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育教学生活中有哪些值得推荐或日本o型腿矫正教学的做法?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纠正部分普通高中学校违背教育规律和教学要求错误做法的通知
欢迎访问浙江省教育厅网站!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纠正部分普通高中学校违背教育规律和教学要求错误做法的通知
【浏览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浙江省教育厅点击数量:76947
浙教办基〔2016〕97号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实施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以来,我省绝大多数普通高中学校在学校课程体系规划、选修课程建设、统筹安排三年课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教学班管理以及选课走班教学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普通高中教育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但不得不看到,至今仍有一部分学校打着提高升学率的旗号,置教育规律和教学要求于不顾,任意增加教学时间和师生课业负担,进而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秩序,影响了教育改革大局,影响了师生身心健康,对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坚决予以纠正。现将前阶段出现的一些错误做法予以通报,并就做好督查纠正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已发现的错误做法及表现
1.并开科目超过要求。高一年级每学期开设的学考科目超过8门,抢赶教学进度,严重加大学生课业负担。
2.限制学生选择权。在高一年级结束时,强制要求学生确定所有3门选考科目,限制学生自主选择时间,或用所谓的“选考套餐”限制学生选择范围。
3.挤压选修课程课时。各年级每周选修课程课时比例少于20%,或用考试科目暗中替代,甚至搞“阴阳课表”。
4.考试前全面停课复习。在学考选考前,不执行既定的教学安排,全面停课,集中时间搞“学考会战”。
5.延长教学时间。增加课时,占用学生晚间和节假日时间组织复习。诱导或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培训机构各类迎考学习。
二、坚决落实各项教学安排要求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正视师生和社会呼声,深刻认识问题发展下去的严重性,认真学习贯彻我省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和深化课程改革的精神,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准确把握统筹教学安排要求,坚决制止各类错误做法。
1.严格控制每周课堂教学时间。学校每周课堂教学时间不得超过26小时,即每周35课时(按每课时45分钟计)或每周39课时(按每课时40分钟计)。其中列入课表的固定自修课、活动课也属课堂教学时间。严禁周末和节假日补课。
2.统筹安排三年教学计划。学校要统筹安排高中三年的课程,注意教学时间安排的课程之间、年级之间的均衡性和学科学习的可持续性。要按规定开足开齐必修课程和必须选修课程。高一年级每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10门科目中,并开科目不得超过8门。要根据师资、教室等实际情况,统筹合理安排必修课程分层教学,禁止集中时间赶进度搞“学考选考会战”。
3.确保选修课程足量开设。学校应不断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加强必修与选修的有机融合,努力提高选修课程质量。坚持深化课改不动摇,做到每周选修课时比例不少于20%,防止为应对学考或选考挤压选修课程课时。
4.引导学生逐步明确选考科目。学校要切实实施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开设生涯规划课程,组织开展职业讲座、职业体验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选择。要加强对选考的指导与引导,切实尊重学生的选择权,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时间,不得限时要求学生提前确定选考科目,不得强制为学生确定选考科目。
5.全面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学校应保持行政班级的稳定,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学班管理制度。要淡化选考组合,不得根据学生选考组合重新划分行政班。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充分利用行政班教室、实验室、功能教室、图书馆和学校周边社会公共资源开展走班教学,尽可能满足学生选课需求。
6.加强宣传引导。学生入学时,学校应及时介绍有关学校三年教学安排的相关情况,帮助学生和家长全面理解高中学习的全过程。要详细宣讲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精神和具体政策,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形成家校共同育人合力。
三、建立经常性督促检查制度
合理有序的教学秩序是办好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是保证教育改革顺利推进的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经常性教学督促检查制度。
1.打造齐抓共管的局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指导学校改变过度应试教育的做法,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放在首位,积极推进选择性教育。要切实承担起监管责任,落实各项要求,确保教育教学有序开展。
2.建立教学计划实施不定期督查制度。普通高中学校应在开学前将教学安排计划递交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教育督导部门要发挥责任督学的作用,每学期对所在责任区普通高中学校的教学安排计划进行不定期检查或抽查,并把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教育行政部门。
3.建立公开举报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公开举报制度,明确责任处室和举报处理程序,公开举报电话和邮箱,做到有举报就有查处、有记录。
4.加强督查和考核。要将普通高中学校统筹安排教学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作为日常督查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和学校工作考核指标。
四、严肃处理各类违规行为
1.定期进行通报。各县(市、区)教育局应在每月月底前,将当月教学计划实施定期督查情况报设区市教育局,设区市教育局汇总后,在次月初报省教育厅基教处。
2.严肃追责。对监管不力的教育行政部门,追究相关责任。对违反教学工作要求的学校,应及时进行通报批评,并勒令改正;对屡查屡犯的,要根据有关规定对学校和校长追责;如是省特色示范普通高中学校,将进行警告或降级处理,直至取消省特色示范普通高中学校称号。
