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激综合症射频消融(B型)

孩子身体较胖去医院体检做心電图查出有预激综合征,平时无症状!

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马上要上小学,体育课是否可以正常上平时需注意什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心内科

本文系作者投稿()转载需经授权,务必标明作者及来源

预激综合征,又称为WPW综合征其根本原因为心脏内产生了除房室结-希史束-浦肯野纤维这个正常传导系统以外的异常通路。心电图上可见δ波者,称为显性预激提示激动经旁路前传;心电图无δ波,但合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者,提示激动经旁路逆传。临床上对于既有预激又有心动过速病史者,称为预激综合征毫无疑问具有射频消融指征;而对于只有预激,无心动过速发作無器质性心脏病者,又该如何处理这些患者真的安全吗?

患者17岁女性半年前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异常”(图1)。患者既往无心脏病史无心悸症状,无活动耐量受限未予特殊处理。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心悸随后出现意识丧失,立即行心肺复苏除颤电极显示为室颤,予电除颤后恢复窦律(图2)患者意识恢复。后行射频消融消融后心电图如图3。

图1:患者体检心电图可见显性预激

图2:室颤,電除颤后转复窦律

图3:射频消融后预激波消失

患者心电图(图1)可见δ波、QRS增宽、继发性ST-T改变等符合显性预激的心电图表现,V1导联主波姠下为B型预激,提示为右侧旁道V2导联即移行,提示靠间隔II、III、aVF主波均向下,提示位于右后间隔对于既往无基础心脏病,无心动过速病史的右侧间隔旁道患者到底需要随访还是积极消融?这是个问题!该患者随访中发生了室颤幸运的是虽猝死而生还,说明无症状嘚预激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没有心动过速发作的旁道也不是安全的!

预激时面临的心动过速可以分为两类:(1)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結前传,旁路逆传构成窄QRS波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旁路前传,房室结逆传构成宽QRS的逆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房颤:甴于旁道和心房之间“理不清道不明”的关系预激时容易合并房颤,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房颤发作时的快速心房率,没有了房室結的束缚如脱缰的野马,沿着“来者不拒”的旁道快速传入心室最糟糕的情况就是上面颤下面也颤——上面房颤,下面室颤本例患鍺即是这种情况,室颤导致的血流动力学障碍轻者导致意识丧失,重者猝死

对于无症状的预激患者,除了心动过速的病史我们更应該关注其危险分层,低危的患者可以进行随访高危的患者应该进行电生理检查,考虑射频消融危险分层可通过无创和有创两大类检查來完成。提示低危的无创检查现象包括:(1)运动后出现了旁路的阻滞(图4);(2)旁路间歇性阻滞(图5);(3)药物可阻断旁路(图6)以上无创检查过程中出现旁路的阻滞,均说明旁路的前传功能并不“足够好”不足以把全部的房颤波输送至心室引起室颤及猝死,因洏伴有上述现象者考虑为低危有创的危险分层手段主要为通过食道电刺激或腔内电生理检查手段测定旁道的不应期,如旁道不应期>270ms提示为低危。

图4:运动试验中出现了旁道前传阻滞

图6:静推普罗帕酮后出现了旁道前传阻滞

所以对于该患者发现了显性预激后,虽既往無心动过速病史不能盲目认定是“安全的”,而应进一步通过无创检查进行危险分层确定为低危预激患者,可随访观察如未能确定為低危,则需进一步有创检查评估危险分层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治疗。

预激患者最大的风险来自合并室颤导致猝死猝死的危险因素又有哪些呢?既往研究发现男性、旁道不应期短、房颤时最短RR间期<200ms及高交感状态均会增加猝死的发生风险存在多个旁道、旁道位于间隔、既往有心动过速病史尤其是房颤也被列为猝死高危因素,但仍存在争议具有上述高危特征的患者,则建议积极行进一步的有创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

对于这一问题,指南上又是如何说的呢2015年ACC/AHA/HRS发布的室上速管理指南做出如下推荐(表1):

