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CMV-DNA血液和尿液检验报告出来

【转载】进阶: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普及
本文是《》一文的进阶&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包括捐献知识科普,国外关于捐献过程风险的文献,和本菌联系到的捐献者亲身解答。本文力求客观,不设立场,只求大家能有尽量全面的了解,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分享之。
第一部分:挽救白血病人原来很简单
【一、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治疗哪些疾病】&
利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疾病包括肿瘤性疾,如白血病、某些恶性实体瘤,以及非肿瘤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病、急性放射病、地中海贫血、重症天疱疮严重并发症(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
也许您还不知道,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已经可以通过外周血捐赠实现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外周血液中有微量的造血干细胞,只是数量不足以提供患者移植所需的造血干细胞数量。如果通过连续几天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Filgrastim,简称为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或者G-CSF),就可以将骨髓腔内的造血干细胞动员(mobilization)至人体外周血液中,此时再经由血细胞分离的技术,就可取得所需的造血干细胞(过程与一般分离式献血类似)。对于健康人而言外周血干细胞捐赠与骨髓捐赠比较,外周血干细胞捐赠时的疼痛不仅恢复较快,而且无麻醉相关危险性。抽取造血干细胞后,成体的干细胞总量有些许减少,但是这种减少是在保证干细胞足够机体使用的基础上的减少(捐献干细胞必然是有副作用,就像受伤流血,这个谁都不能否认)。
【二、造血干细胞动员剂介绍】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生长因子,它可选择性的作用于粒系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并可增加从骨髓释放到血管内的造血干细胞数量。是在每个正常人体内都存在,调节骨髓中粒系造血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已普遍应用于很多患者,如癌症患者接受化学治疗后、或患者在接受骨髓移植后、以及其它原因所致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的患者,可以使用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增加其白细胞数目。造血干细胞动员剂用于健康捐赠者以动员造血干细胞至外周血,已在多数先进国家广泛推行。健康成人应用该药24小时后,其在尿中的浓度即已降至检出界限以下。连续多日用药,监测其血清药物浓度,未发现蓄积现象。在该药的动物试验中,给小鼠一次注射相当于临床剂量近1000倍的药物,未发现有急性中毒反应。长期大量应用(4~13周)可出现ALP(碱性磷酸酶)升高,脾重增加。但停药后即恢复。由于动员剂会提高白细胞数目,故会发生类似于感冒后身体白细胞增多的表现,如头晕、疲劳、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等。其临床应用中报告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发热(1.3%);骨痛、腰痛(1.2%);肝功能异常(0.5%);皮疹(0.3%)。有极少数可发生过敏反应(发生率&1/4000),经积极抗过敏治疗能迅速消失。对于高敏体质者必要时可先做皮试。
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有可能转化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急性髓性白血病。对于MDS患者有可能促进幼稚细胞增殖,转化为髓性白血病。
需要强调的是:&1、其副作用总的发生率约4.9%,并不比我们日常应用的其他药物多或者严重。2、其诱导产生白血病细胞的基础,是患者本身已有血液病。对于正常人而言,这种可能性并不存在。全球截至目前为止,中短期(约20 年)的资料显示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注射对健康人未发现有不良影响,这些不良影响包括是否会增加捐赠者癌症发生率或早期骨髓再生衰竭。
