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刚做心脏手术开胸手术不久能现在就手术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李勇刚大夫本人发表
开胸手术前后需要准备多少钱?哪个医生最在行?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开胸手术前后需要准备多少钱?哪个医生最在行?
所就诊医院科室:
当地大医院
检查与治疗情况:
检查项目:
影像检查,化验
补充说明:
室间隔缺损(干下型)没有影响生长发育
检查资料:
&副主任医师
建议手术治疗。
状态:就诊前
我知道要手术,但是不知道在哪做手术比较好,手术前后需要准备多少钱嘞?谢谢医生帮我解答下
状态:就诊前
使用电话咨询服务
提交时间:
预约时间:
新患者咨询
订单状态:已结束
优惠信息:好大夫在线补贴50元
病情信息:彭**,前几天在华西第二医院检查过,房间隔连续;室间隔上部紧邻肺动脉瓣下回声中断3mm,然后超声提示是,室间隔缺损(干下型)我现在呢我知道他需要做开胸手术,然后主要是想问一下医生你那里可以直接住院吗?准备手术可以吗?手术费用前后大概准备需要多少钱?嗯,基本上就这些现在他是两岁零三个月24斤吧,希望医生能够帮我解答一下谢谢!
&副主任医师
如果在我院手术,可以行腋下小切口,美观。费用约3-4万。
状态:就诊前
能不能直接入院做手术嘞?我现在想马上给她做手术,
&副主任医师
预约到5.10住院
状态:就诊前
好的,谢谢李医生,到时候我是直接挂你的号,还是直接入院?这些事情我都不是很懂,谢谢医生耐心指导
状态:就诊前
收获一份暖心 收获感谢和信任
10个暖心、暖暖心意
状态:就诊前
电话咨询:
用户反馈::谢谢医生耐心指导!是位医德非常好的医生,消除了我以前对医生不好的看法,遇上您非常幸运!再次感谢您
&副主任医师
早上8:30来5号楼7楼办理住院手续
状态:就诊前
是直接找您办理吗?
&副主任医师
状态:就诊前
好的,谢谢李医生?
&副主任医师
不客气!祝愿孩子顺利康复!
状态:就诊前
李医生你好!马上到10号了,我们10号住院没问题吧?请问下你们医院具体位置在哪嘞?我没去过不知道……
&副主任医师
状态:就诊前
是我网络原因还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我点开看不到嘞?
&副主任医师
需要在电脑上看
状态:就诊前
哦,知道了,谢谢医生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中的"免费咨询"描述病情
3.成功后,医生会在24小时之内回复
疾病名称:主动脉窦部增宽&&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目前病情是否需要手术?
病情描述:小孩9个月,心脏复查主动脉窦增宽,卵圆孔未闭。出生时还有房缺3.5mm,小孩手指脚指很长,身高80,都达到1岁半的身高了,1月时查过眼部晶状体未脱落,我自己怀疑是马凡综合征,家族没有遗传,小...
疾病名称:先天性心脏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手术最佳时间和后期恢复时间
病情描述:左房室内径正常,室间隔膜,周部见回声缺失。间距8mm,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均在该缺损处,侧击双向分流。主动脉骑跨于室,却只剩约30%。房间隔两股连续中断血流分别为4mm,3mm,右心房增大。...
疾病名称: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
希望得到的帮助:肺高压是怎么回事能不能等什么时候做手术合适能不能自己长好
病情描述:现在宝宝没什么症状!就是偶尔咳嗽迟点药就好!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李勇刚大夫的信息
先天性心脏病,小儿胸外科疾病
李勇刚,医学博士(外科学、心胸外科专业),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心胸外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心...
李勇刚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小儿胸外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儿童医院
深圳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深圳儿童医院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副主任医师
复旦儿科医院重生-给各位吧友分享我的房缺开胸手术经历。_心脏病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061贴子:
重生-给各位吧友分享我的房缺开胸手术经历。收藏
一楼给百度。
(第一季)
体外循环开始
阻断升主动脉
开放升主动脉
自动复跳-重生!
日,重生55天,大衍之数的日子,遂以此文,纪念这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话说人生永远是那么奇妙,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遇见谁、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情。生活充满了“意外”,意外的惊喜、意外的收获、意外的邂逅、意外的惊吓、意外的......在我经历的30多年的时间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意外”,细数起来,也算多姿多彩,但最意外的就是而立之年的重生了。此事说来话长,先容我倒杯水泡个茶从头说起。
从初露端倪到销声匿迹
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刚刚能记事起,隐隐约约从家人口中听说本人有先天性心脏病,当时的我,与常人无任何迥异,所以对这件事情无丝毫感觉,只是天真的认为我是很特别的人而已。印象中唯一不一样的记忆有两次,一次是在跟小伙伴玩耍的时候,拐过一个丁字路口,迎面撞上村里一个精神有点问题的疯婆子,就是小孩儿一哭闹就被大人拿出来吓唬的那种人,本小朋友就成功的立马倒地了;另外一次就是追着不愿带我玩儿的哥哥去打酱油,一路狂奔,直到大概1公里到目的地终于追上,却创造性的带着满意的笑容晕倒在酱油铺,囧!
