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量肝素钠说明书加入血液应该加多少量

血液透析病人怎样用肝素。_百度知道
血液透析病人怎样用肝素。
对于血液透析的病人,该怎样使用肝素,肝素钠和低分子肝素钙的区别是什么,怎样选择他们的用量。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一看提问的就应是患者家属。你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医学存在着不容置疑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不同的患者,甚至是同一个患者的不同病程,状况都是不一样的。 医生用药一定是在对病情有足够的了解和认知才可以进行的。您没发现包治百病的通用神方,后来都被证明是骗人的吗?一个负责任的医生,不会轻易的说什么药能治什么病的,通常喜欢说,对某某症状会有改善。 网络是个好东西,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但绝对是片面的。一个没有医疗基础的人,贸然根据网上的只言片语就去治病,去质疑自己的主治医生都是不合适的。 能够理解您对家人的关注,同时也请您理解,患者的治疗失败也会对医生的名誉产生损失,没有人会出于恶意对您的家人进行不负责任的治疗。 事实上,最长出现的是出于善意对家人进行了不负责任的治疗。三思吧。
谢谢你的回答,我不是患者家属,我是刚工作的医生,对这个问题不太明白。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病人现在肌酐是多少。
不是针对一个病人。
请加肾病医生的 扣扣
病人要接受免疫学的治疗方案
其他类似问题
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血液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血液[xuè yè]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细胞、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属于,即生命系统中的组织。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以及代谢产物、、和等,有、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的作用。血液储存着人体健康信息,很多疾病需要验血。包括遗传病。外文名BLOOD类&&&&别
血液是在循环系统中,心脏和血管腔内循环流动的一种组织。血液组织是结缔组织的一种。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内含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等各种营养成分以及无机盐、氧、激素、酶、抗体和细胞代谢产物等。血细胞有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哺乳类的血液具有凝血机制,血小板破裂时,会将血浆中原本可水溶的血纤维蛋白和血细胞等凝固成为血饼,剩余的透明液体就叫做血清。
生物体的生理变化和病理变化往往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所以血液成分的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以人类的血液为例,成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十三分之一,相对密度为1.050~1.060,pH值为7.3~7.4,渗透压为303.7毫摩每升。ABO血型是人类的主要血型分类,可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另外还有Rh血型系统,MNS血型系统,P血型系统等血型系统。
另外,人类还有淋巴循环系统,跟血液和组织液有关系的。蚯蚓的循环系液体称为血淋巴。1.简称血。人或高等动物体内中的液体组织,血液细胞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构成,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
《》第七二回:“忽见一个叫化子,一条共同体腿肿得如腰一般粗大,并且烂的血液淋漓,当路躺着。”
《空山灵雨·鬼赞》:“我们赞美你,因为你听见赞美的时候再没有血液在你底脉里颤动。”
2.比喻主要的成份或力量。
郑士谦 《边城风雪》第八章:“这是革命肌体里的血液。”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的。血浆(blood plasma)约占血液总量的55%,下层是红细胞(red blood cell )下层的交界处还有很薄的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与血小板(platelet)。
