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直肠息肉手术

大部分结肠癌起源于结肠息肉
核心提示:虽然我们并不清楚的知道结肠癌的病因,但是,现有的证据表明,几乎所有的结肠癌都起源于结肠息肉。这些息肉是肠粘膜上的新生物,最初可能很小,只有几毫米,是良性的病变,它们可能逐渐长大,并发生恶变为癌症。因此肠镜下摘除还很小的良性息肉是能够预防癌症的有效措施之一。
温馨提示:
一双筷子、洗个澡都会引发癌症?但只要做好8件事就能一辈子远离肿瘤。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发送 抗癌 学习癌症预防绝招。
  结癌俗称,是发生在结肠的癌症。结肠是人体内很重要的一段肠管,其作用是吸收经过小肠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和其他一些物质,并将这些残渣最终变成粪便,并最终排出体外。在美国居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每年新发140,000例,并有60,000人死于结肠癌。从上述这两个数字分析,他们的差距较大,因而可以认为通常早期发现的结肠癌是可被治愈的。  结肠癌的发病与很多因素,如饮食习惯、遗传,症等有关。我们能够改变的是饮食习惯,经济发达地区结肠癌的发病率高,这主要与他们的膳食结构有关,即所谓“西方文化饮食”,这种饮食中高动物蛋白、高脂肪膳食,饮食过于精细,如牛肉、少纤维素及精制米面。这主要是因为食物中的脂肪及其分解产物,可能有致癌或协同致癌的作用。少纤维素的饮食可使粪便量减少,并使大便通过肠道时间明显延长,以致使粪便中协同致癌物浓度提高,与结肠粘膜接触的时间明显延长,致癌物质与结肠粘膜长期接触,就可能导致癌变。因此我们提倡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粪便中致癌物与结肠粘膜的接触时间;减少食物中的脂肪和动物蛋白的摄入。可减少其分解产物的致癌物产生及致癌作用,以减少结肠癌发病的潜在危险。  尽管任何年龄都可以罹患结,但90%以上病例年龄大于40岁。所以通常讲40岁以上的人应该开始例行的体检,以及时发现可能的癌变。  虽然我们并不清楚的知道结肠癌的病因,但是,现有的证据表明,几乎所有的结肠癌都起源于。这些息肉是肠粘膜上的新生物,最初可能很小,只有几毫米,是良性的病变,它们可能逐渐长大,并发生恶变为癌症。因此肠镜下摘除还很小的良性息肉是能够预防癌症的有效措施之一。  结肠癌最常见的症状是便血和大变习惯改变,如及(应当指出,这些症状在其他疾病中也很常见,因此如果你有上述症状应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当病人出现腹痛及体重下降时,常提示疾病可能已经到进展期。  目前有数种检查结肠癌的方法,它们包括:化学法检查便血、软乙状结肠镜、结肠镜(能够检查下段肠道的带照明的管状器械)以及钡灌肠。你应该与你的医师探讨那种检查手段对你最适合。
  结肠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必须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为彻底治愈,几乎所有的结直肠癌都需要手术治疗。有时还需要放疗和化疗。早期发现并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约有80-90%可被治愈。较晚发现的结直肠癌的治愈几率则下降到50%甚至更低。  应当指出的是,结肠癌是可以预防的。普查是预防结肠癌的最重要步骤。结肠镜检查可以仔细检查整个肠道,发现息肉,并可在检查同时摘除大部分息肉,是预防结肠癌的良好方法。是不会导致癌症的,不过痔疮可能会出现与结肠息肉或癌类似的症状。如果你出现此类症状,你应该由医生进行检查及评价。  最后要再提醒的是,一定要注意你的排便习惯。任何新的变化如持续便秘、腹泻和大便带血都应该去找医生。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FDA批准治疗对普通疗法具有抗药...[]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微信号开通!
