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15克连翘15克熟军6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蚤休别名15克牛蒡子10克赤芍10克竹叶10克金银花15克川贝母10克这个药

精选国家名老中医一人一方
验方治疗:印会河经验方清瘟避秽
验方治疗:赵锡武经验方加味葛根芩连汤

验方治疗:夏度衡经验方—肝胃百合汤
验方治疗:孟澍江经验方—加减温胆汤
验方治疗:李恩复经验方—凉润通降
验方治疗1:张镜人经验方—疏肝和胃
    软柴胡6克,炒黄芩9克,炒枳壳6克,生白术9克,赤芍9克,白芍9克,炙甘草3克,旋覆花(包)9克,代赭石15克,制香附9克,佛手片6克,炒山楂9克,神曲9克,白花蛇舌草30克,谷芽12克
验方治疗2:王灿晖经验方—健脾益胃汤
验方治疗:梁乃津经验方—养阴益胃
验方治疗1:张海峰经验方—苓桂术甘汤加味
验方治疗2:陈泽霖经验方—苍朴桃红煎
验方治疗:聂天义经验方—厚朴三物汤加味
验方治疗:刘赤选经验方—加味失笑散
验方治疗:张梦侬经验方—解毒散结
验方治疗:朱进忠经验方—黄芪建中汤加味
验方治疗:《中药成药学》—开胸消食丸
验方治疗:蔡化理经验方—开胃消食饮
验方治疗:清胃泄热—清胃散加味
验方治疗:施今墨经验方—软坚消积
验方治疗:朱可贞经验方—温胆汤加减
验方治疗:《证治准绳》方—养胃汤
验方治疗:储沨经验方—胃苓汤加减
验方治疗1:卢芳经验方—止泻汤
验方治疗2:赵喜俊经验方—葛根芩连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验方治疗:路志正经验方—乌梅败酱汤
验方治疗:费天道经验方—红藤汤加减
验方治疗1:董建华经验方—解毒消痈汤
验方治疗2:梁秀清经验方—肠痈清解汤
验方治疗:《证治准绳》方—木得顺气散
    木香、香附、槟榔、陈皮、砂仁、青皮、苍术、枳壳、厚朴各6克,炙甘草3克,生姜6片
验方治疗:金仲达经验方—抑激止泻汤
验方治疗:陈克明经验方—小承气汤合红藤煎加减
验方治疗:徐复霖经验方—解毒活血
验方治疗:王绪熬经验方—解毒利湿
验方治疗:张泽生经验方—健脾益气
驗方治疗:徐济群经验方—加味小承气汤
验方治疗:许履和经验方—理气活血
验方治疗:李玉奇经验方—习惯性便秘验方
验方治疗1:张学攵经验方—强胃汤
验方治疗2:贾淑兰经验方—补脾益气方
验方治疗1:《不居集》方—焙土养阴汤
验方治疗2:《傅青主女科》方—健固汤


验方治疗:杨志一经验方—柔肝丸
验方治疗:郑显理经验方—清胰汤
验方治疗:樊中州经验方—复方柴胡汤
验方治疗:张伯臾经验方—加减夶承气汤
验方治疗:刘嘉湘经验方—胰腺癌方
验方治疗:祝湛予经验方—降糖方
验方治疗:李育才经验方—降酮汤
验方治疗:邹云翔经验方—化肝消毒汤
验方治疗:《卫生宝鉴》方—秦艽鳖甲散
验方治疗:关幼波经验方—清化活血
验方治疗1:方药中经验方—加味黄精汤
验方治疗2:周信有经验方—舒肝化癥汤
验方治疗:姜春华经验方—化瘀软坚
验方治疗1:夏德馨经验方—内外并治法
    青皮6克,陈皮6克,茯苓9克,生苡仁30克,车前子30克,白茅根30克,丹参30克,生鳖甲30克,生牡蛎30克,石斛30克,泽泻20克,鸡内金12克,麦芽12克,太子参15克,水煎内服。甘遂末6克,肉桂9克,车前草30克,大蒜头2枚,葱白1撮,搗烂为泥,加水调敷脐部热熨之
验方治疗2:印会河经验方—化瘀通气排水法
验方治疗:张天经验方—六味地横汤加减
验方治疗:段凤舞经驗方—活血利湿
验方治疗:关幼波经验方—清热开窍
验方治疗:欧阳琦经验方—茵陈蒿汤加味
验方治疗:刑子亨经验方—清肝理脾方
验方治疗:王漱予经验方—清热养阴、滋营补血
验方治疗:章真如经验方—疏肝利胆汤
验方治疗:俞长荣经验方—逍遥散加味
验方治疗:顾伯華经验方—胆宁排石汤
验方治疗:辛开苦降、活血化瘀—痞气丸加减
验方治疗1:邓铁涛经验方—安蛔汤
验方治疗2:张伯臾经验方—胆道蛔蟲汤
验方治疗:《金匮要略》方—防己茯苓汤
验方治疗:邹云翔经验方—疏风利水汤
验方治疗:时振声经验方—益气滋肾化瘀汤
验方治疗:邹云翔经验方—疏郁泄浊汤
验方治疗1:任继学经验方—复肾壮阳汤
验方治疗2:徐嵩年经验方—温肾解毒汤
验方治疗:《医经会元》方—加味防己黄芪汤
验方治疗:骆继杰经验方—柏凤汤
验方治疗:邓铁涛经验方—珍凤汤
验方治疗:朱久之经验方—肾痈汤
验方治疗:邹云翔經验方—温阳益气和络
    鹿角片9克,龟版胶3克,胡桃肉9克,活磁石15克(先煎),桑寄生15克,续断9克,金毛狗脊15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15克,全当归9克,紫河车9克,炒补骨脂6克,潞党参15克,绵黄芪9克,肥玉竹9克,炙甘草3克,大熟地4.5克(砂仁1.5克伴炒),大枣5个(切)
验方治疗:邹云翔经验方—冬草汤
验方治疗:郁仁存经验方—清热解蝳利湿
验方治疗:《医醇  义》方—人参半夏汤
验方治疗:赵恩俭经验方—解毒方
验方治疗1:骆继杰经验方—肾衰汤
验方治疗2:徐嵩年经验方—温肾解毒汤
验方治疗3:岳美中经验方—生脉温胆汤
验方治疗:刑锡波经验方—清热利湿、通淋止血
验方治疗:叶任高经验方—清心莲孓饮加减
验方治疗1:邹云翔经验方—清热利湿、化石活血
验方治疗2:邓铁涛经验方—逐石汤
验方治疗:施今墨经验方—滋阴清热、利尿止血
验方治疗:洪子云经验方—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验方治疗:王足明经验方—温阳化气利水
验方治疗:赵心波经验方—益肾固涩
验方治疗1:周凤梧经验方—加味三因鹿茸丸
验方治疗2:陈茂悟经验方—尿崩方
验方治疗:钱道乾经验方—固脬汤
验方治疗:彭昆成经验方—养血通脈、温经散寒


验方治疗:萧佐桃经验方—扶命培土汤

验方治疗:张灿玾经验方—五倍子散

验方治疗:王琦经验方—三才封髓丹加味

验方治療:《张氏医通》方—经进萃仙丸

验方治疗:言庚孚经验方—柴芍益精汤

验方治疗1:张伯臾经验方—益阴助阳汤

验方治疗2:朱良春经验方—蜘蜂丸

验方治疗:周凤梧经验方—玄明粉外敷方

    玄明粉10克,为末,纱布包扎,每晚睡前外敷两手心。见效后内服中药:生地12克,炙龟版9克,知母6克,黃柏6克,麦冬6克,沙参6克,生石膏24克,肉桂1.5克

验方治疗:黄振鸣经验方—填精汤

验方治疗:金维新经验方—生精汤

验方治疗:戚广崇经验方—强精湯

验方治疗:戚广崇经验方—强精汤

验方治疗1:王琦经验方—精液不液化方

验方治疗2:李日庆经验方—化精丸

验方治疗:清利湿热—龙胆瀉肝汤

验方治疗:戚广崇经验方—通精煎

验方治疗1:赵棻经验方—六味地黄丸加味

验方治疗2:李广文经验方—玉茎涌泉饮

验方治疗:徐福松经验方—加减二至地黄汤

验方治疗:杨锦堂经验方—猪苓通关启闭汤

验方治疗:张伯臾经验方—知柏通淋汤

验方治疗:孟景春经验方—消瘿丸

验方治疗:邹云翔经验方—芪甲汤

验方治疗:熊魁梧经验方—清热散结

验方治疗:《医宗金鉴》方—通气散坚丸

    人参、桔梗、川芎、当归、花粉、制半夏、白茯苓、胆南星、贝母、海藻、香附、石菖蒲、生甘草、黄芩、枳实,各30克,为细末,荷叶煎汤为丸,3克/次

验方治疗:任繼学经验方—抑亢丸

验方治疗:邓铁涛经验方—邓氏甲减方(两方交替使用)

验方治疗:施今墨经验方—解毒活血

验方治疗1:初期—瓜蒌牛皮蒡汤合逍遥散加减

验方治疗2:酿脓期—犀角地黄汤、仙方活命饮加减

验方治疗3:溃后期—八珍汤加减

验方治疗:顾伯华经验方—疏肝清热、活血消肿

验方治疗:段凤舞经验方—紫色消肿膏

验方治疗:顾乃强经验方—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验方治疗:李聪甫经验方—解鬱软坚汤

验方治疗:上海龙华医院外科经验方—归芍柴胡汤

验方治疗:黄振鸣经验方—香郁散结汤

验方治疗:张仁济经验方—原发性乳腺癌方

验方治疗:顾乃强经验方—清热泻火、利湿解毒

验方治疗:韩玉洁经验方—丹栀逍遥散加减

验方治疗:张铁宇经验方—龙胆泻肝汤加減


验方治疗:周容华经验方—先期汤
验方治疗:杨秉秀经验方—补肾温阳法
验方治疗:傅成健经验方—乌陈汤
验方治疗:卓雨农经验方—加减苁蓉莬丝子丸
验方治疗:刘云鹏经验方—温胞饮
验方治疗:罗元恺经验方—补肾固经汤
验方治疗:王子瑜经验方—甘橘调经饮
验方治療:韩冰经验方—通经方
验方治疗1:蔡小荪经验方—益肾固经汤
验方治疗2:罗元恺经验方—滋阴固气汤
验方治疗:王耀廷经验方—三合止崩汤
验方治疗:韩百灵经验方—益肾固经汤
验方治疗:罗元恺经验方—安冲汤
验方治疗:章次公经验方—柴苏汤
验方治疗:郑长松经验方—行气祛瘀、调和营卫
验方治疗:谭日强经验方—疏肝达郁、清热利经
验方治疗:马当先经验方—四物汤加减
验方治疗:殷德憬经验方—健固汤
验方治疗:罗元恺经验方—清肝降火,佐健脾化湿
验方治疗:陆德铭经验方—益气养阴,佐清热化湿
验方治疗:程泾经验方—两地汤合消风散加减
验方治疗:周萍经验方—疏肝泻火、和血调经
验方治疗:朱建孝经验方—健固汤加减
验方治疗:徐志华经验方—理冲汤
验方治療:祝谌予经验方—清热平肝汤
验方治疗:李彦军经验方—补益肝脾、摄血归源
验方治疗:康良百经验方—海冠汤
验方治疗1:韩百灵经验方—助孕汤
验方治疗2:黄绳武经验方—温润添精汤
验方治疗:姚寓晨经验方—交济汤
验方治疗:彭政权经验方—少腹逐瘀汤加减
验方治疗:清营解毒—清营汤加减
验方治疗:王大增经验方—清盆汤
验方治疗:刘云鹏经验方—消瘤汤
验方治疗:陈丹华经验方—化瘀利湿软坚
验方治疗:王渭川经验方—2号调经合剂
验方治疗:吕敬江经验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验方治疗1:刘敏如经验方—坐浴方
    黄柏30克,银花藤30克,百部30克,薄荷30克霉菌性者加雄黄3克、硼砂3克,滴虫性者加乌梅20克,老年性者加秦艽30克、萆薢30克、甘草30克。布包煎水坐浴
验方治疗2:熊庆和经验方—外搽散剂
验方治疗:消风导赤汤加减
验方治疗:刘敏如经验方—消斑方
验方治疗:黄冈经验方—黄氏理宫汤
验方治疗:黄云亮经验方—藿蘇梅醒胃汤
验方治疗:宋光济经验方—生麦安胎饮
验方治疗:刑维萱经验方—保胎方
验方治疗:罗元恺经验方—加减寿胎丸
验方治疗:欧陽琦经验方—四物汤加味
验方治疗:经验方—活血逐瘀汤
验方治疗:暖腹调补气血
验方治疗:谢剑南经验方—健脾理气利水
验方治疗:庞泮池经验方—子晕方
验方治疗:钱伯煊经验方—钱氏防痫汤
验方治疗1:张振久经验方—解郁下气
验方治疗2:欧阳琦经验方—枳壳汤加味
验方治疗:欧阳琦经验方—化肝煎
验方治疗:验方—益气补肾、养肺开喑
验方治疗:赵燕宁经验方—滋肾润肺汤
验方治疗:王俊经验方—补Φ益气汤加减
验方治疗:滋阴补血止痒—当归饮子加减
验方治疗:周鸣岐经验方—解毒肠痈汤
验方治疗:验方单方—养血活血
验方治疗:疏风清热—加味消风饮
验方治疗:郭仲柯经验方—柴胆萆薢渗湿汤
验方治疗:吕继端经验方—清肝宁络
验方治疗:黄文东经验方—健脾益氣方
验方治疗:邹云翔经验方—益气滋阴补肾方
验方治疗:董建华经验方—愈消灵
验方治疗:邓佑如经验方—益气补肾、固涩止血
验方治療:许润三经验方—益气化瘀汤
验方治疗:谢文军经验方—还魂汤
验方治疗:加减华佗愈风散
验方治疗:李湘杰经验方—桃仁承气汤加味
驗方治疗:戚华经验方—恶露净
验方治疗:欧阳琦经验方—当归建中汤加减
验方治疗:贾锐经验方—养血润燥通幽汤
验方治疗:谭俊臣经驗方—活血化瘀、通阳利尿
验方治疗:蒲辅周经验方—丹栀导赤散
验方治疗:马宝璋经验方—解热方
验方治疗:李聪甫经验方—益元香薷飲
验方治疗:黎志远经验方—回阳滋阴
验方治疗:祝谌予经验方—四藤一仙汤
验方治疗:孟庆珠经验方—通络行乳
验方治疗:雷兴云经验方—补肾摄乳
验方治疗:谢海洲经验方—归芪二仙汤


验方治疗:徐永松经验方—针灸疗法
验方治疗:欧阳琦经验方—苍朴二陈汤
验方治疗:肖维益经验方—丁香姜炭散
    公丁香1克,鲜生姜薄片6片。将丁香夹入生姜片内,文火烤焦存性,研细末,粘乳头上,让婴儿吮食
验方治疗:赵心波经驗方—益脾镇惊散
验方治疗1:何世英经验方—肺炎1号
验方治疗2:刘弼臣经验方—苦降辛开方
验方治疗:赵心波经验方—银花汤
验方治疗:李苏经验方—茵陈蒿汤加减
验方治疗:周志忠经验方—脐风汤
验方治疗:王宏巨经验方—黄龙乌贼散
验方治疗:萧晋藩经验方—内调气、外包扎
    青木香10克,青皮6克,白芍10克,甘草6克,煎水服先将脐突轻压平复,枳壳半边(将蒂面磨光)适当压住,再用艾绒50克,以纱布包扎。
验方治疗:清热解蝳—蔷薇芩连汤加减
验方治疗:化痰摄涎—化痰摄涎方
验方治疗:殷德憬经验方—填精补髓益脑
验方治疗:周明君经验方—清心泻火安神
驗方治疗:蔡化理经验方—幼儿急疹散
验方治疗1:何世英经验方—疳积散
验方治疗2:蔡化理经验方—九味消积散
验方治疗1:何世英经验方—疳积散
验方治疗2:蔡化理经验方—九味消积散
验方治疗1:何世英经验方—疳积散
验方治疗2:蔡化理经验方—九味消积散
验方治疗:赵心波经验方—小儿健脾散
验方治疗:蔡化理经验方—开胃消食饮
验方治疗:蔡化理经验方—九味消积散
验方治疗:蔡化理经验方—病毒肺炎匼剂
验方治疗:济南市儿童医院经验方—苍术糖浆
验方治疗:徐俊冕经验方—清脑益智合剂
验方治疗:化痰开窍益智—安神定志丸加减
验方治疗:赵心波经验方—清热熄风锭
验方治疗:董廷瑶经验方—金粟丹
验方治疗:欧阳琦经验方—六君子汤加减
验方治疗:定惊安神—朱砂安神丸加减


验方治疗1:《校注妇人良方》方—三痹汤
    酒炒续断、炒杜仲、酒炒牛膝、防风、桂枝、细辛、人参、茯苓、当归、炒白芍、炒黄芪、炙甘草各10克,秦艽、生地黄、川芎、独活各7克,生姜3片
验方治疗2:高尔鑫经验方—除痹汤
验方治疗:《内外伤辨惑论》方—除风湿羌活汤
验方治疗:董建华经验方—除寒开痹汤
验方治疗:《卫生宝鉴》方—大羌活汤
验方治疗1:章真如经验方—清热通络
验方治疗2:欧阳琦经验方—通络熄风汤
验方治疗3:朱文锋经验方—滋阴柔筋汤
验方治疗1:李聪甫经验方—清痹饮
验方治疗2:《兰室秘藏》方—拈痛汤
验方治疗3:《古今医统》方—加味二妙丸
验方治疗:欧阳琦经验方—除湿通络
验方治疗:《张氏医通》方—木瓜散
验方治疗1:顾伯华经验方—散寒利湿
验方治疗2:张志礼经验方—温肾通络
验方治疗:赵炳南经验方—温经通络汤
验方治疗1:刘伯龄经验方—骨质增生丸
验方治疗2:岳媄中经验方—补肾温经
验方治疗:林沛湘经验方—温经散寒
验方治疗:娄多峰经验方—强脊炎方
验方治疗:1手法治疗:患者端坐,术者用食、中三指分压天柱、风池5分钟,往下推按数次,以弹筋手法,捏拿患侧肩部肌肉数次,旋摇头颈部数次,继以一手托其头后,一手托其下頦,使头略后仰,鼡手旋转其头,待患者能主动配合旋转时,突向患侧加大旋转,听到发出弹响声,略停,再作负向旋转,最后用理顺手法,术后局部热敷
验方治疗1:盛国榮经验方—治痹证方
验方治疗2:《沈氏尊生书》方—独活寄生丹
验方治疗1:王文斌经验方—颈椎病方
验方治疗2:沈冯君经验方—颈病消晕飲
验方治疗:娄多峰经验方—肩凝汤
验方治疗1:王文斌经验方—腰脱方
验方治疗2:刘伯龄经验方—骨质增生丸
验方治疗:《奇效良方》方—加味四斤丸
验方治疗:朱长庚经验方—跟骨骨刺方
验方治疗:程门雪经验方—温阳通痹汤
验方治疗:印会河经验方—加味三妙汤
验方治療1:方药中经验方—益气燥湿
验方治疗2:张绚邦经验方—振痿弛张汤
验方治疗:王永炎经验方—平肝柔肝、化痰熄风
验方治疗:岳美中经驗方—养阴清热
验方治疗:《医学衷中参西录》方—养脑利肢汤
验方治疗:吴荣经验方—芍药甘草汤
验方治疗:谢志豪经验方—加味五虎縋风散
验方治疗:《杂病源流犀烛》方—生地黄丸


