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

预防糖尿病从认识危险因素开始_新浪健康_新浪网
预防糖尿病从认识危险因素开始
  11月14日是第7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为“糖尿病教育与预防”。资料显示,全世界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数达到了130万例。专家提醒,预防糖尿病应该从认识糖尿病危险因素开始。
  □王战建/文
  患糖尿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尤其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长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热量摄入多、体力活动少。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摄入的糖、脂肪、蛋白质越来越多,而同时由于运动量少,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能量消耗减少,从而导致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为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久而久之发展为糖尿病。
  不良外界环境因素改变。由于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不良环境刺激诱发幼年型糖尿病的病例日益增多,导致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
  社会趋于老龄化。大于40岁后,糖尿病随年龄上升而患病率增加。人们健康知识的普及,使得对糖尿病警惕性提高,加之检测手段的方便,糖尿病的发现率上升。
  加强前期预警十分重要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水平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发展为糖尿病的必经阶段。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已经存在以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为代表的多种风险。
  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并不一定最后结果就必须是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就如同处在十字路口上,此时只要这些人稍加注意,积极采取一些措施,就能与糖尿病分清界限,阻止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前期绝大多数人几乎没有什么不适症状,但是其危害巨大,如果放任不管,很容易发展为糖尿病。因此,早期干预意义重大。
  生活方式干预是控制基础
  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首选生活方式干预。进行生活干预,主要是指养成良好的饮食及运动习惯。
  我国的传统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主食)来提供能量,这种饮食结构使人体摄入能量时产生的代谢产物都是无毒的水和二氧化碳,不会加重人体肝、肾等脏器的负担。但同时,碳水化合物的升糖指数较高,如果在饮食中所占比例过大,就容易造成血糖的波动。
  另外,我国的传统食物中,食盐的摄入量也比较大(尤其是北方地区),长期食用过多的食盐,还可能会引起高血压。因此,应按需要量吃低脂肪、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饮食,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少吃油腻、油炸食物,控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不肥胖糖尿病前期人群应根据实际身体状态、年龄、性别、劳动强度等需要,采用均衡营养搭配和荤素搭配安排饮食,重点控制糖和酒的摄入。对肥胖和超重的人群控制更要严格些,鼓励减肥,每月减1.0kg-2.0kg,直至体重达标,切勿求成心切。坚持适当的体育运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走路、跑步、打球、游泳、跳舞、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每天30分钟―45分钟,每周5次以上,为安全起见,运动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
高血压常用药品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电话:010-&&|&&&&|&&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糖尿病、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浙江在线嘉兴频道健康栏目
  众所周知,糖尿病与脑卒中关系非常密切,糖尿病患者得脑卒中、冠心病的机会大大增加,而脑中风又是成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积极防冶糖尿病是预防脑卒中发生、降低脑卒中死亡率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究竟什么是糖尿病,哪些人属于糖尿病患者呢,听听专家的介绍吧。
  嘉兴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马晓洁主任医师介绍,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应积极防治。
  马主任指出,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1)有糖尿病“三多一少”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症状者,同时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马主任告诉大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超重肥胖者的体质指数能下降到正常水平,可减少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而糖尿病的治疗目前主要采取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等措施,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降压、调整血脂和控制体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这样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马主任提醒,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应定期检测血糖,必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浆白蛋白或做糖耐量试验。糖尿病患者应改变生活方式,首先,控制饮食,其次,加强体育锻炼。
  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应选用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目标为糖化血红蛋白<7%,在避免低血糖的前提下尽可能使血糖接近正常水平。血糖控制目标必须遵循个体化原则,老年人、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史以及有严重并发症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宜太严格。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糖超过11.1mmol/L或低于2.8mmol/L时应积极干预。
&&相关文章
本频道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如果必要,请与医生联系,本网可提供进一步帮助。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危险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