这仅有的两次意外对我丰富多彩的生活而言都只是小小的插曲,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间,本人身体异乎寻常的争气,高弹、远跳、狂奔,任何剧烈运动都不在话下,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这些项目更是达到自以为的业余选手中以速度和力量制胜的中上水平,嗯,游泳速度除外。记得家人说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诊断我的先天性心脏病有可能长大就自己好了。于是,鉴于本人如此强悍的体魄,我们就开心的认为我又一样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偶尔会跟朋友分享这些异于常人的特殊经历,也不停创造着自认为的光辉事迹。尤其在两次十月怀胎的时候,更体现出了我猛人的本色。大姑娘出生前一周我仍然奋战在工作岗位,每天换乘两次地铁,爬上爬下,由于基底太胖,很多人看不出来我的孕妇身份,所以常常在地铁里一站到底,我却乐此不疲,因为我认为妈妈动脑,孩子才能更聪明,最终以近150斤的体重,在不打无痛的情况下,痛痛快快的生下大公主,豪爽到暴啊!二丫头更了不得,为了让她在我期望的日子出生,本人拖着150斤的庞大身躯爬上了海拔1700米的大山,后在12个小时内成功顺产下二千金,绝对心想事成的典范啊!
从疑云重现到坦然面对
二公主出生两月后返回工作岗位,几次出差时偶遇心慌,后爬三四楼就气喘吁吁,遂起心思彻查身体,七月份到某三甲医院分部查彩超,医生在我在B超床上的时候临时去翻书,害我以为是什么罕见的疑难杂症,折腾一大堆做了彻底检查,无果。后到阜外医院排查,得出结论病症未除,因已有不适症状,又伴有肺动脉高压51且出现分流,教授建议手术,由于永存左上腔静脉,ASD上腔型,位置不合适,排除介入和胸腔镜微创,需要开胸治疗。听到之后,内心微颤,担心那冰冷的刀、长长的疤和万一万一,迟迟未下决心,想着凭如斯体魄,撑到天命之年再手术也未尝不可。伴随着些许的疑虑,就到了今年的2月份,再次去医院复查,又一个医生,同样建议尽快手术,但他说可以微创,遂欢欣鼓舞,心生希望,决定择期手术。
常言道,择日不如撞日,没想到,初七刚上班,医生就打电话让去住院,当时公司很多事需要处理,想着过段时间稍清闲一些再去,遂回绝医生说再考虑,后被同事亲友数落教育,这种医院有床位还不快去,遂一狠心,啥时候都是忙,早晚都有事,早做早了,于是,跟医生说初九一早去报到。到医院找到医生开证明,办住院,病案号尾数55,大衍之数,乃大吉之兆,窃喜了一大把,心里竟然有些兴奋,我这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啊。
顺利住下后,彻底被限制了人身自由,因为术前要做一堆的检查,手术日期未定,相当的无聊,好在有病友可以交流。病友,是让人感觉特别亲切的群体,闲聊中,我的状况是最轻的,很是庆幸,在很多人都需要瞌睡药帮助休息的时候,我没心没肺的呼呼大睡,还让老公带了各式装备给我,包括ipad、便携DVD、一堆美剧港剧的光盘,真真不像住院,倒像度假的呢。
同病房的两位大姐,一个二进宫、一个三进宫,因为她们前几次有指标没达到手术要求,故来了又被赶出院,我心里琢磨着我应该不至于,第三天,主治医生找谈话,说跟主任研究过我的情况,还是不适合胸腔镜,仍然要开胸,听到这个消息,眼泪不自觉的就留了下来,医生很和蔼的说,不勉强,让我再考虑下,决定了再找他。由于前一天有一台胸腔镜出了点儿意外,心里也害怕,原本计划的开胸就不手术的我也动摇了,既然来了,就听天由命吧。于是,毅然决然的跟医生说,我,决定了,开胸就开胸。医生比我们要平静的多,他很淡定的安慰我说,放心,手术很简单,术前我是95分,术后就100分了。奇怪的是,别人都要家属谈话、家属签字啥的,我的压根就没提这岔儿,除了按程序买了医疗保险外,医生没做任何要求,我还问医生来着,医生说你签就行了。嗯,我确实还是不一样啊,医生按程序讲了手术的各种风险,每个可能的意外说完后,都有一句,这个几率很小,我也没想那么多,就没什么忐忑,谈完话签完字就睡了,还是一个踏实的好觉。明天,第二台!
