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镉超标事件对孕妇危害大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微量元素中铬元素含量超标,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标&&&&题】:
【作者单位】:
【内容摘要】:&&& 所谓微量元素,在环境地球化学中,是指仅占地球组成部分的0.01%的60余种元素,它们的含量一般在1×10-8~1×10-88之间.在医学领域,从人体的结构来看,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者即为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甚微,总量不足体重的万分之五.如铁,锌,铜,锰,铬,硒,钒,碘等.随着科学的进展,人们的认识不断扩大,这些微量元素的数目还会增加.     人体需要的元素都要通过食物与饮水来供应,但是,无论是宏量无素或微量元素,决非韩信带兵那样“多多益善”.也就是说,必须严格地控制在某一水平,多了或少了都会有不良后果,甚至会引起疾病.     对&
【正文内容】:
&&& 所谓微量元素,在环境地球化学中,是指仅占地球组成部分的0.01%的60余种元素,它们的含量一般在1×10-8~1×10-88之间.在医学领域,从人体的结构来看,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者即为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甚微,总量不足体重的万分之五.如铁,锌,铜,锰,铬,硒,钒,碘等.随着科学的进展,人们的认识不断扩大,这些微量元素的数目还会增加.     人体需要的元素都要通过食物与饮水来供应,但是,无论是宏量无素或微量元素,决非韩信带兵那样“多多益善”.也就是说,必须严格地控制在某一水平,多了或少了都会有不良后果,甚至会引起疾病.     对每一种必需元素人体都有对应的酶来“管制”它,使元素按人体需要控制在一定浓度.如果人体某一元素少了,酶就对摄人某元素化合物进行加工,合成人体所需的某元素化会物;反之,如果摄入某元素过量,酶就会把它“驱逐出境”,以保证它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酶的这一工作保证元素的代谢和平衡.     由于酶在体内含量极微,所以人体调节元素代谢和平衡能力是有限的.这就要求人们应科学地摄人必需元素量,既不可太多,又不可太少,就是对宏量元素也是如此.例如人体摄入糖,脂肪等碳,氢,氧组成的化合物过量,也会得肥胖症,心血管病等;对微量元素同样如此,例如铁是微量元素,是红血球主要成分,缺少它,人体血红蛋白不易合成,导致贫血,但一旦多了,也会得多铁症,严重者会“铁中毒”死亡.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有人对有毒无素和微量元素作用混淆不清,误称有毒无素为微量元素这是错误!同时,不可把微量元素称为有毒或有害元素.下面举二例来说明:     硒是微量元素,人体非它不可,它在人体内有抗细胞老化,抗癌等重要功能,如果缺硒就会导致心肌病变,贫血等疾病.但是,人体含硒量不可过高,过高也会引起恶心腹泻和神经中毒.如每天硒摄人量超过0.0001克,人会中毒,直至死亡.又如砷也有类似情况.尽管硒和砷的化合物剧毒,人体需要量极少,但决不可称它们为有毒元素     另外一例是,镉是有害元素,常混入铜矿.锌矿等矿物中,在冶炼过程中,进入废渣,再被雨水冲刷进入河( 湖)水,被动植物吸收,造成镉污染,当隔进入人体,会跟人体蛋白质结合成有毒的镉硫蛋白,危害造骨功能,从而造成骨质疏松,骨萎缩变形,全身酸痛等.日本神通河两岸常见的骨痛病,镐是罪魁祸首.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宣称,人体缺乏排镉功能,每日摄入量应为零,即不可摄入镉,因此,不要因为在人体查到残留的微量镉而误称它为微量元素.一句话,镉不可称微量元素.     对微量元素,虽然人体需要很少,但不可忽视摄取,主要是要提倡科学的饮食结构,摄取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多,家庭常对他们过分宠爱,以致偏食,造成某些元素的缺乏,这是必须注意的.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美国儿童普遍缺铁,而中国儿童不同程度的缺锌.据上海有关部门统计,有75%儿童不同程度的缺锌,这是发人深省的数字啊!因此,我们要提倡“样祥吃,身体好”,同时还应多吃些粗粮,杂粮等.此外,要告诫孩子们不可偏食,更不可造成某些营养物过剩,保持营养平衡.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     1运载常量元素,把大量元素带到各组织中去.     2充当生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中心,促进新陈代谢.酶在生物体内是许多化学反应必不可少的催化剂,而许多微量元素却是酶的组成部分或激活剂.