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虫草如何了解市场需求求大么

功能,达到免疫增强 作用,但在机体发生过敏反应,处于应激状态时,虫草则可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起选择性抑制作用。
4、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人们面临的很多疾病,如肿瘤、白血病、肝炎等等,目前尚 无
功能,达到免疫增强 作用,但在机体发生过敏反应,处于应激状态时,虫草则可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起选择性抑制作用。
4、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人们面临的很多疾病,如肿瘤、白血病、肝炎等等,目前尚 无
公司名称:吕梁永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袁经理&&&&&&400电话:
办公室:&;&&&&&业务部电话:
传真:&;&&&&&邮箱:
公司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后瓦村大雨沟&
& 2013 版权所有 & 吕梁永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天合悦达
扫描二维码!  多种野生中药材濒危 人工种植难解危局  越少越贵,越贵越采,越采越少。野生中药材正陷入濒危的恶性循环。  12月7日,四川医药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心主任许雷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飞速发展的医药产业对野生中药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目前很多野生中药材非常稀缺,有些品种甚至濒临枯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多家药店发现,目前市场上的中药材多为人工种植或养殖。  四川调研:多种野生药材濒危  为了摸清四川野生中药材资源的 “家底”,今年9月,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蒋尔国和他大约50人的团队,分成5个组轮流到四川省内的乐山、雅安等20多个中药材原产地进行摸底调查后发现,该省的冬虫夏草、川贝母、大黄、秦艽、重楼、红景天、金龟莲等几十个珍稀野生中药材品种萎缩严重,“比如重楼,上世纪90年代全省年产量可达300吨,但去年不足100吨,全国也就300吨不到;七八年前,金龟莲全省年产量上千吨,去年产量仅为过去的1/10”。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付永德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重楼、川贝母等野生中药材确实濒危。  蒋尔国透露,作为云南白药 (000538)和抗病毒冲剂的主要原料,我国野生重楼5年前的产量在300~400吨,而目前产量仅100吨。由于价格高、产量低,掺杂假药的情况也出现了。  根据天地网资源调研,在四川省乐山地区和甘孜州地区,发现当地一种叫地蛛香的植物,每年产量达30吨以上,价格在22元上下,因为外形极像重楼,便有人采购回去加工后作为重楼销售。  价量恶性圈  “川贝母是蛇胆川贝液、蛇胆川贝枇杷膏等蛇胆川贝系列产品的主要原料,是国家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目前产量逐步萎缩。今年由于价格的刺激,产量有所增加,目前四川全省产量在200吨左右,最好的松贝价格在元/公斤。”蒋尔国称,川贝母去年上半年的价格在元/公斤,最高曾到3200元/公斤。  蒋尔国称,葵花胃康灵和白及止咳冲剂的原料白及,国内需求量在800~1000吨,但国内目前只有200~300吨的供给量。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多是用我国云南、缅甸、越南所产外形相仿的水白及冒充。近几年白及的价格也是一直在涨,2008年左右,每公斤白及60元左右,目前的市价为180~200元/公斤。  据悉,东北长白山野山人参、蒙药香青兰濒危。与此同时,产自西南的野生中药材诸如川贝母、重楼、金龟莲、红景天、白及、乌灵参、羌活、秦艽等品种均出现产量减少、价格上涨等现象。  涸泽而渔  “很多野生中药材价格高了之后滥采滥挖,造成了野生中药濒危灭绝。”蒋尔国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比如重楼和白及都是要等秋后采挖根茎入药,但是现在价格高了,采药的人四五月就来采挖,这时候药物的种子还没有成熟,不能繁衍,此时连根拔起,自然也就加剧了这些品种的濒危。”  由于有些中药材人工种植的技术很难攻克,只能依靠野生资源的供给。譬如白及是兰科植物,人工种植技术至今没有攻克,目前只能依靠块茎进行繁殖。块茎的资源很少,所以价格很高,经济效益不能体现,企业很难有积极性。同时,白及的生产周期在3~5年,这种长期风险也使得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蒋尔国称,重楼的人工种植虽然一直在推进,但总体上看没有从根本上攻克重楼的人工种植难题,主要原因在于重楼生产周期过长,一般为7~9年。目前的种植面积还小,不能供给市场。目前的种植方法是,把一个野生重楼块根分成几部分进行培养,让块根膨胀。但是这种方法也只能增加一部分产量,目前仍然主要依靠野生重楼供给市场。  据《人民政协报》报道,由于盲目采挖,野生甘草资源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比50年代减少了60%,麝香减少了70%,天麻、黄芪、麻黄等近百种野生中药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野生人参、霍山石斛等目前已很难找到。