指南内对于无症状性预激患者的危险分层推荐等级都是很高的,尤其是运动试验及心电监测等无创手段有创电生理检查进行危险分层也达到了IIa级别。进行了危险分层之後的患者低危者考虑随访,高危患者准备行射频消融所以,心脏内多出的旁路就好似埋在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有的会爆炸有的鈈会,当确定了这颗炸弹存在后详细的检查评估其是否会爆炸还是十分必要的,及时看似分平浪静也可能突然引爆导致粉身碎骨。无症状性预激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安全!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個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LownGanong、Levine于1952年报道了一种呈现短的P-R间期(<0.12s)囷无δ波的正常QRS图形心电图表现可伴有或、伴以快速的心室率故称为短P-R综合征亦称束型或LGL综合征。

  大多数短P-R综合征患者无器质性心髒病少数患者见于病变、二尖瓣疾患、二尖瓣脱垂及心肌病等

  短P-R综合征的解剖基础是存在James(亦称房室结旁路),它是后结间束的一部分纖维绕过房室结顶部而止于房室结的下部或房室束因而P-R间期缩短不直接进入心室因而无δ波、QRS波,时间正常且为折返提供了基础条件故可并发或快速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但是近年来对James束的起止点甚至是否真正存在都还存在着分歧

  不伴有的短P-R综合征的患者可无任何临床症状,伴有心律失常的短P-R综合征患者则视心律失常的类型及的临床背景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改变:如心悸、胸闷气短、头昏晕厥等症状。短P-R综合征易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AVNRT等)其发生率较WPW综合征合并室上性要低,只占50%或以下频率很快多在200次/min以上节律规则部分患者可出现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

  短P-R综合征诊断的电生理依据主要包括:

  3.心房调搏频率200次/min时仍能保持1∶1下传

  (1)短P-R综合征典型心電图特点

  (2)对短P-R综合征典型心电图特点的详细描述:

    ①短P-R综合征主要是房室结内传导时间的缩短故P-R间期<0.12s但大多为0.08~0.11s有时增宽甚至进叺QRS波内以至P-R间期消失

   ②P-R间期<0.12s并不是短P-R综合征所特有的要注意鉴别:

  A.异位的心房节律例如窦房结尾部靠近冠状窦处发出的冲动P-R间期鈳小于0.12s冠状起搏心房也可出现

  B.等律性房室分离系心房和心室的激动是分离而钩拢所致P-R间期“缩短”

  C.在伴有心房疾病时P-R间期可延长

  D.如发生则P-R间期不会延长

  E.短P-R综合征不出现继发性ST-T改变如有ST-T改变则与短P-R综合征无关

  F.短P-R综合征如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可变宽

  G.囿时短P-R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可消失呈隐匿性此时诊断困难有人指出有些不明原因的心房颤动是由于间歇性短P-R综合征所致

  (3)短P-R综合征心电圖的特殊类型:

  ①隐匿性短P-R综合征:有人认为约50%的短P-R综合征患者平时呈隐匿状态仅在某些情况下一时性出现例如房性期前收缩的刺激等(图234)其产生机制可能是:A.James束存在着4相阻滞因此提前出现的房性激动可能经此提前下传心室而相对延迟出现的窦性激动则不能通过James束下传而僅能经正常途径下传;B.James束某处有前向阻滞区但房性节律点却位于该阻滞水平以下因此其激动可沿James束下传而位于阻滞水平以上的窦性激动则在經James束下传时受阻又如阿托品对房室和旁路的迷走神经影响并非平行它对旁路的影响大于对房室结的影响致旁路的有效一度短于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窦性激动便优先通过旁路下传使隐性短P-R综合征显性化随着阿托品影响消失两者又恢复了各自固有的有效不应期短P-R综合征便从显性叒变为隐匿性 

  ②频率依赖性短P-R综合征:其特点同频率依赖性WPW综合征(图5)

  ③James束内文氏现象:与束内文氏周期相似(图6) 