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为浅黄色半透明液体,其中除含有大量以外,还有无机盐、、、球蛋白、酶、、各种、等。这些物质无一定的形态,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1L血浆中含有900~910g水(90%~91%)。65~85g蛋白质(6.5%~8.5% )和20g低分子物质(2%).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代谢产物和其他某些激素等。血浆中电解质含量与基本相同。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血浆大约占血液的百分之五十五。
在机体的生命过程中,血细胞不断地。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颗粒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存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的生存期长短不等,从几个小时直到几年。
血细胞及血小板的产生来自,、及血小板由红产生,无粒白血细胞则由和产生。
血细胞分为三类:、、。
红细胞(erythrocyte,red blood cell)直径7~8.5μm,呈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1.0μm),周缘较厚血液(2.0μm),故在标本中呈中央染色较浅、周缘较深(见彩图)。在扫描电镜下,可清楚地显示红这种形态特点。红细胞的这种形态使它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约140μm2),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其功能――携O2和部分CO2。新鲜单个红细胞为黄绿色,大量红细胞使血液呈猩红色,而且多个红细胞常叠连一起呈串钱状,称红细胞缗线。
红细胞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细胞通过毛细血管时可改变形状。红细胞正常形态的保持需ATP供给能量,由于红细胞缺乏,ATP只由无氧糖酵解产生;一旦缺乏ATP供能,则导致细胞膜结构改变,细胞的形态也随之由圆盘状变为棘球状。这种形态改变一般是可逆的。可随着ATP的供能状态的改善而恢复。
成熟红细胞无,也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hemoglobin,Hb)。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约占红细胞重量的33%。它具有结合与运输O2和CO2的功能,当血液流经肺时,肺内的O2分压高(102mmHg),CO2分压低(40mmHg),血红蛋白(40mmHg,46mmHg)即放出CO2而与O2结合;当血液流经其它器官的组织时,由于该处的CO2分压高(46mmHg)而O2分压低(40mmHg),于是红细胞即放出O2并结合CO2。由于血红蛋白具有这种性质,所以红细胞能供给全身组织和细胞所需的O2,带走所产生的部分CO2。
正常成人每微升血液中红细胞数的平均值,男性约400万~500万个,女性约350万~450万个。血液中血血液中的红细胞红蛋白含量,男性约 120~150g/L,女性约105~135g/L。全身所有红细胞表面积总计,相当于人体表面积的2000倍。红细胞的数目及的含量可有性改变,如高于成人,运动时多于安静状态,高原地区居民大都高于地区居民,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的改变、以及血红蛋白的质和量的改变超出正常范围,则表现为病理现象。一般说,红细胞数少于300万/μ1为贫血,血红蛋白低于100g/L则为。此时常伴有红细胞的直径及形态的改变,如大红细胞贫血的红细胞平均直径&9μm,贫血的红细胞直径&6μm。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由于血红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以致中央淡染区明显扩大。
红细胞的与血浆相等,使出入红细胞的水分维持平衡。当降低时,过量水分进入细胞,细胞膨胀成,甚至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为(hemolysis);溶血后残留的红细胞膜囊称为(ghost)。反之,若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可使红细胞内的出过多,致使红细胞皱缩。凡能损害红细胞的因素,如脂、蛇毒、溶血性等均能引起溶血。
红细胞的细胞膜,除具有一般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殊性,例如膜上有抗原。
