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失眠怎么办抑郁心理疏导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十月怀胎,期待中的千金女儿顺利降生,月子中小兰内心的喜悦还没散尽,却时不时的出现莫名的心情烦躁,近半个月更是常常感觉心里压抑,有时克制不住的无辜发脾气,抱怨指责老公,严重时都不想给孩子喂奶,觉得活着没意思,过后又觉得很后悔,经常处在自责中。这种感觉最近似乎越来越严重了,家人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在好友的建议下,小兰来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经过医生的询问,结合相关的心理情绪状态检查,确诊小兰患上了中重度的“产后抑郁症”,必须尽快接受必要的治疗。
  什么是产后抑郁症?其发病原因是什么?
  产后抑郁症多于小孩出生后的6周内发生,一般情况下持续一周或更短的时间后,症状会自然缓解或消失。
  产后抑郁症是由于产妇在生产后体内激素水平急剧变化,导致的精神情绪波动所致。当然,产妇在生产前后精神过度紧张、长期睡眠不足、身体疲惫不适以及对自己的现状不满、缺少家人关怀和支持、对作为母亲这个新角色认识不足、过度担心恐惧等也是导致产后抑郁情绪发生的重要原因。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有哪些?
  多数产妇产后抑郁症状并不十分明显,不容易被他人觉察,也不会严重影响其照顾婴儿或日常生活。经过一段时间(一般3个月到6个月)症状可自行缓解消失。如果产妇有以下症状,必须及时寻求专业人员(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1、抑郁症状明显,日常生活严重受到干扰,甚至无法照顾婴儿。
  2、每日感觉极度疲倦和严重睡眠缺乏。
  3、莫名的感到绝望和无助。
  4、总感到失落,反复自责,却对家庭及照顾孩子失去兴趣。
  5、有想要伤害婴儿的冲动。
  6、有轻生念头甚至自杀行为。
  如何克服产后抑郁症
  对于大部分生产后的产妇来说,产后抑郁情绪经过一段时间会自然缓解消失。当感觉有这种不良情绪时,也可以通过以下自我调节的方法,尽快改善不适症状,避免不良情绪的恶化。
  1、积极接受家人的帮助,或主动寻求他人帮助。
  2、白天在婴儿睡觉的时候,做一些放松的事情,如找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或休息或小睡一会儿。
  3、找机会与丈夫一起出去吃晚餐或看电影,使身心尽量得到放松。
  4、参加好友聚会,一起吃饭、聊天。
  5、不过高的要求自己角色的转变。
  6、有不好的感觉或感受时及时向丈夫、家人以及朋友倾诉,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关爱。
  5、参与其他产妇的聊天,交流各自经验和感受。
  6、适当锻炼身体、坚持健康有规律的饮食,尤其避免过度节食减肥等行为。
  和普通的抑郁症一样,产后抑郁并不是绝症,只要采取合理的干预治疗措施,病情便能及时有效的得到控制。忽略回避或拖延病情,常常是导致严重后果的根本原因。小兰经过心理医生的疏导,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正确的认识,同时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在积极接受心理、药物的综合治疗下,很快从抑郁的阴影中摆脱了出来。
  (航空总医院兰馨母婴护理中心 )
  专家简介:
  兰馨母婴心理专家、航空总医院主任、主任医师
  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获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医学/心理学博士学位,拥有日本国立精神神经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经历。长期从事精神因素刺激对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及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诊治,具有深厚医学、心理学素养及20余年临床及教学经验。善于调节各种躯体疾病中的心理问题,并能对各种社会适应性障碍及心理危机进行及时心理干预。
  专业特长: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诊治,调节各种躯体疾病中的心理问题,并对各种社会适应性障碍及心理危机、一般人群的恋爱婚姻家庭问题、工作学习问题、就业问题、戒烟问题等给予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
  兰馨母婴中心咨询预约电话:010-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长期从事精神因素刺激对机体健康影响研究及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心理疏导;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高龄;关键词―――高龄产妇精神疾患心理护理;1.高龄产妇发病原因;1.1生物学因素⑴内分泌变化――分娩使母体的内分;1.2心理因素⑴个性――有人发现产后抑郁常发生在;1.3社会因素一些研究认为应激性生活事件如:夫妻;2.高龄产妇的心理疏导;2.1营造温馨气氛调节饮食;几乎100%的高龄
