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水泡脚气怎么治用什么药?脚气怎么治疗?脚气治疗的方法是什么

病情分析:
你的情况应该是属于不注意卫生导致的真菌感染症状
指导意见:
一般治疗的原则是多吃些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一般用达克宁效果很好,也可口服斯皮仁诺或酮糠唑,还可以采取中药进行治疗有苦参,黄精,白藓皮,鹤虱子,百部,土槿皮,大枫子.水煎适量浸泡患处,洗后涂硫酸膏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这个应该就是由于脚气病出现的这个情况的。
指导意见:
这个建议你还是可以使用足光散进行泡脚的,这个是可以治疗你的这个情况的。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考虑是有真菌感染引起的,这个是有反复的接触真菌感染的袜子等引起的。
指导意见:
你好,对于这种情况,你是可以使用硝酸益康唑喷雾剂来治疗的,必要时候是可以使用氟康唑胶囊或者伊曲康唑胶囊来治疗的。
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水泡型脚气
脚气是夏季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水泡型脚气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盛夏双脚出汗多,脚气真菌活动活跃,所以应抓紧防治,以下介绍一下水泡型脚气产生的原因。
1、真菌感染因素。水泡型脚气的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 其次为须癣毛癣菌、断发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
2、环境季节因素。水泡型脚气的发病与环境和季节等因素有关, 湿热地区和高温季节尤为多见,所以应在必要的时候加以重视护理。
3、个人生活环境因素。水泡型脚气与一些特定的人群或职业有关, 易感人群有运动员、煤矿工人、士兵、糖尿病及艾滋病患者等, 与足部多汗、穿紧的鞋子或免疫功能受损等因素有关。
4、传染性因素。水泡型脚气具有家族聚集性和传染性,在游泳池、浴池等公共场所或在家庭中接触患者用过的物品可造成传播。
水泡型脚气不是只有在夏季才会出现,一年四季内均可发病,只是以热天多见。而且多见于足多汗或经常穿透气性差的雨鞋、胶鞋的人,所以一定要了解清楚发病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防治。
水泡型脚气比较顽固,复发性很强,想根治没有很有效方法。因为脚气这种病很特殊,由于穿鞋、脚底潮湿等原因导致细菌生存力很强。一般患脚气的人冬天不犯,夏天会复发。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个治疗水泡型脚气比较有效的方法。
1、准备几盒克霉唑乳膏,一般药店都有售,价格很便宜,几毛钱一盒。没必要买很贵的那种,克霉唑系列有的确实很贵,疗效较好,但对人的皮肤刺激也很大。
2、抹药前要仔细清洗双脚,可以用盐水泡一泡,能杀菌消炎,对治疗脚气有一定作用。洗完脚后要及时擦干了,注意洗脚盆、擦脚毛巾都要自己用,千万不要被家人使用,以免传染脚气。
3、打开乳膏后,用棉棒沾取黄豆粒大小的药膏均匀涂抹于长水泡的脚面上。涂抹完后不要急着穿鞋,要让脚先晾一会儿,同时让药膏慢慢渗进皮肤里。克霉唑是治疗皮肤癣比较有效的药,它能抑制有害细胞的生长。但需要坚持涂抹才可。
4、注意药膏的涂抹时间,最好在睡前和出门前较好。晚上睡觉可以让脚充分休息,药效能直达皮肤里面,杀灭病菌。出门前涂抹药膏,晾好脚后穿上袜子,这样可以把病菌捂死。
5、一般涂抹药膏一个星期是一个疗程。最好不要连续涂抹超过两个疗程,毕竟任何膏药都有副作用,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激素。
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涂抹治疗对水泡型脚气的治疗效果时比较好的,但同时要注意保持脚部清洁与干爽,必要时口服抗真菌感染药物如氟康唑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避免抓挠,防止出现感染。
脚气一般分为水泡型,糜烂型,角质化过度型三种类型,而水泡型脚气主要是在皮肤表面形成脓包,具体表现为疼痛,并且奇痒难忍。水泡型脚气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还有以下几方面。
1、脚臭。脚臭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局部多汗和细菌真菌感染有关,脚气许多人足部多汗,当穿不透气的鞋时,汗水把局部皮肤的最外层角质层泡软,寄生在局部的细菌和真菌能分解皮肤代谢物,产生难闻的恶臭,分解汗液中的尿素产生刺鼻的氨,加上汗液中含有的乳酸等本身有类似于酸奶的味道,几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就成了难闻的臭味,特别是当脚在鞋子内捂了很长时间后,脚臭的味道更重。
2、足缘部起水泡。水泡多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泡,不易穿破,泡液澄清呈黄白色。随着病情的加重,损害不断地向四周扩展蔓延,有的可融合成大泡,周围无红晕。水泡出现数日后自然吸收,表面脱屑,此起彼伏,反复发作。同时会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皮肤干燥。满脚脱皮,或脱屑微痒,冬季出现裂口,夏天出现起泡。还有一种表现则在脚趾间浸渍发白,糜烂并有流水等。
水泡型脚气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足部的病变,患者一定要及时发现问题尽早就医。
得了脚气,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在日常的饮食上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这种病情呢?
