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40多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者,能要孩子吗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叫王文英,今年80岁,糖尿病病史42年,高血压病史40余年。
  治疗方案:目前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0.5克),每天3片,格列美脲(2毫克),每天1片。服用氯沙坦钾片(50毫克),每天1片。
  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6.0%-6.9%,空腹血糖5.1-7.0mmol/L,餐后血糖6.8-10.0mmol/L,偶尔会超过11.0 mmol/L。血压控制在130/78毫米汞柱以下,坚持每周测量血压23年了。
  曾经是糖盲,如今是抗糖明星
  我曾经是糖盲,啥知识都不懂,吃得多认为是口福,长得胖认为是发福,常被低血糖摧残,危及生命却不知道是糖尿病并发症。近20年来,通过接受糖尿病教育,刻苦学习糖尿病知识,如今我不仅能自我管理好糖尿病,还能帮助身边的人。我还多次被各种组织机构评为抗糖明星。
  我80岁了,还保留了28颗牙。常听医生讲:80岁老人能有20颗牙就是健康老人,我还多了8颗。
  制胜法宝:六个坚持
坚持三餐后大步走, 每天6000步,每餐后2000步,用计步器监督完成数据,已坚持数年。
坚持测血糖、量血压,每周测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5次,在饮食、运动有变化时,增加监测次数,身体不适时加强监测。70年代用酒精灯烧斑氏液,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用尿糖试纸,90年代后至今用血糖仪,已坚持40余年。 用观察血糖结果指导饮食、运动、药物效果,科学管理糖尿病。
上图为:荞面、玉米面、莜面做的杂粮包子
坚持 每餐七分饱,固定自己用餐的 碗、勺,50克生重米,做成米饭是130克,用固定的碗盛饭,就不会多吃了,也不需要天天称量,很方便。面食称生重,做成饺子后,数个数,这样对每个饺子面皮的种类做到心中有数。一般而言, 一斤面粉500克,做成20个饺子,每个25克,饮食需要量化管理,确保不吃撑了。
坚持常吃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如二米饭(大米+小米)、杂豆饭(红小豆、芸豆等)混搭一起,做成饭,吃同等的数量, 餐后2小时血糖比吃白米饭低1/3,这是我多次测血糖,观察出来的结果。杂粮饭营养全面,血糖生成指数低,口感也不错,我已经坚持多年。
坚持用药。将一周七天的用药,分别装在七格的盒子里,放在餐桌旁边容易看到的地方,老年人爱忘事,药盒能帮助查看,药吃了没有一看便知,能预防漏吃药,重复吃药,对控制疾病很受益,我已坚持20多年。
坚持学习。 我每天2小时读书、看报,1小时听广播,每周去三甲医院听健康教育讲座2-3次,每次1个半小时,这个习惯已经坚持20年了。每天看《养生堂》《健康北京》 1小时25分钟,学习是我生活的必须品。
  我想对糖友说
  我深深懂得,糖尿病最可怕的就是无知,无知要付出代价,也切身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知识就是健康,只有懂知识了,才会掌控好糖尿病,做好自我管理。
  糖友韩桂山老师86岁了,常在北京市的糖尿病大课堂上教大家做手指操,深受糖友欢迎。他长说: 自己是小弟弟,不老,这话确实讲出了亿万糖友的心声,七十不算老、八十也还小、100岁才是目标,糖友一起加油努力吧!
  常听人讲糖尿病患者超过50年病史是闯关,我正在这条险路上闯关过坎,向健康快乐100岁出发。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坚持学习健康知识,走科学的抗糖路线,过好每一天,用女排精神战胜糖尿病!
