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和东方人的思维方式式有什么区别

阿兰·麦席森·图灵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阿兰·麦席森·图灵
艾伦·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被誉为“科学之父”和“之父”。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提出了“”和“”等重要概念。(ACM)设立的以其名命名的“”是界最负盛名和最崇高的一个奖项,有“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之称。日出生于,1931年进入,师从著名数学家,1938年在取得博士学位,二战爆发后返回,曾经协助军方破解的著名密码系统,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因图灵的同性恋倾向,他于1952年被起诉(这种行为在当时的英国仍属刑事犯罪)。 为了继续科研工作,他接受了治疗注射(
)代替牢狱之刑。 图灵于日去世(从中毒), 勘验确定他的死亡系自杀。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2013年追授。艾伦·麦席森·图灵是一名是世界级的长跑运动员。他的马拉松最好成绩是2小时46分3秒,比1948年金牌成绩慢11分钟。1948年的一次跨国赛跑比赛中,他跑赢了同年奥运会银牌得主(Tom Richards)。外文名Alan Mathison Turing国&&&&籍民&&&&族出生地英国帕丁顿出生日期1912年(年)6月23日逝世日期1954年(年)6月7日职&&&&业数学家,逻辑学家,密码学家毕业院校国王学院,代表作品《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机器能思考吗?》《说说显微镜》《左右周期性的等价》血&&&&型O型传&&&&记《艾伦·图灵传》传记片《模仿游戏》
英国、,被称为计算机之父,之父。1931年图灵进入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二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后曾协助军方破解的著名密码系统,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1]图灵
1912年生于英国伦敦,1954年死于英国的,他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许多人工智能的重要方法也源自于他。他对计算机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提出的有限状态自动机也就是图灵机的概念,对于人工智能,他提出了重要的衡量标准“”,如果有机器能够通过图灵测试,那他就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智能机,和人没有区别了。他杰出的贡献使他成为计算机界的第一人,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将计算机界的最高奖定名为“图灵奖”。
上中学时,他在科学方面的才能就已经显示出来,这种才能仅仅限于非文科的学科上,他的导师希望这位聪明的孩子也能够在历史和文学上有所成就,但是都没有太大的建树。少年图灵感兴趣的是数学等学科。在加拿大他开始了他的职业数学生涯,在大学期间这位学生似乎对前人现成的理论并不感兴趣,什么东西都要自己来一次。大学毕业后,他前往美国,也正是在那里,他制造出了以后称之为图灵机的东西。
二战时,图灵在英国通信部工作,他运用他的专业技能破译德国密码,德国人开发出一种用于计算的机器称为Enigma,它能够定期将密码改变,让破译者根本摸不到头绪。在通信部工作的时候,图灵和同事们一起使用一台称为COLOSSUS的设备破译德国的密码。COLOSSUS在当时人们看来由和金属制成的,与数字式计算机根本不是一回事,但它是现代计算机重要的一步。二战后,图灵需要找一种放松自己的方法,于是他选择了长跑,他选择的一般都是他擅长的。
已经有软件可以通过图灵测试的子测试,软件这个人类智慧的机器反映应该可阿兰·麦席森·图灵以解决一些人类智力的问题。在完成之前,图灵离开了NPL,它在曼彻斯特大学开发曼彻斯特自动计算机(Manchester Automatic Digital Machine,MADAM)。他相信在2000年前一定可以制造出可以模拟人类智力的机器,图灵开始创立算法,并使用MADAM继续他的工作。
图灵对生物也十分感兴趣,他希望了解生物的各个器官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不是那个样子,他不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他觉得生物的发展与进化没什么关系。对于生物学,他也用它钟爱的数学进行研究,它的研究对他进行计算机的研究有促进作用。它把生物的变化也看做是一种程序,也就是图灵机的基本概念,按程序进行。
图灵的家族成员里有三位当选过会员,他的祖父还曾获得剑桥大学数学荣誉学位。可他父亲居里欧的才能十分平常。但他倒能踏实办事,于是被政府派到英属殖民地印度去当一名小公务员。
