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我,我是不是得了抑郁性神经症?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我的弟弟是一个乙肝患者,常常在晚上乙肝发作的时候睡不着觉。我看着很是心疼,便上网查了一些有关怎样辨别...
我的弟弟是一个乙肝患者,常常在晚上乙肝发作的时候睡不着觉。我看着很是心疼,便上网查了一些有关怎样辨别...
我的弟弟是一个乙肝患者,常常在晚上乙肝发作的时候睡不着觉。我看着很是心疼,便上网查了一些有关怎样辨别...
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想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和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
大家还关注揭秘抑郁症:普通人该怎样分辨自己是否患病?_网易新闻
揭秘抑郁症:普通人该怎样分辨自己是否患病?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网上接连曝出抑郁症的相关新闻,歌手乔任梁在上海死亡,公司发声明称其系因抑郁症自杀,中山大学教授坠楼,曾有师生表示其患有抑郁症。抑郁症到底是种什么病?怎么判断自己是心情不好还是患上了抑郁症?乐观开朗的人就不会患上抑郁症了么?如何治疗?今天我们请到了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胡乃文以及心理学爱好者,也曾有过重度抑郁症经历的杜华松先生来聊聊这些大家关心的话题。1.网易新闻:首先先请两位老师给我们介绍下吧,什么是抑郁症?抑郁症都有哪些症状?杜华松:从亲身经历来讲吧,我印象最深的症状是失去了乐趣。严重的时候,就葛优瘫在沙发上,脑子里好像没什么想法。比如想着要不要出门去玩,但就是站不起来。最严重的时候,就是晚上躺在床上很郁闷,反复地想,怎么拉开窗户跳下去死了算了。网易新闻:有什么生理上的反应么?杜华松:嗯。当时去医院就是因为有生理反应。2015年春节过后,我一想到要上班就觉得想吐。这种感受是以前都没有的。所以我觉得不行了,控制不住了。就去了医院。胡乃文:其实杜老师的描述的确很真实,我倒更想先说说抑郁症的症状。我们在临床描述有简洁的专业术语,“三低”记忆力下降、意志行为下降、情感低落,这“三低”同时存在并伴有思维迟缓,自杀意念强烈,可能有自杀行为出现。具体说,表现为很难集中注意力,语言动作明显减少,几乎每天都感到疲劳或精力不足、失眠或睡眠过多,心境低落,不断自责内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对身边的事物和活动失去兴趣和愉悦感。所以说到底我们如何去定义抑郁症?抑郁症是以显著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心境障碍,常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我们在给来访者下定义时也是有这么几个分类:抑郁倾向或抑郁状态,抑郁性神经症,抑郁发作(单相心境障碍的一种),抑郁发作的形式有很多种,除了以上几种之外,还有一种双相心境障碍,就是躁狂抑郁综合发作的心境障碍,我们社会大众所通常了解大多为抑郁倾向和抑郁性神经症,严重点就是抑郁发作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抑郁症。当然大众更喜欢称作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症。杜华松:有专业书籍说:抑郁症其实与恐怖症、偏执症等一样,都不是对疾病提供的一种解释,而是为了方便研究者寻找原因而是用的术语。2.网易新闻:抑郁症和一般的心情郁结有何区别?有的时候我们也经常会感觉到心里有些抑郁,那对于没有太多专业知识的普通人来说,该怎么判断自己只是简单的不开心还是患上了抑郁症呢?胡乃文:我个人认为“抑郁”这个概念可以囊括了抑郁状态、抑郁性神经症以及抑郁发作(抑郁症)。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前提我不希望这一区别标准会成为是否去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权衡标准,有能力的前提下我建议还是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我们可以参照在三个方面去判断:专业的医生会从病程、精神痛苦程度以及社会动能三个方面综合判定严重程度,今天不想说过多的专业术语,我们可以进行基本判断,如果仅仅是短期的情绪低落,但是并没有影响到学习、工作和生活,这种我们可以理解为简单的不开心,但是如果超过一个月甚至是三个月,情绪一直处于低落期,而且已经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并且开始出现了“三低”,更严重的伴有自杀倾向,这样还是建议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抑郁症不能通过我们的三言两语就来做判断。但是有几点是确定的,抑郁发作区别于抑郁状态的一个最大的标志就是自杀行为的出现。3.网易新闻:怎么判断自己得了抑郁症?网上的那些自评表靠谱么?