1、饮食上的注意事项。
(1)有水泡型脚气的患者在日常的饮食保健上应试着摄取大量的生鲜蔬果、烘鱼及烘鸡肉(不含皮)等,避免可乐饮料、谷类、加工食品、糖等食物。另外,饮食应以清淡为宜,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发物,勿食油炸、油腻食物,还要戒烟酒。
(2)适宜的食物有:主食及豆类应选择未被精磨的小麦粉、大豆粉、小米、玉米、大米等。肉蛋奶类应选择瘦猪肉、猪肝、鸡肝、蛋类等。蔬菜可选择萝卜、茄子、白菜、冬瓜等。水果可选择苹果、梨、葡萄等。其他类可选择多吃葵花籽、花生、腰果、杏仁等干果。
2、合理应用中药调理。
(1)葛根,白矾、千里光各等量。将上药烘干研末,密封包装,每袋约重40克,每次取粉剂1袋倒入盆中,加温水约毫升,混匀足浴,每次20分钟,7日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2)白鲜皮40克,苦参、黄柏、苍术各30克,防风20克,荆芥穗、枯矾各10克,蛇床子、地肤子、黄精、藿香各50克,葱白4枚。上药加水约3000毫升煮沸,待温时将双脚浸泡在温液中lO—15分钟,每日2次,一般用药4-5剂即可。
脚气的治疗是一个慢过程的治疗,患者在治疗脚气时一定要坚持长时间的治疗,不能刚有好转后就停止治疗,这样很容易使脚气复发,而且更严重,在治疗脚气时尽量不用激素类的止痒药物,在日常的饮食保健上做足健全的工作。
水泡型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但是,水泡型脚气的检查并不难,因为其临床特征是非常明显的。
1、水泡型脚气的症状比较明显,所以一般情况下是无需特殊的检查的。若要进行检查,可取新鲜水泡的泡壁或深层皮屑进行真菌镜检,可发现菌丝与孢子。
2、根据水泡型脚气典型的临床表现,其诊断也不难。但不典型的足癣常常容易和足湿疹、掌跖脓疱病及汗疱疹等相混淆,应注意鉴别,应用真菌检查常有助于明确的诊断。
要预防水泡型脚气并不难,只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就能很好地预防该病。
1、要保持脚的清洁干燥,汗脚要治疗。勤换鞋袜,趾缝紧密的人可用草纸夹在中间,以吸水通气,注意鞋子要通气良好。
2、不要用别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经常处理,用漂白粉或氯亚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传染脚气。
4、预防鞋柜传染脚气
如果家中有人患脚气,被真菌污染的鞋子在阴暗不通风的鞋柜中,很容易使真菌大量繁殖。而且,散落在鞋柜里的皮屑,也带有很多真菌。本来很干净的鞋子,如果放在这样的鞋柜里,就可能沾染上带菌的皮屑和被邻近的脏鞋”所污染,感染真菌,如果穿了这样的鞋子,就可能患上脚气或灰指(趾)甲。因此,脚气患者不仅要积极用药物治疗,平时更要注意清洁鞋袜,还要特别注意的是,鞋柜也要经常通风、晾晒。如果鞋柜不能移动,应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入干燥剂,祛除潮气。
5、清洁鞋柜的同时,别忘用干抹布把鞋子擦拭干净,并在鞋内塞入一些用香料、茶叶、竹炭做成的除臭包,以消除病菌、异味。另外,选择鞋柜时注意,别挑选向里斜放式的,因为这种设计很不利于清洁,而向外斜放式的鞋柜,易拿、易清理。鞋柜里存放的鞋,最好以家庭成员,分出不同的鞋区,如男用、女用、儿童用等区域,也可以按常用和不太常用来区分,以避免相互间传染。
如果能做好以上的注意事项,那么预防水泡型脚气或其他类型的脚气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了。
相关知识点
联系编辑:吴佳子
联系邮箱: .cn (#改为@)
联系电话:020-8求问水泡型脚气怎么根治啊?用了一些药都越用越严重呢
     就是有很多聚集性水泡的那一种啊,范围越来越大了,烦死了
