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后导致低血糖怎么办该怎么办?

进入新浪个人中心玩转精彩线上生活
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
  血糖控制是我们治疗糖尿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好对治疗糖尿病有着很大的帮助。专家指出: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各种严重慢性并发症,严格控制血糖可以显著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死亡率。
  那么,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标准是什么?
  专家指出:糖尿病人一般都知道需要严格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但是对于不同的糖尿病人,血糖控制的标准并不一样。我国制定的成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准为:空腹血糖4.4~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4.4~8.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
  不同人群,标准有别
  空腹血糖不超过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8.0毫摩尔/升这个标准,主要适用于普通成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人群。
  1、糖尿病儿童
  儿童的饮食不可能很规律,日常活动量变化较大,并且缺乏对低血糖的自知力及应对手段,如果过于追求血糖达标,易发生低血糖,还可能因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因此,应适当放宽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餐前(包括空腹)血糖控制在5.0~10.0毫摩尔/升就可以。
  2、妊娠糖尿病孕妇
  高血糖对孕妇及胎儿均可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糖尿病孕妇的血糖一定要严格控制,使其尽可能维持在正常人的水平。糖尿病妊娠者餐前及睡前血糖不应超过5.5毫摩尔/升,餐后1小时不应超过7.8 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不应超过6.6 毫摩尔/升,如果高于这一标准就要及时干预。
  3、老年糖尿病人
  与成年人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较大,而且容易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患者可在没有明显低血糖先兆的情况陷入昏迷状态;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病变,一旦发生低血糖可诱发脑卒中或心肌梗死,这都是很危险的。因此,老年患者的标准也比成人相对宽松,只要空腹血糖不超过8.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2.0毫摩尔/升即可。
  4、有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
对于有严重慢性并发症的患者,或血糖波动大、频发低血糖的患者(如“脆性糖尿病”),或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糖尿病患者,或者有晚期癌症的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控制目标也应适当放宽,只要空腹血糖不超过8.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不超过11.0毫摩尔/升即可。怎么办?很多网友这样咨询,1是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该病的患者大多数是孩子,所以需要特别的注意低血糖的发生。
专家称自我为糖尿病患者和保健教育人员提供一种动态数据,应用便携式血糖机可经常观察和记录患者的血糖水平,为调整药物剂量提供依据。
此外,应每三周复查FA,每两至三月复查HbA1C,了解病情控制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胰岛素治疗适应于:一、1型糖尿病;
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时;
三、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
饮食治疗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应严格和长期执行,对1型糖尿病患者在合适的总热量、植物成分规则的饮食安排等措施的基础上,配合胰岛素治疗,有利于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体育锻炼应进行有规律的合适运动,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体育锻炼宜在餐后一小时进行,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不喜欢这些
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
请您详细描述您感到不适的症状、部位及发病时间
[小儿综合][糖尿病][糖尿病][妇科综合][糖尿病][糖尿病]
在寻医问药您还可以
百万医生在线解答问题,100%回复
手机客户端,让您随时随地问医生
免费咨询、预约三甲医院专家
与患友和专家一起,交流分享治疗经验
查看药品信息,帮您合理选择药品
帮您了解疾病知识,一本疾病百科全书
大家都在搜:
擅长:脑血管病、癫痫[第223期] [第219期] [第218期] [第217期]脾气突变暴躁:糖尿病性低血糖的信号灯
对于高血糖的危害,糖尿病患者知之甚多,认为应该严格控制血糖浓度,还有人认为控制血糖应该越低越好。但事实上,血糖过低的危害不亚于高血糖,前者易导致昏厥甚至不省人事。糖尿病性“低血糖”知多少?对于非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可诊断低血糖,而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称为低血糖。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过度控制饮食,过度运动,降糖药物应用不当,大量饮酒等。低血糖主要表现为两大类症状。一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症状,包括出汗、手抖、心慌、饥饿感、烦躁等。二是大脑缺糖引起的症状,轻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言语不清、思维迟钝、行走不稳,部分病人可表现为烦躁易怒、行为怪异,严重的低血糖可导致神志不清、全身抽筋、甚至昏迷死亡。如文章开头周大爷的案例,就是第二类症状。糖尿病性低血糖怎么办?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家中一定要备好血糖仪。如果患者反应不严重,可以先测血糖。轻度、中度低血糖可以通过食物补充糖分,可进食糖水、糖果或饼干点心即可缓解。尽量不要选择牛奶、鸡蛋或肉类,因为蛋白质类食物升血糖速度较慢,无法快速地纠正低血糖症状。15分钟后症状未解除可重复一次。但重度低血糖、或症状一直无法缓解,家人应迅速拨打120急救,并送往医院进一步抢救。如何预防糖尿病性低血糖?饮食上,胰岛素注射后要按规定进餐,患者的饮食结构应合理,防止偏食只食用蛋白质和脂肪。运动方面,患者不应空腹运动,尤其是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后。运动前和运动后最好都测一下血糖。而常有低血糖发作者暂不宜运动。另外,糖尿病人要做到定期检查血糖、尿糖,一旦发现有低血糖倾向时应及时联系医师,遵照医嘱治疗。欢迎收听“腾讯健康”官方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腾讯健康”(英文ID:qq-health)。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3小时内不可同食的食物】1.蜂蜜 洋葱—引起眼病;2.羊肉 西瓜—伤元气;3.鸡蛋 豆浆—引起胃病;4.狗肉 绿豆—引起中毒;5.兔肉 芹菜—会脱发;6.牛肉 栗子—引起呕吐;7.香蕉 马铃薯—会起面斑;8.萝卜 桔子—伤肾;9.柿子 红薯—会得结石;10.维生素 虾—毒如砒霜。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老年糖尿病
老年人该怎样预防糖尿病低血糖?