图灵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天分,在他三四岁的时候自己学会了阅读,读的第一本书叫做阿兰·麦席森·图灵《每个儿童都该知道的自然奇观》。他特别喜欢数字和智力游戏,并为之着迷。图灵自幼充满好奇与想象,母亲回忆说:“他把一个玩具木偶的胳膊、腿掰下来栽到花园里,期待能‘生长’出更多的玩具木偶,那年他3岁。”
6岁正式读书后,校长和老师都注意到这个特殊的小孩。8岁时,他写了他的第一篇“科学”短文,题目叫《说说显微镜》。
图灵从小喜欢体育运动,尤其酷爱足球。可是在和小朋友们踢足球的时候,他并不热衷于上场,而是更喜欢在场外担任巡边,为的是能有机会观察、估算每次足球飞出边界的角度,他从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乐趣就在于能够一眼看出问题的答案。
图灵16岁就能弄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且运用那深奥的理论,独立推导力学定律。[2]
主要科研时期
1931年,图灵考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由于成绩优异而获得数学奖学金。在剑桥,他的数学能力得阿兰·麦席森·图灵到充分的发展。1935年,他的第一篇数学论文“左右周期性的等价”发表于《伦敦数学会杂志》上。同一年,他还写出“论高斯误差函数”一文,这一论文使他由一名大学生直接当选为国王学院的研究员,并于次年荣获英国著名的史密斯(Smith)数学奖,成为国王学院声名显赫的毕业生之一。1936年5月,图灵写出了表述他的最重要的数学成果的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该文于1937年在《伦敦数学会文集》第42期上发表后,立即引起广泛的注意。1937年,阿兰·麦席森·图灵发表的另一篇文章“可计算性与λ可定义性”则拓广了(Church)提出的“丘奇论点”,形成“丘奇-图灵论点”,对计算理论的严格化,对计算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奠基性的意义,1936年9月,阿兰·麦席森·图灵应邀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学习,并与丘奇一同工作。在美国期间,他对群论作了一些研究,并撰写了博士论文,1938年在获博士学位,其论文题目为“以序数为基础的逻辑系统”,1939年正式发表,在数理逻辑研究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
图灵毕业后留校执教,不到一年工夫,他就发表了几篇很有分量的数学论文。1935年,刚刚毕业,年仅23岁的图灵就被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甄选为研究员,成为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研究员。 为此,剑桥大学特地宣布放假半天以示庆贺。罗素教授也异常器重图灵,安排图灵讲学授课。同年,图灵又因他在“概率论”上的成就,荣获“斯密思奖”。[4]
1936年他来到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涉及逻辑学、代数和数论等等领域。[5]日出生于英国。[2]
1926年,他考入伦敦有名的舍本(Sherborne)公学,受到良好的中等教育。
1930年和1931年,两次获得他的一位同学莫科姆的父母设立的自然科学奖,获奖工作中有一篇论文题为“亚硫酸盐和卤化物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受到政府派来的督学的赞赏,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为他后的一些研究奠定了基础,他的数学能力使他在念中学时获得过国王爱德华六世数学金盾奖章。
1931年-193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King's College)学习。图灵考进了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专攻数学。[4]
1932年-1935年,主要研究、概率论和逻辑学。
1935年,年仅23岁的图灵,被选为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
1936年他来到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5]
1936年,图灵向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投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1]
1936年-1938年,主要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博士研究,涉及逻辑学、代数和数论等领域。
1938年,图灵学成后又回到他的母校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作为那里的研究员,他继续他在逻辑与数论方面的理论研究。[6]
年,返回剑桥从事研究工作,并应邀阿兰·麦席森·图灵加入英国政府破译二战德军密码的工作。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对德宣战,图灵随即应征入伍,正式到“政府编码与密码学院”服役。[6]
