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时间长腰疼了,脚跟脚底会痛,休息几个小时

【走路时间长脚后跟痛】_脚跟疼_怎么治疗_如何治疗_怎么治疗-大众养生网
当前位置: >>
走路时间长脚后跟痛怎么办
如果走路的时间太长,有可能脚后跟疼痛,这主要是因为在我们走路的时候的相当一部分会落在脚后跟的韧带上面,如果走路的时间太长,或者是自己所穿的鞋子的鞋垫比较硬,那么就容易导致脚后跟的韧带拉伤,还会导致脚后跟的韧带发炎,这样就会感觉到疼痛了。下面就来介绍如何缓解因为走路时间长而导致的脚后跟疼痛问题。
每天晚上用热水,在热水中加大概二十毫升的,在泡脚的同时按摩脚底,疏通经脉,而且在平时注意对脚部保温,穿质量好一点的袜子,尤其是晚上睡觉要将脚包好,或者用暖脚袋。有些硬的皮鞋之类会造成脚后跟疼痛,这时候换一双稍微软一点的鞋子穿(但是不要穿很软的那种布鞋,建议穿休闲鞋),或者在硬鞋底下加上一副软一点有弹性的鞋垫,走路时尽量选择走平整的水泥路或石板路,少走凹凸不平的泥土路和很软的草坪。
有毛病也可能导致脚后跟疼痛,补肾对治疗脚后跟疼痛也有帮助,平常可以吃一些粉、羊骨、类(、子、、等)、、等补肾的食物。多喝等,平常多做一些脚部运动,比如散步、慢跑、竞走,推荐最好的运动是竞走,然后还要每天拉一拉腿脚的韧带,做一些压腿伸展运动,注意体重不要超标。
另外需要注意,在生活当中应当避免长时间走路,尤其是在锻炼身体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量力而行。另外,在锻炼完成之后,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可以对照跟做一下按摩,这样能够缓解疼痛,还能够加速乳酸分解,从而避免第二天身体疼痛。
4503阅读4516阅读3434阅读3332阅读3705阅读4527阅读4070阅读
4102阅读4666阅读4698阅读4025阅读3745阅读3364阅读4929阅读
09:03:40 15:28:55 19:21:54 10:40:25 09:48:58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走路多了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_其实走的也不是很多,感觉自从_宝宝树
走路多了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其实走的也不是很多,感觉自从怀孕后就变矫情了,有没有同样的宝妈?
我也是走多了脚后跟疼,我姐说是我脚太瘦的原因,
应该不是瘦吧,之前也没感觉出脚后跟疼
回复 &霞霞猴猴&
10:30:30发表的
我也是走多了脚后跟疼,我姐说是我脚太瘦的原因,
应该不是瘦吧,之前也没感觉出脚后跟疼
回复 &霞霞猴猴&
10:30:30发表的
我也是走多了脚后跟疼,我姐说是我脚太瘦的原因,
因为现在体重增加了,中心也在脚后跟
回复 &小鱼儿麻辣串麻麻&
10:39:48发表的
应该不是瘦吧,之前也没感觉出脚后跟疼
穿个运动鞋 或者软底带点跟的 3cm左右
明白了,谢谢
回复 &霞霞猴猴&
10:42:14发表的
因为现在体重增加了,中心也在脚后跟
回复 &晃晃是太阳发出的光&
12:00:16发表的
穿个运动鞋 或者软底带点跟的 3cm左右
蹬腱炎,少走多休息。我怀孕前比较严重,孕后走动少了反而没痛了。这个和长期穿平底鞋有关…
我一直穿的都是平底鞋,基本都不穿高跟鞋
回复 &甜甜麻麻516&
13:09:41发表的
蹬腱炎,少走多休息。我怀孕前比较严重,孕后走动少了反而没痛了。这个和长期穿平底鞋有关…
我也是,所以容易脚后跟痛
回复 &小鱼儿麻辣串麻麻&
18:13:51发表的
我一直穿的都是平底鞋,基本都不穿高跟鞋
走路多了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相关的更多内容: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需要账号和密码的外链可能是钓鱼网站,为了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请勿提供任何有效信息!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王传舜大夫本人发表
站立时脚底疼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希望医生解释一下原因及治疗方法。
用药情况:
服用说明:没有使用药物治疗。
你好,能否上传外观照片并标注一下疼痛的具体位置?
