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中带有血液,有四五天~一开始就唱的歌是浅棕色~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尿中有浅血是什么回事
来自于:河北|
提问时间: 17:14:22|
病情描述:
孩子的尿中有浅血是什么回事?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7267收到了:
建议应该积极选择复查彩超情况,注意预防结石的情况,注意少食生冷刺激性食物较好的,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4757收到了:
孩子的尿中有浅血这样考虑是存在肾部疾病是有一定关系的,采取做个B超和尿液检查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0992收到了:
一般是有些尿路感染,给孩子要常清洗一下的,外用流动的水冲洗,可以用点红霉素,服用阿莫西林治疗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肝病科医生
妇产科医生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liudada 于
13:21 编辑
& & 西木的运动降糖,始于晨跑。
跑步时最易体现出来的,是西木年轻时,在部队养成的军人气质。跑步中他总是:直身挺胸收腹,抬头两眼前视,上体略前倾;轻握两拳,手臂弯曲成九十度,两臂向后摆动到位;步履适中、步速缓慢。俨然一个在慢跑中的职业军人形象。
每当西木沿着他家“望犀楼”顶楼天坪的周边,随着“踏、踏、踏”的脚步声响起时,他已经沐浴在阳光初照的早晨,享受着晨光中的清凉,使一夜沉眠的浊气净扫。虽然清新的环境给了西木的感觉是那样的爽适,可他的心情依然沉重。
月复一月,不觉半年有余了。
百多天的晨跑,是有益?还是无效?在西木的心中直嘀咕。
在这段日子里,西木谨遵医嘱:降糖、降压药准时照服;老伴为西木的饮食降糖仍旧日夜操劳;血糖、尿糖天天监测;每天三十分钟的晨跑,雷打不动。所有这些,凡糖尿病人该做的,西木都不懈地坚持下来。
可从血糖监测中知道:除空腹血糖有所下降,餐后血糖却没有予定的那样好转。就是说:晨跑对餐后血糖的下降作用不明显。在晨跑中甚至还出现过两次低血糖反应。
问医生,医生说:“无论是晨跑,还是其它运动,都能保证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肯定是有益的。但若要具体针对糖尿病人运动降糖的需要,就有个何时运动?如何运动的问题了?”
清晨这个时段,血糖正处于低值,人体进行运动,会消耗大量的血糖、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医生还说:清晨空腹时,血浆胰岛素水平很低或缺乏,此时应避免体育活动,否则有时还会引起酮症。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原因是:酮症是由酮体升高而引起的一种症状。酮体是脂肪代谢的产物,脂肪分解产生大量脂肪酸,脂肪酸若超出了人的利用能力,便转化为酮体。说白一点,脂肪酸的利用,和人体内的胰岛素有关,酮症是由体内胰岛素极度缺乏而产生的一种症状。糖尿病人本来胰岛素就缺乏,清晨这个时段,胰岛素就更为缺乏,此时,人体对脂肪酸的利用能力最低,而脂肪分解所产生的大量脂肪酸若超出了人的利用能力,其无法利用的大量脂肪酸则转化为酮体。酮体升高称为血酮症,尿酮体排出增多称为尿酮,临床上统称为酮症,酮症就是这样来的。
所以,空腹晨跑对糖尿病人来说,是不合适的。
一般来说,轻强度运动、可选择在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开始进行最为适宜。但绝对不宜饭后立即运动,因为:一、刺激肠胃;二、导致血流分配紊乱。原因是:饭后消化器管需大量血液,可当运动时,因全身的肌肉活动也需要大量血液,两者相争,那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的紊乱。
基于上述原因,医生建议:为降低餐后高血糖,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开始运动,最为适宜。运动以慢跑为主,慢跑持续时间以四十分钟为好。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liudada 于
13:21 编辑
& &从此每餐饭后一小时开始的“餐后慢跑”,就成了西木生命运行中不可或缺的日常列行之事,天天如是,餐餐如是。
& & 对于一个把跑步和生命联系在一起的老人来说,跑步时如果有一个好环境、好场所,那将是锦上添花的事,无疑会大大增加对跑步的兴趣,跑步时也会使人特惬意,特轻松。西木的“餐后跑步”环境,真有点得天独厚:在老家,除自家"望犀楼"有宽大的顶楼天坪这个极为方便的"专用跑场"外,一出他家后门,还有“二中”的大运动场,和场内的“环形绿色跑道”,但由于不如在自家天坪跑步时的随意与跑后即可冲凉的方便,西木很少到“二中”的“绿色环形跑道”去跑步。
  跑步,对西木来说,已由降糖必需强制自己去跑而日渐蜕变为一种非常自觉的日常生活习惯。跑得也更为轻松,更为自在。
西木去珠海大女儿家小住时,女婿知道岳父有跑步的习惯,每次在双休日则必然随岳父在珠海的“绿道”上去跑步。
珠海的“绿道”,真是跑步的天堂。
碧海、蓝天、绿道;昂首,小步,慢跑。在珠海跑步锻炼,就是西方人在他们常说的那个“天堂”里,都找不到这么个好去处.