1940年-1942年,作为主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之一,在破译纳粹德国通讯密码的工作上成就杰出,并成功破译了德军U-潜艇密码,为扭转二战盟军的大西洋战场战局立下汗马功劳。
1942年,他曾赴美数月,目的是使两国的语音加密系统能够协调兼容,以便在联合对付德军的U-潜艇危机方面建立两国最高层的情报共享,以及为英国丘吉尔首相和美国罗斯福总统建立秘密安全通话热线。[6]
1943年-1945年,担任英美密码破译部门的总顾问。
1945年二战结束,图灵复员,随后被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聘为高级研究员,他于是又回到出生地伦敦,专心研究计算机理论。[7]
1946年,图灵获得“OBE”,即“”,那是英国皇室给予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立下大功的人士的荣誉。[6]
1947年-1948年,主要从事计算机程序理论的研究,并同时在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领域做出开创性的理论研究。
1945年到1948年,图灵在国家物理实验室,负责自动计算引擎()(AutomaticComputing Engine,ACE)的工作 。[8]
1949年,他成为曼切斯特大学计算机实验室的副主任,负责最早的真正的计算机---曼切斯特一号的软件工作。[8]
1949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把计算机实际用于数学研究的科学家。
1950年,写文章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8]
1950年10月,图灵又发表了另一篇题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成为划时代之作。也正是这篇文章,为图灵赢得了“人工智能之父”的桂冠。[1]
1951年,从事生物的非线性理论研究。图灵被英国皇家学会选为会员,那年他39岁,成为他家族中的第四位皇家学会会员。[7]
1952年,图灵写了一个国际象棋程序。后来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群根据图灵的理论,在MANIAC上设计出世界上第一个电脑程序的象棋。[8]
1953年-1954年,继续在生物和物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被迫承受的对同性恋倾向的“治疗”。
日,图灵被发现死于家中的床上,床头还放着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警方调查后认为是中毒,调查结论为自杀。因为图灵的倾向而遭到的迫害使得他的职业生涯尽毁。1952年,他的同性伴侣穆雷协同一名同谋一起闯进图灵的房子盗窃,图灵为此而报警。在调查过程中,他承认与穆雷发生了性关系。警方的调查结果使得他被控以“明显的猥亵和性颠倒行为”罪。
当时他没有为他是同性恋的事实申辩。在公审后,他被给予了两个选择:坐牢和(雌激素)注射“疗法”(当时政府力推、以化学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所谓“”)[9]。(图灵言“&no doubt I shall emerge from it all a different man, but quite who I've not found out)
为了能够继续进行科学研究,他选择了雌激素注射。在这段时间里,药物产生了包括不断发育的副作用,也使原本热爱体育运动的图灵在身心上受到极大伤害。
有人特别向法庭提及并作证,图灵曾获得过大英帝国,是国宝级的科学家,是“当世最精深最纯粹的之一”,但都无济于事,甚至,反倒还使“丑闻”升级——当地一家报纸在头条位置报道此事时,用了这样一个标题:《大学教授被处缓刑必须接受化学阉割》。[10]
日,艾伦·麦席森·图灵因食用浸染过溶液的苹果死亡。
图灵的母亲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自我了结,坚称他只是误食做化学实验时沾染了氰化物的苹果,因为她的“艾伦”从小就有咬指甲的习惯。不过,人们更多的还是相信验尸官裁定的死因——自杀。[10]2009年8月,约翰·格雷厄姆-卡明投递了一份请愿书,要求英国政府道歉。请愿书收到超过30,000人签名。首相承认请愿书,于日声明,并描述图灵的待遇“骇人听闻”:
Thousands of people have come together to demand justice for Alan Turing and recognition of the appalling way he was treated. While Turing was dealt with under the law of the time and we can't put the clock back, his treatment was of course utterly unfair and I am pleased to have the chance to say how deeply sorry I and we all are for what happened to him... So on behalf of the British government, and all those who live freely thanks to Alan's work I am very proud to say: we're sorry, you deserved so much better.