【三、外周血捐赠过程】1.身体健康检查外周血干细胞捐赠,如同一位骨髓捐赠一样,必须接受身体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包括:(1)医师问诊(评估病史、家族史等)。(2)X光检查及心电图检验查(评估心、肺功能)。(3)感染性疾病检验:检查项目包括乙、丙型肝炎、HIV(艾滋病毒)、STS(梅毒)、CMV(巨细胞病毒)、EB病毒)。(4)血液、生化检验:包括血红素、血球容积、血球数量,尿液及粪便检验等。(5)如果是女性,必须做妊娠检验。(6)骨髓穿刺学检查:以确定捐赠者为正常骨髓
关于第六条解释一下,骨髓象检查在临床上用于造血系统疾病的确诊和某些疾病的协助诊断,因为骨髓的很多病变不会体现在血液中,只能靠抽取一部分骨髓液(不超过0.2ml)进行检查。身体检查的目的在保障捐赠者捐赠过程的安全,同时也保障患者可以接受到最适当的造血干细胞。健康检查后二周左右,志愿者会收到一份是否适合做外周血干细胞捐赠的医学评估报告。医学评估结果有可能显示身体情况不适合做捐赠,或者有某一项检验项目不在正常值内,这时可能被要求再次检验。2.采集外周血前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当完成身体健康检查,并由专科医师确定志愿者符合捐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条件时,患者的主治医师会建议患者最佳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日期,红十字协会将与志愿者联系,确认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日期。(1)志愿者将接受每天一次,连续4&5 天(依捐赠者的体重、体质和不同采集医院的单针剂量规格,实际每日注射次数和剂量可能有所不同)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注射&&本协会将安排志愿者在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前四天住院,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皮下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入院后第五天开始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每次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注射剂量是由专科医师依据捐赠者体重评估而决定,可注射于上臂、腹部或大腿皮下。第一次皮下注射须观察15 分钟,如果有局部皮肤或全身性过敏反应,须多观察45 分钟。(2)在每一次注射前,都会被询问是否有症状反应。(3)在第一天注射前会先被抽血检验,抽血量约7~14毫升 左右,这是用来评估血细胞数量。女性捐赠者则必须确认是否怀孕。3.患者移植前一个月内,其主治医师可能要求捐赠者提供一些血样。原则上血样的要求不超过50毫升。这些血样会从手臂静脉血管抽取,主要用于患者治疗方案上的一些必要临床检验。例如:从血样萃取的基因(DNA),日后可用来判断患者移植后所生长出来的血液细胞是否为新植入捐赠者的细胞还是原有患者的细胞。除非事先获得志愿者的书面同意,否则此血样只能被拿来做为临床治疗所需的检验分析,而不能用于任何研究用途。4.采集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的过程会在专门的采集医院进行。志愿者的血液会从插在一个手臂血管的针头流进血细胞分离机,经过血细胞分离机将造血干细胞分离采集于机器内。分离出干细胞后剩下的血液,将会立即从连在另一个手臂的针头回到体内。每次采集所需的时间约需三至四小时,原则上须分两天,每天各采集一次。采集次数及采集量,主要是依据患者体重而定。每位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CD34 阳性细胞)需要量,依协会标准为患者体重(kg)&5&106(通俗地说,依据患者体重的不同,大约总共需要80 ~150 ml的造血干细胞液,其形态与献血时的红色血浆相似)。采集后的成品保存于2℃~8℃,如移植医院要求,可以室温保存,但须尽快植入受髓者体内,以不超过36 小时为原则。若因特殊情况(例如:对于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无反应、找不到足够大的外周血管或身体有特殊状况而导致无法顺利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将被征询改用其他方式采集造血干细胞,例如置放中央静脉导管(俗称&置管&)或改以髂骨处抽取骨髓。在患者尚未进行预处理(清髓疗程)之前,志愿者也可以拒绝放置中央导管的要求。如果拒绝放置中央导管,将被征询是否同意改以髂骨处抽取骨髓,并签署骨髓捐赠同意书。不论是选择放置中央导管,或改以髂骨处抽取骨髓,采集医院的医师都会在您签署同意书前进一步说明及解释。而志愿者有最后的选择权(即使选择有可能不符合患者的要求)。在每一次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后,志愿者都会被抽取5毫升 的血样以进行血常规检查,随时监测您的血细胞数量。采集完成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成品将留取0.5~1 毫升供做检测分析各类细胞数量及感染性微生物检测,这些是移植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除非事先征得本人书面同意,否则此造血干细胞液不能被拿来做临床以外的学术研究用途。
