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怎么克服办?

  刘勇赫老师:
  您好,女儿3岁10个月了,从她嘴里听到最多的字就是"怕",超市外小摊上的音乐声,她会喊"怕";去到陌生的环境,她也会喊"怕",另外她也害怕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更愿待在大人怀里。这让我担心,她会不会太胆小了,我应该怎么帮助她?
  苹果妈:
  您好,感谢您的信任。
  害怕是人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就像疼痛一样,害怕也是一种信号,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一方面0-4岁的孩子普遍表现为对于声音的敏感,另一方面有一些孩子由于缺乏安全感而表现出了人际退缩。我相信通过训练,她的胆子可以大起来。请切记,我们一定不要采用粗暴的方式训练孩子的胆子,一定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
  1、为了提高安全感,家长需要多陪伴。父母的陪伴有着很深的心理学意义,科学证明父母双方的陪伴时间越长,孩子越自信、越勇敢。在陪伴过程中,进行亲子游戏、亲子运动,亲子旅游,让孩子体验多种生活方式。
  2、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通过亲子关系,父母传授给孩子如何与人沟通,如何适应环境。父母的经验有着破除恐惧与迷茫的功效。除此之外,在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暗示孩子可以做到,但不能强迫孩子做害怕的事情。
  3、拜访亲朋好友。陪伴孩子走亲串友是一种非常好的社交训练。胆子小的孩子会从你与别人的主动交往中进行模仿与反思。不要要求他在别人面前当众表演或讲话,也不要将他与别的小孩进行比较,他在一旁的观看与参与便会渐渐褪去社交焦虑。在回到家之后,可以与他交流感受,效果会更好。
  4、让孩子做事情之前,做好示范动作与示范讲解,排除他的顾虑。很多的恐惧由于对于不确定性的顾虑,这一点孩子与大人是一样的。在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之前,如果能够很好的示范,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5、对于敏感话题、敏感场景的脱敏。事实上,孩子总会对一些个别的东西表示害怕与畏惧。我们首先允许他与一个东西保持一段距离,逐渐拉近距离。比如她害怕狗,我们不能一上来就把她带到狗的跟前,而是先离着很远的地方,告诉“这样不是很害怕对吗?”在接下来的环节中逐渐靠近狗,直到孩子在狗的跟前也不害怕。除此之外,少用“我们不怕”这样的话,这同样是一种消极暗示。
(责任编辑:李立)
更多新闻,请看
更多评论,欢迎到参加讨论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技术服务QQ: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十天内免登录
>>孩子太胆小怎么办
孩子太胆小怎么办
小男生 当时年龄:
提问来自:网页
如何看待婴幼儿胆小 经常听到年轻的妈妈说自己的宝宝胆小,并且认为胆小会妨碍孩子今后的发展。想讨教一个训练宝宝的方法,让宝宝通过训练能够逐渐变得胆大起来。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看看妈妈是如何认定宝宝胆小的。例1、突如其来的一个响动,让宝宝吓了一跳。有的宝宝会立时大哭起来;有的宝宝会手脚乱动,瞪大眼睛四处张望;有的宝宝却反应很小,泰然处之。于是,妈妈们就得出结论:大哭的孩子是胆小的,泰然处之的孩子是胆大的。这个结论对吗?每一个健康的宝宝都应该对突然发出的声响做出相应的反应。反映的表现形式不同,是因为宝宝对外来刺激的感受性不同。感受性强的孩子,感受外界信号相对敏锐,感受到的刺激强度也相对大一些。宝宝会以同样强度的表现行为,把骤然聚集的能量发泄出去以求得感受的平衡。同时,向自己的保护者反映自己不愉快的感觉,要求保护者予以关注。所以说,孩子因受到惊吓而做出的适度紧张反应是正常的防御行为。如果宝宝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总是那种处事不惊的表现,有可能是神经发育比同龄孩子迟缓,或者有障碍。应该引起父母的主意,既是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检查。遇到孩子因上述原因引起的惊恐哭闹时,父母要及时对孩子给予安慰,轻...