3.实行一票否决。将落实教学工作要求情况列入教育各类考核和评先选优考核指标,实行一票否决。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 浙ICP备号:::::::::::::::
主办: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浙江省教育厅 承办: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
E-mail:webmaster.jyt@ 联系电话:9、 地址:杭州市文晖&321号
建议IE8.0 , 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当前教育教学中常见的误解形式及解决策略
作者:admin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每位从教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开展教育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正如古人所云:“亲其师,信其道。”
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由于多种原因,师生之间存在着许多误解,教师与学生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一、教育教学中常见的误解形式
教育教学中常见的误解形式可以分为三类:
1、师生关系上存在的主要误解
在感情方面,如果学生有下列现象之一即被某些教师认为是差生,比如,天真地流露出自己对老师行为不满的情绪,缺乏与学习内容相应的兴趣或者有相冲突的兴趣,对教学活动表现出反感,或害怕学习困难等。有的老师觉得对学生越是没好脸,学生就越怕老师,只有让学生怕老师,才能教好学生。感情是软指标,聪明是硬指标,教学中不注意感情没有多大关系。与此相似,如果老师对正在犯错误的学生严肃一些,而对表现好的学生和蔼一些,会被某些学生认为偏心。老师因工作繁忙而不能经常与学生一起活动,就可能被学生认为没有感情,漠不关心。
就认知而言,如果学生接受新内容较慢,记忆力不强,经常出现学习错误,不善于动脑筋,不能独立作业,考试成绩不好,有其一者就会被有些老师认为不聪明。同样,如果老师有回答不出的问题,或偶尔出现教学技巧上的过失,往往会被某些学生认为水平太低。
就行为而言,不遵守课堂纪律,顶撞老师,犯了错误不能迅速、彻底改正,经常不举手发问,甚至用难题为难老师,涉其一者就可能被个别老师认为是坏孩子。同样,老师严谨的教育作风,一丝不苟的态度,可能被某些学生视为死板。
2、教育观念上存在的主要误解
在教师观上,忽略师(为生之师)与非师(非生之师)的辩正性,片面强调“师道尊严”,而不注意“师道得道”。因而有的教师把个人言行强化到不容学生质疑的程度,打击对自己的言行持怀疑或反对态度的学生,使得受委屈的学生十分反感,以至于与教师严重对立。
在学生观上,部分教师坚持“学业至上”的取人标准,学业优秀――一俊遮百丑,即使道德败坏亦可忽略不计。相反,学习成绩不良者,即使心地再善良,道德情操再高尚,仍属不受欢迎之列。这表现在招生上,有的学校盲信“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古训,对义务教育须“不分优劣,尽人而育”的历史使命缺乏认识,故不遗余力争抢优质生源,使部分在行为方式与学业成就方面暂居弱势的学生往往因某些学校拒绝招生而受伤害。
这体现在教学上,有的教师偏爱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让他们享用较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歧视或冷淡学业成绩不良或行为有些偏差的学生,使他们在屈辱中生存。
在质量观上,智育至上,重智轻情;以为智慧是一元的,把文化成绩作为衡量智慧的惟一标准。
3、教育行为上存在的主要误解
把教育等同于体力活,靠加班加点挣质量;觉得对社会负责就是要多投入劳动时间,而不注意投入的质量;面临学生的不良行为,采用过于“刚性”的教育方法,以为“严师出高徒”,对学生越严越好;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给学生做一次思想工作就希望获得显著效果,否则就认为教育失败。
对教育目的的指导作用缺乏认识,以致有些教育行为是自发的。这主要表现在教学计划中缺乏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不知特定知识和技能与学生素养的对应关系,对特定时间里到底要求学生掌握什么或达到何种程度心中无数。从学生方面看,为数不少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视受教育为人生折磨。有的学生将自己对教师的喜爱程度作为选课的标准,喜欢哪个老师就选哪个老师的课或对该门功课多花工夫;有的学生只注意课堂活动引起的直接兴趣,不管学科本身的发展价值。
以上是对现实教育中误解的简单梳理,非能穷而尽之。同时,这些误解都是就其“机械”或“过分”而通常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言的,如果能将这些误解矫正,它们就可能变成“正解”(即正确的理解)。
二、理解教育中解决误解的策略
针对这些误解,理解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假说:
一是“理解就是教育质量”。其意是说只要开动脑筋办教育就可能有更好的教育质量,或者说只要注意消除教育的误解,教育质量就会升高。
二是“四心(热心、知心、用心与耐心)是教育成功之本”。其意是说只要师生在教与学两方面都做到“感情先行”――热心,“善解人意”――知心,“以巧代拙”――用心,“锲而不舍”――耐心,教育质量必然高。感情先行,意指师生对教学活动包括内容要有兴趣,师生间要热情、关心、体贴,这些要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就有较充分的表现,同时要贯穿教学活动始终。善解人意,要求懂得对方的需要与动机、态度与价值观等,会欣赏对方与己不同之处,并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愉悦地接纳。以巧代拙,强调要尽量寻找“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方法,避免高消耗低效率的现象。锲而不舍,鼓励师生面临教学困难时不要浅尝辄止,而要百折不挠。因为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出现在多坚持一会中。尤其在改变弱势的学生上,更要懂得教育实际上是一项毅力工程。“四心”是感情与智慧的结合,是对教育中“重智轻情”现象的否定。
三是教育策略存在与思想与行动之中。这就是说只要教师善于使用自己的智慧,深入体会教育的奥妙,大胆实践,总能找到较好地解决教育问题或消除教育误解的策略。 本文共1页& 【发表评论】【】
文章录入: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主题词:&&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法律事务中心& 版权所有 &2014
地址:上海市凯旋路112-1号5号楼 电话:021-28549&邮编:200042
本网站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承办当前在线人数:90;累计访问人数:18191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 教育-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积分:1000|
格式:doc|
浏览次数:1334|
上传日期: 19:36:48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o型腿矫正教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