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风 内风湿病的原因,风 内风湿病的原因又怎么去预防和治疗?? 【阻着籽柞锥祝】

|/|/|/|/|/|
//|//|//|//|//|
【转帖】娄多峰教授治疗风湿病经验(来源于网络) 【中医临床经验版】
资料来源于网络!娄多峰教授治疗风湿病经验1.辨证根据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的性质、部位,辨病邪之偏胜、以痹痛性质辨;疼痛呈游走性、放射性、闪电样者多属风邪偏胜;痛有定处,疼痛剧烈,局部欠温,遇暖则舒,多属寒性偏胜;疼痛重着,属湿。以疼痛的部位辨:上肢、全身多个部位疼痛多属风邪偏胜;下肢疼痛多属湿邪偏胜;腰部冷痛多属寒邪偏胜;局部疼痛不移多属瘀血。根据病史、兼证,定虚实及瘀血:痹证,新病多实。实者,往往发病急,早期正气尚盛,脉有力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久病多虚。虚者,往往遇劳累即发。有外伤史,局部皮色紫暗,或痹证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关节僵硬,肿大变形,皮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夜痛甚者属瘀血。以上所述征象,均属痹证虚、邪、瘀的典型征候。但是根据临床长期观察,多难各证悉具。例如,病初很少见虚象;瘀血除疼痛外,其他特征也见之不多;即使明显属风痹、寒痹、湿痹,一些患者也难自述清楚孰之偏胜。这是因为痹证的病变部位重点在肌表、经络、筋骨,未直接涉及脏腑;或病程长久,正邪在体内几经变化之故。因此,临床要谨守病机,把握特征,结合兼证,辨证施治。2.施治在守法施治的同时,用药应注意以下三方面:1)祛邪活血勿忘益气养血:气血运行于经脉之中,为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痹证病邪之恋,往往导致气虚血瘀。另外,治痹之药多辛燥,过服则耗气劫血……临床多选用既能祛邪活血,又能养血功能之药;如当归、丹参、鸡血藤等。血虚者加白芍;阴血亏虚者,重用生地黄,此增水行舟,既缓急止疼,又制诸药之辛燥。若一味祛邪活血,轻视益气养血,临床疗效多难理想,甚则愈治愈重。故祛邪、活血,应重视益气养血。2)正气尚可,宜大剂驱邪:治痹证,对正气尚可者,宜大剂驱邪(先小量,渐增大量。因病人禀赋不同,对药物耐受、反应各异不可骤用大量,以防药物反应)。其道理在于痹证病变部位在肌肤经络,小剂小调,难达病所;痹证为病邪、瘀血阻闭,临床常须应用大剂经络血脉方能通达;痹证患者疼痛为主要痛苦,缓解疼痛为当务之急,小量微剂,多难速解痛苦;新病初得,正胜邪实,宜速用大剂将邪驱出,否则邪久恋必伤正,使疾病缠绵难愈。临床选用大剂,个别患者首次服用可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此和体质有关(因胃肠骤不耐受之故),一般3剂之后即可适应,反应多能消失。若不消失者,可改为饭后服用。3)辨证既确有方有守:痹证非同急暴之病,其病势多相对稳定,病理变化、证候演变一般较慢,尤其久病患者,治疗时即使方药对证,初投也不一定必见效果。个别患者,初服几剂,反而可出现症状加重。此乃药达病所,正邪相搏之佳象。若医者不明病变之规律,加之患者要求速效,必改弦易辙,使前功尽弃。但是,守方绝不是死守不变,证变而药应随更,切忌“刻舟求剑”。类风湿关节炎病至Ⅲ期,关节畸形、骨损筋缩,多数人认为此时瘀血顽痰凝结,以虫类药搜风剔络,破瘀除痰为主要治则。根据临床所见,病之Ⅲ期的治疗指导思想为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所以除个别患者体质尚可,适当选用虫类攻逐药外,主要当扶正固本。该用当归、丹参、鸡血藤活血养血药为主,辅以炒山甲行血止痛;独活、千年健、木瓜、桂枝、川牛膝为祛风除湿散寒之平剂,祛邪而不伤正气。陈皮、甘草为佐使。使该方养血活血,蠲痹通络,缓缓调之,收效确佳。娄多峰治疗本病,在辨证施治前提下,告诫人们勿忘扶正。扶正的方法多样,其中滋补肝肾、益气健脾、育阴养血为基本法则。即使邪气偏胜,也不要一味蠲邪,因该病着于筋骨,难以速去,克伐太过必伤正气。根据病邪偏胜的差异,选择适当的扶正方法。如风偏盛勿忘活血养血,乃“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故,药用当归、丹参、鸡血藤;湿偏胜应注意健脾宜气,药用茯苓、白述、薏苡仁等;寒偏盛注意温补肾阳,药用淫羊藿、附子等;热偏盛则应注意滋阴凉血,药用生地黄、石膏等;血偏盛应活血养血、滋补肝肾,药用当归、首乌等。必须自始至终遵循“扶正不忘祛邪,祛邪勿伤正气”之训。该病往往经年难愈,证候演变较慢,用药应注意守方。药物治疗之外,调整病人的心理平衡对本病的康复也非常重要,方法有二:一是学会放松,即病人内心意象放松,将自己患病这一现实问题彻底忘记或无所谓,使思想达到超脱现实的意境;二是树立生活目标,根据病人的年龄、生活习惯、爱好、职业、文化程度、修养等方面的差异,制定具体而不是笼统的目标,集中精力,努力去实现之。另外,关节功能的锻炼也是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实践证明,注意药物治疗,同时注意调动病人主观能动性和加强关节的功能活动,积极与医生配合,绝大多数(即使关节已有严重的病变甚至破坏)是可以恢复或基本恢复关节功能的,至少可以保持生活能力。[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娄院长浅谈风湿病诊疗原则
在临床工作中,作者将风湿病的诊疗原则归纳为。“辨病辩证、综合治疗”八个字。“辨病辨证”为诊断,,“综合治疗”为治疗。临床工作中,医生都在与“诊疗” 二字打交道,临床工作的水平,就体现在“诊疗”水平上。诊断是治疗的基础,治疗是诊断的目的。 &
& 一、辨病辨证 &
& 分以下4步,或称“四步诊法”。 &
& 第1步:确定病人是否患有风湿病。以“风湿病的概念”作为判断的依据。 &
& 第2步:患的是哪一类风湿病。 &
& 以风湿病的病因;部位、征候、特征将其分为,:五因痹、五体痹、五脏痹、体表分类痹、三因三候痹、特殊痹等几大类,每类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风湿病患者,应判定其属上述的哪一类风湿病。 &
第3步:患的是哪一种风湿病i &
上述的每一类风湿病,都包含有具体的病种,每种风湿病都有各自的特征。应该依据每种风湿病的特征,进一步判定病人患的是哪一种风湿病。如:病人患的是五困痹中的风痹?寒痹?湿痹?热痹?燥痹?或五体痹中的皮痹?肉(肌)痹?脉痹?筋痹? 骨痹?或五脏痹中的肺痹?脾痹?心痹?肝痹?肾痹?或体表分类痹中的臂痛?颈痛?背痛.?腰痛?骶痛?髋痛? 膝痛?足痛。……或三因三候痹中的正虚痹?邪实痹?瘀血(痰瘀)痹?或特殊痹中的历节风?产后痹?狐惑? 病风? &
第4步:判定是什么证(征候、证型)――辨证。 &
在辩证时要对主症进行分析,四诊合参。每种风湿病都有不同证候,某一种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风湿病,这正是中医辨证的精华所在。见很多征候,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类:①正虚为主的证候:气虚证、血虚证、气血两虚、阳虚证、阴虚证、阴阳两虚、气阴两虚、津液亏损、营卫不和、阴虚内热、肝肾阴虚、肝肾阳虚、脾肾阳虚、肺阴虚、肺肾阴虚、肾气虚、肝胃不和、胃气虚、胃阴虚。②病邪为主的征候:风湿痹阻、风寒痹阻、风寒湿痹阻、寒湿痹阻、湿痰证、痰浊痹阻、水湿内停、牌虚湿困、湿热痹阻、热毒痹阻、寒热错杂、操伤肺胃;③痰瘀(郁)为主的征候:瘀血痹阻、瘀热 痹阻、气滞证、气滞血瘀、气 虚血瘀、血虚血瘀、阳虚血瘀、气虚痰阻、痰气互结、肝气郁结等。以上每一个征候,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都形 成了相对固定、成熟的治 及代表方药,对临床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然而,证候的规 范化,仍是一个影响中医药学术发展且亟待解决的题。如果将第1步诊断称为一级病名的话,第2步诊断即为二级病名,第3步诊断为三级病名,而第4步则称为风湿病的证型分类。临床上,一个完整的、能指导临床治疗的诊断,应为:三级病名十证型,如皮痹《寒湿痹阻)、腰痛(肝肾阻虚)、瘀血痹(气虚血瘀)等。遵上进方法,,绝大多数病人都能完全诊断――辨病辨 证,为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打下基础’风湿病是一大类疾病,一个病人可同时患2种以上风湿病,辨病辨证时感性“意这_点。二、综合治疗中医治疗疾病的大原则包括:平调阴阳、整体论治;明辨标本、权衡缓急;动态观察、分段论治Z医护结合、重视预防。风湿病的中医药治疗除符合上述原则和规律外,又有自己的特点,如宣通运用、依部位用药、三因制宜、守方与变方、既病防变等(详见《中医风湿病学》)。这里,为什么要响亮地提出“综合治疗”为风湿病的治疗原则呢。因为,第一,很长一段时间(包括目前),在风湿病的治疗方面存在一些偏激现象,如重内治轻外治(甚至连简便廉验的针灸治疗都被不少医生放弃不用)、重药物治疗轻非药物治疗、重医院治疗轻家庭治疗、重治轻防、不重视心理治疗、过度强调休息等,这些不全面的方案,影响了临床疗效。第二,综合治疗除了包括在辨证论治指导下的内服药物外,还有更广的内容。能应用于综合治疗的方法很多,如针灸(包括毫针疗法、特殊针具疗法、特定部位针刺疗法、各种灸法等)、推拿。拔罐、食疗、气功、运动疗法、牵引、顿定疗法、敷贴、按摩、外搽、涂药、搓药、薰洗、浸泡、烟熏、蒸气、热熨、热敷、湿敷、砂浴、热腊坎离砂、沐浴、洗足、日光浴、湿泥、拍火、抓火、麝火、白降丹划点、矿泉疗、射淋、冷疗、洞穴疗、生物毒疗、药棒、振击、拍打、握球、灌肠、药物衣着疗、娱乐、心理调节、敷脐、围药、挑痧等。西医的各种理疗,封闭、心理治疗、手术治疗及康复疗法等也可 选用。这些方法都是人类长期与风湿病作斗争过程中产生 的,不少治疗方法(尤其是传统治疗方法)有简便廉验的特点。风湿病治疗方法丰富多彩,临床工作者应多学习、掌握一些治疗方法,以满足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状况、不同病症及特殊人群的治疗需要。上述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应证、禁忌证,应依据患者患的是何种风湿病、何种证型、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无兼症及其它情况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因为风湿病病种线、病情复杂、顽固难愈,所以必须进行综合精疗。综合治疗不是排年航将几种治疗一起,达到“l+ 1> 2”的治疗效果。在处理病人时,心里装着“综合治疗”这一原则,能使医生制定出更全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