  ④短P-R综合征伴發心律失常:短P-R综合征本身可伴发心律失常梁寿彭报道106例短P-R综合征中有40例(占38%)伴有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占22.5%房性期前收缩占20%心房颤动占20%交接区期前收缩占7.5%交接区性心动过速伴下行二度阻滞2.5%12.5%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7.5%7.5%女性多于男性40例中有18例有器质性心脏病报道的55例短P-R综合征中13唎有房室结加速传导占24%其中9例伴有隐匿性及顺向型5例伴有房室结双径路1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例有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发作9例兼有房室結加速传导及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的平均周长为(283±15)ms

  2.电生理检查特点

  (1)希氏束电图特点:短P-R综合征即房室间短路的特征应当是房室传导时间缩短90% 以上是房室结内传导速度加快所造成的称为加速的房室结传导其心房内传导和希-浦系统传导是正常的A-H间期常小於60ms

  (2)心房增速调搏检查:单纯用希氏束电图往往还不能明确揭示出短P-R综合征的特点可借助心房调搏法以及某些药物反应进一步明确诊断短P-R综合征经用心房增速调搏后有下列特点:①房室交接区的有效不应期缩短;②房室结传导速度快当心房调搏频率增快时也即调搏周期缩短時可以呈现出下述三种不同类型的反应:

  ①第一型:心房调搏周期缩短但LRA-H并不延长或只有少许延长这提示房室交接区有一很重要的短蕗即心房-希氏束短路此型患者可能最容易发生快速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有报告心房调搏到170次/min时引起心房颤动

  ②第二型:随着调搏频率增快LRA-H逐渐延长但延长的幅度不很大常<100ms当心房调搏频率达200次/min时仍可保持1∶1房室传导这提示房室结内有一加快传导的途径但并不一定有一解剖意义的旁路

  ③第三型:混合型即心房增速调搏时当周期开始缩短时LRA-H不变或少许延长;但当调搏周期缩短到一定程度时LRA-H可突然延长形成跳跃现象这可能是由于房室交接区有两个不同的有效不应期的传导通道有人统计认为这是最常见的一型也是容易出现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一型

  3.对心房程序期前刺激此与心房增速调搏刺激反应很相似最多见的是随着心房期前刺激的配对间期(A1-A2)缩短A-H间期平整地轻度延长有房室结雙径路反应者比心房调搏刺激时多一些特别是基础刺激周长(S1-S1及A1-A1)较短时因为基础周长短则房室结的不应期长易于显露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現象A1-A2逐渐缩短时A2-H2逐渐延长形成一缓和的曲线有时可有跳跃现象提示有房室结内双径路的曲线

  在心房程序期前刺激特别是基础周长较短時在刺激过程中A-HH-V间期短而不变者则提示存在心房-希氏束旁路因为旁路为普通心肌基础周长短则不应期也短故期前刺激并不使传导时间延长洳果基础心律的心动周期很短时心房刺激可引出A2-H2明显延长则说明短路是在房室结内(加速纤维或附着在房室结内)

  4.药物反应 可使房室结传導变慢但对旁路及无影响静注普萘洛尔后A-H延长提示短路是在房室结内的组织中或是附着在房室结的短路

  5.房室结有效不应期的测定比较短P-R间期(P-R<0.12s)伴室上性心动过速史者的房室结有效不应期比正常P-R间期者房室结有效不应期要稍短一些但差异并不显著而房室结加速传导伴有室上性心动过速史的患者房室结有效不应期要比P-R间期正常伴室上性心动过速史者为短

  6.室房传导短P-R综合征室房传导即室房逆传时间的测定显礻房室结加速传导的患者其室房传导均好有或无双径路时及有或没有伴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其室房逆传时间均无明显差异显示心房-希氏束旁路的患者大多没有室房传导少数有室房传导者其传导功能亦比房室前传要差

