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面神经瘫痪损伤

您的位置: &
外伤性面神经损伤31例疗效分析
优质期刊推荐定义/面神经损伤
疾病名称:面神经损伤所属部位:头就诊科室:脑外科症状体征:感觉障碍、其他症状
病因/面神经损伤
面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是颅中窝岩骨部及乳突部的骨折,该部约有50%的纵行骨折和25%的横行骨折伴发第Ⅶ颅神经损伤。特别是与岩锥长轴平行的纵行骨折,面神经最易遭受牵扯、挫伤或骨折片压榨而致早发型或迟发型面神经麻痹。
症状/面神经损伤
早发型者,伤后立即出现面肌瘫痪,患侧失去表情,眼睑闭合不全,口角偏向健侧,尤以哭、笑时更为明显,患眼常有暴露性角膜炎。如果面神经损伤在鼓索神经近端,则同侧舌前2/3味觉亦丧失。迟发型者常于伤后5~7天出现面肌瘫痪,多因出血、缺血、水肿或压迫所致,预后较好。
分型/面神经损伤
1.中枢型为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内囊、脑桥等)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从上到下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侧,即瘫痪面肌对侧),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和脑炎等。2.周围型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对侧,即瘫痪面肌对侧)。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说话不清晰等。
检查/面神经损伤
1.X线片检查。2、电生理检查,神经电反应及肌电图均为阴性则说明神经传导已中继,但还不能确定是解剖性断离还是生理性阻滞。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多次反复测试常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鉴别诊断/面神经损伤
面神经损伤的诊断可根据伤后麻痹的早迟和程度、电兴奋和肌电图的检查加以判定。通过病史不难与面神经炎鉴别,本病有脑外伤病史,病情较面神经炎重。
并发症/面神经损伤
面神经损伤常并发暴露性角膜炎。
治疗/面神经损伤
面神经损伤的治疗,由于面神经损伤后恢复的可能性较大,早期处理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采用地塞米松及适量脱水以减轻创伤反应及局部水肿,给予神经营养性药物及 钙阻滞剂,以改善神经代谢及血管供血状况,常能促进神经机能恢复。外科性治疗仅用在神经已经断离或严重面瘫经4~6个月的非手术治疗毫无效果的病人。其目的不仅在于恢复面肌的运动功能,而且有益于矫正容貌,解除患者心理上的压力。面神经术中误伤的颅内重建已有成功报道,不过,对外伤性面瘫尚无重建报道。早期行面神经管减压术,不仅效果欠佳,反有加重神经损伤之虞,故应慎重。在耳神经外科,对面神经膝部附近的损伤,则常经中耳或乳突入路早期探查面神经,发现断离即给予吻合。如系受压缺血则行减压术,并敞开神经外膜的结缔组织鞘。在神经外科对持久的完全性面瘫多采用替代修复手术,如面一副神经吻合术或面一隔神经吻合术,另外,面一舌下神经吻合术,由于利用舌下神经代替修复面神经之后,将引起一侧舌肌萎缩,影响语言和咀嚼,目前已少用。1、面—副神经吻合术此术是将副神经的中枢段与面神经的周围段行对端吻合,手术方法简单,成功率较高,大部分病人在术后3~5个月即有面部肌肉运动的恢复。其缺点是原副神经所支配的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将发生瘫痪和萎缩,而致垂肩。不过,若采用副神经的胸锁乳突肌支,保留斜方肢支,则可避免垂肩;或将舌下神经降支再与副神经周围段作一吻合,亦可减少垂肩的弊病。手术方法:在局麻或全麻下施术,病人仰卧,头偏向健侧。自患侧耳后乳突根部起,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前下至该肌中点稍下方,作一长约7cm左右的切口,分离皮下组织,首先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上端与腮腺之间行钝性解剖,借助手术显微镜小心识别并游离面神经,再沿神经干逆行而上直至茎乳孔,高位切断面神经,断端用生理盐水棉片保护备用。继而游离胸锁突肌前缘,再将该肌向外侧翻开,于其深面近中点之后缘,找出副神经的胸锁乳突肌支(斜方肌支与之并行继续向后进入斜方肌),将此支在紧靠肌肉处切断,并逆行向上游离,以期吻合时没有张力。然后,用7“0”无创缝线行神经对端吻合,缝合神经外膜4~5针已足。术毕,如常缝合切口各层,皮下置橡皮片引流24小时,术后给予神经生长因子以促神经生长。2、面—膈神经吻合术即将膈神经的中枢段与面神经的周围段行对端吻合。此术操作较面一副神经吻合复杂,需将膈神经自颈部游离,再经皮下逆行牵至面神经切口,与之吻合。但其优点是膈神经再生力较强,且两侧膈神经之间有较多的吻合支相连,同时,还纳入有第9于第12肋间神经的纤维,因此,一侧隔神经切断后,仅有暂时性患侧膈肌运动障碍,不久即可自行代偿而恢复。手术方法:暴露面神经的方法已如上述,仅将切口缩短至下颌角平面即可。另在锁骨上3~4cm处,以胸锁乳突肌后缘为中心,作平行于锁骨的切口长约5cm左右。分离皮下组织及颈阔肌,游离胸锁乳突肌后缘,将其向前翻开,显露前斜角肌。借助手术显微镜即可见膈神经由后上向前下越过前斜角肌之浅面,小心循神经切开筋膜,钝性分离神经至低位,并尽量向下游离,以便获得足够的长度,然后切断。继而沿膈神经中枢段向上分离,直到能将膈神经由胸锁乳突肌深面逆行引入面神经切口为止。最后在无张力的情况下,将膈神经中枢段与面神经周围段行端端吻合。如常缝合切口各层,皮下引流24小时。术后给予神经生长因子。
预防/面神经损伤