中除大量成熟红细胞以外,还有少量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称为(reticulocyte)在成人约为红细胞总数的0.5%~1.5%,较多,可达3%~6%。网织红细胞的直径略大于成熟红细胞,在常规染色的血涂片中不能与成熟红细胞区分。用煌焦蓝作体外活体染色,可见网织红细胞的胞质内有染成蓝色的细网或颗粒,它是细胞内残留的。核糖体的存在,表明网织红细胞仍有一些合成血红蛋白的功能。红细胞完全成熟时,核糖体消失,血红蛋白的含量即不再增加。贫血病人如果良好,其血液中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值增高。因此,网织红细胞的计数有一定临床意义,它是贫血等某些的诊断、疗效判断和估计预指标之一。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衰老的红细胞虽无形态上的特殊樗,但其机能活动和理化性质都有变化,如酶活性降低,变性,细胞膜脆性增大,以及改变等,因而细胞与氧结合的能力降低且容易破碎。衰老的红细胞多在脾、骨髓和肝等处被吞噬,同时由生成和释放同等数量红细胞进入外周血液,维持红细胞数的相对恒定。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白细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为无色有核的,体积比红细胞大,能作,具有防血液的组成御和免疫功能。成人白细胞的正常值为个/μ1。男女无明显差别。婴幼儿稍高于成人。血液中白细胞的数值可受各种生理因素的影响,如劳动、运动、饮食及妇女月经期,均略有增多。在疾病状态下,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值皆可发生改变。
光镜下,根据白细胞胞质有无特殊颗粒,可将其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两类。有粒白细胞又根据颗粒的嗜色性,分为、和嗜碱性粒细胞。无粒白细胞有和淋巴细胞两种。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neutrophil)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胞呈球形,直径10-12μm,核染色质呈团块状。核的形态多样,有的呈腊肠状,称杆状核;有的呈分叶状,叶间有细丝相连,称分叶核。细胞核一般为2~5叶,正常人以2~3叶者居多。在某些疾病情况下,核1~2叶的细胞百分率增多,称为核左移;核4~5叶的细胞增多,称为核右移。一般说核分叶越多,表明细胞越近衰老,但这不是绝对的,在有些疾病情况下,新生的中性粒细胞也可出现细胞核为5叶或更多叶的。杆状核粒细胞则较幼稚,约占粒细胞总数的5%~10%,在机体受细菌严重感染时,其比例显著增高。
中性粒细胞的胞质染成粉红色,含有许多细小的淡紫色及淡红色颗粒,颗粒可分为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两种。嗜天青颗粒较少,呈色,约占颗粒总数的20%,光镜下着色略深,体积较大;电镜下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0.6~0.7μm,电子密度较高,它是一种,含有和等,能消化分解吞噬的。特殊颗粒数量多,淡红色,约占颗粒总数的80%,颗粒较小,直径0.3~0.4μm,呈哑铃形或椭圆形,内含、、等。具有杀菌作用,溶菌酶能溶解细菌表面的。
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当机体某一部位受到细菌侵犯时,中性粒细胞对细菌产物及受感染组织释放的某些化学物质具有趋化性,能以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聚集到细菌侵犯部位,大量吞噬细菌,形成吞噬小体。吞噬小体先后与特殊颗粒及溶酶体融合,细菌即被各种水解酶、氧化酶、溶菌酶及其它具有杀菌作用的蛋白质、等成分杀死并分解消化。由此可见,中性粒细胞在体内起着重要的防御作用。中性粒细胞后,自身也常坏死,成为脓细胞。中性粒细胞在血液中停留约6~7小时,在组织中存活约1~3天。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eosinophil)占白细胞总数的0.5%-3%。细临床用血胞呈球形,直径10~15μm,核常为2叶,胞质内充满粗大(直径0.5~1.0μm)、均匀、略带折光性的嗜酸性颗粒,染成桔红色。电镜下,颗粒多呈椭圆形,有膜包被,内含颗粒状和方形或长方形晶体。颗粒含有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和酶等,因此它也是一种溶酶体。
嗜酸性粒细胞也能作变形运动,并具有趋化性。它能吞噬抗体复合物,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从而减弱。嗜酸性粒细胞还能借助抗体与某些寄生虫表面结合,释放颗粒内物质,杀灭寄生虫。故而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抗过敏和抗作用。在或时,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它在血液中一般仅停留数小时,在组织中可存活8~12天。