在2011年12月,威廉·琼斯奉上了一份电子请愿书,要求英国政府图灵“严重猥亵”的所谓“罪行”:
We ask the HM Government to grant a pardon to Alan Turing for the conviction of &gross indecency&. In 1952, he was convicted of &gross indecency& with another man and was forced to undergo so-called &organo-therapy& – chemical castration. Two years later, he killed himself with cyanide, aged just 41. Alan Turing was driven to a terrible despair and early death by the nation he'd done so much to save. This remains a shame on the UK government and UK history. A pardon can go to some way to healing this damage. It may act as an apology to many of the other gay men, not as well-known as Alan Turing, who were subjected to these laws.
不幸的是虽然请愿书收集的37000多个签名,,但该请求被麦克纳利勋爵劝阻,作为司法部长的他给出的意见如下:
A posthumous pardon was not considered appropriate as Alan Turing was properly convicted of what at the time was a criminal offence. He would have known that his offence was against the law and that he would be prosecuted. It is tragic that Alan Turing was convicted of an offence which now seems both cruel and absurd—particularly poignant given hi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war effort. However, the law at the time required a prosecution and, as such, long-standing policy has been to accept that such convictions took place and, rather than trying to alter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o put right what cannot be put right, ensure instead that we never again return to those times.
2012年12月,物理学家和其他10位名人:包括里斯勋爵,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爵士,特兰平顿夫人(战争期间与图灵一同工作),以及主夏基,致函呼吁首相推动赦免工作的进行,政府明确表示支持此法案。要求正式为图灵平反。在日,签署对图灵定性为“严重猥亵”的赦免,并立即生效。司法大臣克里斯·格雷林说图灵应被当之无愧地“记住并认可他对战争无与伦比的贡献”(remembered and recognised for his fantastic contribution to the war effort),而不是对他后来刑事定罪。在2013年8月女王正式宣告赦免图灵。1936年,图灵向权威的数学杂志投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计算机房现在以图灵为名在这篇开创性的论文中,图灵给“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的设想。“图灵机”与“冯·诺伊曼机”齐名,被永远载入计算机的发展史中。
1952年的论文今天被视为生物数学的奠基之作,这至多可以算的上他短暂科学生涯中第三大的贡献:
第一应该算是他对理论计算机的研究,他是第一个提出利用某种机器实现逻辑代码的执行,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科学家。而这一点,成为了后人设计实用计算机的思路来源,成为了当今各种计算机设备的理论基石。今天世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就被称为“”,相当于计算机阿兰·麦席森·图灵雕像科学界的诺贝尔奖;
第二是他领导了英国政府破译二战德军U-潜艇密码的工作,为扭转二战盟军的大西洋战场战局立下汗马功劳。图灵在数学,逻辑学,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也作出了很多贡献。在新旧世纪交替的2000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二十世纪对人类发展最有影响的一百名人物中,图灵、和都在仅有二十名的“科学家,思想家”栏中榜上有名。[11]1950年,图灵被录用为泰丁顿(Teddington)国家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始从事“自动计算机”(ACE)的逻辑设计和具体研制工作。1950年,他提出关于机器思维的问题,他的论文“计算机和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深远的影响。[12]1950年10月,图灵又发表了另一篇题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13],其中提出了一图灵试验种用于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试验方法,即图灵试验。每年都有试验的比赛。[8]
