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诊断治疗方案

您的位置: &
糖尿病诊治新进展——解读美国糖尿病学会(2010版糖尿病诊疗指南》
摘 要:糖尿病是一种困扰全球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据WHO数据资料统计,全球已有糖尿病患者1.85亿左右,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糖尿病患病人数将达到3.33亿。目前,对该病的诊治仍存在治疗达标率低、并发症风险巨大的现状。2010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诊疗指南》(简称“指南”)以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为基础,提出了一些糖尿病诊断与治疗的新概念。
优质期刊推荐全部疾病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内容您的位置: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最新治疗方法是什么呢?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更适合糖尿病患者呢?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三多一少&),以及血糖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等。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糖尿病对我们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只有了解更多治疗信息才能有助于我们治疗疾病,赶紧和家庭医生来了解糖尿病最新治疗方法吧。
  基本临床表现
  代谢紊乱症状群:血糖升高后因渗透性利尿引起多尿,继而口渴多饮;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障碍,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质代谢负平衡,渐见乏力、消瘦,儿童生长发育受阻;为了补偿损失的糖、维持机体活动,患者常易饥、多食,故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常被描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血糖升高较快时可使眼房水、晶体渗透压改变而引起屈光改变致视力模糊。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仅于健康检查或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糖。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标志是反复性的和持续性的高血糖症,其诊断标准包括以下三项之一:
  1、非同日两次空腹血糖达到或者超过7.0mmol/L(126mg/dl),其中空腹的定义为禁食8小时以上;
  2、在75克葡萄糖糖耐力测试中,两小时后血糖高于11.1mmol/L(200mg/dl);
  3、具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机血糖高于11.1mmol/L(199.8mg/dl)
  鉴别诊断
  糖尿病诊断明确,容易区分。下述鉴别诊断均为单一症状或组合症状相似,应仔细区分。
  1、肝脏疾病:肝硬化患者常有糖代谢异常,典型者空腹血糖正常或偏低,餐后血糖迅速上升。病程长者空腹血糖也可升高。
  2、慢性肾功能不全:可出现轻度糖代谢异常。
  3、应激状态:许多应激状态如心、脑血管意外,急性感染、创伤,外科手术都可能导致血糖一过性升高,应激因素消除后1~2周可恢复。
  4、多种内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甲亢、嗜铬细胞瘤,胰升糖素瘤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除血糖升高外,尚有其他特征性表现,不难鉴别。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应针对其病因,注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对胰腺&细胞功能的保护,必须选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药物主要是胰岛素增敏剂,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及根本上的治疗,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胰岛素增敏剂可增加机体对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自身的胰岛素得以&复活&而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就可使血糖能够重新被机体组织细胞所摄取和利用,使血糖下降,达到长期稳定和全面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使人体可长久享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糖尿病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运动的选择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础上应用适当的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而不是过度使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才能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
  宣传教育
  由于约有半数以上的早期患者并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常不能及时确诊和得到防治,因而要大力开展糖尿病宣传教育,让已确诊的患者了解糖尿病并逐渐熟悉饮食,运动,用药和尿糖、血糖监测等基本措施的综合治疗原则,配合医务人员提高控制质量;让&50岁的对象,尤其是前述高危对象,每年做一次餐后2小时的血糖筛选检查,使无症状的患者尽多尽早得到确诊和防治。教育内容中尚需包括长期坚持饮食治疗的重要意义,尿糖和血糖仪检测方法,必须注意胰岛素治疗者,还应学会无菌注射法,低血糖反应及初步处理等。