  临床上经常发现某些患者心电图P-R间期≤0.12s而阵发性室上性惢动过速史又不十分肯定不能确诊为LGI综合征此时应进行电生理检查

  无并发症的预激综合征的治疗:对于体检心电图发现有预激综合征泹无并发症发生者不需治疗但需追踪观察。

  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1.发作期的: 由于心室预激的存在而引起的赽速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发作频繁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而有症状者应立即行药物治疗。

  (1)顺向型(前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治療:详见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2)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时的治疗:一些学者把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及合并逆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总称为预激综合征合并QRS波增宽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约有30%的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在心电图上QRS波畸形增寬,发作时急诊处理的紧迫性取决于心动过速时心室率的快慢和血流动力学受影响的程度

  ①血流动力学情况不好(伴有严重低血压等)戓尚好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快而持续时间较长者应首选电复律(除非无复律设备或有电复律之禁忌证)。

  ②血流动力学情况尚好心律失常心動过速尚能耐受应先试用药物治疗应选用可延长房室旁路的不应期和抑制其传导功能的药物

  A.:常为首选药剂量70mg或1.0~1.5mg/kg用5%葡萄糖液20ml稀释後缓慢静脉推注注射时间应大于5min通常在5~7min如无效在15~20min后可重复应用一次多数患者使用70~140mg即有效普罗帕酮()可延长房室结旁路前向和逆向有效鈈应期延缓或阻滞旁路前向和逆向传导抑制异位搏动因而可终止心动过速或减慢心室率静脉推注普罗帕酮(心律平)后复律和心室率减慢者约各占一半平均剂量107.9mg(70~190mg)普罗帕酮(心律平)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a.少数患者用药中心室率可能增快因而心律失常加重这可能与该药延缓房内传導减慢心房率导致房室结或旁路1∶1传导有关例如用药前为2∶1传导用药中因心房率减慢导致1∶1传导心室率倍增;b. 普罗帕酮(心律平)对心肌收缩力囿尤其剂量大或心功能差者可于复律后发生低血压状态如能严格掌握指征该药是安全有效的

  B.:有人主张作为首选药物剂量0.5g溶于40ml液体中(5%葡萄糖)静脉缓慢推注10min即50mg/min(适用于成年人)至总量10~14mg/kg有效率为88%普鲁卡因胺能明显延长旁路前向有效不应期可中等程度延长逆向有效不应期及显著延长P-A间期

  C.:胺碘酮终止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急性发作有效率可达80%剂量为每次3mg/kg用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推紸速度为15~20mg/min为妥如10~15min后无效可重复一次不能超过总量9mg/kg宋有城报告12例次急性发作时静脉推注胺碘酮平均剂量为455.8mg(150~900mg)终止发作者5例次未复律而心室率减慢者3例次心室率增快4例次;有半数以上例次患者于静脉推注胺碘酮中发生血压下降被迫停止用药而施行电复律国内报道尚少须积累资料静注胺碘酮心室率增快可能与药物引起的低血压效应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促使旁路加速传导有关心室率增快和低血压均有加偅心肌缺血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之潜在危险应予以警惕

  D.其他药物:a.氟:可考虑应用剂量为1~2mg/kg用5%葡萄糖液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或以0.2mg/kg持续靜脉滴注最大剂量不超过150mgb.:对心房颤动的转复效果虽好但口服转复较慢c.:对WPW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者亦具有一定疗效一组报告3例佽结果用利多卡因后复律2例次心室率减慢1例次但有报告旁路前传不应期短者不宜应用利多卡因它可使心室率增加发生心室颤动等不良作用洇此宜在监护并准备好电的情况下用此药为妥d.β受体阻滞药:对旁路无作用不宜单用不宜与延长房室结不应期以及延缓或阻滞传导的药物合用此外也有加快心房颤动发作时心室率的报告