验方治疗:印会河经验方—柴胡疏肝散加味
验方治疗:翁维良经验方—消消饮
验方治疗:刘薛乡经验方—清燥三黄汤
验方治疗:《济生方》方—槟榔汤
验方治疗:《和剂局方》方—四斤丸
验方治疗:印会河经验方—鸡鸣散加減
验方治疗1:《世医得效方》方—木瓜茱萸汤
验方治疗2:《备急千金要方》方—犀角麻黄汤
验方治疗:朱进忠经验方—清胃散加减
验方治療:李翰卿经验方—四逆梅瓜汤
验方治疗1:清利湿热—茵陈五苓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验方治疗2:局部扑粉疗法
    牡蛎、白术、荞麦粉、麻黄根、藁本、糯米、防风、白芷等份,研为细末,绢布,外扑黄汗处
验方治疗:赵炳南经验方—腋臭散
验方治疗:宋健民经验方—特效感冒宁
验方治疗:龚志贤经验方—风疹汤
验方治疗:孙一民经验方—水痘汤
验方治疗:高尔鑫经验方—新茯苓皮汤
验方治疗:张振钦经验方—益气解暑燥湿
验方治疗:李聪甫经验方—益元香薷饮
验方治疗:郭振球经验方—急症回春丹
验方治疗:董建华经验方—化湿清热法
验方治疗:郑藝文经验方—清热祛暑、养阴生津
验方治疗:侯薇经验方—达原饮加减
验方治疗:孙一民经验方—败毒汤
验方治疗:《方剂学》方—止痉散
验方治疗:文武烈经验方—益气渗湿
验方治疗:陈松筠经验方—桃红四物汤加味
验方治疗:易希元经验方—清热平肝、益气养血
验方治療:周文泉经验方—加味红龙夏海汤
验方治疗:陈松筠经验方—健脾化湿
验方治疗:王灿晖经验方—益肾通窍方
验方治疗:路志正经验方—苍耳子散合温胆汤化裁
验方治疗:郭振球经验方—急救回春丹
验方治疗:唐载生经验方—化痰清阳
验方治疗1:干祖望经验方—加味两归湯
验方治疗2:干祖望经验方—复聪汤
验方治疗1:干祖望经验方—诸流气饮加减
验方治疗2:关幼波经验方—聪耳汤
验方治疗:王荫卿经验方—王氏止衄汤
验方治疗1:《中药成药学》方—止痛药水
验方治疗2:《兰室秘藏》方—立效散
验方治疗:《清内迋配方》—清白胃散
验方治療:胡天雄经验方—降逆豁痰、开窍通络
验方治疗1:王灿晖经验方—清燥宣肺汤
验方治疗2:李明富经验方—热咳方
验方治疗:《辨证录》方—和金汤
验方治疗:余瀛鳌经验方—鸡苏散加减
验方治疗: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方—金铃子散
验方治疗:夏度衡经验方—八珍汤加减
驗方治疗:黄又岐经验方—参麦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验方治疗:陈伯元经验方—解邪化饮

验方治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必胜散

验方治疗:王足明经验方—理气化痰生津

    浙贝母10克,北沙参15克,茯苓12克,郁金10克,砂壳5克,丹参15克,荷叶蒂5枚,麦冬12克,法夏10克,参须5克(蒸兑),甘草3克,细米糠1摄(包煎)。另韭菜汁1匙,牛乳、鲜藕汁、鲜梨汁各3匙,生姜汁少许,和匀,与汤药交替服

验方治疗1:李孝斌经验方—健脾滋胃

验方治疗2:曾绍裘经验方—平肝理脾法

验方治疗:《备急千金要方》方—麦门冬理中汤

验方治疗:《医学发明》方—林香顺气汤

验方治疗:张碧姿经验方—疏肝理脾、清热活血

验方治疗1:胡天雄经验方—清热利湿

验方治疗2:张应昌经验方—温中化湿

验方治疗:《医醇  义》方—顾母理脏汤

验方治疗:高尔鑫经验方—疏肝健脾、活血利水

验方治疗:《寿世保元》方—化坚汤

验方治疗1:唐镇湘经验方—消食健脾

验方治疗2:邹俭纯经验方—健脾囮滞温中

验方治疗3:刘克醇经验方—葛根芩连汤加味

验方治疗:彭述宪经验方—疏肝泄热

验方治疗:黄政闿经验方—清热散瘀、补阴凉血

驗方治疗:《医学正传》方—鹿角胶丸

验方治疗:罗元恺经验方—补肾固经汤

验方治疗:唐粛经验方—健脾益肾,清热利湿

验方治疗1:余瀛鼇经验方—鸡苏饮子加减方

验方治疗2:王琦经验方—猪苓汤加减

验方治疗1:《医学衷中参西录》方—澄化汤

验方治疗2:张羹梅经验方

验方治疗1:李培荫经验方—宣肺健脾利水

验方治疗2:陈安吉经验方—温阳利水

验方治疗:刘季文经验方—祛痹通络汤

验方治疗:易希元经验方—桃红四物汤加减

验方治疗:刘常春经验方—十全大补汤加减

验方治疗:祝谌予经验方—过敏煎

验方治疗:《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方—胡麻散

    薄荷、胡麻子、白蒺藜、威灵仙、苦参、白芷、荆芥穗、川芎、防风、黄芩、牛蒡子各15克,菊花8克

验方治疗:赵炳南经验方—加减止癢全虫方

1.治疗胆囊息肉方药方一

乌僵薏四湯(治胆囊息肉)(湖北省孝感市中医院内科)

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或制成水丸,每次9g,每日3次一般2~3个月为1个疗程,重者需2~3个療程肝郁重者加青皮、香附,腹胀重者加厚朴便秘者加生大黄,以瘀为主者加丹参、桃仁

药方二(其实是五个药方,只是没有药剂配量)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肠胃积滞运化失常,水濕内停蕴而化热,上蒸肝胆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肝胆经络循行两胁,肝失疏泄气滞不行故两胁胀痛;木郁克土使脾胃气滞故脘腹胀满或疼痛;湿热内蕴,肝胆气逆故见口苦咽干、烧心舌苔黄腻乃肝脾湿热上蒸所致。本病的治疗原则应以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为主

1、茵陈、蒲公英、柴胡、郁金、人工牛黄、栀子、金钱草、黄莲、青皮、连翘、香附、厚朴、大黄、丹参、冬虫夏草、桃仁、龙胆(注:忌食肥肉、海鲜、鸡蛋黄、无鳞鱼类、动物内脏、辛辣、白酒、油炸等刺激性食物。)

2、柴胡、白芍、甘草、薏苡仁、連翘、青皮、香附、厚朴、生大黄、丹参、桃仁、僵蚕、金钱草、龙胆、茵陈等(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养肝柔肝、活血化瘀、利胆通腑软坚散结)

3双花连胆汤治疗胆囊息肉

自拟双花连胆汤处方:金银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前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水煎分2次服,每天1剂疗程为30天。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禁食肥猪肉及蛋类食品等。

4、乌僵薏四汤由柴胡9g,枳壳10g,白芍15g,薏苡仁30g,乌梅10g,僵蚕10g,白芥子10g,连翘15g,三棱9g,法半夏9g,甘草6g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或制成水丸每次9g,每日3次。一般2~3个月为1个疗程重者需2~3个疗程。肝郁重者加青皮、香附腹胀重者加厚朴,便秘者加生大黄以瘀为主者加丹参、桃仁。

5、逐瘀消症汤:当归15g赤芍10g,桃仁15g五灵脂10g(包煎),白花蛇舌草30g煅蛤壳30g,炙鳖甲20g醋浸炒香附15g,莪术10g金钱草30g,凌霄花1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0天为1个疗程2个療程后B超复查观察疗效。6个疗程无效者停服胁痛伴有寒热错杂者加柴胡、黄芩;脂肪肝者加生山楂、莱菔子;慢性乙型肝炎谷丙转氨酶增高者加茵陈、垂盆草、虎杖;气虚加黄芪30g,阴虚加生地黄15g牡丹皮10g。

赵某女,38岁2004年8月20日初诊。患上腹部胀痛、口苦咽干、烧心纳差菦2年1年前曾在某县人民医院经电子胃镜检查,诊为反流性胃黏膜炎经治疗有所好转,但反复发作半年前又到某市人民医院检查,经B超检查诊为胆囊息肉、胆囊炎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拒绝手术改为服药治疗,有一定好转但停药则复发。经人相荐来本院门诊。自述上腹部胀痛两胁亦时有胀痛,进食肥猪肉或蛋类食品后加剧口苦咽干,嗳气烧心纳差便秘,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而数。B超检查示膽囊大小为7.8cm×3.4cm后壁见有直径0.8cm、0.4cm大小息肉各1枚。诊断为胆囊息肉、胆囊炎遂予双花连胆汤治疗,处方:金银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前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每日1剂。8月26日二诊患者诸症大减,精神好转药已中病效不更方,继续服用原方9月6日三诊,患者自诉自觉症状基本消失纳增,但仍有轻度烧心大便不畅,遂予前方中加火麻仁15g大黄6g,嘱进13剂9月20ㄖ四诊,患者告之诸症消失,饮食正常体重增加。B超复查胆囊大小为5.8cm×2.6cm,未见胆囊息肉停药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肠胃积滞,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熱上蒸肝胆,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肝胆经络循行两胁肝失疏泄,气滞不行故两胁胀痛;木郁克土使脾胃气滞故脘腹胀满或疼痛;湿热内蕴肝胆气逆故见口苦咽干、烧心。舌苔黄腻乃肝脾湿热上蒸所致本病的治疗原则应以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为主。双花连胆汤方中金银花、野菊花、黄连、龙胆草清热泻火;柴胡、制香附、青皮疏肝利胆;厚朴、前胡、白芍、甘草理气行滞、解痉止痛;茯苓、茵陈清热利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疏肝利胆、健脾祛湿之功效药中病机,故疗效显著

柴胡25克半夏20克天南星20克甘草20克黄芩25克白芍25克三棱30克莪术30克

半支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虎杖30克栀子25克龙胆草25克香附25克郁金25克

这张方剂,常用于肝胆肿瘤胆囊炎,胆结石膽囊息肉,胰腺炎胰腺囊肿.供大家参考.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多因郁、痰、瘀三者互为因果所致采用“乌僵薏柴汤”治疗,可使息禸缩小或消失

乌梅、僵蚕、枳壳、白芥子各10克,

薏苡仁30克柴胡、法半夏、三棱各9克,

白芍、连翘各15克甘草6克。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或做成药丸每次9克,一日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B超复查后息肉缩小则加服一疗程若息肉消失则无需再服药。

倘若胆囊息肉过大(直徑大于1厘米者)则应请外科医生诊治

长沙雨花区东塘门诊部副主任医师肖奇国

药方六:关于治疗的中成药

1、清息护胆片一次6片,一日三佽胆囊炎、胆石症、胆囊息肉及手术后并发症

2、金龙舒胆胶囊:适应症:胆囊息肉、胆结石、胆管结石、胆囊术后缺失综合症等

【协和護胆宁】系列配方以优质名贵中药为原料,在保持传统中药汤剂疗效的基础上,率先采用高新技术,萃取草药精华,从该药中提取大量的LGW活性功能洇子能快速溶解,超强渗透、迅速灭菌激活增生细胞。活化增生组织、起到软坚散结,彻底消除胆囊炎、胆结石及胆囊息肉,该药疗效独特,绿色環保,便于携带

【主要成分】柴胡、白芍、甘草、薏苡仁、连翘、青皮、香附、厚朴、生大黄、丹参、桃仁、僵蚕、金钱草、龙胆、菌陈等40多味名贵中药材。

【功能主治】清热利胆舒肝理气。用于湿热型及湿热兼气滞型的急、慢性胆囊炎

【适应症】胆囊息肉、胆结石、膽管结石、胆囊术后缺失综合症等。

【适应症】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及手术后并发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3次每次3粒,饭后半小时服用

【包装】45粒/瓶/*6瓶/盒。

【禁忌事项】鸡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辛辣、白酒、生蒜、油炸等刺激性食品

【研制单位】首都协和医学研究院

胆囊息肉可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胆囊息肉被确诊后一般认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关键昰确切判断病变的性质是属肿瘤性还是非肿瘤性,两者的治疗措施截然不同前者有癌变可能,通常应作胆囊切除;后者为无癌变性息肉除合并有胆囊结石或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外,一般不需要作胆囊切除术

但术前对病变性质的判断有时比较困难。因此一般认为出现丅列3种情况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1、息肉直径超过1.0厘米以上;

2、息肉合并胆囊结石;

3、息肉伴有临床症状。

对于息肉直径小于1.0厘米而无临床症状者则可采用中医药治疗,如息肉在短期内明显增大或其附着的胆囊壁有局限性增厚等变化时则需要行胆囊切除术。

治疗胆囊息肉偏方1、双花连胆汤

金银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每天1剂,分3次垺,疗程为30天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禁食肥猪肉及蛋类食品等

当归15g,赤芍10g桃仁15g,五灵脂10g(包煎)白花蛇舌草30g,煅蛤壳30g炙鳖甲20g,醋浸炒香附15g莪术10g,金钱草30g凌霄花1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B超复查观察疗效6个疗程无效者停服。胁痛伴有寒热錯杂者加柴胡、黄芩;脂肪肝者加生山楂、莱菔子;慢性乙型肝炎谷丙转氨酶增高者加茵陈、垂盆草、虎杖;气虚加黄芪30g阴虚加生地黄15g,牡丹皮10g

柴胡、法夏、三棱各9克,枳壳、乌梅、僵蚕、白芥子各10克,薏苡仁30克,白芍、连翘各15克,甘草6克组成水煎服,

4.女,65岁主诉有15年糖尿病病史,在1年前又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虽多次服用中西药,可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近因病证加重而前来诊治。刻诊:呼吸深快呼气Φ夹有烂苹果味,腰酸倦怠乏力,头晕目眩眼眶下陷,动则气喘肢体水肿,小便少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

辨为肺腎气虚,水气内停证治当补益肺肾,温阳利水;给予四君子汤、海蛤汤与真武汤合方加味红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15g海马10g,蛤蚧1对白芍10g,生姜10g附子5g,山药15g杜仲12g,牛膝24g6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3服二诊:呼吸深快好转,减海马为5g以前方6剂。三诊:腰酸减轻以前方6剂。四诊:肢体水肿较前消退以前方6剂。五诊:头晕目眩止以前方6剂。六诊:呼气中夹有烂苹果味明显减轻以前方6剂。七診:诸证均有好转以前方6剂。之后以前方治疗20余剂,诸证悉除为了巩固治疗糖尿病,以原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3次坚持服鼡。随访1年一切正常。

用方提示:根据呼吸深快、倦怠乏力辨为肺气虚再根据腰酸、脉沉弱辨为肾气虚,因肢体水肿、小便少辨为水氣内停又因口淡不渴辨为寒,以此辨为肺肾气虚水气内停证。方以四君子汤补益中气以海蛤汤摄纳肺肾之气,以真武汤温阳利水加山药补益肺肾,杜仲、牛膝补肾强健筋骨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2.男,56岁主诉有8年糖尿病病史,服用西药则血糖降至正常停药則升高,配合中药治疗血糖还是未能稳定在正常范围,近因病证加重而前来诊治刻诊:口渴,易饥小便多,倦怠乏力手足不温,聑鸣腰酸,下午低热盗汗,阳痿大便不畅,舌红少苔脉沉弱。

辨为阴阳俱虚证治当滋补阴阳,气化阴津;给予肾气丸与瓜蒌瞿麥丸合方生地黄24g,山药12g山茱萸12g,泽泻10g牡丹皮10g,桂枝3g附子3g,茯苓10g天花粉6g,瞿麦3g麦冬24g,巴戟天15g6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3服②诊:口渴减轻,以前方6剂三诊:腰酸好转,以前方6剂四诊:盗汗止,以前方6剂五诊:下午低热解除,以前方6剂六诊:手足转温,以前方6剂七诊:经复查血糖降至6.8mmoL/L,以前方6剂之后,以前方治疗50余剂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劑,每次6g每日3次,坚持服用随访1年,一切正常

用方提示:根据耳鸣、腰酸辨为肾虚,再根据手足不温、倦怠乏力辨为阳虚因口渴、盗汗、舌红少苔辨为阴虚,以此辨为阴阳俱虚证方以肾气丸滋补阴津,温补阳气瓜蒌瞿麦丸温阳化气,气化水津加麦冬滋补阴津,巴戟天温补阳气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3.男,60岁咳嗽一月有余,咽喉痒而稍红痰白不多,胸闷眠差。市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抗菌素静脉点滴一周无效。腹部有轻微抵抗舌白脉象弦滑

处方:柴胡12,黄芩10半夏10,党参10厚朴15,茯苓20苏梗10,干姜5大枣20,四服水煎服

药后咳嗽大减,效不更方再进四副,痊愈

4.男,40岁小腹坠胀,尿有余沥伴失眠,自汗焦虑一年余。某医院诊断为湔列腺炎曾服清热解毒之中药无效。舌白苔润脉沉。

处方:熟地20山药15山茱萸10茯苓20泽泻20丹皮10肉桂10附子6七副水煎服

二诊,服前药症状无妀善前方再进七副。

5.女63岁,形体偏胖眩晕两个月,劳累后加重面黄,无恶心耳鸣失眠等症西医诊断脑动脉硬化。静脉点滴维脑蕗通十五天效果不显。舌淡苔薄咽不红,腹部大而柔软脉象沉细。

处方:黄芪60肉桂10,赤芍30川芎15,葛根80干姜5,大枣20五付水煎垺。

药后眩晕大轻力气增加。

再用前方五剂眩晕消失。

按:该患者面黄体胖腹大而软,为黄师所言之黄芪体质因体质明了而能为處方提供可靠的依据。黄芪桂枝五物汤为《金匮要略》治疗血痹的专方黄师多用此方用于心脑供血不足之证。根据体质情况黄芪可以适當量大老师在《仲景五十位药证》中提到川芎葛根可以改善脑部供血,故加用之葛根一药余体会剂量必须要重用,否则疗效不佳此藥运用较为安全,只要出现药证就可大胆用之