09-09-14 &匿名提问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  脚气是足癣的俗名。有的人把“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医学上的“脚气病”是因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脚气”则是由真菌(又称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足癣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传染至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中医称脚气为“脚弱”。《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风毒脚气方》:“然此病发,初得先从脚起,因即胫肿,时人号为脚气。深师云:脚弱者,即其义也”。  [编辑本段]【中医描述】  脚气,病名。即《肘后备急方》卷三。古风缓风、壅疾,又称脚弱。因外感湿邪风毒,或饮食厚味所伤,积湿生热,流注腿脚而致病。其证先见腿脚麻木,酸痛,软弱无力,或挛急,或肿胀,或萎枯,或发热,进而入腹攻心,小腹不仁,呕吐不食,心悸,胸闷,气喘,神志恍惚,语言错乱等。治宜宣壅逐湿为主,或兼祛风清热,调血行气等法。《医学正传·脚气》:“故为治者,宜通用苍术、白术之类以治其湿,知母、黄柏、条芩之类以去其热,当归、芍药、生地黄之类以调其血,木瓜、槟榔之类以行其气,羌活、独活以利关节而散风湿,兼用木通、防己、川牛膝之类引药下行及消肿去湿。”常用方剂如鸡鸣散、济生槟榔汤、防己饮等。《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等方书中,有大豆、乌豆、赤豆治脚气的记载,可用作辅助疗法。脚气有干脚气、湿脚气之分。湿脚气中又有寒湿脚气、湿痰脚气、湿热脚气、湿毒脚气等。此外,还有风毒脚气、瘴毒脚气、脚气冲心、脚气入腹、脚气迫肺等多种类型。又有按六经分类者。[编辑本段]【干脚气】  病名。脚气病之一。指脚气之足膝不肿者。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因素体阴虚内热,湿热、风毒之邪从热化,伤及营血,筋脉失养,证见足胫无力,麻木酸痛,挛急,脚不肿而日见枯瘦,饮食减少,小便热赤,舌红,脉弦数等。治宜宣壅化温,和营清热,用加味苍柏散或生干地黄丸等方。  【湿脚气】  湿脚气为脚气病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指脚膝浮肿之脚气病。水湿之邪感受于下,经络不得宣通而致病。证见足胫肿、麻木而重,腿膝软弱,小便不利,脉濡缓,苔白腻;或有在胫前生臁疮者。治宜宣壅逐湿为大法,用鸡鸣散加减,或选用除湿汤、槟榔散、加味二妙丸加减。湿热偏胜者,证见口渴溺赤,脉濡数、苔黄腻,治以宣通清利化湿法,用防己饮加减。   足癣,中医又称湿脚气、脚气疮,俗称烂脚丫。湿脚气是临床中比较常见而又难治的病症。中医认为,引起湿脚气的原因有久居湿地,或水湿浸淫,或夙体有湿,郁而化热,湿热走注于下;或过食辛辣生热,热蕴而生湿,湿热胶结而下注;或寒湿浸淫,或淤血血阻脉等。南京春夏之交气候闷热、潮湿,故此病发病率较高。   中医理论认为,湿脚气虽为皮肤病,但与人体五脏六腑、经络及各器官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内治方法亦不容忽视。在采用外治方法的同时,可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湿脚气当以清热利湿、温阳散寒、解毒杀虫、止痒止痛为治则。常见有三证:湿热脚气、寒湿脚气、淤血寒毒。辨证分治:1.湿热脚气证:主要症状表现有脚趾间或足底部潮湿糜烂,瘙痒,或浸淫流黄水,或红肿溃烂蜕皮,甚至脚趾肿胀,舌红,苔黄,脉沉或无变化。其治当清热燥湿,温化止痒。可选用苦参矾石汤,既可内服又可外洗。2.寒湿脚气证:主要症状表现有脚趾间或足底部潮湿糜烂,瘙痒,或浸淫黄水,或麻木冷痛,或溃烂蜕皮,手足不温,甚至脚趾肿胀,舌淡,苔白,脉沉。病变证机是寒湿浸淫,肆虐肌肤营卫,导致肌肤既不得气血所荣又被寒湿所肆虐,以此而变生为寒湿脚气病理病证。其治当散寒除湿,温化止痒。可选用鸡鸣散,本方既可内服又可外用。3.