综合治疗是指针对风湿病多因素、多层次、多属性的特点,综合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还意味着从整体上把握疾病的病机变化,把各种具体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全面地施治。这一原则可以涉及到风湿病的治疗、护理、康复、调摄、预防等各个环节。综合治疗不是将所有的治疗方法不分青红皂白用得越多越好,而是要依据病机和其他情况综合分析、合理选用,为病人制定出一个!‘综合治疗方案’:。有机组成的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能使很多目前感到棘手难治的风湿病出现转机,起码不亚于任何单一的所谓的“神效良方”。风湿病是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多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的一大类疾病,其诊疗内容,涉及的广度和深民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大课题。今对本类疾病的诊疗原则提出粗浅的看法,是希望向师长求教、与同仁探讨,抛砖引玉,共图中医风湿病学学术发展。风湿病中医预防: 第一节 概 论 中医预防学是独具特色的一门学科。其特色可以大致概括为天人相应预防观、形神合一预防观、动态平衡预防观、三级分层预防观、防治互寓预防观、综合应用预防观和辨证施防预防观。1.天人相应预防观中医预防学的天人相应预防观特色,体现在人与自然环境相应和人与社会环境相应两个方面。(1)人与自然环境相应 人生天地之间,处在自然之中,大到宇宙的运动、季节的更换,小到地理环境、居住条件以及昼夜、温度、湿度的变化等都会对人体产生重要影响。宇宙运动:自然界中,太阳升落,月亮盈亏等,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都会产生影响。如《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该篇还对月亮盈亏产生的人体变化作了描写:“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烟垢著,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廓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大意是当月亮满圆的时候,海水西盛,与之相应,人的血气也滑利,多盛行于体表,因此肌肉充实,皮肤致密,毛发坚韧,腠理闭合,皮脂多而表固,在这种时候,即使遇到贼风的侵入,也是浅而不深的;若到了月亮亏缺的时候,海水东盛,人的气血也相应的较虚,体表卫气衰退,外形虽然如常,但其肌肉消减,皮肤弛缓,腠理开泄,毛发摧残,肌肤纹理疏薄,皮脂剥落,体瘦表虚,在这个时候,若遇到贼风的侵袭,邪气就能深入于里,发病也急暴。由于月球对地球海洋的引力在新月周和满月周最强,故在这一期间可能对人类产生较大的影响。中医学强调顺应日月变化规律,及时采取措施以保健防疾,是有深刻科学道理的。四时六气:中医学把四季变化概括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功能也与之相适应。就脏腑功能而言,肝旺于春,心旺于夏,脾旺于长夏,肺旺于秋,肾旺于冬;就气血功能而言,春夏阳气发泄,气血易趋于表,秋冬阳气收藏,气血易趋于里等。不同季节,人体受病倾向亦不同,如春气病多在头,夏气病多在脏,秋气病多在肩背,冬气病多在四肢;胸痹、咳喘、肺胀等常在秋末冬初气候变更时发病率明显增高,癫狂易在春秋季复发,温病则更有其明显季节性。故在预防疾病时,中医学强调顺春气以养生,顺夏气以养长,顺秋气以养收,顺冬气以养藏,使五脏之气与四时变化相应,时常保持旺盛通畅。另一方面,针对运气太过、不及所出现的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虚邪贼风,尤其是疫气伤害人体,如春防风、夏防暑、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等。晨昏昼夜:《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降,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则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早晨天则亮,阳气上升,温度上升始转温,亮度上升始转明,白天温度越来越高,亮度越来越强,至中午阳气最盛;从下午开始阴长阳消,傍晚温度逐渐降低,亮度由明转暗,至子夜阴气最盛。然后又开始新的周期变化。人体气血盛衰运动随着晨昏昼夜的变化而变化,疾病之症状亦随之轻重起伏。故要根据这个生理节律,进行择时养生,方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地理环境:地势有高低,环境有优劣,这此差异都会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如西北地势高而风寒冰冽,人们喜食乳酪,病多内寒;东南地区地势低而多湿热,人们喜食辛辣腥咸,病多热证湿证;高寒地区,饮水少碘,多发瘿瘤;湖区虫毒污染,多发蛊病等。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创造地势适宜、环境优美、清洁卫生的居处,对预防疾病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2)人与社会环境相应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不能离开社会群体而生存。故《内经》强调为医者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养生防病,莫贵于此。社会因素主要是社会局势和社会人事两方面。社会局势的稳定与动荡、战争与和平,对人体疾病影响举足轻重。社会人事对人体健康更具不容忽视的影响。社会的道德观念、经济状况、生活水平、生活方式、饮食起居、思想情绪、政治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等,都会影响人的七情六欲而发生危害。如当代社会的人口结构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健康的标准有了新的改变,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危害人们健康的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不良症已退居次要地位,代之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意外死亡(车祸、自杀等)。据国内外大量资料分析,80%以上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患者的致病和死亡原因,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中医预防学所强调的正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健康素质。2.形神合一预防观形是指躯体,神是指精神现象。形神合一,即人的形体与精神现象的统一,亦即身心统一。张景岳《类经•摄生类》指出:“神守于中,形全于外,身心皆合于道。”道者,养生之道也。“故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形神合一,以调神为第一要义。在形神关系中,中医学特别强调“神”在养生保健中的主导地位,“粗守形,上守神”(《灵枢•九针十二原》);神伤则形伤,神亡则形亡;“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灵枢•天年》);心神乃形之大主,“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素问•灵兰秘典论》)。故调神,主要是调心神,是对意识思维情绪的调节。保养心神,调摄精神是预防保健的首要问题。当人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发生异常变化时,就会引起其神、魄、魂、意、志诸神志的改变。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诸脏神志主宰于心,故都以心神受影响为主发生病变。心的神志变化,亦会影响到其他脏器。如忧动于心,则肺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总之,正常的情志活动有利于五脏的生理活动,异常的情志变化则影响相关脏器而致病,脏腑病变又常可引起情志的变化,结果是机体气机逆乱,阴阳失衡,精气亏损,伤神损形。形神合一,以调形为第二要义。中医的“神”不仅主导着人体的精神活动,也主宰着人体的精气――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调节适应、卫外抗邪等为特征的脏腑功能活动。神明由精气化生,反过来又支配着精气的活动;精气产生神明,反过来又成为神明凭借活动的条件。这就是“神”与“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整体辨证关系。换句话说,神不能离开形体,但形体若无神,生命亦就停止了。张景岳在《类经》中云:“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开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治。”《灵枢•天年》亦云:“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是故养生防病,首当养神,次当养形,形神俱在,才能保持人的健康长寿。形神合一,是养生的根本目的,中医学养生预防保健方法甚多,但从本质上讲,不外“养神”与“养形”两大部分。3.动态平衡预防观“生命在于运动”。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提倡用运动来增进健康。《吕氏春秋》中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观点,就是中医预防学最早的“动形”学说萌芽。至清代,颜习斋的《言行录》则明确提出:“养生莫善于习功。”运动能够保持人体精气布散流畅不郁,从而防止发生疾病。“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修真秘要》)。