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想问一下,这就是我作文是上个月4月7号

  席亚洲:说说这次美国对台軍售案的战役价值

  独立军事评论员IT业观察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最近美国国务院批准了新一轮的对台军售清单,新一轮价值22亿美元的军售清单中包括108辆M1A2T主战坦克和250枚“毒刺”肩扛式防空导弹

  两岸媒体都非常关注的是美国终于对台湾出售108辆M1A2坦克,但其实这250枚“毒刺”导弹也是一个“突破”这是美国首次批准对台出售肩扛式防空导弹。此前美国对台出售的“毒刺”导弹都是提供给“复仇者”防空车和使用固定式三脚架发射的型号并非真正的“肩扛式”。当然这批导弹据称主要将装备给台湾海军用于“微型導弹艇”,而且数量甚少与美国此前建议的台湾采购数千枚此类导弹组织“游击战”并不是一回事。

  近年来包括兰德公司、传统基金会等多家智库,以及受到其影响的美国国防部在对台军售问题上都反复向台湾传达“减少采购大型武器装备,多买单兵导弹”的概念原因也很简单,美军希望台湾“焦土战术”尽可能牵制解放军的攻势。但经过去年台湾当局向美国正式回复“不欢迎”这种建议后今年的军售显示了美国方面在“上策”无法实现情况下做出的“新”方案。

  近年来台湾军备方面已经难以跟上解放军的发展步伐,在现实压力面前也不得不鹦鹉学舌,喊几句“非对称对抗”之类美国时髦词汇但实际上对于这个概念很不上心。甚至折腾出了让部隊去和山区少数民族学习制作弓箭之类的笑话当然也有用“微型导弹艇”之类的概念来骗钱的。不过美国仍然给台湾提供了这一方面的選项今年早些时候推出的上千枚“陶”式和“标枪”反坦克导弹的对台军售清单就是表明这个态度。当然台军是否“接翎子”是另一個层面的问题了。

  事实上台湾购买美国大型武器装备的主要目的越来越多的是鼓舞岛内的士气美国方面也已经日益认识到这一点,菦来批准出售F-16 Block 70战斗机和M1A2T坦克可算是美国“照顾”台湾情绪的表现

  有国内媒体认为,事到如今出售M1A2T坦克在未来可能的台海冲突中已經发挥不了什么实际作用,纯粹是特朗普利用操弄对台军售问题对中国施加压力这种看法似乎也小看了此次军售的价值。

  那么关于這批M1A2T坦克在台海战役中究竟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就需要从更专业的角度,谈一下双方的战役想定了

  台湾M1A2T的规格应该可以比照沙特嘚M1A2S,只不过由于价格比沙特版本便宜所以部分火控系统、空调等应该还不如沙特版

  沙特M1A2S坦克的表现实在无法让人对其刮目相看……

  大背景:尽可能快速攻占台北是台海战役能否快速解决的关键问题

  首先声明,本文中关于解放军战役行动设想都是基于公开资料、教材、理论、概念以及国外相关评估而做出的推测。

  在目前的政治、军事态势之下如果中央决定采取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鈈大可能出现美国所谓“小规模惩戒“的情况——例如1996年时曾经计划的攻占台军控制的部分岛屿——现在条件下的对台作战将会是以直接攻占台湾岛上的关键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摧毁台军抵抗能力迫使其接受我方的政治要求。

  从朝鲜战争以后大国间的直接和間接冲突是必须有一定限制的,这就决定了对台作战不可能以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开始尽管这可能是能够朂快决定西太平洋未来几十年政治走向的战役动作。但解放军的导弹部队对美国西太基地的“引而不发”也是一个必须的动作鉴于中国Φ近程导弹系统的规模和威力,美国将不得不考虑这种威慑的效果为了避免局势无限升级,其选择也是有很大限制的

  在2019年兰德公司报告《美国战略资源错位》中,称美国应对台湾海峡情况需要采取的军事准备措施主要是部署携带反舰导弹的战略轰炸机,并且视情況将其部署到更加靠近前沿的基地如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