据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达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  梳理我国有关中药资源的调查和普查,可以发现,最近的普查也是20多年前进行的。行业人士担心,很多数据已经不能反映中药资源的实际情况了。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市场经济发展,中药需求量不断增加,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面临巨大挑战。  呼吁农企平台  今年3月,曾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尽快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全面了解中药资源现状。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建立严格的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保护法。以市场为导向,对中药资源进行有计划的采挖、修复和引种驯化。此外,要因地制宜加强中药材尤其是道地药材的GAP(良好农业规范)基地建设。  要解决野生中药材濒危问题,最重要的是发展人工种植。目前的问题主要是人工种植不规范。  “中药材种植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企业和药农签订订单协议,保证中药材收购的价格”,蒋尔国说,“这需要第三方服务平台牵线搭桥,引入风险资金进行担保,政府加强监管,才能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使得人工种植的中药材满足市场需求。”  蒋尔国称,对于濒危中药材的保护,也需要国家的扶持,加大监管力度,建立濒危中药材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让野生中药材有繁衍的时间。同时也要引导采药人进行科学采掘,而不是涸泽而渔。  (每日经济新闻)
冬虫夏草暴涨 一斤可换一辆小轿车  造假也疯狂 掺水一两多赚4000元,涂抹重金属粉可增重四成  被称为“软黄金”的冬虫夏草由于价格昂贵,掺假注水一两就能多赚过千元。在暴利驱使下,不法商人造假手段隐蔽且高明,令监管部门、专业人士都难以辨别,严重威胁食用者的人身安全。  价格暴涨  一斤冬虫夏草  可换一辆小轿车  冬虫夏草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生长在海拔3500米雪线之上的草甸,因其特殊的生长环境,至今无法人工培育。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产区,产量约占全球的85%,即便如此,每年全国的冬虫夏草总产量也仅80吨-150吨。  近年来冬虫夏草价格一路看涨。广州金康大药房总经理郑涛对记者表示,10年前一公斤冬虫夏草才六七千元,到今年中秋前最高峰时平均价高达10万元/公斤,而且还是整条与断草不分的,若是1800条的,则价格更超过20万元。也就是说,现在一斤品质上好的冬虫夏草价值10万元以上,相当于一辆小轿车的价格。10年来虫草价格平均上涨了10倍,进入了奢侈品行列。  广州清平药材市场专卖虫草的店铺老板对记者表示,目前3500条每公斤的冬虫夏草的零售价为13万元,而去年才7万至8万元。  “虫草的价格每年都在涨。”业内人士透露,涨价与产量下降也有关,但主要原因还是炒家在炒作。  从虫草产区到消费城市,其间需要经过多级经销商的周转,经销商层层囤货、层层加价,就把价格一轮轮炒了上去。  据透露,一些买家常年驻扎在青海西宁,在合适的时机出手购入囤货。有炒家曾以每公斤10万元的价格购进50万元的货,囤4个月后卖出便净赚30%即15万元。  广州润生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有泉也表示,大珠三角市场容量非常大,尤以广东、香港、澳门为主,冬虫夏草消费量居全国之首,占全国25%-30%,达60亿元以上。但整个市场仍呈现原始的贸易态势:中药批发市场、药店、滋补品专卖店、青藏土特产专卖店、“拎包客”、大小商场、礼品回收店等,都在销售冬虫夏草,价格相差10倍之多(每斤4万-40万元),无标准可循,质量毫无保证。  暴利驱使  冬虫夏草遭注水贴金  在西宁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目前假冒冬虫夏草的方式很多,有用淀粉、胶水等材料人工合成的,有用不值钱的虫草冒充冬虫夏草的,有将断草用胶水或者牙签串成整草的,还有一些商家则在重量上打主意,通过掺泥、勾水增重,更甚的是通过涂抹重金属粉、串铅丝或者铁丝的方式增重。  而更让人担心的是,通过上述方式做出来的假冒冬虫夏草外观很难用肉眼识别出来,在显微镜下,记者见到掺泥的冬虫夏草上布满细菌,而涂抹重金属粉的冬虫夏草只能在X光机下才能查验出来。  在西宁的勤奋巷,冬虫夏草批发集散地,人们不时能够见到这样的情形,买家在一堆冬虫夏草前面抓上一把不停地拿手掂一掂、抖一抖。一位卖冬虫夏草的老板这样解释,掂一掂、抖一抖是为了把冬虫夏草的泥土抖落下来,若以4万元一斤算,一两土就值4000元,而掺土、掺水一般能增重一两至二两,若是二两,即便是以现在比较便宜的价格4万元一斤算,二两就能多赚8000元。这或许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土和水了。  由于冬虫夏草的价格比黄金还昂贵且按重量售卖,一清洗就可能损失掉不少的“金子”,行业内有俗话称:“抖一抖一头牛,掂一掂一头羊。”  而据业内人士介绍,更有不法商人涂抹重金属粉在冬虫夏草上,这种方法一般可增重40%-50%。  