运动太少,就会引起机体活动能力的减退。即《素问•宣明五气》所指出的“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等。因为肺主一身之气,过度卧床,易使肺缺乏新鲜空气的交换。肺的机能不健全,人体的“气”就会受伤。如果终日埋头伏案,不事运动,则气血流行不畅,影响肌肉的健壮。脾主肌肉,肉伤及脾,可出现脾胃功能障碍。“终是屹屹端坐,最是生死。人徒知久行、久立之伤人,而不知久卧、久坐之尤伤人也”(《医学入门》)。说明不仅要避免过劳,更要防止过逸。在劳逸的关系中,“劳”是主要的。劳逸结合的原则是三分逸七分劳,而不是各占一半。这就是动态平衡预防观的第一点。机体内部的精气神,亦在不断的运动之中。“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明生物体不断运动是绝对的。“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同上)。说明没有运动,动物界不会有生老病死的过程,植物界也不会发生生长开花结果的变化。因此,人体是一个处在阴阳运动状态的整体,人生历程是一个阴阳运动的过程。阴阳运动的盛衰是决定寿命长短的关键,保持阴阳运动的平衡状态是延年益寿的根本。《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查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说的都是人类欲要健康长寿必须调节阴阳运动规律,实现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在这种阴阳平衡中,阳动是绝对的、永恒的,阴静是相对的、暂时的。此为动态平衡预防观的第二点。通过以上两点,可知机体外部的“运动”,是为了促使机体内部的“运动”,而使新陈代谢旺盛,保持生命不息。中国医学预防法学科体系中,不仅有体育、文娱、起居等“从外动”诸法,而且有心理、饮食、药物等“从内动”诸法,且外动、内动诸法间又往往外中有内、内中有外。方法途径不同,但促使体内精气神运动不息的目的和结果是相同的。第三点,动态平衡预防观中的“平”字十分重要。动的目的是为了“平”,即阴阳平衡。一切预防疾病的原则和方法,都应符合“以平为期”这一思想原则。如体育养生预防法中,既要求重视体育对人体的促进作用,又要求防止运动太过而损伤筋脉肌骨,如运动过度损伤软骨,导致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即是违背了“平”的原则;在饮食养生预防法中,既要求重视五味对人体的营养作用,又要求防止五味太过而损伤五脏;在药物养生预防法中,既要求重视药物对人体的扶持御邪作用,又要求防止补泻太过而造成新的病理性不平衡。其他诸法也是这样。4.三级分层预防观中国医学除了对外感热病、内伤杂病乃至各科疾病有多种预防法外,还把预防贯穿在摄生保健、疾病治疗、护理、康复等整个过程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三级分层预防体系。(1)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指在人体疾病发生之前,所进行的预防。即通过各种预防措施和手段,提高人体素质,增进人体健康,以防止或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未病先防理论包括保养正气、慎避外邪、接种预防三个方面。1)保养正气:中国医学的未病先防理论,不是被动消极地对致病邪气的防避,而是通过顾护正气,主动积极地抵御外邪的侵袭。因此,它特别重视人体正气在抗邪防病中的能动作用和主导作用,把预防寓于养生之中进行。这正如《丹溪心法》所云:“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因此,防病是养生的主要目的之一,而养生又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保养正气可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体育锻炼、顺应四时、调理饮食、调适劳逸、节制婚育、调畅情志、安定居处等多种预防法,都为了保护正气,抵御疾病的发生。保养正气,还要注意顺应生命规律。人的生长衰亡是自然界不可抵抗的生命规律,人类必须也只能在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养生措施。例如,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其生理变化就有显著差异。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青壮年处于“阴阳平均”阶段,老年则处于气血衰减的时期,妇女又有经带胎产之特殊性。根据这些规律,从饮食、起居、劳逸诸方面加以相应调摄,才是正确的防病之道。2)慎避外邪:对外界邪气的主动防御是未病先防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是对气候变化的预防。因为人体对自然变化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气候变化急骤,超过了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产生疾病。故对异常气候――六淫,要及时预防避开。如可根据气象预报及运气的太过与不及规律,采取相应措施。这其中,尤其要避免为“疫气”所伤而感染流行的病。其次,是对虫兽损伤、金刃损伤、跌扑损伤、工伤事故及各种中毒的防范,避免意外伤害。3)接种预防:预防接种是防疫措施之一,目的在于使机体内在一定时间内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特殊抵抗力。(2)既病防变疾病发生后,由于体内正邪相争力量的消长,病情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恶化趋势和已经萌发的先兆症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阻止或逆转病情的发展,促使疾病朝痊愈方向转化,称之为既病防变。它包括救其萌芽、阻止传变、预防伤残三个方面。1)救其萌芽:《素问•八正神明论》有“上工救其萌芽”之说,在疾病即有征兆,尚未形成气候时,即应早期诊治,避免养痈遗患,致疾病由小而大,由轻而重。《金匮要略》首篇对此有精辟见解:“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早期诊治,既易于愈病,又可使正气少受损伤。《灵枢•官能篇》云:“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正气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其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是故上工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成,因败其形。”说高明的医生,当疾病初起,症状似有似无,不很明显时,即可给予诊治;不高明的医生,待疾病症状明显才去治疗。“小洞不补,大洞尺五”。防微杜渐,方可使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体现了现代医学的三早思想。2)阻止传变:疾病每有一定的发展趋势和传变规律。临床上多依其规律,采取措施阻止传变。3)预防伤残:伤残是在疾病作用下给人体结构或功能留下的永久性损害,如疮疖留下的皮肤瘢痕,骨折导致的畸形和功能障碍,顽痹而致关节挛缩畸形等。在治疗过程中应对此事先予以考虑,采取措施,避免留下伤残,影响病人的美容和机体功能,给其生活、工作带来不便,造成心理上的痛苦。(3)病后防复疾病证候基本解除,到完全康复(症状完全消失,精神状态、劳动能力一如常人)这一段时间,属于康复期。此时当掌握去邪务尽、防止复发、和谐体用等预防原则。1)去邪务尽:疾病初愈之时,正气尚亏,脏腑气化功能未复,源于体内代谢的各种内生之邪势将留恋不去。这种正虚邪恋的状态,若失于顾护调治,可延续相当长的时期。周学海《读书笔记》云:“盖凡大寒大热病后,脉络之中,必有推荡不尽之瘀血,若不驱除,新生之血不能流畅,元气终不能复,甚有传为劳损者。又有久病气虚,痰涎结于肠胃,此宜加涤痰之品。”故病后虽大邪已去,恶候皆平,然每有留恋之邪存焉,为防病复,当尽除余邪。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指出:“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云就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说明不可认为病后皆虚,一律用补,补之过早反致余邪胶结滋漫。2)防止复发:疾病初愈,因余邪未尽,或调养不当,可致疾病在一定条件下复发。预防之法,当着重防风复、防劳复、防食复、防药复、防志复、防房复。防风复:初愈之人,正气不足,卫外亦必然薄弱,常易因感受六淫之邪而引起疾病复发。故应特别注意顾护卫气,避免时邪之侵袭。防劳复:大病初愈,可因形体劳逸过度而致病复。劳复包括过劳致复和过逸致复两方面。过劳致复,如忙于事务,奔波劳累,致“久行伤筋”、“久视伤血”;过逸致复如过于久卧、久坐、久立,致“久坐伤肉”、“久卧伤气”、“久立伤骨”。故量力而行,小劳不倦,劳逸结合,可防劳复。防食复:病愈之体,胃气薄弱,若饮食不当,也可致疾病复发。瘥后食养,当注意食品清洁卫生,易于消化,不可强食过量,凡有助于增邪伤正的饮食皆当忌之。如热病瘥后宜忌温燥辛辣之品,中风瘥后宜忌鸡之升提,水肿瘥后宜忌盐,泻痢瘥后宜忌油腻添湿,皮肤病瘥后宜忌鱼虾海腥等。防药复:疾病瘥后,当缓缓调治,以求彻底康复,不可急于求成。如迭进大补而壅正助邪,或不辨寒热致药证相悖,每常使病情复发。防志复:瘥后病人多仍有急燥、疑虑等各种不良情绪,积久不解,则可致病情又起。预防之法,当注意调节病人心理情绪,以防因情志原因伤及脏腑机能。防房复;房复,《伤寒论》称为“阴阳易”。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说:“夫伤寒病新差,未满百日,气力未平复,而以房室者,略无不死也。”“夫病新差者,阴阳两气未和,早合房室,则令人阴肿入腹,腹内病痛,名为交接劳复。”房劳必涉及肾。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在病理情况下,肾是补充各脏精气亏损的脏器之一。大病之后,肾精本亏,再加房劳必令其更虚,则生命之本动摇矣。宋•郭壅《伤寒补亡论》曰:“盖大病之后,脏腑气血不与同日也。……再复之后,又困于一复时,况有三复、四复,殆不甚其困矣,是以往往疾复而死。”说明疾病的复发,会令病情日渐严重;复发次数愈频,预后愈险恶。故控制病后复发问题,向为历代医家所重视。3)和谐体用:体者,躯体脏腑;用者,功能活动。