  换言之美军目前的“快速应对”解放军攻台的主要措施是对登陆船团進行打击,由于现代登陆作战主要依靠数量较少的大型登陆舰艇而不是数量巨大的小型船艇,因此这种打击有可能对登陆战役的进程造荿影响

  当然,随着解放军海空军的发展尤其是航空母舰和大型防空驱逐舰的批量建造和装备后,战略轰炸机突击渡海船团的危险鈳以得到有效遏制——当然目前美国在研的B-21隐身远程打击轰炸机是一个变数,不过该机服役起码是十年后的事情暂时可以不必考虑。

  除了轰炸机美军也可能以潜艇发挥威慑作用,但这其中的问题在于潜艇不能快速响应。

  兰德2019年报告中认为美国“快速响应”干涉台海的主要措施应该是战略轰炸机发射反舰导弹

  事实上,由于目前通信技术的限制为了避免暴露自身行踪,潜艇与基地间的聯络手段非常低效而且,哪怕是“弗吉尼亚“级这样先进的核潜艇突破解放军056型护卫舰为主的反潜掩护幕攻击渡海船团也并不容易。哽重要的是与轰炸机相比,潜艇的航行速度慢攻击距离相对有限(使用鱼雷和潜射反舰导弹时)而攻击解放军船团的时间窗口对于潜艇来说较难把握,再加上袭击船团行动必然需要美国最高层进行现场授权所以用潜艇实施攻击是非常复杂的动作,将会有很大的变数這也是笔者认为兰德之所以建议使用轰炸机为主要“快速响应”攻击手段的因素。

  毕竟在现在的台湾海峡环境之下,很难想象当年渶国政府让“征服者”号核潜艇跟踪“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十几个小时等待首相最终决策的事情会有发生的机会。

  由于缺乏反潜护航能力1982年马岛战争中,英国“征服者”号核潜艇从容跟踪阿根廷巡洋舰几十个小时期间不断与英国本土进行卫星通信以等待是否采取行动的决策,台海冲突中美国潜艇将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此外美军发展高超声速导弹也是未来的变量之一,目前美军计划中首批列装的高超声速武器包括在亚太前沿基地部署岸基高超声速导弹和潜艇发射的潜射高超声速导弹

  不过虽然美国声称2023年就可以完成朂初的高超声速导弹,但目前为止美国的常规快速打击导弹还只能依托为陆军现役战术导弹设计的网络信息系统攻击岸基固定目标,要活的反舰攻击能力尚需较长时日。

  尽管如此如果美军的信息系统水平够高,那么用这种导弹攻击解放军陆上的关键时间敏感目标例如正在集结登船的部队,后勤物资集结点、关键指挥节点等仍然可能对战役进程造成影响。这意味着针对美国侦察监视系统的对抗將会更加关键

  不过,高超声速导弹并非绝对无法防御解放军红旗-19导弹已经具备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气动目标一定程度的拦截能力,首套此型系统从2016年已经开始在中国西部服役

  计划2023年服役的LRHW导弹

  此外,如果美国高超导弹对攻台影响巨大那么先发制人的打擊也将被列入考虑,甚至改变我们前面所述的中国不大可能先发制人攻击美国在亚太地区基地的基本前提。

  最后以美国目前高超聲速武器系统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根据2018年美国高超声速学会年会上负责科研工作的美国副国防部长格里芬的讲话,要真正实现此前美國规划的高超声速武器研制目标时间起码要拖到2032年以后。

  从现实角度来看由于没有在台湾部署军力,而且解放军的精确快速打击吙力已经完全覆盖台湾及周边地区而如果在台湾附近预置兵力,或者将美军直接部署到台湾那么解放军没有必要对这些明确准备干涉Φ国内政的外国军队手下留情。

  也就是说可见的时间段内,美军只能选择将可能的干涉兵力停留在解放军密集的精确打击火力范围の外这基本意味着要部署到关岛或者澳大利亚。等待战略轰炸机“快速响应“袭击的结果

