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坐骨神经痛痛的危害

人们有必要对坐骨神经痛的危害引起重视
发布时间: 11:16&&&来源:未知&&&编辑:userg
  现在的人在患上坐骨神经痛后,会感觉很疼痛,可是人们依旧会忽视坐骨神经痛的危害,这就直接导致其无法接受及时的治疗,到时就没办法早点控制病情。因此大家要了解坐骨神经痛的危害,才能及早提防此病的出现。下面就来看看坐骨神经痛的危害有哪些。
  1、患者不能正常工作,这样使原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家庭经济来源减少,在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时候需要的费用也常常成为许多家庭的负担,因此许多家庭因为不堪重负。这就是坐骨神经痛的危害之一。
  2、坐骨神经痛的危害还有心理的危害。坐骨神经痛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会出现的症状,许多年轻的患者因为受不了周围人的嘲笑而心理压力增大,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有的患者会产生轻生的念头。这种坐骨神经痛的危害也是较为严重的。
  以上所说的内容就是坐骨神经痛的危害,希望大家能一一了解。只要知道上述坐骨神经痛的危害,就可以让患者尽早配合治疗,到时方可很好的缓解病情。所以对于这些坐骨神经痛的危害,请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最后祝各位患者能早日康复。
最近这几年,坐骨神经痛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坐骨神经痛经常发生在那些久坐不动的人,比如说白领一族。最近看大家都很关注坐骨神经痛的症状有哪些?针对这个问题我...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是怎样的啊?关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我们需要注意什么?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原则是:【1】神经阻滞:对...
临床上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只能暂时消除疼痛的症状,并不能彻底的治愈,为了避免症状的频发还是需要依靠坐骨神经痛的护理的。那常见的坐骨神经痛的护理要点有哪些呢...
对于患有坐骨神经痛的患者而言,在治疗疾病前,不仅会关注治疗效果,对于治疗费用也很关注,针对治疗坐骨神经痛需要多少钱此问题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这得根据多方...
对于坐骨神经痛症状的了解是对坐骨神经痛进行早发…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安康胡同5号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坐骨神经痛的治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上传于||文档简介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潘宾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正确认识坐骨神经痛
全网发布: 09:45
一、坐骨神经痛是症状而不是单独的一个病
今日门诊一患者,进门就说自己是坐骨神经痛,而做完体格检查其表现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给他开了CT单,还很诧异,说自己就是坐骨神经痛,可能觉得我开单子有浪费医疗资源之嫌。而这种反应也实属正常。然而,在医生看来,“坐骨神经痛”同“头痛”样,是个症状。正如曹操的头痛,他个人可能认为是伤风感冒导致的偏头痛,当华佗认为是脑瘤给他开颅手术以为是谋杀他。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也很多(下面有详述)。所以不要把坐骨神经痛当成一个病去理解。而一个医生如果在病历上面下这个诊断也是不严谨规范的。
二、坐骨神经痛不是椎间盘突出症特有的,椎间盘突出症也不是一定就有坐骨神经痛。三、针灸镇痛效果优异,但它不单单是镇痛那么简单,推荐。四、引用网上的资料来诠释第一、第二个问题。
  许多医药说明书、广告或科普读物,将坐骨神经痛作为一种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等病相提并论。我们骨科专业人员认为:这不但不严谨,还会对患者产生误导,因而有必要为它“正名”。