【四、捐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1.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的副作用&&其副作用均为一过性/可复性的,对身体健康无影响(1)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可注射于上臂、腹部或大腿皮下,注射部位可能会疼痛。(第一次皮下注射须观察15 分钟,如果有局部皮肤或全身性过敏反应需再观察45 分钟)。(2)不良反应包括骨骼疼痛、肌肉酸痛、类感冒症状、发热、头疼、发抖、恶心、呕吐、盗汗及失眠等。这些症状,通常在停止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后2-3 天,即可获得改善。少数不能耐受患者可服用药物泰诺林等缓解症状。(3)注射动员剂后,外周血白细胞浓度明显增高,从而导致血液粘滞度增高,血液流动缓慢,容易并发微小血管血栓形成,而以血流丰富的肝脾等部位栓塞并发症多见。因此请您从静脉注射动员剂开始注意适当增加饮水,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如果您在接受动员剂注射后,感觉到胸部肋骨左下方疼痛,请立即联系向医生或本协会说明,因为这个部位的疼痛有可能是脾脏肿胀或出血,这是注射动员剂之后可能的严重副作用,出血发生的概率约为万分之一。(4)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注射前,女性捐赠者必须抽血接受怀孕检查。因为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所以正在怀孕或哺乳中的女性捐赠者,则不能接受造血干细胞动员剂的注射。也请您确定在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期间及最后一次注射后48 小时内,无怀孕或哺乳的可能。(5)因为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注射有极微小的可能会发生一些类似的过敏的反应,如心跳加速、晕眩、呼吸急促、皮肤瘙痒或皮疹;经抗过敏治疗后均能好转。仍有部分捐赠者表现为血压增高及相关症状。血压轻度增高不必处理,停用动员剂后症状自然好转,很少有血压显著增高者,即使有也可以给予降压药物控制。2.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风险及相应措施采集医院使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是用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血细胞分离机中和血液接触的部分均为一次性使用材料,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术此项操作由经过严格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尽管如此,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本身存在一定风险;加之各种不确定因素存在,仍可能出现下述不良反应,特行告知:1.由于采集过程中需要使用枸橼酸钠抗凝,以使血液循环通畅。捐赠者可能会出现低钙反应:如手足麻木、痉挛、畏寒、寒颤、心慌、恶心等不适。当捐赠者本身低钙时更易发生。一旦发生,采集人员将按常规从采集管路中补充葡萄糖酸钙以纠正上述不良反应。2.采血过程需要在血管通畅条件下完成,当捐赠者血管条件不好时可导致细胞分离机反复报警。频繁报警会影响采集效果,发生采集物中红细胞过多、出现凝块等问题,加之其他与捐赠者相关的生物因素往往难以预测和完全防范。为了达到采集高质量,北京道培医院要求进行静脉插管建立采集通道。静脉插管不是必须的,如果捐赠者血管条件好,一般不插管,只是进行一般的静脉穿刺(和静脉抽血基本相同);即使捐赠者需要插管也仅仅是股静脉插管(浅表静脉),而不需要进行深静脉插管,对于凝血功能正常的人来讲除感染外基本无风险,而感染通过无菌操作,穿刺后三天内保持局部干燥是可以避免的;恢复则同局部小创口愈合一样,3天基本可以痊愈。3.血细胞分离机为电脑自动控制,对温度和湿度极敏感。外界条件变化可能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而中断采血,一旦发生,将酌情采用停机、更换采血机器等方法处理。4.造血干细胞采集医院所用的采血管路是有资质的厂方提供的配套一次性管路。医院内受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将全程监测采集过程,万一在采集时出现管路故障,采集医院会及时更换管路以保证采集顺利进行,不会影响捐赠者的健康。