例如锌与200多种酶的活性或结构有关.     3参与体内各种激素的作用.如锌可以促进性激素的功能,铬可促进胰岛的作用等. 铁.铁在人体中含量约为4―5克.铁在人体中的功能主要是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而促进造血.在血红蛋白中的含量约为72%.铁元素在菠菜,瘦肉,蛋黄,动物肝脏中含量较高.     铜.正常成人体内含铜100―200毫克.其主要功能是参与造血过程;增强抗病能力;参与色素的形成.铜在动物肝脏,肾,鱼,虾,蛤蜊中含量较高;果汁,红糖中也有一定含量.     锌.对人体多种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加速生长发育;增强创伤组织再生能力;增强抵抗力;促进性机能.锌在鱼类,肉类,动物肝肾中含量较高.     氟.是骨骼和牙齿的正常成分.可预防龋齿,防止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含氟量较多的食物有粮食(小麦,黑麦粉),水果,茶叶,肉,青菜,西红柿,土豆,鲤鱼,牛肉等.     硒.成年人每天约需0.4毫克.硒具有抗氧化,保护红细胞的功用,并发现有预防癌症的作用.硒在小麦,玉米,大白菜,南瓜,大蒜和海产品中含量较丰富.     碘.通过甲状腺素发挥生理作用,如促进蛋白质合成;活化100多种酶;调节能量转换;加速生长发育;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碘海带,紫菜,海鱼,海盐等中含量丰富.   意见建议:  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微量元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与生命活力密切相关,仅仅像火柴头那样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量元素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土壤供给.根据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有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国外曾有报道:机体内含铁,铜,锌总量减少,均可减弱免疫机制(抵抗疾病力量),降低抗病能力,助长细菌感染,而且感染后的死亡率亦较高.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延年益寿等方面都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公司名称:济宁东盛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山东省济宁市济大东路火炬城4号楼E303
邮编:272023电 话: 传 真: 手机: 电子信箱:Copyright&2007济宁东盛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南通新闻-资讯-生活第一门户&&&&&
您的当前位置:
调查显示我国约10%大米镉超标&进入人体后危害极大 可引起骨痛病
&&&&&来源:
《新世纪》周刊
欢迎订阅 移动手机发送NTRB或者南通日报到10086
电信手机发送jhsjb到
  镉米杀机
  重金属镉正通过污染土壤侵入稻米;学者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多地市场上约10%大米镉超标;中国在多种重金属污染的稻米之前几不设防
  《新世纪》周刊 记者 宫靖
  从一张油漆斑驳的桌子下面,84岁的李文骧老人扯出小半袋大米。颜色纯白,略有透亮感,颗粒饱满,肉眼看不出这些大米有什么异样。
  但是,经过检测,这种大米中镉成分严重超标。当地人将这种大米简称为“镉米”。
  镉,一种重金属,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排序第48位。在自然界,它作为化合物存在于矿物质中,进入人体后危害极大。
  李文骧老人怀疑自己得的怪病与这种大米有关。老人身体还算硬朗,但已经20余年没法好好走路了。只要走上不超过100米,脚和小腿就会酸疼难忍。
  医生无法确切诊断,老人干脆自己命名——软脚病。他告诉本刊记者,在其生活的广西阳朔县兴坪镇思的村,另外十几位老人也有类似症状。
  从1982年退休回村算起,李文骧吃本村产大米已有28年。多位学者的研究论文证实,该村耕地土壤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就已被重金属镉所污染;相应的,所产稻米中镉含量亦严重超标。
  医学文献已经证明,镉进入人体,多年后可引起骨痛等症,严重时导致可怕的“痛痛病”。所谓“痛痛病”,又称骨痛病,命名于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该国由于开矿致使镉严重污染农田,农民长期食用污染土壤上的稻米等食物,导致镉中毒,患者骨头有针扎般剧痛,口中常喊“痛啊痛啊”,故得此名。这种病的症状与李文骧老人所说的软脚病非常相似。多位学者也直指,思的村不少村民已具有疑似“痛痛病”初期症状。