好吧,明天还要早起,明天再开八手术当天和手术后的事情。
------------------------------
不急不慌的分界线,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大家晚安!
(第二季) 补充一点常识
我是第二台手术,按照要求,头一天下午备皮、灌肠,晚上18:00以后不进食,22:00以后不喝水。由于第二天手术,医院特意关照,允许家属在病房陪护,但是还是只能有一位来探视,爸妈、哥哥各轮流呆了一会儿,老公一直待到20:00多,没有任何手术前的疑虑、恐慌,也没有特别唠叨的安排任何事情,我淡定了,大家才有可能心安不是。
关于手术,其实自己有一些已知的,也有一些未知的,决定住院之前就对是否要弄明白这个事情有过一次讨论。当时为了拖延手术期, 跟家人讲,心脏手术,再小也是大手术,一定要慎重,要多找几个医生看看,多走几家医院,甚至要看看网上开胸手术的视频,彻底清楚之后再决定用什么方法怎么做;后来又想,弄清楚能咋清楚,再清楚也不如医生清楚,可能明白了反而会更害怕,更加患得患失,不知者无畏,相信医生才最明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哪个医生给我手术说明哪个医生跟我有缘,命里注定的,顺天意便是。
我的心脏病学名为房间隔缺损,是先心病中仅次于室缺的第二个常见类型,以缺损大小和有无合并症作为是否手术的依据。有人到五六十岁才发现,对生活也没什么影响,但一经发现,还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手术、手术时机和方式。幼童时发现,若缺损较小,又无症状,可先行观察,有自愈的可能。成年后发现,则应听从医生建议。最佳的手术期在3-5岁,手术成功率98还是99,并发症小,术后与常人无异。年龄越大,恢复期相对越长。所以以我30岁的年龄来做,算是高龄了。手术方法有介入、胸腔镜和传统开胸,介入创伤最小,恢复最快,适合中央型,其他的要求边缘尺寸值能撑得住封堵器;胸腔镜是在腋下开三个小洞,近几年技术也已日渐成熟,创伤较小,恢复期短;开胸创伤最大,需要劈开胸骨,但是技术最成熟,是最简单的心脏外科手术,而且手术效果最彻底。我的情况属于上腔型,让介入科主任看过,上面没有边,放不了封堵器;永存左上腔静脉,不适合胸腔镜,那么,注定了,开胸。
手术之前百度过一些文章,说开胸的时候麻醉,之后痛了要想刘胡兰。多少让人有些胆颤心惊,那得多疼啊,后来才看到那是五十年代的文章,虚惊一场。病友说是全麻的,手术中甚至还会做梦。我想着只要不疼就行,上午十点多钟,和蔼的麻醉师出现,忘了说了什么了,好像是说不要害怕,安慰病人的样子。第二台手术要根据第一台手术的结束时间来确定时间,那天第一台下手术不早,一直等到13:10分才被护士叫着去手术,有的病人是直接准备好,躺在手术床上,包好帽子去的,我是直接由护士领着坐电梯上去的。电梯门关上的一刹那,老公挥手向我示意,那一瞬间,我终于忍不住了,泪水在眼眶打转,关上门,转过脸,夺眶而出。
接下来有记忆的时间很短,也没有时间去想这些那些事情,没有想会不会有意外,没有考虑任何事情。先到手术室对面的准备室脱了鞋子,然后就来到手术室躺在了手术床上,手术室比想象中的要小,大致环顾了四周,感觉还挺简陋,呵呵。躺下以后麻醉师和几名医生过来,麻醉师还开玩笑说,我把帽子戴上以后变样子了,看着年轻了,听从医生的命令摆好姿势,大家开始忙着给我扎针,我对医生说了一句“辛苦大家了”,然后顺势闭上了眼睛。我问医生,我是不是马上要睡着了,医生说左边一针,右边一针就好了。医生还鼓励我这会儿可以睁开眼睛,我说我不敢,会害怕。医生笑着说没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至今都不知道是不是像网上说的那样也给我罩了乙醚面罩。
亲人的煎熬
与我的真空记忆平行的,是家人的煎熬记忆。