淤血寒毒证:主要症状表现有脚趾间或足底部潮湿糜烂,瘙痒,疼痛,或浸淫流脓血水,脚趾颜色暗紫,或痒痛,或溃烂蜕皮,甚至脚趾肿胀,舌质暗,苔薄,脉沉。病变证机是淤血内阻,淤血与寒毒相结而浸淫肆虐,以此而变生为淤血寒毒病理病证。其治当活血化瘀,散寒解毒。可选用桂苓乌头汤,本方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内服方剂也可选龙胆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处方,可选用中成药如:MR3老中医龙胆泻肝丸、双黄连口服液等。外用方剂可选用:足癣粉、六一散加明矾粉、二矾汤、皮肤外洗二方或苏蒲洗方、藿黄浸剂、鹅掌风浸泡方、苦矾洗涤剂、清湿杀虫方等,也可选用各种癣药水外搽,如宝岛癣水、复方土槿皮酊、普癣水等.[编辑本段]【诊断】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真菌型脚气: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脚癣、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由于真菌型脚气没治好,多种病菌复合感染成脚癣造成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瘙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4、糜烂型:由于随意用脚气药产生抗药性后,脚表皮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编辑本段]【治疗方法】    1.家庭用药  (1)糜烂型:先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1%雷佛奴尔溶液浸泡,然后外涂龙胆紫或脚气粉,每日2次,待收干后再外搽脚气灵或癣敌药膏,每日2次。  (2)水疱型:每日用热水泡脚后外搽克霉唑癣药水或复方水杨酸酊剂一次。皮干后再搽脚气灵或癣敌膏。  (3)角化型:可外用复方苯甲酸膏或与复方水杨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涂药后用塑料薄膜包扎,使药物浸入厚皮,便于厚皮剥脱。  (4)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足光粉治疗各型脚气,疗效显著,每晚泡脚一次,3次奏效。具体用法可见说明。  (5)用能100%杀菌且安全无副作用的治又防(脚气专用)早晚一次,喷于患处,具体方法可见说明。经临床认证99.93%的患者通过用这个药治愈脚气,成功摆脱脚气所带来的痛苦。  2.中药及偏方  (1)枯矾、黄柏、五倍子、乌贼骨,任选一种研末备用,洗净脚后撒于患处。适用于糜烂型。  (2)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各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对水疱型或有感染时应用有良好效果。  (3)白凤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选—种,放入半斤醋内,浸泡一天后,于每晚临睡前泡脚20分钟。连续治疗7天,对角化型有良效。  (4)木瓜30克,甘草30克。将上药水煎取汁,侯温后足浴5—10分钟,每日2次,每天1剂,连续5—10天。  (5)藿香30克,黄精、大黄、皂矾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将上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备用(浸泡时每天摇动数次).使用时取药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5—天。  (6)丁香15克,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30克,黄柏、地榆各20克。上药水煎取汁,而后将药液候温洗足,每次10—15分钟,每日5—6次,每日1剂,每剂可用2次。  (7)葛根,白矾、千里光各等量。