仰望蓝天,白云飘飘;展望大海,一波连一波的碧浪,一朵又一朵的浪花,真让你心胸宽广。当你昂首,小步,慢跑在略有弹性的绿道上,沐浴在绿荫斑驳的阳光下,享受着轻轻的海风的吹拂;被绿道旁高大的榕树垂挂着的一束束褐红色的长长榕须,在脸上拂来拂去;真让西木的跑步变得极为愉悦和轻松。
长住广西,小儿媳为了公公有一个舒适的户外活动场所,在选购新居时,特别看重“都市花园”那“出则都市,入则花园”的资质。当你还未走进“都市花园”那些装有电子锁的车道和人行道看似禁卫森严、但装潢得却极富人情味的大门入口时,你便有了一种享受人生的好感。随着你的脚步踏进“都市花园”的大门,那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你眼前看到的全是人行道旁的花坛花圃和中心花园装点出来的绿色世界。
沿着绿色,闻着花香,随着“踏、踏、踏”的脚步声,跑遍园区内那内三环、外三环宽阔的人行道,就恰好是西木“餐后慢步”所需40-50分钟的跑步时限。
西木就是这样一天三次地在清一色的磁砖铺就的花园人行道上,轻盈地跑步着,一天复一天,看似在消耗夕阳无多的时光,实为潜在的生命岁月的延长,在努力奋斗。
几年来,西木就这样从老家跑到广西,跑到珠海,无论走到哪里都坚持不懈地跑到哪里。跑步:不仅没有成为西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的负担,反而变成了他生活中的一种健康和美的享受。餐后慢跑配合着药物治疗、饮食治疗,硬使西木的高血糖降到比较满意的水平。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liudada 于
13:19 编辑
& & 早餐后的西木,跑完四十分钟的降糖慢跑回来时,尿急得他连拖鞋都来不及换上,就急步直奔卫生间,急于把因尿憋急得使下腹部都感到有点胀痛的尿撒出来。当他把尿液接盛在试杯中并畅快地感受到尿后格外的轻松时,西木猛地一惊!他看到了盛在透明的塑料杯中的尿液,不是往日的金黄,而是一片血红。他直觉地意识到:这是血尿! 西木头脑中激起的连锁反应是:糟了!终因糖尿病引起肾出了问题。
他急得连尿糖都没来得及测试,就跑进了卧室,去自测血糖,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几年来,西木自测血糖的操作,已经非常娴熟:从洗手间洗净双手,擦干水湿,到急步走进卧室,揭开血糖仪的盒盖,安装好血糖试片,把采血针安装到采血笔上,并采完指血,顺利地将指血准确地被血糖仪上的血糖试片吸进,八秒一过,血糖仪的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了标示血糖高低的数字。这一系列琐碎的操作过程,仅在一分钟内就搞定了。
西木一看,血糖仪的屏幕上清晰地显示:“8.3”,这是西木跑步回来后的“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数字。这组数字,标示出西木的血糖比较正常。这个正常就更增加了西木的疑虑?