疾病之后,脏腑、躯体虽无形质损害,但其功能活动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甚至废而勿用。如长期疾病折磨,经治疗形体虽无异常,但精神仍萎弱不振,意志消沉;某些形体伤残者,其伤残治愈后,功能恢复尚需一段较长时间等。故当注重调神以复形,治形以全神,从而达到形神合一,体用相谐。5.防治互寓预防观中医预防思想的重要特色之一是防中有治、治中有防、防治互寓。所以,我们在谈到预防时,不能截然将它同治疗分开;在谈到治疗时,亦不能截然将它同预防分开。如前面提及的“既病防变”,往往是此阶段的治,寓下阶段的防;下阶段的防,又寓此阶段的治。至于在治疗方药中,于泻方每有一补,于补方每有一泻,以预防正气受损。还需指出,有些预防法和治疗法,在具体运用时,有时并无明显界线。预防中可运用一些治疗手段,如服补中益气丸健脾强胃,预防脾胃病变等。只有防治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中医学“三级分层预防观”的实践意义。6.综合应用预防观中医预防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有针对人体的,如运动锻炼、饮食调养、情志调摄、婚育卫生等;有针对邪气的,如顺应四时、隔离避毒、针药防邪等。只有将多种方法综合应用,才是正确有效的防病途径。例如,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记载热病瘥后的百合病的防治,既用洗浴法外治,又用药物、饮食法内调;后世又根据该病“如有神灵”的精神症状,主张结合精神调养。综合措施的特点是着眼于总体效应,故具有小量、综合、适度、无害的优点,且有利于常年坚持不懈地进行。7.辨证施防预防观辨证施防,就是在预防过程中,强调正确处理某些带根本性问题的辨证关系的思想方法。这一预防观,贯穿于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态平衡、三级分层、防治互寓和综合应用诸预防观念中。但辨证施防预防观更侧重于临床应用,贯彻于辨证论治的全过程中,故有其独特实用价值。辨证施防预防观主要包括辨人之体质气质而施防、辨证之部位属性而施防、辨病之异同而施防和辨病证之时相而施防四个方面。(1)辨人之体质气质而施防体质是机体在形态结构、功能活动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征,它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发展所决定的。气质是表现于神、志、意、识、言、行及风度之中的一种个体心理特征,它是在禀赋阴阳多寡及后天境遇影响下形成的。不同体质、气质的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和适应性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又导致机体对不同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并影响疾病的发展趋向。体质、气质的分类方法,简繁不一,但总的包括在阳性类、阴性类、中性类中。除中性类外,阳性、阴性因都属于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状态,一旦得病,极易出现从化现象。因此,在辨证治疗时,当针对体质之偏,施以预防性用药。例如,阳性类体质、气质的人,素体阳热,虽患寒性疾病,其证多有从热化的可能,即原来的寒证转化为热证。在用温热药治疗其寒证时,应避免温热太过,或酌加苦寒清泻药物,以防热化。此类病人又往往兼有阴津不足的特征,若患湿证,则易从燥化,故在用温燥药祛湿时,应防太过伤阴,或酌加养阴之品,以防燥化;阴性类体质、气质的人,素体阴寒,虽患热性疾病,其证多有从寒化的可能,即原来的热证转化为寒证。在用寒凉药治疗其热证时,应避免寒凉太过,或酌加温热药物,以防寒化。此类病人又往往兼有阴津不化,容易聚湿为患,故在用凉燥药祛湿时,应防太过伤阴,或酌加助阳之品,以防湿化。(2)辨证之部位属性而施防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多方面病理特性的概括。证之部位,有阴阳表里之异;证之属性,有寒热虚实之别。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之间,互相演变,虽导致病象错综复杂,但并非无规律可循。如伤寒病,论其病位有六经之分,论其属性有三阳经多实热、三阴经多虚寒之别,论其演变则有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随经传腑之异;温病,论其部位有卫、气、营、血、上焦、中焦、下焦之分,论其属性有湿热、温热之别,论其演变则有顺传、逆传之异;脏腑杂病,论其部位有脏腑、气血、经络之分,论其属性有脏病多寒多虚、腑病多热多实之别,论其演变则有经络传脏、五体(皮、肉、脉、筋、骨)传脏、五脏乘侮、腑病传化、脏腑互传之异。辨证施防,就是要根据病位由浅入深、由深出浅的规律和病性的由寒而热、由热而寒的规律制订预防措施。例如,腑病中的肠热下利,其邪常有上逆犯胃之势,令胃失和降而恶心干呕,此时可在治肠热下利方中,重加和胃降逆药,以挫其传势。再如五脏中的肝脏病邪有余,既可乘脾,又可侮肺;肝阴不足,既可消耗心阴而成“母病及子”,又可损及肾阴而成“子病及母”。在防传措施上,一是要抑其元盛,减弱病邪乘侮的力量;二是要对将被乘侮之脏预施调理。(3)辨病之异同而施防辨疾病异同而施防,即“同病异防”、“异病同防”。所谓同病异防,一是说相同的病证可以有不同的防法。例如,病证相同,但因气候、地理条件不同,经常需采用不同的防法。如同一病证的不同病人,其在西北者,当将“散而寒之”贯穿于预防中;其在东南者,当将“收而温之”贯穿于预防中。另外,病证相同,体质不同,亦要采取不同的预防方法。二是说相同的疾病,但病机不同,则预防法也不同。如同为鼓胀,属肝病传肾,当治肝防其传肾;属脾病传肾,当治脾防其传肾。所谓异病同防,是说不同的疾病,可采取相同的方法来预防。如多种热性病恢复期,都可能有阴津不足之见证,故均可固养阴津,以防病势复发。(4)辨病证之时相而施防病证具有时相性,或曰阶段性,即从此到彼之间,往往有一个相对静止的时期。病证的这种时相性是采取预防措施的有利时机。例如哮喘病,冬季发作后,多进入春、夏、秋的相对休止期,如此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培健脾肾,再次发作时病情就可能趋轻甚至得到控制。疟疾,如在休止期及时采用截疟方法,则可有效地防止其再次发作。其他多种疾病也莫不如此。必须说明的是,上述七种预防观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的,故具体应用时当综合考虑之。总之,预防观念就是在预防全过程中所体现的一些基本思想和规律,认识和遵循这些基本思想和规律,就能够在预防实践中正确地运用各种预防方法,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第二节 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也就是人在健康时对疾病所进行的预防。通过各种预防措施和手段。以便防止或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从而达到提高人体素质、增进人类健康的目的。中医学的未病先防理论,是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属于中医独特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第一,寓防于养,扶正为本。中医学的未病先防,不是被动消极地对致病邪气的防避,而是主动积极地对机体正气进行保养。因此,特别重视人体正气在抗邪防病中的主导作用,十分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道理,而把预防寓于养生之中进行。如《丹溪心法》说:“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可见,防病是养生的主要目的之一,而养生就是有效的预防活动。第二,综合摄养,顺时为先。未病先防的方法很多,有针对人体的,如运动锻炼、饮食调养、情志调摄,婚育卫生等;有针对邪气的,如顺应四时、隔离避毒、针药防邪等。中医学认为,只有将上述多种方法结合运用,综合摄养,才是正确有效的防病途径。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在众多的防病养生方法之中,中医学从人与自然这个整体出发,把顺应四时放在诸法之首,认为顺时是防病的首要措施和先决条件。因为在漫长的生活岁月中,人类已经形成了与四时气候相应的生理节律,如果违逆了四时的变化,就会打乱或破坏这些生理节律,进而削弱或损伤人体的正气,给病邪的侵入创造条件。同时,气候的异常变化又往往是导致病邪产生的重要条件。因此,在综合摄养时,尤其要注意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这个重要环节。中医学未病先防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涉及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运动锻炼、顺应四时、调理饮食、调和情志、调适劳逸、节制婚育、安定居处、防止虫兽创伤等方面。通过上述综合措施,内养正气,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外避虚邪,以避免外邪的侵袭,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控制疾病的流行,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一、气候与预防气候,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这里主要指一年(包括一天)之中的风暑湿燥寒等变化。中医学十分重视气候与预防的密切关系,主张把握气候规律,顺应气候变化,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出发,提出了“顺时防病”的思想,强调要“服天气而通神明”,“顺四时而适寒暑”,并确立了“四时调神”、“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及“避其毒气”等防病原则,为从气候预防疾病的发生奠定了理论基础。气候变化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条件之一,又可成为人体发病的一种重要因素。为了充分发挥气候的有益作用,避免异常气候变化对人体的不良影响,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学提出了以下防病的原则和措施。