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公司将药品价格提高 给医院返点比例 合法吗

医院逼药商“返点”给医改提了一个醒(图)_网易新闻
医院逼药商“返点”给医改提了一个醒(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今日论衡  之世相评弹
  江苏苏州的药商近日称,当地医改试点医院要求其按销售额5%到20%的比例“返点”,药商先把钱“捐”给当地慈善基金会,慈基会再把钱划给卫生局,卫生局最后将钱分配给医院。据悉,当地政府部门统一安排了医院和药商的谈判,要求药商返利。医院工作人员称,医院向药商要钱,是因为政府拨款不足。(据央广“中国之声”)
  药商“返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药商向医院推销药品,须私下给相关人员红包、回扣,这向来是医疗行业通行的“潜规则”。苏州的“奇特”之处在于,将见不得人的“潜规则”变成堂而皇之的“明规则”,将违法行为公然变成政府部门主导的行为,政府部门不打击医药回扣,反而试图将其“合法化”。政府部门和医院联手,药商只能乖乖就范,说是谈判,其实哪有商量的余地你不返利,人家不用你的药啊。
  “潜规则”何以变成“明规则”?很简单,因为改革了嘛!众所周知,实行“医药分开”是医改的重头戏,即取消医院药品加成,降低药价,同时提高“医价”(医疗服务价格),以弥补医院收入上的损失。苏州医改试点医院的“医价”提上去了,但仍念念不忘要从药品中渔利,不允许药品加成,他们便转而向药商索要返利,返利比例与药品加成大致相当。如此,“医药分开”不只是让医院“旱涝保收”,还让他们凭空多了一份收入。
  有人可能想,反正医院的药品加成取消了,医院多赚钱还是药商多赚钱,他们之间的利益争斗,与患者何干?其实不然。羊毛最终出在羊身上,医院与药商打架,受伤的还是患者。其一,药商不会做亏本买卖,返利显然会成为药品成本的一部分,从而推高药价;其二,返利使得药品生产和经营利润下降,为保住利润,药企可能偷工减料,导致药品质量下降;其三,返利可能使一部分药品无利可图,药商不经销、药企不生产,从而导致“救命药”和便宜药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各种“新贵”药品。
  苏州市的情况无疑给“医药分开”改革提了一个醒:医院的逐利冲动并不会因“医价”提高而收敛。一些地方所搞的“医药分开”改革,其实是一种伪改革、真创收,改革的真正目标不是减轻患者负担,而是趁机捞一把,增加医院的收入。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把医改当作“卸包袱”的契机,不愿增加医疗支出,对医院的财政补贴甚至不增反减。富庶的苏州市出现这种情况,让人尤其失望和痛心,苏州一个市的GDP总量比全国一些省、区还要高,所辖县市均名列“全国百强县”前茅,政府没钱吗?为什么“财政拨款不足”?地方政府不在医改上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不管怎么改都注定改不好。
  医院工作人员向药商索要红包、回扣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政府部门主导下医院向药商索要“返点”,同样违反相关规定,不然他们何必绕道慈基会收“返点”。随着“医药分开”改革逐渐铺开,有关部门应着力防止一些地方和医院钻空子,搞伪改革、真创收。如果老百姓的医疗负担不能切实减轻,那么此轮医改难免重蹈上一轮医改失败的覆辙。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案例】案例27 哈尔滨“中央大街”药店大战案例【市场营销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95,067贴子:
【案例】案例27 哈尔滨“中央大街”药店大战案例
哈尔滨中央大街2001年上演了一幕药品价格大战。日,位于中央大街南端的宝丰药品总汇刚刚开业,就扔出了一枚“重磅炸弹”——总体价位低于同行40%~50%。与其相邻的两家老药店——隶属于哈尔滨市医药公司的同泰连锁店中央大药房和隶属于哈尔滨市药材公司的人民连锁店中央大街药房立即应战,首先是回应价格战,其次是大打店面战、服务战和质量战。