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心理疏导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高龄产妇也逐年增多。继而高龄妇女的妊娠、分娩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西方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分娩后12个月内是妇女一生中发生精神疾患的高危时期。同非孕期比较,妇女患精神疾患的危险度极高,特别是在产后一个月内急剧增高,相当于孕期的20倍左右。直到分娩后的第二年,危险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本文简要分析一下高龄产妇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并根据其心理表现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高龄产妇
1. 高龄产妇发病原因
生物学因素 ⑴内分泌变化――分娩使母体的内分泌发生急剧变化。产前的情绪高涨时期与胎盘类固醇的排出达到高潮的时间正好吻合,而分娩后胎盘类固醇的分泌突然减少时则患者表现抑郁。也有人对怀孕者与非怀孕者的尿液检查发现,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降低与产后精神疾患的增加有着密切联系。另外,产后垂体、甲状腺功能低下与产后抑郁也密切相关。⑵遗传因素――有人发现,该病患者的近亲中精神病发病率为14%左右,由此可见遗传在产后精神疾患的病因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⑶躯体并发症―― 由于高龄产妇易并发高血压、蛋白尿、产程延长与难产等,有人发现产后抑郁的患者50%并发上述疾病。研究发现,有难产手术如产钳或行剖宫产者,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
1.2心理因素 ⑴个性――有人发现产后抑郁常发生在以自我为中心 、情绪不稳定、情绪不稳定、好强求全、性格认真、固执保守、与人相处不融洽等个性特点的人中。⑵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 所有的妇女在孕期及产后均有心理退化,因而容易造成抑郁焦虑。
社会因素 一些研究认为应激性生活事件如:夫妻分离、经济困难、婚姻不协调等均与产后精神疾患的发生有关,另外,缺乏社会支持和丈夫的体贴和关心、周围人的帮助少、夫妻关系不融洽等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关。
高龄产妇的心理疏导
2.1 营造温馨气氛调节饮食
几乎100%的高龄产妇从住进医院的那天起就开始逐渐地紧张。为了能有个全方位的护理,应当把产房布置得很温馨,粉红色的墙壁配上适当孕妇须知的画片,让产妇一住进医院就感觉好像自己家里一样。同时粉色可以起到缓解精神紧张的作用。病房要时刻保持空气清新,光线要柔和,台板上摆放一些不易引起过敏的花卉,再加上护理人员和蔼可亲的笑容,这些对于高龄产妇来说就是莫大的安慰,对于缓解她们紧张焦虑的情绪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其实很多时候饮食对于调节孕妇的心理以及情绪也是很有帮助的。很多高龄产妇认为自己只生一个孩子,所以大量的吃东西为了把自己的小孩养的白白胖胖的,其实这样是进入了一个误区。对于高龄产妇来说,在饮食上要一定要注意各类营养要素的平衡摄入。有些水果还可以起到放松心情的作用。加强营养的同时,要控制高脂肪、高糖饮食,避免怀孕期间
体重增幅过大,这样容易导致产妇很胖而生出来的婴儿却体重很轻。同时也要注意适当的体力活动,防止胎儿过大不利于分娩 2.2
产后心理疏导及护理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会认为婴儿健康的出生后产妇不再需要护
理。其实往往不然,据卫生部统计数字显示,在孕期及产后,有50%~70%的产妇会出现轻度抑郁症状,其中10%~15%为抑郁症。女性抑郁症的高发年龄是35~40岁,而高龄产妇正处于这一特殊时期,因此高龄产妇较之适龄产妇,患抑郁症的几率要大。症状基本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烦躁、易怒、负罪感、头脑不清、思维混乱等,而自杀倾向则是孕期抑郁症最严重的表现。随着婴儿的娩出,产妇身体的内分泌会有一定的变化,对于一些物质如HCG的变化、雌孕激素水平的降低等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产妇的情绪。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利情况等因素都会在产妇心理留下深刻的精神烙印,所以说产后的护理也是尤为关键。婴儿娩出后家里人的视线往往转移到婴儿身上,很多时候有可能忽略产妇的感受,再加上自身的生理特点使之比较容易进入轻度抑郁的阶段。更有些产妇因为家里人对于男孩的渴求,生了女孩后的负罪感和内疚往往更容易让产妇陷入烦躁,思维混乱之中继而发生意外。针对上述情况,护理人员应该更加细心的进行护理,尽量多得与产妇交流,注意产妇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进行合理的引导,使产妇尽快地走出心理误区。同时对于产妇家属也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健康心理辅导,让他们能够协助护理人员参与到产妇的护理过程当中,这样更有利于产妇产后的心理
建康和情绪的恢复。
总之,由于高龄产妇这一高危人群有其特殊性,所以说整个围生期全方位的心理护理是必须也是必要的。通过我们全方位的护理,对于消除高龄产妇的负面情绪和降低围生期高龄产妇的并发症以及产后的抑郁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融洽了医患关系,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和发展。
作者简介:刘玉红