1950写文章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测试是让人类考官通过键盘向一个人和一个机器发问,这个考官不知道他问的是人还是机器。如果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提问以后,这位人类考官不能确定谁是人谁是机器,那这个机器就有智力了。[8]
图灵在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个叫做图灵试验的实验,尝试定出一个决定机器是否有感觉的标准。
图灵试验由计算机、被测试的人和主持试验人组成。计算机和被测试的人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房间里。测试过程由主持人提问,由计算机和被测试的人分别做出回答。观测者能通过电传打字机与机器和人联系(避免要求机器模拟人外貌和声音)。被测人在回答问题时尽可能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人,而计算机也将尽可能逼真的模仿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如果试验主持人听取他们各自的答案后,分辨不清哪个是人回答的,哪个是机器回答的,则可以认为该计算机具有了智能。这个试验可能会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但是却不能使所有的哲学家感到满意。
图灵试验虽然形象描绘了计算机智能和人类智能的模拟关系,但是图灵试验还是片面性的试验。通过试验的机器当然可以认为具有智能,但是没有通过试验的机器因为对人类了解的不充分而不能模拟人类仍然可以认为具有智能。
图灵试验还有几个值得推敲的地方,比如试验主持人提出问题的标准,在试验中没有明确给出;被测人本身所具有的智力水平,图灵试验也疏忽了;而且图灵试验仅强调试验结果,而没有反映智能所具有的思维过程。所以,图灵试验还是不能完全解决机器智能的问题。
其实,要求电脑这样接近地模仿人类,以使得不能和一个人区分开实在是太过分了。一些专家认为,我们不该以电脑能否思维为目标,而是以能多大程度地模仿人类思维为目标;然后,让设计者再朝着这个目标努力。1936年,图灵向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投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在这篇论文中,图灵给“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TuringMachine)的设想。“图灵机”不是一种具体的机器,而是一种思想模型,可制造一种十分简单但运算能力极强的计算装置,用来计算所有能想象得到的可计算函数。[13]基本思想是用机器来模拟人们用纸笔进行数学运算的过程。
图灵机被公认为现代计算机的原型,这台机器可以读入一系列的零和一,这些数字代表图灵机模型的理论了解决某一问题所需要的步骤,按这个步骤走下去,就可以解决某一特定的问题。这种观念在当时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因为即使在50年代的时候,大部分的计算机还只能解决某一特定问题,不是通用的,而图灵机从理论上却是通用机。在图灵看来,这台机器只用保留一些最简单的指令,一个复杂的工作只用把它分解为这几个最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实现了,在当时他能够具有这样的思想确实是很了不起的。他相信有一个算法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而困难的部分则是如何确定最简单的指令集,怎么样的指令集才是最少的,而且又能顶用,还有一个难点是如何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这些指令的问题。[8]
“图灵机”想象使用一条无限长度的纸带子,带子上划分成许多格子。如果格里画条线,就代表“1”;空白的格子,则代表“0”。想象这个“计算机”还具有读写功能:既可以从带子上读出信息,也可以往带子上写信息。计算机仅有的运算功能是:每把纸带子向前移动一格,就把“1”变成“0”,或者把“0”变成“1”。“0”和“1”代表着在解决某个特定数学问题中的运算步骤。“图灵机”能够识别运算过程中每一步,并且能够按部就班地执行一系列的运算,直到获得最终答案。
“图灵机”是一个虚拟的“计算机”,完全忽略硬件状态,考虑的焦点是逻辑结构。图灵在他那篇著名的文章里,还进一步设计出被人们称为“万能图灵机”的模型,它可以模拟其他任何一台解决某个特定数学问题的“图灵机”的工作状态。他甚至还想象在带子上存储数据和程序。“万能图灵机”实际上就是现代通用计算机的最原始的模型。[5]