自患糖尿病以来,由于西木的顽强意志。几年来他一贯遵从医嘱:坚持服药、控制饮食、运动降糖,紧扣这三连环,不敢稍有懈怠,致使血糖控制得比较平稳、正常。血糖被控制得比较正常且又平稳的今天,为什么还会出现血尿?真的是肾有问题吗?如果真是肾出了问题,那又真的是糖尿病引起的吗?如果确是这样,那么血糖控制得越来越好又如何解释呢?
当西木小心平稳地端着尿液杯,坐在小儿子正驶向医院的车上,思忖着这个有点对不上号的现象,这使一向自信的西木真的有点不敢相信自己了。
进到急诊室,医生听完西木的自述,便开出了尿检、血检、B超等检验单。
做完了这一系列的检验后,西木又小便了一次,“咦!”他看到了尿液依旧金黄。
西木便将这一情况又告诉了医生。医生说:
“再做一次尿检。”
下午,当西木拿着各项检验报告单回到急诊室,医生仔细分析后,告诉西木:
“肝胆、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偶然一次血尿,可能是因运动,使尿路出了点问题,造成尿路内出血所致。”
医生开了消炎药,嘱西木暂停运动三天。并安慰西木:
“没事。”
回来的路上,西木的小儿子对坐在副驾驶座上的爸说:
“肾没事就对了。本来吗,无缘无故,原本好端端的肾怎么会出问题呢。”
一场虚惊,使西木更加坚定了自信。
一个有着严重并发症的高危糖尿病人,能安然地走到今天,还使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且能保持平稳,是因为西木经常、及时地坚持自我监测血糖、尿糖起了关键作用。由于西木掌握了能及时了解自己身体状况这个十分有效的工具,所以对血糖就能准确地掌控,做到知己知彼。长期来糖尿病能安全、平稳地得以控制,当然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自我血糖监测,对糖尿病人来讲,至关重要。
注册:,精华:,
TA的每日心情开心5&天前签到天数: 263 天连续签到: 1 天[LV.8]以坛为家I
80岁!牛啊,佩服,佩服。
谢谢鼓励!&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谢谢分享!
谢谢鼓励!&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liudada 于
13:18 编辑
“三套马车”的自我疗法
& && &&&提起糖尿病的自我监测,就总会使人联想到糖尿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由病人自己掌控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再加上“自我监测”并称为“三套马车”的自我疗法。
糖尿病是终生需要治疗的疾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只能起指导性作用,疾病控制的好坏光靠药物是难以解决的,病人自己起了更大的作用。主动权掌握在病人手中。只有自己掌握了病情,才能及时因应地进行防治。因此,病人自己就是多半个医生。这就是糖尿病与其它疾病不同的地方。所以,糖尿病人需要自己学会观察病情,监测病情,这样才能保持长期、良好地控制病情,避免或缓解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糖尿病人的“自我监测”就有了与“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并称为“三套马车”的自我疗法的说法了。
几年来西木就是将这“三套马车”并驾齐驱:严加控制的“饮食治疗”;积极投入“运动治疗”;再加上坚持不懈地对血糖“自我监测”。才使得西木长期、良好地控制了病情。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liudada 于
13:17 编辑
& && &西木学会自我观察,自我监测病情,是从观察尿糖的变化开始的。那还是西木刚住院时的事了。有一天,西木和护士长在病室闲话,说起了糖尿病,护士长说:
“西木,你知道你得的病为什么叫糖尿病吗?”她笑了笑接着说:
“那是因为你的尿里面有糖,不信,你到药店去买一盒尿糖试纸来试一试。”
西木真的买回了一盒尿糖试纸,一试,尿糖试纸由兰色一下子变成了棕红色。
西木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医生,医生告诉他:
