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使命心脏起搏器异位起搏用何种药物维持

使用普萘洛尔的急性心肌梗塞生存者室性异位激动的预后意义
然室性异位激动(VEA)同死亡率有关已在若干群体中得到证实,但是使用月阻滞剂的AMI生存者VEA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并无资料二 月阻滞剂预防心脏病发作试验(B工IAT)的3837例AMI患者经随机分组后:1921例使用安慰剂,1916例使用普蔡洛尔(60一80mg,tid)。后组中1650例发病后1~21天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平均随访25(12一40)个月,供分析如下: 多元Logi沸io回归分析中列入16项独立协变量,经检验,VEA对总死亡率(p=0 .04~0.0001)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碎死率(p二0.02一0.00均具有独立的影响。单元分析表明:VEA的所有7项分类变量(频度和性质)均同总死亡率(比数比2.13一2.93)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碎死率(比数比2.26一3.93)显著有关,同动脉粥样硬化性非碎死率(比数比1.25一...&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反复发作的单形性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RM工-VT)具有明显的心电图特征:(1)单纯室性期前综合波(VPC)、成对VPC和非持续性短阵( 反复发作的单形性特发...&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1.应用异丙肾上腺素静滴,以提高心率和缩短QT间期。 2.利多卡因和苯妥英钠对QT间期无影响,能消除异位激动,有助于控制扭转性室速。 3.家族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者,可使用口爱体阻滞剂,使QT间期缩短。 ‘.扭转性室速者都应补钾(8~10克/24小时),直到血钾正常和QT间期恢复。补钾同时应用小剂...&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心脏记忆(cardiac memory)是一种心脏电生理重构现象,表现为心脏在异位兴奋(如心室起搏、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后出现的T波改变(如形态与方向等),并在恢复窦性心律后这种改变仍可持续一段时间[1-3]。有报道心室异位激动的持续时间和频率对于心脏记忆现象会产生一定影响。数分钟到数小时的心脏记忆称为短时程心脏记忆,通常在短时间阵发性心动过速后产生;而持续数小时到数天的心脏记忆称为长时程心脏记忆[2]。由于心脏记忆会影响心室复极和动作电位及其不应期,有诱发心律失常的风险,所以心脏记忆日益受到临床重视[4-8]。先前已有报道,心室记忆与间断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后综合征以及右室起搏等因素有关[3]。心脏记忆的T波改变可用于模拟缺血性心脏病,此外还可能降低或提高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其他作用于K+通道药物对ECG的影响[4]。随着心脏起搏器的广泛使用,心室异位起搏的电生理效应成为心脏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有研究表明在双腔起...&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多普勒组织成像(Dopplertissueimaging,DTI)利用多普勒原理,将心肌产生的低频多普勒频移用彩色编码或频谱实时显示出来,能有效反映心肌激动过程心室壁运动的时序方向与速度,从而可了解心室壁心肌的激动过程。如能无创准确定位异位激动点,将在其诊治上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观察犬心室异位起搏模型激动起源及传导顺序并与正常窦性激动对比,探索DTI评价异位激动起源及心室传导顺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资料与方法一、动物准备杂种犬9只,体重10~13kg,3%戊巴比妥静脉麻醉,常规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经胸骨左缘第4肋间开胸,充分暴露心脏,悬吊心包。心外膜起搏电极固定于左室后壁乳头肌水平处;右侧股动脉插管,监测动脉压;右股静脉插管,维持静脉通道。同步心电监护。二、仪器和方法美国产AcusonSequoiaC256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系统,探头频率3.5~7.0MHZ。同步记录ECG,日本TEC-5200BPower132心脏监护除颤仪...&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例1男,27岁。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ECG(图l)示:基本节律为窦性,可见呈二联津出现的联律问期固定(0.妇、)的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呈A、B两型交替。因以往图曾记录到典型多源室早及成对室早,故可除外交界性旱搏二联律伴左右束支阻滞交替出现的可能。严叭标沁岁一户一、~“、 图1 例2女,21岁。临床诊断:心肌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ECG(图21、111系同步描记)示:交界性逸搏心律,逸搏周期1.285,频率47次/分,交界性心搏呈A、B两型交替。以后复查图,逸搏QRS多呈A型。说明见正文从加办…._」j价瓜I 入R___~产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户一一一--~~~尹~、产一~/‘一一~/一一八一一一一/~ 图2说明见止文 例3男,5岁。因wPW征(图3上行)反复发作心动过速来诊。心动过速发作时,ECG(图3中、下行)示: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率272次/分,较特殊的是:P一QR...&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应用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应用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应​用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关注微信公众号
何叶军,何方田,吴祥
-《心脑血管病防治》
摘 要: 房室交接区通常是窦性或房性冲动传向心室的必经之路,其发放的异位冲动(期前收缩、加速的逸搏及逸搏)大多具有双向传导,前向传导产生,旧。波群,逆向传导出现D波;当其冲动在异_肌交接区发生双向性传出阻滞时,所形成的不应期会影响下一个窦性或房性冲动的下传,出现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改变,严重者则会出现短暂性心室停搏甚至阿斯综合征发作。
来源:万方
郭镜飞,武祯,夏迪,...