美国的阿坦纳索夫在1939年果然研究制造了世界上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ABC,其中采用了二进位制,电路的开与合分别代表数字0与1,运用电子管和电路执行逻辑运算等。ABC是“图灵机”的第一个硬件实现,看得见,摸得着。而冯·诺依曼不仅在上个世纪40年代研制成功了功能更好、用途更为广泛的电子计算机,并且为计算机设计了编码程序,还实现了运用纸带存储与输入。[5]图灵奖(A.M. Turing Award,又译“杜林奖”),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于1966年设立,又叫“A.图灵奖杯M. 图灵奖”[12],被喻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它是以英国数学天才Alan Turing先生的名字命名的,Alan Turing先生对早期计算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图灵奖主要授予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而这些贡献必须对计算机业有长远而重要的影响。奖金25万美元,由公司和公司赞助。[14]二战爆发后不久,英国对德国宣战,图灵随即入伍,在英国战时情报中心“政府编码与密码学院”纪念雕像服役。图灵带领200多位密码专家,研制出名为“邦比”的密码破译机,后又研制出效率更高、功能更强大的密码破译机“巨人”,将“政府编码与密码学院”每月破译的情报数量从39000条提升到84000条。图灵和同事破译的情报,在盟军诺曼底登陆等重大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图灵因此在1946年获得“不列颠帝国勋章”。[12]图灵思想活跃,他的创造力也是多方面的。据同事们回忆,他在战时的秘密工作中,曾创造很多种新的统计技术,但都未形成论文发表,后来又重新为他人所创建,由A.瓦尔德(Wald)重新发现并提出的“序贯分析”就是其中之一。他对群论也有所研究,在“形态形成的化学基础”一文中,他用相当深奥而独特的数学方法,研究了决定生物的颜色或形态的化学物质(他称之为成形素)在形成平面形态(如奶牛体表的花斑)和立体形态(如放射形虫和叶序的分布方式)中的分布规律性,试图阐释“物理化学规律可以充分解释许多形态形成的事实”这一思想。在生物学界,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探讨这一课题,图灵还进行了后来被称为“数学胚胎学”的奠基性研究工作。他还试图用数学方法研究人脑的构造问题,例如估算出一个具有给定数目的神经元的大脑中能存贮多少信息的问题等。这些,至今仍然是吸引着众多科学家的新颖课题。人们认为,图灵是一位科学史上罕见的具有非凡洞察力的奇才:他的独创性成果使他生前就已名扬四海,而他深刻的预见使他死后倍受敬佩。当人们发现后人的一些独立研究成果似乎不过是在证明图灵思想超越时代的程度时,都为他的英年早逝感到由衷的惋惜。苹果公司的标志一度被误认为源于图灵自杀时咬下的半个苹果。但该图案的设计师和苹果公司都否认了这一说法。[15]
2012年是阿兰图灵的100周年诞辰,被定为“艾伦·图灵年”。
2014根据安德鲁·霍奇斯所写的传记《》改编而成电影《模仿游戏》并获得2015年第87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主演为本尼迪克特。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你认为古希腊人与古代罗马人古代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各有什么利弊
你认为古希腊人与古代罗马人古代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各有什么利弊
09-12-24 &匿名提问 发布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来看,奴隶制与在奴隶制之后出现的封建制有个共同的特点,即存在超经济强制的现象。二者的差别仅在于,统治者对于被统治者本身有无任意处置的权利。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各个社会制度是以经济基础为根据来界定的。因此,如果我们真的坚持马克思主义,那么对某个社会是否属于奴隶制度或封建制度必须从这个方面来认识。  在中国官方的意识形态中,中国具有一个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这个历史始于西周的结束,而终于鸦片战争。在这个时期中,中国的社会形态显然与欧洲中世纪的社会形态有差别。对于这种差别,做出的解释是,欧洲的封建社会实行的是领主制,中国的封建社会实行的是地主制,而无论领主制还是地主制,都是封建制度。  实事求是地说,这个论断是站不住脚的。即使我们不考虑地主存在的具体情况,把中国这个时期的制度叫做地主制,认为这种制度可以算做封建制度的一种类型也是没有根据的,至少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因为在中国的社会中,不仅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而且即使是在地主所拥有的土地上劳动者也有人身自由,并没有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超经济强制的现象。  中国这个时期的社会制度仍然是以自耕农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中国式的地产制度在西方国家中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才出现的。