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怎么办?

Copyright 2015, Inc.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鄂ICP备号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来源:编辑:bianji
[摘要]得了抑郁症怎么办?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者甚至出现自
  得了抑郁症怎么办?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抑郁症有什么表现呢?相信大家都很想知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专家的介绍,希望能您提供帮助。
  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日,北京一位26岁的女孩因患有重度抑郁症,在微博留下遗言后跳楼自杀。抑郁症,一种经治疗可以治愈的疾病,却成为高频率的年轻人杀手。
  抑郁症的表现多样化,主要有以下3种表现。
  (1)心境和睡眠障碍以清展早醒为主,即比平日早起2-3小时,早醒后不能再入眠,在床上辗转反侧、焦虑抑郁、心境异常恶劣。多数在夜间3-4点钟心境最差,因此有自杀的念头,并多在夜间凌晨自杀。到中午以后,尤其晚上情绪明显好转,可以和家人交谈、进餐等。受到精神打击的心因性抑郁患者,则相反,即夜间睡眠后心情爽快,抑郁症状减轻,下午和晚上心境低落。
  (2)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大约有70%的抑郁症病人有食欲减退或缺乏。病人不思饮食,少有饥饿感,吃东西无味,形同嚼蜡。如果让其勉强进食,只是把吃饭当作完成任务而已、有的病人觉得进食纯属浪费,从而出现拒食。重症病人,完全丧失食欲,可以滴水不进。因此,导致体重减轻,消瘦加重,少数病人会食欲大增,想通过大量进食,可暂时缓解恶劣的心境和情绪。
  (3)躯体症状多表现为胃腕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有的表现为胸闷、心浮、肢体麻木、头晕、血压轻度升高、尿频等植物神经症状。这些症状往往掩盖了心境低落的实质。这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得了抑郁症怎么办?抑郁症是一种大脑疾患,有其自身发生和发展规律。多年来抑郁症和抗抑郁药的研究,一直是当代精神病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虽然有关抑郁症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还不十分清楚,但并不妨碍对此病进行有效治疗。
责任编辑:wyx相关文章推荐:
来源:hs 手机版地址:
[ 最新文章 ]
[ 热点文章 ]
[ 推荐阅读 ]还没有账号
或使用第三方账号
抑郁了怎么办?
第一财经日报 李刚
《柳叶刀》的一篇调查称,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人。
不少时候精神科医生和护士在工作中除了提供专业医护服务之外,还不得不提供一些本该由精神健康社会工作者来提供的服务。
杭州《都市快报》与深圳报业集团两位媒体人士突然离世的消息,近日引发了媒体和公众对抑郁症的又一轮关注。若干年来,各界精英人士因抑郁症离世的新闻不时进入公众视野,引发一波波感叹的同时,也令人对这一话题与公众产生交集的方式感到困惑——忧郁症的诸多个案,常常是伴随着公众人物的痛苦经历甚至自杀离世才为人知晓。大多数时候,它与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保持着遥远的距离,这仍是一种陌生的,或者说被人们默认为应该是陌生的、与自己无关的疾病。
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心理学会临床心理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会长徐光兴说:“每10个忧郁症患者中,有6个会发展到企图自杀的程度,这(严重的危害)大家还没有意识到。”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人数高达100万人,媒体传播的个案与之相比,可谓沧海一粟。新华社引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一篇流行病学调查的估算,称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人。徐光兴告诉记者,10年前,他推断中国忧郁症患者的数字是3000万人。“当时这个数字引起了一些争议,但后来我发现,这个数字与世界卫生组织当时的估计是一致的。”徐光兴认为,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应该远远超过3000万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文化处于剧烈变化中的国家,“发病率相对还要更高一些。”徐光兴说。
抑郁症的通常表现是睡眠不佳,失眠多梦,白天精力不济,干什么都缺乏效率。与此同时,他们的各项生理指标看起来都非常正常,找不到原因。因此,他们才成为心理医生的患者。一些患者会慢慢好转,但另一些则会发展到越来越严重的地步,其中不少最终会选择自杀。
尽管国际医学界对于抑郁症的界定标准仍存在分歧,但抑郁症患者数目庞大已是事实。世卫组织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目前,抑郁症患者在我国的精神专科门诊中所占比例据称已经超过50%。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惊人的比率背后,是相当多抑郁症患者并未查出患病,而查出的患者中,大部分也没有前往专科门诊就医。
抑郁症最早见于古希腊时期的相关记载,被称为“情绪感冒”。但如今,它更多地被有些耸人听闻地称为“情绪癌症”。实际上,绝大多数患者经过专业治疗都可以痊愈,但公众对抑郁症常识的不了解,以及“精神疾病”长期以来的被污名化,使患者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诊疗。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消除社会歧视的努力,对于抗击抑郁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徐光兴提出了心理咨询对于治疗忧郁症的作用被忽视的问题;而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副教授鄢盛明,则提出应借鉴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让社工在抑郁症的预防与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建议,不仅涉及对我国《精神卫生法》具体条文的商榷,也须依赖心理咨询和社工行业人才培养与制度建设的进步,需要医学、心理学与社会学的跨学科合作。
你为何抑郁?