每个手术的病人在手术的时候,家属都是要守在等候区的。等候区有一台电话,病人有什么状况,医院会通过这台电话跟家属取得联系,包括手术成功之后的报平安,包括离开ICU。我做手术之前,医生说手术只需要两三个小时,爸妈和老公在我进手术室之后就守在了等候区,一个小时过去、又一个小时过去、又一个小时过去,原本淡定的他们开始变得不安,刚开始,大家相互安慰,“麻醉还需要时间”,“医生还有准备时间”,“缝合也需要时间”,四个小时过去了,老公开始打电话问询,护士说还没下手术;五个小时过去了,还没有,气氛愈加紧张,老公一遍一遍的问护士,都是还没结束的消息,不时,院里会有救护车进来,等候的家属都会紧张的去看里面有没有医生,包括我亲爱的家人,因为如果有医生,可能是上面的手术出现状况请来的外援,还好,几次都是虚惊一场,但那会儿对他们来说,绝对的度秒如年。正好哥哥有事也在北京,妈妈就让老公打电话让他也过来,刚开始老公说不用,怕影响哥哥办事,等到时间过去五个半小时的时候,还是让哥哥也过来了。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吧,亲人都在,哪怕不说话,内心深处,也互相有个依靠和安慰。
这一切都是后来他们告诉我的,我想象不到他们那会儿的担忧和煎熬,病痛与我,只不过是身上,而对于他们来说。我的这台手术更是对他们一场史无前例的考验,庆幸,庆幸,八点钟的时候电话铃声响起,“抱歉,让家属久等了,手术很成功,因为位置太靠里,缝合时间太长,所以延长了手术时间”。一口气,终于松了下来。第二天上午8点,电话又告知他们我已出了ICU,这台电话不会因我响起了,一切平安!
其实手术之前一直不去想可能出现的状况,是一种乐观,也是一种逃避。对病人来说,无论病况如何,结果如何,她要承受的只是自己身体的变化和有限的痛楚,但是,对于周围的家人而言,确是无比无比复杂的事情。他们要面对因你生病、手术、住院而出现的各种状况,承担各种风险,处理随之而来的一切变化,他们才是最最辛苦而伟大的。所以,我亲爱的家人,抱歉,让你们陪我受苦了!
水-甘霖-生命之源
我没有做梦,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在重症监护室了。一睁眼先听到医生喊我的名字,说手术做完了,很成功。然后问我知不知道自己是谁,我点点头。医生让我用力握她的手,先后过来两个人,我使劲握了一下,“哎呦,力气还挺大”,看来把人家弄疼了。:)接下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渴”!超乎寻常的渴!撕心裂肺的渴!能要人命的渴!我想喊,发现,呀,我说不出话,坏了,是不是变哑巴了,天,这可咋办。嘴里插的有东西,是呼吸机吧,可能是这个让我说不了话的。不行,我得喝水,好像我是使劲蹬了蹬腿弄出声音,护士问我干什么,我指指嘴。“是不是想喝水”, 我使劲点头,还用无限期盼,无比乞求的眼神看着她,“不能喝,万一呛到了,很危险的”神啊,满清十大酷刑也不过如此吧。“你一直补着液呢,不缺水,我给你润润嘴吧”,护士用棉签蘸了点儿谁,我张开嘴,帮我擦了一圈。嗯。舒服多了,我想,这下,死不了了。于是,心绪稍微安静了点儿,我想我该给家人带个口信,可是,怎么带呢,这里又不能做手印脚印,不过,医生肯定通知家属了,他们应该已经放心了吧。想明白之后就放弃了捎信的念头,开始观察周围,其实,看到的很局限,平躺着,不能翻身不能侧身,就是拿眼睛瞄一瞄,看到了墙上的时钟,一点多,应该是凌晨。听到周围各种滴滴答答的声音,各种监控设备吧。觉得自己呼吸的声音很重,而且随着自己的呼吸,旁边有个大家伙一起一伏的,应该是呼吸机啦。“xxx,一会儿给你拔管,六点钟就送你到病房”,片刻功夫,过来两个恩人,说要把嘴里的管拔了,她们让我咳嗽,使劲咳嗽,可是咳一下就疼,我就咳咳的做了做样子,护士说你不咳出来很麻烦的,还要给你吸痰,更痛苦,我哪里顾得了那么多,仍然是做样子自欺欺人,护士也没再说什么,说要吸一次痰,话说,这个真是遭罪,撕扯的难受啊,但拔完之后,谢天谢地,能说话了,但还是渴,仍然不能喝水,只能忍着,护士总会在你将崩溃未崩溃的时候给你点儿甘霖雨露。我时不时的看看墙上的时钟,盼望着黎明的来临,中间来了一拨查房的医生,给我照了胸片,还看了看,没说什么。在我这里停留的时间很短,应该是简单么啥可看的。
至今ICU留给我的最大记忆就是水,对水的渴望就是我的全部印象了。我用任何美丽的语言来形容那时候水在我心中的位置都不为过,熬啊熬,熬到早上,转到了护病房。就是不让进家属,完全有护士和护工护理的地方,又开始了一段新的里程。