宝丰并没有获取什么高额利润,但却在这条街上同两家老店(后来医药公司又开了一家叫作康泰的药品超市)三分天下,并为以后企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药品价格虚高是综合因素造成的,仅仅从零售终端来探讨药品价格问题是不公平的。我们只是希望透过中央大街的药品价格战案例,来提高业内外企业对竞争的更加理性的认识。
1中央大街“开战”
在“宝丰”出现以前,哈尔滨药品零售市场基本上是医药公司和药材公司的天下,两个公司旗下的零售连销店——“同泰”和“人民”,分别拥有40多家的零售网点。宝丰开业的第二天,“同泰”和“人民”分别打出大幅广告,宣布所售药品全线降价,让利于民。2001年5月,医药公司又在宝丰对面开了一家面积在二三千平方米的康泰药品超市,针对宝丰竞争。
在价格战中,跟进者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发起者,但在一个高度同质的市场,竞争者发起价格战,除了跟进,又别无选择,这就注定了价格战中的参与各方是一个长期博弈的过程。同泰中央大药房打出的广告是“全场商品最低价销售”;宝丰的广告是“为老百姓节省每一分钱”;人民药店广告是“全场药品进价销售”。
统计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仅月,哈尔滨市西药价格累计比去年同期下降8.3%,其中,在人民药店,一盒双黄连口服液,原价18元,现价是7.2元;一盒急支糖浆,原价7.4元,现价4.2元;在同泰中央大药房,一盒同仁堂的乌鸡白凤丸原价16元,现价是11.5元,在宝丰,一盒7.8元的逍遥丸卖4.8元。
另外,在康泰药品超市和宝丰,一楼的各个药品展示台前是人来人往,二楼付款处还要排队,据说在周末和每天的高峰时间,人比平时还要多一倍。
2价格战外的“大战”
人们都说价格竞争是商战中最低级的竞争,建立在价格竞争之上的,必然是质量的竞争和服务的竞争。
店面战。中央大街上的几家药店像大百货商场一样宽敞、明亮,留有足够大的顾客浏览、休闲空间。顾客进门来,如有需要,分立两厢的导购小姐会热情导购。在康泰,还辟出大片店面,作为顾客健康咨询中心。宝丰也准备辟出三楼空间,搞一个老年健身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健身、娱乐设施和健康保健咨询。
宝丰和康泰的商品摆放非常新颖,说超市不是超市,说封闭式柜台又不是柜台。一楼的展区将5000余种药品充分展示,有整齐的开放式货架排列,也有环岛式的商品展示,给顾客充分贴近商品的机会。
质量战。同泰连锁店早在去年就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今年又顺利通过GSP认证,成为全国首批、黑龙江省首家通过GSP认证的企业;宝丰也于今年10月通过了ISO版)质量体系认证,并正在积极准备明年申报GSP认证。
服务战。购物完毕,顾客都会得到一张信誉卡,凭此卡顾客可以无条件退货,发现假药可以索赔。人民药店还承诺顾客买到一次假药可获得赔偿两万元。在中央大药房,有免费煎药,24小时售药、免费邮购药品等14项服务措施,这样的服务也是哈尔滨市各大药房的共同承诺。
3为什么要打价格战
率先发动价格战的轰动效应是把牌子打响了。在哈尔滨的药品价格战中,宝丰无疑是收获最大的商家。
民营药店率先打破游戏规则,让同泰和人民两家国有连锁公司猝不及防,只有仓促跟进。
4药价是如何降下来的
压缩中间环节,直接从厂家进货。
店面上规模,进货批量大。除了同泰、人民两家具有连锁的规模优势外,哈市新开的几家药店规模都在一千平方米以上,宝丰、康泰药品超市均有二三千平方米的营业面积,经营品种有四五千个
药店扎堆开,人气旺,薄利达到多销。
销售量大,库存少,资金高效运作,形成良性循环。
5价格战的底线在哪里?
价格战是把双刃剑,它可以克敌,也可以伤己。
主动挑起价格战的宝丰认为,价格战是市场竞争的必然阶段。
同泰连锁店是全国较早开展连销经营的药品零售企业,也是黑龙江省首家通过GSP认证的企业经营上的亏损局面使公司的发展计划成为泡影。人民连锁店虽然在价格战中竭尽全力,在服务举措上推陈出新,比如免费送药等,已显露颓势。
一直坚称自己是良性运作、有利可赚的宝丰也不得不承认,10%的毛利对药品经营企业是太低了点。
思考题:
1.评析哈尔滨“中央大街”药店的价格大战。
2.分析药品价格虚高的原因。&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严禁医院返点、返款!
