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脂肪肝治疗药物的药物

治疗脂肪肝的中成药有哪些
  中成药治疗脂肪肝的原则是根据“证”来决定用药,所谓“辨证论治”就是指此。通常有清热利湿、疏肝健脾,疏肝解郁,健脾调中,滋肾柔肝、健脾益气等治疗原则,虽然证型与原则不同,但只要应用得当,效果都很好。如舒肝丸、顺气丸、逍遥丸等对脂肪肝都有一定的疗效。在应用中成药治疗脂肪肝时,首先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相应的证型,方能取得好的疗效。在脂肪肝治疗过程中,如果能达到药与证相符,疗效会非常的好,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品种繁多,但真正明显有效者屈指可数。因而对于那些没有得到正式批准和公认有效的药物最好不用,以防止药物中毒和加重肝脏负担,反而对治疗不利。凡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均应慎用或禁用。另外脂肪肝患者用药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用药的原则是:少而精,以安全有效为准。
  越鞠丸
  【组成】香附、川芎、栀子、苍术、六神曲。
  【功效】理气宽中,解郁消胀。适合于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炎所致的胸脘痞闷、腹中胀满、嗳气吞酸。
  【用法】口服,每次6~9克,每日2~3次。
  逍遥丸
  【组成】当归、柴胡、茯苓、白术、甘草等。
  【功效】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逍遥丸对肝气郁积型脂肪肝患者尤为适宜。
  【用法】口服。水丸,每日1~2次,每次6~9克;大蜜丸,每日2次,每次1丸;浓缩丸,每日3次,每次8丸;冲剂,开水冲服,每日2~3次,每次6克,或遵医嘱;合剂,每日2次,每次10~15毫升,用时摇匀;口服液,每日2次,每次10毫升。
  脂必妥片
  【组成】本品主要成分为红曲等天然药物,经现代科技精制而成。
  【功效】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用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及由此引起的头晕、头痛、胸闷、胸痛、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或有斑点等症。
  【用法】口服,每日3次,每次3片。
  东宝肝泰片
  【组成】蛋氨酸、重酒石酸胆碱、维生素B12等9种药物组成。
  【功效】本品具有明显的祛脂作用,尚有降血脂、降血压,并可明显改善肝病的消化系统症状。主治脂肪肝、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病。
  【用法】口服,每日3次,每次3片,2个月为1个疗程。实验亦证明,本品对肝硬化模型肝脏胶原蛋白的增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脂肪肝肝硬化的治疗。本品对上腹不适、厌食、腹胀、疼痛且伴有明显的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改变,腹部呈肥胖并患有脂肪肝的病人亦有明显疗效。
  血脂康胶囊
  【组成】血脂康胶囊系以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为依据,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而成的纯天然中药制剂。
  【功效】本胶囊制剂富含胆固醇合成酶抑制药,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等有效物质,具有降低人体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等作用,并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定而综合地调节异常血脂,对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以及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用法】口服,早、晚饭后1次,每次2粒,或遵医嘱。
  【注意】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②长期服用应注意检查肌酸磷酸激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③服用抗凝血药物的病人,应适当调整抗凝血药物的剂量。
  龙胆泻肝丸
  【组成】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泽泻、关木通、车前子、当归、地黄、甘草。
  【功效】清肝胆,利湿热。适用于肝胆湿热,症见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龙胆泻肝丸对肝胆湿热型脂肪肝患者尤为适宜。本品具有抗菌、消炎、解热、利胆、、降压、降血脂、利尿等作用。
  【用法】口服。水丸,每日2次,每次3~6克;蜜丸,每日2次,每次1~2丸;浓缩丸,每日2次,每次8克;冲剂,开水冲服,每日2次,每次6克;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1支,10日为1个疗程,或遵医嘱;片剂,每日3次,每次4~6片。从现有资料看,木通中毒剂量可造成肾小管损伤,重点为近曲小管,也包括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突出的表现在皮、髓交界部。这也是许多利尿药物的药理作用部位。木通的利尿药理作用是否与其肾毒性密切相关,尚有待进一步了解。不论情况如何,鉴于木通的强烈肾毒性,在有肾脏病变的情况下应用木通利尿,需要十分慎重。木通急性中毒往往发展为慢性肾脏损害(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炎)表明药物成分具有“胞浆毒”的特征,长期滞留于细胞内带来慢性损害。所以,龙胆泻肝丸治疗湿热型性功能障碍,需要在医生的严密指导下进行,不可私自乱用。