如何看待婴幼儿胆小 经常听到年轻的妈妈说自己的宝宝胆小,并且认为胆小会妨碍孩子今后的发展。想讨教一个训练宝宝的方法,让宝宝通过训练能够逐渐变得胆大起来。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看看妈妈是如何认定宝宝胆小的。例1、突如其来的一个响动,让宝宝吓了一跳。有的宝宝会立时大哭起来;有的宝宝会手脚乱动,瞪大眼睛四处张望;有的宝宝却反应很小,泰然处之。于是,妈妈们就得出结论:大哭的孩子是胆小的,泰然处之的孩子是胆大的。这个结论对吗?每一个健康的宝宝都应该对突然发出的声响做出相应的反应。反映的表现形式不同,是因为宝宝对外来刺激的感受性不同。感受性强的孩子,感受外界信号相对敏锐,感受到的刺激强度也相对大一些。宝宝会以同样强度的表现行为,把骤然聚集的能量发泄出去以求得感受的平衡。同时,向自己的保护者反映自己不愉快的感觉,要求保护者予以关注。所以说,孩子因受到惊吓而做出的适度紧张反应是正常的防御行为。如果宝宝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总是那种处事不惊的表现,有可能是比同龄孩子迟缓,或者有障碍。应该引起父母的主意,既是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检查。遇到孩子因上述原因引起的惊恐哭闹时,父母要及时对孩子给予安慰,轻轻抚慰宝宝的身体,并用轻柔的话语相辅助,让宝宝从强烈的不愉快的刺激感受中化解出来。及时的安慰可以建立宝宝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对宝宝的人格成长大有益处。例2、两岁以后,可以到处行走独立运动的宝宝,有的会表现出不敢玩大型游戏器械,例如滑滑梯、上攀登架等。特别是有小朋友共同参与的情况下,更显得缩手缩脚。是宝宝怕高?怕与小朋友竞争?还是怕……?孩子的运动水平受遗传因素影响,运动遗传信息较强,运动神经系统发育较好的孩子,在大型游戏器械的玩耍中,对滑行的速度感、攀登架的距离感、空间感觉都把握得比较准确,手眼配合好,肢体行动协调性好,在玩耍中动作灵活,应付自如,很少受到挫折。自然玩的时候很有的,兴致很高。运动神经发育相对较弱的孩子,通常会感到自己把握不准速度和距离,手脚动作配合不协调,易发生意外的失手,使孩子在运动中体验到被伤害的挫折感。不自信导致他们在运动中更加小心翼翼,紧张和害怕被伤害的焦虑,使他们拒绝参加与同龄伙伴在大型游戏器械上玩耍。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和老师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孩子胆小,而去训斥孩子,强迫孩子去玩。这样做会增加孩子的焦虑,把原本愉快的游戏视为负担。同时会强化孩子对自己的谴责,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不好的,是不被喜欢的人。如果让孩子对自己的认识从此陷入自卑当中,那就会影响孩子日后的心理成长。正确的做法是:父母或老师用愉快的话语鼓励孩子去参与,诱导孩子的玩耍兴致,在开始的时候可以托扶孩子,帮助孩子认识器械,学习玩的要领,建立玩的信心。孩子有了初步的感受后,父母或老师就可以仅用语言和关注的目光鼓励孩子继续玩,引导他的玩性逐渐高涨起来。玩的尽兴的时候,就是把受伤害的阴影忘却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老师一定要有耐心,不要轻易对孩子的逃避行为妥协,坚持引导孩子完成游戏,这不仅仅是孩子肌体和神经系统发育的需要,而且,可以让孩子从中积累战胜挫折的经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从上面所说的例子中妈妈们可以知道,成年人不能仅用自己的感觉或视角去评价宝宝们的表现是胆大还是胆小。对孩子的训练必须是从孩子的特性出发,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处事能力,而不是改变他们的气质。例3、在小小8个月大的时候,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塑料吹气玩具——红色的梅花鹿。小小第一眼看到这只比自己还高的玩具鹿时,瞪大了眼睛凝视着对方片刻,马上裂开小嘴大哭了起来。妈妈通过小小的目光推断是玩具吓着了孩子,马上抱起孩子,并让小小的爸爸把玩具鹿拿到孩子看不到的地方。本以为这样做孩子就可以安定下来。没想到,小小见玩具鹿被拿走了,使劲在妈妈的怀抱里扭动身躯,用目光满屋搜寻那只玩具鹿的身影。可是,一旦看到鹿的形象,小小又裂开嘴大哭起来。爸爸试图将鹿完全藏好,不再让小小看见它。