:嗜碱性粒细胞(basoophilic granulocyte,basophil)数量最少,占白细胞总数的0~15。细胞呈球形,直径10-12μm。胞核分叶或呈S形或不规则形,着色较浅。胞质内含有嗜碱性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成蓝紫色,可覆盖在核上。颗粒具有异染性,甲苯胺蓝染色呈紫红色。电镜下,嗜碱性颗粒内充满细小,呈均匀状或螺纹状分布。颗粒内含有和组胺,可被快速释放;而白三烯则存在于内,它的释放较前者缓慢。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白三烯参与过敏反应。嗜碱性粒细胞在组织中可存活12-15天。
嗜碱性粒细胞与,在分布、胞核的形态,以及颗粒的大小与结构上,均有所不同。但两种细胞都含有肝素、组胺和白三烯等成分,故嗜碱性粒细胞的功能与肥大细胞相似,但两者的关系尚待研究。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monocyte)占白细胞总数的3%~8%。它是白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直径14~20μm,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形态多样,呈卵圆形、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等。核常偏位,染色质颗粒细而松散,故着色较浅。胞质较多,呈弱嗜碱性,含有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使胞质染成深浅不匀的灰蓝色。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非特异性酯酶和溶菌酶,这些酶不仅与单核细胞的功能有关,而且可作为与淋巴细胞的鉴别点。电镜下,有皱褶和微绒毛,胞质内有许多、线粒体和,颗粒具溶酶体样结构。
单核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明显的趋化性和一定的吞噬功能。单核细胞是巨噬细胞的前身,它在血血液透析图流中停留1-5天后,穿出血管进入组织和体腔,分化为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消灭侵入机体的细菌,吞噬异物颗粒,消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并参与免疫,但其功能不及巨噬细胞强。
淋巴细胞:(lymphocyte)占白细胞总数的20%~30%,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6~8μm的为小淋巴细胞,9~12μm的为中淋巴细胞, 13~20μm的为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数量最多,细胞核圆形,一侧常有小凹陷,染色质致密呈块状,着色深,核占细胞的大部,胞质很少,在核周成一,嗜碱性,染成蔚蓝色,含少量嗜天青颗粒。中淋巴细胞和大淋巴细胞的核椭圆形,染色质较疏松,故着色较浅,胞质较多,胞质内也可见少量嗜天青颗粒。少数大、中淋巴细胞的核呈肾形,胞质内含有较多的大嗜天青颗粒,称为、电镜下,淋巴细胞的胞质内主要是大量的,其他细胞器均不发达。
以往曾认为,大、中、小淋巴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同,小淋巴细胞为终末细胞。但如今普遍认为,多数小淋巴细胞并非终末细胞。它在抗原刺激下可转变为幼稚的淋巴细胞,进而增殖分化。而且淋巴细胞也并非单一群体,根据它们的发生部位、、寿命长短和免疫功能的不同,至少可分为T细胞、、杀伤(K)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等四类。
血液中的T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75%,它参与,如排斥异移体移植物、抗等,并具有免疫调节功能。B细胞约占血中淋巴细胞总数的10%~15%。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详见)。
血小板(platelet)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它有,没有细胞核结构,一般呈圆形,体积小于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在长期内被看作是血液中的无功能的细胞碎片。直到1882年意大利医师J.B.比佐泽罗发现它们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才首次提出血小板的命名。
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如人的血小板数为每立方毫米10~30万),在止血、伤口愈合、、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中有重要作用。