来源:黑龙江瑞京糖尿病医院
责任编辑:zxm
日期: 09:52
&  【导读】大多数都是患者,与年轻患者不同的是老年人比较爱出现低血糖的现象,而且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占的比例也比较大,所以老年人要注意低血糖的预防,那么,哪些方法可以预防低血糖?
  碳水化合物的补充
  碳水化合物的补充是很重要的,但是也不要因为身体的需要,就过分的补充,患者本身要掌握好补充的量。
  饮食治疗
  对于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建议尽量补采用胰岛素治疗,最好是口服降糖药或者是饮食控制的治疗方法。
  不建议夜间用药
  晚间糖尿病患者服药是需要特别慎重的,因为低血糖的出现,常常在夜间或者凌晨的时候出现。
  肝功能不全的患者
  对于那些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的可导致药物在体内积存的作用,这时患者就要注意低血糖的发生了。
  合并急性胃肠炎
  这时的患者一定要立即减少胰岛素和降糖药物剂量,而且还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血糖和尿糖的检查。
  关于那些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初期也会出现低血糖的现象,其表现为:疲乏无力、出汗、颤抖、饥饿难忍等,这些症状一般会发生在早餐后或午餐后,少数病人出现严重低血糖。
  专家提醒
  预防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一项重任,糖尿病患者们应时常注意,在预防高血糖是不能过量的节食,更应休息好。
  ●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
  疗法直击 韩国动态双C
  黑龙江瑞京糖尿病医院动态双C强化降糖疗法是世界公认的目前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最理想模式,疗法由模拟人工胰腺的韩国丹纳智能胰岛素泵(CSII:第一个C),联合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第二个C)组成目前最先进的&动态双C强化疗法&。
  经典案例展示 血糖波大,动态双C平稳驾驭
  47岁男性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食、每日饮水3000ml,伴夜尿1-2次,体重下降7.5kg,在当地医院就诊,测空腹血糖为20mmol/L,给予胰岛素治疗,出院后一直使用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早晚餐前30min各30U皮下注射,家庭血糖监测多次血糖在2.5-3mmol/L,近6个月来低血糖反复发作频繁,伴乏力,头晕,无明显心悸、手抖、出冷汗。
  入院后监测空腹血糖:8mmol/L;餐后2h 10-16 mmol/L,三餐前血糖3-4
mmol/L;空腹:血清胰岛素0.23ūU/L,C肽&0.05 nmol/L;标准餐后2H血清胰岛素0.16ūU/L,C肽&0.05
nmol/L;糖化血红蛋白7.9%,LDL-C:2.84
mmol/L,尿常规尿糖+++,尿酮++,血气分析PH7.38,糖尿病自身抗体(ICA、IAA、GAD)均阳性。24h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
  入院后监测的血糖谱
  入院后第2天给予胰岛素泵治疗,胰岛素按每千克体重0.5U,总量为30U,基础率和餐前大剂量各按50%分配。当天餐后血糖控制在6-8mmol/L,第2天空腹血糖4.8
mmol/L,未出现餐前低血糖。随后自购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半后来空腹血糖多在4-5.8 mmol/L,餐后2h在5-8 mmol/L,偶而血糖在3.5-4
mmol/L,乏力、头晕缓解。3个月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为6.0%,体重要增加2kg,6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为5.8%。体重与3个月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治疗后监测的血糖谱
  瑞京专家点评
  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差,使用预混胰岛素控制血糖。入院时伴随尿病酮症,血糖控制不佳,反复出现低血糖,低血糖症状不明显,有时伴无知觉的低血糖,并且血糖波动大,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不仅尽快将血糖降到正常,而且使血糖波动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减少,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尤其是胰岛素的用量较以往明显减少,3个月后体重平稳。
  ●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
  推荐专家&&瑞京首席专家 刘国信
  ◎ 东北地区糖尿病协作委员会副主任
  ◎ 黑龙江省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第二、三届委员
  ◎ 黑龙江省内分泌代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 黑龙江省放免检测中心主任
  ◎ 原黑龙江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权威专家:刘国信教授从医40余年是我省内分泌专业创始人和学科带头人,从事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临床研究30多年,专著《糖尿病最新防治知识》一书,在全国出版发行。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科研成果五项。
  擅长:糖尿病及合并症的诊断与治疗,对甲状腺疾病等有独道见解和诊治方法疗效明显,深受广大患者欢迎。
  接诊时间:每周一至周六(全天)
  预约热线: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可在线咨询黑龙江瑞京糖尿病的专家,也可拨打咨询热线,抗糖的道路上,瑞京愿与您一起改变糖尿病。
下一篇:没有了
糖尿病文库
糖尿病常用工具
黑龙江瑞京糖尿病医院24小时健康热线:  专家QQ:、
乘车线路:5、13、26、31、33、62、70、113先锋路下车 8、93、205中植方舟苑下车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先锋路322号(先锋路与华山北路交口)  网站备案号:黔ICP备号-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血糖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