一般恢复良好的病人大多于伤后数日至3周内即有电反应阳性表现,如果伤后6~8周仍无恢复迹象出现则后果较差。所幸约有75%的面神经损伤可以恢复约15%,部分恢复,残留永久性面肌瘫痪的仅占10%。
日常禁忌/面神经损伤
多食:新鲜蔬菜,粗粮如豆类,黄豆制品,南瓜,玉米,洋葱,瘦肉,山楂,海带,大枣,苦瓜,丝瓜,冬瓜,黄瓜,甜瓜,香蕉,桑棋。忌: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不易消化,热性补药,热性食物,烟酒,羊肉、狗肉,动物肉,带鱼,辣椒。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0次
参与编辑人数:10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29:46
贡献光荣榜外伤后面瘫要早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面瘫中心 李健东
来源:健康报
  4个月前,24岁的女大学生敏敏(化名)被一辆大货车撞倒,当场昏迷。经检查有颅底骨折和颅内出血,医生为她清除了颅内血肿。术后第4天,敏敏醒来后发现嘴歪了,医生诊断为外伤性面瘫。她服用了3个月的中药,还用了针灸、理疗等方法治疗都不见效果,遂来到我院面神经研究室做了面神经减压手术。医生把压在她面神经上的两块碎骨片取了出来。术后,敏敏的面部肌肉运动基本恢复正常。&   面瘫的病因多种多样,医生会按面瘫发生的原因进行治疗。创伤性面瘫是面瘫中比较特殊的一种。人的面神经受到直接外力损伤后,有的人面神经会被骨折块压迫,有的人神经鞘膜内血肿压迫了神经,有的人面神经干脆就被切断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对创伤性面瘫可能没有效果,容易错过治疗时机,造成神经再生不良,导致患侧面部肌肉挛缩等后遗症。此类面瘫,一定要针对受伤的病因抓紧时间治疗。&   一般来说,外伤后一两周才缓慢出现的面瘫预后较好,外伤后即刻发生面瘫的很难自愈。但有时由于病情复杂,比如外伤后昏迷掩盖了面瘫的症状,临床上很难判断面瘫是否为即刻发生。过去,因为医疗技术水平有限,曾有过外伤后观察3个月,如果3个月后面瘫未恢复再手术的说法。现在看来这只是一种消极的等待,因为3个月后患侧面部肌肉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由于这些患者往往还有更严重的外伤需要处理,所以对面神经损伤的关注不得不放到第二位。但一旦患者病情稳定,就应开始治疗面神经损伤。现代的面神经外科已发展为建立在病因治疗基础上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不太可靠的经验已让位于先进的影像学和电生理检查技术,通过检查能够清楚地确认面神经受伤的部位和程度,帮助医生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另外,一些在腮腺肿物、中耳炎、听神经瘤手术后出现的面瘫,也应归结到外伤后面瘫的范畴。虽然这些手术目前有了较严格的操作规程,但有时为了切除严重的病变,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面神经的功能。对经过检查后诊断为面瘫不能自愈的患者,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或对面容有较高的要求,都应该尽快手术修复。因为神经是人体内自我修复功能最差的组织,创伤处的疤痕一旦形成,会给以后的神经修复带来非常大的麻烦。目前常用的手术有面神经减压、面神经改道吻合、神经移植、舌下神经跨接等。如果到了晚期无法对面神经进行修复,只能通过整形外科手术来修复面部肌肉功能。&&&&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颞骨外伤致面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颞骨外伤致面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兔外伤性面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损伤组与正常组实验动物的面神经的功能与组织学差异,测定其不同时间段内的相关数据,研究家兔面神经的损伤及其修复过程,完备兔面神经损伤模型的测量数据,为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寻找合适的干预时机。
方法:30只普通级成年新西兰兔,用电生理方法测定其面神经功能。分别对左侧颞外面神经主干施以压榨性损伤和双侧面神经横断性损伤,并于一期行右侧面神经横断性损伤处的神经外膜断端吻合术。损伤2,4,6w后,通过大体观察、电生理测定、显微结构观测及相应的组织学量化分析等手段,获取数据,比较每只动物的损伤神经远端和对照组未损伤神经。
结果:显微镜观察见损伤后2w大部分轴突颗粒状变性,线粒体肿胀,髓鞘松解,4w部分轴突恢复正常,6w后压迫组基本恢复正常结构,横断缝合组恢复较慢,其电生理功能与形态学相符。量化分析压迫损伤4w后轴突密度为68.88%,6w后为88.63%;横断缝合后4w为62.23%,6w后为83.25%。这些数据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兔面神经损伤2w后部分神经功能开始恢复,至6w功能基本恢复,横断性损伤后即使一期得以缝合,其恢复仍较压榨性损伤缓慢。对于临床研究神经轴突密度比部分轴突密度更为可靠。
学科专业:
授予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导师姓名:
学位年度: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面神经瘫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