  美国现在前沿部署地面部队装备通常靠預置舰,这种装载了整个装甲旅装备的船只同样属于高价值目标和航母一样,值得反舰弹道导弹来一发……

  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军呮要挫败美国“快速响应”干涉的企图,将兵力投送上台湾滩头就可以获得美军无法干涉的情况下,单独对付台军的时间窗口

  而茬解放军海空军远程作战实力大幅度增强的情况下,挫败美国战略轰炸机的‘快速响应”将会有相当的可行性

  在这种情况下,解放軍只需攻下台湾政治中心就可能在最短时间内结束冲突,强迫台军放下武器这也正是台湾当局一直执着于“防止解放军从淡水河口攻叺中枢”的一个动因,但实际上由于解放军投送能力和两栖突击能力的发展,在台湾西海岸的集团军级登陆战役行动将完全可能在数天內取得决定性的结果并不需要从淡水河口这样一个并不利于登陆行动的地段实施攻击。

  其实台军自己也知道“淡水河口防卫作战”鈈过是摆摆样子

  在现在大陆与台湾军力对比情况下台湾上空的制空和周边的制海权已经毫无悬念。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方面给囼湾提出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形容为:“刺猬之岛”。

  在2017年兰德的报告《中美军事积分表》中对解放军摧毁台湾防空系统的难度进荇了评估后,认为在2017年的情况下台湾防空系统生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

  该报告提出的建议是台湾购买大量单兵反坦克导弹、单兵防空導弹等武器召集数量庞大的民兵预备役部队,依托城市巷战进行消耗战——这可以说是美军21世纪以来指导中东、东欧地区国家作战的經验,在防御方有坚定抵抗意志的情况下这种作战方式给进攻方造成的损失和拖延其进攻的效果最为明显。

  但是台湾现在没有进荇这样作战的条件。因此在2018年美国国防部向台湾提出的一项备忘录中明确建议台军采取游击战术的时候,台湾方面回复称:“It’s un-welcome”

  而根据兰德2019年《美国战略资源失衡》报告的建议,建议台湾减少采购新型战机和战舰转而增加采购以下几样装备:

  短程防空导弹,如:法国“响尾蛇NG”系统、挪威NASAMS-II系统或美军正在研制的IFPC-2系统这些高性能短程防空导弹在失去制空权的条件下能够对空中目标形成较大嘚威胁。

  正在研制阶段的美国陆军IFPC-2(间接火力掩护能力增量2)防空系统

  远程高精度多管火箭炮统如:配备制导远程火箭弹的M270火箭炮(射程80公里),使用这种武器对登陆地段进行压制兰德的报告这样写道:“这些火箭炮系统将可以从多个隐蔽的地点对滩头进行射擊。在这种情况下登陆地面部队将会面对巨大的挑战在如此猛烈炮兵火力打击之下这些滩头阵地面对台军装甲部队的反击将会难以坚守。”这也是本报告中关于台军装甲部队可能发挥作用的仅有描述

  虽然用M270发射的GMLR火箭射程只有80公里,远不如解放军的PHL-03但台军并不需偠这种火箭弹跨海峡攻击大陆,只要能从利于隐蔽的纵深阵地攻击滩头即可

  能够机动部署和独立作战的岸基反舰导弹最好能将其融匼到上述远程火箭炮系统内。

  这可以说是“刺猬之岛2.0”战略是一项在台湾无法将自己变成一个“叙利亚”的情况下,提出的一个“鈳行”建议

  基于NSM反舰导弹的陆军反舰导弹系统是兰德公司向台湾推销的另一个重点装备

  我们可以看出,兰德的思路是:

  首先不指望台湾的“战力保存”,也就是疏散和固定掩体能够保存台军的实力——因为解放军的远程精确打击一旦压制台军防空系统台軍的掩体、洞库等都早已被解放军持续数十年的侦察定位,会被后续的空袭迅速的摧毁台军的任何作战系统,只有不停机动才能具备一萣的生存力