还有一种造假是用外形极其相似的亚香棒、北虫草等冒充冬虫夏草。据了解,亚香棒、北虫草的市场价格大约在1000元/斤。  辨识困难  打假维权成本高难度大  冬虫夏草造假不仅让消费者在金钱上蒙受巨大损失,更让人担心的是食品安全问题。那些抹重金属粉、胶水、掺土的冬虫夏草都会对人体带来巨大威胁。  近年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引起上至中央、下至百姓的深刻关注。近期曝光的“血燕事件”,更加引起公众对传统滋补品的消费安全忧虑。  多数消费者对冬虫夏草的辨认知识及流通领域的黑幕知之甚少,加之相当部分以送礼为目的,购买者并非实际服用者,故使得种种问题发现难、追溯难、维权更难。一斤冬虫夏草少则1000根,多则两三千根,其间掺杂劣品,也难以辨识。青海当地工商部门、药监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由于冬虫夏草价格昂贵,打假成本高,也比较困难。  黄海昀  ■支招  购买时“拔一拔、搓一搓、压一压、掂一掂”  针对冬虫夏草的种种乱象,业内人士支招,购买冬虫夏草的消费者一定要到正规的商场购买,另外,在购买时最好一支一支地选,并且在选购时要“拔一拔、搓一搓、压一压、掂一掂”,把土掂掉,看有没有水分、有没有用牙签串的断草。  而虫与草分开定位粉碎、专利无添加纯粉压片等高尖端技术的加入,让冬虫夏草行业从原生态一举进入一个高科技的时代:原药材经过这些工序后制成的饮片将会更安全、吸收效率更高。据了解,目前青海已有企业按此标准生产出独立包装的净制冬虫夏草,超微粉碎后的虫草纯粉,还有冬虫夏草纯粉片等,既符合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标准,更能实现对冬虫夏草的高效利用,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放心的选择。  冬虫夏草:中药中的奢侈品 涨价远超茅台  冬虫夏草,又名中华虫草,又称为夏草冬虫,简称虫草。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  从外形上看,冬虫夏草虫体呈金黄色、淡黄色或黄棕色,又因价格昂贵而有“黄金草”之称。因其药用价值高,功效好,在国内外被视为珍品。  因冬虫夏草有滋肺阴、补肾壮阳的作用,可以作为滋肺补肾、止血化痰、保肺、化痢、止痨嗽等调补的食品。并且药性平和,不容易产生副作用,所以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体质。  但是冬虫夏草并不容易采集到,真正的冬虫夏草均为野生,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带上面的雪线附近的草坡上,对自然环境要求高。由于野生冬虫夏草分布地区狭窄、自然寄生率低、对生活环境条件要求苛刻,所以本身资源比较有限。近年来又由于冬虫夏草主产地生态环境遭到人为严重破坏,大量盲目不合理采挖致使资源日趋减少,产量逐年下降。并且市场需求量大,但因其天然资源量稀少,故价格十分昂贵,价格自然居高不下。  从近几年的市场行情来看,已经从2009的平均1000克7万元到2010年的8.7万,一直到近期11月份已经冲破10万元大关,达到数十万元之多,与一辆中档轿车价格相当,其涨价远超茅台!  虫草价格猛涨,一方面确实与主产区青海玉树地震有关,另一方面游资炒作也让虫草市场翻云覆雨。“虫草的价格每年都在涨,现在可以说是最高位。”业内人士透露,长年涨价与去年青海玉树地震导致当地产区受影响有一定关系,此外,与近几年各产区气候多变,产量下降也有关,但虫草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是因炒家在炒作。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香港等地是虫草消费较大的城市,“通常购买者都是用来送礼的。”从虫草产区到消费城市,其间需要经过多级经销商的周转,经销商层层囤货、层层加价,就把价格一轮轮炒了上去。  “很多客商常年驻扎在青海省会西宁,那里有很大的虫草交易中心,他们观察市场,在合适的时机出手购入囤货,低买高卖。”据透露,有炒家在虫草价格相对低位的时候,以每千克10万元的价格购进50万元的货,囤了4个月,在价格上升时卖出,净赚了30%即15万元。难怪业内将虫草冠以“软黄金”的美誉。  (新快报)
国泰君安:关注创新中药与药材产业规范化(荐股)  事件:近日上证报报道,《中药产业“十二五”规划》有望年内出台,部分产业扶持资金已经划拨。  点评:《规划》重点支持的领域包括三大方面:1、研发:治疗性常见病、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品种的产业化;2、药材:优质原料药材生产基地的建设;3、质控:中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先进技术。  创新中药领域关注创新中药在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应用。这些重大疾病由于机理复杂、病程较长、缺乏化学特效药,为多靶点作用的中成药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从政府规划和扶植的角度,我们关注在这些领域已经有良好发展的研发型中药企业(这些企业完成了生产管理经验和渠道积累),看好那些已有创新品种储备的企业(契合国家对研发补贴资助的投向)。包括:  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国际化稳步推进,益气复脉和丹参多酚酸两个粉针注射剂开始医生教育和推广。  康缘药业:心脑银杏内酯、藤黄酸注射液等多个中药新药完成临床或处于临床研究后期。  以岭药业:参松养心胶囊、养正消积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品种将逐步开展上市后的循征研究,提高主流医生的接受度。  药材种植流通领域规模化、规范化是大势所趋。