  舒肝丸
  【组成】川楝子、延胡索(醋制)、白芍(酒炒)、片姜黄、木香、沉香、豆蔻仁、厚朴(姜制)、陈皮、枳壳(炒)、朱砂等13味。
  【功效】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满,胃脘疼痛,嘈杂呕吐,嗳气泛酸。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2~3次。
  【注意】孕妇慎用。
  木香顺气丸
  【组成】木香、砂仁、香附(醋制)、槟榔、甘草、陈皮等。
  【功效】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湿浊阻滞气机所致的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用法】口服。每次6~9克,每日2~3次。
  【注意】中气不足、胃阴亏乏者忌用。孕妇慎服。忌食生冷油腻之物。
  香砂枳术丸
  【组成】木香、枳实(麸炒)、砂仁、白术(麸炒)。
  【功效】健脾开胃,行气消痞。适用于脾虚气滞,脘腹痞闷,食欲缺乏,大便溏软者,本药剂对脾气虚弱型患者尤为适宜。
  【用法】每次10克,每日2次。
  【注意】在服用食本丸期间,忌食生冷食物。
  【说明】本成药含挥发油,经动物实验观察具有促进肠胃蠕动、固肠止泻、促进肝细胞恢复、降低胆固醇等作用。经临床实践观察,本成药对脾气虚弱兼肝郁气滞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绞股蓝总苷片
  【组成】绞股蓝总苷片是陕西安康药用植物开发研究所,研制的第一个国家级Ⅱ类新药,为绞股蓝全草中提取的多种人参皂苷及绞股蓝总苷。
  【功效】降血脂,养心健脾,益气和血,化痰祛瘀。适用于高脂血症,见有心悸气短、胸闷、肢麻、眩晕头痛、健忘耳鸣、自汗乏力或脘腹胀满等痰瘀交阻、心脾气虚,肝郁气滞者。
  【用法】片剂,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胶囊,每次2~3粒,每日3次或遵医嘱,温开水送下。用于高脂蛋白血症时,需连用3个月,血脂降至正常后,再连用2个月以上,以巩固疗效。
  香砂六君子丸
  【组成】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
  【功效】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适合于慢性胃炎、脂肪肝、所致的胸脘胀闷,呕吐泄泻。
  【用法】口服。每次6~9克,每日2~3次。香砂六君子丸具有健脾和胃、增强机体、止酸、祛痰等功能,在临床应用中,香砂六君子丸对脂肪肝有较好的治疗功效。有学者在《时方新用》中,以丸改汤加减,即太子参12克,苍术12克,赤芍12克,白蔻仁(后下)10克,砂仁(后下)10克,山栀子10克,鸡骨草30克,半枝莲30克,泽泻20克,土茯苓20克。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本病1例,随症加减连服14剂病告痊愈。此外,经临床验证,本品随证加味,可用于胃扭转等伴有脾虚肝郁者,且对脂肪肝脾气虚弱兼有肝郁气滞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上一篇:下一篇:
脂肪肝相关问答
今日医学顾问
脂肪肝推荐当前位置: >
揭秘:治疗脂肪肝的4大中药方剂
脂肪肝是肝病的一种,这种疾病会严重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一定要尽早的进行治疗,那么你知道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吗?下面专家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偏方,希望能帮助到您,一起来看看吧!
1.小柴胡汤(《伤寒论》)
方剂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炙甘草、生姜各三两,半夏半升,大枣12枚。
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次服。
功用与主治:和解少阳,补中扶正,和胃降逆。治少阳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并治妇人热入血室,暮则谵语。或疟发寒热等症。
2.柴胡桂枝汤(《伤寒论》)
方剂组成:柴胡四两,桂枝(去皮)、黄芩、人参、芍药、生姜(切)各一两半,甘草(炙)一两,半夏(洗)二合半,大枣(劈)六枚。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
功用与主治:和解少阳,解肌发表。治太阳少阳合病,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
3.四逆散(《伤寒论》)
方剂组成:干草(炙)、枳实(炙)、柴胡、芍药,上四味药各十分,为末,每服一方寸匕,白水调下,日三服。
功用与主治:透解郁热,疏肝理气。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痢疾下重。若咳者,加五味子、干姜;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一枚;痢疾下重者,先以水五升,去渣,入散三方寸匕,煮取一升半,分两次温服。
4.茵陈蒿汤(《伤寒论》)
方剂组成:茵陈蒿六两,栀子(劈)十四枚,大黄(去皮)二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蒿减至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次服。