辽宁严禁二次议价,回款付承兑
近日,辽宁卫计委发布《关于执行辽宁省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直接挂网采购部分)议价结果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对医院回款时间和二次议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通过打包采购等任何形式变相干预直接挂网采购价格,或以各种名目要求企业返点、返款、建立“账外账”等形式的二次议价。
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采购合同约定的时间、金额结算货款。严禁以承兑汇票等形式变相拖延付款时间。
省级招标大降价,二次议价必须禁止
2015年10月,国家卫计委在《关于公立医院药品集采工作中几个问题作出的补充通知(征求意见稿)》中,就曾明确提出“试点城市与省级采购平台时间同步、价格联动,对省级中标药品不另行组织议价(即二次议价)”
尽管在国家层面上,二次议价从没放开过,但架不住各地执行时的种种“变通”,尤其是医院在取消药品加成、收入锐减后,往往会以各种名目在药品采购上做足文章,所谓“从哪里失去就从哪里找回来”,医院收入的损失,很大程度上要靠药企药商的利润来填平。
正如辽宁卫计委在《通知》里点明的那样,返点、返款、建立“账外账”等形式都是医院常用的手段,更有一些医院以赞助、捐赠的形式——手法不同,目的都是一样。
在省级的招标中,奉行“带量采购、以量换价”的宗旨,让药品价格已经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就当前开标的省份看,比如辽宁此次全省13个市的19个省属医疗机构间大联合,对28124个药品进行了具体议价工作,新的药品集中采购价格,较此前执行价格平均降幅达到20%左右。
花样百出、名目繁多的二次议价,严重削弱了省级招标的权威性,药企也经受不住这样的双重砍价。
国务院规定医院30天回款,很难!
至于医院回款,辽宁卫计委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采购合同约定的时间执行。
2015年2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医院将药品收支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支付货款,从交货验收合格到付款不得超过30天”。
即便如此,对这一点,想必所有医药人并不敢苛求,30天回款的梦幻场景,恐怕是遇不到、也求不来。
假如二次议价能够令行禁止,对医药人来说都是个绝佳的好事。
关于执行辽宁省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直接挂网采购部分)议价结果的通知
各市卫生计生委,省属各医疗机构,有关药品生产、经营企业:
按照《辽宁省2015年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辽卫发[2015]68号,以下简称《集中采购方案》)、《辽宁省医疗机构药品直接挂网采购实施方案》(辽卫发[2015]55号,以下简称《直接挂网采购方案》)和《辽宁省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供应配送管理与考核办法》(辽卫发[2015]67号,以下简称《管理考核办法》)要求,我省医疗机构药品直接挂网采购工作经过企业报名、资质审核、参考价制定、医疗机构联合议价组与药品生产企业网上议价等程序,于日面向社会公布了直接挂网采购药品议价结果。为做好全省药品集中采购(直接挂网采购部分)议价结果执行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执行直接挂网采购范围
全省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管理的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鼓励其他所有制医疗机构参加药品集中采购。
二、医疗机构采购药品的范围
《辽宁省医疗机构直接挂网采购药品信息库》中已经议定价格的药品。
属于《2015年度辽宁省招标采购目录》的药品暂按原中标结果执行。
三、执行时间
各医疗机构从日起开始执行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直接挂网采购部分)议价结果,原中标结果自行废止。
四、过渡期
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直接挂网采购部分)给予30天的过渡期。
自日零时起,2009年药品集中采购平台、2011年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及常用低价药品挂网采购平台停止订单下达功能。已提交订单但尚未完成确认、配送、入库、结算等程序的,请相关企业及医疗机构尽快登录平台完成所有程序。待日过渡期结束后,上述平台将予以关闭。
五、配送关系的确定
(一)药品可由中标生产企业直接配送或委托有配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配送到医疗卫生机构。生产企业自行配送的,只允许配送本企业产品;生产企业委托配送企业配送的,需从辽宁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配送企业信息库的配送企业中按照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配送集中度的原则选定,被选定的配送企业必须及时在网上响应、确认。
(二)各医疗机构要通过辽宁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从生产企业选定的本医疗机构所在配送单元的相应产品的配送企业中确定本医疗机构的配送企业。