  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长的一根神经,从脊髓腰段的神经根发出,由臀部的梨状肌下方穿出,分布于大腿后方以及小腿、足部,指挥肌肉运动,传导皮肤感觉。正常人左右两侧各有一根。人体五个腰椎中,以下面的第四、五腰椎负担最重,活动度最大,容易发生退变老化。长期劳损或突然扭伤,可使腰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坐骨神经根,引起充血、水肿以至粘连等病理变化。突出的一侧腰部疼痛,经臀部向大腿后方放射,直到小腿和足部,有时还有麻木,咳嗽时加重。这种症状就是坐骨神经痛。它如同发热一样,只是一种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等病理变化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正如引起发热的原因是感冒、或脑膜炎等等一样。
  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虽多,但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且多为第4~5腰椎间盘或第5腰椎~骶骨间的椎间盘突出。因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坐骨神经痛可能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骨科门诊,我们发现:除了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引起坐骨神经痛以外,还有不少疾病也可以引起这种症状。比较常见的有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梨状肌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和腰椎管肿瘤等等。但有些时候,有些医院、非骨科专业的医师对于有坐骨神经痛症状的患者,匆匆下一个“坐骨神经痛”的诊断后就盲目对症治疗,而不去追究深层的病理原因来对因治疗,其实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所以病人到医院就诊骨科时,骨科医师应该亲手为病人作详细的体格检查,并辅助以X线片、CT、MRI(核磁共振)等,对病情作出合理的病理学诊断,才能做到对因治疗,真正消除患者痛苦。
  需要指出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不见得一定表现为坐骨神经痛。人体共有五个腰椎,与此相对应,有五对腰神经根,部分第4腰神经根、第5腰神经根与第1、2、3骶神经根组成坐骨神经,而第2、3神经根和第4腰神经部分纤维,只参与组成分布于大腿前方的股神经,不参加坐骨神经组成,因而第1~2或第2~3或第3~4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引起股神经受压迫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抬腿无力,大腿前方或内侧皮肤感觉迟钝;还有些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病人,并无坐骨神经痛。有的发病早期或整个发病过程可能仅表现为腰痛,还有的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走几百米路,就觉得下肢酸胀无力,必须休息或弯腰下蹲一会儿才能继续行走;有的病人仅感到肢体发凉;个别严重的出现瘫痪,下肢不能活动,大小便失禁。
  五、摘录“百度全科”的坐骨神经痛内容,大抵正确。
概述病因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 并发症饮食调养注意事项&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
病因  坐骨神经由腰5~骶3神经根组成。按病损部位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前者多见根性坐骨神经痛病变位于椎管内,病因以腰椎间盘突出最多见,其次有椎管内肿瘤、腰椎结核、腰骶神经根炎等。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变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经行程上,病因有骶骼、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臀部外伤、梨状肌综合征、臀肌注射不当以及等。
临床表现  本病男性青壮年多见,单侧为多。疼痛程度及时间常与病因及起病缓急有关。
  一、根性坐骨神经痛