  药物治疗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近年来有迅速的发展,从原有磺酰脲类(sulfonylurea)及双胍类(biguanide)外,已有第3类&-葡糖苷酶抑制剂(&-glucosidaseinhibitor)供临床应用,第4类胰岛素增敏剂(insulinsensitizer)不久也将引入国内。至于第5类胰升糖素抑制剂(insulinantagonistinhibitor)和第6类糖异生作用抑制剂(gluconeogenesisinhibitor)则尚在实验和小量临床试用阶段,本节从略。在上述抗糖尿病药物中,磺酰脲类药系降糖药,可以引起低血糖反应,而双胍类和&-葡糖苷酶抑制剂则不引起低血糖反应,被称为抗高血糖药物。
  胰岛素
  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的不同,胰岛素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人胰岛素如诺和灵系列,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按作用时间的特点可分为: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常见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地特胰岛素。临床试验证明,胰岛素类似物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方面优于人胰岛素。
  饮食治疗
  适当节制饮食可减轻&细胞负担,对于年长、体胖而无症状或少症状的轻型病例,尤其是血浆胰岛素空腹时及餐后不低者,往往为治疗本病的主要疗法。对于重症或幼年型(Ⅰ型)、或脆性型病者,除药物治疗外,更宜严格控制饮食。饮食中必须含有足够营养料及适当的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分配比例。
  运动锻炼
  参加适当的文娱活动、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可促进糖的利用、减轻胰岛负担,为本病有效疗法之一。除非病人有酮症酸中毒、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血管病等并发症,否则糖尿病患者不必过多休息。对Ⅱ型肥胖病人,尤宜鼓励运动与适当体力劳动。但须避免过度疲劳和神经紧张的体育比赛,以免兴奋交感神经及胰岛&细胞等,引起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导致血糖升高。经医师鉴定,可以进行运动锻炼的患者每周至少锻炼5~6次,每次约半小时左右,锻炼时合适的心率每分钟约为170减去年龄的余数。锻炼后应有舒畅的感觉。
  反复记忆
  需要反复、耐心地宣讲糖尿病知识: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反应能力降低,部分老年病人知识水平比较低,这就给一部分老年糖尿病病友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带来困难,他们更需要人们的关心,家属和医师应该怀有更多的爱心,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讲,而不能嫌他们絮叨、罗唆。
  糖尿病对患者的伤害很大,及时治疗非常关键,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存在很多,但很多都只能做到抑制病情,治标不治本的,所以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上,一直要做到谨慎再谨慎。
  随着目前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糖尿病的治疗领域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的专家们向大家推荐2013糖尿病最新疗法&&胰腺组织修复疗法,该疗法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具应用前景的治疗糖尿病技术。
  胰腺组织修复疗法通过穿刺、微创介入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立体精确定位,不损害原胰岛细胞,促使胰腺因子生长因子快速到达胰岛细胞之中,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加快受损胰岛细胞修复的速度。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自身胰岛细胞分化,正常胰岛细胞替代局部已经受损的胰岛细胞,双重作用的结合,为患者从根本上治疗顽疾找到了一条捷径。
  胰腺组织修复疗法的原理是通过胰腺因子的诱导、渗透胰脏中的细胞在糖尿病、先天性胰畸形、胰腺损伤、急、慢性胰腺炎等引起的组织或器官损害进行修复、再生。提高机体自身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增加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改善病人胰岛素对血糖的敏感性;最大限度的缓解糖尿病的症状。
  1、通过胰腺因子渗透进行诱导自身胰岛素分泌胰岛&细胞的增殖,提高机体自身的胰岛素分泌水平。
  2、通过胰岛&细胞的修复,增加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达到胰岛素对血糖的清除作用。
  3、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者的受体结合点和增加低亲和性的结合点的数量从而改善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实习编辑:黄瑞欣)
上一篇:&&&&&&&下一篇:
关于 糖尿病,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的更多资讯
请详细描述您的疑问,有助医生快速帮您解答!
健客网-国家药监局认证的合法网上药店,致力于打造优质、低价、便捷的网上药店和最值得信赖的健康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您现在的位置: >
专题导读:一年一度的国际儿童节就要到来了,但对于糖尿病患儿来说,他们的童年也许并不美好,不仅不能像其他的小朋友一样无忧无虑的玩耍,还有许多需要顾虑的事情。身体上总受约束,心理上也有抵触和抑郁的情绪。进而儿童糖尿病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小明今年6岁了,9月份该上小学的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原来,一个月前,他因为酮症酸中毒而被送往了瑞京糖尿病医院,经医生诊断,证明小明患上了1型糖尿病,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给本来快乐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小明的妈妈难过的说,那天孩子突然觉得恶心,而且还呕吐,我们很着急连忙送往了最近的医院,谁知竟是得了糖尿病!