作者单位:天津市红桥区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 江开达.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Sleath B,West S,Tudor G.Ethnicity and prenatal depression:women's experiences and perspectives on communicating about their emotions and feelings during pregnancy[J].Patient Educ Couns,):35-40.
[3]de Weerth C,Buitelaar JK.Physiological stress reactivity in human pregnancy[J].Neurosci Biobehav Rev,):295-312.
[4]Turley J.Causing panic:anxieties surrounding obstetrical care[J].J Am Med Womens Assoc,):146-147.
[5]Sein AJ,Chodorowski Z,Ciechanowicz R,et al.Acute suicidal self-poisonings during pregnancy[J].Przegl Lek,):434-435.
[6]Hatton D C,Harrison-Hohner J,Coste S,et al.Symptoms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breastfeeding[J].J Hum Lact,):444-449.
[7]Bergant AM,Heim K,Ulmer H,et al.Early postnatal depressive mood:associations with obstetric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J].J Psychosom Res,):391-394.
[8]Wheatley SL,Brugha TS,Shapiro DA.Exploring and enhancing engagement to the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 preparing for parenthood[J].Arch Womens Ment Health,):275-285.
[9]胡翠月,陈帼恩,王平.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心理支持度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10]Patkar AA,Bilal L,Masand PS.Pharmacotherapy of depression in pregnancy[J].Ann C lin Psychiatry,):87-100.
[11]Nonacs R,Cohen LS.Depression during pregnancy: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ptions[J].J Clin Psychiatry,2002,63 (Suppl 7):24-30.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外语学习资料、文学作品欣赏、专业论文、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心理疏导64等内容。 
 因此关注孕产妇的心理健康,及时预防、发现并干预孕产妇产后 抑郁显得尤为重要,...3.6对不良情绪的疏导 对有焦虑抑郁情绪的孕产妇,可以通过放松训 练,音乐疗法,...  高龄产妇产后四大难关 1、产后 42 天在安静、空气流通的地方静养度过产褥期。 2、多加关心和安慰产妇,防止抑郁症。 3、谨防产后慢性咳嗽和便秘 4、产后宜温补。...  而研究显示, 孕妇心理压力可影响到婴儿健康,使得不良妊娠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产后抑郁症的表现)。 产后抑郁的并发症有很多, 很多的高龄产妇的妇女们在生完自己的宝宝...  4 2.2 心理护理 2.2.1 倾听和倾诉产后抑郁症的患者是比较容易出现心烦,心情抑郁的现象的,所以也是比较 多唠叨,家属一定要细心的聆听,要站在产妇的角度来思考...  产后抑郁症心理咨询案例分析_教育学/心理学_人文社科...四位老人,都忙着照础孩子和产妇。他常常被忽略了...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3页 免费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要点 5...  1.4.2 遗传 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予以心理安慰和支持,认真做好健康 教育,探索适合各种...  身体消耗很大,再加上难以承受分娩所带来的创伤,高龄产妇普 遍存在身体恢复慢的问题,不少高龄产妇产后都要经历慢性咳嗽、便秘、糖尿病和抑郁症这四重难关的考 验。...  部分合并基础疾病,加之难以承受分娩 所带来的创伤, 高龄产妇普遍存在身体恢复慢的问题,不少高龄产妇产后都要经 历慢性咳嗽、便秘、糖尿病和抑郁症这四重难关的考验...  家庭经济紧张、孩子喂养方式、人格较弱或神经质特点、高龄产妇、孕期健康教育缺乏...如何早期识别产后抑郁症,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予以心理安慰和支持,认真做好...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叶翠薇大夫本人发表
产后抑郁求心里疏导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副主任医师
可以让专业的精神卫生大夫确诊后用药或物理治疗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中的"免费咨询"描述病情
3.成功后,医生会在24小时之内回复
疾病名称:产后抑郁&&
希望得到的帮助:服药后,还可以半夜起来照顾婴儿吗?