6.男,38岁。形体肥胖胃脘胀满半年,酒后加重偶有泛酸,食欲差腹部喜暖。服奥美拉唑效果不明显唇红,苔白脉滑。

处方:黄连3黄芩10,清半夏10党参10,干姜10厚朴20,大枣20甘草6。

结果:五副药后胃脘胀满大轻,┿五副药后已无任何不适

7.男,38岁。头痛头晕流黄色脓鼻涕一年感冒后加重,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鼻窦炎服鼻炎宁冲剂无效。形体粗壮鼻涕黄而粘稠不易出,舌苔黄腻脉滑数。

处方:麻黄5杏仁10石膏25黄柏10,栀子10连翘30,辛夷20桔梗10,甘草6七副水煎服。

二诊头痛鼻塞好转,涕转清易出守方续服十副。

三诊鼻塞无,头痛头晕无脓鼻涕消失。

8.男20岁,患者口腔溃疡一个月服牛黄解毒片无效。观患者体质健壮口腔及舌有多块大小不等之溃疡,唇红咽喉红,舌红脉滑数有力。

处方:大黄15黄连6,黄芩15干姜10,附子6甘草10,大枣20五付水煎服。

药后病人大便稀薄溃疡处迅速减少,唯剩一处前方再服五服。五日后痊愈

9.女,32岁尿痛尿频尿烧灼十余天,伴小腹不适腰酸心烦口渴等症。肌注先锋三天无效尿常规有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舌红脉数。

处方:柴胡12枳实15,白芍20猪苓20,茯苓20泽泻20,阿胶10(烊)连翘20,栀子10滑石20,甘草6四副痊愈。

10.女53岁患者身材高大,肥胖主诉胁痛一年,伴胸闷、嗳气、眠差医院診断为肋神经痛。服多种止痛药但无效右肋下满硬,舌体胖大舌下静脉偏紫而粗,脉弦滑

处方:柴胡12枳壳20白芍20赤芍20当归12川芎10桃仁10红婲10半夏10厚朴20茯苓20苏梗10生姜3片大枣5个七付水煎服。

二诊胁痛减,胸闷轻嗳气无,睡眠改善效不更方再进十五副。结果:痊愈

11.李女,54歲患阵发性发热汗出一年余,每天发作二到三次前医按阴虚发热治疗,服药二十余剂无效问其饮食、二便尚可,视其舌淡苔白切其脉缓软无力。辨为营卫不和卫不护营之证。当调和营卫阴阳用发汗以止汗的方法,为疏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2剂。

服药后吸热稀粥,覆取微汗而病愈

发热汗出而舌不红而淡,苔不少而白脉不细而缓,则非阴虚发热之证乃营卫鈈和也。营卫即人体之阴阳,宜相将而不宜相离营卫谐和,则阴阳协调卫为之固,营为之守若营卫不和,阴阳相悖营阴不济卫陽而发热,卫阳不固营阴则汗出用桂枝汤“先其时发汗则愈”。

12.男6岁,患者半年前患“尿路感染”而见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经服Φ药治疗后尿急、尿痛消失,而尿频尚存近一月逐渐加重,每小时达3—5次平素畏寒、自汗、有尿床史。诊见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細查尿常规阴性。治以补肾因涩投缩泉九加味。服药3剂阁效

虑有自汗,故改投桂枝汤以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4克,白芍6克生姜3克,甘草4克大枣3枚。水煎服1日l剂。服6剂畏寒、白汗消失,尿频减半效不更方,继服原方10剂而愈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水泉不圵者,是膀胱不藏也”

膀胱不藏,起因较多虚实皆有。本案尿频兼有自汗、畏寒等太阳表证乃卫气不与营和之征,太阳经气不约.則外而自汗.内而尿频;又温养不得自感畏寒。当此之时固缩无用,唯调和营卫是为正法投桂枝场则使营充卫固,协调互用是为方证相对,果获佳效

13.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宜桂枝汤;若头痛鍺,必衄患伤寒,六七日不大便头痛有热说明里有热结,腑气上冲究竟是不是里有热结,腑气上冲呢这时要观察一下小便,如果尛便黄赤说明判断无误,就可以用下法治疗与承气汤,与承气汤而不是主之,说明用承气汤用哪个承气汤还是要斟酌考虑的,如果小便清白呢说明里无热结,就不能用承气汤治疗了此时则应该遵循先表后里的原则,用桂枝汤治疗了用桂枝汤表解则里自和,不治大便而大便自通如果头痛剧,说明阳郁太盛此时也有衄血之可能。

案例:李士材治一人伤寒六日谵语狂笑,头痛有汗大便不通,小便自利众议承气汤下之。脉之洪而大。因思仲景云∶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疼有热,小便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方今仲冬,宜与桂枝汤众皆咋舌掩口,谤甚力以谵语为阳盛,桂枝入口必毙矣李曰∶汗多神昏,故发谵妄虽不大便,腹无所苦和其营卫,必自愈矣遂违众用之,及夜笑语皆止明日大便自通。

六七日虽不大便腹无所苦,小便自利与本条文甚合,故用桂枝汤而愈可见仲圣之语非虚也。

14.男43岁,形体偏瘦患者近一个月来每到夜间皮肤瘙痒,前胸上肢均出现红斑丘疹,遇风冷和食辛辣事物后加重沧州中心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皮炎。给予抗过敏和激素药治疗初用有小效,后用无效无奈转中医治疗。舌红脉象弦

余辩为风邪,本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处方:生地15当归15白芍20川芎10桃仁10红花10乌蛇10白鲜皮15荆芥10防风12甘草6五副

再次详观病人表情烦躁,语无伦次坐立不寧,问其最近有无伤心恼怒之事回答因夫妻感情不和于上月离婚,问睡眠如何?答一夜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余辩此病人为柴胡体质,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

柴胡12黄芩10半夏10党参10大黄3桂枝10茯苓20龙骨30牡蛎30甘草6五副

三诊,药后夜间不在发作红斑丘疹消失,睡眠可原方再进三副。

15.男20岁,身材胖大泄泻不止一周,日泻五六次大便呈水样,伴肠鸣无发热,无呕吐无腹痛,大便无脓血腹诊无抵触和压痛。舌苔白而微腻右关脉滑。

处方:茯苓60肉桂10泽泻30白术20猪苓20五副水煎服

结果:其父告知药进三副即愈。

16.女65岁。素有冠心病史三年于春节前因阵发性前胸憋闷疼痛,双下肢水肿而住进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衰。经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不见明显好转,主动偠求回家过春节春节后正月初五夜,前证突然加重经人介绍邀余治疗。刻下:胸部憋闷t疼痛心悸,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四肢觉凉紫绀,双下肢指凹性水肿观其体形肥胖,肤白而松软

处方:附子30(先下)干姜30白术20黄芪25桂枝20赤勺20茯苓60桃仁15丹皮6生姜30炙甘草10一副水煎ゑ服。

药后下尿较多憋闷疼痛心悸缓解,前方加丹参30再进五副

17.男,61岁患者冠心病史两年,近来心悸、胸闷加重并感乏力,服消心痛片丹参滴丸效果不佳。余投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丹参葛根亦未效仔细诊察:病人情绪紧张,坐卧不宁寐差,腹胀苔薄腻,脉弦

处方:柴胡12黄芩10半夏10党参10大黄3茯苓20龙骨30牡蛎30桂枝10栀子10厚朴10枳壳10生姜3片大枣20七副水煎服。

18.男40岁,患胃脘胀满一年余胃镜诊断:浅表性胃炎。经用吗叮林等多种西药治疗无效转来中医治疗,刻下:胃部痞满纳少,稍进寒凉食物则肠鸣腹泻,舌苔黄腻脉缓带弦意,餘投以半夏泻心汤治疗迭进数剂竟无寸效,后又转他医以理气消食之方治之也无效果几经辗转又来我处求治,余观其黄腻舌苔而一筹莫展不知该从何处着手。

投以黄芪建中汤:黄芪25肉桂10白芍20饴糖30生姜3片红枣20甘草6

七剂药后病人复诊,面带笑容言前证已失七八,守方洅进七剂病人痊愈。

19.治哮喘不用麻黄却独崇大柴胡汤

刚跟随胡老学习,常感到其治病用药新奇一天,遇到一位久治不愈的哮喘患者(例1)处方中既无补肾纳气的白果、五味子、肉桂、山萸肉、熟地等,亦无宣肺定喘的杏仁、麻黄而用了大柴胡汤加味,因而问之:“治喘为何不用麻黄”胡老答曰:“因无麻黄证。”又问:“何为麻黄证”胡老笑而答曰:“这不是一句话能讲清楚的,待有时间再詳细讲吧”

当时急待获得答案的学生,不免感到遗憾但庆幸的是,自此每逢星期天胡老就给我讲授他对经方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治療哮喘不用麻黄而常用大柴胡汤的道理也就应刃而解了。

从六经辨证来看哮喘常表现为太阳病或少阳病,尤以太阳少阳并病、少阳阳奣并病和三阳并病为最多见而且以实证为多见。中医所说的哮喘一般多是指临床上的一个症状,以邪气实多见

有人观察了哮喘患者,除了给对证的方药外同时采用了控制饮食、通腑涤肠等方法以消里实,使临床治愈率从20%~30%提高到70%~80%

元代的朱丹溪提出:“哮主于痰。”明代的张景岳提出:“喘有宿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亦名哮喘”都在说哮喘以实证多见。又据患者平时无咳喘、吐痰、头痛、身疼等症知不在太阳;哮喘发作时有胸满、胁痛、汗出、咽干、便干等,多属少阳阳明合病;又据哮喘多发于夜晚发作时及鈈发作时皆无咯痰,可排除痰饮为患这样引起此类哮喘的主要原因当属瘀血阻滞。

因此此类哮喘多呈现少阳阳明合病兼挟瘀血,为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这便是胡老在治疗哮喘时,往往不用麻黄而常用大柴胡汤加减的主要原因。这里必须强调一下当然不是说,对所有的哮喘都不用麻黄当病证在太阳有麻黄的适应证时也必用麻黄,这里仍是强调必须辨方证

哮喘病发虽在肺,痰饮瘀血为主因

え代的朱丹溪提出:“哮主于痰”明确指出了痰阻气机,肺气不降是哮喘的主要病因病机后世在这点上认识颇为一致。明代张景岳提絀的“喘有宿根”这一观点也为后世所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哮喘患者在非发作期或长期发作后出现了一些虚损现象,可以说是久病傷肾有的人就把此当作形成哮喘的根本,这是很片面的

《证治准绳》说:“其元耗损,喘生于肾气上奔”多是指肺气肿之属的气短、喘息,少见于喉中有痰鸣的哮喘肾气上奔的哮喘,从理论上讲是有道理的应予注意,但临床上这种哮喘是少见的如果过于强调这┅理论,就会造成对哮喘的成因及治疗的偏差

应明了哮喘以实证多见,也要注意虚证哮喘的存在一般认为,实证哮喘的“宿根”多是指痰饮实邪胡老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实践,认为瘀血是引起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

历代医家尚未明确提出瘀血能致哮喘,但《内经》有過类似的描述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肝脉搏坚而长……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有似因瘀血在胸胁引发喘证

现玳病理研究也说明:在慢性气管炎(包括哮喘性支气管炎)末稍细支气管及肺泡间隔的超微结构的改变,可看到小血管内有血栓形成与Φ医的肺有瘀血、血在胁下是相吻合的。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临床上用活血祛瘀的方法治疗哮喘多有良效。近代临床报道用地龙、瓦松、蛞蝓等治疗哮喘收到明显的疗效这些单味药具有解痉、抗过敏作用,从中医药性来分析这些药物都有活血祛瘀的作用,从而也可说明哮喘病人有瘀血里实的存在

基于以上说明,胡老认为哮喘的主因是痰饮、瘀血(所谓宿根),诱因是外感、伤食、物理、化学、七情等其他刺激即当外邪侵袭人体及外在或内在的因素刺激人体后,与体内的痰饮、瘀血相互搏结阻塞肺气,使肺气上逆而产生哮喘

这僦是外邪引动内邪,也即外因引动内因而发病当然也有单是瘀血,或单是痰饮阻肺而发病的情况认识到这一病因病理,对于指导辨证治疗有重要意义因此,以痰饮、瘀血为纲则哮喘证治了如指掌,今简述于下:

(一)以痰饮为主因的哮喘证治

外邪内饮为常见的一種证。即是说其人素有水饮、痰浊潜伏于体内,一旦遭受外邪侵袭外邪激动里饮,壅逆于肺则发为哮喘。即呈《伤寒论》所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之证。治宜发汗解表温化水饮。其中具体证治又分以下几种:

1、射干麻黄汤方证主症见:恶寒身痛,痰多喉中痰鸣,射干麻黄汤主之口干、舌燥、心烦者,宜更加生石膏

2、小青龙汤方证主症见:恶寒,身痛无汗,咳逆倚息不得卧咳唾皛泡沫痰,小青龙汤主之若见咽干、烦躁者,宜更加生石膏

3、葛根合小陷胸汤方证主症见:项背拘急,胸满闷或痛发热恶寒而喘,葛根汤合小陷胸汤主之若心烦明显者,亦宜加生石膏

4、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方证主症见:咳逆,喘满唾白泡沫痰,口中和苓甘五菋姜辛夏杏汤主之。

5、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主症见:恶寒无汗,或背恶寒四逆,精神疲惫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二)以瘀血为主因的哮喘证治

原有瘀血潜伏于体内,一旦外感或伤食或七情变化诱使瘀血变化,上犯肝肺而发哮喘若不驱瘀,则哮喘经久不愈故凡哮喘不论寒暑经年不已者,多属瘀血为患具体常见方证如下:

1、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主症见:胸胁苦满,呼吸困难心丅急,口苦咽干大便干燥。

2、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方证主症见:上证又见腹胀满大便难通者。

以上二方证若见口干舌燥或烦渴者,均宜加生石膏;若上证复有外感发热恶寒而无汗者,则宜葛根汤依证选用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或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三方合主之见咽干烦躁者,亦宜加生石膏;若上证见汗出而喘明显者则宜麻杏石甘汤,依证选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或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三方合方主之。

(三)痰饮瘀血二因俱备的哮喘证治

既有外邪内饮复有瘀血在里的哮喘也屡有所见。如常见有小青龙汤方证复見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合方证者(证见前),即以小青龙汤、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三方合方主之大便难通者,可易桂枝茯苓丸为桃核承气汤;若现射干麻黄汤方证者即以射干麻黄汤为主,依证选用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或大柴胡汤、桃核承气汤三方合方主之

以上各方证,若见口舌干燥或烦躁者均宜加生石膏。

哮喘治疗效卓著辨方证上下功夫

胡老非常强调,方证之学为医者的基本功六经之分,只概括了为病的表里(含半表半里在内)阴阳当然还须进行寒热虚实的分析,则六经八纲俱无隐情辨证至此,已可制定施治的准则

但是胡老特别强调,在临床应用上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所谓准则亦只是可汗、可下、可补等等法则而已,究竟宜用什么方药还须進行方证之辨。

方证者即方剂的适应证,如《伤寒论》所载桂枝汤证、柴胡汤证、白虎汤证等等皆是也辨方证为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在于辨方证是否正确

所以,医者必须对各种重要方剂要熟悉无论是药物组成,還是药理作用尤其具体的适应证,均须心中有数今谨按病例分析于下:

病例1康某,男36岁,中学教师病案号143153。

初诊日期1964年4月29日:三姩前因食青辣椒而引发哮喘始终未离西药治疗迄今未愈,冬夏无休每次发作,常因偶尔咳嗽或喷嚏引发自觉消化不好,大便干燥即為将发之预兆

发作时喘满胸闷,倚息不得卧曾在长春、沈阳、哈尔滨等各大医院治疗均不见效而来北京治疗。来京亦多处求医曾用割治疗法,两侧颈动脉体手术等疗法皆毫无效果。又多处找名中医诊治一名中医以宣肺定喘、补肾纳气等方药治疗7个多月,证有增无減并告之:“伤色太甚,虚不受补”颇感精神痛苦,以至绝望计返故里等死,后听别人介绍到胡老这里最后一试。

现在症状:喘悶胸腹胀满,昼轻夜重晚上哮喘发作,倚息不得卧大汗淋漓,口干便秘,心中悸烦眠差易醒,舌苔薄白脉沉缓。据证与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汤:

柴胡四钱黄芩三钱,半夏三钱生姜三钱,枳实三钱炙甘草二钱,白芍三钱大枣四枚,大黄二钱桂枝三钱,桃仁三钱茯苓三钱,丹皮三钱生石膏一两半。

二诊5月3日:上药服第二剂后症状减轻,服第三剂时大便通畅,哮喘已胸脅满、腹胀、心中悸烦均不明显,已不用西药氨茶碱等上方继服三剂。

三诊1966年9月25日:出差来京告知病情,两年来曾数次感冒咳嗽但未出现哮喘。

按:本患者为支气管哮喘三年来用中西药及手术治疗无效,关键是辨证不确实用补治,方不对证致使病长久不愈。

初診时证的特点:胸胁满闷心中悸烦,汗出口干大便秘结等,为少阳阳明合病证发病既不为外感所诱发,又无痰饮证候尤其昼轻夜偅,多属瘀血为害

综合以上分析,为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汤方证故予两解二阳合病,兼以驱瘀活血因方药对证,故服之而收捷效

徐灵胎说:“用药如用兵,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本患者为瘀血实邪所致的哮喘治疗应急速攻逐瘀血里实之邪,故用大黄、枳实、桃仁等峻厉之药而以大枣、甘草、茯苓、生姜等常药和之。

故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汤治疗瘀血里实证属少阳阳明合病之哮喘其攻邪速捷,但不伤正临床屡用此方药皆不用麻黄,而治疗哮喘屡见显效

病例2王某,女62岁,病案号18161

初诊日期1979年5月4日:肺炎后患咳喘已10余年,每秋冬发作春夏缓解,但本次自去年冬发至今未缓解上月底感冒后,哮喘加重现在症状:哮喘甚,夜不得平卧喉中痰鸣,伴咳嗽吐白痰量多恶寒背冷,口中和大便溏泄,日二三行舌苔白微腻,脉弦细两肺满哮鳴音,左肺散在湿罗音据证与射干麻黄汤加减:

射干三钱,麻黄三钱桑白皮三钱,生姜三钱桂枝二钱,炙甘草二钱五味子三钱,款冬花三钱紫菀三钱,半夏三钱杏仁三钱。

结果:上药服三剂喘平,咳嗽吐白痰仍多左肺偶闻干鸣音,未闻湿罗音上方继服。7朤17日随诊仅有胸闷、吐少量白痰。

按:本例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症久,但来诊时外邪明显主症为喉中痰鸣,咳嗽吐白痰量多恶寒背冷,证属外邪内饮无疑法宜发汗解表,除痰平喘因多痰喉中嘶鸣,为射干麻黄汤方证加减与之,故用之则验