小群是个名副其实的小胖墩,12岁的他身高1米6,体重居然有80多公斤。两个月前,小群妈妈带他去医院做体检,因为小群的妈妈患有妊娠糖尿病,所以医生也建议给小群查个血糖,结果小群的空腹血糖居然达到14.3mmol/L,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孩子被诊断为糖尿病很突然,甚至有一部分儿童在很重的合并症出现后才被发现,难道儿童糖尿病真的不能被早期发现吗?其实任何一种病,都是有征兆的,要想早发现,就要了解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1型糖尿病目前不太容易找到高危因素,但儿童2型糖尿病的很多高危因素已被发现,常见的高危因素有以下几种:
1.肥胖或有糖尿病家族史;
2.巨大儿或低出生体重;
3.有胰岛素抵抗性的病症(如黑色棘皮病,即孩子的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皮肤有黑黑的色素沉着、角化过度、疣状增生);
4.母亲在怀孕时有妊娠性糖尿病;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高危因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就应定期带孩子去内分泌科,监测血糖、尿糖、血脂、血压等指标,以便早发现、早干预。
1.多尿、小便频,有些大孩子,表现为已很多年不尿床,现在尿床又反复出现;
2.经常口渴,有时夜间也要起来喝水;
3.食量大增,饥饿感增强,以前不吃的东西也拿来充饥;
4.容易疲倦,喜欢在家里拒绝外出,喜欢选择室内娱乐活动,喜欢蹲着、坐着,并经常喜欢躺着看电视;
5.体重骤降,有些孩子一直在控制饮食,但效果并不理想,突然出现体重下降;
6.视力模糊;
7.皮肤和阴部瘙痒或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往往表现为腹痛和呕吐,因进食不足和反复呕吐使血糖水平暂时下降,或因肾糖阈异常,而出现尿糖阴性的表现,容易导致漏诊;
8.伤口较难愈合,特别是伤口反复感染、渗出、久不愈合;
大多数儿童都是由于酮症酸中毒而被送进医院,家长特别要注意!酮症酸中毒的症状:呼出烂苹果气味的气体、腹痛、恶心、呕吐,呼吸慢而深、昏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儿童糖尿病的症状多比较典型。一旦发病,几乎100%的病例都会出现多饮多尿,并会出现夜尿增多、夜间口渴、饮水多的现象。多食也是患儿较普遍的症状,饭量增加的程度可以不等,有的较前稍有增加,有的孩子饭量甚至成倍增加。但也有的患儿可以缺乏多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消瘦和乏力。儿童糖尿病多为I型糖尿病,发病时胰岛β细胞损伤已较严重。因此,确诊以后必须马上开始胰岛素治疗以维持生命。胰岛素治疗是儿童糖尿病治疗的根本措施,而且需持续终生。同时,还要辅以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精神心理疗法。
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之一是肥胖,在有遗传倾向的肥胖儿童中,2型糖尿病正在增加。饮食结构不合理是主要祸端。
由于孩子大多喜欢喝甜饮料吃油炸的食品,喜欢吃的暴吃,不喜欢的不吃,这恰好是诱发糖尿病的不良生活方式中最突出的一点。加之现代社会私家车的增多,孩子上学专车接送,星期日已经常规性地被补课占据,沉迷于网吧游戏机中的孩子长时间不活动等,这些因素均导致了肥胖儿童普遍增多。特别是肥胖会导致体内的血糖浓度增高,脂肪代谢加强,身体需要消耗更多的胰岛素,久而久之胰岛细胞功能发生紊乱,诱发糖尿病。
儿童发生肥胖的年龄越小,越容易增加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而空气污染、噪音、社会竞争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以及各种应激状态,也会诱发基因突变,这也是引发糖尿病的一大因素。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自身免疫系统缺陷有关;2型糖尿病的发生则和遗传因素、肥胖有关。除了遗传因素的影响,肥胖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达到了60%-70%。
据最新流行病调查数据,目前我国城镇糖尿病患者9000万左右,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大约占5%。由于孩子太小不善表述,因此病情容易被忽略。如果发现确诊及时,病情一般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众所周知,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的组织细胞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尽管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水平往往不低,但作用却大打折扣,以致血糖升高而发生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大幅度提前,不仅仅使糖尿病队伍更加庞大,而且从长远看,后果更加严重。试想一下,在成长发育的花样年华就糖尿病缠身,势必给学习、生活带来诸多影响,而且一旦控制不良,步入成年后各种慢性并发症将接踵而至,给患者个人及整个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更是难以估量。