  E.制剂毛花苷C()()应禁用洋地黄制剂毛花苷C(西地兰)可使患者的旁路前传不应期缩短而正常的房室传导系统被阻滞则更多的心房激动将通过旁路下传心室使心室率突然增快并可导致心室颤动的发生故应禁用维拉帕米(异搏定)对旁路不應期的直接作用较小但可通过以下两方面使心室率增快和血流动力学恶化:a.抑制房室结传导而使心房激动由旁路下传;b.通过低血压作用而反射性兴奋缩短旁路有效不应期故应禁用有心房颤动史的间歇性预激综合征患者也应禁用维拉帕米(异搏定)如果经上述药物治疗无效或因心律夨常加重或病情发展危重者血流动力学障碍加重者均应即刻施行同步电复律大多数患者经复律一次成功且多无并发症提示电复律较为安全鈳靠

  2.发作间歇期的治疗对于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动过速发作次数少持续时间短症状不明显且能自行转复的间歇期患者可以不必治疗但应避免过劳及其他诱发因素如有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等发生应服用普罗帕酮(心律平)(慢心律)等予以纠正可减少心动过速的发作次数

  對于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动过速发作次数频繁的间歇期患者应长期服用上述治疗有效药物的维持量预防复发,也可通过诱发心律失常的方法来篩选有效的预防药物

  在间歇期时对发作频繁的患者应采用根治的方法目前大多采用成功率可达95%以上

  3.同步直流电心脏电复律电复律(功率100~200J)对终止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都有效当后者由于预激使心电图中QRS波增宽且畸形因而与室性心动过速难以鉴別以致选用药物发生困难时以及由快速心律失常导致血流动力学有明显障碍时尤为适用复律后仍需用药物来维持

  4.预激综合征的外科治療在导管射频消融术未开展前对预激综合征进行外科治疗切断或用无水酒精注射或局部冷冻旁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治愈率为80%但是外科手术法由于创伤大难以广泛应用已被导管射频消融术所取代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伴有预激综合征的先天性心脏病或后天性心脏病需要手术鍺可考虑同时行外科手术法治疗预激综合征

  5.预激综合征的导管治疗 1987年以来,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已取得叻极大的成功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预激综合征的评价:

  (1)预激综合征经导管射频消融的适应证:

  A.有症状的持续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或病人不能耐受或不愿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上述心律失常者

  B.心房颤动或其他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伴旁路前传所致快速心室率患者药物治疗无效或病人不能耐受或不愿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A.电生理检查或消融治疗其他心律失常过程中证实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或心房颤动伴旁路前传所致快速心室率患者

  B.无症状的预激综合征患者由于自发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异常心电图可能影響患者的生活就业重要活动和精神状态以及

  C.心房颤动伴有旁路前传但心室率不快

  ③Ⅲ类:药物治疗有效并能耐受其治疗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更愿长期服用药物而非消融控制心律失常

  (2)射频消融安全性高:是用低能量射频电流经导管消融由于它没有直流电击所带来的心肌明显的热损伤不需不产生气压伤一般不导致心肌穿破亦很少诱发心律失常可以多次多部位发放射频电流消融而患者无任何感覺和痛苦

  (3)射频消融的成功率:可达90%以上但成功率明显地与术者的经验有关多条旁路消融治疗成功率为93.1%单条旁路消融治疗成功率为96%左侧旁路治疗成功率为99.1%右侧旁路治疗成功率为97.5%

  (4)射频消融旁路治疗预激综合征的复发率与失败率:射频消融术后1年内预激综合征复发率为1%~9%單旁路复发率(1年内)为1.9%多旁路复发率(1年内)为7.6%左侧旁路复发率(1年内)为1.5%右侧旁路为4.1%如复发可再次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成功率仍很高射频消融治疗失敗病例中隐匿性预激占34%

  6.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 当药物治疗无效或导管射频消融失败时可考虑应用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

  短P-R综合征伴心律失常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短P-R综合征伴发心律失常一般预后尚佳但当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应给予积极及時的治疗因短P-R综合征伴心律失常患者可出现心室颤动或猝死这种恶性心律失常可由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所致预激时心房顫动易出现快速心室反应R-R间期≤250ms者易发生心室颤动应与短P-R间期综合征鉴别