状态:就诊前
状态:就诊前
请问长距离走路之后会有疼痛发作吗?
状态:就诊前
似乎不太明显。
状态:就诊前
走太久也会有些的。
你的情况考虑是足底筋膜炎,第一步的治疗是筋膜拉伸训练。
此对话涉及隐私内容仅患者本人和医生可见。
每天至少三次,尤其是早晨起床后与久坐之后。
状态:就诊前
状态:就诊前
需要联系到什么程度或者多久呢
状态:就诊前
跑步还能跑吗?
状态:就诊前
需要练习到什么程度或者多久呢?需要吃药物吗?
拉伸训练每次五分钟左右,一个月之后再评估。
以你目前的情况不需要服药。
可以跑步,提前做好热身练习,建议穿后跟带有气垫的跑鞋。
状态:就诊前
好的,谢谢您
不客气,有情况随时联系。
状态:就诊前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中的"免费咨询"描述病情
3.成功后,医生会在24小时之内回复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王传舜大夫的信息
各种足踝部疾病的诊治,帮助患者健康舒适地行走。
踇外翻、跖痛症、痛性胼胝、跖板损伤、趾间神经瘤、小...
有时是治愈 常常是帮助 总是去安慰
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做到 但我一直在努力
王传舜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足踝外科可通话专家
国家康复医院
微创足踝外科
唐山市第二医院
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医院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北京同仁医院
郑州骨科医院
热点问题推荐走路时脚会痛?7个脚症状千万别忽视!
走路时脚会痛?7个脚症状千万别忽视!
如果你的脚经常出现各种症状,当心,健康正在拉警报!一、脚麻①脚麻症状:翘二郎腿太久、蹲厕所太久脚会麻,起来活动一下麻木感就会消退,这是压迫性神经炎,但也可能是腰椎长骨刺压迫到坐骨神经导致脚麻。②脚麻原因:麻,经常发生,背后可能隐含复杂病症,千万不能用血路不通来看待脚麻。足踝专家强调,脚麻大致可分成血管(包括糖尿病、动脉硬化、静脉塞住)与神经(中枢神经与周边神经障碍)两方面的问题,麻的感觉也不同。不同地方的麻,代表不同的疾病:◎如果脚愈外围(脚趾头、脚盘)麻痛感愈严重,同时有刺痛烧灼感,可能与糖尿病有关。◎如果脚的胀痛感多于麻木感,很可能是深部静脉塞住。◎如果是带状性的麻,从腰、大腿、小腿到脚都麻,又合并背痛,可能是椎间盘突出,属于中枢神经障碍的麻。③脚麻可以这么做:经常脚麻要找出根源,是鞋子太硬太紧还是站太久、哪种姿势最常发生脚麻是弯腰还是后仰。症状持续且严重时,尽速就医。更多健康资讯:如果长年脚麻,没有糖尿病史,做过化疗后才发生脚麻,医师提醒,因为某些化疗药物具神经毒性,副作用可能是神经病变如脚麻,通常会以双脚麻来表现,建议挂神经内科或复健科:如果是单脚麻,要留意是否腰酸背痛,有可能是腰脊椎退化问题所引发,可挂骨科。二、脚冰冷①脚冰冷症状:手脚常冰冷,尤其晚上,甚至冷到睡不着。②脚冰冷原因:◎脚冰冷除了血液循环不好、走路或运动量太少之外,也很可能跟其他疾病有关,如糖尿病、动脉栓塞或雷诺氏症(自体免疫疾病「硬皮症」)的早期徵兆,如果经常手脚苍白冰冷,趾甲从惨白变成蓝色、紫红色,要特别留意。◎除了血液循环较差,也可能与自主神经的作用有关。神经系统除了运动神经、感觉神经,还有负责血管收缩扩张、感觉冷热、会不会起鸡皮疙瘩或流汗的自主神经。◎如果末梢神经特别容易收缩,即使温度相同,易收缩的人手脚会特别冰冷。