  我能,你也能!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糖尿病之友》杂志是中国第一本糖尿病教育杂志,旨在帮助糖尿...40岁糖尿病能生孩子吗
40岁糖尿病能生孩子吗
基本信息:女&&40岁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刚得知怀孕快3个月了。她体重150多斤,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我想咨询一下她这种身体素质可以生孩子吗?我老公24岁,我们准备明年要宝宝,所以想咨询一下婆婆如果能生,我们就晚几年再要,请问40岁糖尿病能生孩子吗?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
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要正规治疗.血糖波动会造成机体器官的损害,加速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糖尿病,要根据根据糖尿病病人的个体情况来定,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血糖,胰岛功能,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才能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不要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糖尿病的治疗要从5方面着手,就是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糖尿病教育,血糖的监测,有一环节做不好,都会影响治疗,建议要到糖尿病专科医院正规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全科
很有可能会遗传的,这样血糖再控制不好的话,血糖一定要控制好,不光是遗传的问题血糖持续这这高,生孩子很危险,建议到专业糖尿病住院进行治疗,。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科
糖尿病人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控制主食量:在一般情况下,休息的病人每天吃主食(米、面、玉米、小米、荞麦等)250--300克;轻体力劳动者每天350--400克;重体力劳动者每天450--550克。待血糖下降和尿糖(+)减少后,可适当增加主食25--50克。主食要轮换食用或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病人要注意总结进餐与血糖、尿糖之间的变化规律,做到病情稳定,主食固定;病情波动,及时调整。要灵活掌握,使体重维持在标准范围之内。 2、控制饮食:绝不是意味着尽量少吃,因为长期饥饿、热量不足可导致机体自身消耗,不仅会出现消瘦、抵抗力减弱,而且可加重糖尿病。因此,糖尿病人要遵照医嘱,合理安排每日总热量、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适当比例,制定自己较理想的食谱。 3、进餐的时间、数量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尽量不吃零食,戒烟、忌酒。 4、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中老年糖尿病人及合并冠心病、高脂血症的病人,在饮食中还要严格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动物脂肪、动物内脏含胆固醇较高,应少吃或不吃,鸡蛋每日最多不超过两个。 5、食物宜粗不宜精:在主食定量范围内尽可能多吃些粗杂粮及豆类、蔬菜,以绿叶菜为好,如油菜、小白菜、韭菜、菠菜、芹菜等。这些食物中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又含有较多的粗纤维,能有效地防止血糖吸收过快,还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及防治便秘的作用。 6、严格限制蔗糖及甜食:糖尿病人不要吃食糖、糖果、蜂蜜和甜食以及含糖饮料。这些高糖食物易被机体吸收而促使血糖升高、增加胰腺负担,从而加重病情。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全科
考虑年龄的问题最好不要。如果想要的话必须定期做好产检,只要身体状况良好,胎儿发育良好是可以的。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全科
所谓"高龄产妇",是指年龄在35岁以上第一次妊娠的产妇.一般来讲,高龄产妇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早产的可能性较大.具体表现是:早产儿或足月新生儿的体重低于同孕周龄的正常儿,不明原因的死胎也增多,先天性畸形率也相对增加.因此,应特别注意产前监测和检查.
有关的更多问题,
有关的健康经验
与 有关的更多经验,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科_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科_内分泌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_产科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
十万名医在线答疑,千万网友问诊经验分享
5分钟回复,10万医生,免费在线咨询&&&&&&&&&&&& & 正文
糖尿病不再是老人病 40岁前后要小心疾病缠身
  年龄超过40的人群,由于过多的应酬和运动量减少,部分事业有成者就已大腹便便,患的几率猛然增大。所以,及早做好预防工作非常关键。
  以前,糖尿病一直被视为“老人病”。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患上该病的人已经提前了许多。专家指出,不惑之年,也就是40岁前后的人群,应该特别注意糖尿病。
  年龄超过40岁,体型较为,有、病史者;直系亲属有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人群;长期,饮食较油腻者;有口渴、、食欲旺盛、症状者;、等人群。如果有以上因素的,已经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了。
  40岁前后的人糖尿病缠身是什么原因?