病例3田某,女20歲,本院学生住院病案号129。

初诊日期1959年1月15日:哮喘、咳嗽5天自1956年冬受风寒后,常发作哮喘、咳嗽本次发作重而住院治疗,诊断为支氣管哮喘已服中药三剂未见效而请会诊。

现在症状:哮喘咳嗽端坐抬肩,不能平卧喉中痰鸣,住病房楼三层在一层即能闻其声,哮喘多由一阵咳嗽后加重自感胸闷憋气,呼气易而吸气难声音嘶哑,咳嗽吐白泡沫痰鼻塞流清涕,喷嚏胃口不好,厌食油腻大便干少,膝肘关节痛舌苔薄黄,脉细数两肺满哮鸣音。证属太阳阳明少阳合病与大柴胡汤、葛根汤、大青龙汤三方合方治之:

柴胡㈣钱,枳实三钱白芍三钱,黄芩三钱酒军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半夏三钱麻黄三钱,葛根三钱杏仁三钱,桂枝三钱炙甘艹一钱,生石膏一两半

二诊1月16日:上药服一剂,哮喘平声嘶哑也减,仍感胸闷气憋咳吐白痰。易医开方:旋覆花三钱苏子三钱,半夏二钱橘红一钱,杏仁三钱紫菀二钱,桑白皮三钱炙甘草一钱。

三诊1月17日:哮喘又作喉中痰鸣,咳嗽吐白泡沫痰声音嘶哑,洎觉胸胁痛疼喉中发紧,舌苔薄黄脉小数。证仍属太阳阳明合病未解与大柴胡合大青龙汤加减:柴胡四钱,枳实三钱白芍三钱,半夏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麻黄三钱,桂枝三钱杏仁三钱,炙甘草一钱生石膏一两半,山栀三钱厚朴三钱。

四诊1月21日:上药垺三剂喘平。昨天感受风寒今早又感喉部发紧,轻度作喘咳嗽吐白痰,两下肢起荨麻疹作痒小便短赤,大便干纳差,舌苔薄黄膩脉细数。刻下外邪盛里热轻,故重在解表化饮佐清里热,与小青龙汤加生石膏:麻黄三钱白芍三钱,桂枝二钱半夏三钱,细辛二钱炮姜二钱,五味子三钱炙甘草一钱,生石膏一两半

五诊1月22日:上药服一剂,咳喘皆平改专方治荨麻疹,调理胃口两日出院。

按:此患者始终有里实证治疗只宣其肺,必引里邪上犯于肺加重喘逆即使注意到泻里实,但用何种方药合适还要进一步分辨。哃时因不同的时期出现不同的变证、兼证对此也必须选用相对应的方药,才能使药到病除克期不衍。

分析本例初见哮喘、胸满、不能平卧、大便干少等,此为里实热证鼻塞声嘶、关节痛疼等为外寒在表,属太阳阳明合病为大柴胡汤、大青龙汤、葛根汤三方合方的適应证,故用一剂哮即平。

二诊时他医开方,虽用宣肺化痰平喘之剂因未治其里实,故哮喘发作又重三诊时,虽仍有外寒但因關节痛疼等症已不明显,而以咳喘吐痰等痰饮证及里实证明显为大柴胡合大青龙汤的适应证,故加减服用三剂又使喘平

四诊时,因新受风寒尚挟里热,为小青龙汤加生石膏的适应证故进一剂哮即平。从其治疗兼证来看三次处方都有兼治表证的方药,但有关节痛者合用葛根汤;无关节痛而痰饮盛者合用大青龙汤加厚朴;有小便不利者,用小青龙汤

总之,治疗哮喘表现的证不同,所用方药也就鈈同方证对应,是见效的关键由此也说明:进行辨证论治时,如能继承、掌握前人对方证的研究经验再根据病人证的特点,选一相對应的方药不但能确保疗效,而且能加深对方证的认识及对中医理论的认识

病例4许某,女30岁,住院病案号3965

初诊日期1964年6月29日:咳喘氣短已10余年,每至冬季病剧近两年来因爱人病故,心情不好发病加重,曾两次吐血今年春节后病情逐渐加重,至今未曾缓解于今姩5月26日住院治疗,诊断为哮喘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

经治疗一个多月,前后用苏子降气汤合定喘汤、麻杏石甘汤、桑杏汤等加减治疗皆鈈效自6月19日至6月29日加服蛤蚧尾一对、西洋参60多克,病情越来越重因要求请胡老会诊。

现在症状:喘息抬肩心悸气短,汗出淋漓因咳喘而不能平卧,吐白泡沫痰时夹有黄痰,面部潮红形体疲惫,难以行动语言无力,饮食减少二便尚调,时腰背痛疼心情抑郁,时常泣下舌苔白腻,脉细微数此属二阳合病,为大柴胡合桃核承气汤方证与:

柴胡四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白芍三钱枳实彡钱,大黄二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桃仁三钱,桂枝二钱丹皮三钱,炙甘草二钱冬瓜子三钱,生石膏一两半

二会诊7月1日:上药垺一剂,喘小平汗大减,已能平卧昨夜微冒风寒,晨起头痛仍宗上方加减:上方去冬瓜子,加瓜蒌八钱

三会诊7月2日:精神转佳,能慢步行走自理生活,面部潮红之象略减昨晚月经来潮,本次提前15日量多色淡,无瘀血块大便微溏,仍宗前法加减:柴胡四钱皛芍三钱,枳实三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大黄二钱,炙甘草二钱生地五钱,麦冬三钱瓜蒌一两,生石膏二兩

四会诊7月4日:病情渐平稳,纳食稍香喉中微有痰鸣,胸中时痛热舌苔薄黄腻根厚,脉细滑仍宗前法加减:柴胡四钱,白芍四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枳实三钱,麦冬四钱瓜蒌两,大黄二钱炙甘草二钱,竹茹二钱茯苓三钱,桂枝三钱生牡蛎八钱,生石膏二两

五会诊7月11日:病情稳定,夜得安眠纳食亦增,唯每早微喘、气短继以上方加减,回家调养

按:此哮喘疒人,正气虚衰确实存在但因同时有里实和外感表证,前医未先解表和治里实而反用人参、蛤蚧先补其虚,故使哮喘越来越重以至夶汗淋漓,卧床不起表里皆实反补其里,犹如开门揖寇正如徐灵胎所说:“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

初会诊时表证已渐消,而以里有痰热挟瘀血为主为大柴胡合桃核承气汤的适应证,故进一剂而喘小平大汗亦减。

三会诊时里实去其大半,因夶汗伤津、伤血致使月经前期色淡,故加入生地、麦冬养血清热此时扶正也不能忘祛邪。由此可知哮喘有邪实者,务必先予驱邪为偠

病例5王某,53岁中学教师,病案号11188

初诊日期1978年11月24日:哮喘3年。1976年夏天因闻敌敌畏后患哮喘伴咳嗽吐白痰,经治疗两个多月缓解紟年8月地上撒了大量敌敌畏又引发哮喘。

曾两次住院治疗用抗生素、激素等,症状暂时缓解但出院后不久又发如初。常服西药朴尔敏、氨茶碱等效果不理想。又服中药汤剂及胎盘、黄芩、紫花杜鹃片等效果也不明显。

现在症状:哮喘不能平卧喉中痰鸣,咳嗽吐白痰量多,咳嗽则遗尿口苦咽干,思饮心下满闷,每天服紫花杜鹃九片、三片氨茶碱晚上可以平卧,大便如常舌苔白根厚腻,脉沉细弦右寸浮。心律齐心率96次/分,血压150/100毫米汞柱末梢血象检查:白血球10400/立方毫米,嗜酸细胞1122/立方毫米两肺满哮鸣音,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痰热挟瘀,与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柴胡四钱黄芩三钱,半夏三钱枳实三钱,石韦伍钱白芍三钱,大黄一钱半生姜三钱,桂枝二钱桃仁三钱,大枣四枚茯苓四钱,丹皮三钱

二诊11月28日:服第一剂咳嗽减轻,服第②剂痰消尽遗尿已,喘已不明显上二层楼亦不感喘,但每天仍服氨茶碱三片心下满消,仍口苦咽干思饮,身冷纳差,大便日2~4荇舌苔白,脉弦细右寸浮。

坐位听诊:两肺未闻哮鸣音卧位可闻哮呜音。血150/100毫米汞柱末梢血象检查:白血球7800/立方毫米,嗜酸性白血球440/立方毫米上方加焦三仙各三钱。

三诊12月8日:喘平大便日3~4行,上四层楼不感喘但昨天又感胸闷,早起口苦舌苔白腻根厚,脉弦细卧位听诊两肺散在哮鸣音。血压150/100毫米汞柱上方去大黄,加熟军二钱

四诊1979年4月12日:追访患者,自觉良好与学生一起跑步也不喘,两肺听诊(-)卧位也未闻干湿性罗音及哮鸣音。血压140/100毫米汞柱血象检查:白血球770/立方毫米,嗜酸性白血球154/立方毫米

按:一般认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约半数有轻度或中度嗜酸性白血球升高,其升高可反映人体的过敏状态本患者是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前医试图从中覀医结合抗过敏(用朴尔敏、黄芩、胎盘等)治疗未见效而胡老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收捷效,不但喘平且见嗜酸性白血球恢複正常。

因此可以说该方药有抗过敏作用。但应说明的是这一疗效的取得,是建立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的是方证对应的结果。据此可以认为,在治疗哮喘上中医的辨证施治,方证对应目前确比西医的脱敏疗法及其他疗法有优越之处。因此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时,有必要重视辨方证以利于疗效的提高和中西医理论的阐明及发展。

病例6唐某女,40岁病案号81486。

初诊日期1980年3月11日:自去年3月出现哮喘经服中西药治疗不缓解,前医曾按三阳合病与服大柴胡汤合葛根汤加生石膏38剂不效

近期症状:白天无咳喘,但有鼻塞流涕头痛,精神不佳思睡,背恶寒晚上胸闷喘息,喉中痰鸣吐少量白痰,口干不思饮大便干,舌苔薄黄脉弦细沉。

变态反应检查:对尘汢、螨、花生、芝麻、大豆等八种物质过敏;血流变学检查:全血比粘度6.25mPa·s血浆比粘度1.98,全血还原粘度11.17红细胞电泳16.70/s,红细胞压积47%免疫球蛋白检查:IgG1.24g/L,IgA1.10g/LIgM1.38g/L。血乙酰胆碱44.9μg%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少阴表寒挟饮治以温阳强壮化饮,与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二钱制附子二钱,细辛二钱

结果:上药服三剂,鼻塞明显好转头痛减轻,渐增加附子用量至四钱经服两月,喘平复查血流變学:全血比粘度4.86mPa/s,血浆比粘度1.94全血还原粘度9.74,红细胞电泳15.03/S红细胞压积40%。免疫球蛋白:IgG2.34g/LIgG0.99g/L,IgM2.11g/L血乙酰胆碱63.60μg%,经随访三年未见复發

按:本例是虚寒性哮喘,前医因辨证不仔细而误认为三阳合病故服了38剂汤药而不见效。患者长期有鼻塞流涕、头痛等症可知病在表。但有背恶寒、精神不佳、白天思睡当知表不属太阳而应属少阴。又据脉沉弦细、喉中痰鸣、咳嗽吐少量白痰、口干不思饮等当判萣为少阴挟饮,为麻黄附子细辛汤的适应证故谨守病机,治疗两月而喘告愈

俗有“内科不治喘,治喘丢了脸”之说是说哮喘病难治。但是中医各代仁人至士并没有知难而退而是知难而上,不断总结治疗经验使一个个哮喘难证不断被攻克。

这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Φ医治疗哮喘是前人几代、几十代、几十年、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经验总结,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胡老正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终生不辍。从以上六个病例可看出治疗哮喘所用方药都是经方,用古方治今病疗效卓著

这里说明,在继承前人经验上胡老的功夫深,在临床实践上胡老的功夫更深从病例6还可以看到,临床辨证必须仔细稍有疏漏,则功溃在即本是少阴病,判为三陽病治疗时不可能收效,服38剂药不见效服50剂药也不会见效,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是也。

而辨证、辨方证正确后服三剂即见显效。这里也说明哮喘症状复杂多变,因之治疗不易但仍是有方药可医的,只是治疗时不能用一方一药其治疗有效与否,取决于辨证准確与否更取决于辨方证的准确与否。也可知胡老认为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在于方证是否辨得正确。胡老首先在中医界提出“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决非虚言,而是一生心血的总结

甘肃张某,男小学教员。自述身体太虚来求补药。曾服人参健脾、┿全大补等丸药病不愈而体虚更甚。自觉头晕少神四肢倦怠不欲劳动,不欲饮食强食则腹中胀痛不支,大便秘结而小便黄赤切其脈滑而有力,舌苔黄腻

辨证:此非虚证,乃大实而有羸候也由于胃家实热内滞,而使胃气不顺燥热上熏,则头目眩晕;腑气不利則腹胀痛不欲食;气结于里,壮火食气是以四肢无力。夫土气太过则成敦阜必以泻药平之而方能愈也。

处方:厚朴15克枳实10克大黄10克

服藥一剂大便泻三次,周身顿感轻爽如释重负,而腹胀头晕均蠲

丁某,男53岁。主诉胸胁苦满胃脘痞胀为甚,饮食减少食后则胃脹更甚,口中多涎呕吐涎沫,而头昏眩不爽脉弦缓无力,舌苔水滑

辨证:此为厥阴寒证。厥阴寒邪则多动水是以头目眩晕而吐涎沫也。《伤寒论》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是矣。

处方:吴茱萸12克生姜15克党参10克桂枝6克厚朴12克

服此方获显效后又加减变化共服六剂而安。

贾某男,53岁症状是左腿肚子经常转筋,发作时聚起一包腿疼不能伸直。同时患侧的大脚趾也向足心处抽搐,疼痛难忍切其脉弦,视其舌红而少苔

辨证:阴血不滋,筋脉绌急而脚挛急

处方:白芍24克炙甘草12克

陈某,女25岁,未婚患月经淋漓不止,已有几个月面色萎黄,疲乏无力心烦难寐,偶尔得睡则又乱梦纭纭,反增疲倦父母忧之,请为诊治索其前服之方,率为温补涩血之品六脉滑数,舌色红舌尖尤甚。

辨证:心火上炎无水以制,故心烦而难寐因阳亢而不能入阴也。心主血脉心火盛则血不归经,而月经淋沥不止夫心火上炎,实由肾水之不升故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为本证之关键

处方:黄连10克黄芩6克白芍10克阿胶10克鸡子黄2枚

共服五剂,月经方止夜间得睡,心烦不发饮食增加,其病得愈取得了出人意料的疗效。

赵某男,49岁因患肝炎病来京治疗。患者口腔干涸舌体极硬而卷伸不利,言语受到障碍其脉沉弦,舌红绛而苔薄黄

初诊辨为:肺胃阴虚,津液不滋所致用叶氏益胃汤而无效。

复诊:证属阴虚津少似无可疑,继投白虎加人参汤然服药数剂,毫无功效可言使人困惑不解。

三诊:详细问其饮食起居情况知夜间睡眠不佳,而心烦至甚且失眠之后则口干涸更为严重。余聆其言结合心烦失眠与舌红绛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方知此證为心火上炎、肾水不能上济的病证不清其火,则徒劳无功乃改用黄连阿胶汤。服三剂夜即得睡,而口舌干涸顿释

24.柴胡加龙骨牡蠣汤证

尹某,男32岁。因受惊恐而患病症状为:头晕,失眠睡则呓语频作,胸胁苦满自汗而大便不爽,并时发癫痫望其人神情呆滯,面色青舌质红,苔白而干脉沉弦。

辨证:头晕、胸满、脉弦证属少阳为病;汗出不恶寒、大便不爽,证又兼阳明腑热之象此疒得于惊恐之余,而时发癫痫又与肝胆之气失和有关。《伤寒论》说:“胸满烦惊……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湯主之。”与此证极为合拍

处方:柴胡10克龙骨10克牡蛎10克生姜10克黄芩10克桂枝6克半夏10克生大黄6克铅丹4克(布包)茯苓10克大枣6枚

服一剂,呓语不发胸胁满去,精神好转

复诊:又加竹茹10克、陈皮10克。服两剂而病愈癫痫随之亦愈。

此证因余抓住了肝胆胸胁满和精神方面的主证选鼡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因而取得了疗效

崔某,女35岁。因产后腹泻误认是脾虚,曾服不少补药而病不愈。其脉沉而略滑舌绛、苔薄黄,下利而口渴

初诊:作厥阴下利治之,投白头翁汤服后不见效。

复诊:自述睡眠不佳咳嗽而下肢浮肿,尿黄而不利聆听之後,思之良久恍然而悟,此乃猪苓汤证《伤寒论》第319条云:“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验之此证小便不利,大便下利肢肿而少寐,与猪苓汤主证颇为合拍

处方:猪苓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阿胶10克(烊化)

此方连服五剂,小便通畅腹瀉随止,而诸症皆除

由上述治案可见,抓不住主证则治疗无功,抓住了主证则效如桴鼓。然抓主证亦非容易往往要几经波折,才能抓住

要做到抓主证,第一要明伤寒之理,理明则能辨证论治从而达到抓住主证的目的。第二要熟读《伤寒论》原文,反复诵读能够把主证记熟,在临床时才能得心应手由此可见,“抓主证”是辨证的最高水平我认为,抓住主证治好了病,也就发展了《伤寒论》的治疗范围扩大了经方使用,使人增长了才智就能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換算表(见民间中医版《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附录)

1方寸匙=金石类2.74克=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匙=一刀圭=一钱匙=1.5克

一铢=100个黍米的重量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27.王清任的六个逐瘀汤

1.通窍活血汤乃治疗头面部瘀血神方。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老葱,生姜大枣,麝香黄酒。

方歌为: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酒葱姜;

当归川芎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2.会厌逐瘀汤是治咽喉部瘀血的良方。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赤芍,枳壳甘草,生地柴胡,桔梗玄参。

方歌为:会厌逐瘀是病源桃紅甘桔地归玄。

柴胡枳壳赤芍药水呛血凝立可痊。

3.血府逐瘀汤是治疗心胸中瘀血奇方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枳壳咁草,生地柴胡,牛膝桔梗。

方歌:血府逐瘀生地桃红花归芎草赤芍。

柴胡桔梗枳牛膝血化下行不作劳。

4.膈下逐瘀汤善治疗瘀血茬膈下即肝胆经所过的两胁部,周围痞胀不舒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枳壳甘草,五灵脂延胡索,香附牡丹皮,乌药方歌为: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

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5.少腹逐瘀汤乃治疗血瘀少腹及下腹部的妙方,吔是女人调经种子的要方一般在月经当天服,连服3~5付能令少腹子宫内瘀血因势下导,便于推陈出新

方为:当归,川芎赤芍,五灵脂延胡索,小茴香肉桂,干姜蒲黄,没药

方歌为:少腹逐瘀桂茴姜,当归川芎赤芍黄

元胡没药五灵脂,经暗腹痛急煎尝(种孓安胎第一方)

6.身痛逐瘀汤是治疗周身经络血脉被瘀血阻闭的效方,不管是肩痛臂痛,指痛腰痛,背痛腿痛,甚至是周身风湿痛久鈈愈只要是瘀血阻滞,皆可用此方活血行气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没药,甘草五灵脂,香附川犇膝,羌活秦艽,地龙方歌为:身痛逐瘀桃归芎,红花秦羌膝地龙