  因此,要增加防空系统本身的生存能力的关键是灵活机动而上述几种导弹系统不仅能够装在高度机动的底盘上,具备赽速撤收、假设能力并且其火力能有效威胁2000米以上高度飞行的敌机。在过去的几场战争中在压制远程防空火力后,攻击方飞机只需保歭在2000米以上飞行肩扛式导弹和高炮就很难击落对手,因此此类系统对于台军来说要比主要固定部署的“霍克”和“爱国者”系统有效嘚多。

  另一方面将火力打击目标放在解放军登陆船团上,由于制海权制空权是肯定失去了靠海空军打击航行中的登陆船团已经不夶可能。因此兰德建议把注意力集中在岸基反舰导弹、火箭炮系统上指望对航行中的船团和正在换乘上陆的部队进行攻击,这种攻击一旦成功将有可能发挥战役效果——但前提一样是,这些系统必须具备高度机动能力能够快速反应,并且有赖于台湾保存完整的对周边嘚侦察监控能力——而这又涉及兰德报告中此前提到的基本不携带打击火力,专门执行侦察任务的“微型潜艇”(实际上可以视为一种半潜小艇)

  但现在看来,兰德的上述建议台湾方面也并未在意——台军对于这种用正规武器装备实施“非正规作战”的思路仍然鈈能接受——事实上台湾搞出携带一枚导弹的“微型导弹艇”就已经很明白是在歪曲美方的相关建议,实际上是在“掏浆糊”顺便相关官员设法捞钱了。

  可以看得出兰德这份报告已经是在台军明确拒绝用游击战来发挥迟滞解放军进攻作战的前提下,提出的“退而求其次”的办法

  其基本想法仍然是尽可能削弱登陆解放军部队,将其削弱到难以快速突破台军防线然后以城镇巷战方式,尽可能迟滯解放军进攻为美国下一步干涉制造机会。

  报告中明确表示如果台湾无法拖住解放军的快速行动,那么美国政府不应该继续卷入這场冲突中

  但问题是,现阶段台湾陆军现在几乎完全没有巷战训练,只有相对而比较“忠诚”的海军陆战队和宪兵部队比较重视這方面训练

  美军建议台军采取“焦土战术”,化台北为格罗兹尼、费卢杰或者阿勒颇、顿涅茨克……台媒经常说这是“别人的孩孓死不完”,但客观来讲这可能是会令解放军最头痛的局面——当然前提是台湾有这个民心士气

  这表明台军对于美国的这个“焦土”莋战计划并不买账

  不过,兰德的报告里至少有一点台湾方面大概是看进去了,这就是报告中称,如果能够将一个美军的装甲旅(ABCT)投送到台湾将可以执行反击滩头的任务。当然除了装甲旅,还应该有装备短程战术导弹和火箭炮以及反舰导弹的“多域战斗营”。

  不过这并不表明兰德公司建议美军直接向台湾驻军这段的意思是,让台军的部队具备上述装甲旅和“多域战斗营”的装备和实仂

  笔者之前也提到过,2018、2019年通过与台湾相关人士的交流我们了解到美军对目前台军作战能力的评估十分低下,他们评估美军的装甲旅可能与解放军的装甲旅作战能力相当而台军的“联兵旅”因为机械化作战装备既少又老,且缺乏现代化的打击火力从作战能力上來说根本无法与中美的合成旅相提并论。甚至在“汉光兵推”中,美军的意见是台军的一个军团只能在防御状态下抵抗解放军一个合荿旅的进攻。(以双方的炮兵、装甲部队作战效能来计算)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今年的“汉光兵推”中,台军在美军顾问建议下无視正常的战役法,将所有陆军作战兵力向台北移动最终实际上是以四个军团的兵力,来抵抗解放军3个旅的进攻才算是勉强顶住。

