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引起吃东西吞咽困难难

头晕 吞咽困难可能是脑梗死
核心提示:患者,男,48岁,农民,主因“突发头晕1周,加重伴吞咽困难、饮水呛咳4天”,于日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枕部疼痛,继之出现头晕,伴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数次,未正规治疗,3天后进食时突发左侧面部感觉异常,口角歪斜,吞咽困难伴饮水呛咳,伴胸闷、心悸,无意识丧失,无肢体活动障碍,无二便障碍。患者曾在当地就诊,行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
  病历资料
  患者,男,48岁,农民,主因“突发头晕1周,加重伴、饮水呛咳4天”,于日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枕部疼痛,继之出现头晕,伴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数次,未正规治疗,3天后进食时突发左侧面部感觉异常,口角歪斜,吞咽困难伴饮水呛咳,伴胸闷、心悸,无意识丧失,无肢体活动障碍,无二便障碍。患者曾在当地就诊,行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按“脑梗死”给予对症处理,治疗5天,未见好转,仍有吞咽困难,只能靠鼻饲进食。患者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来我院,既往体健,无、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7℃,脉搏76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40/70mmHg。中年男性,营养中等,发育正常,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右乳突压痛明显,面色潮红,结膜充血,颈软,无抵抗,心肺查体(-),腹部查体(-)。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精神差,言语流利但鼻音较重,右侧眼裂变小,双眼左视时可见水平方向细小眼震,视野检查无偏盲,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稍右偏,左侧软腭低垂,双侧咽反射消失,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踝反射正常,双侧Babinski征(-),左侧面部及左上肢痛觉减退,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可完成。
  入院辅助检查 6月2日行头颅磁共振报告:双侧小脑半球、脑干、右侧枕叶多发脑梗死。6月3日示:白细胞26.0×109/L,中性粒细胞23.6×109/L,淋巴细胞7.1%,红细胞7.59×109/L,206 g/L,血小板303×109/L,血沉1mm/小时,出各参数正常,血脂血糖、肝功肾功、生化未见异常,二便常规正常。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液黏度显著增高。:大致正常。
  入院诊断脑梗死。
  第一次查房
  住院医师 汇报病历如上,该患有如下特点:①中年男性,无明显诱因急性起病;②突发头晕1周,加重伴吞咽困难、饮水呛咳4天;③神经系统查体符合后循环缺血症状;④头颅磁共振示;双侧小脑半球、脑干、右侧枕叶多发脑梗死。因而,椎一基底动脉脑梗死(后循环)诊断明确。但患者血常规异常是否与本次发病有关,请上级医师指导。
  主治医师 患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和,为前庭神经核受损表现;声音变调、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为舌咽、迷走神经、疑核受累;小脑且存在交叉感觉障碍及同侧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可诊断为椎一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责任血管为椎动脉。
  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以青壮年较多见,病前有、及大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史,起病急,症状常在数秒钟或数分钟达到高峰,表现为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头颅CT和MRI有助于明确诊断。本患者无类似病史,可排除。
   多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起病,发病突然,血压常明显升高,出现、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有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脑膜刺激征,可伴有,头颅CT可鉴别,本病可排除。
  硬膜下血肿或硬膜外血肿 多有头部外伤史,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急性脑部受压的症状,如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压症状,瞳孔改变及偏瘫等。某些硬膜下血肿,外伤史不明确,发病较慢,老年人头痛不重,应注意鉴别。头颅CT可发现颅骨内板下方局限性梭形或新月形高密度区,骨窗可见颅骨线,等。本病可排除。
  颅内占位性病变 或也可急性发作,引起局灶性功能缺损,症状类似于脑梗死。脑脓肿可有身体其他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的病史。头颅CT和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对该病人分析得较全面、仔细。本病人原发病是否与血液高黏度有关,有待进一步完善检查,可复查血常规,行颈部血管及腹部脏器彩超、胸片等检查,必要时可行骨髓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请血液科会诊。
  第二次查房
  住院医师患者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等中西药物治疗,现头晕、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症状均明显好转。
  遵医嘱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5.8×109/L,中性粒细胞14.0×109/L,淋巴细胞8.3%,红细胞6.78×1012/L,血红蛋白173 g/L,血小板301×109/L。行胸片检查示:支气管炎。腹部彩超检查示:肝胆未见异常,。_行髂骨骨穿取骨髓涂片染色报告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系:红系=1.53:1,粒系、红系(中、晚幼比值偏高)增生活跃,读片见巨核细胞59个。