5.捐赠者存在个体差异,由于个体的血液细胞数不同,采用同样的程序,循环同样的血量,采用的细胞数可能有较大差异。6.造血干细胞采集会降低血小板数量。采集过程不仅采集造血干细胞,而且会有部分血小板一同被采出,所以会出现血小板减少,并且没有方法可以避免血小板减低。需要说明的是:捐赠者提供造血干细胞后体内的血小板即使降低也会在安全水平,而且多数在1周内恢复正常水平。血小板降低一般不会对机体止血功能造成影响,采集过程中我们会监测血常规(血小板)以确保您的血小板处于安全水平如血小板显著减低,主治医师将采取以下措施:a.在采集过程中全程监视血小板数量b.缩短采集时间c.调整采集参数减少血小板损失d. 延后一天采集e. 争取您的同意采集骨髓血或取消造血干细胞捐赠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不可避免的伴有血小板损失,因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成分的药物会影响血小板数量,建议在应用动员剂期间及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后十四天内,禁止服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成分药物。3.捐赠过程中发生伤害事件因捐赠外周血干细胞的医疗作业而产生严重伤害的风险非常小。但是万一发生伤害时,则执行该业务的医院会立即提供必要的急救与后续相关医疗照护。
【五、&捐赠后追踪】捐赠造血干细胞之后,本协会定期以问卷或抽血检验了解您的恢复情形,外周血捐赠后随访的时间为:一周及一个月抽血检验,三个月、半年问卷调查。之后则每一年做一次抽血检验,长期随访至五年为止。
第二部分:临床数据分析捐献过程的风险
相关文献,发表在09年的Haematologica,2010年影响因子为6.532,用谷歌学术搜索在第一篇。
文章的翻译如下:
【研究背景】:&
造血干细胞异体移植对捐赠者的健康风险往往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近来关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administration,G-CSF)这项诱导措施可能引起血液恶性肿瘤方面的争论以及一些严重并发症的报道,挑战了这项认知。&
【实验设计和方法】:&
主要从35个欧洲国家中遴选出了338个异源移植小组,针对干细胞捐赠可能引起的致死性、严重不良反应以及恶性血液瘤等进行调查。&
【研究结果】:&
338个造血干细胞异源移植小组中大约有262个小组(77.5%)在年期间进行了第一次调查,其中又有169个小组于年接受了第二次调查。他们一共完成了大约51,024例造血干细胞异源移植,其中27,770例是进行骨髓移植,23,254例进行了外周血移植。在这些51,024名捐赠者中,5名捐赠者死亡,其中1例是在骨髓捐赠后死亡(注:为下列第一位死者),4例则在外周血捐赠中死亡,死亡几率约为0.98/1万人。&
五名死亡捐赠者死因:&
1,肺栓塞,同时有家族遗传病史,antithrombin III deficiency(抗凝血酶ⅲ缺乏,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但是不确定这个死亡的捐献者是否也是遗传缺陷病患者。基本可以确定是死于捐赠。注:38岁&
2,蛛网膜下血肿,捐献者之前有冠心病,在捐赠后还同时服用阿司匹林(这是造血干细胞捐献必须要避免的药物禁忌),而且血小板计数不正常。注:67岁&
3 & 4,死于心脏骤停,与捐赠是否有关尚不清楚。共同点为吸烟,其中一人患高血压。注:43和52岁&
5,&死于捐赠过程中人员操作失误,把两种药剂搞混。注:27岁&
共有37例严重不良反应,致病几率约为7.25/1万人,其中12名在骨髓移植后(4.32/1万人),25名在外周血移植后(10.76/1万人)。此外,大约有20名捐赠者出现恶性血液瘤(3.92/1万人),其中8名捐赠者在骨髓移植后,12名捐赠者在捐献外周血干细胞后。恶性血液瘤的出现几率并没有高出正常年龄和性别相关的致病几率普查结果。&
【结论】:&
造血干细胞的捐赠可能存在致死或者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这个风险虽然小但是确实存在。而实际上,由于实验设计和研究过程中某些潜在的误差,真正的事故数据有可能会比已给出研究数据的要高。因此,我们仍需建立一个标准且兼具连贯性的捐赠者后续健康评估体系来检测捐赠造血干细胞的长期后遗症问题。&&&
第三部分:捐献者亲身回答本菌联系到了自己的学长:周星星,也是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感慨一下捐献干细胞和献血的还是学医的居多啊&),他和本菌聊了很多,回答了不少问题:
Q: 你是打动员剂取外周血的?
A: 是的,打了一个星期的动员剂
Q: 你父母是什么时候知道的,一开始应该是反对吧?
A: 现在还不知道呢,不过应该有耳闻吧。反正...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mv dna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