胡乃文:抑郁症一定要由专业人士,通过个人积累的经验和学识,并且通过心理测评等辅助的手段,对来访者的症状做出的标准化的判定。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测评也仅仅是辅助工具。杜华松:我注意到医书上对于每种病都有至少三个要素:1.多种测量检查结果和症状与该病症的诊断标准相符;2.专业医师的临床经验;3.与相关、类似疾病的区分。显然网上测评只是很片面的。4.网易新闻:我们再来探究下形成抑郁症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胡乃文:抑郁成因主要有这么两大块:生物遗传因素、心理与社会因素两大块。生物因素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我们考虑的就是抑郁是否可以遗传?其实相关研究显示抑郁的遗传因素更多的是指个体对于家庭文化、互动方式、思维模式的遗传。其次,医生常说的生物因素,也就是神经递质的缺失。神经递质:包括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谷氨酸等,在合成、转运、发生生物效应等一系列相关过程都可以影响到抑郁症。杜华松:神经科学、社会文化、心理学的行为主义、认知角度、心理动力学角度都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和研究成果。要对照我自己的经历来看,遗传、认知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我确实是能找到一些的。跟胡老师说的正好相符。胡乃文:接下来我们说说心理与社会因素。撇除一些特殊病因,我们可以把生物因素比作表象因素,而心理社会因素是根本因素。希腊的希波克拉底的气质与体质理论——体液说,一直在心里界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但是也一直被沿用至今。他认为复杂的人体是由血液、粘液、黄胆、黑胆这四种体液组成的,四种体液在人体内的比例不同,形成了人的不同气质,因此把人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其中抑郁质的特征就是性情脆弱、动作迟钝。那么如果这个人抑郁质占比重大,那么相比其他群体他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和罹患抑郁症。这跟免疫力底下容易患病是一个道理,有的人比重很低,即使他在短期内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或长期受压力刺激慢性折磨,也可能不会长期遭受抑郁情绪的困扰。现如今有些学者将其称为抑郁易感人格。除去这个人格特质的因素,婚姻问题、亲密关系、童年创伤,类似于情感受挫、职场坎坷、失去亲人、生理病痛的折磨等生活性重大事件都可以诱发激化了我们的抑郁。5.网易新闻:可能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想法,觉得说抑郁症患者的话一定是因为自己太敏感,太悲观才导致的,那些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人就不会患抑郁症了,真的是这样么?胡乃文:性格算是一个诱因,但是并不是直接的决定因素,而且我们强调正确的认知是关键因素,我们可以说乐观积极向上开朗的人更易拥有正确的认知和价值观,敏感度比较低,那么患抑郁的可能性就小一些。杜华松:嗯。说到这个话题,其实我的很多朋友都不会相信我有过抑郁症。因为我在外面一直是一个很活泼开朗的状态。6.网易新闻:那如果身边刚好就有这样的微笑型抑郁患者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和他们相处呢?胡乃文:严重的抑郁患者会认为唯有死亡这一种方式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所以抑郁患者身边亲人朋友的角色都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充分体谅他的感受和需求,也帮助他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无条件积极关注,当然这个要求太难了。但实在点讲,要保证患者安全,确保其不要有自杀行为的实施。杜华松:对。我以前的老板,5000人的公司,在美国,他也抑郁症。他知道我的情况之后,就跟我说过,你如果觉得受不了了,你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虽然我从来没有给他打过电话。但是这句话对我非常重要。我说一个真事吧。有一回一个同事托我去帮助他的一个朋友。我就去跟她聊了一下。她说了两个事情:一是她害怕确诊;二是,她状态改变之后,亲友都很关心。但是大家都不能理解她描述的自己的感受。结果她觉得很累,就更不想说了。亲友也觉得很累。于是亲友们都跟她说:你还是去看看吧。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理解。我第一反应就是一种被当做异类的疏离感。如果换种说法呢,比如“我陪你去看看吧”。胡乃文:其实大家的有条件的关心更加滋养了病情,一定帮助他正视自己的病情,这并不可耻,帮助他寻求医生的帮助,当然这不是一个很顺利的过程,期间肯定会反复曲折。