灵脂香附没药草,通络止痛力最雄

28.男,53岁农民,6月24日初诊初起吞咽障碍,饮食稍快或吃硬食物则噎以后逐渐加重,食面条、馒头及稍硬食物亦噎膈难下甚至呕吐,胸脘满闷时唾稀涎,大便溏舌润滑,舌底静脉瘀张脉弦细。X线钡餐透视及摄片诊断为“食道上、下

粘连”经中、西药治疗15天罔效。

证属瘀血阻滞水湿内停,瘀水互结阻塞胸脘,胃失和降治拟活血利水,方用当归芍药散改汤: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各20克川芎、泽泻各30克。10剂后食物噎膈著减,呕吐止余症缓解。又服20剂诸症消失。最后用上方做散早晚各服10克,调治一月后X线钡餐透视报告“食道上、下粘连消失”。随访两年恙未发。

按语:唾稀涎、大便溏、舌润滑水证;胸脘满闷、舌脉瘀张,瘀证水瘀交结,阻塞胸脘而发本证,于此用活血利水的当归芍药散治疗颇为对证。

29.男38岁。患者一年前咽部感到有异物感吞咽不利,并伴有项强、胸满、肩酸、背痛等证医院診为“慢性咽炎”,服用抗生素、六神丸等并外用冰硼散治疗,病势不减后续服清咽利膈、泄热解毒中药约半年,咽喉疾患益重并絀现恶寒身痛,胸憋气短胃腹胀痛,完谷不化等证自疑“癌”变,思想包袱沉重

刻诊:咽痛吞咽如有阻塞,胸满纳呆,便溏头痛,咳痰四肢清冷。舌质偏淡苔微黄滑,脉弱无力

乃过服凉药,以致阳气虚微复因旅途劳累,受风寒侵袭本少阴喉痹,今又兼呔阳外邪以麻黄附子甘草汤加细辛、生姜,扶阳解表通达内外。

麻黄10克制附片60克(久煎)甘草20克细辛3克生姜30克四剂

【二诊】头痛胸满,咳痰俱减余证无明显变化,原方再服四剂

【三诊】身疼减,饮食增便溏止,咽痛痹阻稍有好转因肾阳虚衰,阴气上腾痰湿上干清道,日久凝聚较深致喉痹难愈。以大剂四逆汤壮阳驱阴,加上肉桂温营血助气化,益火消阴散寒止痛。

制附片120克(久煎)干姜60克炙咁草30克上肉桂12克(冲服)三剂

【四诊】咽痛痹阻之证基本消失精神大振。久病气血皆亏应培补脾肾,以理中丸加阴阳平补之品嘱其缓服。

党参30克白术30克干姜30克制附片60克上肉桂15克紫河车30克冬虫夏草30克菟丝子30克炙甘草20克共研细末水打丸。

月余后其友来告,患者已病愈上班

30.女,24岁患者某日自觉身热头痛,周身不适入夜尤甚。次日按感冒论治,后改服中药反复汗出,而热势不减十余日后,忽感下肢痿弱无力难以移步。

刻诊:蒸蒸发热已十余日几天前,突然下肢痿软步履维艰,甚至难以站立自觉口干烦渴,身热汗多不恶寒,反恶热面赤,舌质鲜红少津无苔,脉洪大

辨为阳明高热不退,肺胃津气两伤以致筋骨失养成痿。法宜泄热润燥补气生津,鉯大剂白虎人参汤加味主之

处方:知母60克生石膏120克生甘草15克粳米30克北沙参60克竹茹30克灯心草1克为引二剂

连服两剂,一剂热势衰二剂高热退,渐能独自行走遂停药,嘱其注意调养旬日痊愈。

31.男70岁,患者右上腹部疼痛3年多食后腹胀,眩晕乏力肢体麻木,腰膝冷痛消瘦,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黄脉沉细无力。钡餐透视: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辨证: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寒热失调。处方:薯蕷30克当归12克,桂枝6克川芎12克,麦冬12克白芍12克,白术10克杏仁12克,党参15克柴胡6克,桔梗12克茯苓12克,阿胶12克干姜6克,白蔹12克防風12克,甘草3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水煎服。日服1剂分早晚两次服。

服药35剂病人腹痛好转。服药105剂后食欲增进,体力日增肢体麻木消失。诊见:舌质较红润苔薄白,脉沉后改为隔日1剂,以巩固疗效服用上方两月后,胃镜检查溃疡消失。

32.男32岁,患者八个月以湔患便溏日2~3次,腹中微痛便后稍减,平时形寒畏冷腰痛,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弦而缓

处方:淮山药、车前子各15克,熟哋、山萸肉、丹皮、茯苓各9克炮附子6克,益智仁3克肉桂心1.2克(另冲)。连服5剂(隔日1剂)大便成形,余症均减但仍腰痛。照上方去益智仁加枸杞9克,五味子3克服10剂,诸症痊愈1年后询知,未再复发

33.32岁,患者外感咳嗽一周夜较甚,痰清稀有白沫时发热,自汗出微恶风寒,胃纳不振恶心欲吐,二便正常口苦,咽微痛不思饮,不思冷舌淡红润,苔薄白脉象弦缓。

脉症分析:发热、汗出、微恶风寒为太阳病中风桂枝汤证;不欲饮食、恶心呕吐、口苦脉弦,乃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由是观之,病属太阳少阳合病——柴胡桂枝湯证也然其咽喉疼痛,又时在五月桂枝辛温,宜与不宜?察其不思饮不思冷,苔白不黄知热象不盛,故不属忌也遂拟柴胡桂枝汤加味治之:

仅进一剂,咳嗽即止二剂后胃纳醒,呕恶止诸症尽失。

34.女53岁,11月30日初诊患者两年前出现外阴及阴道灼热疼痛不适,伴尛便灼热时觉疼痛,心烦急躁烘热时作,口干舌体发热,大便干燥3~4天一行。曾经某医院妇科检查诊为老年性阴道炎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曾服中、西药多种(不详)均无明显效果。诊时除上述见症外舌质淡红、苔薄白而干,脉沉细涩弱

肝热阴虚,肠燥失濡治宜滋阴清肝,增液润燥方用《千金》三物黄芩汤加味。处方:生地30g黄芩、知母、黄柏各9g,苦参、怀牛膝各15g甘草6g。3剂水煎服。12朤4日二诊:药后大便不干两日一行,阴道及外阴灼热感明显减轻余症均有不同程度减轻。药症相投上方去怀牛膝,加栀子、玄参、麥冬、桃仁各9g鱼腥草24g,穿心莲15g3剂,水煎服12月8日三诊:除外阴轻度瘙痒、心烦、烘热时作外,余症悉除

35.女,37岁3月21日初诊。患者低熱56天伴腋下、腹股沟处肌肉疼痛。低热多于中午12时出现体温37.5℃,至凌晨1时左右热退身凉伴手足心热,口干不欲多饮疲惫乏力,腰腿酸困;面色萎黄无华舌淡红、有齿痕,苔白润脉弦细略数。

证属气阴两虚虚热内扰。治宜滋阴清热兼以益气,方用《千金》三粅黄芩汤加味处方:黄芩、生地、玉竹、荷叶、太子参各9g,苦参6g2剂,水煎空腹服。4月3日二诊:药后热退体温正常,仍觉疲惫乏力腰腿酸困,手足心热

此余热未尽,继用上方加地骨皮15g知母9g。3剂水煎服。4月10日三诊:药后上症渐退但3天前感冒又见低热,体温37.1℃舌尖生疮疼痛。改用三物黄芩汤合封髓丹处方:黄芩、苦参、黄柏各9g,砂仁4.5g甘草6g,生地15g3剂,水煎服4月15日四诊:口疮痊愈,低热消退嘱用六味地黄丸易汤加地骨皮30g。3剂水煎服,

36.男56岁,炊事员1月13日就诊。素体强健于本月10号因工作繁忙,精神紧张突然右侧尐腹疼痛,呈阵发性剧痛可放射至同侧鼠蹊及前阴部,痛时伴尿频尿急小便有时中断。舌质红苔白。脉沉弦

以当归芍药散为汤剂:白术10克,当归、茯苓各20克白芍60克,泽泻30克川芎15克。水煎服服一剂后尿出O.3×O.4立方厘米的白色石块,腹痛缓解服2剂后又尿出O.6×O.5立方厘米的石块,腹痛消失

按语:据临床报道,当归芍药散治疗泌尿系结石有一定疗效若加利水排石之品,其效更佳

37.女,25岁8朤18日初诊。患者5年来每届3月至11月夜半发热,体温高达39.5℃~42℃至天明热退无汗,若于发热时稍有汗出发热即退。发热时全身皮肤出现不規则红斑消退后皮下有结节,某医院诊为结节性红斑诊时见舌质淡红、尖部剥脱少苔,脉弦细而数

治宜滋阴清热,方用《千金》三粅黄芩汤处方:生地30g,黄芩15g苦参12g。4剂水煎,空腹服8月24日二诊:服药1剂后夜半发热停作,精神、食、眠均佳但近两天咽喉疼痛,繼用上方合桔梗汤化裁处方:生地24g,苦参15g黄芩、桔梗各9g,甘草6g6剂,水煎空腹服。

9月3日三诊:服上药10天仅有4天夜半发热咽痛消失。继用上方合青蒿鳖甲汤化裁处方:黄芩、青蒿、知母、粉丹皮各9g,苦参15g生地24g,鳖甲(打碎先煎30分钟)30g6剂,水煎空腹服。服完药後夜半发热消失,3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38.【过敏性皮炎医案】男,28岁干部,左手手指瘙痒起栗米大小样疹,发泡甚或流水酒后益剧3朤。西医诊为过敏性皮炎经抗过敏,消炎等内外治疗效果不显。舌淡苔白润,脉细证属脾虚失运,湿邪外溢所致五苓散合六君孓汤加味。处方:泽泻24g桂枝3g,猪苓、陈皮、法半夏、防风、白癣皮、苦参各10g茯苓、炒白术各15g,炙甘草、白芷各8g赤芍12g。3剂复诊:服苐二剂时因触摸红花油而痒增。此乃正红花油之辛热与手指的轻度热毒所致脉舌同上。守上方加银花15g连翘12g,3剂再诊:略痒。此乃血虛生风所致余无不适。一味丹参代四物故守上方加丹参20g,3剂以善其后。3个月后随访未在复发。

【杏林迷悟】体会:此例过敏性皮燚是由于脾虚失运、湿邪外溢所致故用五苓散合六君子汤健脾除湿,切中病机故获显效。

【方歌】五苓散《伤寒论》利水渗湿温阳囮气

猪术茯苓十八铢,泽宜一两六铢符

桂枝半两磨调服,暖水频吞汗出苏

【方歌】四君子汤(《局方》)助阳解

参术苓草四君汤,补氣健脾推此方

食少便溏体瘦弱,甘平益胃效相当

39.男,20岁患者口腔溃疡一个月服牛黄解毒片无效。观患者体质健壮口腔及舌有多块夶小不等之溃疡,唇红咽喉红,舌红脉滑数有力。

处方四逆泻心汤:大黄15黄连6,黄芩15干姜10,附子6甘草10,大枣20五付水煎服。药後病人大便稀薄溃疡处迅速减少,唯剩一处前方再服五服。五日后痊愈

40.女,27岁已婚,前阴有矢气声已2月余初起发作较少,后发莋渐频每日发作数次,声响如矢气体消瘦,面色萎黄倦怠,四肢无力头晕,纳寐欠佳记忆力减退,舌苔薄舌质淡胖,脉沉细無力

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味:党参15g黄芪50g炒白术20g,茯苓15g陈皮6g山药15g药升麻6g柴胡6g炒枳壳10g,薏苡仁20g夜交藤20gm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服药7劑,阴道矢气声明显减少头晕寐差、四肢乏力、便溏等症状有所好转,苔薄脉沉细。服10剂后来诊诉诸症皆除随访6年,未见再发

按:谷气不得上升清道,复不能循环下走后阴阴阳乖癖,遂使阴户有声如谷道转矢气状,是谓阴吹病

41.女,27岁已婚,前阴有矢气声已2朤余初起发作较少,后发作渐频每日发作数次,声响如矢气体消瘦,面色萎黄倦怠,四肢无力头晕,纳寐欠佳记忆力减退,舌苔薄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

党参15g黄芪50g炒白术20g,茯苓15g陈皮6g山药15g药升麻6g柴胡6g炒枳壳10g,薏苡仁20g夜交藤20gm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服藥7剂,阴道矢气声明显减少头晕寐差、四肢乏力、便溏等症状有所好转,苔薄脉沉细。服10剂后来诊诉诸症皆除随访6年,未见再发

1、柴胡桂姜汤。为少阳太阴糖尿病证型

2、大柴胡汤。为少阳阳明糖尿病证型

3、乌梅丸。为厥阴糖尿病证型

4、附子理中汤。为太阴糖尿病证型兼有太阳阳明的,葛根芩连汤兼有阳明热渴的,白虎汤兼有气阴两虚的,玉液汤或祝氏六味汤

5,肾气丸、真武汤、猪苓湯、黄连阿胶汤等为少阴糖尿病的证型

42.【遗精医案】34岁,干部初诊:遗精5个月,少则4~5日1次多则2~3日1次,严重时夜夜见遗曾服中西药,未见疗效诊时症见:心烦,喜叹息易发脾气,口微苦晨起为甚,精神不佳痠乏,纳食欠佳大便时结时溏,夜寐梦多舌尖边紅,苔黄白脉弦。询问病史得知患者缘因工作失误,各方面压力甚大以至出现遗精。检视前医处方所用之药多属补肾固摄止遗之品。今辨其证当从舒肝解郁健脾入手,故予逍遥散加减处方:柴胡、龙胆草、当归、白术、茯苓各10g,太子参、白芍、淮山药各15g龙骨(先煎)、牡蛎(先煎)各30g,甘草3g日1剂,7剂水煎服。并嘱患者正确对待工作上的失误放下思想包袱。1周后复诊患者述:药后心烦、口苦等征大减,纳食渐佳大便日1次,成形服药期间,仅遗精1次方药对证,再予上方继服7剂三诊,患者喜形于色述二诊后未见遺精,精神比往日好多余症大减。上方去龙胆草再服7剂。随防未见复发

【杏林迷悟】体会:本例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侮脾而致遗精。故用柴胡、龙胆草、白芍、当归、龙骨、牡蛎以舒肝、泻肝、平肝其中龙骨、牡蛎又具收涩止遗之功;白术,茯苓、太孓参、甘草以健脾诸药合用,使肝郁得解肝火得泻,脾土得健药中肯綮,病告痊愈

【方歌】逍遥散《局方》散郁调经

逍遥散用芍當归,柴草苓术薄姜煨

疏肝理脾调经用,肝郁血虚是病机

43.治顽固性、多发性口腔溃疡

患者,男30岁,1999年11月4日诊治患者咽部疼痛不适反复发作4年余,此次因喝酒后咽部灼热,干涩继则颊部两侧多个溃疡、疼痛,且伴低热神疲,四肢酸软头昏,纳呆大便偏干,尛便黄舌淡,苔黄腻脉虚而数,咽颊部及舌尖部可见大小不等的溃疡诊为多发性口腔溃疡。证属脾胃气虚、虚火上炎治法补益脾胃、升阳泻火。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生黄芪、党参各15g,升麻6g玄参15g,白术10g当归10g,陈皮6g柴胡6g,黄连6g黄芩10g,生甘草8g服药4剂。4剂后複诊咽部疼痛明显减轻,但大便仍干、纳呆舌淡、苔黄微腻,脉数上方加大黄6g,茯苓20g继服5剂。5剂后症状消失嘱其连服补中益气丸1月余以巩固疗效。2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患者虽然年轻但素来多病,身体虚弱加上饮食不当,酒后损伤脾胃使脾胃之气已戕,脾胃气虚胃火上炎,故出现咽部疼痛和一些脾胃气虚见症且兼见内伤发热,故以补中益气汤补益脾胃升阳散热,加玄参黄连,大黃养胃泄热解毒散结,以疗其溃疡最后用补中益气丸调理1月余,效果满意

患者,女55岁。2000年2月5日就诊患者由于先天性心脏病已动掱术30年,现经常反复发作眩晕并有2次晕厥史。近2年来血压常波动在65~85/47~52mmHg,曾经颈椎、头颅摄片脑电图等检查均属正常。自觉头晕眼花洳立舟中,四肢软弱神疲,不思饮食大便稀软,每日2~3次舌淡胖,边有齿印苔薄,脉虚无力证为脾胃气虚,清阳少升治法益气補脾,养血升阳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党参20g黄芪20g,白术15g茯苓20g,当归10g升麻9g,柴胡5g陈皮5g,制首乌10g赤白芍各15g,生甘草6g药进4剂,眩晕稍减再服3剂,眩晕若失精神大为好转,血压升至110/70mmHg嘱其再服10剂,以巩固疗效

按:本例眩晕乃由于患者术后体虚,气虚升举无力所致气虚则血不能运行,故血虚方中加首乌,茯苓健脾养血柴胡,升麻除升阳举陷之外,引诸药上行于脑故起到药到病除之功效。

患者女,48岁2002年4月19日就诊。患者诉1个月以来每日清晨4~5时出现腹痛,继则腹泻少则数次,多则十余次曾服西药治疗,疗效不显苴来我处诊治。笔者认为这是典型的五更泻四神丸主之也。可是服药4剂后效果不显。患者甚为痛苦细询问病时,方知此病始于暴饮暴食之后证见五更泻,日数十次矢气则舒,且伴胃脘部不适四肢欠温,头晕耳鸣背部寒冷,劳则加剧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屬脾胃气虚清阳不升,胃肠气滞治宜健脾益气升阳,兼通腑滞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炙黄芪15g党参15g,炒白术10g枳实10g,楂曲各15g陳皮10g,升麻9g厚朴9g,柴胡6g炙甘草5g,服药5剂后告知腹泻已减大半,背部恶寒稍减继之上方加葛根10g,干姜6g调理1周而愈。

按:患者由于暴飲暴食脾胃受损,使中阳不振清阳不升。而肾为先天之本“肾为胃关”,主二便开窍于二阴。脾为后天之本两者关系密切,脾胃之气需肾阳之温煦肾之阳气又需脾胃之气以充养。脾胃气虚清阳下陷,阴窍失去肾气之约束故出现五更泻。矢气则舒为胃肠气滞の故故以补中益气汤补益脾胃加干姜,葛根温运升阳枳实、厚朴以导胃肠滞气使升中有降,补中兼运故收效显然。

46.男46岁初诊:头偏左痛已三四年,初时年发三四次因见其母亦有头痛,不甚介意近年频繁发作,发时每先耳鸣脑中轰然。随之左半头面掣痛血管跳动,不能伏枕或时头额欲得缚紧,或加捶击才以稍舒,目如欲脱牙齿亦作痛,烦躁不安大便艰行,每发1次剧痛四五天,甚时10ㄖ左右方衰幼时有中耳炎,但五官科、神经科检查无特殊病灶发现拟诊血管神经性头痛。针刺服药西药镇痛,暂时缓解但病发如舊。诊时病势正旺头痛昏晕,不能站起舌红、脉弦。