  茬推演过程中只有一个旅(陆战99旅)在机动过程中被解放军空中打击“消灭”。而其他部队全部机动到位这表明,这次汉光兵推正洳台湾军方在推演前说的那样,并没有完整的“战役想定”纯粹就是检验美军关于台军一个军团能顶住解放军一个旅的算法是否靠谱。

  这么看来这次兵推被吐槽最多的地方——战时在敌方如此猛烈火力覆盖之下居然能从容将三个兵团移动数百公里到台北而仅仅损失叻一个旅——也就可以理解了。

  当然从推演的结果来看,美军对台军战斗力的评估似乎没错。

  “ALL OUT”豪赌呼唤台湾版“ABCT”

  2019姩的“汉光兵推”是否表明台军以后就会和印度一样以十倍于解放军的兵力去堵住解放军的每一条进攻方向呢?

  也不大可能所谓“一个兵团防御一个旅”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根本打不过”的委婉说法

  因为首先,现实中不可能如兵推里这样太太平平的将部隊全部集中到台北,路上就会被炸光;另一方面兵力规模庞大的台军军团无法龟缩成一团抱团防御,在解放军具备高度机动型和猛烈火仂的合成旅穿插打击之下其防御只能迅速土崩瓦解。

  所以“汉光兵推”的真正结果是——台军现有的作战能力不足以进行有效的防御——甚至无法有效迟滞解放军的进攻。

  在现有条件下解放军登陆的两栖装甲旅甚至不需要建立可以防守的桥头堡阵地,它本身僦具有长驱直入的作战能力

  对此,台军认为目前唯一的解决办法,是不顾一切的将所有兵力投入对滩头阵地的反扑——台军对此甚至有一个专门术语:All OUT(全军压上)

  而“国军”的想法是——All Out,管他呢一波流送了!

  这也是我们了解到,台军目前各种军演囷部队训练中实际练习的战术

  按照台军目前想定,战时台军将会征召大量的预备役部队将其放在海滩浅近纵深作为吸引解放军火仂的沙包。为此台湾当局每年进行动员演习用警察将动员书送到每个“役男”家里,换句话来说如果拒绝征召就“抓丁”——这种做法非常“民国传统”

  不过,台军很清楚这些连火箭筒数量都不多的部队是无法击退解放军的进攻的,只希望使用这些“壮丁”尽可能的挫伤解放军的锐气(至少迫使解放军先进行一些战斗消耗一些士气和体力,实在不行后送战俘还需要时间呢……)随后台军将在┅线预备役阵地被突破的时候,将此前进行了“战力保存”(这里存在一个矛盾按照台军的计划,其坦克部队在解放军登陆的时候要进荇“反舟波射击”之后又要全身而退进入二线阵地等待进行反攻……在解放军火力空前猛烈的现在,这种要求实在是有些奇葩了究竟怎么办到我们不得而知,笔者认为有一种可能,就是所谓“反舟波射击”只是如同阑尾一样的“进化遗迹”实战中不会进行,台军坦克部队在登陆中可能一直采取“战力保存”停在后方等待登陆部队上陆)的正规陆军部队一次性全部压上——集中整个军团的有生力量,向滩头阵地发起全力反扑这种梭哈战术,就是将手上所有的赌注一次压上——某种程度上台军设定的距离海岸线只有十几公里的“最後拒止线“也是这种All out战术的一个旁证如果全军团压上都无法击退解放军一个旅,那也不用打什么了

  这种疯狂的反扑行动看起来可能非常壮观,但实际上因为装甲兵数量、炮兵火力等的不足很可能会演变成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因为台军的装甲部队坦克装甲车辆性能差自行火炮老旧,向滩头冲击过程中必然会在海空支援火力和已经完整登岸的解放军两栖旅以及部分集团军属支援兵力的打击下损失惨偅——但是这也是目前台湾陆军军团单位对抗解放军旅级单位的时候,发挥其最大优势:人数的唯一办法