女性特别容易这样,真正的原因未明,但很可能是某些女性的自主神经比较容易活化起来。◎传统医学则认为脾胃偏凉的人容易手脚冰冷,好发于活动度低(经常坐着)、吃素(荤食偏热,长期不吃荤容易让脾胃偏寒)或气血虚弱者,这样的人即使喝杯热茶可暂时温暖手脚但没多久又凉掉了。因为是靠外来东西暂时改变血液循环,自己本身气血循环仍差,根本之道是提高活动度、吃活血的药或摄取可温补脾胃的食物。③脚冰冷这么做:1、用40℃热水,泡脚20分钟可以泡脚改善,但不要泡太热以免烫伤,建议水温不超过40℃。也不能泡太久,研究显示20分钟最适宜,因为改变体温太久,身体会设法把温度改回来,所以如果泡太久让脚很热,身体会设法制造能量把脚部的热带走,反而消耗更多热量,心脏会受不了。2、酒酿龙眼食补至于如何温补脾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吃酒酿,酒酿可加龙眼,可同时温补脾与心。3、多运动更积极的做法,就是运动,让气血活络旺盛。三、骨头卡卡响①骨头响症状:早上起床动动身体时,肩膀或脚关节卡卡响,老人家常常形容「骨头快要散掉了」,当心,这可是老化的表徵。②骨头响原因:◎传统医学说「筋出槽、骨错缝」,筋跑掉了,不在该在的位置上:当身体活动时关节发出卡卡的声音,表示骨头在不正确的位置上。例如打电脑打很久,刚开始不会痛,后来肩颈疼痛,这是长期力量使用不正确(我们经常会忘记正确的站姿坐姿)使得骨骼结构改变,导致肌肉不断耗损。◎当肌肉组织开始无力,骨头与骨头之间缝隙变窄,活动时容易摩擦到,筋骨容易跑掉,自然产生卡卡声。医生提醒,这是老化的特色,因为年轻人肌力强,骨与骨之间的空间也较大。③骨头响这么做:1、多运动建议多运动,让肌肉有力量,不论中西医或物理治疗师都同意,游泳是非常好的全肌肉训练,此外,瑜伽也有助于伸展全身筋骨。2、不要常常晚睡不要习惯晚睡,易造成中医所谓的「阴亏」,关节液会减少。3、西医通常做法是使用玻尿酸或服用葡萄糖胺(Glucosamine),增加骨关节内的滑液,但体质差异使有些人有效,有些人感受不到效果。4、中医通常建议要滋阴,吃些富含黏蛋白与多醣体的黏稠性食物像是山药、木耳、秋葵、日本芋头、滑菇、纳豆、海带芽、明日叶或猪脚、鸡脚冻(如果没有固定运动习惯的人,为了避免胆固醇过高,建议减少摄取猪脚与鸡脚冻)。③这么做:先确定是否有缺铁性贫血(去验血,若有贫血,接受治疗),如果没有,请减少外在刺激,不要过度清洁趾甲,应避免直接碰触清洁剂或消毒水。中医认为,爪甲、头发是血之余,也就是血液运行到最末梢的功能,负责营养你的头发或指甲,如果长的状况不好,表示气血虚弱。有些过敏的小朋友手指脚趾会出现白色斑点:有些营养状态不好的患者,指甲会有纹路变化、表面凹凸无光泽,建议补充维生素A、B以及锌、钾、铁。四、脚抽筋①脚抽筋症状:任何年龄都可能脚抽筋,多数人最常发生小腿抽筋,脚部的抽筋则以脚趾抽筋较多,脚板抽筋较少见。②脚抽筋原因:◎睡觉时抽筋,痛在脚板,可能白天走路、站立的动作不适当。◎小腿抽筋可能因为温度偏低或缺乏营养素(钙离子不平衡)或白天过度疲劳导致,当然也跟穿不适当的鞋子,脚趾头受压迫、拉伤有关。◎当脚受到外力影响,身体感受到有危险,就会透过收缩来保护自己,收缩过头,就会抽筋,专家解释,包括冷,也是一种刺激。◎此外,半夜脚抽筋也可能是静脉曲张所引起。白天过度疲劳、坐或站立太久,下肢的静脉血无法顺利流回心脏,静脉血内有很多代谢产物,这些酸性物质让静脉血管内血氧度降低,变成血液循环不良.医生强调,残留过多酸性物质的静脉血在脚部,会刺激神经,肌肉容易紧绷造成抽筋。③脚抽筋这么做:1、抽筋时别硬扳抽筋时不要硬扳,这样会更刺激,让收缩更厉害,物理治疗师建议要先让身体放松,将腿稍微伸直,足部略往膝盖弯,再将脚的大拇趾往膝盖方向轻轻扳动,让小腿肚有被拉直的感觉。如果发作频繁或症状严重,需就诊找病因。