功用与主治:清热利湿,解毒退黄。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皆黄,发热,腹胀食少,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温馨提示:上面介绍的治疗脂肪肝的4大中药方剂,仅供大家参考,还需要对症进行治疗。
相关文章:
向医生咨询相关问题
有问题向医生咨询,百万医生在线解决您的健康问题。
大家都在搜:
健康加油站家庭药箱:六类药物可引起脂肪肝
来源:搜狐健康
第1页 :6类药物会引起脂肪肝
指导专家侯金林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肝病中心主任
脂肪肝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肥胖、嗜酒、营养过剩者容易缠上脂肪肝。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你知道吗,药物也会引起脂肪肝。
版权声明:搜狐健康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6类药物会引起脂肪肝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这种脂肪肝叫药物性脂肪肝。此类脂肪肝应避免使用有害药物,必要时辅以支持治疗,直至脂肪肝恢复为止。
  1、四环素类 四环素性脂肪肝多见于孕妇,用药15天即可发生,病死率高达75%;
  2、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在引起类的同时,可伴有脂肪肝发生;
  3、抗肿瘤药如嘌呤霉素、甲氨蝶呤等可以引起肝脏脂肪变性;
  4、降血脂药,有些降血脂药如安妥明等,若使用不当,反而会加重脂肪肝;
  5、一些中草药及矿物药,如中药大枫子、三氮化二砷均可引起肝脂肪变性;
  6、抗结核药,如异烟肼。
专家说TALKS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肝病中心主任 侯金林
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工厂”,负责几乎所有进入人体的食物和药物的解毒工作。带着“三分毒”的药品更容易直接伤害肝脏。统计显示,可引发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超过900种。
(责任编辑:夏娜)
&&&&&&</div
健康特别关注
医生要求先做CT,患者腹痛难忍跳楼…[]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专题推荐:
您的位置:
>> 脂肪肝吃什么药
脂肪肝吃什么药
核心提示:脂肪肝吃什么药 &  一般来说,轻度脂肪肝只需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加强运动等,就能将病情逆转。但中度脂肪肝依靠饮食和运动很难康复,所以一定要使用药物修复肝损伤。那……  一般来说,轻度脂肪肝只需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加强运动等,就能将病情逆转。但中度脂肪肝依靠饮食和运动很难康复,所以一定要使用药物修复肝损伤。那么,吃什么药呢?下面就让康网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吃什么药?
  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很多,主要分为降脂性药物、护肝去脂药和。但需说明的是,目前脂肪肝的治疗仍以祛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坚持合理饮食习惯为主,药物仅起辅助治疗作用,应根据的病因和病情合理选用。
  1、非处方药:
  肌醇可促进肝脏中脂肪的代谢,1次0。5g~1g,1日3次;硫普罗宁(凯西莱)可改善肝细胞功能,防止甘油三酯堆积,1次0。lg~0。2g, 1日3次,连续12周;复方二氯酯酸二异丙胺片(利肝能)为维生素B15的活性成分,可减少脂肪沉积,促进肝细胞再生,1次1片~3片,1日3次;葡醛内酯可增强肝脏解毒功能,降低脂肪蓄积;对γ一GT较高者,可选择谷胱甘肽肌注,1次50mg~100mg ,1日1次。
  2、中药:
  口服舒肝丸,1次1丸,1日2次,可舒肝理气、消肿镇痛,用于肝气不舒、肝气郁结、胸胁痞闷、食滞不清、呕叶酸水等症的治疗,若出现舌红少苔、口燥咽干、心烦等阴虚证时应及时停药;迁延性可选用乌鸡白凤丸,1次1丸,1日2次;两胁胀满、食欲不振、打隔呕吐、胃院疼痛者,可服用舒肝和胃丸,大蜜丸1次2丸,小蜜丸1次9g,1日2次;两胁胀满、胸部烦闷、呕吐恶心、气逆不顺者,可选服舒肝调气丸,1次6g,1日1次~2次。另外,许多中草药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如、、泽泻、、、等。
  以上就是脂肪肝吃什么药的相关介绍,在治疗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饮食和运动,可提高疗效。
  扩展阅读:吃什么好?
  1、食谱中要注意晕素粗细搭配食用,饮食多样化不过于严格单一,适宜选食以奶、蛋、鱼、贝配蘑菇类和绿色蔬果为主。
  2、饮食中注意多补充新鲜的瓜果蔬菜,有所针对且选择性的多食用对病情有益的果蔬,各种新鲜绿叶菜、多种颜色的蔬菜和适量海产蔬果,以保证充分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的补充。
  3、饮食宜清淡饮食,不宜高盐、高糖食品摄入,吃饭七八分饱,切勿暴饮暴食,尤其是晚餐不宜过饱,并且睡前不宜加餐。
  4、烹调时尽量少用油,建议选取葵花子油、豆油、芝麻油、菜籽油等植物油,忌用动物油,烹饪方式上多用蒸、煮、炖、氽、熬、拌等烹调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脂肪肝治疗药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