  这是因为这类人群过多的应酬和运动量减少,部分事业有成者就已大腹便便,患糖尿病的几率猛然增大。所以到了这个年龄段就应该每年检查尿糖、糖耐量、血糖、血脂、血压等,这对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很重要。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远离糖尿病威胁: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习惯,保持营养全面充分;
  2、控制体重,防止肥胖,加强体育运动;
  3、不吸烟,不饮酒;
  4、在初次检查3年后重检查,经常监测血糖及尿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责任编辑:徐蓓蓓 )
文章关键词:
以前,糖尿病一直被视为“老人病”。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患上该病的人已经提前了许多。专家指出,不惑之年,也就是40岁前后的人群,应该……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情绪的稳定和保持良好心态,专家称近来有研究表明,不良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元凶” 。那么,冬季如何防止情绪……
以前,糖尿病一直被视为“老人病”。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患上该病的人已经提前了许多。专家指出,不惑之年,也就是40岁前后的人群,应该……
以前,糖尿病一直被视为“老人病”。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患上该病的人已经提前了许多。专家指出,不惑之年,也就是40岁前后的人群,应该……
糖尿病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一种全身性代谢紊乱疾病,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为了减少糖尿病的发生,我们要从根本上进行预防,在生活中……
相关健康数据
肖正华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内分泌内科
擅长:于各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特别是糖尿病及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各种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痛风的诊断和治疗,...
冯烈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
擅长:  擅长各类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及它们的急慢性并发症的诊疗。...
翁建平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内分泌科
擅长:2型糖尿病早期干预、特殊类型糖尿病分子遗传学研究。
黄燕清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生殖内分泌科
擅长:擅长运用妇科腹腔镜、宫腔镜技术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对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有较深的研究。
7月25号下午,专家在线一小时为网友解答疑问
擅 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肺炎和哮喘。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为何40岁的人要当心糖尿病呢?_糖窝窝网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3月27日报道,美国疾控中心杂志《发病率与死亡率周报》上刊……
老年 T2DM 患者年龄和病程可预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 在未来几十年中,老年 2 型糖……
有或无糖尿病家族史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前后早期胰岛素分泌功……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John J McMurray 教授指出,心脏科、内分泌科专家以及监管机构……
强化减肥干预或可部分缓解 2 型糖尿病 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而达到 2 型糖尿病的缓……
联合国糖尿病日和世界糖尿病日是一天吗?答案是肯定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
2013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最新数据显示,肥胖已成为全球的巨大健康挑战之一。1980-2……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对3T3-L1脂肪细胞脂肪因子表达的影响 已有研究显……
年轻起病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要命 来自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提示,年轻起病2型……
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为何40岁的人要当心糖尿病呢?
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近些年糖尿病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不止是老年人容易得糖尿病,年龄在40岁的朋友也成了易患病人群,在不惑之年得上这种病的他们,也成为他们心头的疑惑。
糖窝窝网的糖尿病专家告诉我们:这是由于这类人群应酬很多和运动量不多,这个阶段很多事业成功人士的啤酒肚儿特别明显,得糖尿病的几率突然升高。因此到了这个年纪段就需要每年查看尿糖、血糖、血脂、血压等,看指标是否在合理范围里,这对高血糖病的前期发现很关键。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
这个阶段的人群想要远离糖尿病,还需要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1、一定要吃早饭,一日三餐摄取的营养要全面;
2、操控体重,避免肥壮,多做体育锻炼;
3、尽量做到不抽烟、不喝酒;
4、在第一次查看三年后重复查看,常常监测血糖和尿糖,只要发现异常,及时医治。
四十岁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是整个家庭的顶梁柱,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拥有倍棒儿的身体,让糖尿病和其它疾病都离你远远的,相信这也是你及整个家庭的心愿!
这样吃饭血糖不降都难,亲试效果超好!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糖尿病人食谱大全
微信号:tnbrsp
回复:"食谱"查看
糖尿病人食谱大全:是目前唯一最专业糖尿病人食谱类公众平台!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