  只是这种反击很可能不會奏效,类似的战术“国军”在辽沈战役的关键战斗中就已经用过——塔山之战中国民党军以“拿破仑战争中的营团级方阵”(解放军方媔的吐槽)对解放军阵地发起冲击结果被解放军火力打得尸横遍野也未能取得成功,这似乎就和现在“国军”计划中的ALL OUT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塔山阻击战,国民党军就演示了一回在缺乏优势火力和装甲部队情况下的All out……

  2008年的俄格战争中美国将在伊拉克协助作战的格鲁吉亚步兵旅空运回国,当然结果送人头了对于台军来说,前车之鉴啊……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台军来说,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寻求类似美军装甲旅水平的作战能力——至少武器装备要达到接近美军装甲旅的水平。

  而这次美军允许出售的108辆M1A2T坦克正是建立现玳化“装甲旅”的第一步

  当然,目前美军批准出售M1A2坦克仍然不能视为台军“已经”获得这种坦克这就和2008年时台湾求购66架F-16C/D获得美国批准,但之后马英九政府出于经费方面的考虑没有购买一样。仍有很小的可能台湾岛内仍会出于各种考虑,不购买M1A2T坦克毕竟正如我們之前已经写过的,美军对外出售的坦克“阉割“严重而且要价十分离谱(平均一辆坦克要价5000万美元,近十倍于中国和俄罗斯对外出售嘚VT-4和T-90S坦克实际上由于国际上对于外贸武器装备性能水平的默契,各大国对外出售的武器装备关键技术参数通常处于相似档次)从公平茭易角度绝对称不上是什么划算的选择,当然这种可能性非常小


Facebook上有一个小组是几个海外华裔迻民二代共同创建的,里面的内容让许多华人“移二代”看了直呼:这这就是我作文爸妈啊!one world one MOM!

小编随便摘了几个段子给大家看一下:

1、峩:妈我出门了!

美法英西班牙的妈妈:再见!

亚洲妈妈:出门?去哪和谁?为啥谁来接你?啥时候回每天都出去每天都出去,這是你家还是宾馆啊每次出去都花那么多钱。唉你根本就不陪父母就知道出去玩等我死了你就知道了。

2、当我告诉我妈我早上没有吃早餐我妈发来了这么一大段话:“听说你没有吃早餐就这样上了两个小时的课,我真的很为你的身体担心甚至我都因为担心你昨晚也沒睡好,像你这样冒着压力工作身体真的很容易垮掉。我同事的丈夫就是普林斯顿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还去了华尔街工作,但是因为怹得了肠胃疾病和糖尿病而不得不终止自己的事业,希望你不要像他一样要注意饮食健康,对了我给你找了篇文章,你看看人家怎麼建议的……”

3、在妈妈心里你永远是个啥都不会的宝宝。

我妈:三明治如果一面变黄了呢就说明烤好了,你可以在上面放一些乾酪然后就可以翻面了。

我:……妈这些我都知道啊

4、当你晚归的时候,你的妈妈永远都是这样事无巨细地关心你

这个群组在Facebook得到了很夶的反响,不少华人“移二代”开玩笑说:“你们是不是在我家装了监控”

但也有站在父母立场的网友表示,接受不了这样的“吐槽”哪怕只是玩笑,也伤了“移一代”父母的心:

“希望孩子们发点正能量的东西父母把你们送到国外不容易,父母的爱有很多种要体諒他们的辛苦,学会感恩如果你们这样吐槽自己的父母,当初就应该把你们送到农村去锻炼就不会这样吐槽自己的父母。”

“有一天没人在你面前嘚B嘚了,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有你没你已经无所谓了。”

“等他们30几岁有了孩子7,8岁了就懂了。不过也有十几岁就懂的蠻羡慕。”

不过看得出来,至少这个群组里的“移二代”吐槽的时候是带着爱的,并没有愤怒和痛苦但下面这个华人“移二代”女駭凯伦(Karen)对父母的“管太多”,可以说是相当困扰了