1.顺时摄养顺时摄养,是指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来调摄和保养人体的生命活动。《黄帝内经》为“顺时摄养”确立了原则,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意思是说要顺春气而养生,顺夏气而养长,顺秋气而养收,顺冬气而养藏,从而保持人与自然的高度协调状态,以增进人体的健康。具体保养方法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根据气候特点,调适人体的起居动静:一般来说,春季阳气升发,风气当令,气候寒热多变,人体既要适当增加活动时间,以助阳气的发生,又要注意多变的气候,避免感冒风邪。夏季阳气盛长,暑热湿气当令,气候炎热,人体既要适当参加劳动和运动,以助阳气的盛长,又要防止受热、中暑、伤湿和纳凉过度。秋季阳气收敛,燥气当令,气候由温转凉,人体既要适当减少活动时间,以助阳气的内敛,又要预防被燥邪及温凉所伤。冬季阳气潜藏,寒气当令,气候寒冷,人体既要相应减少活动,又要防止受寒和保暖太过。不仅要注意四时的摄养,还应重视晨昏的调护。在一日之中,清晨和傍晚是气温变化较大之时,也是人体阳气开始发生和潜藏之际,所以应当加强调理和保护,以避免受邪发病。《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指出:“朝则人气始生。”为了资助阳气的发生,清晨宜多去户外活动,吐故纳新,导引肢体,舒展筋骨,流通气血,旺盛生机。但是,还要注意晨起也不可过早,否则天还未破晓,阳气尚未发生,过早活动锻炼也与身体无益。所以古人主张“黎明即起”,又指出“早忌鸡鸣前”(《类修要诀•养生要诀》)。此外,清晨早起要特别注意避免风寒和湿露,否则便会给邪气以可乘之机,从而导致疾病,傍晚日落,阳气开始潜藏,卫外能力减弱,要注意防寒保暖,减少活动,避免风寒、雾露之气的侵袭。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2)利用气候因素,进行身体锻炼:由于正常的气候变化促进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所以利用气候因素,进行身体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卫外抗邪能力。中医学利用气候锻炼以强身防病的方法较多,这里仅简单介绍日光浴、空气浴和耐寒锻炼三种。1)日光浴:古代虽无“日光浴”的名称,但早就有了“日光浴”的活动。如《老老恒言•安寝》说:“如值日晴风定,就南窗下背日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沐浴日光,能够强壮阳气,流通血脉,调济精神。阳气强壮,精神调畅,则卫外固密,邪不能侵,从而有效地预防了疾病的发生。“日光浴”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专门的日光浴,其中,裸露部分身体让太阳照射一定时间的,称为部分日光浴;裸露全部身体让太阳照射一定时间的,又称为全身日光浴。另一种是顺便的日光浴,即在生活、劳动或体育活动过程中顺便接受太阳的照射。日光浴除了作为一种强身防病的方法外,也是治疗疾病的辅助手段之一,现代常用来辅助治疗肺结核、心血管系统疾病、关节炎、佝偻病等,均取得一定效果。2)空气浴:它是现代的名称,指裸露身体或穿着短衣裤,而让空气“沐浴”身体的活动。中医学很早就提倡这种活动,但是多与按摩同时进行。如《养性延命录•导引按摩》说:“摩手令热,雷摩身体,从上至下,名曰干浴。”可见,“干浴”实际上就是结合按摩的空气浴。古人认为它能增强机体的卫外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空气浴的时间,主要是在睡觉之前或者起床之后,也可以在其它的时间进行,一般沐浴半小时至一小时,以不受凉为度。3)耐寒锻炼:它是利用气候因素强身防病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医学对此有一定的认识,如儿科提出“要得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这里的“寒”便是耐寒锻炼思想的体现。特别是在秋冬转换的季节,古人提出要逐渐增加衣着,不可一次猛加,应使之常带凉感,便是一种自然的耐寒锻炼。正如《摄生消息论•冬季摄生消息论》所说:“宜寒甚方加绵衣,以渐加厚,不得一顿便多,唯无寒而已。”现代耐寒锻炼的方法较多,如在冬季用冷水擦身,洗冷水澡,或游泳等。但是在进行上述锻炼时,都必须循序渐进,持之经年,方可达到预期效果。2.避邪防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所谓虚邪贼风,泛指四时不正之气。此种邪气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宜着意防避,故古人有“避风如避箭”的说法。要避邪防病,必须掌握邪气产生的时间及规律。《素问•六微旨大论》说:“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指出时令已到而气候亦到,是正常和平的气候,一般不会导致疾病;时令已到而气候未到或时令未到而气候先到,是逆时的反常气候,往往使人生病。《金匮要略》则将气候异常分为“未至而至”、“至而不至”、“至而不去”和“至而太过”四种情况,亦符合实际和便于掌握。因此,临床可以运用时令与气候的关系,预测六淫邪气产生的时间,从而采取多种措施对疾病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具体的方法是:(1)防寒保暖:阳气是人体卫外抗邪的主要力量之一,寒冷因素往往会损伤阳气,削弱人体的抗病能力,给邪气的侵入创造条件,所以在异常气候发生时应当注意防寒保暖,添衣加被。(2)针药预防:针刺、药物有较好预防疾病的作用。《黄帝内经》中有服“小金丹”和用针刺预防疾病的记载,后世的发展更多。针、药防病的原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扶助正气,加强抗邪的能力。如针刺一些强壮俞穴,服用某些补益正气之药。但此法收效较慢,需平时与急时结合,方能奏效。二是拮抗邪气,避免时邪的侵入。如预先服用拮抗某种邪气的药物,以避免此种疾病的发生。(3)隔离防病:在疫病流行的季节,特别是在异常气候出现而疫病正在流行之时,要避免与病人接触,以减少传染发病的机会。还要注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社会交往,以避免邪毒染易。此外,人工免疫亦有良好效果。15世纪,我国发明了“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人工免疫的先驱,但由于历史的限制,其发展停滞下来。现代十分重视人工免疫方面的研究,创造了众多的预防接种方法,为多种传染病的预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二、饮食与预防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同时又是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中医学历来十分重视饮食与预防的关系,主张调和饮食五味,讲究饮食科学,以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生。基于饮食对人体作用的两重性,在预防饮食致病中,应当注意趋利避害,注意饮食卫生,保持饮食调和,既充分发挥饮食对人体的有益作用,又避免饮食失调而危害人体。1.注重卫生,预防秽毒“病从口入”,这是我国民间的有益格言。他提醒人们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秽毒从口进入人体,以预防疾病的发生。饮食卫生,包括饮水卫生和食品卫生两个方面。2.克服偏嗜,合理营养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人们由于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偏嗜某种味道或某种食物的习惯。这些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应当注意克服。中医学认为,五味均不可偏嗜,尤其不可偏嗜咸味;各类饮食物都不可过食,特别不可过食肥甘厚味。五味贵于调和而勿偏嗜,这是中医食养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也是人体强身防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条件。《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谨和五味,就可以使人骨骼强壮,筋脉柔和,气血流通,腠理固密,脏腑之气精强,健康长寿。克服五味偏嗜,还要特别注意不偏嗜咸味,这对于预防或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是比较重要的一环。肥甘厚味多爽口而滞脾,容易导致多种疾病,所以前人每每告诫人们要多食素,少食肥甘厚味。如《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故每学淡食,……每食不用重肉,喜生百病。”孙思邈的“淡食”,就是今天之“素食”。从文中“不用重肉”来看,说明他只是强调以素食为主。少食肥甘厚味,并非完全不食鱼肉等荤食,因为鱼肉可以提供人体所必需的而素食中所缺乏的多种营养素,以供给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适量的食用也是完全必要的,只是不可过量而已。在提倡改革我国食品结构的今天,选择性地增加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肉食品,如鸡、兔、牛羊肉等,对于增强我国人民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合理营养,是指人体的营养全面、充足,无太过无不及,恰到好处。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这部著作中便强调了这一点。《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指出要保证机体的合理营养,全面地补益精气,必须实行多样化的饮食。这是一个十分科学的见解,因为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各有各的营养,它们之间虽有主次之分,但是谁也代替不了谁,人们必须根据生理需要,全面取之,兼而食之,才能有益于健康。否则,饮食单一或偏嗜,则五味不全,营养片面,脏气不均,酿生疾病。