中药材的药材质量问题和价格问题在过去一年内集中暴露,药材从种植到交易到粗加工领域的高度分散造成了行业的不规范和不透明,行业亟待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整合。本次《规划》中,有1500 万元扶持资金将用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由中药材天地网承担,显示药材交易平台和价格信息的集中化是被重点关注的方向。对应到上市公司中:  康美药业无疑将是这一大趋势的最重要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类似中药材天地网的价格发布平台,康美药业在实物交易平台的整合规范、饮片价格的标准化方向的探索,应该是《规划》重点扶植和资助的领域。  天士力、贵州百灵等参与上游药材自主种植管理的企业也有望受到一定扶持。(国泰君安证券)
民生证券:药材价格降低显效 毛利率回升  报告摘要:  9月单月毛利率大幅提升,医药制造业利润增速回升,  月,医药制造业累计销售收入达10220.54亿元,同比增30.17%,增速较今年1-8月下滑0.50pp,降幅较小。1999年至今仅月和月的收入增速高于该增速,该增速处于历史较高位;累计利润总额达1012.52亿元,同比增长21.20%,增速较今年1-8月上升0.77pp,增速仍处于相对低位。盈利能力方面,月,医药制造业毛利率为28.83%,处于历史次低水平,1~8月毛利率为28.63%,是历史最低水平。9月单月,医药制造业毛利率为30.23%,较8月上升2.95pp,是今年4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成药、中药饮片及化学原料药毛利率回升明显9月份单月来看,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及化学原料药表现较为突出,毛利率回升明显,我们认为与7月份开始的中药材价格下跌相关性较高。化学制剂的毛利率仍有所下降。其中中药饮片及中成药前9个月收入和利润增速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生物生化制品和化学药原料药盈利能力表现最差,生物生化制品、化学药原料药累计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6.62%、10.39%,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PMI数据显示医药制造业供需持续好转从PMI数据看,2011年9月~10月,医药生产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上,生产量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企业新订单数量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市场需求依然强劲。不过,医药制造业的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继续呈上涨态势,企业生产成本压力仍较大。从PMI数据来看,医药制造业,生产和需求都有所好转,9月和10月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回到临界点以上。通过10月份的PMI数据,我们预计医药制造业应该会继续保持好转的势头。  投资建议  随着中药材价格的下降,我们预计明年医药行业  利润将大幅度超越行业的收入增速,我们预计行业利润增速为28%。  政策层面,我们预计基本药物制度的落实情况将好转。我们认为医药市场结构分化,基层市场是未来的主要增长点。中药在基层的销售权重较大,我们相对看好中成药和中药饮片板块。我们建议关注基层市场的投资机会,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基本药物独家品种及类独家品种。同时,我们认为创新及品种是行业长期需要关注的主题,此外,我们认为行业兼并重组在未来几年将会是热点,建议关注。当前行业估值水平不高,我们仍维持行业"推荐"的投资评级。我们重点看好的公司是爱尔眼科、红日药业、昆明制药和华润三九。
爱建证券:中药材价格持续回落 盈利有望提升  1.中药板块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22.99%,高于医药板块整体21.05%的增速,纵向比较来看,增速超过板块年的增速。  中药板块营业利润增长率为27.87%,远高于医药板块整体17.91%。  2.2011年前3季度中药板块毛利率为41.71%,略低于2011年中报,毛利率下跌态势趋缓,随着中药材价格的回落,中药行业毛利率有望回升,盈利能力将得到提升。  3.中成药2011年9月产量为22.03万吨,同比增长51.32%。中成药产量从2007年以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从2007年1月的7.45万吨增长到2011年4月的22.03万吨,与经济周期关系不大。2011年6月到9月这4个月中药产量的增速尤为明显,均高于40%,远超过去年同期的增长率。  4.从2011年5月开始,中药材价格出现持续回落,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从日的130.77下跌到日的110.86,下跌幅度较大,我们认为中药材涨价的趋势得到扭转。  5.中成药行业受中药材价格上涨的影响比较大,毛利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中药公司影响较大,中药现代化企业影响相对较小;中药材价格回落对传统中药企业利好更大。  6.