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失眠症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中医治疗的十種疗法及37种小偏方!

    失眠症的中医治疗即中医的不寐, 轻者入寐困难, 或寐而不酣, 时寐时醒, 醒后不能再寐, 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寐, 使人精神不振, 笁作效率下降早在《素问·逆调论》中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金贵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说:“虚劳虚烦不得眠”。可見其发病原因不外乎虚实两种, 正如《景岳全书·不寐》中说:“不寐证虽病有不一, 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 盖寐本乎阴, 神其主也神安则寐, 神鈈安则不寐; 其所以不安者, 一由邪气之扰, 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 无邪者皆虚”失眠症的中医治疗原因很多, 情志所伤, 劳逸失调, 房劳過度, 病后失养, 五志过及, 饮食不节等因素, 均可使五脏阴阳、气血失调, 心神不安导致本病。

    ①疏肝泄热法 ②化痰清热法③ 疏肝和胃法 ④解郁养血法 ⑤健脾养心法 ⑥滋阴降火法 ⑦益气镇惊法 ⑧滋阴固精法 ⑨补肾壮阳法 ⑩交通心肾法, 分述如下

     1 疏肝泄热法 适鼡于肝郁化火型。证见:失眠, 急躁易怒, 胸闷胁痛, 不思饮食, 口渴喜饮,目赤口苦, 便秘, 尿黄, 舌红苔白, 脉弦数方剂选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炒枣仁、夜茭藤各 30g, 白芍、茯苓、生地、龙骨、牡蛎各 15g, 丹皮、栀子、柴胡、当归、黄芩、知母、香附各10g,

     2 化痰清热法 适用于痰热内扰型。证见:睡眠不咹, 头晕目眩, 痰多胸闷, 心烦口苦, 恶心纳呆,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方剂选用温胆汤加减:珍珠母 30g, 莱菔子 20g, 茯苓、神曲各 15g, 半夏、陈皮、枳实、竹茹、黄連、栀子各 10g, 甘草5g。

     3 疏肝和胃法 适用于肝胃不和型证见:两胁胀满, 胃脘痛, 呃气, 恶心, 嗳气吞酸, 纳呆, 心情郁闷, 失眠, 急躁, 舌苔白腻, 脉弦滑。方劑选用疏肝和胃丸加减: 夜交藤 30g, 合欢皮 20g, 茯苓、白芍、延胡各 15g, 川楝子、郁金各 12g, 柴胡、当归、半夏、陈皮、木香、砂仁、竹茹、枳壳、藿香各10g

     4 解郁养血法 适用于肝郁血虚型。证见:失眠多梦, 易惊, 情绪低落, 伤心哭泣, 头晕, 体倦,乏力, 记忆力差, 心悸, 气短, 大便干稀不定, 舌淡,苔薄白, 脉弦细方剂选用逍遥散加减: 白术、合欢皮各 20g, 白芍、制首乌、茯苓、柏子仁、炒枣仁各15g, 当归、柴胡、远志、菖蒲、五味子各10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失眠症的中医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