所以《保生要录•论饮食门》告诫人们:“所好之物不可偏嗜,偏嗜则伤而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脏气不均。”现代营养学指出,人类需要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而这些营养素又分别存在于谷类、畜类、菜类、果类等之中。因此,人体要获得全面而合理的营养,就不能偏嗜偏食,而应当食用多样化的饮食。3.定时定量,调适寒温饮食依赖脾胃的运化才能化生水谷精微,由于脾胃的运动在一日之中具有一定的生理节律和限度,因此饮食必须做到定时定量,以适应脾胃的运化功能和保证人体生理功能的需要。我国从古至今,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能按早、中、晚三时定时进餐,就能保养脾胃,增进健康。故《论语•乡党》说:“不时不食。”《吕氏春秋•尽数》亦强调:“食能以时,身必无灾。”饮食适量也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条件。中医学主张饥饱适中,反对过饥过饱与暴饮暴食。如《老老恒言•饮食》说:“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易磨运,乃化精微;否则,极易之物,多食反至受伤,故曰少食以安脾也。”这里的少食是相对多食而言的,实际上就是饥饱适中的状态。饥饱适中,则既保证了机体所需水谷精气的供应,又能够和胃安脾,调理气机,从而有益于健康。注意饮食冷热调和,是预防饮食致病的又一措施。因为水谷进入胃中,冷热失宜,不仅能直接损伤脾胃,而且还能间接地伤及其他的脏腑,导致疾病。饮食的寒热应以“中适”为宜,即保持适中状态,既不可过于灼热,又不可过于寒凉。这样,才能尽其所益而避其所害,减少疾病的发生。三、情志与预防情志,泛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多种情绪变化,简称“七情”或“五志”。《黄帝内经》将“七情”列为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从医学的角度首先提出了“调和情志”以预防疾病的思想。强调指出:“和喜怒”,“内无思想之患”,“恬虚无”,就能够避免邪气的侵袭,预防疾病的发生,保持健康长寿。情志活动,人皆有之,七情和调,是人体生理功能正常的标志之一。要预防七情致病,就必须做到保持精神乐观,调和情绪变化,避免七情过激。1.保持乐观情绪精神乐观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要保持乐观情绪,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陶冶性情,培养乐观性格。人的性格各有不同,但是无论何种性格的人,都可以在生活中通过锻炼、陶冶,而逐渐获得乐观的性格。前人指出,读书吟诗,交游览胜,琴棋书画等活动,能够怡情悦性,培养乐观性格,增进健康长寿。性急善怒或多愁善感之人,应多参加上述活动,逐渐培养乐观性格。(2)遇违乐之事,善于自我解脱。人一生中不可能不遇到忧虑、烦恼之事,问题的关键在于遇到这类事时要能够正确对待,妥善处理,及时解脱。解脱的方法,一是退步思量,减轻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法,对于减轻烦恼具有积极的作用。如《中国养生说辑览•石天基之养生说》指出:“凡遇不如意事,试取其更甚者譬之,心地自然清凉,此降火最速之剂。昔人云:‘要做快活人,切莫寻烦恼,烦恼与快活,都是自家讨。’大抵人能退步思量,莫寻烦恼。”二是吐露交谈,消除烦恼。在自己的烦恼通过退步思量还不能减轻的时候,就应当及时吐露,与人交谈,听取别人的劝慰,以消除心中的烦恼。消除烦恼造成一个平和的心境是乐观的前提,对于保持乐观的情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避免七情过激情志活动是人体生理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调的情志一般不会致病,而且还会有益于人体的生理活动,情志只是在过激时才会成为致病的因素而危害人体。所以,在疾病的预防中,中医学十分重视情志变化这个重要环节,认为调和情志,避免七情过激,就能预防七情致病。喜怒为七情之首,二者对人体的影响各有不同,从养生防病的角度出发,喜贵于调和,而怒宜于戒除。适度的喜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过度的喜又会伤神耗气,危害人体。因此,要使喜有益于人体,就必须保持适度中和,而不可太过,亦所谓“能中和者,必久寿也”(《养性延命录》)的意思。怒是历代医家和养生家最忌的一种情绪,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老老恒言•戒怒》强调:“人借气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心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他指出了大怒对人体健康的极端危害性。由此可见,戒除嗔怒特别是大怒,对于养生防病是十分重要的。前人在养生防病过程中总结出了两条戒怒制怒的基本方法:一是以“理”制情,即遇有可怒之事,首先从养生防病的大道理上考虑,用理性克服情感上的冲动,使怒气不生。二是以“耐”养性,即要有豁达的胸怀,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涵养,遇事能够忍耐而不急躁生怒。但是,在怒已生而又不可遏之时,亦应当及时发泄和吐露,以免郁遏变生它疾。忧郁、伤悲是对人体有害的另一种情绪。它能够损神伤气,削弱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招致病邪侵入,应当注意克服。体弱多病者或老年人,由于精气不足,心气虚衰的生理变异,常常易生忧悲之苦,忧悲情绪的存在和持续,又会进一步损伤精气,加重疾病,促进衰老,所以,尤其应当注意去掉忧悲情绪,以利于养生防病。去忧悲的方法,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培养锻炼自己,使之获得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精神,用乐观战胜悲忧的情感。思虑是七情之一,又是心的一种主要功能。适度的思,能够强心健脑,对人体有益无害;而过度和不正当的思虑,则往往对人体造成危害,多使心神过耗而不复,脾气留中而不行,产生头昏、心慌、失眠、多梦、纳呆、腹胀等病证。所以,思虑应当注意适当而不可太过。如《类修要诀•养生要诀》提出,要“少思虑以养其神”,即告诫人们思虑劳心用脑,必须有节,不可过度。节思的方法,主要是讲究用脑科学,如采取以运动调剂心神和脑力、控制劳心用脑时间等方法来进行调节;其次,要以理制思,切实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思虑。惊恐对人体也有较大的危害。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惊恐可以导致心神失守,肾气不固而出现心慌、易惊、失眠、二便失禁,甚至神志失常等方面的病证。大惊卒恐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它可以使人体的气机逆乱,血气失常,阴阳散败,从而发生大病,甚至危及生命。由此可见,惊恐是情志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养生防病中应当注意预防和避免。防惊杜恐的方法,一是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培养勇敢、坚强的性格,以预防惊恐致病。二是避免接触易导致惊恐的因素和环境,以杜绝惊恐发生。四、劳逸与预防劳逸的含义较广,此处仅讨论形神方面的劳逸问题,如劳动(劳力、劳心)、运动和休息、睡眠等。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劳逸与预防的关系,认为有劳有逸,劳逸适度,能够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一书中便讨论了这个问题,它既反对过劳,又反对过逸,主张有劳有逸,“劳而不倦”,为预防劳逸致病确立了基本原则。此后,历代医家和养生家多强调这一点,如《抱朴子》说:“不欲甚劳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汗流。”《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亦说:“养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莫强举重。”这些主张无疑是正确的,对保障人民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劳逸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两重性的作用,因此在养生防病中,既要做到有劳有逸,劳逸有度,又要加强劳动保护,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被劳逸不当所伤。1.预防职业性伤害职业性伤害,是指有的职业在劳动过程中对劳动者产生的一定的危害。职业性伤害是导致职业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就必须加强劳动保护,避免职业性伤害。2.严格把握劳动强度劳动强度有个体差异,不同体质、性别、年龄的人,对劳动强度的耐受量各不相同。把握劳动强度的基本原则是“小劳而莫大疲”。也就是说,人在劳动、运动或用脑时,一般强度可保持既有轻度的劳累感,又觉得身心舒快,留有余地,而没有疲劳过度、难于恢复的感觉。具体的把握标准,是在体力劳动中,不使出现气乏无力,气喘嘘嘘,大汗不止,更不能干力所不及之事;在脑力劳动时,不使出现头昏头痛,思维紊乱,亦不能干才思不及之事。否则,即为过度。超越了人体的生理限度,就必然会造成相应的损伤。所以,《抱朴子•极言》指出:“才思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备急千金要方》则告诫人们:“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3.合理安排劳逸时间要劳逸结合,避免过劳过逸,就必须合理安排劳逸时间。《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起居有常”,就是指人的起居劳逸必须有一定的时间规律。遵循起居劳逸的时间规律,就会有益于健康和长寿;相反,若起居无常,劳逸失时,则会对人体造成损伤,所以《抱朴子•极言》说:“寝息失时,伤也。”