如果我们限制在一元文化史观的眼界之内,很可能认为中国传统的社会制度是比西欧的领主制更为进步的封建制度。中国官方的意识形态中认为中国如果没有受到欧洲文明的影响,也必然会发展出现代的资本主义制度,其前提即是把中国传统社会界定为封建社会的一种类型。  历史的事实是,中国式的以自耕农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并没有独立发展出现代的资本主义,反而曾经产生了与欧洲的封建社会几乎相同的社会制度。这就是日本曾经发生的现象。  从现有的材料来看,日本在现代化之前是全球唯一一块与西欧中世纪有相似的社会结构和相似的生产关系的地方。从这个方面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只有日本在走进了西方社会的行列。  如果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式的一元文化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式的社会进化论,面对在日本发生的事情,我们只能有两种结论。一种结论是,日本封建社会的出现是历史的倒退。这种结论是很难为人所接受的。原因之一在于,没有充分的材料能够证明在中国式的以自耕农为基础的社会出现之前曾经出现欧洲式的封建社会。相反,可以认为这种制度是直接从远古发展而来的。另一种结论是,中国式的以自耕农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是比欧洲式的封建社会更为落后的社会形态。这种结构同样令人难以接受。原因之一在于,我国的国民一向为自己的历史感到自豪,在感情上无法接受这个结论。尽管如此,这种结论还是比前一个结论更有可信度。  事实上,除了这两种结论之外,我们还有第三个选择。那就是抛弃一元文化史观和社会进化论。原因很简单:它们是错的。如果我们采取了这个第三选择,我们对许多历史问题都可以产生新的见解。  如果我们严格遵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封建社会的定义,不仅可以得出传统的中国社会不是封建社会的结论,还可以得到另一个惊人的结论。那就是,中国式的以自耕农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不仅在日本发展为封建社会,而且在中国也发展为封建社会,只是在时间上要晚得多。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来看,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的历史阶段内的社会形态,是标准的封建制度。虽然不仅从表面上看来,这个社会形态与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有着巨大的差别,从事实上来说它也与欧洲的封建制度不完全相同。尽管如此,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还是无法否认它是一种封建制度。  不过,如果把这样一种制度称作封建称为封建制度,我们必须注意到它与欧洲传统上的封建制度之间的异同。从相同的一面来说,都存在超经济强制的现象。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工人的处境也与行会制度有类似之处。在欧洲传统的封建制度中,存在身份相对固定的阶级。有贵族、平民和农奴之分,而且基本上不存在人的身份在阶级之间的转化。只是在后期,富有的商人可以用金钱从破落贵族那里买到贵族的身份。同样,在中国革命之后的社会中,也存在在血统为依据的身份标志。每个人根据“家庭出身”是地主、资本家、贫农等等而有不同的命运。整个社会被划分为干部、工人、农民等界限分明的各个部分,这大致等同于贵族、行业手工业者、农奴的制度安排。而专职的党务工作者则相当于神职人员。在传统欧洲国家中,各级封建领主对上级的效忠对于封建制度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同样,在中国的现代社会里,社会的运行也建立在各级干部对上级效忠的基础之上。  与欧洲传统不同的是,中共中央在中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社会的控制甚至深入到社会的基层,这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的封建君主所未曾做到的。在传统的欧洲封建国家里,社会权力是相对分散的,各封建领主对君主的义务仅限于纳税和服兵役等。当法国大革命发生的时候,法国君主的权力已经超过了以前的任何时候,但君主的权力还是有限度的。  正是在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力斗争为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从欧洲的历史来看,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时候,社会权力就会向君主集中,社会会日益专制化,使社会形式与传统的封建社会有一定的差异。如果没有资产阶级革命,欧洲的封建社会也许会发展与中国社会更类似的状态。  如果从政治运作方式来看,欧洲的封建制度是分权程度相当大的政治体制。在封建社会的末期,出现了社会权力向政治中心即国王集中的趋势。这个趋势遭到了封建贵族的抵制。  在国王和贵族就分权还是集权问题产生冲突并进行斗争的时候,在工业革命之后兴起的资产阶级乘机掌握了政权。从政治权力的运作方式来看,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对传统的封建社会的权力体制的一种复归。