-《基础医学与临床》
摘 要: 目的 研究家兔左、右心室异位激动对短时程心脏记忆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记录12只正常成年家兔Ⅱ导联体表心电图;将双极刺激电极分别置于左、右心室前壁游离壁心外膜下,以实现左、右心室分别起搏,模拟左、右心室异位激动;分析异位激动停止后20 min内窦性节律T波的形态和电轴偏转情况,并与起搏前的正常窦性心电图比较,以判断异位激动位置对短时程心脏记忆的影响.结果 左心室异位激动停止后,窦性T波形态基本正常,T波电轴偏转在正常范围内(14°~ 22°).而右心室异位激动停止后,出现T波倒置,与同部位起搏前相比(P<0.05),这种T波倒置在所观察的20 min内持续存在.此外,右心室异位激动停止后,出现T波电轴明显右偏,与同部位起搏前相比(P<0.05),最大右偏角度达127.9°.结论 右心室异位激动后对短时程心脏记忆的影响较大,表现为显著T波倒置和T波电轴右偏,而左心室异位激动对短时程心脏记忆(包括T波形态和T波电轴)的影响不明显.
来源:百度文库
-《心电与循环》
狭义概念的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MT)是指由双腔起搏系统参与诱发和维持的环形运动心动过速.广义概念是指凡因起搏脉冲发生器自身或感知异位心律、干 扰信号或相互影响引起的起搏频率异常加快.除PMT外,还常见于快速心房频率时的心室起搏跟随(没有自动模式转换功能起搏器发生房性心律失常时心室跟随) 以及肌电位干扰引起快速心室起搏跟随等.本文讨论的是狭义概念上的PMT.
来源:维普
付勇,廖斌,于风旭,...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目的通过同胞家兔窦房结组织异体移植,观察移植后窦房结组织形态、超微结构改变及是否形成异位起搏功能,旨在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重度房室阻滞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健康家兔70只,雌雄不限,体重1.5~2.0kg。其中42只受体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热缺血移植组和冷缺血移植组(n=14);另28只为热缺血移植组和冷缺血移植组供体实验动物,与受体为同胞兔。各组受体实验动物于左心室游离壁血管稀疏区近心尖部作长6mm、深2mm切口;对照组切口用7-0Prolene线缝合;冷缺血移植组将供体主动脉阻断后经根部灌注4℃冷晶体灌注液至心脏停跳,切取窦房结组织5mm×3mm移植;热缺血移植组供体直接取同等大小窦房结组织移植。术后1、2、3、4周,各组取3只实验动物刺激双侧迷走神经干制作缓慢性心律失常模型,观测心脏电活动;并观察移植窦房结组织学、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受体实验动物术后存活36只,每组12只。术后各时间点,刺激双侧迷走神经干后,各组心电活动均明显减慢,呈窦性心动过缓;术后4周假手术组、热缺血移植组、冷缺血移植组心率分别为(81.17±5.67)、(82.42±7.97)、(80.83±6.95)次/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未出现心室异位节律起搏。HE染色示热缺血移植组移植窦房结组织存活6只,冷缺血移植组存活8只,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示热缺血移植组和冷缺血移植组移植窦房结组织均可见相邻的2个窦房结细胞,细胞质内有空泡状结构,少量散乱的肌微丝,相邻细胞间缝隙连接。结论异体窦房结组织移植至心室壁后可以存活,但不能起到异位起搏作用。