加护病房的第一天还是缺水,那时候身上只留了胸管和尿管,印象中没多少疼痛的感觉,可能跟吃止疼药有关。那会儿已经允许喝水了,1小时一次,护士拿着大注射器让自己吸,给我的量是一次50ml,早上护士给喂了流食,吃饭的时候我一直乖乖的听话,我知道,只有我配合了,才能康复的快,当可进水量变成150m的时候,已经不渴了。注意力转移之后就开始觉得疼了,到加护病房第二天还是第三天拔了胸管和尿管。自己可以下床活动了。翻身起身的时候疼痛感会更明显。家属还是不允许进来探视,我就拿手机拍了照片给他们看。其实那会儿我也不希望让他们探视,不希望他们看到我虚弱的样子而担心。每天下午探视的时候都会让家人送点儿东西给我,我的胃口很好,能吃能喝,别的人做手术都瘦了,我去称了体重,反而重了,呵呵。
剩下的日子,可能当时觉得难熬,现在想来,也是一眨眼的功夫,每天定时给伤口换药、定时输液、吃药,只是睡觉不大好,每天都是到凌晨一两点,然后就睡不着了。熬到第七天,监护没有任何状况,医生通知我,可以出院了。但那会儿还是疼的,而且有时候还咳嗽,我本想在医院多留两天,“你恢复的这么好,在医院呆着干嘛,回家好好养着吧”。“好可惜,明天我就排到温馨病房,可以让家人陪护了”,没办法,医生让出院,在家里呆着多好。就这样,我被赶出了医院。
其实这七天还有一些小插曲,比如也有不争气的哭鼻子时间,也有无来由的焦虑担忧时间。但总算是过去了,很多事情,没有发生的时候你都不知道自己会怎么应对,但真正到自己身上的时候,自己能迸发的能量是连自己都想象不到的。
除了感谢,还是感谢;除了感恩,还是感恩。
在我这个年龄,有一次这样的经历,确实不多见。之前朋友聊天的时候说过突然间感觉有人到中年的无奈,虽然没有那么悲观,但确实,我们开始经历更多,承受更多。感谢上天,让我拥有这段经历,我可以有更健康的身体来迎接又一个新的开始;感谢上天,让我更懂得感恩,懂得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真心感谢那段时间照顾我的所有医生、护士和护工。真心感谢所有关怀和鼓励我的亲朋好友!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给她微笑,她回馈给你的,必定是一个明媚的春天!
------------------------------------------------------------------
未完,待续的分界线
今天是第56天,出院之后又七七四十九了
这些日子,同样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
且听下回分解吧。
今天,天气真好,我喜欢这样的晴空万里,桃红柳绿。
开胸什么的最勇敢了
很详细,期待下文一起看
几点体外循环都知道,我只知道我有15个小时的空白记忆。
我也是房缺,术后3个多月了,已经在上班了。
真好!一个乐观坚强的妈妈
我老婆四月十八做得手术,手术也非常成功,正休养中! 加QQ一起交流下术后的恢复,可以不?
我也是房缺,43岁才发现,上个月13号才做的开胸手术,这个月8号就上班了。只要心态好就什么都不怕了,反正我是笑着和家人打着招呼,安慰他们再被推进手术室的。
看看你的手术经历后,我觉得我很幸运,跟你一样的病,但是是介入,现在完全没有疤痕,我也是29岁才做了,现在一年了,很好~
我了个去,开胸手术时我才十多个月,原来这么恐怖!
我开胸的时候才一岁多
好佩服楼主,我十月十日做的手术,想听你的下一季分享哦
我是术后将近一年呀,楼主写的很好
哈哈比我早一点呢。那个时间我刚刚发现
现在想来,生活真是个睿智的老顽童,总会给你做出最特殊的安排。在这次特别的人生经历中,他老人家也精心给我策划了一出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轻喜剧,嗯,得从出院前说起。
手术后七天出的院,应该是在第五天的时候,就有些发烧、咳嗽,跟医生提过,医生让自己注意观察,因为手术后各项复查也都是正常的,加上我的饮食表现实在是太过凶猛,大大咧咧的自己就真没把这个当成什么大事儿,虽然后来两天有点儿咳血,当时负责手术的一位医生说可能是暖气热,天气干,流的鼻血返流出来的现象。我想当然的也觉得就是这么回事了呗,可谁也不知道,这个大意就变成了后来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插曲的导火索......