投资策略,中药材价格回落提升传统中药企业毛利率较大,可以关注同仁堂 (600085)、江中药业 (600750)、以岭药业 (002603),中药现代化公司中可以关注技术研发实力突出,不断有新产品上市的公司如天士力 (600535)、康缘药业 (600557),品牌中药公司中可以关注东阿阿胶 (000423)、云南白药 (000538),可以关注营销改革见成效,业绩出现拐点的千金药业 (600479),还可以关注大集团背景下有资产整合预期、自身生产经营稳定增长的公司如华润三九 (000999),中药配方颗粒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可关注红日药业 (300026)。给予中药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康美实业于21日、22日通过二级市场增持102万股,增持后持股30.25%,且拟在12个月内继续从二级市场上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含本次已增持部分股份)。同时康美实业承诺,在后续增持计划实施期间不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招商证券分析师就此指出,控股股东增持彰显其对公司长远发展信心。预计公司年收入同比增长67%、25%、25%,净利润同比增长45%、42%和39%,实现EPS0.47元、0.67元和0.93元,目前股价对应年预测PE28倍、20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招商证券)
同仁堂:秉承老传统 焕发新活力  事件  日,我们到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与公司管理层就公司的发展情况进行交流。  评价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国内四大中药品牌之首,在传统中医药领域具有不可撼动的代表地位。公司一线产品包括安宫牛黄丸、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国公酒、大活络丸、牛黄清心丸、感冒清热颗粒、牛黄解毒片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中药品种, 且销售都达亿元以上。公司业绩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状态, 年的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 12.25%,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 5.22%。  公司从 2010 年一季度开始显现业绩增长加速,今年年初公司公布高管现金激励政策,2011 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26.5%和 25.5%,呈明显加速态势。为了更准确地判断公司未来业绩变化的情况,我们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公司证券事务代表进行了沟通。  一、公司产品销售情况及未来销售重点:  公司旗下拥有800多个产品文号,40 多个独家品种,产品线丰富。其中年销售额过亿的一线品种有8 个,目前销售情况良好,预计 2011 年销售收入均能达到 10%以上的增速。公司一线产品声誉较高,在客户中接受程度较高,销售量比较稳定,未来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公司还有销售额在 3,000 万元~5,000 万元左右的二线品种 30 多个,总体销售规模超过 10 个亿,有多个进入医保范畴,有些产品的增速较快,但由于这些二线品种受到市场环境、消费者偏好、突发事件的影响较明显,目前增速不是特别稳定;未来公司将营销重点放在二线产品上,希望能够培育出新的过亿产品,为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贡献动力。  在营销方面,公司仍将加强和各地经销商的沟通,合理监管,加大对终端销售渠道的管控力度,力争实现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  二、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表现:  2009 年底开始,中药材价格逐步上涨,致使中药制造公司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而同仁堂始终保持了相对平稳的毛利率水平。公司的中药材采购队伍非常专业,对中药材的价格把握方面、行情的波动方面都比较有经验,力争在合理区间购进原材料。同时公司通过提高自身内部成本控制、集约化的生产、增加机器使用等,省掉很多人工成本;并优先生产毛利率水平较高的产品等,从多个方面共同着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维持了公司的毛利率水平。  三、公司在医院市场方面的开拓情况:  公司一直希望努力做大医院市场,主要通过直销方式进入医院市场。目前公司的绝大部分产品还是要通过医药零售渠道销售,估计比例超过 90%。公司在推广北京地区社区医院方面做了努力,引入的产品以普药为主。公司通过举办大型社区讲座、义诊等活动,促进社区医院渠道产品的销售,由于公司产品群众基础很好,知名度很高,近一两年,这方面市场的增速比较快。  对于二甲以上一级医院市场来说,公司的主要困难还是在医院招标价格方面。同仁堂的药品质量上乘,成本也较同类产品要高,目前医院的药品招标价较低,很难保证产品的利润空间。未来公司还是坚持在保证产品利润率的前提下,努力开拓医院市场。  四、同仁堂旗下零售门店经营现状及对同仁堂商业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  同仁堂销售额比较大的门店主要还是大栅栏店、东四店和崇文门店,盈利能力也最强,而其余的药店由于地店、开设时间上的不同,盈利水平则参差不齐,尤其一些外地药店,也有部分亏损的。