顾翔,曹克将,陈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摘 要: 目的 分别探讨二维速度、加速度、M型及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模式对定位室性异位起搏点的价值及特征,为心内电生理标测提供重要信息。方法 采用DTI不同模式对50例室性早搏(VP)、部分伴有室性心动过速(VT)的患者及10例行右室心尖部起搏患者进行研究。取胸骨旁左、右心室长轴、短轴 观;心尖四腔、二腔观;右室流入道、流出道长轴观等各标准二维图像,分别采用二维、加速度DTI模式寻找与心电图所示的心室起搏或VP对应出现的最早激动 亮点;采用M型及脉冲DTI速度模式测量心电图QRS波起点或刺激信号至局部心肌收缩带(波)起始的时间间期(△T),即电-机械兴奋间期,确定最短AT 的部位,初步确定最早心室激动点即室性异位起搏点位置。部分病例以心内膜靶点准确定位标测或起搏点作对照。结果上述4种成像方式单独及联合运用后预测VP 或心室起搏点的准确性分别为64%、77%、68%、73%和86%,各种方式间定位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但联合运用与单独运用定位准确率间有显著性差 异。结论 二维、加速度DTI模式较直观;M型、脉冲DTI速度模式对时间、空间分辨力较强,对影像条件的依赖性较小。实际检查时联合运用可取长补短,从而有助于提 高DTI预测VP起源或起搏点位置的准确性。该技术无创、安全、重复性良好,可与心内电生理标测技术相互补充,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来源:道客巴巴
方凌云,谢明星,王新房,...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摘 要: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室性心律失常异位起搏点及其局部心肌运动协调性的应 用价值。方法对超声采集的17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高帧频灰阶二维图像进行VVI,以向量方式显示局部心肌组织的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观测各节段心肌组织 向量运动情况,以判定异位起搏点的起源部位,分别测量异位起搏处心肌运动速度(VE)与正常窦性心律时该处心肌运动速度(VN),异位起搏时相应心室最早 和最迟心肌间的时间延迟(Tv-MXE)与窦性心律时相应心室最早和最迟心肌间的时间延迟(Tv-MXN)。结果患者正常窦性心律时心肌组织速度向量运动 协调,长度基本一致,异位起搏时局部心肌组织速度向量提前收缩,明显早于其他室壁,局部心肌运动显著不协调。异常起源处室壁心肌运动速度VE明显高于正常 窦性心律时VN,反映局部心肌运动同步性的指标Tv-MXE与Tv-MXN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VI技术可直观反映室性心律失 常时异常起搏点部位及其局部心肌运动特征,为临床无创诊断室性心律失常、监测治疗和评价预后提供一种新方法。
引用量:18
来源:百度文库
郭成军,吕树铮,张英川,...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摘 要: 目的 观察心室电风暴与室房逆传的关系和起搏的作用。方法 以扎、松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作25只犬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模型,以针电极探查希氏-浦肯野系统(HPS)的电冲动。结果 16只犬自发3次以上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简称室速/室颤),符合电风暴。电风暴时室房传导呈4种类型:Ⅰ-Ⅲ型HPS异位电冲动皆连续逆传,Ⅰ型间断夺获心房;Ⅱ型未夺获心房,但连续抑制前向房波下传,产生假性Ⅲ度房室阻滞;Ⅲ型连续夺获心房;Ⅳ型HPS逆向与前向传导交替。快速起搏心房可重建房室前传和稳定的血压。快速起搏心室作用有:①抑制异位电冲动形成,防止触发室颤,但不终止自律性异常室速;②拖带和终止折返性室速,显现室速的拖带变形现象和双向折返;③多不夺获快速室速/室颤,偶见HPS起搏和串刺激夺获心室,快速室速/室颤频率减慢后自发终止。结论 HPS异位电冲动逆向传导,阻滞窦性心律下传,促使室速/室颤反复发作而呈现电风暴现象。起搏重建房室传导和抑制异位电冲动形成,有预防电风暴的作用。
引用量:37
来源:道客巴巴
武晓祎,李志刚,李春雁,...