病情描述:产后胎盘残留清宫,家人受伤,心情郁闷,身体不佳,导致断奶,引发抑郁症
疾病名称:产后抑郁症&&
希望得到的帮助:希望医生能给我开点药
病情描述:你好,我得了产后抑郁症,在医院开了米氮平和草酸艾司,吃了三个月,好了就停药了,复发了,然后又开始吃,但是这次严重的便秘,一个礼拜都上不了厕所,想问问能不能换一种药?
疾病名称:产后抑郁症&&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产后抑郁症,一个半月前有轻生行为,一直吃中药,医生开的西药没吃。
现在状态有些好转,但还是不能建立自信或对生活的希望,睡眠还是有点不好。
疾病名称:抑郁症&&
希望得到的帮助:排尿少,有问题吗?药还吃吗?
病情描述:产后抑郁症快三年了。现在第一天吃药,情绪我自己能调节好,就是身体的疼痛和不适只能靠药物。吃过药后,能睡着了,身体疼痛好了,就是头晕还有一点。最重要的是每次排尿就只能排出一点。我不怕...
疾病名称:产后抑郁&&
希望得到的帮助:过度担心,焦虑症
病情描述:生产完老是想哭,家人带去看了心理医生,疏导三次有所好转,现在整天焦虑,过度担心孩子和家人发生意外,担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问题,十分担心,过度担心所有的事情,幻想不好的事情发生
疾病名称:产后抑郁狂躁&&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心理出现了障碍还是简单的情绪问题?可以如何处理?
病情描述:我现在是五个月宝宝的妈妈,生完宝宝后我感觉自己像选择性失忆了,健忘,要不就失眠,要不就嗜睡,还易怒,昨天因为和家里人言语冲突,后来情绪失控,居然扔东西,还掐他们脖子,感觉手都不是自...
疾病名称:产后抑郁&&
希望得到的帮助:我是否正常
病情描述:医生你好
我是产后三个多月,有次不小心看到老公微信在和陌生女人聊天,而且是很暧昧的话,强忍着没有当场拆穿,后来适当的时机问了他,被告知是别人主动找他,他就随便调侃几句。可明明是他主动...
疾病名称:产后抑郁&&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医生说是产后抑郁,现在每天情绪特别低落,老爱胡思乱想,爱哭。
疾病名称:产后抑郁症&&
希望得到的帮助:希望确诊是否产后抑郁症!
病情描述:产后不喜欢宝宝,感觉生完宝宝等她长大了我就老了就要死了,害怕,晚上睡不着,心慌,呼吸困难严重时坐立不安不知道该干嘛内心还充满恐惧。
疾病名称:产后抑郁症&&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患者刚生产完孩子,不足一个月,孩子系早产,反复黄疸,医生说的比较吓人,患者现在总是发脾气,常常坐着坐着就开始哭,这个怎么办啊!
疾病名称:产后抑郁倾向&&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跟大学女同学同住,晚上半夜摸我下体,我抓住手扔一边,当时还是小姑娘,没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后来这事忘了又有几次同住经历「几年后」,没发现有问题。等到结婚怀孕后,特别是喂奶时就想起这个...