“尿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血糖的变化,一般情况下,血糖越高,尿中排出的糖也越多。所以,当尿糖试纸浸入尿液中2至3秒后即会变色:若试纸为蓝色,说明尿中无糖,代表为阴性,符号为-;呈绿色,说明每百毫升尿中含糖0.3到0.5克,符号为+;呈黄绿色,说明每百毫升尿中含糖0.5克到1.0克,符号为++;呈浅棕色,说明每百毫升尿中含糖1克到2克,符号为+++;呈棕红色,说明每百毫升尿中含糖2克以上,符号为++++。”
以上是识别尿液中含糖的多少。由于尿糖也是随着血糖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如果你要知道你的血糖的高低,可以随时用尿糖试纸观测尿液中的含糖量,便大体上知道你的血糖是高还是低了。测试尿糖较之测血糖是最为便捷、最为直观、成本也是最低廉的。
问题是:尿液在膀胱中储留的时间较长,它只能代表一段时间尿糖的高低,即使这一段,它也只是这一段时间尿中含糖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逐渐积蓄起来的混合液,即这段时间的平均含糖量。而不是像血糖那样,什么时候测定即能准确地标示出那个时候的血糖高低。这就是说:尿糖试纸测出的尿糖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用含糊一点的话来说,它只能是个大概数罢了。但这个大概数基本上也能告诉你的血糖波动的大体走向。观察尿糖还是可取的。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liudada 于
13:17 编辑
医生还告诉西木,糖尿病人在漫长的病程中要学会自己掌控自己的病情,这就必须要学会观察自己的尿糖不断变化的情况。能够反映自己糖尿病总体变化状况的是留取和观察一天中的四段尿。从这四段尿中可以大致看出一天中血糖的变化。
留四段尿的目的,也就是通过检查尿量及尿糖的变化来观察病情的变化。为进一步调整药物及饮食量提供依据。
四段尿的留取方法是:
第一段尿,早饭后到午饭前(7时30分至11时30分);
第二段尿,午饭后到晚饭前(11时30分至17时30分);
第三段尿,晚饭后至晚上睡前(17时30分至21时30分);
第四段尿,晚上睡前到次日早饭前(21时30分至次日晨7时30分);
将每段尿分别保留,记录每段尿的尿量及尿糖定性。
在一段尿中若有几次尿,应将尿液混匀,才能把尿糖试纸浸入尿液中测试以定性。
根据尿量及尿糖定性大致上可估计出尿中的排糖量。
一般情况下,尿糖定性越高,尿中排出的糖越多;在尿糖同等定性(若都为++++)的情况下,尿量越多,尿中排出的糖也越多。所以,糖尿病人一天中的尿量与尿糖定性和排糖量是成正比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无论是尿糖定性(+号多少)的好转还是尿量的减少,都可以视为糖尿病情有所好转。
在观察病情的变化中,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重要的指标。可如何从尿糖中来观察到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变化呢?
留空腹尿.空腹尿的留取方法是:
早晨起床后排去第一次尿(尿中含有储留进食八小时内的尿液),不予试用。至早饭前再排的这次尿液,即为空腹尿。
餐后尿糖的留取方法是:
每次用餐前排一次尿,不予试用,至餐后2小时再排出的尿液,即为餐后尿。
但是,尿糖的监测不能代替血糖的监测,因为有肾糖阈增高的糖尿病人,其尿液始终呈阴性,即在尿糖试纸上呈蓝色,尿液对试纸不起变色作用。还有部分老年人,特别是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因肾糖阈增高也有此现象。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以血糖的自我监测为主。能自备袖珍血糖仪自查血糖为最好。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liudada 于
13:15 编辑