血小板只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液中。低等圆口纲有纺锤细胞起凝血作用,鱼纲开始有特定的。两栖、爬行和鸟纲动物血液中都有血栓细胞,血栓细胞是有细胞核的梭形成椭圆形细胞,功能与血小板相似。没有专一的血栓细胞,如的变形细胞兼有防御和创伤治愈作用。只有一种血细胞,兼有凝血作用。
血小板为圆盘形,直径1~4微米到7~8微米不等,且个体差异很大(5~12μm3)。血小板因能运动和变形,故用一般方法观察时表现为多形态。血小板结构复杂,简言之,由外向内为3层结构,即由外膜、单元膜及膜下结构组成的外围为第1层;第2层为,电镜下见到与周围平行的微丝及微管构造;第3层为微器官层,有线粒体、致密小体、残核等结构。
血细胞形态、数量、比例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称为血像。患病时,血像常有显著变化,故检查血像对了解机体状况和诊断疾病十分重要。血型(blood groups;blood types)
是以血液抗原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遗传性状。狭义地讲,血型专指红细胞抗原在个体间的差异;但现已知道除红细胞外,在白细胞、血小板乃至某些,个体之间也存在着抗原差异。因此,广义的血型应包括血液各成分的抗原在个体间出现的差异。通常人们对血型的了解往往仅局限于ABO血型以及输血问题等方面,实际上,血型在、、、等学科都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因此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的发现也为血型研究提供了新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ABO血型可分为A、B、AB和O型等4种血型。红细胞含A抗原和的叫做A型,A型的人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红细胞含B抗原和H抗原的叫做B型,B型的人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红细胞含A抗原、B抗原和H抗原,叫做AB型,这种血型的人血清中没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红细胞只有H抗原,叫做O型,O型的人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另外,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必要时,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O型血为万能输血者,AB型血为万能受血者)。
ABO除存在于红细胞膜上外,还出现于、、精液等中。60%汉族人唾液中有ABO血型物质。血型物质的化学本质是指构成的糖蛋白或糖脂,而血型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血型抗原糖链的组成(即血型抗原的决定簇在糖链上)。A、B、H3种血型抗原的差异,仅在于糖链末端的1个。A抗原糖链末端为N-乙酰半乳糖,而B抗原糖链末端为半乳糖,H抗原和A、B抗原相比则糖链末端少1个半乳糖或N-乙酰半乳糖。1981年已有人用绿咖啡豆酶()作用于B型红细胞,切去B抗原上的半乳糖,从而使B型转变成O型获得成功。
E.von邓格恩及L.希尔斯费尔德于1911年发现A血型的亚型。他们看到不同A型人的红细胞与抗A血清发生的强度不一,在反应弱的A型人血清中还有一种抗体能与反应强的A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据此认为在A型中存在亚型;即A1及A2亚型。A1.型红细胞与抗A血清(来自B或O型人)反应强,而A2型红细胞与抗A血清反应弱。而且在部分A2型人的血清中,除存在的抗B外,还有不规则的抗A1。在B型人血清中有两种抗体:抗A及抗A1。抗A能与A1及A2细胞发生反应;抗A1只与A1细胞发生反应。A1型红细胞上有A及A1两种抗原。A2细胞上只有A抗原。AB型也可分为A1B及A2B等亚型。此外还有一些其他亚型。
红细胞膜上另一类血型抗原叫MN抗原,即红细胞膜上的A。它在SOS凝胶电泳谱上显示两条区带,即PAS-1和PAS-2,血型糖蛋白A是两者的二聚物。已知血型糖蛋白A由131个组成,其一级结构已测定(图2)。血型糖蛋白A的肽链呈三节式结构,中间第73~92号氨基酸为疏水性肽链,可横穿膜脂层;N端肽链位于膜外侧,与血型活性有关,在这段肽链上分布有15条O-糖苷键型糖链和1条N-糖苷键型糖链,糖链中唾液酸占红细胞膜上全部唾液酸的一半以上;C端肽链位于膜内侧,含较多。
MN抗原由M抗原和N抗原两部分组成,如果用将M抗原切去1个唾液酸(),则为N抗原,如再切去一个唾液酸则完全失去。MN抗原的抗原性还和肽链上的氨基有关,若将氨基用乙酰基保护后即失去抗原性。
白细胞血型——HLA