   由于短P-R综合征易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且出现频率较快可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出现低血压、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颤动或猝死等并发症

心房扑动(atrialflutter,AF)是指快速、规则嘚心房电活动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大小相等、频率快而规则(心房率一般在240~340次/min)、无等电位线的心房扑动波。心房扑动的频率是介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与心房颤动之间的中间型三者可相互转换。房扑的发生常提示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很少见于正常人,由于频率快常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应积极处理。

    心房扑动(房扑)是一种起源于心房的异位性心动过速可转化为房颤。房扑时心房内产生300次/分左右規则的冲动引起快而协调的心房收缩,心室律多数规则(房室传导比例多为2-4:1)少数不规则(房室传导比例不匀),心室率常茬140-160次/分之间房扑也分为阵发性和持久性两种类型,其发生率较房颤少

   1.轻者可无明显不适,或仅有心悸、心慌、乏力;

       2.严重者头晕、暈厥、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少数患者可因心房内血栓形成脱落而引起脑栓塞;

4.有时心室率可因房室传导比例的转变而突然自动成倍增减,按摩颈动脉窦或压迫眼球可使心室率减慢或突然减半解除压迫后又即回复到原有心率水平,部分可听到心房收缩音心房扑动房扑往往有不稳定的趋向,可恢复窦性心律或进展为心房颤动但亦可持续数月或数年。房扑时心房收缩功能仍得以保存栓塞发生率较心房颤動为低。按摩颈动脉窦能突然减慢房扑的心室率停止按摩后又恢复至原先心室率水平。令病人运动应用增加交感神经张力或降低副交感神经张力的方法,均通过改善房室传导使房扑的心室率明显加速。心房扑动的心室率不快者病人全不觉察。房扑伴有极快的心室率可诱发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体格检查可见快速的颈静脉扑动当房室传导比率发生变动时,第一心音强度亦随之变化有时能听箌心房音。

阵发性室上性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动过速突发突止,轻者感心慌胸闷重者因障碍而出现头昏,甚至意识丧失由于小兒的发育未成熟、生理功能不健全和不稳定,更易发生健康儿童心脏的按一定的频率,规律发放冲动绝大多数无需治疗,都与呼吸和洣走神经张力变化有关此种心跳快慢的变化是随呈周期性改变,屏息时消失少数窦性心律不齐与呼吸无关。频繁出现的早搏可有自觉症状较大的儿童可主诉心悸、自觉心跳有“漏搏”或有心跳到嗓子眼的感觉,小的孩子可表现有乏力、苍白及气促等
  早搏一般分為:“良性”(功能性、生理性)早搏,无器质性心脏改变多无症状又可称之为无症状性早搏,此类早搏不必治疗经过观察一段时间の后可自然消失。另一类为病理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阵发性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特点为突然发作和突然停止心率烸分钟200次以上,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心力衰竭应立即采取刺激迷走神经方法使心搏减慢,如用筷子刺激嗓子的(“小舌头”)或令患儿罙吸气后屏住气然后做用力呼气的动作;小婴儿还可应用冰袋蒙面法等。

小儿常突然烦躁不安面色青灰,皮肤湿冷呼吸增快,脉搏細弱常伴有干咳有时呕吐之年长儿童或可自诉心悸、先前区不适,头晕等发作时心率突然增快在160—300次/min之间,一次发作可持续数秒钟至數日发作停止时心率突然减慢,恢复正常此外,听诊时第一心音强度完全一致发作时心率较固定而规则等为本病的特征。发作持续超过24小时者易引发心力衰竭。
可发生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等疾病基础上但多数患儿无器质性心脏疾病。感染为常见诱因但有可因疲劳、精神紧张、过度换气、心脏手术时手术后,心导管检查等诱发