疾病名称:产后抑郁,狂躁?&&
希望得到的帮助:心理障碍还是情绪问题?需如何处理?
病情描述:疾病:产后抑郁狂躁
病情描述:我现在是五个月宝宝的妈妈,生完宝宝后我感觉自己像选择性失忆了,健忘,要不就失眠,要不就嗜睡,还经常头昏脑胀,易怒,昨天因为和家里人言语冲突,后来情绪失控...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叶翠薇大夫的信息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循证,擅长女性青春期、围产期、围绝经期的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以及性心...
叶翠薇,女,9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经于95年赴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中...
精神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脑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定医院
广州市脑科医院
南昌大学二附院
心身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
苏州广济医院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
产后抑郁知识介绍
精神科好评科室
精神科分类问答产后抑郁症
我的图书馆
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post-nataldepression)是指产妇在后出现的抑郁障碍。其表现与其他抑郁障碍相同,情绪低落、快感缺乏、悲伤哭泣、担心多虑、胆小害怕、烦躁不安、易激惹发火,严重时失去生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悲观绝望、自伤自杀。如能早期识别,积极治疗,预后良好。妇女在怀孕和生产期间,伴随生理、心理及环境的一系列变化,产后精神卫生问题非常常见,其中产后抑郁是最常见的一种。在分娩后的第一周,约50%-75%的女性出现轻度抑郁症状,10%-15%患产后抑郁症,产后一个月内抑郁障碍的发病率是非分娩女性的3倍。& & &产后抑郁症的分类  在临床上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疾病的国际分类法系统(ICD-10),美国分类法系统(DSM-Ⅳ)。  产后障碍在症状、病期、病程和结局方面与其他抑郁障碍类似,临床上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均将其归入,心境障碍抑郁发作,并按照抑郁发作的表现进行亚分类。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关于抑郁发作分类如下:轻性抑郁症,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轻抑郁,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美国分类法系统(DSM-Ⅳ)要求分类后标明产后起病,规定起病时间为产后4周内。产后抑郁症如何预防  心理社会因素在产后抑郁的发生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产妇做好生活方式调适和心理调适,配偶和家人要多给予理解、关心和支持,尽量避免和减低不良应激的影响,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  产妇生活方式调适  ①在做新妈妈之前,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接受妊娠、分娩、哺乳和育婴知识的培训,减轻对妊娠、分娩和养育婴儿的紧张恐惧的心理,尽早了解学习育婴技能,避免婴儿到来时手足无措,紧张慌乱;  ②照顾新生儿产妇会精疲力竭,疲劳和缺乏睡眠很容易导致情绪低落。尽可能多休息,不要什么事情都要亲自去做,孩子睡觉时产妇也尽量睡觉;  ③新生命的到来会占用你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要学会寻求丈夫、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例如请丈夫帮助完成家务和夜间喂奶的工作,请家人帮助准备食物或者处理家务等等;  ④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适度锻炼身体,走出户外,带着孩子到户外活动、散散步,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温暖的阳光;  ⑤保持营养丰富的饮食,多吃谷物、蔬菜和水果,同时注意为自己创造安静、闲适、健康的休养环境;  ⑥注意和他人分享你的感受,多与你的配偶在一起,告诉他你的感受;找一个信任的朋友,和他倾诉一下你的感受;和别的新妈妈聊聊天,相互沟通。