北京地区门店的店面多是自有房产,外地门店租用的居多。目前药店中 20%左右的商品是同仁堂股份自己的产品,同时也经营同仁堂集团健康药业的高端保健品及其他公司生产的药品。公司通过聘请知名中医医师在药店坐诊等形式,为顾客提供高质量且便利医疗服务,对药品销售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公司于 2011 年 5 月 26 日发布公告,拟以旗下 23 家零售药店股权及下属同仁堂药店相关资产作为标的,对同仁堂商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商业)投资,本次关联交易后,公司持有同仁堂商业 51%以上股份。该项目有望在年内完成。  同仁堂商业目前注册资本 1 亿元,旗下拥有 49 家子公司,共计开设同仁堂零售药店 265 家,遍及全国 50 余个城市。截至 2010 年末公司经审计数据,总资产 61,344 万元,净资产 21,257 万元,实现销售收入 119,841.58 万元,净利润 4,046.54 万元。而同仁堂股份旗下的 23 家零售药店实现的净利润规模比同仁堂商业要大。完成对同仁堂商业并表后,公司的收入会有相应增加,但对净利润的影响不大。公司实现对同仁堂商业控股的主要意义在于,加强了公司对终端销售领域的掌控力度,为进一步拓展零售区域、扩大销售份额做好准备,同时有利于减少关联交易。公司近期之内的工作重点还是加强对现有门店的管控,努力提高单店销售规模。  五、拟发行可转债项目情况:  为解决产能受限问题,公司于 2011 年 11 月 15 日发布公告,拟发行可转换为公司 A 股股票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12.05 亿元,主要用于大兴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按目前股价水平估算,假设可转债全部转股,将增加公司股本约 8000 万股,摊薄现有股本 6%左右,摊薄效应有限。  公司目前销售规模稳定增长,产能略显不足。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大兴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扩大公司生产丸剂、散剂及口服液等中药剂型的产能,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发展,进而实现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生产基地建设时间较长,最快可能于 2013 年左右投产,关于拟生产的产品具体细节尚未敲定,暂时不好判断项目对公司业绩的具体贡献值,我们将密切关注。  盈利预测及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年EPS为0.34元、0.41元和0.50元。按12月9日收盘价15.52元计算,动态市盈率为46倍、38倍和31倍,估值偏高,考虑到公司品牌效应及未来发展潜力,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中药材价格变动提高成本压力;营销渠道扩展情况低于预期。  (天相投资 )
中投顾问:太极集团积极压缩成本拓展国外市场  近日,太极集团总经理万荣国表示,太极集团以中成药生产和销售为主,但受国外用药习惯和中成药检测指标标准影响,公司中成药出口量一直在低位徘徊,出口量并不大,目前太极集团正在通过旗下的医药保健品公司积极拓展国外市场。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今年上半年,太极集团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收入约为1.6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4%,比例并不是很大。如今太极集团提出要通过旗下的医药保健品公司积极拓展国外市场就是看中了国外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除了太极集团之外,国内众多医药巨头也相继发力海外医药,因为对他们来说,海外医药市场目前还是一片蓝海。  郭凡礼指出,从今年5月开始,中成药在欧盟退市,使一些企业利润缩水,在这种情形下,各大企业直接进攻或“曲线”抢食海外医药市场。拿中药行业来说,目前国内中药出口的主要国家还是亚洲地区,如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而在欧盟和美国只有非常少的出口值,如果能打开这个市场,那么未来的发展将迎来质的飞跃,这同时也是为什么国内中药企业力求得到欧盟认证的原因所在。  但想进入欧盟及美国市场并不容易。对于国内企业来说,中药想要在海外得到发展,更多的是需要从自身入手进行改进以适应欧盟及国外市场要求。从今年3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版GMP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同时,国内中药企业还要狠抓质量安全、建立符合GMP的中药材种植规范、实行中药材现代化生产、进行更加细致的提纯实验,才能让中药产业早日走向世界。  郭凡礼同时表示,太极集团通过医药保健品拓展国外市场,所面临的机会是市场空间大,威胁在于药品出口认证的问题,其自身的优势是商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劣势在于受到原材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毛利率有所下滑。因此,公司最近也提出了启动原料“三产”工作,即产地种植、产地收购、产新收购,以最大限度降低原药材成本、提升业绩。(中投顾问 郭凡礼)