就像一个女心理咨询师的爱人得了抑郁,她的感受就是遇到这种紧急情况,无论你有多么聪明能干和强大,无论你是不是心理专业的,你都没有办法自己来处理,一定要去寻找专业机构的帮助。杜华松:所以我曾经跟另外两个感觉自己有抑郁症状的朋友认真地讲过我去就诊的经历,让他们知道那个一点都不可怕。然后他们就去了。回来感觉还挺好。7.网易新闻:如果真的是患上了抑郁,在就医之外该如何自己去处理这种情绪?胡乃文:如果是轻度的抑郁情绪可以自我调节,除此之外的抑郁最好的建议是求助专业医生。多运动,有研究显示运动可以释放让人快乐的因子,同时可以帮助我们加快代谢,这也可能是为什么运动达人给人的感觉都是那种积极、年轻、阳光、健康向上的感觉。现在社会主流倡导健康的大环境下,健身和夜跑等运动的代名词逐渐成了时尚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样的大队伍,这也是我们改善抑郁情绪,预防抑郁措施中不错的选择。多接触大自然,现代大家生存压力都比较大,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建议可以定期去美好的大自然景观中给自己身心放个假,从繁重的压力中暂时抽离,接受美好的景色美好的事物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多陪伴家人、接触朋友,不要给自己留太多独处瞎想的空间,人都是有爱与归属的需要,多少人的生活模式都是简单的两点一线,表面上和家人朋友生活在一起,但其实仅仅是一个带封闭盒子的独行侠,所以这里所说的陪伴家人接触朋友并不是简单的待在一起,而是需要有良好的互动。比如参加一些集体性活动,或者就是简单坐在一起聊天(小型的家庭会议),发生的有趣事情,新奇的故事等等,分享彼此的感受,幸福的,悲伤的,委屈的,痛苦的等等。就会有一些固定的朋友,让我抽离咨询师,心理工作者的角色,定期聊些他们工作中的趣事,他们分别从事各个不同的行业,之后再一起分享我们的感受。亲人之间互相表达关心和赞赏、让对方看到自己的价值,看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培养自己的兴趣,建议可以尝试写日记记录,可以学习弹奏乐器、舞蹈、乐器、绘画、公众演讲、游泳等任何一项你未知但又感兴趣的事情,这些都可以燃起自己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当然自己的心灵感受就可记录下来,做成自己的日记。杜华松:我的角度可能比较特别。在我看来,很多方法和道理我们都知道和懂。但是就像减肥一样,很多人做不到。“落实”到抑郁症,中间还有个问题就是,抑郁症的发展是渐进的。一天天地被蚕食掉了。等到后来发现,已经自杀,或者已经走不出门了。所以我觉得我自己做对了一件事。就是信仰“知识就是力量”。 当我觉得我生活,或者心理可能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也没有求医,因为那时候不懂。身边的人也不懂。然后我就选择了读书,从书本上学习了解。我也比较走运。一开始读的就是美国的心理学大学教材。所以慢慢地就树立了对心理问题的正确认识。为什么我那些日子总想着要跳楼就是没跳?因为我一有这个念头,我意识到这是抑郁的症状之一,所以我就不会跳。我后来看书发现认知心理学角度的治疗方法就是修正这种错误认知,所以我想,也许大家可以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反向行动,反驳一下自己。走不出去,就偏要出去。觉得无望,问问自己,真的是这样吗?也许就能发现一个新的天地了。8.网易新闻: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有的治抑郁的药品上标注有可能会加重患者自杀观念,这是为什么呢?胡乃文:您说的那种状况是针对于药物治疗来说,都会有一个情绪波动不稳定期,所以我们常说是药物加心理治疗最佳。9.网易新闻:那现在抑郁症的治疗会存在有反复发作这样的现象么?还是说一次治愈就可以根治了?杜华松:我所知是会的。但不一定会。不过只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有效的调节方法,会又怎样?今天我抑郁了,我们去吃火锅吧!胡乃文: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人还是存在一个错误认知,业界有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感冒大家都熟知,那么请问感冒可以彻底根治吗?谁能保证感冒被治愈之后再也不会复发?抑郁是一个道理,抑郁被称作是心理感冒,我们要正式它的复发,复发并不意味着是上次没有根治,它的出现伴随着很多的原因。如果在抑郁治疗中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心理免疫系统,那么下次再被抑郁困扰的几率就不会那么大。
本文来源:网易
责任编辑:曹义_NN5778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阅读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抑郁性神经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