上次说到,术后在医院呆了7天就出院了。收到出院通知,举家上下欢天喜地,老公一大早就就带着爸妈从家出发赶到医院来接我,无奈堵车,原计划8点半之前赶到医院向医生和众护士表示感谢的,结果九点多才到医院,不说医生已经全上了手术台,原计划的行程全打乱,我也早早的被下一批病人挤出了自己的病床,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在过道里等候姗姗来迟的亲人。
然而,回家的喜悦是可以冲淡任何外界的不如意的,当老公和爸妈出现在自己眼前的那一刻,像久罪得赦的狂徒一般,心理呐喊着“我终于可以离开这个地方了”,彼时彼刻,对我来说,解脱,是最大的救赎!
那天,是熟悉的雾霾天,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家,看到两个久别的可爱宝宝,激动,无法言表的激动。为了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也为了犒劳我这铁铸的身体,在医院馋透了的我,和家人一起到饭店,我豪放的一面在饭桌上再次展露无疑,一口气点了十多个菜,虽然因为身体原因,战斗力欠佳,但吃什么可以自己做主的感觉,真好!
庆祝的那顿大餐吃的真不凶猛,因为身体没那么配合,中间呛了一下引发了自己大规模的咳嗽,但仍然也没给我带来任何忐忑,觉得就是手术后的正常反应,熬过去就好了。
回到家,开始日常的休养,话说在医院不让家人在身边,这么大的手术只能自己承受,现在,终于可以放开所有的顾虑,可以撒开欢儿的矫情和折腾了。
手术的位置在正中间,这里也轻易不用受力,按说是不至于那么痛苦的,但回家之后仍然不断反复的低烧,间或的咳血,身体的虚弱造成了整体状态的下滑。手术后服用过一种止疼片512(学名泰勒宁),医生交代要尽量少用,一说有副作用,另一说会上瘾。未出院之前已经有病友不吃了,可我没坚持住,出院的时候让医生又给开了一盒,回到家,家人都劝我,尽量少吃,委屈,真委屈呀,疼,真的还是疼啊!但我也真的害怕,我怕上瘾,怕以后戒不了,怕变成“瘾君子”。真是可怜的孩子。
周四出的院,回家的发烧和咳嗽都被我自己当成普通的发烧治疗,随便吃了点儿退烧药,这期间,还非常兴奋的接待了几波看望我的亲友。身体还是虚弱,反反复复的咳嗽,直到周日傍晚,妈妈发现我咳血,才决定要去医院看一看。
印象中是晚上七点多,先到附近医院的急诊,接诊的是个很年轻的女医生,听说我刚做完心脏手术,相当的慎重和谨慎,当然,我这样的开胸手术对他们来说真是大手术。医生简单的给开了化验单子,结果一看,那个显示炎症的数值,正常应该是10左右的,我都好几百,把医生也给吓一跳,医生建议到做手术的医院看。超高的数据和不确定的结果,开始让人紧张。
20:30,阜外急诊
挂急诊,跟接诊的护士说明情况,值班医生过来看了看我,又问了问前因后果,很平淡的说你明天上午直接找给你做手术的医生吧。在家人看来刻不容缓的事儿,怎么这里不接诊,也是,这是专门的心脏病医院,人家概念里的急诊应该是那种失去意识要抢救的才对。我这自己走、自己说的这种,在科学的阐述里还没急到心脏病医院急诊的地步。
无奈,打电话给病区,值班医师建议去附近综合医院先看看耳鼻喉科。速往。
21:00,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之前都不知道这个科室还能有急诊,急诊医生温文尔雅,话说还挺帅,呵,还记得这个,有够花痴的。医生了解清楚情况后检查了鼻子,说鼻腔是有点儿干,开了薄荷脑,嘱咐每天滴几滴就行,其他的没什么问题。问到指标超级高的问题,医生建议要再看看内科。
21:20,人民医院急诊内科
等待看急诊的病人不太多,很快到了我这里,女医生威武果断,开了胸片的单子,结果出来,确诊为——“大叶肺炎”。
医生迅速开了输液单,说感染的面积比较大,要用猛一点儿的药,大大小小好多瓶,还要做皮试,皮试从小到大这都是我最惧怕的项目,但是病痛面前,真没得选。进了急诊输液室,人不是一般的多,只有几个零散的座椅,很不舒服的那种,但是,仍然没得选,等挂上吊瓶,都差不多十一点了,嘈杂,冷热交加,对面又来了一个酒精中度的,吐的稀里哗啦,这样的环境加重了各种不适。输了二十多分钟的样子,我开始觉得脸发烫又燥热。老公敏锐的发现我脸色变黄,还起了红斑,赶紧叫来医生,原来是过敏了。迅速换药又加药,这次过敏又导致了输液时间的加长,座位硬、小,怎么坐都难受,腿也没地方放,老公心疼我,顾不得形象,一屁股坐在地上,抱起我的脚,想让我舒服点儿,爸妈在旁边也是没合上眼,关爱种种,让我心中十二分的心疼不忍,熬呀熬,熬到快五点,总算是输完了这次的药。
医生建议等到七点挂门诊,然后约床位住院,但不保证能住上,因为门诊病人多,病床又少。我觉得大家都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和折磨,先回家再说。
第二日,05:30,家
终于,可以舒服的躺在床上了,与家人商议后决定,还是下午到家里附近的三甲医院好了。
未知,让人紧张;相对而言,已知的状态,会减少很多焦虑,百度了大叶肺炎的相关信息之后,心里倒也安稳,这半天的奔波,真像是一场战斗呀! 抑郁?