HLA是中最重要的一类。与红细胞血型相比,人们对白细胞抗原的了解较晚,人体第一个白细胞抗原Mac是1958年科学家J.多塞发现的。HLA是人体白细胞抗原的英文缩写,已发现HLA抗原有144种以上,这些抗原分为A、B、C、D、DR、DQ和DP7个系列,而且HLA在其他细胞表面上也存在。
HLA抗原是一种糖蛋白(含糖为9%),其分子结构与极相似(图3)。HLA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含2条轻链和2条重链),重链上连接2条糖链。HLA分子部分镶嵌在细胞膜的双脂层中,其插入膜的部分相当于免疫球蛋白IgG的Fc区段,轻链为β-微球蛋白。由于分子结构上的相似,故HLA与有保卫功能的系统密切相关。
此外,HLA和红细胞血型一样都受遗传规律的控制。决定HLA型的在第6对上。每个人分别可从父母获得一套染色体,所以一个人可以同时查出A、B、C、D和DR5个系列中的5~10种白细胞型,因此表现出来的各种白细胞型有上亿种之多。在无血缘关系的人间找出HLA相同的两个是很困难的。但同胞兄弟姊妹之间总是有1/4机会HLA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因此法医鉴定亲缘关系时,HLA测定是最有力的工具。
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中,才能输入异型血。在这种情况下,O型血可以少量(不大于200ml)输给各类血型,AB型血的病人也可以接受少于200ml的任何血型的血液。
每年6月14日“”节律性的搏动推动在中按一定方向循环往复地流动。血液循环是根据大量的实验、观察和于1628年提出的科学概念。然而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不完全了解血液是如何由流向的。1661年马尔庇基在下发现了动、静脉之间的,从而完全证明了哈维的正确推断。动物在进化过程中,血液循环的形式是多样的。循环系统的组成有开放式和封闭式;循环的途径有和。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血液由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变为;再经各级静脉汇合成上、流回右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血液由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变为;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血液在人体中主要具有四方面的功能。运输是血液的基本功能,自肺吸入的氧气以及由吸收的营养物质,都依靠血液运输才能到达全身各组织。同时组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他废物也赖血液运输到肺、肾等处排泄,从而保证身体正常代谢的进行。血液的运输功能主要是靠红细胞来完成的。贫血时,红细胞的数量减少或质量下降,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血液这一运输功能,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激素分泌直接进入血液,依靠血液输送到达相应的,使其发挥一定的生理作用。可见,血液是性调节的联系媒介。此外,如酶、等物质也是依靠血液传递才能发挥对代谢的调节作用的。由于血液不断循环及其与各部分体液之间广泛沟通,故对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平衡以及的恒定等都起决定性的作用。机体具有防御或消除伤害性刺激的能力,涉及多方面,血液体现其中免疫和止血等功能。例如,血液中的白细胞能吞噬并分解外来的和体内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有的则为,血浆中的抗体如、溶菌素等均能防御或消灭入侵机体的细菌和毒素。上述防御功能也即指血液的功能,主要靠白细胞实现。此外,对血管损伤起防御作用。血液也是一种,在做实验时不慎被划伤流血,可以使用氯化铁紧急止血.原理:血液是一种胶体,胶体中加入了电解质使血液介稳性被破坏,可以使胶体发生聚沉.而血液中氢氧根含量很少所以不会大量形成氢氧化铁.
哺乳类的血液
两管以EDTA抗凝血处理后的血液,左管是沉降在底部后的血;右管是新取出的血。
以人为例,成人大约有5升血液。以体积计,血细胞约占血液的45%。
每升血液有:
5.× 1012个红血球(约占血液体积的45%):在哺乳类,成熟的红血球没有细胞核及细胞器。它们含有以输送氧气。在红血球上的糖蛋白决定了血型是哪一类。红血球在血中所占比例称为。人体所有红血球的表面积总和大约是人体外皮肤面积的2000倍。[1]
9.× 109个(约占血液体积的1.0%):它们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负责破坏及移除年老或异常的细胞及细胞残骸,及攻击病原体及外来物体。