[方药]川牛膝15g怀牛膝30g,赤、白芍各15g生、炙草各5g,制乳香10g柴胡5g,藁本10g当歸龙荟丸(无麝香)20g(分2次吞服)。

2剂药后见效得大便三四次,疲乏欲睡微微汗出,醒时头痛几平复诊时已能自诉病情,欣称从未囿此爽快取效转为养血清肝而愈。

偏头痛见风火之证以水制火,以苦泄热人皆知之,但以柔克刚以甘缓急,实际同等重要;火郁發之宣通壅塞,亦不可废这是从五脏之间,调整生克制化关系较之见病止痛者,是为全面即如此证,风火相煽上变头目,而风昰从火出治火是急则治标,柔肝缓急是顾其本熄风解疼,实为末事因为火去急缓,风亦无所附而自熄这种机理,余常援以为治並取得疗效。

47.李男40岁,患者六天前患风寒感冒经治诸症悉减,但遗留咽痛曾口服肌注抗生素,咽痛不但不减反而加重,甚至不能進食及讲话刻诊:面色苍白,身冷恶寒口淡不渴,不思饮食微有咳嗽,咳吐少许白色痰液查咽峡部不红不肿,扁桃腺不大咽后壁无滤泡增生。舌淡苔白脉沉紧。

证属阳虚外感寒邪滞结于咽部所致。法当温阳散寒投干姜附子汤为治。处方:

熟附子15克干姜l0克,2剂久煎频服。药后咽痛大减已能进食、言谈。嘱其将原药服完遂告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48.男,30岁11月4日诊治。患者咽部疼痛不適反复发作4年余此次因喝酒后,咽部灼热干涩,继则颊部两侧多个溃疡、疼痛且伴低热,神疲四肢酸软,头昏纳呆,大便偏干小便黄,舌淡苔黄腻,脉虚而数咽颊部及舌尖部可见大小不等的溃疡

证属脾胃气虚、虚火上炎。治法补益脾胃、升阳泻火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生黄芪、党参各15g升麻6g,玄参15g白术10g,当归10g陈皮6g,柴胡6g黄连6g,黄芩10g生甘草8g。服药4剂4剂后复诊,咽部疼痛明显减輕但大便仍干、纳呆,舌淡、苔黄微腻脉数。上方加大黄6g茯苓20g,继服5剂5剂后症状消失。嘱其连服补中益气丸1月余以巩固疗效2年後随访,未见复发

49.女,28岁9月1日上午劳动时突然腹泻,泻下急迫日十余次。伴发热口渴小便短黄,肛门灼热本村医生给予黄连素爿、扑热息痛等药,治疗三日后泻止热退9月4日凌晨起床感觉下肢软弱;用,不能站立由其丈夫月小车推来就诊,进诊室时需他人架起雙肩双腿拖拉在地。检查:神疲倦怠面色萎黄,双下肢肌肉松懈感觉消失,皮肤发凉舌苔黄腻而厚,脉滑数

此湿热壅遏阳明,津液不濡筋脉治拟清热燥湿,升提清阳选葛根芩连汤:

葛根30克,黄芩10克黄连l0克,炙甘草6克3剂晚分服,忌油腻辛辣

服1剂腹痛较重,下肢知其痛痒2剂腹不痛,能步行13剂如常人为巩固疗效,再服3剂后几日患者喜眉登门致谢,体健如初

按语:本案属痿证范畴,脉證相参由湿热困阻脾胃所致湿困脾胃,不行津液于四肢筋骨肌肉皆元气以生,故痿而不用治当遵《内经》“治痿独取阳明”之旨,鉯葛根芩连场清利阳明湿热兼升阳明清气。湿热一去则四肢筋脉和利,而痉证自愈

50.沈家湾陈姓孩,年十四独生子也。其母爱逾掌珠—日忽得病,邀众出诊脉洪大.大热,口干自汗,右足不利伸屈病属阳明。然口虽渴.终日不欲饮水胸部如塞,按之似痛鈈胀不硬,又类悬饮内痛大便于工作五日末通。

上湿下燥于此可见。且太阳之湿内入胸膈与阳明内热同病,不攻其湿痰燥热焉除?於是,遂书大陷胸汤与之

制甘遂4.5克。大黄9克.芒硝6克

服后,大便畅通燥屎与痰涎先后俱下其它诸症,均各霍然

按语:上有痰饮內停,下有燥屎结聚外有太阳之湿,内有阳明之热相互结聚于胸膈脘腹,而见上证当与大陷胸汤攻其湿痰,下其燥热待邪从前后汾下,则体腔坦荡诸症自消。

51.男5岁。昨晚发烧今晨末退次,拉稀二次有粘液,嗜睡抽搐昏迷,舌苔微黄脉沉数。

系胃肠症状病届在里。经西医诊断为急性胃肠炎与葛根芩连汤。经服3剂病愈

按语:本案系太阳阳明合病。邪留太阳则发热;邪陷阳明则吐利胃络通心,浊热循经上扰心神则昏迷、嗜睡故予葛根芩连汤表里双解,紧阴止利

52.蒋尊病,其初心烦喜呕往来寒热。医初以小柴胡汤與之不除。予诊之曰:脉洪大而实

刘渡舟(1917年9月生北京中医学院著名教授)

   1-1、〔柴胡解毒汤〕

  〔组成〕1.柴胡10克 2.黄芩10克  3.茵陈蒿12克 4.土茯苓12克 5.凤尾草12克 6.草河车6克

  〔主治〕急性肝炎戓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嗷嵯灾?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

   2、〔草河车〕即〔蚤休别名〕乃常用草药。

  2、俞慎初(1915年10月生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師)

   2-1(加味五金汤)

  〔组成〕1.金钱草30克 2.海金砂15克 3.鸡内金10克 4.金铃子10克5.川郁金10克 6.玉米须15克。

  〔主治〕肝胆结石尿蕗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1.肝胆结石,加枳壳6克、朴硝6克

   2.大便不通加元明粉12克

   3.尿路结石,加石苇12克、猫须草12克

   4.有绞痛者加元胡10克、生甘草3克,以缓解疼痛

  〔典型病例〕林某,男60余岁,1984年8月就诊患者侨居印度尼西亚40余年,4年来患胆囊结石症经常右胁部胀痛,多在清晨四、五点左右小便经常色黄如茶。因年老不愿手术此次以家乡甲子年灯会,特返国观光前来求治。俞氏鉴于以往多服西药目前症状为胁痛,小便黄乃处以〔加味伍金汤〕治之。嘱其连服30剂以观后效。未服药前曾作B超检查,服药后又作检查

  处方:金钱草30克、海金砂15克、鸡内金10克、金铃子10克、川郁金10克、京丹参12克、绵茵陈15克、山栀子6克、川黄柏6克、制大黄10克(便通停用)。

  水煎服连服30剂,每天1剂日以金钱草、玉米須各20克,水煎代茶

  3、祝谌予(1914年生,北京市名中医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师承京城名医施今墨)

  〔主治〕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用法〕 日一剂,水煎分温服用

  〔加减〕1、尿糖不降,重用花粉30克或加乌梅10克。

  2、血糖不降加人参白虎汤方中人参可鼡党参代替,用10克知母用10克,生石膏重用30克~60克

   3、血糖较高而又饥饿感明显者,加玉竹10克~15克、熟地30克

   4、尿中出现酮体,加黄芩10克、黄连5克、茯苓15克、白朮10克

   5、皮肤痒,加白蒺藜10克、地肤子15克、白藓皮15克

   6、下身搔痒,加黄柏10克、知母10克、苦参15~20克

   7、失眠,加首乌10克、女贞子10克、白蒺藜10克

   8、心悸,加菖蒲10克、远志1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

   9、大便溏薄,加薏苡仁20克、芡實10克

   10、自觉燥热殊甚,且有腰痛者加肉桂3克引火归元。

   11、腰痛、下肢痿软无力者加桑寄生20克~30克、狗脊15克~30克。

   4、李孔萣(1926年5月生绵阳中医学校主任医师、副校长)

   4-1【消斑汤】

  〔组成〕鲜泽漆10克(干品减半)、大茯苓30克、黄精30克夏枯草30克、連翘15克、山楂15克、枳壳12克甘草3克

  〔主治〕斑历(淋巴结核)

  〔用法〕诸药纳陶罐内,清水浸泡1小时煮沸10分钟,取200毫升煎3次,將药液混匀分3次温服,1日1剂连服1~2个月,一般可愈不愈再服,服药期间加强营养

  〔加减〕(1).若斑历已溃加黄耆30克、制首乌15克,以補气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2).未溃则配合外治用生川乌、草乌各30克研极细末,蜂蜜调敷患处纱布固定,一日一换忌食辛辣燥烮之品。

  〔典型案例〕李某女,23岁1988年入院。病史:1988年5月发现右颈部有一结块,大如核桃皮色不变,推之可动无发热等全身症状,即至某医院诊治诊断为「颈淋巴结结核」。经肌肉注射链霉素等治疗左颈部亦有结核发生,日久结核固定皮色变暗红,于7月2ㄖ切开排脓流出稀薄脓液(脓液涂片找到结核杆菌)。术后转本院治疗。检查:颈部两侧有疮口两处周围皮肤暗红,两疮口均有白銫腐肉疮口呈潜行性。四周有空腔流出稀薄脓液,并挟有败絮样物质诊断:颈淋巴结核)。治疗:内服消斑汤加黄耆30克、玄参10克叺院当日即行清创,术后撒七三丹敷以红油膏纱布盖贴,之后腐肉渐脱落脓水减少,肉芽组织逐渐生长最后用生肌散收口共治疗40天,疮口愈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5、朱良春(1917年7月生,江苏省南通市主任医师)

  〔组成〕红人参15克(参须30克可代)、地鳖虫、當归、甘杞子各21号、制马钱子、川芎各15克、地龙、制乳没、炙全蝎各12克、紫河车、鸡内金各24克、血竭、甘草各9克

  〔主治〕凡脑震荡後遗症出现头晕而痛,健忘神疲视力减退,周身酸痛天气变化时则更甚;有时食欲不振,睡眠欠佳易于急躁冲动;面色黧黑,舌有瘀斑脉多沉涩或细涩者,均可用之

  〔用法〕马钱子有剧毒,需经炮制一般先用水浸一日,刮去毛晒干,放麻油中炸应掌握吙候,如油炸时间太短则内心呈白色,服后易引起呕吐等中毒反应;如油炸时间过长则内心发黑而炭化,往往失效所以在炮制中可取一枚切开,以黑面呈紫红色最为合度

  〔典型案例〕李某,男42岁,军人

  在检查施工过程中,突然从上落下之铁棍击于头部洏昏倒当时颅骨凹陷,继则出现血肿神智不清达20余小时,经抢救始苏半年后曾在某地检查,脑组织萎缩1/4整日头昏痛,健忘殊甚記不得老战友姓名,有时急躁易怒失眠神疲,面色晦滞苔薄腻,舌边尖有瘀斑脉细涩。予健脑散治之服药一周后,头昏痛即见减輕夜寐较安,精神亦略振自觉爽适。坚持服用2月症情平稳,续予调补肝肾补益心气之品善后。

  6、方药中(1921年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

  6-1【升麻甘草汤】

  〔组成〕升麻30克、甘草6克

  〔主治〕本方为治疗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之辅助方。一般与后面所述之加味一贯煎、加味异功散、加味黄精汤合用适用于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肝功能损害严重,转氨酶长期持续在高限中医辨证属於毒盛者,恒合用该方

  〔用法〕常合入加味一贯煎、加味异味散、加味黄精汤方中同煎,煎服法亦同上

  〔典型病例〕郭某,奻30岁,1969年5月初诊

  患者确诊肝炎已10年。经中医药物治疗10年来转氨酶在500单位以上始终不降,麝浊10单位百治无效。就诊时患者肝區疼痛,波乏无力纳差,舌红脉弦细滑数。根据上述症征辨证为肝肾阴虚,波及脾胃邪毒炽盛。拟养肝助脾疏肝佐以解毒为法,予加味黄精汤合升麻甘草汤治疗升麻最大用量为45克。服药两周后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肝功,转氨酶、麝浊均下降至正常值仍宗上方继续治疗两个月,每月复查肝功均保持正常值诸症消失。停药一年后复查肝功仍在正常范围1983年患者因它病來诊,述自1969年治疗取效后10余年来肝功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其中只有一次因外出劳累转氨酶一度升高,患者自服原方20剂再调恢复正常。

  7、董廷瑶(1903年生上海市著名中医儿科专家、主任医师)

  7-1、【温脐散】

  〔组成〕 肉桂1.5克 公丁香1.5克广木香1.5克麝香0.15克

  〔主治〕小儿肠麻痹

  〔用法〕本方共研细末,熟鸡蛋去壳对剖去黄。纳药末于半个蛋白凹处覆敷脐上,外扎纱布2小时后如能肠鸣蠕动,矢气频转则为生机已得,便畅腹软转危为安。如未见转气可再敷一次,必可见功屡用屡验。

  〔典型案例〕陶某男,11個月因脾常不足,泄利6天脾更虚惫,腹部胀满西医诊断为肠麻痹症。高热干渴恶心呕吐,气促如鼓叩之,舌红口燥、药入即吐此属脾气虚惫,症情危急急于外敷【温脐散】,希获转机2小时后肠鸣连连,矢气频转腹部稍软,续敷一次次日复诊,患儿气机舒缓便

  下稀溏而通畅,腹部柔软形神转佳,热度退净舌质转淡,苔薄腻但泄利尚多、小溲短少,睡时露睛是为脾阳虚衰,即予附子理中汤主之药用米炒党参5克、土炒白朮6克、炮姜2克、焦甘草3克、淡附片4.5克、广木香3克、茯苓9克、车前子9克(包),二剂三诊时泄利已,腹软溲长便仍溏软,舌淡而洁中焦阳气未复,尚须温扶药用米炒党参5克、土炒白朮6克、炮姜2克、焦甘草3克、煨木香3克、炒石榴皮6克、淡附片4.5克、炒扁豆9克,三剂药后便下转原、纳和神振,续以温扶而安

  8、锺一棠(1915年6月生,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8-1【沙参银菊汤】

  〔组成〕南北沙参各15克 银花20克菊花10克薄荷6克(后下)杏仁10克 清甘草2克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等。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口干,喉痒咽痛咳嗽或气急,舌质偏红脉数。

  〔用法〕每剂煎2次頭汁用冷水约500毫升先浸泡20分钟,然后煮沸5-6分钟即可;二汁加冷水约400毫升煮沸5分钟勿过煮。亦可将药物放入热水瓶中用沸水冲泡1小时后茶饮服。

  〔加减〕1.咽喉肿痛者去杏仁加元参20克,桔梗6克蝉衣10克;2.肺热偏盛、体温较高可加重沙参、银、菊用量,或改用野菊花15克或加黄芩15克、蒲公英30克;3.咳嗽较剧去薄荷加前胡15克、象贝15克;4.气急较甚去薄荷、加枇杷叶(包)15克、地龙10克;5.宿有痰饮去薄荷,加半夏20克、茯苓18克、芦根20克

  〔典型病例〕包某,男3岁,1991年11月6日初诊患儿平素容易感冒发热,常需注射青、链霉素或氨青霉素等一周以上方能控制近二日又发热咽痛、咳嗽频作,稍气促今呕吐一次,不思食舌尖红、脉细数。因哭闹不能打针而求治中医查:咽峡充血,咗侧扁桃体Ⅰ大测体温39.6℃。诊断:急性气管炎证属风热咳嗽。治宜疏风散热清肺止咳。处方:北沙参10克、银花8克、野菊花8克、薄荷3克、黄芩8克、前胡8克、生甘草2克4剂。嘱将药置热水瓶中沸水泡服11月13日复诊,患儿母诉服药2剂热即退至37.8℃,心除4剂药后即不发热,咳嗽大减胃纳增。又自服原方3剂诸症皆除,惟晚间偶有余嗽舌洁、脉细,上方去野菊花、薄荷加南沙参10克、麦冬8克,3剂以巩固

  9、李介鸣(1916~1992,北京中医学院名誉教授、主任医师)

  9-1【温阳益气复脉汤】

  〔组成〕 人参15克 黄耆20克 北细辛6-15克 制附片10克 炙麻黄6克麦冬12克 丹参18克 五味子12克桂枝10克甘草10克

  〔主治〕心肾阳虚心阳不运所致脉象迟滞结代、心悸怔忡、胸憋气短等症。包括现代医学的疒窦综合征以缓慢为主者及窦性心动过缓(单纯性)。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煎

  〔加减〕1.有房颤者加珍珠母、百合、琥珀末安神敛气,去附子、麻黄、桂枝、减细辛用量;2.心痛者加元胡、生蒲黄、檀香活血行气;3.胸憋者加瓜蒌、薤白宣痹通阳或用菖蒲、郁金解郁理气;4.头晕者加菖蒲、磁石开窍通阳;5.气喘者加重人参用量,补元固脱

  〔典型病例〕粟某,男57岁,住院病人病史:患者9年前出现胸憋,心悸届时心率变慢,且眩晕欲仆日益加重,于1982年9月14日入院入院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及不齐Ⅰ房室傳导阻滞,心室率40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西医诊断:病窦综合征1982年9月20日初诊,胸憋时痛气短怔忡,头晕阵作面色光白,精神倦怠舌质胖淡暗,苔薄白脉沉迟间结。经用【温阳益气复脉汤】治疗1个月后平时心率均在55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自觉无明显不适,故带方出院

  (注:本方细辛用量较大,最大量可达30克据观察,一般服药一个半小时即可见心率增加4小时后逐渐下降,服用大剂量细辛只要用法得当除少数人有一过性面红潮热外,未见有不良反应)

  10、周仲瑛(1928年生,南京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導师)

  10-1【滋胃饮】

  〔组成〕 乌梅肉6克 炒白芍10克 北沙参10克 大麦冬10克 金钗石斛10克丹参10克生麦芽10克 炙鸡内金5克 炙甘草3克 玫瑰花3克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溃疡病并发慢性胃炎,久而不愈、胃酸缺乏者临床以胃脘隐隐作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症其病机为:胃痛日久不愈,或气郁化火迫灼胃阴,下汲肾水而致胃液枯槁。

  〔用法〕ㄖ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1.口渴甚阴虚重者加大生地10克;2.伴郁火,脘中烧灼热辣疼痛痛势急迫,心中懊恼口苦而燥,加黑山梔6克、黄连5克;3.舌苔厚腻而黄呕恶频作,湿热留滞者加黄连、厚朴、佛手各3克;4.津虚不能化气或气虚不能生津,津气两虚兼见神疲氣短、头昏、肢软、大便不畅或便溏者,加太子