&&血糖自我监测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石,血糖监测结果,可判断糖代谢紊乱的程度,继而拟订降糖治疗措施,评估治疗效果,以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目的。严密监测并严格控制血糖能明显减少及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进展。所以,自测血糖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自我法疗”这个“三套马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西木的自我血糖监测始于出院回家后。
当他第一次揭开罗氏活力型血糖仪那深蓝色的盒盖,面对那小巧精致带屏幕的仪器,愣怔了半天。想到自己老来的命运竟然和这个小东西要紧密地连系在一起。真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透过这小小的“血糖仪”可以让你看到自己体内的血糖波动:是好是坏。由此你可全面、精细地控制糖代谢紊乱,控制血糖的总体水平,降低漂移幅度,缩短高血糖的持续时间,从而更有效地预防与糖尿病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以更长地延续你的生命,使你能健康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西木一开始,就是从这个高度认识到自我监测血糖的重要意义的。
可他自测血糖的实践却起点很低。是从胡乱无序、想测就测的随机血糖抽测开始:每次抽测只能看到眼前的血糖是好是差,没有系统、连贯起来综合评估。这次测到高,那次测到低,毫无目的,也不系统,既找不出规律,更看不出予示性。很长一段时间就是处于这种盲目的监测中,走了一段弯路。
& && && && && && &&&
应 变& &&&
& & 当西木看书正迷,下班的儿子儿媳回家了,他抬腕一看表,时间不觉已到晚七点,便赶紧放下手中的书,去洗手间洗手,去厨房拿碗筷,忙着去做和老伴约定的分工:老伴掌大厨他跑堂。
& & 当西木把餐桌抹净,把椅子挪正,把碗筷摆好,进厨房把老伴炒好的菜一盘一盘、一碗一碗地端上餐桌后就忙着顾自己的事,去测“餐前血糖”。还好,血糖仪屏幕上显示出:“5.3”,当时正晚七点十分。这是西木身患糖尿病以来少有的正常血糖值。心里一高兴,随着儿子的一声:“爸,吃饭了。”
就忙着上了餐桌。吃饭时,儿媳还特意把西木喜欢吃的红烧肉挪放在他这一边。当西木望着油光闪闪,深酱红色那一块块嫩豆腐似的红烧肉,伴随着飘逸出的肉香,顿时勾起了他旺盛的食欲,还好,几年来的饮食控制习惯,餐桌上的美食虽使他馋涎欲滴,但他还是很节制,一餐下来,定量该吃的主食没有多吃,难吃的“蔬菜沙拉”照常吃了,不该多吃的,再怎么馋也不敢多吃。
餐后,西木本应去“降糖慢跑”,但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不停地下着雨,只好困坐客厅,毫无兴趣地望着电视屏幕上的喜羊羊,懒羊羊,这是小孙女喜欢看的频道。干脆,西木不看电视,他转过头来,专看他心爱的小孙女,看最能激起他愉悦心情的这道家庭风景:小孙女刚满五岁,坐在与电视机相向的长沙发上,嘴唇含着娇嫩的小手指,明亮的眼睛专注的看着电视,时而微笑,时而浅笑,看到高兴处,笑声叽叽,甚至双肩抖动,大笑不止;当剧情转换,她平心静气,一动不动,右手示指还竖贴嘴唇,轻声嘘气,以示不许说话出声;看到轻松快活的情节,她甚至在沙发上站起来,扭腰摆臀;高兴时,双手紧贴头部,掌面朝外,不时煽动,摹拟动物行为,舞之蹈之;情节紧张,她小拳紧握,使劲挥动,……
伴随着小孙女丰富的肢体表情,西木间接地读出了剧情的发展和情感的共鸣,使他虽超然在外,却乐在其中,享受小孙女给他带来的人生快乐。
就在这闲暇,安逸,甚至有点飘飘然时,“噹”的一声,报时钟声猛地把西木惊醒:“九点”了。离做“餐后2小时血糖”仅差10分钟。这时只见西木仓促地走向卧室,准备去测血糖。
血糖测定,血糖仪屏幕上显示出来的数字让西木心里吃了一惊;15.6。餐后两小时出现了如此反常的高血糖,今天怎么啦?他禁不住回过头来,梳理一天来做过的事,吃过的东西,想想到底是哪里出了疏漏:啊!想起来了,晚餐前他忘记了吃药!药啊!药;还有,餐后因下雨,没有运动,难怪血糖居高不下。想到这,为了弥补,还来得及,他立马去做以往雨天常做的爬楼梯。上下10层,一上一下,往返五次,半个多小时在气喘吁吁中过去了,稍憩再测血糖,一看血糖已降到8.7,下去了。
西木就是这样通过血糖仪,能及时知道自己的血糖波动情况,因而能适时地应变而调整饮食、运动,使血糖能平稳地趋于保持正常。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liudada 于
14:57 编辑