奇正藏药 (002287)藏药龙头再显风骚  异动原因:  奇正藏药公布2011年第三季报:基本每股收益0.24元,稀释每股收益0.24元,每股净资产2.88元,摊薄净资产收益率8.1924%,加权净资产收益率8.09%;营业收入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20元。  投资亮点:  公司是最大的藏药生产企业,公司将先进的制药技术及工艺应用到传统藏药的生产之中,形成市场领先优势。公司作为最大的民族药生产企业,具有较多的藏药成方和生产批文,肩负着促进民族药发展的重任,在国家促进民族药发展的大背景下,如果公司能够在其他藏药品种上取得和奇正消痛贴膏一样的成功,将会给公司带来二次增长的机会。  相关板块:  生物制药  (智多盈)
西藏药业 (600211):藏药支持政策难贡献业绩  西藏地区重要的制药公司,有多个秘方藏药。周三开盘后迅速涨停,因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支持西藏自治区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近日正式出台,提出建立健全西藏藏医药服务体系、开展藏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和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加强藏医药法规和标准化建设等九项发展藏医药重点任务。《意见》提出的九项重点任务包括建立健全西藏藏医药服务体系、提升藏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藏医药科技继承与创新、开展藏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和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加强藏医药法规和标准化建设、加强藏医药文化建设、扩大藏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及制定藏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但客观的看,藏药的销售始终有局限,即使有政策,也难以贡献出业绩,在医药板块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建议坚决回避市盈率高达922.9倍的西藏药业。  (财富赢家)
江中药业:类消费品龙头企业,经营逐步触底回升  三季报基本符合预期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15.43 亿元和1.37 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03%和25.46%,实现每股收益0.44 元,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66 元,基本符合我们预期。  积极推动保健品业务发展----新的战略增长点  预计前三季度保健品业务仍维持30%以上增速,其中初元系列增长20%、参灵草实现含税销售超过1 亿元。经过三年的持续广告投入及快速的渠道铺货,初元已成长为病后及术后保健品市场的第一品牌,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将推出新的细分产品(减少肿瘤病人放化疗损伤)并配合新版广告,预计全年实现盈亏平衡。高端保健品参灵草口服液今年采取团购、高端终端拉动及400 电话方式,逐步提升品牌认知度,预计全年实现含税销售1.5 亿元。  第三季度OTC 销售有所改善,同比略有增长  预计第三季度公司OTC 业务增长约10%,但由于前两个季度下降幅度较大(43%)、前三季度OTC 业务累计收入仍有下降。第三季度OTC 销售改善的主要原因是:1. 去年下半年健胃消食片提价造成年底渠道库存超过正常水平,今年上半年终端实际消化了大部分渠道存货;2. 太子参非理性上涨带来公司的限产有所好转,但基于目前的太子参价格、公司的生产还未完全恢复,我们认为以公司在太子参需求市场中的地位、有能力拥有较高的话语权。  经营逐步改善的类消费品龙头企业,维持买入评级  虽然短期太子参价格可能还有博弈,但其趋势已经明朗。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的是:公司在维持健胃消食片细分市场绝对龙头地位及盈利能力的同时,战略资源配臵重心已逐步转向保健品市场;我们认为以其多年积累的经验,未来3-5 年公司能够再培育出保健品细分市场的大品种,其中补充医学治疗及高端滋补保健品的成功已初露端倪。考虑到今年太子参价格反复波动的时间较长、公司全年成本预测可能高于预期,调整公司的盈利预测分别为0.65/1.10/1.55 元(原预测分别为0.70/1.12/1.52 元)。我们看好公司在保健品领域的开拓及培育大品种的能力,是值得长期投资的好品种。  风险提示:太子参价格短期可能还有剧烈波动,我们希望投资者对此形成合理预期。OTC 及保健品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产品销售存在低于预期的可能。  (广发证券)