这样可以缓解你的情绪,也可以学习到新的应对的方法和经验。  产妇心理调适  ①产妇的个性特点、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直接关系负性应激事件影响结果,培养自信、乐观、积极、健康的,采用积极的认知模式、情绪和行为模式,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自信、乐观、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调动内部力量或求助于外部力量克服困难,使应激结果的不良程度减到最低。避免消极应对方式,如自我否定,悲观消极、躯体化、回避解决问题,产生负性情绪和消极行为;  ②热爱新的生命,对孩子的到来,要抱有一份欢喜之心。新生命的诞生,是婚姻的结晶,是生命的延续,将给家庭带来新的希望、快乐和幸福,新的生命同时也带来了艰巨繁忙的劳动和重大的责任,在繁忙劳累中体会快乐和幸福。  ③做好母亲角色的转换,过去是被照顾对象,现在自己是肩负责任照顾婴儿,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注意克服损失感,如失去自由和许多娱乐,失去以往的身份,失去苗条身材等。作为孩子的母亲价值观需有所改变,对自己、对丈夫、对孩子的期望值要接近实际,对生活的看法也要实际,努力增加幸福感和责任感,感受新生命诞生带来的幸福快乐;  ④放弃完美主义的想法,不要迫使自己做所有的事情,不要期望每一件事都做的十全十美,在不感到疲惫的前提下尽力而为。  配偶和家人的支持  ①缺乏来自他人的支持是发病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来自配偶的支持,配偶和家人要了解学习孕产妇照顾和育婴知识,多给予理解、关心和支持,外来的支持可以将负性应激的影响降到最低;  ②配偶和家人要愿意承担家务和分担照料孩子的事物,及时告诉产妇育儿的经验,帮助适应新的生活变化,平稳度过陌生和慌乱期;  ③为产妇创造安静、闲适、健康的休养环境和氛围,以利于产妇的身心健康;  ④帮助产妇适应角色转变和心理转变,培养自信、乐观、积极、健康的性格,培养积极的认知模式、情绪和行为模式,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⑤简化生活避免改变,在怀孕和分娩后1年内,不要做出任何重大生活改变,重大的改变会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使生活更加难以应对;  ⑥在照顾孩子的忙碌中,别忘记观察产妇的情绪,多沟通,如发现有产后抑郁的一些表现,分担产妇的忧郁和担心,及时劝解、疏导或咨询专业机构;一旦确诊,尽早干预,避免病情加重,避免不良的后果发生。& & &产后抑郁症的危害  产后抑郁障碍患者,受症状影响情绪低落,焦虑,精力体力下降,伴随各方面能力下降,往往不能很好地婴儿,可能影响婴儿心理和生理的生长发育。严重时失去自理生活和照顾婴儿的能力,自责自罪、悲观绝望,甚至出现自伤自杀或冲动伤人的行为(可能因利他性自杀而伤害孩子)。因此,应早期识别,积极治疗,避免不良的后果发生。& & &&产后抑郁症的鉴别  产后精神病  产后30天内易发生精神疾病,表现情绪不稳,言语紊乱,行为怪异,幻觉、奇怪的想法等,上述表现,不符合产后抑郁的表现,诊断应归类于其他相应的精神科类别。  继发性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可由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某些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冰毒等)引起,二者鉴别点如下:继发性抑郁障碍应有明确的脑器质性疾病史、躯体疾病史,有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有相应的改变,可出现意识、记忆、智能问题;抑郁症状随原发疾病病情好转而好转,随原发疾病病情的加重而加重。    情绪变化是人格问题还是疾病,注意人格是一个人一贯的情绪和行为模式,而抑郁障碍有明显的起病时间,病理性情绪障碍需持续一定的时间。&产后抑郁症的治疗  尽可能早期识别,早期治疗,足量足疗程。轻中度抑郁可采用心理治疗,如果持续两周,且症状越来越重,一定要采用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①抗抑郁药提高情绪,一般来说新型抗抑郁药,疗效好、副反应小、耐受性好,使用安全和方便。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草酸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及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米氮平)。  ②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苯二氮卓类(安定等)、丁螺环酮等。  ③需服药治疗产妇,婴儿可改用人工喂养法,尽可能避免药物影响婴儿;  ④定期门诊复查,与医生沟通,监测病情和药物副反应,维持病情稳定。  心理社会干预  负性生活事件与产后抑郁密切相关,产妇经历了孕育、、照顾婴儿的几个阶段,孕产妇要面临生活方式和心理模式的重大改变,要面对更多的心理社会和婚姻问题。  ①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妊娠、分娩、育婴和孕产妇疾病知识,减轻孕产妇对妊娠、分娩和育婴的紧张恐惧心理,争取家属的支持帮助;  ②识别和改善患者不良的认知模式、情绪和行为模式,如对人、对事、对己、对社会过度从否定、悲观、负面的角度看问题,自卑或自尊心过强,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能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做出客观评价;  ③培养乐观、积极、健康的性格,引导患者采用积极的认知模式、情绪和行为模式,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避免不良的行为模式,如冲动盲目、不顾后果,孤僻离群、独处索居,缺乏必要的沟通和社会交往等;  ④调整婚姻家庭中不利的心理因素,提供危机干预;  ⑤产妇自己做好生活方式调适和心理调适,配偶和家人要多给予理解、关心和支持,共同采取积极的应对模式,尽量避免和减低不良应激的影响,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详见下面疾病预防内容)。  治疗疗程  ①急性治疗期治疗控制焦虑抑郁等症状,疗程一般6-8周;  ②巩固治疗期是巩固急性期治疗效果,防止症状波动,疗程一般4-6月,药物剂量一般维持原剂量不变;  ③维持治疗期防止复发,维持治疗应持续多久尚无定论,维持治疗的药物剂量和用药持续时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因人而异,治疗方案个体化。停药时,药物剂量边观察边减少,逐渐停药。&&&&&&& 相关推荐:&&&&&&&&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①家属要学习和掌握疾病知识,正确对待疾病,多给予理解、关心和支持。学会观察和识别方法,一旦发现,尽早干预,到正规医疗机构治疗,避免病情加重,避免不良的后果发生;  ②因患者病后会有各种能力不同程度的下降,配偶和家人要主动承担家务和分担照料孩子的事物;  ③为患者安静、闲适、健康的休养环境和氛围,对患者日常生活进行照顾,让患者感受到温馨和支持;  ④在照顾孩子的忙碌中,别忘记多与患者沟通,观察情绪变化,对焦虑、忧郁、自责情绪进行劝解疏导,对悲观的情绪要给予信心和希望,注意发现悲观的情绪和自伤自杀、伤害孩子的先兆,避免不良的行为发生;  ⑤如果病情严重,考虑住院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以下是产后抑郁症最常见的几个症状。不过,但就算妈妈不时出现其中的几种症状,很可能也没有患上产后抑郁症。毕竟,做妈妈会让你的身体和情绪都像坐上了过山车一样,可以预见这中间一定会有起起落落。但是,如果你有不少以下症状,并且持续时间超过2周,就应该去看医生了。  1、白天情绪低落,夜晚情绪高涨,呈现昼夜颠倒的现象。  2、几乎对所有事物失去兴趣,感觉到生活无趣无味,活着等于受罪。  3、食欲大增或大减,妈咪体重增减变化较大。  4、睡眠不佳或严重失眠,因此白天昏昏欲睡。  5、精神焦虑不安或呆滞,常为一点小事而恼怒,或者几天不言不语、不吃不喝。  6、身体异常疲劳或虚弱状态。  7、思想不能集中,语言表达紊乱,缺乏逻辑性和综合判断能力。  8、有明显的感,常常不由自主地过度自责,对任何事都缺乏自信。  9、有反复自杀的意念或企图。&&&&&&& 相关推荐:&&&&&&&&&&&&&&&&哪些人易患产后抑郁症  完美主义的性格由于完美主义的女性对产后当母亲的期望过高以至不现实,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愿意寻求帮助,所以她们可能会无法适应当一个新妈妈。而且如果丈夫很少一起孩子或者女性缺少丈夫在精神上的支持的话,她们就会觉得有巨大的压力。怀孕期间有过情绪波动的怀孕期间有过严重的情绪波动,如搬家,有亲朋离逝,或者战争等等都会使孕妇更容易产生产后抑郁症。许多病例都显示,大部分的女性是在怀孕时期已经显示出产后抑郁症的征兆,其中有许多在产后的抑郁情绪会继续加深。导致产后忧郁症的原因  1、体内荷尔蒙的变化。  2、生产过程引起过度的害怕和惊慌。  3、产后伤口太疼以及全身虚弱乏力。  4、照顾新生儿的压力及夜间。  5、角色和生活习惯的转变。
发表评论:
馆藏&2466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后抑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