人类对抑郁症的理解得以深入,还得感谢一种药物的强烈副作用。它让我们无意间瞥见了抑郁症病理的关键——大脑的某些核团在压力之下功能紊乱。上世纪50年代早期,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利血平,在患者中引发了抑郁症,这一副作用被明确证明后,立刻引发广泛关注。哈佛大学的约瑟夫·希尔德克劳特(Joseph J.SchildkrautJ)教授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大脑蓝斑核内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下降与抑郁症具有相关性。
希尔德克劳特教授认为,因为各种原因,肾上腺分泌出压力激素,它进入大脑后会刺激蓝斑核,这时蓝斑核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但长时间的刺激,最终会耗尽蓝斑核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从而导致抑郁。与此同时,其他研究者发现,尼古丁可以增加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这部分地解释了戒烟为何如此困难,也给他的理论增加了旁证。据此开发的药物上市后,的确对一部分患者有效果,但也有许多患者服药后并无好转,这提示,除了去甲肾上腺素之外,应该还有别的神经递质参与了抑郁症的形成。虽然第一种抗抑郁药物只对一部分人有效,这已经足以激发其他研究者的热情。因为它证明,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至少能够缓解病情并降低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
很快,多巴胺、5-羟色胺(血清素)等分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研究猴群的动物学家发现,5-羟色胺的浓度波动能解释打斗行为后猴子的情绪变化。获胜的猴子通常更心平气和,而输了的猴子则变得焦虑且具有更高的攻击性,常常会有迁怒和发泄行为,但一直输下去,最终就会垂头丧气。而这一切都与5-羟色胺的浓度下降有关。
在人类的大脑中,中缝核负责分泌血清素,它也能刺激蓝斑核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但长时间的压力激素刺激,也会降低中缝核分泌血清素的量,从而进一步降低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如果困境无法摆脱,很可能最终会耗尽大脑中的这些重要神经递质,没有这些神经递质的刺激,大脑将无法行使正常功能,此时机体将陷入被动、退缩和消极的状态中。抑郁症并非简单地让你不快乐,更重要的是,它让你失去活力,失去进取之心以及探索和好奇的本能。
随后的研究发现,压力激素的长期慢性过度分泌,还将使大脑发生广泛性萎缩,其中边缘系统的海马区以及蓝斑核的受损格外显著,这是由于压力激素抑制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所引起的。长期抑郁症患者,学习和记忆能力障碍就和海马区受损有关系。而蓝斑核受损,将直接导致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过度下降,而诱发重度抑郁,可能促使患者自杀。由于女性蓝斑核中的神经元死亡速度比男性的高,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平均水平低于男性,这导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抑郁,但这个比例受到文化和习俗的影响,比如,在智利的圣地亚哥,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则是男性的5倍,而不是一般的2倍。
如今,研究者已经发现了诸多和抑郁症相关的因素,并开发出一些药物(尤其是围绕着血清素的一些药物,疗效比较显著)来帮助患者对抗这种症状。虽然至今研究者依然并不敢说已经彻底揭开了抑郁症的谜题,也不能直接改善每个患者遇到的具体困境,但了解自己为何如此,并适当地借助药物帮助,你就有更大的机会渡过难关。这就像感冒症状让人难受的时候,我们不妨吃两片感冒药。(周志远)
周志远:泸州医学院副教授、科普作家,《第一财经日报》医学专栏作者
鄢盛明:社会工作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鄢盛明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工作
专业副教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副教授鄢盛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国内专门从事精神健康工作的专业社会工作者极少,因此,不少时候精神科医生和护士在工作中除了提供专业医护服务之外,还不得不提供一些本该由精神健康社会工作者来提供的服务。
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在朝阳区设有实习基地,一些学生跟随社区“精防医生”实习,了解并提供一定的社区精神健康服务。北大设有“精神健康社会工作”课程,但这门课在国内其他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开设率并不算高。
鄢盛明告诉记者,精神障碍治疗的“去机构化”是大势所趋。“入院治疗基本上应该只是针对急性发病期的病人,长期住院治疗不利于患者回归社会。”他说,在美国,精神卫生服务的从业者主要有三大类专业人士:精神科医生和护士、临床心理学家、精神健康社会工作者。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精神科医生最为昂贵,人数也最少,人数最多的是专业水平非常高,拥有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精神健康社会工作者。“据说在美国,社会工作者可以单独执业,提供相关的精神卫生服务。”
在中国,社会工作在精神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和地位还没有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相关的专业教育和培训也还比较滞后。“但对于很多处于压力、困境和其他问题之中的人来说,如果身边有人可以交流、倾听并提供安慰、鼓励和其他所需的支持,就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困难和问题,防止心理和精神健康问题的出现,因此社会工作在中国当前的发展状况下仍然可以在精神卫生服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徐光兴:心理检查应该纳入体检
徐光兴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心理学会临床心理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会长
第一财经日报:近年来我国抑郁症的高发病率是否与剧烈的社会变迁密切相关?具体影响到了哪些人群?