  起病随病因不同而异。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用力、弯腰或剧烈活动等诱因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病员为避免神经牵拉、受压,常取特殊的减痛姿势,如睡时卧向健侧,髋、膝关屈曲,站立时着力于健侧,日久造成脊柱侧弯,多弯向健侧,坐位进臀部向健侧倾斜,以减轻神经根的受压。牵拉坐骨神经皆可诱发疼痛,或疼痛加剧,如Kernig征阳性(病员仰卧,先屈髋及膝成直角,再将小腿上抬。由于屈肌痉挛,因而伸膝受限而小于130度并有疼痛及阻力);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征)阳性(病员仰卧,下肢伸进、患肢上抬不到70度而引起腿部疼痛)。坐骨神经通路可有压痛,如腰旁点、臀点、国点、踝点及跖点等。患肢小腿外侧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觉减退。臀肌张力松弛,伸拇及屈拇肌力减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二、干性坐骨神经痛:
  起病缓急也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受寒或外伤诱发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时疼痛加重。压痛点在臀点以下,Lasegue征阳性而Kernig征多阴性,脊椎侧弯多弯向患侧以减轻对坐骨神经干的牵拉。
诊断  根据疼痛的部位及放射方向,加剧疼痛的因素,减痛姿势,牵引痛及压痛点等诊断不难但确定病因十分重要。
  一、腰椎间盘突出:
  病员常有较长期的反复腰痛史,或重体力劳动史,常在一次腰部损伤或弯腰劳动后急性发病。除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和体征外,并有腰肌痉挛,腰椎活动受限和生量前屈度消失,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椎间隙可有明显压痛和放射痛。X线摄片可有受累椎间隙变窄,CT检查可确诊。
  二、马尾肿瘤:
  起病缓慢,逐渐加重。病初常为单侧根性坐骨神经痛,逐渐发展为双侧。夜间疼痛明显加剧,病程进行性加重。并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及鞍区感觉减退。腰椎穿刺有蛛网膜下腔梗阻及脑脊液蛋白定量明显增高,甚至出现Froin征(脑脊液黄色、放置后自行凝固),脊髓碘水造影或MRI可确诊。
  三、腰椎管狭窄症:
  多见于中年男性,早期常有“间歇性跛行”,行走后下肢痛加重,但弯腰行走或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当神经根或马尾受压严重时,也可出现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痛症状及体征、病程呈进行性加重,卧床休息或牵引等治疗无效。腰骶椎X线摄片或CT可确诊。
  四、腰骶神经根炎:
  因感染、中毒、营养代谢障碍或劳损,受寒等因素发病。一般起病较急,且受损范围常常超出坐骨神经支配区域,表现为整个下肢无力、疼痛、轻度肌肉萎缩、除跟腱反射外,膝腱反射也常减弱或消失。
  另外,还需考虑腰椎结核、椎体转移癌等。干性坐骨神经痛时,应注意有无受寒或感染史,以及骶髂关节、髋关节、盆腔和臀部的病变,必要时除行腰骶椎X线摄片外,还可行骶髂关节X线摄片,肛指、妇科检查以及盆腔脏器B超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治疗  一、卧床休息:
  特别是椎间盘突出早期卧硬床休息3-4周,有的患者症状自行缓解。
  二、药物治疗:
  西药:止痛剂,维生素B族,短程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可有利恢复。
  中药:外用贴剂,如立正消痛贴等纯中药外敷药对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三、理疗:
  急性期可用超短波疗法,红斑量紫外线照射等治疗。慢性期可用短波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
  坐骨神经痛的针灸治疗:
  主穴:腰2-5夹脊穴、阿是穴、环跳
  1.风寒湿痹
  【诊断要点】腰腿冷痛,上下走窜,屈伸不便,遇阴雨寒冷气候加重,或伴下肢肿胀;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沉。
  【处方】秩边、阳陵泉、命门
  2.瘀血阻滞
  【诊断要点】有腰部内挫伤史,腰腿刺痛,痛处拒按,按之刺痛放散,夜间痛甚,不能俯仰,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滞涩。
  【处方】阳陵泉、膈俞、血海、委中
  3.正气不足
  【诊断要点】腰腿隐痛,反复发作,遇劳则甚,下肢萎软,恶风畏寒,喜揉喜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少,脉沉细。
  【处方】阳陵泉、委中、足三里、三阴交
  4、其它针灸疗法:
  耳穴贴压:坐骨神经、臀、腰骶椎、肾、压痛点
  皮肤针:叩刺腰骶部及在压痛点刺络出血,加拔火罐。
  坐骨神经痛运动疗法