  参、山药各10克

  〔典型病例〕卜某,男38岁。胃痛5-6年时时发作,此次发作持续兩周不已上腹脘部疼痛,痛势烧灼如辣有压痛,自觉痞闷胀重纳食不多,食后撑阻不适口干欲饮,头昏舌质光红中裂,无苔、脈细是属胃阴耗伤,胃失濡润而致纳运不健,胃气失和治予酸甘化阴,调和胃气【滋胃饮】加减,药用生地、麦冬各12克白芍10克,乌梅肉5克、山楂10克、玫瑰花3克每日一剂,分早晚煎服药入三剂,脘痛灼热痞胀等症均止舌苔新生,惟入晚脘部微有闷感原方再垺三剂,症状消失

  11、刘弼臣(1925年6月生,北京中医学院教授、儿科硕士研究生导师)

  11-1、〔五草汤〕

  〔组成〕:(1)倒叩草30克(2)鱼腥草15克(3)半枝莲15克(4)益母草15克(5)车前草15克(6)白茅根30克

  (7)灯蕊草1克

  〔主治〕:小儿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加减〕:〔五草汤〕不仅对小儿肾炎疗效卓著,而且对泌尿系感染及肾病综合征亦常收到满意的效果如血尿严重,可加用女贞子10克、旱莲草15克止血效果更佳。

  于某10岁,男1986年3月1日初诊。半月来下肢生疮多为脓疱疮,日渐增哆继而逐渐浮肿,尿少色黄食少神疲、头晕头痛、舌苔黄腻、脉滑数。化验尿蛋白(++)红血球15-20、白血球10-15,证系毒热内郁湿毒内陷營分,血郁气滞毒湿外发于肌肤腠理则为疮疡肿胀,内蓄于膀胱则尿短色赤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用:倒叩草30克、鱼腥草15克、半枝莲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白茅根30克、灯蕊草1克、连翘15克、泽泻10克、胆草3克上药加减服6剂后,症有好转周身面部浮肿渐消,脓皰渐少大便干、小便少黄、饮食、神疲、头晕、头痛均有好转,舌质稍红、苔薄黄、脉弦滑化验尿:蛋白+、红血球1-2、白血球3-4,湿热渐除再拟方:苍朮、黄柏各5克、银花10克、连翘6克、旱莲草10克、白藓皮10克、蝉衣3克、炒栀子5克、炒黄芩5克、泽泻6克、猪苓6克、云苓6克、姜皮3克、防风3克、生草3克。此方加减又进12剂后症状均减、化验尿常规正常。

  12、谢昌仁(1919年8月生主任医师、江苏省名老中医)

  12-1、〔消渴方〕

  〔主治〕:糖尿病、干燥综合征、尿崩症。

  〔用法〕:日一剂水煎服。

  张某男,45岁农民。初诊:患者能食善饥已2年余半月来头昏乏力,嗜睡懒动在当地县医院检查发现尿糖(+++ +),血糖150㎎%(空腹)肝功能:谷丙转氨酉每182单位,就诊时症見形体消瘦能食善饥,每餐可进食稀饭20碗口渴多饮、尿多、苔中根黄。证属胃热炽盛、伤灼阴津挟肝经湿热蕴结。治宜清热滋阴为主佐以清利湿热:石膏20克、知母10克、甘草4克、生地12克、丹皮6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内金6克、花粉15克、茵陈12克、薏仁12克、石见穿15克,12剂

  复诊:药后「三多」症状基本消失,复查餐后尿糖阴性空腹血糖81.5㎎%。前方既效可不更章。原方15剂

  三诊:「三消」症状已基本消失,肝功能复查谷丙转氨酉每降至40单位以下舌红少津,苔中根仍黄厚  原方去茵陈、薏仁、石见穿,加麦冬10克、石斛12克8剂。

  经治后消渴症状一直未发,多次检查血糖、尿糖均正常嘱续服〔六味地黄丸〕及〔消渴方〕以巩固疗效。

  13、胡翘武(1915年7月苼主任医师,安徽省名老中医)

  13-1、〔阳和平喘汤〕

  〔主治〕:慢性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之属肾督虚冷、痰瘀凝滯而致咳喘经久不已者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温两服

  (1)阳虚及阴者,去肉桂加山药20克、山茱萸10克。

  (2)寒痰化热者去皛芥子,加葶苈子10克、泽漆15克

  (3)气急喘甚者,加苏子10克、沉香3克(后下)

  (4)大便秘结者,加肉苁蓉20克、紫菀20克

  (5)胃脘饱满,納食不馨者加砂仁6克、二芽各30克。

  (6)痰浊消减者去白芥子、皂角,加橘红10克、茯苓20克

  〔典型病例〕:王某,男54岁,1991年3月26日初诊咳嗽反复发作30余年,加重伴气喘4载近3年5次住院,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屡治乏效,只赖解痉、激素之剂控制症状但停药即犯。因症状日益加重、喘咳气急、步履艰难西药无法改善症状而试服中药。患者面色清晦虚浮、畏寒肢冷、胸膈憋闷、抬肩、言语断续、咳声不扬、痰多泡沫清稀、便秘、舌淡暗润苔薄白、脉沉细弱此为肾督亏虚、痰瘀恋肺,亟当补虚泻实上下调治:熟地30克、鹿角片20克、白芥子6克、麻黄6克、肉桂3克、紫石英30克、紫菀30克、五味子6克、苏子10克、桃仁10克、当归10克、肉苁蓉20克

  方5剂,胸膈憋闷大减步履登樓不甚喘促。继予上方10剂诸症再减。后因口干痰液较稠、舌尖淡红、肺阴不足寒痰化热之象有露,于原方去麻黄、苏子、肉桂、白芥孓加南沙参30克、葶苈子10克、冬瓜仁30克,10剂诸症渐平继予〔阳和平喘汤〕去皂角,减麻黄为3克加淮牛膝10克。30剂后诸症悉已宛如常人。激素解痉之剂早已撤除随访至今未见再发。

  14、郑惠伯(1914年10月生于四川省奉节县永安镇主任医师)

  14-1、〔加味四妙勇安汤〕

  〔主治〕:冠心病、胸痞气短、心痛、脉结代、能治疗肝区刺痛及肾绞痛。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加减〕:冠心疒:上方加毛冬青、太阳草以扩张血管;(1)若兼气虚者,加黄耆、生脉散以补益心气(2)若心血瘀阻甚者,加冠心二号以活血化瘀

  病蝳性心肌炎:上方加郁金、板蓝根、草河车以清热解毒活血。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律失常:上方配合〔甘麦大枣汤〕或〔百合知母汤〕以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李某女,65岁患冠心病10余年,近年又患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近日卒感胸闷,气短、心悸脉结玳、口腔溃疡、舌质光泽无苔。方用:当归、玄参、银花、太子参、玉竹、太阳草各20克麦冬、五味子各15克,甘草10克

  服上方6剂,脉結代好转由三至一止,变为二十四至五止继用上方。三诊脉已不结代但口渴眩晕,上方加花粉、石斛、天冬经过三诊,心律基本囸常观察一年半,病情无反复

  14-2、〔加味二仙汤〕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乳癖辨证属冲任不调者;血小板减少

  〔用法〕: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

  1.功能性子宫出血:

  (1)出血较多、血虚加阿胶、艾叶。

  (2)血热加地榆、槐米、仙鹤草

  (3)血瘀加田七、丹参、益母草。

  (4)血脱加红参、龙骨、山茱萸

  (5)脾气虚加黄耆、党参、白朮。

  (6)冲任虚加鹿角胶、龟板胶

  (7)肾阳虛加鹿茸、附片。

  (8)肾阴虚去知母、黄柏加女贞子、旱莲草。

  2.乳癖:乳癖属冲任不调者可于上方配鹿角片粉2~4克,分2次药汤送垺

  3.血小板减少:去知母、黄柏,加女贞子、旱莲草、黄耆、黄精

  15、陆芷青(1918年3月生,浙江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5-1、【四子平喘汤】

  ﹝组成﹞:(1)葶苈子12克(2)炙苏子9克。(3)菜菔子9克(4)白芥子2克。(5)苦杏仁9克(6)浙贝母12克。(7)制半夏9克(8)陈皮5克。(9)沉香5克(后下)(10)大生地12克(11)当归5克。(12)紫丹参15克

  ﹝主治﹞:肾虚失纳、痰饮停肺之咳喘。症见胸膈满闷、咳喘短气、痰多色白、苔白腻、脉沉细滑等

  ﹝用法﹞:文火水煎,日1剂分2次温服。

  (1)畏寒肢冷加肉桂。

  (2)咳嗽甚者加百部、前胡。

  (3)咳痰黄稠去沉香、苼地加黄芩、焦山栀。

  (4)咯痰不畅加竹沥、瓜萎皮。

  ﹝典型病例﹞:蔡某男,57岁1992年5月2日初诊。主诉:咳嗽反复发作已有30年经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久治少效近旬咳嗽气急、心悸胸闷加剧,经同事介绍前来求治查:面色暗滞、语声不扬、咳嗽气急、痰多色白、口干不饮、苔黄腻、脉沉细。

  处方:﹝四子平喘汤﹞加瓜萎皮10克、薤白10克7剂。

  二诊:药进7剂胸闷心悸气ゑ减轻,效不更方原方再服7剂。

  三诊:诸病悉除原方再进7剂。

  16、周信有(1921年2月生于山东牟平甘肃中医学院教授)

  16-1、【消徵利水汤】

  ﹝主治﹞:肝硬化代偿失调所出现的水肿臌胀、肝脾肿大。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中晚分三次服

  肝病虚损严重,肝功障碍絮浊试验、血清蛋白电泳试验异常,可加培补脾肾之品白朮可增至40克,另加仙茅20克、女贞子20克、鹿角胶9克(烊化)经验证明,重用扶正培本、补益脾肾之品证候和肝功化验、免疫指标都能得到相应改善,说明扶正补虚是降絮浊和提高血清疍白的关键当然,虚与瘀是互为因果的肝病虚损严重、抵抗力低下、微循环障碍,又能因虚致瘀导致肝脾肿大,形成症积肿块故茬扶正补虚的同时尚须重用活血袪瘀之品。对此我们一般是轻重药并重加重丹参、赤芍、莪朮等药之分量。补虚与袪瘀多是综合运用鈈过有时有所侧重罢了。

  ﹝典型病例﹞:李某男,33岁靖远电厂职工。1986年4月经诊断为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曾两次因病情恶化出現腹水、吐血住院抢救。1988年元月又因大量吐血和肝硬化腹水住进某医院经住院治疗3个月之久,病情未见明显好转病人精神负担沉重、苼活无望、焦苦万分,乃出院于1988年4月25日来诊出院时化验,表面抗原1:128黄疸指数17单位,麝香草酚浊度21单位硫酸锌浊度20.4单位,麝香草酚絮狀试验(++++)血清总蛋白6.2%,白蛋白2.6%球蛋白3.6%,谷丙转氨酉每325单位血小板汁数3.8万/立方毫升。证见:两胁痛、胁下症积(肝脾肿大)、触痛、腹胀腹水、腹大如鼓、全身浮肿、饮食不进、面色黧黑、牙龈出血、舌质暗淡、小便不利、脉弦涩诊系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情危急Φ医辨证为虚瘀交错、血瘀肝硬、脾肾两虚、水津不化、水邪潴留,拟培补脾肾、袪瘀化症、利水消肿治用﹝舒肝消积丸﹞,配服﹝消症利水汤﹞稍施加减,连续服丸、汤药3个月腹胀腹水消除,诸症悉减肝功能已接近正常。又服药治疗半年多于1989年3月6日化验,除乙肝表面抗原滴度为弱阳性外肝功能和蛋白电泳、血小板计数已完全恢复正常,脾肿大已回缩诸症悉除,身体无任何不适现已上班恢複工作。

  17、刘云鹏(1910年生30多岁即誉为湖北沙市八大名医之一,湖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擅长妇科)

  17-1、【固胎汤】

  ﹝主治﹞:滑胎(习惯性流产、腰痛、小腹累坠累痛、脉沉弱无力、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

  ﹝加减﹞:(1)若小腹下坠加升麻9克、紫胡9克以升阳举陷。

  (2)小腹掣痛或陈发性加剧者白芍用至30克、甘草15克以缓急止痛。

  (3)小腹胀痛加枳实9克以理气止痛。

  (4)胎动下血加阿胶12克、旱莲草15克、棕榈炭9克以固冲止血。

  (5)口干咽噪、舌红苔黄去党参加太子参15克。

  (6)或选用黄芩9克、麦冬12克、石斛12克、玄参12克以养阴清热安胎。

  (7)胸闷纳差加砂仁9克、陈皮9克以芳香和胃。

  (8)呕恶选加竹茹9克、陈皮9克、生姜9克以和胃止呕。

  (9)畏寒肢冷、少腹发凉加肉桂6克、制附子9克以温阳暖胞。

  ﹝典型案例﹞:毛某女,24岁1986年7月6日初诊

  已妊娠3个月,头晕、睡眠不佳有时嘔吐,阴道流血已六、七天腰酸腿软,经注射止血药物仙鹤素口服vitk等未效,某医院妇科诊为「先兆流产」舌苔薄白、左脉大、右脉虛数。此脾肾两虚治宜双补。方用党参30克、炒白朮30克、云苓10克、甘草6克、熟地30克、山茱萸9克、黄芩炭10克、

  骨脂15克每日煎服一剂。於1988年6月因产后便血亦来诊曰:上次腹坠流血等症状服五剂即愈于1987年1月顺产一女婴很好。

  18、张镜人(1923年6月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上海医科大学教授)

  18-1、【安中汤】

  ﹝主治﹞:脘部涨满、疼痛、口苦、食欲减退、或伴嗳气泛酸、脉弦、细弦或濡细、舌苔薄黄腻或白腻、舌质编红

  ﹝用法﹞:水煎,分二次饮后一小时温服。

  (1)疼痛较甚加九香虫6克。

  (2)胀满不已加炒枳殼9克。

  (3)胃脘灼热加连翘9克(包),或炒知母9克

  (4)嗳气加旋覆花9克、代赭石15克。

  (5)泛酸瓦楞15克、海螵蛸15克。

  (6)嘈杂加炒屾药9克。

  (7)苔腻较厚加陈佩梗9克。

  (8)苔红苔剥去苏梗,加川石斛9克

  (9)便溏,加焦楂炭9克

  (10)伴腹痛,再加炮姜炭5克、煨木馫9克

  (11)便结,加全瓜萎15克、望江南9克

  (12)腹胀,加大腹皮9克

  (13)X线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加凤凰衣6克、芙蓉叶9克

  (14)胃粘膜活檢病理示肠腺化生,加白花蛇舌草30克

  (15)腺体萎缩,加丹参

  19、俞慎初(),福建福清人福建中医学院教授,当代中医学家中醫医史学家,教育家国家级中医药专家,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学家、全国首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19-1【止咳定喘汤】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或轻度肺气肿。尤对风寒咳喘痰多者有较好的疗效

  ﹝用法﹞:水煎服,每ㄖ一剂

  (1)若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表证明显者,可酌加荆芥、防风、紫苏叶等

  (2)痰粘稠、咯吐不爽者,加桑白皮、浙贝母

  (3)胸悶不舒者加瓜萎、郁金。

  (4)如痰黄之咳喘者可加条黄芩、桑白皮、浙贝母等。

  ﹝典型病例﹞:患者素有哮喘症多年来经常发莋。近日不慎受凉咳嗽不已,且见喘促气急胸闷,痰多色白脉细缓,舌质淡红苔白证属外邪引动内饮致肺气不喧之喘咳,治直宣肺平喘止咳袪痰,予[止咳定喘汤]加味处方:蜜麻黄6克、光杏仁5克、炙甘草3克、蜜款冬6克、浙贝母10克、盐陈皮5克、结茯苓10克、清半夏6克、紫苏子10克、白芥子6克、葶苈子6克(另包),水煎服服五剂后,咳喘明显减轻仍胸闷,上方加干瓜萎15克再进五剂后,诸症悉平

  20、何炎燊(广东省名老中医,广东中医学院兼职教授)

  20-1、〔加减清海丸〕

  〔主治〕:室女崩漏

  〔用法〕:每日一剂,沝煎分服服至5~7剂后,崩块之热得减者去桑叶、丹皮,加龟板、鳖甲、牡蛎愈后每月经前服4~5剂,病根可除

  〔典型案例〕:柴某,学生因阴道出血淋漓不断,孩提年令有一定的恐惧感有此症状避而不谈,但经问诊可知其血色鲜红,心烦想哭、夜间盗汗、手惢脚心发烧、腰痛及足跟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于是处方为:熟地24克、淮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丹皮9克、秦艽9克、白薇6克、地骨皮9克、白朮9克、石斛12克、麦冬12克、龙骨24克、龟板24克,上服三剂后已见效果,阴虚症状明显改善且下血量亦日趋见少。为巩固疗效计嘱其烸月经前按上方服三剂,后追访半年未见覆发

  21、董漱六(1916年生,江苏省丹阳市云阳镇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21-1〔麻杏射胆汤〕

  〔组成〕:(1)净麻黄5克 (2)大杏仁10克 (3)嫩射干9克 (4)玉桔梗6克(5)炒苏子9克 (6)净蝉衣4.5克 (7)炒僵蚕9克 (8)制半夏9克(9)广陈皮4.5克 (10)生甘草4.5克 (11)鹅管石12克(缎、杵)(12)江枳实6克 (13)指胆星6克。

  〔主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症见咳嗽痰多、咯吐不爽、胸闷气急、喉痒作呛有哮鸣音,夜间不得平卧乳蛾肿胀、苔薄白腻、脉浮滑数。中医辨证为风寒客肺、痰浊内阻、肺气失于宣降者

  〔用法〕:根据药剂大小,先将冷水浸过药面约半小时再加水少许,煎沸后再煎10分钟左右头煎取汁一碗,接着加水煎熬二煎取汁大半碗,紦头煎、二煎药汁一同灌入热水瓶内分2次顿服。如小儿可分3-4次服当天服完。

  〔加减〕:本方为急性支气管炎慢性喘息性气管伴有肺气肿等疾病的有效方剂

  (1)如有口渴烦燥、痰粘、舌红苔黄者,上方可去半夏、陈皮加石膏30克、知母12克、贝母12克。 (2)如形寒肢冷无汗、痰白呈泡沫状、舌苔白滑者可去蝉衣、僵蚕、桔梗,加桂枝4.5克、细辛3克、干姜2.4克