-《中国民间疗法》
正室性早搏是指希司束分支以下异位起搏点提早产生的心室激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机理是自律性增高、室内环型或微型折返运动、触发激动等。从心电图上可分为单形、多形、成对、成串室早、Ron P和Ron T现象,可进展为室速、室颤。从良恶程度上可分
来源:道客巴巴
杨杰,张侃,余晓云,...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摘 要: 目的探讨高频长脉冲逆行胃电刺激(retrograde gastr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RGES)诱导远端胃电紊乱的最低能量。方法在7条比格犬的胃大弯前壁浆膜层植入4对心脏起搏电极。通过最远端电极输入不同振幅的高频长脉冲胃电刺激模拟异位起搏,诱导远端胃电紊乱,从而获得最低电刺激能量。观察电刺激前、刺激中和刺激后消化不良症状并进行评分。结果①最低能量为(85.71±11.34)(mA·ms)的高频长脉冲RGES可以影响远端胃慢波,而且刺激前后消化不良评分元明显差异;②RGES使远端胃正常胃慢波百分率降低[(92.48±10.57)%vs(25.25±17.08)%,P=0.001],胃电过速百分率升高[(0.61±1.05)%vs(55.37±25.05)%,P=0.001)。结论低能量高频长脉冲RGES可作为人工模拟胃窦异位起搏点的方式之一,其能诱发远端胃快速性胃电紊乱,且无可见的消化不良症状。
来源:道客巴巴
卢喜烈,郜玲
-《心电与循环》
一、定义 由异位起搏点发放的激动形成的心脏节律,统称为异位心律.异位心律在激动传出过程中发生的阻滞,称为异-肌传出阻滞.按阻滞部位分类,异-肌传出阻滞可分 为异房传出阻滞、异交传出阻滞、异室传出阻滞和起搏传出阻滞;按阻滞程度分类,则可分为一度传出阻滞、二度传出阻滞、三度传出阻滞.
来源:万方
关注百度医学微信公众账号,医界大数据你比别人先知道人工心脏起搏_百度百科
人工心脏起搏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人工心脏起搏是用人造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心脏的疗法,是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学的重要进展之一。大家已经知道,正常人心跳的发源地位于心脏的窦房结。如果窦房结发生病变,起搏频率减少,或者根本就发不出激动,心跳停止工作,病人就可能死亡。如果窦房结能正常发放冲动,但二级起搏点房室结发生病变,则从窦房结发出的冲动也不能传下心,产生房室传导阻滞,而心室自主性节律又很慢,这时病人也会有生命危险。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出现,给这些患者带来了福音。
起搏器由脉冲发生器、电极及导线、电源3部分组成。电源供应电能,使脉冲发生器发放电脉冲(起搏脉冲),经导线传到电极,电极与心肌接触而使起搏脉冲刺激心肌,即相当于一个人造的异位兴奋灶,引起心脏兴奋与收缩,即代替了窦房结工作或者直接刺激心室,使其按一定频率收缩,以保证脏器血液供应。起搏器对仍保持兴奋、收缩及心肌纤维间传导功能的心肌起作用,而对心肌兴奋、收缩功能丧失所致的心脏停搏无作用。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 要求小、轻、薄、寿命长、多功能。采用低功耗的集成电路块制成发生电脉冲及控制电脉冲发放规律的电路,用锂电池作电源,一起全密封于钛合金外壳内。寿命可达10年,电极用铂-铱合金,耐腐蚀。导线一般用镍合金丝和拧成螺旋状,以柔软坚韧之硅橡胶或聚胺酯为绝缘鞘,永久性起搏器绝大多数采用心内膜电极,电极和导线制成导管形式,经静脉插入右心房及右心室,为与心内膜面附着牢靠,电极顶端制成伞状、倒刺状或螺旋状。少数采用心外膜-心肌电极,电极顶端制成螺旋状,从心外膜面拧入心肌内。
常用起搏器的工作方式可用五个字码表示:
第1个字码表示起搏器刺激哪个心腔,A=心房,V=心室,D=心房和心室双心腔;
第2个字码表示起搏器能感知哪个心腔的自身激动,A=心房,V=心室,D=心房和心室都能感知,O=没有感知功能;
第三个字码表示起搏器感知心脏自身激动后用什么方式反应,T=触发反应,I=抑制反应,D(或T/I)=既有触发反应,又有抑制反应,O=没有反应。
第四个字码表示程序控制的性能,P=有单项程控性能,M=有多项程控性能,O=无程控和频率自适应性能,R=有频率自适应功能;
第五个字码表示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工作方式R=起搏,S=电击,D=起搏+电击,O=无抗心律失常功能。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工作方式或性能的类型有以下几类。
①固定频率型(或非同步型)心室起搏
起搏器按规定的频率发放脉冲,刺激心室起搏,没有感知功能,对心脏的自身激动没有反应。这种工作方式适用于治疗心室率恒定缓慢的心律失常,以及用于短阵快速刺激。