(三)省政府采购中心将对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和配送企业的配送关系确立情况面向社会进行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四)药品生产企业、配送企业自主建立与变更配送关系。配送关系变更经生产企业、配送企业双方同意可自行网上操作,并在完成变更后10个工作日内将变更信息送辽宁省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六、相关工作要求
(一)各市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方向,以医疗机构需求为导向,实行一个平台、上下联动、公开透明、分类采购,采取强有力措施,精心组织本行政区域内有关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共同做好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直接挂网采购部分)议价结果执行工作,努力构建依法、诚信、公正、和谐的购销新秩序。
(二)各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集中采购方案》和《直接挂网采购方案》有关规定采购、配备、使用直接挂网采购药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严格执行药品网上采购。各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按照规定在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上实施采购,严禁网下采购。
2、认真签订并履行合同。医疗卫生机构要与有关药品生产企业或配送企业做好《医药产品购销合同》和《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产品廉洁购销合同》的签订工作,明确采购品种、剂型、规格、价格、数量、配送批量和时限、结算方式和结算时间等内容。
3、按时完成过渡。过渡期内,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做好药品清库、换货、调价等相关工作,确保临床用药需求,实现平稳过渡。原则上从日起,不允许再销售原库存产品。
4、按规定时间回款。各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采购合同约定的时间、金额结算货款。严禁以承兑汇票等形式变相拖延付款时间。
(三)各有关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要按照《集中采购方案》、《直接挂网采购方案》和《管理考核办法》要求,及时足额供应和配送合格产品。对不能满足医疗机构合理需求的,将按有关规定处理。
(四)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通过打包采购等任何形式变相干预直接挂网采购价格或以各种名目要求企业返点、返款、建立“账外账”等形式的二次议价。
辽宁省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
集中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人民网评:对医院“开单返点”“开单提成”必须零容忍
日15:01&&来源:
医院规定医生给病人开的检查费用要和药费达到1:1,不达标就要倒扣奖金,无奈之下医生只能“恳求”病人少开药单,多开检查单。最近几天,广州市中医院肿瘤科专家门诊桌面上,摆出了一纸劝病人少开药的“安民告示”。记者了解到,因为收入与“开单”挂钩,目前该院已有众多医生护士科主任由于不堪经济压力离职。
如果说医院的“开单返点”是趁火打劫,那么,以“检查与药费比”来倒扣奖金,更是不可理喻。如此“家规”,竟然出在一家赫赫有名的三甲医院,竟然出在被“业界良心”、“市场经济医疗的一方绿洲”等美誉装点的重点科室。
不谈杏林春暖、桔井飘香,医院效益再是不好,最底线的要求,不能逼迫医务工作者“挟患者以令荷包”。若果真屈服于院方的游戏规则,结果无非有二:一是加大患者的看病成本,“看病贵”只会雪上加霜。过度医疗与过度用药,恐怕要成为患者及家属挥之不去的梦魇。二是激化医患之间的矛盾。掏钱越多,患者期待越高,而一旦过度诊疗的真相被揭穿,患者及家属愤怒的情绪很容易被点燃。事实证明,这种“发家致富”的手段,无形中大大提升了医院及医护人员工作的风险系数。
药价有限,且信息对称之下,你不能忽悠病患“一天三次”改为“一天六顿”。相较而言,各种检查则是个“无底洞”,做一次检查还是两次检查、做单项检查还是做全身检查,对于肿瘤科这种重点科室来说,估计还真是个良心的选择。这个时候,如果规则阙如、监管缺位,病患难免就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有人说,医生收入与开单挂钩、“开单返点”属于多劳多得。这话听起来很有腔调,但忽略了两重事实:一是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患者是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二是医院非一般性盈利机构,尤其是公立医院,当彰显鲜明的公益属性。因此,去年4月3日,国家卫计委发布《公立医院预决算报告制度暂行规定》。《暂行规定》提出,医院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科学预测医院收入,不得将医院收入指标分解到各科室,更不得将医务人员收入与科室收入直接挂钩。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2日回应称,已责成广东省中医药局对此立即开展调查,坚决依法依纪严肃处理。眼下而言,三甲医院都敢如此明规则,其他医院就果真能乖乖恪守?对于“开单提成”等违反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如果真正体现“零容忍”的态度,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依然任重道远。
(责编:王倩、文松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销售返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