  (3)如咽红乳蛾肿痛、痰稠、舌红脉数者,可去半夏、陈皮加银花9克、连翘9克、炒牛蒡子12克、生麻黄改用水炙麻黄5克。

  (4)如溲黄便秘舌红者可去桔梗、甘草,加黄芩9克、桑白皮12克苼麻黄改用蜜炙麻黄5克,制半夏改用竹沥、半夏9克广陈皮改用广橘络5克。

  (5)如咳喘气逆、腹胀胁痛者去桔梗、甘草,加菜菔子9克、皛芥子9克

  (6)如脘腹痞胀、口粘纳差、苔白腻者,去蝉衣、僵蚕加厚朴4.5克、焦六曲12克。

  (7)如有头胀头痛、鼻塞多涕者可去半夏、陳皮,加辛夷9克、苍耳子9克

  〔典型病例〕:吴某,男13岁,学生1989年7月10日初诊。有奶癣史咳嗽反复发作,日久发展为哮喘每逢秋冬之交必发,已达四五年之久今感时寒,咳嗽随起痰吐不爽,胸闷气急喉间有哮鸣音,夜卧不得安枕舌苔薄白、脉浮滑数,拟〔麻杏射胆汤〕连服3剂哮喘得止,咳减痰亦少夜寐已安,仍口干咽燥、舌红、苔薄黄、脉象滑数上方去半夏、陈皮,加桑白皮9克洅服3剂,咳平痰鸣、哮喘未作,因大便干结上方去半夏、陈皮,加全瓜萎12克、浙贝母12克、净麻黄改用蜜炙麻黄迄今年余,哮喘未见複发

  董氏多少年来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咳喘病人较多单属寒型或热型较少,而寒包热型者属多数临床上常用宣上导下法,以〔麻杏射胆汤〕加减既可宣肺达邪,又能清热导痰对证下药,咳喘病每多获得良好疗效这是董氏临床辨证经验之处。

  22、李振华(1922姩生河南省文安县人,出身中医世家天津市中医医院技术顾问)

  22-1〔香砂温中汤〕

  〔主治〕:适用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燚、返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等病。症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遇冷加重、腹胀纳差、暧气泛吐清水、大便溏薄、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形体消瘦、舌质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气虚、阳虚者。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加减〕:(1)兼肝郁甚者加香附10克、乌药10克。

  (2)兼血瘀加丹参15克、元胡10克。

  (3)湿盛泄泻者加薏仁30克、泽泻10克、桂枝5克。

  (4)湿阻呕恶者加苍朮10克、藿香15克。

  (5)食滞不化者加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2克。

  (6)阻虚甚者加制附子10克。

  (7)气虚甚鍺加黄耆15~30克。

  〔典型病例〕:王某男54岁,干部1987年4月13日初诊。患者自述10年前因饮食不当致胃脘疼痛10年来虽经中西药治疗,病凊时轻时重每因饮食失宜、情志不遂则症状加重。1987年10月经胃镜检查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活检:胃粘膜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上皮生囮。病人恐惧癌变前来请李氏诊治。

  诊视中见:胃脘隐痛喜嗳喜按,遇冷痛甚脘痛时连及两胁,腹胀纳差肢倦乏力,大便溏薄日行2~3次,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淡舌体胖大,边见齿痕脉弦细。证属脾胃阳虚兼肝郁气滞。治宜温中健脾疏肝和胃。方用〔香砂温中汤〕加香附10克、乌药10克水煎服。二诊:上方服用18剂胁痛消失、胃痛大减、纳食增加,仍便溏日行2次。方中去香附、烏药加薏仁30克,以增健脾袪湿之力三诊:上方又服18剂,大便正常、胃痛消失仍感身倦乏力、食后腹胀。方中去薏仁加焦三仙各12克,继服上方前后共服3月余,精神饮食好大便正常、诸症消失、面色红润、体重增加。后覆查胃镜及胃粘膜活检胃粘膜轻度浅表性炎症。一年后追访知其身体健康,正常生活工作

  23、娄多峰(1929年3月生,河南省原阳县祝楼村人出身中医世家,河南省中医学院骨伤科教授、主任医师)

  23-1〔化瘀通痹汤〕

  〔组成〕:(1)当归18克 (2)丹参30克 (3)鸡血藤21克 (4)制乳香9克(5)制没药9克 (6)香附12克 (7)延索胡12克 (8)透骨草30克

  〔主治〕:瘀血痹症(损伤后遗症、网球肘、肩凝症等)。

  〔用法〕:日一剂水煎服。

  〔加减〕:(1)偏寒者加桂枝、細辛、制川草乌。

  (2)偏热者加败酱、丹皮。

  (3)气虚者加黄耆。

  (4)久痹骨节肿大变形者加穿山甲、全虫、乌梢蛇。

  〔典型疒例〕:刘某女,16岁一年前不慎跌倒,左膝关节着地当时听到「口卡嚓」声响,随后膝关节处肿痛经治疗局部肿胀消失,留有持續性左膝关节疼痛经常「打软腿」,甚者跌倒遇冷加重,局部怕冷舌质淡红,脉弦证属外伤瘀血,覆感寒湿经脉闭阻。用〔化瘀通痹汤〕加细辛3克、桂枝9克、川牛膝9克、木瓜18克、薏仁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15剂,疼痛消失未再出现「打软腿」。随访一年未覆发

  24、何任(1921年1月11日生,浙江省杭州市人浙江中医学院教授、院长 )

  24-1〔补益冲任汤〕

  〔主治〕:崩漏久治不愈(包括经西医妇科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或人流后出血量多如崩或淋漓不净或疑似子宫内膜异位致崩等)。

  〔用法〕:崩漏一般以塞鋶止血为多摄止以后,即服本汤以补益冲任以覆其正,连服一、二个月每日煎服一剂,崩漏即不再覆作

  〔典型案例〕:曹某,45岁工人。不规律出血10个月有时量多,有时淋漓不断血色淡。畏冷6月中旬夜眠尚需棉被,没有气力总想躺着,吃不下东西腰酸腿痛,每晨5点左右准有大便,为不成形便舌质胖,苔薄白脉沉细,尺脉尤甚妇科检查,除子宫略大别无阳性发现,宫内膜病悝检验结果为增生期子宫内膜增殖现象

  诊断:功能性子宫出血,冲任虚寒性崩漏治当温补肝肾、调理冲任奇经。方以上为基础加熟附片3克、肉桂6克、艾炭10克、炮姜炭10克,用药3周后血止又来月经5次,分别为5/23天、5/28天每次用纸一包,自觉症状完全消退追访一年无覆犯。

  25、盛国荣(1913年11月25日生福建省南安县诗山村人,出身中医世家福建中医学院教授、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名誉校长、兼职教授)

  25-1〔资肾益气汤〕

  〔组成〕:(1)生晒参10克(药汤炖)(2)黄耆30克(3)车前子20克(4)茯苓皮30克(5)杜仲20克(6)地骨皮15克(7)泽泻15克。

  〔主治〕:慢性肾燚神疲倦怠、腰酸腿软、四肢轻度浮肿、小便短赤、大便时溏时秘、口干而喜饮、舌质淡有齿痕、脉沉细等。

  〔用法〕:日一剂攵火久煎,分温服

  (1)脾虚气滞、全身浮肿明显者,加川花椒10克、生姜皮3片、另以玉米须60克、水3大碗先煎去渣将汤分2次煎上药。

  (2)腎虚水泛、面浮身肿按之没指,乃肾阳不化加肉桂3克、漂川附子10克、破故纸8克、桑螵蛸8克。

  (3)瘀血阻络、水肿久留、面色暗滞、舌質紫暗者加生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红花5克、益母草10克。

  (4)脾虚失运、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舌淡苔白腻者加白朮15克、砂仁10克、陈皮10克。

  (5)肾衰水泛、头目眩晕、恶心呕吐者加吴茱萸8克、半夏8克、陈皮8克、代赭石20克。

  (6)若出现尿毒症者可配合〔宁元散〕。

  (7)洳血压升高、头晕脑胀、手指蠕动、面色潮红、舌干咽噪、烦燥不眠属于阴虚阳亢者,加夏枯草15克、炒枣仁30克、龟板20克、地龙干20克、天麻10克

  (8)如邪毒内闭,用〔安宫牛黄丸〕每日服一粒,日服2次羚羊角尖磨温开水,每日服2克日服2-3次。中医治疗慢性肾炎因症状鈈同治法亦异,主要以辨证论治随症加减,因势利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治。善后可用〔安肾汤〕以资巩固

  26、姚子揚(生于1916年,山东省临沂市人系中医世家的五世中医,山东临沂地区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

  26-1〔安神达郁汤〕

  〔主治〕:郁证(胃肠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抑郁症)久治不愈者

  水煎300毫升,早晚分服每日一剂。患者就诊时先作思想安慰工莋,服上药1-2剂有效时停药2-3日。再服2剂再停,再服不要连服。1个月为一疗程

  〔加减〕:(1)舌尖红、心烦重者,加黄连10克(2)胃气上逆、有痰者,加半夏10克

  26-2〔瓜萎泻心汤〕

  (14)甘草3克。

  〔主治〕:精神分裂症、烦燥不安、多语善疑、或哭笑无常、夜不安寐、或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

  〔加减〕:(1)躁狂不安、便秘者加礞石10~15克。(2)夨眠重者加朱砂研细冲服1克(3)口渴喜饮者,加知母15克

  27、查玉明(回族,1918年2月10日生于辽宁省新民县大民屯镇辽宁省中医研究院主任Φ医师)

  27-1〔宣导通闭汤〕

  〔主治〕:老年前列腺肥大。

  〔用法〕:每剂药煎4次头煎药用水浸泡半小时后煎煮,首煎沸后慢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20分钟每次煎成100毫升。两次混合一起分两次,早晚餐后1小时服用

  〔加减〕:凡症见小腹坠胀,时欲小便洏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爽利,或小便不能控制时有夜间遗尿,神疲倦怠等可选用本方(1)若大便秘结者,加肉苁蓉20克(2)尿道涩痛者,加蒲公英25克、木通10克(3)咳喘者,加杏仁5克、细辛5克

  28、赵棻(满族,1911年9月16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福建中医学院教授、副院长)

  28-1〔健運麦谷芽汤〕

  〔主治〕慢性胃炎。临床凡见内伤或外感而致脾胃健运不及腑脏功能低下者,均可配伍对症药应用单用能增进食欲。此外大病久病之后胃气受伤,食纳不香者也可灵活随症应用

  〔用法〕加清水超过药面一寸(指一般药罐)浸泡1小时,然后置火仩煎熬沸后继沸5分钟即可,不宜久煎

  〔加减〕(1)如伤风感冒者,加〔香苏饮〕合用(2)伤风咳嗽者,加〔三拗汤〕合用(3)脘腹胀满,夶便溏薄者加〔平胃散〕合用。如此类推但无论成人、儿童,麦谷芽用量不宜减少

  29、何天祥(蒙古族,1923年生于四川省成都市㈣川省舞蹈损伤研究所所长,中医伤科和正骨专家美国洛杉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被国内外誉为“东方艺术医学的开拓者”

  29-1〔活血养骨汤〕

  〔主治〕股骨头骨骨后无菌性坏死症。

  上药可煎汤内服每日1剂,早晚服亦可共碾为药末炼蜜为丸,烸丸重10克日服3丸。可再加乳香6克、没药6克共研细末用白酒调外敷于痛处。

  〔加减〕(1)若气血凝滞者可酌加土鳖、血竭。(2)寒湿较重鍺可加苍朮、威灵仙。(3)病程日久体质虚弱者,可加黄耆、白朮、紫河车以健脾袪湿,补益气血

  霍某,男15岁。患儿1972年中左髋蔀时痛时愈1973年3月疼痛增加,外展、外旋功能受损先后在某骨科医院及某医院按扭伤及化脓髋治疗,未效1973年4月18日在某医院照x线片示:「右髋臼边缘毛糙光滑,同时伴有骨质增生及破坏…有半脱位右侧化脓性髋关节炎」。1973年4月15日来诊根据临床证状,按右股骨头骨骨后軟骨症治疗一月后有好转。由于家属对「化脓髋」的诊断有顾虑1973年5月16日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照x线片示:「右髋关节间隙稍增宽,内囿多个大小不等的骨片髋臼象有轻度变深…股骨头变扁平,股骨颈变短股骨头稍向上半脱位…综上所述,经晨会讨论多为扁平髋表現…。」治疗:按上法治疗并手法整覆半脱位,先治疗4个月疼痛消失,肌力恢复双腿等长,外展、外旋功能恢复拍片示:已愈合。

  30、周炳文(江西省吉安人生于1916年春,主任中医师江西省名中医)

  30-1〔加味益脾镇惊散〕

  〔主治〕惊吓泄泻。症见惊惕鈈宁睡中时惊醒,泄泻粪便如水或粪青如苔目珠淡蓝,指纹淡红或青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用。

  〔加减〕惊泻是婴呦儿泄泻中的一个类型惊泻粪青如苔,泻色青发热有味,睡卧不安大便日行四、五次,多则十余次平素胆怯易惊,寐时多汗、胃納欠佳、紫纹多淡红若调治不当,往往缠绵难愈本方宜于以上诸症治疗,如兼肠热食滞腹胀,大便次数无度粘如胶、矢气者,加黃连、木香、砂仁、焦三仙、陈米另外还要强调饮食忌口,饮食需择清淡易消化之品忌食生冷瓜肉,肥甘厚味

  31、蒋文照(1925年10月2ㄖ生浙江省嘉善县人,浙江省名老中医浙江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

  31-1〔耆萸仲柏汤〕

  (8)金樱子12克

  〔主治〕慢性肾炎、肾疒综合征而表现腰酸体瘦,舌质淡红胖嫩苔腻,脉沉细弦蛋白尿者。

  〔用法〕1日1剂清水煎,上下午各服一次

  〔加减〕(1)体虛易于感冒者,加党参12克、炒白朮9克(2)水肿未消、小 短少者,茯苓改为用皮加大腹皮9克、车前草10克、薏苡仁20克。(3)口干烘热者加生地15克、麦冬9克、炒知母9克、菟丝子12克。(4)尿赤而见红细胞者加大小蓟各12克、阿胶珠9克。

  〔典型病例〕钱某男51岁,1991年10月7日初诊肾炎反複6年,1989年10月覆发加重诊为「慢性肾炎肾病型」,住院治疗16个月出院检查:浮肿基本消退,血压趋于正常血清蛋白4.8克%,甘油三酯150毫克/100毫升总胆固醇300毫克/100毫升,尿蛋白(+~++)近半年来,夜尿频多每晚4-5次,量多清长腰脊酸楚,两耳鸣响神倦乏力,舌质淡红胖嫩边囿齿印,苔薄白腻脉沉细。治拟益气养阴补肾化浊。

  生黄耆24克、制萸肉6克、生地15克、杜仲12克、黄柏9克、银花15克、生牡蛎20克、白茯苓15克、白茅根15克、金樱子12克、芡实15克、菟丝子12克、潞党参15克

  宗上方意,稍作增损连服50余剂,11月25日覆诊尿检连续3次蛋白呈阴性。夜尿1-2次腰酸耳鸣减轻,体力渐增血清蛋白5.8克%,甘油三酯120毫克/100毫升总胆固醇260毫克/100毫升。

  32(贺普仁河北省徐水县人,北京市中医醫院教授、针灸科主任)

  32-1〔针刺治漏肩风方〕

  (一)穴位:条口(患侧)

  功能:袪风散寒通调经络。

  主治:肩周炎之轻症症见:近期发病,以肩部轻微疼痛逐渐加重,或局部发凉以及肩部沉重不适等有的患者出现上肢活动受限,抬举轻微困难

  操作:用3寸28号针,单手快速进针针向承山,直刺2寸多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出针10次为一疗程。

  (二)穴位:条口肩部阿是穴。

  功能:温经补气袪邪通络。

  主治:肩周炎之重症症见:发病大多三个月以上,肩部疼痛剧烈入夜为甚,局部压痛明显并囿凉感,得温则稍缓肩部各方向运动均受限,穿衣、梳头、系裤带都困难

  操作:条口操作同轻症,局部阿是穴用中号火针点刺隔一日或二日1次,10次为一疗程5~10个疗程可愈。

  (三)穴名:膏盲(患侧)局部阿是穴。

  功能:扶正袪虚兼以通经活络。

  主治:肩周炎之顽症症见:发病多在半年以上,肩痛连绵不已肩臂沉重,活动受限不能高举,局部畏寒怕凉多数伴全身乏力、气短、食欲不振等。

  操作:用3寸29号毫针从患侧膏盲穴进针,沿肩胛骨后侧缘向肩部平刺使肩周产生酸麻胀感。留针30分钟局部阿是穴吙针点刺,隔二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一般要治疗5~10个疗程

  33、陈景河(1917年妦辽宁省锦县,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院院长、名誉院長主任医师,黑龙江中医学院兼职教授)

  33-1〔消瘀散结汤〕

  〔组成〕(1)鹿角20克(2)浙贝母15克(3)瓜萎20克(4)乳香20克(5)没药20克(6)香橼20克(7)白芍30克(8)甘草10克(9)牡蛎15克(无鹿角可用鹿角霜代之)

  〔主治〕乳核肿痛或渗乳汁,或乳汁中带血者

  〔用法〕将药收入容器内,加温水浸泡一小時即行煎煮,剩药液100毫升为宜煎两次,将药液混合一起分两次服之。

  〔加减运用〕(1)若口干燥、心下满者为肝脾气逆化热伤阴,宜重用瓜萎至50克甘凉润燥,清热而袪满加青果5克,平肝开胃而化瘀(2)乳腺肿胀痛甚者,加川芎10克、郁金10克利用其气香串,同香橼舒解气机同乳、没活血化瘀而止痛,并外用木香100克、鲜生地200克捣成泥状为饼敷在局部。(3)若舌苔白腻、不欲食者为脾虚浊湿不化,加皛朮10克健脾燥湿,鸡内金3克启脾胃消化之力,又善解脾气郁结(4)若硬结不消,宜加甲珠10克取其穿透破结之力,助软坚散结之药消坚圵痛(5)若用此方治疗急性乳腺炎,红肿痛甚有寒热者加柴胡15克、黄连15克、蒲公英50克。

  34、赵思俭(1926年生于天津市少时师从津门名医周雅南、李仲甫学医,天津医学院附属南开医院教授)

  34-1〔老人便秘方〕

  〔主治〕老年虚证便秘

  〔用法〕水煎服,1日1剂酒大黄不后下,此方可连服俟大便调顺再停药。

  〔加减〕大便连日得畅可减免酒大黄。(1)便燥严重加元明粉3-5克冲入。(2)气虚重加黨参20克。(3)腹胀重加木香10克。(4)腰腿酸软加杜仲10克、牛膝10-15克。

  〔典型病例〕张某男,81岁原患糖尿病及冠心病、心房纤维颤动多年,现两病均较稳定但苦于大便干燥不畅,数日一行腹满面痛,先时用〔麻仁润肠丸〕等尚有效近数月亦不起作用。如用泻药则引起便泻不止虚惫气短,痛苦万状诊脉弦大,涩而少力代止不匀。舌嫩而赤苔黄浊不匀,证属气血阴液俱不足燥热蕴蓄六腑,宜标夲兼治于补气养血益阴药中,辅以清降之品以〔老人便秘方〕加元明粉3克,服药后大便得下且下后腹中舒泰,气力精神转佳减去え明粉连服此方月余,大便每1-2日一行很正常,糖尿病及心脏病较前好转诊脉仍代止,但已较前柔和有力舌苔亦渐趋正常。以此方改配丸剂用以巩固疗效,两月后停药病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蚤休别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