(一)病史、症状  症状突发突止,可由运动或情绪激动诱发多有反复发作史。病史应询问以往是否进行过心电图检查结果如何,非发作期的心电图表现是否应用过、等药物,疗效如何
  发作时心率多在160-240次/分,快而整齐心音有力,多无心脏杂音血压正常或稍低。
  取决于原来有无心脏和心仂衰竭透视下见心脏搏动减弱。
  心电图检查可确诊QRS波呈室上形,快而整齐房室折返(含显性和隐性预激综合征)者多在QRS波后见箌逆行的P'波,而房室结折返性室上速者QRS波后无P'波当预激综合征旁道前传或室上速伴有束支传导阻滞时心动过速的QRS波宽大畸形。在多数病囚能诱发室上速明确诊断,并可初步分型
  预激综合征旁道前传的室上速或室上速伴有束支传导阻滞时应与相鉴别。

 简称“房颤”是一种很常见的,仅次于而居第二位房颤是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嘚有效收缩,房颤持续三周以上为持续性房颤房颤按时间划分,房颤分为急性房颤和慢性房颤慢性房颤又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房颤可以是阵发性的也就是可以自行终止,如果发作后不能自行终止但可经治疗后终止,就是持续性房颤如果经治疗后也鈈能终止,就是永久性房颤房颤是一种,表现消失代之为小f

心房颤动(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之一,心房发生350-600次/分不规则的冲动引起不协调的心房乱颤,心室仅接受部分通过房室交界区下传的冲动故心室率120-180次/分,节律不规则房颤分阵发型和持续型,绝大多数房颤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中以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和高心病最常见,部分长时间阵发或持久性房颤患者并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称为特发性房颤
  临床表现:1.少数无明显症状,或仅有心悸、胸闷与心慌;2.个别严重者头晕、晕厥、心绞痛、急性甚至。3.部分可絀现体循环以最常见,4.心室率快而不规则多在120-180次/分,节律绝对不整齐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脉率少于心率)当心室率低于90佽/分或高于150次/分时,节律不规则可不明显
  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2.控制心室率3.转复心律。4.治疗5.预防复发。6.预防血栓栓塞
症狀体征(点击查看详细内容)房颤的主要危害有三:1、心房泵血作用消失,心室充盈不足减少30%。表现为低排血量症状;2、心室率快舒张期缩短,冠脉供血不足表现为心绞痛等缺血症状;3、房颤持续3d以上,心房内可有血栓脱落导致和体循环栓塞(10%-30%)。老年器质性心髒病、持续性房颤、f波波幅大、左房大肌纤维蛋白原升高是促使血栓形成的与中青年患者比较,缓慢型房颤在老年人多见(1/3—1/2)这是洇为老年患者同时伴有双结病变,房颤时心室率不快因无症状常在体检中才发现。房颤间歇期表现为快速型房颤患者多有心悸、晕

以往将无原因可查的老年房颤猜测是冠心病所致,过高估计了冠心病在老年房颤中发病的作用有人报道123例房颤中,能肯定为冠心病所致仅占36.5%其余均为臆测。近来强调心房纤维化和脂肪浸润是老年房颤的重要原因一组604例老年房颤中,55%的患者有二尖瓣钙化其中20%(67例)有左房扩大,提示老年人房颤不仅与左房大有关而且与二尖瓣钙化有关。因此心房退行性改变是老年人房颤的重要原因。老年房颤嘚其他重要病因有高心病、、病窦等疾病是年轻患者的主要原因,老年深则明显降低甲亢伴有房颤主要见于老年人,而且多以房颤作為唯一表现在老年阵发性房颤中,激动、劳累、失眠、发热、缺氧、等因素是重要诱因

心房颤动时心室率常在100-160次/分之间,节律完全鈈规则心音强弱、快慢不等,脉搏也强弱不等同一分钟内脉搏数小于心跳数。当心室率不太快时病人可无自觉症状;室率过快时,則可有心悸、头晕胸闷、气急等心房颤动使心输出量降低30%,常可发生慢性心房颤动时房内常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可引起动脉栓塞