第二日,14:30,三甲医院呼吸科
话说,之前从不知道还有呼吸科这个部门,是个副主任的号,当天是没有床位的,大夫非常重视,马上打电话给病房,无论如何今天下午必须安排输液,并安排立刻办理住院手续,明天一早住院。
整个过程非常顺利,病房的条件也很好,下午输完液之后回家,还是咳嗽。为啥不是病去如抽丝呢?
第三日,医院呼吸科住院部
因为要抽空腹血,所以很早就到了医院。
6:00,抽血,抽了好多管,然后到等候区坐着等待安排病房。
6:10-7:30,等待,吃早餐。
喝了一盒奶,吃不下东西,没胃口,长时间的等待和身体的不适让人变得烦躁,这时候,莫名的,我开始不安起来,想起手术,想起这一天多的折腾,想起那大片的感染,想起医生的通知,想起孩子,想起所有一切,委屈、悲伤、难过、恐惧、无可救药的,我崩溃了!
7:40,哭,大哭,止不住的哭,伤心欲绝、惊天动地!妈妈在旁边劝,越劝越哭,老公眼圈也红了。这么大的动静引来了医生,正好赶上八点大队医生查房,领头的主任关切的问是怎么回事。我哭的说不出话,哽咽着挤出两个字:难受。 医生赶紧让护士紧急把我转到昨天晚上临时出院的那个病床,嘱咐我迅速躺下。
8:00,这样的电闪雷鸣估计是这个呼吸科从没有过的,我哪里顾的那么多,在病床平复了情绪, 查房医生正好到我们这一间房,医生开始问我的情况,“什么时候做的手术?”“几个孩子?” “两个”“孩子多大了?”哭,哽咽,“大的两岁多,小的一岁。”又哭。“没事,这不住上院了嘛,很快就好了”,医生也拿我没办法,实习医生这样安慰我,之后又问了一些其他情况,就去了其他病房。
9:00-16:00,输液,各种检查。老公要上班,妈妈一直陪着我,等到我平复下来,妈妈才说:你看你,这么大的孩子了,你这么哭,大家心里都不好受,上午医生把**叫过去,还问你是不是产后抑郁了。
what?产后抑郁?哈哈哈哈哈,我这样的马大哈咋会产后抑郁呢,孩子都一岁了,这时候抑郁,我这反应也忒慢了点儿呵。
竟然,这个“产后抑郁”迅速赶跑了这一天的阴霾,第二次住院也由此开始。
我原以为输液输个一两天肯定就好了,可是,貌似没那么简单。因为咳的痰里面有血状物,要做细菌培养,结果要三天才能出好像,没出结果,还是会吓唬自己。我一直用的抗生素治疗,我总想,如果我一君不过敏就好了,估计三天就好了。虽然医院条件很好,但是晚上还是睡不好,咳嗽,烦躁。伤口也疼,翻身疼,咳嗽也疼,胸口偶尔还有针刺般的疼,于是,我又忧虑起来。
其实主要是那几天赶上非典十年报道开始,微博上好多关于十年前的描述和再现,我越看越觉得难过,印象很深的一篇文章是三联的“患者礼露,生死之间”,病痛中的人们是如此的弱小、无助与凄惨,正在经历在我看来莫名病痛的我自然相当理解那样的心情,比照自己,我变的更加难过和不安,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为什么都四五天了,还不好,难道经过大风大浪,我要在这小沟里翻船?好悲伤!又想起了于娟的《此生未完成》,我想,会不会有什么真相他们瞒着我?应该不至于吧,没发现医生家人有啥异样。万一,真有什么古怪,到那一天,我就写个《此生已完成》吧......
白天爸爸妈妈还有老公都会来看我,跟孩子们也会视频,在自己独处的时候,就会胡思乱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尤其是晚上,干脆凄凉的蒙着被子抹眼泪了,度日如年。现在想想,主要是身体状态还没好,自己还老吓唬自己。没文化、真可怕!