  坐骨神经痛多发于单侧 ,夜间加重 ,咳嗽、大便时加重。坐骨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的主要是由于坐骨神经炎症病变引起 ;继发性的则多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增生、腰和臀部的软组织损伤以及盆腔、椎管内病变引起。患者除避免着凉外 ,适当加强腰腿部功能锻炼 ,会获得良好效果。
  一、左右摆腿。站立位 ,双手扶墙 ,轮流向左右方向摆腿 ,摆动时足部不触地面。
  二、交替直腿上抬运动。仰卧位 ,轮流将在、右腿伸直后抬起 ,经常锻炼可逐渐提高抬举角度。
  三、踏自行车运动。仰卧位 ,两下肢像骑车般轮番踩踏 ,踩踏幅度可逐渐增加。
  四、正坐举腿。坐位 ,两腿紧靠或夹上一本厚书 ,直膝 ,脚跟着地 ,手握凳边 ,抬腿过脐 ,随即放下。开始时患腿未必抬得很高 ,坚持锻炼后患腿的抬高程度会逐渐增加。
  五、平坐推腿。坐位 ,足跟着地 ,足尖跷起 ,两手平放大腿上 ,随即向前弯腰 ,两手同时推向足部。初练时两手很难推到足部 ,坚持一段时间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蹲跳。双手扶凳 ,左腿屈膝下蹲 ,右腿尽量向右侧伸直 ,如此左右交替进行。
  坐骨神经痛的预防常识:
  许多坐骨神经痛的患者都可清楚地诉述发病是与一次突然的腰部“扭伤”有关,如发生于拎举重物,扛抬重物,长时间的弯腰活动或摔跌后。因此,当需要进行突然的负重动作前,应预先活动腰部,尽量避免腰部“扭伤”,平时多进行强化腰肌肌力的锻炼,并改善潮湿的居住环境,常可降低本病的发病率。本病患者急性期应及时就医,卧床休息,并密切配合诊治,预后通常是好的。
  坐骨神经痛急性期的处理:
  1、应针对病因治疗。腰椎间盘脱出急性期卧硬板床休息1-2周常可使症状稳定。
  2、对症治疗,疼痛可用扑热息痛加可待因30mg,3-4次/d,以及其他非甾体类镇痛药,如异丁苯乙酸、萘普生等。肌肉痉挛可用安定5-10mg口服,3次/d;或环苯扎林10mg口服,3次/d,可能有效。
  3、严重病例可用地塞米松10-15mg/d,静脉滴注,7-10天;一般可口服泼尼松10mg,每日3-4次,10-14次为一疗程。也可用1%-2%普鲁卡因或加泼尼松龙各1ml椎旁封闭。可配合针灸和理疗,保守疗法多可缓解。疗效不佳时可用骨盆牵引或泼尼送龙硬脊膜外注射,个别无效或慢性复发病例可考虑手术治疗。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坐骨神...”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2:15
潘宾大夫的信息
潘宾大夫电话咨询
潘宾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潘宾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潘宾大夫提问
潘宾的咨询范围:
潘宾,医学硕士。安徽省中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一直从事医教研工作,积累丰富诊疗经验。师承“朱氏头皮针”朱明清教授研习针法。既继承传统中医药之精华,又不断开拓并创新。
擅长治疗:在临床上灵活开展朱氏头皮针、中西药物、功能医学、康复手法等多种疗法,诊治脑血管疾病、脊柱关节疾病、痛证及各类疑难杂病。针药结合治疗内科、妇科等常见病。
潘宾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坐骨神经痛热点问题推荐
针灸科好评科室推荐
针灸科相关标签推荐久坐的危害要警惕 小心招来坐骨神经痛
久坐的危害要警惕 小心招来坐骨神经痛
  久坐引起坐骨神经痛,有的是对治妙方
  症状:坐骨神经痛
  偏方:将擀面杖加热,像擀面一样在臀部滚动,连擀10次,每天1次。7天为一疗程。
  我所工作的医院名气比较大,经常有几百公里外的患者慕名前来。有一天我接诊了一位姓万的女士,她是坐朋友的车过来的,虽然有高速,但路上还是花了四五个小时。听万女士这样一说,我连忙让她坐下。想到人家跑这么远的路过来,如果不能看好的话,那就真过意不去了。
  万女士居住在海边,她的工作是处理海产品,比如把生蚝的外壳撬开,把肉取出来之类的活。工作时她要么是蹲着,要么是坐着,一天上差不多十个小时的班。半年前,她出现了右小腿后侧轻微疼痛的症状,万女士也没在意,可渐渐的疼痛范围扩大了,从臀部开始至小腿的后侧都有疼痛感。
  万女士于是去医院看病,拍了腰椎CT片,医生看了结果,说万女士有轻微的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就引起了坐骨神经痛,给她开了些风湿药膏和内服药,让她注意多卧床休息。万女士贴了药膏,吃了药,没什么效果。她自己又看电视广告,吃用了好几种治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的药,也没什么用。
  现在她只要坐、蹲,或者走路、站立超过半个小时,从右边臀部开始,一直到右侧小腿处的区域就会有明显疼痛,非得躺下来休息才能缓解。今天这一路上过来,她是躺在小汽车的后座上,才撑过了四五个小时车程的。