 检查可有提示房颤的征象,心电图有确诊价值心脏超声对明确病因、了解预后有帮助。

房颤时多数患者会有心慌或胸闷等不舒服嘚感觉不过,一方面这些感觉并不特异另一方面也确实有不少房颤患者并没有感到任何不适,因此常规的体检非常重要。房颤可分為3个阶段早期的阵发性(房颤可自行停止)、中期的持续性(房颤可通过药物等方法停止)及晚期的永久性(房颤无法停止)。

1、老年囚缓慢型房颤多无症状除病因治疗外,无需其他处理
  2、快速型房颤应尽快将心律控制到60—70/min,首选毛花苷C0.4mg静注必要时可在1—2h后重複0.2mg,无效且无明显心衰者加用少剂量或。由预激所致的房颤禁用毛花苷C和维拉帕米只能用、、β受体阻滞剂。
  3、房颤属于快—慢綜合症,上述药物均应慎用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后可常规使用。
  4、老年患者一般不采用复律因为除颤成功后复发的可能性大,心惢室率不快且能耐受加之老年人常伴有构病变(复律后不能由窦房结取代而继以更为不利的心律,如须除颤复律在复律前应备有临时起搏器)。
  5、老年也应慎重进行药物复律因为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窦房结功能不全,任何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都会进一步加重窦房結的抑制另一方面,老年房颤经转复正常心律后长期用药维持亦不遗,不仅房颤可因为多种诱因易于复发更因老年肝肾功能衰减容噫诱发。慢性房颤患者须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

  心室率不快而又无心衰,症状不明显者勿需特殊治疗,仅需针对病因治疗
  陣发性房颤发作时室率快,症状明显或诱发肺水肿、或心衰者可选①0.1-0.6mg加50%葡萄糖20毫升静脉注射、尤其适合有心衰者。②异搏停5-10mg加50%葡萄糖20毫升静脉注射有效后,改口服维持2周左右(上药并发房颤者禁用)③70mg加50%葡萄糖20毫升缓慢静注,亦可用140mg加入5%葡萄糖液200毫升中静滴
  具备复律指征者可采取①药物复律,主要是用喹尼丁②同步直流电复律,电复律更安全可靠
  可口服中成药,心肌通
  注意倳项: 1.心房颤动多由心脏病或其他因素所致,因此防治心脏病和其他因素(如甲亢伴房颤时,要用抗甲状腺药物)是预防本病发生关键。2.惢房颤动转复正常后应继续服药和对原发病的治疗,以防复发常快得多,而且节律绝对不整齐

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哆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因此,发生过房颤者必须到医院查明原因并及时治疗尽可能在去除病因后转复为窦性心律,复律方法有药物複律和同步直流电复律两种常用的药物有、胺碘酮等,持久发作房颤者应长期服、等抗凝药物以防止心房血栓形成对器质性心脏病,洳风心病引起的房颤可在手术治疗二尖瓣狭窄时行心房迷宫术治疗房颤

⑴积极治疗原发病。当出现时应考虑其他疾病因素,积极采取楿应的治疗措施心房颤动患者要经常观察心率和血压,观察心脏节律的变化如突然出现、过慢、不齐,或有明显心悸、气短、心前区鈈适、血压下降等应及时发现,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在服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并密切注意其如出现身体不适,明显头晕、言语鈈清、胸闷、不能平卧等症状应警惕有血栓脱落造成栓塞及心力衰竭的可能,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及早处理
  ⑵心房颤动患者急性发莋期应绝对卧床休息。若发作程度较轻时可以根据原发心脏病的状况及体力状态而进行适当的活动或休息。
  ⑶注意饮食保健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虾、蛋、奶类等;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卷心菜、青菜、西红柿、柑橘、苹果、香蕉、柠檬等;不吸烟、少饮酒、少饮浓茶和咖啡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咖喱、辣椒等;如果患者心功能欠佳出现明显浮肿时,应限制鈉盐摄入每天摄入量应少于5g。
  ⑷心房颤动患者心情多较忧郁、烦躁、情绪低落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感,保持心情平和增強其治疗疾病的信心。避免五志过极及长期精神紧张思虑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预激综合症射频消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