  类似案例不只出现在广西思的村。实际上,多个地方均有人群尿镉等严重超标和相应症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农业部门近年的抽查,还是学者的研究均表明,中国约10%的稻米存在镉超标问题。对于全球稻米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现实。
  在镉之外,大米中还存在其他重金属超标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研究人员即发表论文称,中国内陆居民摄入甲基汞的主要渠道是稻米,而非鱼类。众所周知,甲基汞是著名公害病之一水俣病的致病元凶。
  一个完整的食物污染链条已经持续多年。中国快速工业化过程中遍地开花的开矿等行为,使原本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镉、砷、汞等有害重金属释放到自然界。这些有害重金属通过水流和空气,污染了中国相当大一部分土地,进而污染了稻米,再随之进入人体。
  数以千万计的污染区稻农是最大的受害者。稻米是他们一日三餐的绝对主食,部分农民明知有污染,但困于卖污米买净米之间的差价损失,而被迫食用污染大米。更多农民则并不知道自己食用的大米是有毒的,他们甚至不清楚重金属是什么。
  更为严重的是,中国几乎没有关于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种植规范,大量被污染土地仍在正常生产稻米。
  而且,污染土地上产出的污染稻米,绝大部分可以畅通无阻地自由上市流通。这导致污染稻米产区以外的城乡居民也有暴露危险,而危险程度究竟有多大,目前尚缺乏研究。
  思的村怪病
  多位土壤学者在其论文和讲义中不具名地提到桂林思的村,直称不少村民具有疑似“痛痛病”初期症状,且“鸡下软蛋,初生小牛软骨”
  71岁的秦桂秀是思的村又一位“软脚病”老人。最近四五年间,她总是双腿发软,没有力量,一走路就痛。此外,她的腰也经常痛。她曾到桂林市一家大医院求治,被诊断为“骨质钙化”。具体病因,医生表示不清楚。
  她说,本村有此类症状的不止十几人,或许50人都有。但本村一位村干部并不赞同她的说法,认为农村人腰酸背痛是常有的,这样的统计没有意义。这位干部同样无法解释如此多人有相同症状的原因。
  事实上,国内多位土壤学者在其论文和公开讲义中不具名地提到思的村,直称该村不少村民已具有“痛痛病”初期症状;村中曾出现“鸡下软蛋,初生小牛患软骨病”的现象。
  本刊记者向部分当事学者求证此事,学者们修正了上述说法。他们认为,更准确的说法是,部分村民有疑似“痛痛病”初期症状。学者的尴尬在于,迄今没有官方或医疗单位确认上述症状究竟为何病。
  2010年12月,本刊记者在思的村走访时,多位村民私下证实,村中确有不少人浑身疼痛。一位上世纪80年代初从外村嫁来的村民说,当时外村女孩都不愿意嫁到本村,说是生的小孩会是“软骨头”。她嫁来后发现,这个说法有点夸张,但人们的担心至今没有消除。
  村民证实,粮食未全面放开前,国营粮库曾经免收本村公粮。收粮的官方工作人员说:“你们村大米有毒。”该村村民与别村最大不同是,他们只能吃这种“有毒”、国家都不要的大米。
  严冬中,村庄外的耕地里满是水稻收割后留下的稻茬,旁边一些蔬菜则长得翠绿可人。但这片被称做大垌田的近千亩耕地确实“生病”了:1986年的实测数字显示,上述土地有效态镉含量高达7.79毫克/千克,是国家允许值的26倍。
  广西桂林工学院教授林炳营在该村的研究表明,1986年,该村所产水稻中,早稻含镉量是国家允许值0.2毫克/千克的3倍,晚稻则是规定值的5倍以上,达1.005毫克/千克。
  阳朔县农业局农业环保站一位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该片土地重金属情况至今未有多大改善。一位资深农业专家说,镉污染具有相当大的不可逆性,土壤一旦被污染,即便经过多年,所产农作物中的镉含量也仅会有细微变化。
  稻田的水源是流经本村的思的河,污染源是村庄上游15公里以外的一家铅锌矿。这家规模并不算大的矿,上世纪50年代起作为本县国营矿被开采,其时几乎没有环保设施,含镉的废水作为灌溉用水流进了村民的耕地。
  据统计,共有5000余亩土地被该矿污染,大垌田是其中最严重的1000亩。后有研究表明,矿山早期废水含镉量超过农灌水质标准194倍。
  这家铅锌矿效益并不好,几十年间时开时关,目前已转至私人手中。与此同时,没有村民明确地知道,这些来自大米中的“毒”,是否进入了他们的身体,进入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多数人无法证实身上的痛是一种病,更无法证实其与稻米的相关性。
  10%大米镉超标
  南京农大潘根兴团队在全国多个县级以上市场随机采购样品,结果表明10%左右的市售大米镉超标
  受到镉污染的,绝不仅仅是思的村的大米。
  2002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曾对全国市场稻米进行安全性抽检。结果显示,稻米中超标最严重的重金属是铅,超标率28.4%,其次就是镉,超标率10.3%。