别再为真真假假的癌症信息所困扰,用手机扫一扫或通过公众平台搜索“肿瘤的真相与误区”并关注,每天一条专业实用的防癌抗癌资讯,还有专家答疑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直肠指检能放弃吗?随着人们对于医疗健康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健康体检也越来越普及,很多单位都会组织员工每年进行健康体检。然而,调查显示,不少人在体检时会放弃一些项目。其中,放弃直肠指检的人大约占40%。在这次的癌症真相与误区中,我们请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刘宜敏教授为大家详解直肠指检的意义和作用。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2017年春节就要来临了!逢年过节,人们总会大鱼大肉一番,……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不少人更是谈之色变。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更好地防治结直肠癌?专家表示,只要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能常检查、早发现,就能有效防治,甚至治愈结直肠癌也极有可能。肠癌与肠道息肉的关系
发布时间: 16:24&&&来源:飞华健康网&&&编辑:kangdongxu
  是发生在肠黏膜的恶性,它的发病除了与饮食、环境等息息相关,还与肠道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大肠息肉泛指大肠黏膜的肉芽状突出物。这些突出物可能是肠黏膜细胞增生所致,也可能是肠道慢性炎症所造成。主要分为、增生性息肉、错构瘤、炎性息肉。
  从年龄分布来讲,肠息肉比肠癌早发十年左右,很大一部分肠癌都是由肠腺瘤变化而来的,正常肠黏膜转变成肠腺瘤性息肉大约需要10年时间,而从腺瘤性息肉转化为肠癌的时间约为5年,所以在腺瘤性息肉尚未转变为肠癌时就将其摘除,能减少肠癌的发病几率。40岁以后是肠息肉和肠癌的发病高发期,这一时间段的人们要引起注意,多去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治疗。
  要警惕结肠息肉和之间的转变,因为结肠息肉多长在直肠和乙状结肠这个部位,而结肠癌恰恰也在结肠和乙状结肠这一位置。结肠癌患者内镜检查时在肠管可发现单个或多个肠息肉,而在切除肿瘤后的手术标本中,在癌肿残存的边缘仍可看见息肉组织。
  家族性肠息肉患者特别要注意,如果结肠息肉不治好,最后很可能发展为结肠癌,发病率为50%,70岁以后几乎100%癌变;健康的人群70岁以后约有50%以上的人长结肠息肉。
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一种早期症状隐蔽的癌症,容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肠癌生长较慢,有较长的时间限于局部,早期发现可手术根治。肠癌的症状也因人而异,...
肠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好多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已经到了晚期,由此可见有肠道不适的朋友应该及早就医,以便取...
对于各种癌症肿瘤患者来说,首选的治疗方法一般都是手术治疗,肠癌患者也如此。但是如果术后康复期不注意精心照料的话,可能会引发新的病情。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肠...
大肠癌是非常严重的危害消化系统的癌症之一,通常会有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等全身症状。同时,一旦癌细胞转移将会累及其他器官。大肠癌是一种非常复杂多变...
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只是粗略的知道结肠癌是一种…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安康胡同5号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肠息肉切除了就万事大吉?小心癌变!
核心提示:由于腺瘤样息肉的癌变倾向性,即使手术切除后也要追踪观察,警惕复发。所以息肉切除后,患者3个月要复查1次,若无异常,可延长至半年~1年一次,具体复查方案可到消化内科就诊咨询。
  40多岁的赵女士6年前出现2次便血,非常担心患了癌。到医院检查发现是乙状,经切除为样息肉。术后,医生千叮万嘱赵女士要定期复查,但赵女士术后见再无便血,就把医生的嘱咐放在脑后。前阵子,她再次便血,检查发现息肉复发且癌变。   结肠息肉是指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好发于直肠及乙状结肠,也可广泛分布于全部结肠。一般来说,分为两大类,腺瘤样息肉和非肿瘤息肉。上述案例中的赵女士属于前者,它不同于普通炎症性息肉,有癌变的倾向,也称为。
  由于腺瘤样息肉的癌变倾向性,所以需要定期、密切观察它的变化,即使手术切除后也要追踪观察,警惕复发。但是,像赵女士这样,切除息肉、症状消失后,就以为万事大吉,再也不管、不查,最后的结果就不仅仅是息肉复发那么简单,经常会演变成癌变。  那么,肠息肉切除后,患者该如何复查呢?增生性息肉(只有一个)患者可1年查一次;若为腺瘤性息肉,切除后3个月复查1次,若无异常,可延长至半年~1年一次,具体复查方案可到消化内科就诊咨询。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扫码或关注微信公号jjkkxxg回复【风险】即可测试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活血化瘀,散结消肿,解毒止痛。...[]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大肠癌的高发年龄在40-5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年上升。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主任施章时提醒,如果有肠息肉,或出现不明原因腹部隐痛,抑或者经常便秘、便血,均要排查大肠癌。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2017年春节就要来临了!逢年过节,人们总会大鱼大肉一番,……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研究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性肠息肉。通过肠镜的检查,尽早发现并切除息肉,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肠息肉手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