我国在古代便形成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实行的是8小时工作制,即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睡眠8小时。实践证明,这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正确措施,其作息的时间安排是符合劳逸结合原则的。在劳逸的时间安排上,还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既要有适当的劳动、运动时间,又要避免一次劳动、运动的时间过长,还要注意在每次劳动、运动中留有合理的休息时间。二是既要有充足的休息、睡眠时间,又要防止休息特别是睡眠的时间过长。只要劳逸时间安排合理,就能避免过劳过逸所伤,有益于健康。妇女的生理与男子有一定差别,主要表现为有经、带、胎、产等特殊的生理变化。为了保护妇女及下一代的健康,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的妇女劳动保护政策及有关的法令。妇女在月经期要适当增加休息时间,避免冷水作业。在怀孕期和哺乳期要注意合理安排劳动与休息时间。例如:妊娠早期可以照常劳动,但在后期要适当减少劳动时间,并减轻劳动强度;怀孕期和哺乳期妇女在一定时期内不得从事夜班工作;哺乳期妇女每天工作时还要安排一定的哺乳时间。五、虫兽与预防虫兽,此处泛指一切昆虫和鱼鸟走兽,如蜜蜂、蚊子、苍蝇、老鼠、猫、狗、鱼、鹅等。中医学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看成一个相互制约,又相互滋生的大系统。因此,虫兽与人体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人早就认识到虫兽对人体的双重作用,并摸索出了不少预防害虫害兽损伤的办法。对虫兽的预防,一方面要积极除“四害”,截断病源;另一方面要认真避开害虫兽,谨防损伤。1.消灭有害虫兽中医学历来十分重视消灭有害虫兽,以预防其对人体健康的损伤,并在实践中总结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经常打扫清洁,是搞好环境卫生的重要措施,也是消灭害虫害兽孳生地的最好办法。人烟稠密的地区,若不讲究环境卫生,污水遍地,垃圾成堆,则蚊蝇孳生,极易引起疾病流行。主张疏通沟渠河道,清除各种垃圾,充分利用泉水和井水,不饮用脏水,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解放后,我国制定了“爱国卫生运动,一般采取突击清扫与经常保持清洁相结合”的方针,提出在农村要重点抓好以“两管”(即管水、管粪)、“五改”(改水井、改厕所、改畜圈、改炉灶、改环境)为中心的卫生活动,城市则着重解决“三废”和噪音问题,大力提倡绿化,就可以从根本上消灭蚊蝇老鼠等害虫的孳生地,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2.避免虫兽伤害避免害虫害兽对人体的损伤,大致有两种方法,一是主动避害,二是被动避害,二者在实际运用中都有一定的意义。搞好环境卫生,杜绝蚊子、苍蝇、蟑螂、老鼠等害虫害兽的孳生、活动及藏身之所,这是主动避免虫兽损伤的重要措施。因此,经常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活动,彻底清扫室内室外垃圾,翻晒棉衣被褥,勤洗澡,勤换衣,疏通水沟,填平鼠洞,每年再用药物杀灭蚊蝇老鼠几次,就可以减少或杀灭“四害”。同时,还应采取多种措施,避免害虫害兽接触人体。首先,应将住宅修建在干燥、高处、向阳的地方,这些地方空气流通,光照充足,不利于蚊蝇等虫兽的生长繁殖。因此,可以减少或避免害虫害兽损伤之苦。六、婚育与预防婚育是人体生理和繁衍后代的需要,但它与疾病预防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古人便知道从婚育方面来养生防病,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主张。《黄帝内经》重视精在生命中的作用,认为“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等,是“半百而衰”的根本原因。强调要节欲宝精以养生防病,益寿延年。《吕氏春秋》有“情欲”专篇,论述了情欲当节,过之伤人的道理,提出了“知早涩则精不竭”的论点。《周礼》指出:“男三十娶,女二十嫁”,“礼不娶同姓”,在婚姻制度上提出了较为科学的见解。婚育不当可以同时影响两代人的健康,因此要特别引起重视。要预防婚育不当致病,就必须遵循正确的婚育原则,做到晚婚、晚育、节欲、严禁近亲婚配和性生活混乱。七、居处与预防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有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不能离开自然环境而独立生活。因此,居处的环境状况,水土素质、气候变化等,往往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自古以来,居处选择、住宅布局以及环境卫生等问题一直为人们所重视。《黄帝内经》、《备急千金要方》等中医古籍中,不仅将居处失宜列为致病因素之一,而且认为居处安定、环境优美有助于健康长寿。八、运动保健运动,指人们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防病抗衰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的体育锻炼活动。我国运动保健的历史十分悠久,相传“尧”的时代,古人便知道用舞蹈等运动来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如《吕氏春秋•古乐》载:“昔陶康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舞蹈有良好的舒壮筋骨、流通气血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强调要“和于术数”,“广步于庭”。《吕氏春秋》则明确提出了“动形”的主张,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在实践上,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受“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后汉书•华佗传》)的启发,首创“五禽戏”的运动方法,成为我国医疗体育的先躯。自此以后,主张运动锻炼以强身防病的医家和养生家相继出现,梁有陶弘景,唐有孙思邈、王焘,宋有蒲虔贯,明有冷谦、王蔡传、高濂,清有潘、曹庭栋等,他们在养生防病的实践中,不断创新,总结并提出了各种运动锻炼方法,为我国的预防医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我国人民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措施。通过运动,能够流通气血,强壮脏腑,调养精神,舒筋壮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生。精、气、神三者,在人体称为“三宝”,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运动可以促进精、气、神的功能活动,对于防病健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精、气、血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之中,“运行不休”是其显著特点。如《灵枢•脉度》说:“气(包括精、气、血)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精、气、血的流行,除了依赖于脏腑之气的推动之外,与形体动静的关系亦非常密切。运动形体,一是可以直接作用于气血,促进气血的流动;二是由于气血的流动增强,改善了脏腑的营养,激发了脏腑的活力,从而间接起到流通气血的作用。精神活动是在脏腑气血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运动,一方面促进了精、气、血的流通,增强了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还以动济静,使精神活动得到了充分的调节。因此,运动锻炼具有调养精神活动的作用,是一种积极的调神方法。精神活动正常,反过来又能主宰和激发脏腑气血的功能,促进人体的生命活动,从而有益于健康。运动的产生和进行,是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协调的结果,与五脏和筋、骨、肉等脏腑组织的关系尤为密切。肝藏血,主筋,筋为产生运动的主要组织之一,肝还能调节血量以保证运动的需要;心主血脉,藏神,运动需要心神的协调和心血的濡养;脾主运化,司肌肉、四肢,为气血生化之源,肌肉、四肢是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脾化生的气血又是运动进行的基础;肺主气,司呼吸,气是产生运动的主要动力;肾藏精,主骨,骨是运动的支架,肾精的滋养又是运动进行的根本保证。由此可见,脏腑是产生运动的根本,筋骨肌肉等组织是产生运动的主体。由于运动产生于脏腑、组织的活动,所以适量的运动反过来又能够促进脏腑、组织的功能,起到强壮脏腑、舒筋健骨壮肌的作用。从“后天之本”的角度出发,中医学特别注重运动在强健脾胃中的积极作用。如华佗指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说明运动不仅能锻炼肌肉、四肢,还能增强脾胃的健运功能,促进脾胃对饮食物的纳运、吸收和输布,从而保证充足的气血化源,从根本上改善机体的营养,增进人体的健康。总之,运动锻炼与人体健康关系非常密切,运动能够促进精、气、血及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提高机体素质,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因而是健身防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第三节 既病防变疾病发生后,由于体内正邪斗争的力量互有消长,病情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疾病的最终结局不外两种:或痊愈,或死亡。从发病到死亡,一般都存在病情逐步恶化的阶段,包括病证的加重与病位的蔓延。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恶化趋势和已经萌发的先兆证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阻止或逆转病情的发展,促使疾病朝痊愈方向转化,此即既病防变的内容。