题呢(21:40:34)
  洪昭毅:一般说来,如果消化道有器质问题,应该在满月以前就开始发病,而且越来越厉害。(21:42:06)
UID1773&帖子11&精华&积分0&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怎样正确区别新生儿溢奶与呕吐&&
● 文章ID:6391&&
  溢奶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正常新生儿出生后几周内常会有溢奶,一般表现为喂奶后的一种强烈的、无压力的、非喷射性地从口边流出少量奶
汁。每天可溢奶一次或多次,但不影响生长,婴儿亦无其它不适或异常情况。新生儿溢奶一般不需要治疗,随着婴儿成长,溢奶逐渐减少,约在6月至8月时可完全
  病理性呕吐与生理性溢奶则不一样,它是新生儿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引起新生儿呕吐的疾病众多,有一些是严重的先天性消化道畸性,需要及时做手术治疗。因此,要正确区别新生儿生理性溢奶和病理性呕吐。 
  一般来说,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所致的病理性呕吐情况较严重,次数频繁,呕吐量大,常呈喷射状,呕吐物中除进食的奶汁外,还会含有胆汁,或呕吐物为粪样
液。如果婴儿出生后唾液较多,初次进食,吞1、2口奶后即有呕吐、呛咳、青紫甚至窒息,多为食管闭锁所致;出生后不排胎便或量少,1-2天后会出现肠梗阻
症状:频繁呕吐,呕吐物中含有胆汁或呕吐物为粪样液,腹胀明显,腹壁发亮,有扩张静脉,经直肠指检或灌肠后排出大量大便,多为先天性巨结肠;出生后无症
状,吃奶及大小便均正常,2-3周后出现呕吐,逐渐加重,直至每次喂奶后立即呕吐或不久即呕吐、常呈喷射状,则多为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先天性畸形一般需
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 
  小儿内科性疾病所致的呕吐常常发病症状明显,呕吐一般不甚严重或间歇性发作,如新生儿窒息所致的脑水肿和颅内出血除呕吐症状外,常有呻吟、发绀、抽搐
等症状;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常有发热、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败血症和脑膜炎常有反应差、精神萎靡、拒食、不动、黄疸等症状;肺炎常有发热、呼吸急促、
口吐泡沫、发绀等症状。 
  总之,婴儿出现了吐奶症状,如果呕吐严重或除了呕吐症状外还有上述的其它症状,则要考虑并非正常的生理性溢奶,而是病理性呕吐,要及时去看医生,以免耽误治疗或错过手术机会。
UID1773&帖子11&精华&积分0&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浅析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常见疾病&&
● 文章ID:5494 作者: 宋善路&&
新生儿出现吐奶,常常令父母朋友们忧心忡忡,其实他们最为关心的是宝宝的吐奶究竟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我们知道,新生儿时期除了喂养不当导致的新生儿溢奶
外,许多因素尤其是内外科的疾病都和新生儿吐奶有关。由于新生儿吐奶常常是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而频繁呕吐除了直接影响营养的吸收外,还可以产生脱水、酸
中毒等代谢紊乱的症状,尤其是新生儿吐奶常常是吸入性肺炎和窒息的直接原因。因此,对于新生儿的呕吐,明确其的病因是最为至关重要的。
& & 临床常见的与内外科疾病有关的新生儿呕吐如下:
& & 羊水吸入:由于羊水大量吸入,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新生儿常在生后不久即出现呕吐,吐出清水、粘液或带少量血性液体,但一般情况良好,对于羊水吸入导致的频繁呕吐可用1%的苏打水洗胃。
幽门痉挛:新生儿时期由于幽门功能暂时失调常在喂奶后不久出现喷射状呕吐,临床常吐出大量乳汁和乳凝块,时好时坏。对于幽门痉挛,可以用1:1000阿托
品在吃奶前5-10分钟滴入口内,先从1滴开始,逐步增加,最大量不得超过4滴,直到小儿出现面红为止,一般能获得明显疗效。
& & 新生儿便秘:新生儿一般生后10小时内开始排出胎粪,如果生后数日排便极少或胎便排出时间明显延长,临床也可出现腹胀、吐奶。对于新生儿便秘可以用生理盐水灌肠,一旦大便通畅,腹胀和呕吐常随之缓解。