  我看了万女士带来的CT片,她确实有腰椎间盘突出,但并不严重,从片子上看,突出的椎间盘并没有压迫到神经。我让万女士俯卧在诊床上进行检查,先在腰部脊柱旁边按压,没有发现明显的压痛点,但在她右侧臀部往深层按压时,却能找到明显的压痛位置。
  我又让万女士脸朝上平躺在床上,将她的右腿向上抬起做直腿抬高试验,发现当腿抬起与床面的夹角呈大概60度时,她的疼痛症状就会出现,但超过60度后,疼痛症状却变得很轻微了。检查到这里,我心里有数了。我告诉万女士,她得的确实是坐骨神经痛,但并非是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而是由臀部深层的梨状肌压迫引起,应该诊断为“梨状肌综合征”才对。
  梨状肌,是位于臀部深层的一块肌肉,横向排列,一头连接于尾椎骨,一头连接于臀部外侧的大腿骨处,这块肌肉刚好与坐骨神经挨得很近。当患者长期处于坐、蹲的姿势后,可能会让这块肌肉出现慢性损伤,导致梨状肌出现痉挛、紧张,甚至出现慢性软组织粘连,导致紧挨着的坐骨神经受到梨状肌挤压、刺激,这样就产生坐骨神经痛的症状。#p#副标题#e#
  容易患此病的人多是经常蹲着、坐着,比如经常蹲着干活的建筑工人,经常蹲着洗衣服、摘菜的家庭主妇,长期坐着的学生、白领、司机等。梨状肌综合征在临床上常常会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尤其现在临床上对X片、CT的结果比较依赖,所以医生一看CT显示有腰椎间盘轻微突出,立刻就判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了,患者也一直按照此病来治疗。
  CT检查虽然有其优点,但一味地迷信它往往会带来误诊。判断此病时只要注意以下几点,是不难做出正确诊断的。
  第一,如果是腰椎间盘突出的话,患者会有腰痛症状,且在腰部脊柱旁边能够找到明显的压痛点,但这位患者几乎没有。
  第二,患者的臀部深层按压有明显的压痛。如果主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这个现象就不会明显。
  第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做直腿抬高试验时,抬起60度时如果出现疼痛,继续抬高,超过60度后疼痛将更加剧烈,但梨状肌综合征却不会这样。这是因为60度左右时,梨状肌最为紧张,挤压坐骨神经最明显,但超过60度后,梨状肌反而会放松下来,对坐骨神经的挤压减少,疼痛自然也会减轻。掌握了以上几点,做出正确的诊断并不困难。
  听我解释完,万女士很高兴,说这回可找到病根了。我接着给她在臀部治疗,针对梨状肌进行了针灸、推拿的操作,30分钟的治疗结束后,我让万女士出去走动走动,再回来跟我说说病情的变化。一小时后,万女士出现在我诊室的门口,兴奋地告诉我她刚才在外面待了这么久,直到现在才有轻微的疼痛症状出现,这可是生病以后从来没试过的!
  我告诉万女士还不要高兴得太早,梨状肌的损伤可不是一次治疗就能痊愈的,一般要四五次才能完全治好。万女士听了有些沮丧,说自己住得太远,今天是朋友出来办事搭的顺风车,下次再过来还不知什么时候呢。
  我告诉她别急,有个办法回家后可以找亲属来自行治疗,具体做法是取家庭所用的小擀面杖,先将小擀面杖加热(靠近炉子上烤热、放微波炉加热、放热水中烫热等均可),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手握之不觉得烫手为原则。
  让患者俯卧于床上,露出患侧的臀部及大、小腿后侧。操作者用手握住小擀面杖两头,先从屁股的上端开始,自上而下地向大腿方向缓慢滚动,注意要尽量向深处用力,但以患者不觉得明显疼痛为度,连擀10次。
  再自臀部内侧即骶骨(尾龙骨)处开始,横向往臀部的外侧缓慢滚动,同样连擀10次。最后自大腿的上端开始,往小腿方向,在大腿、小腿的后侧,自上而下地缓慢滚动,力度要求同前,同样连擀10次。每天一次,一周为一疗程。
  万女士听了,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擀面杖怎么也能治病呢?我告诉她,这个方法的原理,是采用加热的擀面杖在臀部和腿部滚动,滚动的力量加上擀面杖的热量,能对臀部深层的梨状肌起到放松、松解的效果,解除其对坐骨神经的压迫与刺激。
  之所以强调用擀面杖,是因为梨状肌位于臀部的深层,普通人如果只用手进行按摩推拿的话,由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手部力度不够,无法力透深层,是达不到效果的。而采用擀面杖,便于用力,即便普通人也可以“擀”出足够的力度,这样就能对深层的梨状肌起到治疗作用了。
  两个星期后的一天,我正在科室紧张地忙碌,同事叫我去听电话,一听才知道是万女士打来的,她告诉我,回去后按照我教的方法治疗了一周,现在已经完全没有症状了,工作、生活都变得非常轻松,所以特地打电话来向我表示感谢呢。
发表评论:
馆藏&21868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疗坐骨神经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