徐光兴:是的。比如近些年忧郁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发病率提高了,跟以前的情况就很不一样,这与来自学习的压力有关。白领的忧郁症发病率提高,而且出现了一些变种,比如“微笑忧郁症”。可能几天前看着(他)还蛮好,笑呵呵的,突然就出事了。患者内心很苦闷,但是仍强作欢颜,其实内心的痛苦更深。第三个,因为婚姻和恋爱不如意、家庭破裂而导致的忧郁症。第四,进入高龄化社会,因为家庭财产问题、子女赡养问题、疾病问题导致的老人忧郁症。第五,产后忧郁症。
忧郁症对女性的困扰更大,女性发病率更高。已婚女性的发病率又要比未婚的高,我们调查发现,已婚女性有三重压力,为人妻的压力、为人母的压力、职业发展压力。男性则相反,未婚的发病率比已婚的高,主要是因为未婚男性生活更不规律。
此外,政府官员群体患病比例也有增高趋势。长三角某地的政府部门曾希望我能帮助当地政府官员做心理咨询和辅导。
日报:现在普通人能了解到的忧郁症病例,基本上是发展到极端的个案。情绪不良发展到什么程度需要接受医生的帮助?
徐光兴:情绪不良只是导致忧郁症的五个因素之一,遇到情绪不良就认为是忧郁症,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另几个因素是:人际交往不良,缺乏与人交往、沟通的机会或能力。第三,儿童时期家庭生活不愉快。第四,突发的应激反应,比如遇到灾难、破产等。最后,就是遗传因素。家族有酒精中毒或使用毒品史的人,忧郁症患病率比其他人高25%~30%。
日报:有说法是如果连续两个星期情绪不良,就应该到医院就诊?
徐光兴:一般来说是6周到三个月。
但这里有个问题,与我国的《精神卫生法》有关。《精神卫生法》把忧郁症的治疗工作全部划入精神科医生的工作领域,其实需要讨论。精神科医生应该发病之后才介入,前期“情绪感冒”时,应该由心理咨询来干预、调节。但按照法律规定,心理咨询师不能介入忧郁症的治疗。所以现在的情况是,不管是否发病,都找到精神科医生,这就增大了精神科医生的负担;也让本来不需要服药治疗,而只需要心理调节的人也被纳入了药物治疗。业内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我认为需要加快对法律的修订。治疗和预防要并重,现在是把预防忽略了。忧郁症彻底消失是不可能的,但是发病率大幅度降低是可能的。
心理健康也需要体检。现在没有心理体检,异常经常无从发现。我曾经带学生到虹口的一个社区进行免费的心理检查,发现一些老人患有忧郁症。把心理体检作为体检的一部分进行即可,很低调地就可以完成。
日报:正规治疗对忧郁症患者的自杀率会有怎样的影响?
徐光兴:经过精神科的处置,自杀率会大大降低。药物治疗可能复发,还是可能自杀,比较好的是综合性治疗,家庭护理、心理治疗和医学治疗并重。忧郁症可以治疗,经过治疗,自杀的风险会大大降低。
自杀往往发生在患者病情有所缓解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鼓励患者积极向上,因为很可能导致患者产生心理负担,从而引发负面影响。
日报:你提到了忧郁症患者讳疾忌医的情况,这是因为公众对精神疾病存在偏见?
徐光兴:有三个因素。第一,害怕被贴上“精神疾病患者”的标签,有耻辱感,或者害怕“被精神病”、“被治疗”;第二,担心工作单位知情后导致自己的工作和发展受到影响,比如认为被单位知道的话,在与同事的竞争中会处于劣势;第三,患者过于乐观,以为过一段时间就没问题了,硬扛。
编辑:一财小编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第一财经网微信号
一财工作坊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沪ICP备号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技术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后抑郁症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