将上药烘干研末,密封包装,每袋约重40克,每次取粉剂1袋倒入盆中,加温水约毫升,混匀足浴,每次20分钟,7日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8)白鲜皮40克,苦参、黄柏、苍术各30克,防风20克,荆芥穗、枯矾各10克,蛇床子、地肤子、黄精、藿香各50克,葱白4枚。上药加水约3000毫升煮沸,待温时将双脚浸泡在温液中lO—15分钟,每日2次,一般用药4-5剂即可。[1]  3.脚气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  4.用药治疗的同时,对病人穿的鞋袜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日光曝晒或开水烫洗,最好用布块蘸10%福尔马林液塞入鞋中,装入塑料袋封存48小时,以达灭菌目的。  5.如果有臭味,有叩破的,用酿造醋点脚趾缝,擦脚。坚持一周,两天见效。用酿造醋。 泡了以后,有醋味,没有臭味。   特别省事,简单,一袋醋够用半年,强烈推荐试试!!   希望有帮助,希望有脚气的朋友试试  1.黄豆米皮糠(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2.红枣陈皮赤豆汤(民间方)  主治:脚气肿痛。  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  用法:将陈皮、赤豆、花生仁、红枣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注:一方无陈皮,一方再加大蒜无陈皮。  3.麦芽煎(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麦芽适量。  用法:将麦芽用水煎服。  4.冬瓜赤小豆(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大冬瓜一个,赤小豆130克。  用法:将冬瓜切盖去内瓤,装入赤小豆,放糖水中煨熟淡食,或焙燥为丸食,或加水煮至烂熟,分二、三次食。  按注:一方无大冬瓜加蜂蜜也可。  5.皮骨黄豆(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陈皮3克,羊脚骨150克。  用法:将黄豆、陈皮与羊脚骨用水炖烂,适加调味品盐等食用。  按注:一方无黄豆。  6.青鱼煮韭黄《民间便验荟萃》  主治:脚气。  配方:青鱼500克,韭黄250克。  用法:青鱼洗净,加韭黄煮食。  7.白扁豆散(民间方)  主治:脚气浮肿。  配方:白扁豆适量。  用法:磨成粉,饭前每次10克,用灯心草煎汤调服,每日3次。  8.花生红枣凤瓜汤《食疗百病》  主治:脚气。  配方:花生90克,红枣10粒,鸡脚10只,瘦肉120克,陈皮1/4个。  用法:红枣去核,与余料齐洗净。鸡脚连同瘦肉飞水冲净。陈皮水先煲沸,加入各材料煲2~3小时,调味即可。佐餐食。  按注:一方不用鸡脚、瘦肉,加饭豆。  9.米糠饼《食疗大量病》  主治:脚病。  配方:米糠50克,面粉50克,红糖适量。  用法:面粉与米糠加水合均匀,加入化好的红糖,按常法煎成饼。当点心食。  10.谷皮糠粥《食疗百病》  主治:脚气病。  配方:粳米50克,新鲜谷皮糠适量。  用法:粳米洗净煮为稀粥,待粥成时把谷皮糠调入粥中煮至粥稠。作早晚餐。  11.紫菜车前汤(民间方)  主治:湿性脚气。水肿。  配方:紫菜、车前子适量。  用法:水煎服。  脚气的根治和预防:  1、选用100%的杀菌产品。   2、对脚气病菌接触后进行预防杀灭脚气接触到的病菌。   3、治疗时不能损害健康皮肤。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以前和我合租的室友,好像用什么叫拉法脚气净的药治好的,他是脚趾有水泡,痒,好像脚丫还有点烂,经常见他洗完脚后用手挠痒,抠皮,好像在淘宝买的药,去淘宝站搜索下看能不能找到。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泡脚气怎么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