虫草概念股及冬虫夏草上市公司一览:  奇正藏药:2011年中报经营分析  2011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速加快。此股为纯正虫草概念股及冬虫夏草上市公司,且是龙头股。201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17亿元,同比增长38.4%;实现营业利润9742万元,同比增长19.3%;实现净利润8333万元,每股收益0.21元,同比增长1.5%。每股经营现金流0.12元。中药材业务是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分业务来看,2011年上半年公司的主导产品奇正消痛贴膏实现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1.2%;软膏剂收入超过2000万元,同比增长70%,主要由于公司报告期内重建软膏剂产品白脉软膏的销售渠道,该产品销售比上年同期增长5896.9%。公司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8828万元,同比增长38.4%(二季度环比增长58.8%),其中中药材贡献了7900万元的收入增量,同比增长465%。中药材业务的收入和毛利占比分别从去年同期的7.4%和1.4%,上升至30.3%和4.2%。  太极集团:资产处置和集团整合助推股价  201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12亿元,同比增长13.46%,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为3257.92万元和7331.49万元,其中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851.78万元,同比增长1.43%,每股收益为0.07元。业绩低于市场的普遍预期。营业收入基本符合预期,综合毛利率下滑略超预期。2011年上半年工业收入为10.75亿元,同比增长11.75%,我们预计主导产品藿香正气液和太罗口服液收入增幅都在20%以上。商业方面,2011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3.54亿元,同比增长13.19%,随着桐君阁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商业龙头的优势,收入有望继续维持10%以上增长。毛利率方面,由于上游中药材继续维持在高位,而西药由于低价招标的原因和成本的上升使得整个工业部分毛利率同比下滑了14.21个百分点,尽管商业部分由于商业规模的扩大和高毛利品种的选择,毛利率同比提高0.86个百分点,不过利润占比不大,因此整体毛利率同比下滑了2.59个百分点。虫草概念股及冬虫夏草上市公司之一,主要参与虫草的加工。  同仁堂:现金激励助推业绩,商业注入增添价值  2011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24.6%;实现营业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2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27.6%;实现每股收益0.5元,按最新股本计算,全面摊薄的每股收益为0.20元。毛利率小幅提升,费用控制良好。虫草概念股之一,主要参与虫草的销售。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步增长,综合毛利率为48.18%,同比增长1.12个百分点,在中药材价格上涨的环境下,显示了对成本的良好控制力;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9.53%,同比增加0.22个百分点,费用控制良好。  康美药业:还看种植、饮片推进产业规范化进程  上半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58%,营业利润5.7亿元,同比56.70%,净利润4.36亿元,比上年增长40.92%,EPS0.2元。收入增量主要由贸易业务贡献:我们粗略估算28亿收入中,饮片业务6-8亿,化学制剂及外购产品5-6亿,新开河及食品1亿左右,药材贸易迅速扩张至12-14亿规模。我们认为2011年上半年,饮片业务由于产能限制,估计较去年同期仅有2000吨左右的新增产能(北京隆盛堂改造),考虑小包装占比可能有所提升,收入增长估计40%左右。  江中药业:未来增长仍可期待  201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4亿元,同比下降15.16%,实现利润总额和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16亿元和0.97亿元,同比下降22.63%和23.60%,基本每股收益为0.31元,业绩略低于我们之前的预期。太子参价格走势成为业绩未来反转关键变量。从去年底至今年初,太子参成本大幅上涨以及由此导致健胃消食片的部分限产使得企业收入及利润双降。综合毛利率为38.78%,同比下降18.77个百分点,其中,中成药收入同比减少42.78%,营业利润率同比减少28.25个百分点。7、8月份太子参产新有助于下半年太子参价格的回落,我们判断下半年江中太子参采购合理区间成本会在150元/kg左右,今年全年成本在200元/kg左右,太子参价格未来一年向150元/kg的合理价值回归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太子参价格将成为判断企业价值的重要变量,从我们敏感性分析来看,太子参每降价10元/kg,对应提升EPS0.06元左右。虫草概念股及冬虫夏草上市公司之一,主要参与虫草的加工。  (聚富财经网)
将本文分享至:
【推荐文章】
[责任编辑:luowei]
&&&|&&& &&&|&&& 字体:&& && &&&|&&& &&&|&&&
>其他网友关注的新闻:
我也说两句(限200字)
输入图片中的字符:
您还没有登陆,请立即登陆发表评论
还没有证券市场红周刊帐号么?
&& 今日出刊提示:
20:00后20:00后21:00后21:30后
热闻点击排行榜
热点专题推荐
· 往期回顾 ·
内容合作、广告等事宜联系:010-
建议与投诉邮箱:
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仅供参考,使用前务必
请核实,风险自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了解市场需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