3.× 1011个血小板(约占血液体积少于1%):它们负责凝血,把原变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结成网状聚集红血球形成,血栓阻止更多血液流失,并帮助阻止细菌进入身体内。一般健康人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总血量的10%,对身体影响不太大。当一次失血超过总血量的 20% 时,则对健康有严重影响;超过总血量的30%时就会危及生命。因为血液在内循环流动,遍及全身。它保持着整个身体与外界环境间的联系,也维持着各器官组织间的相互联系。具体说来,血液具有如下重要的生理功能:
(1)运输物质:从消化道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肺部吸入的氧,都要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器官组织,供其利用;全身各种组织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酐及二氧化碳等也需要通过血液运送到排泄器官——肾、肺、皮肤及肠道等而排出体外。进入体内的药物也要通过血液分布到体内不同部位。
2.维持组织的兴奋性:维持机体各种组织正常兴奋性需要有合适而恒定的内环境,如温度、酸碱度(pH)、渗透压及各种离子浓度等,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的恒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血液中的(如碳酸氢钠和碳酸、血浆蛋白、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等)具有缓冲酸性或碱性物质的作用,使血液的pH值维持在7.35~7.45。血浆中各种无机离子的含量及其比例对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尤其是心肌的兴奋性至关重要。
3.调节机能: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组织的特殊产物及一般代谢产物,如甲状腺素、、、组胺、二氧化碳和乳酸等都要通过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器官组织,从而对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活动进行调节。
4.防御作用:血液中的白细胞有吞噬细菌和异物的作用,血浆中的各种抗体有免疫作用,从而使机体能防御外界有害因素的入侵而保持身体的健康。
由于血液具有上述重要的生理机能,一旦血液的总量过分减少,或其组成成分发生异常变化,都可引起严重的后果。
输血是临床上抢救危重病人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那么,输用的血液来自何处?尽管如今有了多种血液代用品,但志愿献血者提供的血液,仍然是一个重要来源。也许有人会问:献血会影响健康吗?
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完成各种运输功能。人体的血液总量是相对恒定的,这对于人体正常机能的维持很有必要。但血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健康的成年人,全身血量占体重的7%~8%,例如,体重60公斤的人,血量为毫升。临床研究表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如果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通过机体的调节,血压仍可维持正常,没有明显的心血管机能障碍和临床症状,对健康没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失去的血量也能较快得到恢复。失血后,首先是贮血器官(肺、脾、肝等)中的血管收缩,放出一部分血液补充循环血量;同时.一部分组织液通过进入血管,可使血量在1~2小时内复原;损失的血浆蛋白,由于肝脏加速合成,可在1~2天内完全恢复;损失的红细胞由骨髓造血组织加速生成来补充,红细胞数量可在1个月左右复原。因此,正常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献血前1天睡眠要充足,献血后应休息1天,还应适当地增加一些营养。如果身体不适(如患感冒、腹泻等)以及妇女月经期间,就暂缓献血。血细胞在骨髓产生,过程称为“血细胞生成”。蛋白质构成部分,包括,主要由产生,而激素由产生,至于水状成份则由调节去维持,肠道也有份间接参与。
血细胞在脾脏及肝枯否细胞降解,肝也有移除一些蛋白质、脂肪及氨基酸。肾脏把身体的废物带进。正常的红血球在血浆中约有120天寿命。一个在正常环境中呼吸的健康人类,他的动脉血液中的氧约有98.5%与血红素产生化学结合,只有1.5%是溶于其它血液成份中。血红素也是哺乳类及许多其它物种的主要者。
除了、及两者的对应静脉外,带氧血液从心脏经过动脉、及毛细血管到达身体各处,然后脱氧血液经小静脉及静脉流回心脏。
在正常情形下,人在休息时,离开肺部的血液中的血红素约有98—99%被氧饱和。一个健康成人在休息时,回到肺部的“脱氧”血液仍然约有75%氧饱和。持续运动增加氧的消耗,减少静脉血液的氧饱和,在一个受过训练的运动员身上可降至少于15%,即使呼吸率及血流增加,动脉血液的氧饱和在这些情形下可降至95%或更低。对于一个正在休息(例如在手术期间被)的人来说,这样低的静脉氧饱和被视为危险Template:Todo:此段文字容易引起误解,请继续修缮。