  五年之后的2007年,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下称南京农大农研所)教授潘根兴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全国六个地区(华东、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华北)县级以上市场随机采购大米样品91个,结果同样表明:10%左右的市售大米镉超标。
  他们的研究后来发表于《安全与环境》杂志。但遗憾的是,如此重要的研究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多位学者对本刊记者表示,基于被污染稻田绝大多数不受限制地种植水稻的现实,10%的镉超标稻米,基本反映当下中国的现实。
  中国年产稻米近2亿吨,10%即达2000万吨。如此庞大的数字足以说明问题之严重。潘根兴团队的研究还表明,中国稻米重金属污染以南方籼米为主,尤以湖南、江西等省份为烈。2008年4月,潘又带领他的研究小组从江西、湖南、广东等省农贸市场随机取样63份,实验结果证实60%以上大米镉含量超过国家限值。数值如此之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南方酸性土壤种植超级杂交稻比常规稻更易吸收镉,但此因之外,南方诸省大米的镉污染问题仍然异常严峻。
  潘根兴告诉本刊记者,中国稻米污染的严峻形势在短期内不可能根本改观。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主任陈同斌研究员,多年致力于土壤污染与修复研究。他对本刊记者说,中国的重金属污染在北方只是零星的分布,而在南方则显得较密集,在湖南、江西、云南、广西等省区的部分地方,则出现一些连片的分布。
  陈同斌对广为流传的中国五分之一耕地受到重金属污染的说法持有异议。他根据多年在部分省市的大面积调查估算,重金属污染占10%左右的可能性较大。其中,受镉污染和砷污染的比例最大,约分别占受污染耕地的40%左右。
  如果陈同斌的估计属实,以中国18亿亩耕地推算,被镉、砷等污染的土地近1.8亿亩,仅镉污染的土地也许就达到8000万亩左右。
  让人心情沉重的是,这些污染区多数仍在种植稻米,而农民也主要是吃自家的稻米。不仅如此,被重金属污染的稻米还流向了市场。中国百姓的健康,在被重金属污染的稻米之前几不设防。
[编辑:丁建华]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南通网微信
&&&&每天分享南通鲜活新闻资讯!
· · · · · ·
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 ...
曝山东“张灵甫纪念碑 ...
“天空之城·伶工学社 ...
上海新农村文化展 模特...
浙江温岭3名医生被捅1 ...
兰州一天然气主管道断 ...
河北野生猕猴群下山觅 ...
崔永元:美“放心吃了 ...
上海现“假窗房” 空置...
吉林一名男子求爱遭拒 ...
韩媒:李雪主因像金正 ...
李湘一家三口同台献唱 ...
内页广告投放:
第八届中国花卉博 ...
上海新农村文化展 ...
港女街头掌掴跪地 ...
中日混血超模走红[...
首届南通市戏曲票 ...
南通第二届啤酒节 ...
寻访张謇足迹:张 ...
寻访张謇足迹大型 ...
&别人在看什么
南通日报社
苏ICP备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电话:9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
镉超标大米危害大&
&&&&视频长度: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10天前,广东相关部门在广东市场抽检的数十批次大米中,发现湖南、江西和广东等多地所产大米“镉超标”,按照国家规定,每公斤大米里边镉的含量不能超过0.2毫克,但湖南等地产的大米镉的含量,超出国家限量的好几倍。大米中,怎么会含有镉呢?镉,是一种重金属,主要用于钢、铁、铜和其它金属的电镀,对碱性物质有很强的防腐蚀功能,镉可用于制造体积小和电容量大的电池。大米中镉的成份一旦超标,人体摄入后危害不是一般的大。
痛痛病,起源于日本富士县,20世纪初期开始,人们发现,该地区的水稻普遍生长不良,1931年又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大多是妇女,病症表现为腰、手、脚等关节疼痛,病症持续几年后,患者全身各部位会发生神经痛、骨痛现象,到了患病后期,患者不能进食,疼痛无比,有人因无法忍受疼痛而自杀,因此,此病得名痛痛病!而研究表明,痛痛病的发病,和日本当地吃的大米有关。
人体长期摄入镉元素,危害令人震惊,湖南镉大米的出现,让全国各地出现恐慌。岛城市民关心的是,咱们青岛市场上有没有镉大米呢?记者来到位于李沧的华中市场,从大米的包装袋上看,大都来自东北三省,那就没有南方大米吗?记者一连转了五六个摊位,从标识上看,没有发现湖南产的大米,但挂羊头卖猪肉,打着东北大米的包装旗号卖江苏大米的现象倒是很普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镉危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