见本章第一节三级分层预防观。第四节 瘥后防复在中医文献里,所谓瘥后,系指大病的基本证候解除后,到完全康复(症状完全消失,精神状态与生活、劳动能力一如常人)这一段时间。与现代所示康复期颇为相近。因此,病瘥即是初愈,离疾病完全痊愈尚有一段距离。处于瘥后的病人,具有以下基本的特点:一是阴阳未和,即机体阴阳气血营卫虽已基本平复,或接近平衡,但极不稳定。如在日常生活中,稍有劳累,即心悸、气促,是阴不涵阳;或动辄汗出,多属阳不固阴;或夜寐不安,则为阴阳失交;或乍寒乍热,又是营卫失和。这种现象见于大病之后,中医学都可归入阴不与阳和或阳不与阴和的范围。二是正虚邪恋,由于病时饮食锐减而消耗增多,病中与瘥后又需对机体损害进行修复,因而正气必然不足。另一方面,正气亏虚,则脏腑气化功能减退,源于体内代谢的各种内生之邪势将留恋不解。这种正虚邪恋的瘥后病理状态,若失于调治,可延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如伤寒病后胃虚喜唾,即是胃阳未复,水津不化所致。瘥后机体的第三个特点是体用失谐。一般系指脏腑、躯体虽无形质损害,但其功能活动尚未达到正常水平,甚至废而勿用。如长期疾病折磨后,经治疗形体虽无异常,但精神仍萎弱不振,意志消沉;某些形体伤残者,其伤残治愈后,功能恢复尚需锻炼一段较长时间等。了解并掌握瘥后病人的上述基本特点,对于正确调治、护理以预防复发,并达到完全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复病,主要是指疾病在初愈后,因调养不当,导致原有疾病复起。但一病新瘥,即染他病,因后病与新瘥病体关系密切,亦可谓之复病。现对瘥后预防风邪,防止劳复、食复、药复等问题,作一初步讨论。风湿病怎样护理一)保护受损的关节    目的是避免关节出现永久性的变形:减轻日常活动时的关节疼痛;提供另一种方法以解决某些日常生活活动的困难;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保护关节的原则:   1、使用较大和有力的关节:关节发炎时,会变得不稳定,更容易受损伤。用力的时候,细小的关节如手指关节就更易出现变形。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尽量利用较大和有力的关节,手提重物时,尽量不用手指而用手臂和肘关节,不只用手指作支持,应以手掌来支撑。  2、避免关节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如不要长时间站立,在适当时候坐下来休息。坐下时,应经常变换坐姿、转换双脚位置,舒展下肢的筋骨,或起来走动一下。应避免手指长时间屈曲,如写字、编织、打字、修理,应不时停下来休息,舒展一下手指。  3、避免关节处于文治武功位置,保持正确姿势:无论在睡眠、走路或坐下,都要保持良好姿势。拧瓶盖时,不要只用手指拧,应以掌心加压力来拧。坐下时,膝关节不要过分屈曲,双足应平放在地上。  4、留意关节的疼痛。活动时感到关节疼痛,应立即停止活动,检查活动方法是否不当。  5、减少工作和日常生活的体力消耗:如家里物品的放置应科学合理,轻便和不常用的物品放在高处,常用物品放在伸手可用的地方,笨重和不常用的物品放在柜子的下面。安排好工作的程序。尽量使用工具,以减少弯腰、爬高、蹲低,使用手推车,以节省能量。  6、注意工作与休息的平衡,并根据病情调整,如关节炎加剧时,应增加休息时间。(二)日常生活中保护关节的方法  1、起床有困难时,可用绳梯帮助;2、洗澡洗不到背部时,可用长柄刷;3、手拿不稳肥皂时,可改用沐浴液;4、如拿浴巾有困难时,可在浴巾两端缝上提手,套在手上。5、坐厕两旁墙壁上可安装扶手以帮助起身;6、可用辅助器具帮助穿衣、穿袜、穿鞋;7、勺匙柄可加粗,避免用手指提起水壶;8、用长柄式水龙头;9、避免用手指用力洗头,应用洗头刷;10、避免用手指挤牙膏,应该用手掌按压;11、避免用手指用力使用衣夹、指甲钳、喷雾剂;12、用粗大的钥匙开门;13、避免用一两个手指拉抽屉。  (三)预防关节变形,增强肌肉力量  一些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为防止关节畸形盲目增加关节运动量,忍痛强迫关节进行过度的活动,而有些人却绝对地卧床休息,这两种方法或加重了病情或导致关节肌肉萎缩,因而都是不足取的。正确处理方法是急性发作期以休息为主,加强营养,使肿胀关节处于功能位制动。炎症静止期则应该进行功能锻炼。可作一些关节负重小或不负重的活动(如仰卧在床上作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屈曲运动)和理疗。需要提醒您的是每日活动量应由小到大,活动时间逐渐增加,循序渐进。当然,这样的功能锻炼还可以溶入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包括穿衣、吃饭、洗澡、上厕所等)、职业技能训练、工艺制作训练等,以改善和增强生活、学习和劳动能力。  下面介绍的关节活动操,简单易行,应于起床后和睡前进行,每个动作最少做十次。  1、颈部运动:放松颈部,头各上下运动;慢慢向左右转动;头向两侧屈,耳朵尽量贴向肩部。  2、肩部运动:向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向活动肩关节,做圆形运动;双手握在一起放在头后,双肘尽量向后拉。  3、手腕运动;手腕上下、左右活动。  4、手指运动:手指分开、并拢、手指屈曲、伸直;拇指与其他手指一个一个地对指。  5、下肢运动:分别活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脚趾关节,方法与上类似。  (四)如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尤其是晚期患者出现某种残废时,其日常生活活动,包括衣、食、住、行、个人卫生所必须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是康复治疗的重点内容。  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使病残者无论在家庭或社会都不错能够不依赖他人而独立生活。日常生活活动包括起床、穿脱衣服、清洁卫生、饮食、上厕所、上下楼梯或乘坐轮椅、收拾床铺、开关电灯、平地步行等等,这些动作的完成是维持独立生活不可缺少的。当病人经过努力能完成这些动作时,在心理上就可以建立起独立生活的信念,从而对康复治疗充满信心,最后取得治疗的成功。  日常生活活动,应根据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不同的情况进行训练,如尚无明显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时,应做活动幅度较大的生活上的自我服务动作;如已有明显的功能障碍时,要重点保持洗漱、吃饭、步行、上厕所等功能;已有支撑或行走困难时,应首先教病人学会正确地使用拐杖、轮椅和其他工具;在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有困难时,还可配合使用自助装置。  (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晨练及散步方法  晨练和散步不仅可增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体质,促进其康复,而且可以增加关节的适当活动,从而减少关节强直与畸形,减少残疾的形成。其主要方法有:   1)快速走路和倒走。这是一般人容易掌握而且能坚持的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所谓快速走路,即每分钟120步,时间由短到长。所谓倒走,即退着走,在平道上或广场上进行,每次100-200步,可与快速走路交替进行。体质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快跑、长跑和变速跑。  2)太极拳、太极剑、五禽戏等中华传统武术。  3)骑自行车,跳老年迪斯科、传统舞蹈、健美操等。也可进行关节体操街道简单的关节功能锻炼。  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身体情况及自己的爱好等选择1-2种。病情较轻的可选择动作复杂、活动量大的活动如太极拳、太极剑、老年迪斯科等;病情较重,行动不太方便的可选择动作简单、活动量少的活动如散步、慢跑、气功等。病人也可针对自己的病变关节来选择不同部位的关节体操。 风湿病用药十忌1.忌任意滥用。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物,尤其切忌不明病因就随意滥用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疾病治疗。 2.忌品种过多。尽管老年人患病时可并发多种病症,但须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合理用药。一般先服用急重病症的药物,待病情基本控制后,再适当兼顾其他方面的药物。谨防出现服药一大把,样样病都治的现象。 3.忌时间过长。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滤过减少。故老人用药时间过长,会导致不良反应和引起自己觉察不到的副作用。4.不遵医嘱。有些老人凭借自己“久病成医”的所谓“经验”,不经确诊就随便用药或加大用药剂量。这种做法对体质较差或患多种慢性病的老人尤为危险。 5.忌生搬硬套。有的老年人看别人用某种药治好某种病便仿效之,忽视了自己的体质及病症差异。6.忌乱用秘方、偏方、验方。老年人病多为长期、慢性病。极易出现“乱投医”现象。那些未经验证的秘、单方,无法科学地判定疗效,凭运气治病,常会延误病情甚至中毒,添病加害。7.忌滥用滋补药。体弱老年人可适当辨证地用些补虚益气之品,但若为补而补,盲目滥用,可变利为害。有的老年人把从商业广告上看到的滋补药当作“平安药”,稍有不适,不问情由,取来就用,有的甚至长期服用,结果造成脏器损害。民间就有“药不对症,参茸亦毒”的说法。8.忌朝秦暮楚。有的老年人治病用药“跟着感觉走”,今天见广告中说这好,便用这药;明天见夸那,又改用那药。用药品种不定,多药杂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容易引出毒副作用。9.忌嗜药成瘾。有的老年人因食欲不佳,便经常服用助消化药;因睡不好觉便老依赖安眠药……,这样长期用药,既会成瘾,又会给机体造成某些毒性损害。10.可用可不用以不用为好。如便秘者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即可解决。失眠者可头南脚北,和地磁力线平行,能使人睡得香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风湿病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