由于母体供应的血液的氧分压只有成人肺部的20%,胎儿制造了一种具有更强氧亲和力的血红素(血红素F),确保可以从血液中尽可能地取得足够的氧。
除了氧外,一些物质也可与血红素结合,有时候可以造成身体的永久性损害。是其中之一,它与血红素结合成不可还原的碳氧血红素,从而降低血液的载氧量,严重时可引致身体缺氧,造成器官的永久性损害甚至死亡。的血(更恰当的称呼是)不参与氧的输送。昆虫身上的气孔容许空气中的氧直接扩散到身体组织。伤口流血
血管闭塞,可引致局部缺血,令组织坏死。
血液的生成很有趣,就像上的接力跑人体血液抹片,参与者有的卵黄囊、肝、脾、肾、、等。造血始于人胚的第3周,此阶段还没有什么器官形成,一个叫的胚胎组织担起造血的。人胚第6周,形成,肝脏接着造血。人胚第3个月,脾是主要的造血器官。人胚第4个月后,骨髓开始造血,这是人体最重要的造血组织。出生后,肝、造血停止,骨髓负起造血的全部责任。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它们各司其职,但都来自同一种细胞——多功能。由这种、分化和成熟,才变为在血管里流动的各种终末血细胞。每个人体内的血液,都是自己体内产生的,不是由母体血液流入胎儿血管先天带来的。 胎儿早期发育时,在其胚胎体内部,就逐步产生了自己的造血中心。当到第三周时,壁上的血岛就是第一个造血的中心,这个中心的造血期到第九周为止。胚胎发育到第六周时,肝脏开始造血,9-24周的胎儿,肝脏是主要的造血场所。肝脏造血以红细胞为主,同时也少量生成粒细胞和,但不生成淋巴细胞。在这期间,脾、肾、和淋巴结等处也参与造血。脾脏产生于胚胎第三个月,开始以生成红细胞为优势,以后也生成一定数量的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胸腺为人体周围提供,这就是为身体生成具有免疫功能的的来源。淋巴结参与早期生成红细胞,但到胚胎发育进入第四个月后,就成为终身造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器官。当胚胎发育进入第四个月以后,骨髓开始造血,到第五个月以后,肝、脾造血功能逐步减退,骨髓造血功能迅速增加,成为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的主要生成器官,同时也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胎儿出生以后,肝脏造血功能很快停止,但脾脏仍是终身造淋巴细胞的器官,而骨髓则是人体最重要的造血器官。在正常情况下它不仅生成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同时也生成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骨髓每秒钟可造出1700万个血细胞。
人体血液中所有不同的血细胞,都是来自于肝脏、骨髓和胸腺里的始祖细胞——及由此移行的。这就是人体血液产生的基本道理。血液的温度为37,密度为1.050—1.060×10^3kg/m^3,红细胞的密度为1.090×10^3kg/m^3,血浆的密度为1.025—1.030×10^3kg/m^3。血液也是有粘稠度的,即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粘滞力,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浓度。全血的相对粘稠度为纯水的4—5倍;血浆为1.6—2.4倍;血清粘稠度为1.5倍。血液的pH值为7.35—7.45,因含较多的二氧化碳,较低,接近7.35,而则接近7.45,常人血浆在37摄氏度时渗透压为7.6大气压。
血液的是有差别的,血液的红色的来自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氧量多时呈鲜红色(),含氧量少的呈暗红色()。通常献血抽的是血,所以外观看上去呈暗红色。若血含较多的是或其他血红蛋白,则呈紫黑色。血浆(或)因含少量,看上去呈透明淡黄色;若含,则呈乳白浑浊;若发生溶血,则呈红色血浆。艾滋病
1.不吸毒。有毒瘾者要戒毒,戒毒前不要共用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毒品。
2.不去消毒得不到保证的医院、诊所打针、拔牙或做手术。
3.儿童打预防针必须一人一针一管。
4.不到不消毒的理发摊、店和美容院去理发、美容。
5.不用不消毒的针穿耳、文身。
6.修脚、治鸡眼的刀一定要消毒。
7.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必须自备,不可借用。
8.救护流血伤员,要防止血液沾在自己皮肤粘膜上。
9.体育活动引起的外伤流血也有传染危险。[1]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肝素血液透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