2、睡觉时脚稍微垫高为了协助下肢静脉血顺利流回心脏,减少因静脉曲张引起的抽筋,睡觉时可把脚稍微垫高,只要高过心脏即可。白天工作需久坐或站的人,可穿弹性袜,除了预防也能避免小腿静脉曲张恶化。3、补充维生素B群、运动饮料、牛奶、小鱼干平时可补充维生素B群,运动饮料或牛奶、小鱼干。如果还抽筋,有些人长骨刺压迫到神经也会出现类似现象,建议这时应去看X光确认病因。4、四物汤、八珍汤补肝血如果检查结果正常,晚上仍抽筋,中医认为是肝血不足。血虚不足以濡筋,肝主筋,肝血不足无法滋养筋就会想抽,不论男女都可吃四物汤、八珍汤来补肝血。七、脚趾甲轻微塌陷①症状:当指甲两端翘起,很像汤匙般中央轻微凹陷,这叫做「匙状甲」。②原因:有些正在学走路的小孩会有匙状甲,多出现在大脚趾,这属暂时性现象。如果成人有匙状甲,通常与缺铁性贫血有关,女性较容易发生,但不表示每个有匙状甲的人都有贫血。5、保暖有时是因温度低造成的抽筋,冬天晚上容易抽,即使夏天晚上吹电风扇也会,这时要采取保温措施,热水泡脚,睡前按摩脚,穿袜子睡觉,促进血液循环。经常半夜抽筋、闪到腰或落枕的人往往肝脏功能低下、循环和代谢出问题、钙与磷不平衡、肌肉容易伤害。一旦抽筋了,不可以给强刺激避免肌腱拉伤,而应放松,小腿抽筋时,可以在抽筋处的上下位置轻轻用手揉捏,让血液对流,促使肌肉伸展开来。五、脚脱皮脱屑①脚脱皮脱屑症状:冬天到了,脚开始脱皮脱屑,很可能只是太干燥:当心,也可能得了香港脚或汗疹。②脚脱皮脱屑原因:◎脚开始脱皮脱屑有可能太干燥了,建议洗完澡用毛巾把脚稍微按干之后,就立刻涂上保湿霜(乳液或乳霜),如果等到睡觉前才涂抹,那时水分已经跑掉,脚变得干燥,失去保湿的最佳时机。◎此外,脚脱皮脱屑也可能是霉菌感染(俗称香港脚),趾缝会痒会痛、脱皮脱屑、起水泡,严重还会糜烂,需擦抗霉菌的药。◎脚脱皮脱屑第三种可能是,得了汗疹(类似湿疹的一种痒疹)。这是一种皮肤的发炎而不是病毒感染,不完全跟流汗有关,有时压力过大也会如此。有些人脚底会起小水泡,很痒,千万不要自己乱挤压,以免细菌感染,可吃口服抗组织胺来止痒,再加上外用类固醇药膏。③脚脱皮脱屑这么做:1、平时脚要保持干爽。洗澡后彻底擦干脚,包括脚趾缝,再用乳液护肤。2、市面上有五趾袜,趾缝经常潮湿或易霉菌感染的人是不错的选择,可保持趾间干爽。3、如果脱皮脱屑症状持续,建议看皮肤科。尤其糖尿病患者,脚一有感染或发炎症状要赶紧就医,以免引发并发症,例如蜂窝性组织炎。六、走路时脚会痛①脚痛症状:走路时脚会痛,有些人痛在脚跟,有些则是脚底痛,有时候早晨起床或休息后一开始走最痛,甚至走一步痛一步。②脚痛原因:◎脚跟痛和脚底痛不同,如果痛在脚跟,最常见的是足底筋膜炎。脚后跟有块厚厚的脂肪垫,随着年纪渐长或受力过久或体重过重,脂肪垫萎缩,走路时脂肪垫被挤压到两侧,相对中间会变薄,脚跟着地时就会痛,愈走愈痛。◎当脚掌、脚趾姿势不良或设计不良的鞋子使脚掌或脚趾承受的压力不平均,造成足部某些地方压力过大或跖趾关节脱位,长期压迫之下就会造成足部某部位的角质增生,最后形成硬底。◎如果刚起床时脚踩地,一阵刺痛,走一走就好,这是因为腰髋骨不在适当的位置。早上刚起床的瞬间,髋骨仍维持歪斜的角度,稍微走动一下、又不痛了,这是因为髋骨松开了,髋骨与腰椎的距离也跟着改变。◎走路脚会痛还有其他原因,像是长鸡眼(局部长期受到挤压、摩擦,导致表皮增厚形成的厚茧)、疣(乳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疼痛)或跖痛(脚掌痛)。③脚痛这么做:1、常常张开、转动脚趾多做强化足底肌肉柔软度与强度的运动,多伸展、转动脚指。选对鞋,如果鞋子太硬,摩擦也会痛,如果不适合脚型,久了脚会变形、易酸痛。2、找出自己的脚型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扁平足或有高足弓,经常买错鞋。或足部已经变形了,例如有拇趾外翻还常常穿高跟鞋会加速外翻的角度,角度愈变愈大,增加摩擦,发炎红肿,久了长鸡眼,更严重则会挤压到旁边的脚趾。 分享到:
发表评论:
馆藏&45837
TA的最新馆藏脚底保养,预防脚跟痛
相对于腰腿痛,更难忍的应该就是脚痛,有很多疾病可以引发,足底筋膜炎就是最为常见的病因之一。专家表示,足底筋膜炎是运动引起的慢性损伤,由于足底的肌肉受到外力暴力的冲击或长时间的走路引起,最常见的原因是经常长时间走路,包括登山健身、徒步旅行、逛商店等活动。另外,鞋跟太硬造成对足跟的压迫,如经常穿高跟鞋也会加重足底的损伤,也能引起足底筋膜炎。柴生 指导专家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伤科医院)关节科副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四、周六上午出诊地点:广州海珠区江南西路青竹大街22号记者&殷&鑫&&通讯员&边江红慢性损伤致足底疼痛足底筋膜炎是运动引起的慢性损伤,较常见于女性、肥胖者及老年人。这是因为其主要诱因是长时间走路或站立、长时间穿高跟鞋以及肥胖(加重脚部负担)。另外专家提醒,先天性足弓异常,较正常足弓更容易患上足底筋膜炎,所以此类人群千万注意休息。足底筋膜炎最主要的症状是行走时足跟底疼痛、足跟处有明显压痛点。严重患者站立甚至休息时也会有疼痛感。且一般而言,早晨下床时的第一步疼痛最为明显,这是因为经过一晚上的休息,足底筋膜处在较为缩短的状态。因而当早晨下床踩地时,会对足底筋膜产生较大较快的牵拉,进而引起疼痛。但在行走一段时间后,足底筋膜会变得较松,因而症状会缓解。但若过度行走,足底筋膜被牵拉的次数渐增,症状又会再现。医生诊断时以症状为主,病患最疼痛处在跟骨的前内侧,被动地往上牵拉病人脚趾,或用脚尖站立,会引发足跟疼痛。如足部X光片有时可以见到跟骨处产生骨刺,则高度怀疑足底筋膜炎的可能。泡脚缓解疼痛对于足底筋膜炎患者,虽然休息、热水或药水泡脚就可缓解疼痛,但容易经常发作,影响人们生活质量。患者在家中可外用药膏涂擦,贴敷,并局部轻度按摩拍打,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刺激神经末梢,减轻刺激,缓解疼痛。另外,在出现以上症状后,请及时治疗。针对足底筋膜炎,其实预防大于治疗,只要加强日常保健及锻炼,就可以减少足底筋膜炎发生的机会。专家建议足底筋膜炎请注意1、注意不要穿过硬的鞋子,选择合适的软底鞋,鞋后跟部弹性好,且具有吸震效果,.鞋子要宽松。鞋穿久了要换。2、足底筋膜炎患者应减少跳、跑、长走等剧烈的足部大量运动。3、每晚可用温热水泡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4、适当减轻体重,减少足部压力。5、不要赤足踏地、避免行走于凹凸不平路面。很多人喜欢赤脚走路养生或是走健康步道,但是有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千万不要以为走健康步道可解决足部疼痛,这样反而会加重发炎情况。6、不要大力按压,很多人喜欢找人做脚底按摩,认为愈痛愈好。既往不少人因做脚底按摩,按出足底筋膜炎。专家表示,患者如脚底疼痛建议不要随意按摩,在接受脚底按摩时,也千万不要硬着头皮忍痛,疼痛难耐时,一定要请按摩师放轻力道或立即停止。
(原标题:脚底保养,预防脚跟痛)
本文来源:大洋网-老人报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走路时间长腰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