有序的自我监测
& & 西木一天监测血糖的时间,分布为七个点,分别为清晨空腹血糖,午餐、晚餐前血糖,三餐后血糖以及睡前血糖。
(1)检测早起空腹血糖:空腹血糖能代表一个人的胰岛素分泌的正常与否;如果你是正在医患的糖尿病人,空腹血糖的高低,还可以说明你晚间用药是否可以控制血糖到次日清晨。
因为:空腹血糖间接反映在没有应激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机体自身的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空腹血糖还可以体现降糖药的远期疗效,对于长期使用降糖药的患者来说,空腹血糖的良好控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空腹血糖,是指停食后8至12小时后的血糖。
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点至7点采血,采血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
(2)检测午餐、晚餐前血糖:餐前血糖的高低,是为患者提供将要摄取食物的多少时的主要调整依据,所以当西木对血糖的高低把握不住时,就要在餐前抽测血糖,以确定该餐的主食量。
(3)检测三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可代表因进食刺激后胰岛素的分泌情况。也可以反映出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的情况。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餐后2小时血糖,有时比空腹血糖更重要,这是因为有些糖尿病人空腹血糖并不高,但其胰岛素分泌功能已经受损,受高糖刺激后反应迟缓,而出现餐后高血糖。所以,餐后2小时检测出的血糖高低,便可以反映出饮食控制的好差和药物治疗的效果。这样,便可以更准确地指导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
这里要注意的是:餐后2小时血糖应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记时到满2小时为止。由于胰岛素在你吃第一口饭时的刺激下就开始分泌,所以千万不要以为餐后是吃完饭以后。
(4)检测睡前血糖:目的是为防止出现夜间低血糖或清晨空腹高血糖时,应提前采取补充血糖或予先采取降糖措施。
当然,西木也不是天天要监测“七个点”。特别是近两年,他的血糖趋于接近正常和相对平稳时,一般是每周监测一天,甚或半个月才系统地监测一天。平时只有当把握不住或饮食反常,生活习惯被打乱时,才会系统地进行血糖监测,甚或还要加测随机血糖,以掌握血糖的动态,便于随时采取应变措施。
其实西木更多的是每天按“尿糖测试日志表”来监测自己血糖的波动。
后附“尿糖测试日志表”
据审阅过这份“日志表”的医生说:这份表很专业,也很实用。操作很简单,一天的血糖变化,一目了然。如果进餐的时间有更改,只要把改动的时间顺延,那就同样可以看出餐后一小时、二小时……的血糖应该是多少,实测的血糖是多少,两相参照,心中全有数了。
因为这份表是“日志表”,你只要把它保存起来,一个月、一年的情况全都历历在目。
尿糖测试日志表
早 晨上    午中    午晚& && &&&间
治疗活动时间3.00以后6.307.008.00以后12.0012.301.30以后6.307.008.00以后
内容 服药早餐开始运动及其它服药午餐开始运动及其它服药晚餐开始运动及其它
尿糖检测正时
7.007.308.009.0010.0010.30 12.301.001.302.303.304.00 7.007.308.009.0010.0010.30
起床后早空餐腹前尿餐后半小时餐后一点餐后二点餐后三点餐后三点半服药前餐前尿餐后半小时餐后一点餐后二点餐后三点餐后三点半服药前餐前尿餐后半小时餐后一点餐后二点餐后三点餐后三点半
血糖抽测时&&间
血糖值正常
6.910.510.07.86.96.9 6.910.510.07.86.96.9 6.910.510.07.86.96.9实测
注:根据个体化情况,可选择其中某一时段(点)或几段(点)进行检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开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