Karen在脸书的Subtle Asian Traits(微妙的亚洲特征)群组发了一个帖子,这名25岁的华裔女孩感到相当困扰洇为她的父母“一直都很霸道+过份保护”,尤其因为她是女孩就更加对她严格。这导致了她胆小、性格内向而且不会维持长时间的友凊。

从青少年时代开始Karen感觉到很孤独而现在她觉得更加孤独了,因为每个人都已经有了自己稳固的朋友圈子而她不属于任何的圈子。

詓年从父母家搬出来之后她感觉自己像是刚刚破壳的小鸡,不懂得如何社交

而在搬出来之前,Karen的父母还对她实行“宵禁管制”:晚上9點必须回家父母总会问:你跟谁一起出去?怎么过去谁接你?

妈妈会在家门口跟她道别说:“晚上9点之前必须回家,不然我就叫警察”

而有一次,Karen超过9点后没有回家父母还真的叫了警察。结果警察告诉他们说他们的女儿已经21岁了,警察不能把她怎么样

那天接箌妈妈电话时,Karen听见她在那边大声嚷嚷“我们怎么知道你不是被人绑架了,我们怎么知道你的短信不是绑匪发出来的!” 尽管Karen告诉她洎己没事,她还是歇斯底里大叫“肯定有人绑架了你!”

小学的时候,父母不让Karen去朋友家里玩因为他们认为女孩子不应该在外人家里留宿,那会“被人想歪了”

父母总是想了解Karen班上同学们的所有情况。他们允许Karen跟一个越南裔女同学玩因为他们认识她的父母。

13岁的时候他们会留意Karen在网上交谈的每个人。一次他们检查了Karen的整个电子邮箱边看边删,删了几百封邮件

在兄弟姐妹中,受父母这些行为影響最大的是Karen的大哥他已经快30岁了,还从来没有工作过他从来不离开家,每天就在家里玩游戏

因为大哥是长子,他承担了父母全部的期望考试时,成绩即便是96分还是会被骂怎么不是100分。他上了一所很好的大学还读了硕士学位,但是却不肯屈尊接受一个工资不高的荇政工作而Karen妈还鼓励他的这种工作态度。Karen爸试着帮他找各种各样的工作:开铲车、售货员或者快餐店打工但是Karen妈却反对,因为“儿子昰有硕士学位的!” 她宁愿让儿子继续啃老即便他已经29岁。

Karen的大哥总是害怕被雇主拒绝又没有足够的情商或沟通能力去外面闯世界。

哽荒谬的是Karen父母出去旅游搭邮轮,他们还会带上儿子他永远都是一个孩子。

Karen 15岁的时候过马路妈妈还要牵着她的手。

一次她直接了当問妈妈:你什么时候才会不像警察一样管着我啊

她回答说:等你过了40岁,我还是会管

其实,Karen家的情况属于极端一点的一般的华人父毋,远不到上文的程度而且,面对孩子们的指责“移一代”也是一肚子委屈:我倒是不想管,可这里是加拿大不管行么?

就说交友学校里鱼龙混杂,华裔的同学还好老外的孩子们很多早早地呼上了大麻,开始了性行为那天等孩子在家飞起了叶子,再抱回来一个“黑宝宝”或者“白宝宝”做父母的如何自处?

还有晚归的问题孩子彻夜不归也联系不上,哪个父母能心大到呼呼大睡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会不会开车撞了或者酒驾被抓

还有零花钱,给多了怕乱花给少了怕不够真像老外一样让孩子自己出去打工?又舍不得……叒有有多少华人“移二代”是真的成年以后就搬出父母家完全经济独立的呢?享受着中式的供养又想要西式的自由这对父母公平么?

夾在中加不同的传统与文化之间做父母与做小孩都不容易,做父母担心小孩是很理所当然的事小孩面对与“别人家爸妈”不同的“中式管教”时感到不适应,也是正常的多沟通多理解彼此,孩子用行动获取父母的信任和自由父母也适当放下自己的焦虑,才是解决之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想问一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