  血液科会诊意见 结合患者症状及辅助检查,基本可确诊为。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克隆性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多为中年或老年,男性多于女性,起病缓慢,可在病变若干年后才出现症状,因血容量增多,血液黏稠度增高,导致全身各脏器血流缓慢和组织缺血,当血流显著缓慢,尤其伴有血小板增多时,可有和梗死。
  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是因血浆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而致红细胞增多,发生于严重脱水、大面积、等。
   出现于慢性缺状态,例如高山居住,和肺部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各种肿瘤如肝癌、、子宫平滑肌瘤等。
  应激性红细胞增多症 由于精神紧张或应用肾上腺素后脾收缩所致。
  其他 如大量吸烟等也可产生红细胞增多。
  由于患者已并发脑梗死,不适合放血治疗,建议长期间歇应用羟基脲,并定期复查血常规。
  第三次查房
  住院医师 患者症状已好转,无头晕症状,可自行进普食,查体:一般情况可,面色湖红,结膜无充血,颈软,无抵抗,心肺查体(-),腹部查体(-):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精神差,言语流利仍有鼻音,双眼无水平及垂直方向眼震,视野检查无偏盲,双侧额纹及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左侧软腭低垂,双侧咽反射存在,左侧面部痛觉减退,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可完成。
  最后诊断
  脑梗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继续好转,无复发征象。服用羟基脲1.0g/日,连续半个月。出院时血常规:白细胞12.3×109/L,中性粒细胞9.5×109/L,红细胞6.0×1012z/L,血红蛋白165g/L。出院后继续口服羟基脲,随访康复良好。
(实习编辑:郭婷婷)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改善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求医就诊小贴士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妇产大解密
糖叔的甜蜜私厨
皮肤大件事
随着现代人们孕育计划的推迟及克制,如何选择安全的避孕方……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近30年我国肺癌发病率上升了465%,已经超越肝癌成为癌症中…… []
这些触目惊心的照片迫使我们面对生命、死亡、性、疾病、人…… []
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因头晕、肢体轻微无力或言语含糊的患者到医院就诊。通过颅脑CT或MRI(磁共振)检查,被确诊患了“腔隙性脑梗死”。多发腔隙性脑梗塞造成的失音失语、吞咽功能丧失用什么药_百度知道
多发腔隙性脑梗塞造成的失音失语、吞咽功能丧失用什么药
右侧额叶、右颞叶、右侧基底节及放射冠区见小斑片状不规则低密度影,CT值约12HU,部分与右侧侧裂池及右侧侧脑窒前角融合,相应的脑沟明显加深增宽,左侧基底节及放射区见数处小斑片状、低密度影,边界欠清,CT值23HU;右侧侧裂池及右侧侧脑窒扩大,佘脑窒、脑池形态,大小尚可,脑沟增宽加深,中线结构无移位,颅骨完整。1:左侧基底节及放射冠区多发腔隙性梗塞、伴脑萎缩。(日)2:右侧额叶、右颞叶、右侧基底节及放射冠区低密度影;考虑脑软化。注:2004年3月曾有一次中风脑梗塞(右侧基底节区半卯圆中心脑梗塞,涉及6个面)
这要看引起吞咽困难的原因是什么是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症状是一样的 需要在医院医生可以通过检查诊断出来 如果是真性球麻痹 吞咽困难基本是不会恢复的的 假性球麻痹引起的吞咽困难 通过服用天欣泰血栓心脉宁平是可以逐渐康复的
其他类似问题
腔隙性脑梗塞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阿司匹林肠溶片是指南推荐的,我建议到医院找医生。
通过CT考虑吞咽困难是假性球麻痹,急性期主要是治疗脑梗塞,恢复期主要靠功能煅炼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五绝指针疗法治疗脑梗吞咽困难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16:02:04
治疗脑梗吞咽困难
&&&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脑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有的病人一觉醒来,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根据梗塞的部位和梗塞面积的不同,有的会出现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
&&& 五绝指针疗法治疗一“双侧颞叶脑梗塞”造成吞咽困难的患者,经过治疗七天,由发病后的无法进食(只能鼻饲进食)转为可正常,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五绝指针疗法治疗脑梗吞咽困难
&&& 五绝指针疗法的创出,是张宝增医生多年手法治病经验的总结;它来源于中国古今点穴技艺之精华和创始人对医学的情趣和爱好;它既有各家指针、针刺疗法的刺激之气,又有推拿、按摩治病手法之血液;既有古今点穴技法之骨架,又有武术技巧之筋脉;土也好,洋也好,古也好,今也好,凡与关联之肉,五绝指针疗法便取之为肌;更有阴阳五行学说,人之脏腑皆属五行之论与其五种指法相配用,这样以此五种指法替代了古老的、繁多复杂的、费时费力又多治疗痛苦的诸多按、揉、推、拿等手法治病动作,联用于人体体表经脉穴位,交互变化组成治疗方案,便可达到祛病的目的;以点打、点压、点揉、点擦、点振五种指法定名为"五绝"指针疗法。
文章录入:管理员&&&&责任编辑:5jw&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03-16[]08-18[]07-10[]06-05[]05-29[]05-08[]05-07[]05-05[]04-09[]04-09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吞咽困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