好像是第六天开始,各种症状明显控制,药也换成温和的抗生素了,痰的培养结果也出来了,说不是血丝,好像就是普通的细菌什么,这些情况让我重拾理智做出清醒判断,应该是成功闯关了,yeah!
于是,就盼着出院,由于x光显示炎症还未吸收一半,医生说不具备出院指标,但心里的石头放了下来。或许是这段时间透支的厉害,饭量开始大增,每顿一份饭都不够吃,我订了双份,还让妈妈从家里带鸡蛋和排骨汤给我,同病房的两位阿姨和她们的家属都笑著说我能吃。呵呵,女汉子就要满血复活了!
这时候,必须找点儿打发时间的事情做,病房里有台崭新的电视机,但很不幸,就能收到一个台, BTV文艺频道。一遍遍的看回放、重播。光荣绽放、笑动2013,看的我连每期预告片的词都能背出来了。当然,我也不忘找时间跟病房的人吹牛,说起我的英雄事迹,比如生老二前几小时爬山之类,吧啦吧啦......
盼星星、盼月亮、盼家里的大床,终于,第11天,医生说可以出院了,本来通知的是第二天上午走,我实在是等不及,请了假,当天晚上就跑回了家。这次真正的欢欣鼓舞呀,没有了包袱,身体也舒坦多了。出院第二天就到阜外去复诊,.指标都正常,可是,可是,医生说伤口需要去病区处理下,话说我一直没敢看自己的伤口,每天都是老公小心的给消毒,有一段结痂掉了,最上面那段结的痂鼓了起来,一直也没敢动。到病区找到医生,医生把结痂去掉,发现上面有一个小洞,说需要再缝两针。天哪,这是闹哪样?
躺在治疗室,我问医生,要打麻药不?医生说:不用,打了也不管用。“那有多疼?”“在可忍受的范围内”只能咬着牙,感觉跟订书机一样,喀喀喀喀,被迫又勇敢了一次!
一个星期之后去拆了线,虽然又缝这几针对那个洞有所缓解,但没有彻底改变状况,疤痕应该是一条线来着,在我这里变成了一个倒着写的感叹号,就当在赞叹我这彪悍的人生吧,哈哈!
差不多到这里要画一个句话了。这一段迟迟没写,一来因为自己懒,二来是因为这第二段才是整个事件的高潮,总不敢下笔,因为想把他写的更精彩些,但看看上面的文字,还是落了俗套,成为了流水账。
时隔一年,很多细节都记不太清了,但这个惊心动魄、一波三折、皆大欢喜的大调调还是记忆犹新的!心脏手术住院住了七天,结果肺炎都住了十一天;心脏手术没见焦虑忧愁,结果肺炎把自己搞得痛哭流涕!真是一段神奇的经历呀!
时隔一年,中间的几次复查都证明了手术的完美。原本的肺动脉高压没有了,原本一边大一边小的心脏也恢复成正常状态了!所有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感谢、感恩、感激。除此之外,不知道还该用什么样的话来收尾。
仓促的完成以上记录,也算是规整一下这段记忆。未来不可预知,之前的我未曾预见这次磨难,未曾预见这段磨难中的小插曲,但真正经历过后,当真体会到,生活这位睿智调皮的老人给我们的都是最好的安排。他让我沉稳冷静,让我敬畏生命,让我珍惜现在,让我感恩各个岗位的付出与探索。
所有的苦难,都没有什么大不了,不管怎样,每一个自己,都拥有爱我们的家人、朋友和无数在各自岗位上坚守付出的善良天使!这样的一切,总会给我们铸造出战胜各种磨难的最强武器!
坚守自己的正能量,书写人生神奇的旅程!
顶,彪悍的楼主大姐
没想到这么久的贴子又出来了。:)刚看到好多朋友说肺高不能手术的,我当时同病房有个大姐印象中是肺高110手术的。
骨头还是没长好
仔细看完,久久不能平复,需要多大的勇气呢~我朋友也是房缺,不过暂时没有医生建议手术,可能有待继续观察吧~大大咧咧的一个人,如果真的要手术,真的很难想象能够承受下来~对楼主,打心底的佩服!
看完突然觉得,我的介入好简单的说。。。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伴有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有手术的吗?
看了,泪了,只有我们自己才能真正体会到但是的感受,特别是ICU里的感受。我手术14年了,不知道需不需要要复查呢?
我也是房缺加肺高压,号手术的,10月22号住院,当时肺高压86,现在我也正常上班,就是疤痕永远留下了,看到疤痕心里就一阵阵的 难受,我现在每天爬楼梯锻炼,每天爬8楼,心跳加快,但是休息一分钟就能平复,请问大家术后都怎么锻炼的?我爬楼梯会不会使病又反复呢?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脏手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