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与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之间具有结构上的连续性。  随着工业革命向中国的传播,中国没有演变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反而演变为封建社会,其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在众多的西方学说之中,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与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从内容到结构多个方面有相似之处,容易为中国人所接受?  中国社会演变为封建社会,可以认为是中国社会西方化的结果。但这种西方化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社会背离了中国传统社会演化的方向,而是可以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出现是中国传统社会演变的在逻辑上的必然结果。  孔子春秋大义,以大一统为其要点之一。到了秦汉时期,形成了全国一统的格局。秦始皇以李斯为丞相,又把韩非的学说作为指导思想。韩非李斯,皆是荀卿弟子。荀卿之学,本以尊君卑臣为其要义。至于汉代,叔孙通制礼,承秦之制,也以尊君卑臣为要领。自秦汉以后,卑者愈卑,而尊者愈尊。凡为皇帝者,皆以天下为其私产,都尽力之所能来控制社会。不过,就当时的技术水平而言,中央对社会的控制能力是有限度的。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在地域有一定规模的地区中,政治上的权力高度集中与普遍存在超经济强制的封建制度是不能并存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传统中国的国家权力到县一级为止,而在乡镇中都实行高度的自治。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如果国家权力要进一步扩大,乃至控制普通民众的人身自由,其成本之高必然导致国家机器的崩溃。而在传统欧洲的情况下,则采取了另一种解决办法。这个解决办法就是在实行超经济强制的封建制度的同时,在政治权力上高度分散  随着技术的发展,欧洲的君主企图实现政治权力的集中,结果因为资产阶级的革命而导致了封建制度的结束。而在中国的情况下,传统的政治权力则借助于来自欧洲的技术实现了将对社会的控制的进一步加强,将国家的权力延伸到社会的底层,实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与封建制度的完美结合。  技术的发展,首先为高强度的社会控制提供了可能。武器的日益先进,使利用竹杆和木棒来推翻一个朝代的时代一去而不复反了。一个政权,只要垄断了武器的来源,并且拥有一个服从命令的纪律严格社会组织,就可以消除任何来自内部的对政权的武力威胁。铁路和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使军队等国家机器可以随着赶到需要控制的地区。无线电等通讯技术的发展可以使社会权力的中心随着了解各地发生的事件,并作出相应的指示。报纸和无线电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存在则对传统的政权扩大对社会的控制产生了必要性。  由于传统的政权大多建立在强权的基础之上,在因为大众通过传媒了解一些事实而有可能影响政权稳定性的时候,政权对社会的控制就可能扩展到对言论自由的严格控制。期望以此来控制社会中的思想和言论,达到国家权力得以延续并继续从中谋利的目的。正因为如此,中央集权与封建制度的结合必然要严格控制社会舆论,严格控制大众传媒,遏制一切有可能影响到自身生存的思想或理论的产生和传播。  也正因为如此,处于高度集权的状态的中国的封建制度与分散决策的体制相比,对创造力造成了高度抑制。为政治服务的文艺路线,对知识分子的破害,文化大革命等等都莫不与这种特殊的体制本身的生存以控制人的思想和行为为前提有关。在这种特殊的的体制下,只有处于权力顶峰的人才有思想的自由和行动的自由。而随着权力级别的降低,享有自由和社会利益的程度也越来越少,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农民来说,则毫无权利可言。从这个角度来看,说中国社会中存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果说在这两个阶级象在欧洲社会中那样存在明显的界线,也是不符合实际的。这是一个金字塔的结构,而不是二元对立的形式。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同欧洲封建社会相比的重大区别之一。  说中国现代的社会制度是封建制度,其前提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如果我们撇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撇开用生产关系来划分社会形式的方法,说中国现代社会是封建社会就毫无道理了。如果从封建一词的本意“封国建君”的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封建制度自西周以后就已经结束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的思维方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