儿童2型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与成人2型糖尿病基本相同,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仍然是治疗的基础。在饮食控制方面与成人略有不同,既要限制总热量,避免营养过剩,又要注意营养均衡,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所需。每日总热量一般以1000+年龄×80(千卡)为宜。在药物治疗方面,有些药物在儿童中使用的安全性尚未得到证实,故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在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3种疾病中,肥胖是最主要的原因。这个年龄段的肥胖和高血压与成年期肥胖和高血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大约35%的肥胖儿童和65%的肥胖青少年最终将发展成为肥胖的成人,43%的儿童期高血压儿童最终会发展成为成人高血压病人,而这些人群将是未来10至20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后备军、高危人群。所以说,"小胖墩"还是要从减肥开始,控制好饮食,多多运动,让体重达标,是当务之急的事情!只有遏制住肥胖,才能将"三高"拒之门外,远离疾病的纠缠!
据统计,北京市100个孩子中就有大约9个孩子患高血压病,有10个孩子血脂异常。这是北京市科委对本市7个区县的两万名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得出的结果。过去20年间,北京市儿童肥胖率增长了5至7倍。儿童肥胖不仅是一个独立的慢性病,小胖墩儿们患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胰岛素血症的风险也同时增长了4至12倍。
家长们应每年定期到专业机构测量孩子的体重、身高和身体脂肪比例,看是不是属于正常标准。对于已经超重或肥胖的儿童青少年,特别是腹型肥胖儿童,建议定期检测血脂、肝功和肝脏B超,确定是否有脂肪肝;8岁以上的肥胖儿童如果近亲属中有糖尿病或伴有黑棘皮症,应每年检测血糖;3岁以上儿童应每年测量血压,肥胖儿童的父母亲如是高血压,或者本身是低出生体重儿童,则患高血压的风险明显增加,除定期测量血压外,还要控制体重、加强锻炼和调整饮食习惯。
1.要讲究科学膳食,避免营养过剩及偏食,控制肥胖。尤其要减少高脂肪食物(如巧克力、奶油等)的摄入,同时,要加强体育活动,切忌以看电视、打游戏机代替课余锻炼。
2.此外,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良好睡眠,避免精神长期高度紧张也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对肥胖儿童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儿童应每半年查一次血糖,以便于早期发现糖尿病。
3.纠正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如经常过量进食,进食过快,常吃或喝油炸食品、奶油冷饮、高糖食品及饮料,以避免身体肥胖,减少发病几率。
4.1型儿童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有关,难以预防,家长应当密切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争取做到早发现,一旦孩子出现可疑症状,尽早去医院做相关化验检查。
儿童1型糖尿病出现胆结石需要切除胆囊吗?如切除会有什么影响呢?淀粉酶一直降不下来,是什么原因?有什么方法吗?
专家做的真好看
儿童1型糖尿病除扎胰岛素外有无治疗新法
管理员回复:  您好!儿童1型糖尿病目前治疗最好的方法就是胰岛素了,胰岛素也是目前治疗糖尿病最好的药物,所以我们还是建议孩子接受胰岛素治疗。
  如果心疼孩子每天打针,可以为孩子安装胰岛素泵,大大降低疼痛。不仅减少打针的次数,还能及时的反应血糖变化,让孩子能够及时的控制并发症,我们建议您这么做。
  其它意见可拨打电话400-咨询专家,他们会有更好的建议推荐。
儿童专题,不错
医院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分钟寺280号(南三环方庄桥东300米小红门路北口)
邮编:100078
北京瑞京糖尿病网版权归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所有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Copyright ruijing hospita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