②心室同步型
又可分为两类:一为R波触发型(VVT),起搏器按规定的频率发放脉冲刺激心室。如果心室有自身激动(QRS)发生,起搏器能够感知,这自身激动的QRS波触发起搏器,使之立即发放一次电脉冲,但此电脉冲恰好与自身心搏的QRS波同时发生,故心室不能应激。以此触发的脉冲为起点,起搏器重新安排脉冲发放周期。在这次脉冲以后规定的时间内(相当于起搏器规定频率的周期),若无自身心搏发生,则起搏器发放脉冲刺激心室起搏,以此机制避免起搏器与自身心搏的心律竞争。二为R波抑制型(VVI),起搏器按规定的频率发放脉冲刺激心室起搏,如果心室有自身激动发生,起搏器能够感知。这自身激动的QRS波抑制起搏器,使下一次脉冲不按原来周期发放,而是从自身激动的 QRS波开始重新安排周期,在此QRS波后规定的时间内(相当于起搏器规定频率的周期),若无自身心搏发生,则起搏器发放脉冲,刺激心室起搏,以此机制避免起搏器与自身心搏的心律竞争。本型应用最广,习惯上称为心室按需起搏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心室率缓慢的心律失常。
③心房同步型
原理同心室同步型一样,把电极置于心房,刺激心房起搏,起搏器又能感知心房的自身波动(P波),而重新安排脉冲的发放周期。感知心房自身激动而触发起搏器立刻释放脉冲者称为心房触发型(AAT),感知心房自身激动而抑制起搏器发放脉冲者称为心房抑制型 (AAI)。这种起搏方式适用于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窦率过缓患者。
④心房同步心室起搏型 (VAT)
心房和心室都放置电极,起搏器感知心房激动(P波),于延迟0.12~0.20s后触发脉冲释放,刺激心室起搏。适用于心房节律正常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⑤心房同步心室按需型 (VDD)
起搏器对心房和心室的激动都能感知,感知心房的自身激动(P波)后,触发脉冲释放,刺激心室起搏,其间延迟约0.12~0.20s。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心室有自身激动(下传的QRS波或心室异位搏动),则起搏器于释放刺激心室的脉冲以前,先感知心室的激动,此心室激动抑制起搏器释放刺激心室的脉冲。
⑥房室顺序心室按需型 (DVI)
心房和心室分别放置电极,每次激动,起搏器发出一对脉冲,分别刺激心房和心室,两者之间有0.12~0.20s延迟时间,保持房室收缩的生理顺序。起搏器能感知心室的自身激动而抑制脉冲释放。若自身心律的 R-R间隔短于起搏器的心房逸搏间期,起搏器不发放任何脉冲。若自身心律的R-R间隔长于起搏器的心房逸搏周期,起搏器首先发放脉冲刺激心房,若起搏的心房激动能下传心室(即P-R间期短于起搏器的A-V延迟时间),则此下传的QRS波抑制起搏器发放刺激心室的脉冲。若心脏的房室传导时间长于起搏器的A-V延迟时间,则起搏器释放刺激心室的脉冲,成为房室顺序起搏。这种起搏器适用于房率过缓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
⑦房室全能型 (DDD)
对心房和心室都能刺激,对心房和心室的自身激动都能感知。感知心房自身激动后,触发刺激心室的脉冲,其间有0.12~0.20s延迟时间。感知心室自身激动后抑制释放刺激心房及心室的脉冲。如果在 QRS波后规定的时间内(起搏器的最低频率限度)没有心脏自身的激动,则起搏器释放刺激心房的脉冲,如果在起搏的心房激动后规定的A-V间期内没有QRS波,则起搏器释放刺激心室的脉冲。故DDD型实际上包括了VDD型和DVI型两种工作方式,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比较理想的起搏方式。
以上各种心房同步型和房室顺序型起搏方式都属于生理性起搏,由于它保持心房和心室的收缩顺序,其血液动力学效果比单纯心室起搏为优越。
⑧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器
用以治疗以折返激动为机制的反复性心动过速。起搏器感知心动过速后,释放脉冲,以非同步连续刺激、期前刺激、短阵快速刺激、扫描刺激等方式,终止心动过速。主要适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亦可用于经过严格选择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⑨具有程序控制功能的起搏器
起搏器内具有微处理器,埋入体内后,由体外的程序控制器发出电磁信号,调变起搏器的工作方式及工作参数、频率、刺激强度、脉冲宽度、感知灵敏度、不应期、房室延迟时间、起搏
工作方式等。这样起搏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施以最适工作方式及工作参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球使命心脏起搏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