& & 感染因素:是新生儿呕吐最常见的原因,除了消化道本身感染如流行性腹泻、肝炎等外,消化道外的感染如中耳炎、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也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
& & 值得一提的是,消化道畸形在新生儿呕吐的发病中常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危害极大,我们应该特别引起重视。
& & 食道闭锁:新生儿生后即发生剧烈的呕吐,吃啥吐啥,常吐出象螃蟹吐的泡沫状液体。
& & 幽门肥厚性狭窄:临床常常在生后2周左右出现呕吐,进行性加剧,常表现为喷射性呕吐,但吐后仍有饥饿感,由于频繁呕吐,新生儿常出现脱水和营养不良,腹部体检时,可以摸到枣核样的块物。
& & 肠闭锁:生后1天内常出现持续性呕吐,吐奶后症状常有所缓解,但吃奶后几小时又开始呕吐,吐出物常伴有奶、胆汁和粪便样的液体。
& & 肠旋转不良:生后数日内常出现间隔性呕吐,时轻时重,呕吐物可为奶汁或胆汁。
& & 先天性巨结肠:生后无胎便或有顽固性的便秘,临床常伴有进行性的腹胀、呕吐。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时期的呕吐,了解病史、生产史、是否吸入羊水、喂养史以及胎便排出情况和其他伴发症状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应该注意新生儿的腹部,观察有
无胃型、肠型、腹部肿块以及应仔细检查肛门。对早期出现频繁呕吐者,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应先于禁食,一旦发生呕吐,应取侧卧位,以避免窒息的发生,同时应立
即去医院就诊。
UID1773&帖子11&精华&积分0&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调整喂养方式,减少宝宝吐奶次数&&
● 文章ID:3924&&
  呕吐、溢奶是新生儿时期很常见的症状之一。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食管较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而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和内分泌胃酸及蛋白分解酶的功能较差,以上种种生理特点是引起新生儿易呕吐的原因。 
  新生儿的呕吐可以是生理性的,如正常新生儿一天可有1-2次呕吐;也可能是消化功能紊乱或消化道梗阻的主要表现。喂奶过快、喂奶量过多或不足,频繁更
换奶方,过早添加辅食,喂奶前较长时间的哭闹,喂奶同时吞入大量的空气,吃奶后末竖起拍背或喂奶后体位变动过大如换尿布等均可引起呕吐。但呕吐频繁,或同
时伴有腹胀、腹泻、发热等症状,要考虑存在病理情况。较常见的有胃食道返流、感染、幽门痉挛等,而呕吐物中有黄色胆汁样物质要考虑外科情况。 
  喂养不当所致的呕吐,经过改善喂养方式,避免以上所述的一些影响因素后会好转,有胃食道返流的新生儿在喂奶后应抬高头部30度俯卧位或60度仰卧位,
少量多餐喂以较厚的奶方,吗丁啉、西沙比利目前作为治疗胃食道返流的药物应用于临床,有一定的疗效。但呕吐频繁,呕吐物中带有胆汁、血液或粪便,或同时伴
有腹胀、发热等症状应送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治疗。
阅读(331)|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打嗝、溢奶、大便问题',
blogAbstract:'打嗝\r\n\r\n  打嗝的原因\r\n\r\n  大部分的宝宝都会时不时打嗝,有的甚至在妈妈的肚子里就会打嗝。打嗝是由于横隔膜痉挛引起的,横隔膜是一块像杯子样的肌肉,它包围着胃和肺。当胃部扩大时,会引发横隔膜痉挛,因此导致宝宝打嗝。\r\n\r\n  在喂奶的过程中,宝宝会因为过度喂养或吸入空气等原因造成打嗝的现象,以下是具体的防范措施:\r\n\r\n  ·由于过度喂养造成打嗝\r\n\r\n  小宝宝的胃和他们的拳头一样大,判断是否过度喂养的一个很好办法是用他的小拳头靠在',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8',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8,
permalink:'blog/static/8',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0',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吐奶和溢奶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