找不到鹿的小小在妈妈的怀里使劲晃动身躯,示意妈妈带他去找。对于孩子这种怪异的表现,爸爸妈妈哭笑不得,戏称那只玩具鹿是“魔鬼鹿”,让孩子既怕它,还离不开它。小小的这种表现很多孩子都经历过,越是害怕见的东西,越要去看。一面把身体藏在父母的怀抱里,一面用一双泪眼越过父母的肩头,或透过小小的缝隙去寻找那个让自己害怕的对象。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举动呢?请我们现在把自己缩小并回放到小小的位置上。当我们第一次看到一个自己不熟悉,并且比自己高大、色彩鲜艳、并且用一双大眼凝视自己的东西时,我们同样会感到自己是不安全的,本能的反应是寻求父母的保护。孩子把自己的身躯与父母的身体紧紧靠在一起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的力量变得足以和对方抗衡,此时他要求去寻找对方,去观察对方,判断它和自己的关系,是可以相处的,还是要拒绝的。所以,孩子此时的表现是既害怕哭闹,又要求父母与他一起去寻找对方。当“魔鬼鹿”的故事在您孩子身上重演的时候,请您耐心帮助他去观察和判断。首先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像小小的父母那样让孩子在父母的怀抱里得到一定的安慰,然后视孩子的表现,鼓励孩子敢于去探索对方。并且适当的向孩子展现他所要接触的物体或事物的功能,帮助孩子去认识它。当孩子能够安静的与新事物玩耍时,说明孩子已经感到自己有足够的力量把握对手了。孩子早期对环境接触的不同体验,会影响孩子日后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自信心。所以,不要轻视“魔鬼鹿”现象,把握好这个教育机会,可以帮助宝宝健康成长。例4、有的妈妈反应孩子怕黑,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宝宝总依偎在妈妈的身边寸步不离。不敢自己睡在屋里,不能关灯。通常情况下,婴儿出生后24小时就能察觉移动的光,婴儿对黑暗没有恐惧的偏好。婴儿在夜间哭闹与白天的哭闹起因无异,多数是因为需要得到母亲的关照,减少自身的不舒服或减轻不安全感。如果从婴儿对母亲的依赖关系看,婴儿在黑暗中会找不到母亲,使之产生不安全感,为此,他们会用哭声呼唤母亲,以求得母亲的关注。有时婴儿在夜里哭两声,只要妈妈把手放到婴儿的身上,轻轻的拍拍,孩子马上就安静下来。有的孩子可以在黑暗中听母亲讲故事入睡。这些情况表明,婴儿不是怕黑暗,而是依恋母亲或可以信赖的人,只要依恋的人在身边,婴儿不会对黑暗有特别的注意。如果两三岁的婴儿对黑暗有特别恐惧,表现为亲人在身边也不能安宁,或对黑暗中的某一个场景、某个物体、某个方向表示出不安的话,说明孩子对害怕的事物有特殊的认识,这种认识可能起因为某个偶发事件,孩子记忆了某个信息所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尽快帮孩子找出原因,给孩子做出一个安全的解释,帮助孩子重新建立安全感。如果孩子的父母不能帮助孩子有效的克服恐惧感,可以找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寻求帮助。0—3岁的婴儿是获得信任感、安全感,初步体验自己能力的心理成长时期。孩子的父母们应当适时地给予这方面的关注,让孩子从小在信任父母,体验希望实现中获得安全感,为建立自信心奠定良好的基础。
太简单了,详细说一下情况.
我觉得应该让他多到外面去看看,多参加各类活动,以前也许是因为接触得太少,过一段时间就没事了。
多参加活动。
你应该多带孩子和小朋友在一玩,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相关问答
加入宝宝同龄圈,与宝妈宝爸交流孕育话题
2014年12月同龄圈最新热帖:
相龄同龄圈:
已有500万位妈妈加加入同龄圈,交流,您还等什么?
宝宝生日或预产期:
妈妈关注的知识
宝妈们看的最多的问题
孕育周刊(每一周适合您的孕育知识)
0-1岁是宝宝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婴儿在这个阶段每周都有不同的变化和需求。新手父母只有学习和掌握 该阶段的养育知识,才能更好的陪伴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宝宝生日或预产期:
<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selected="selected"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日2日3日4日5日6日7日8日9日10日11日12日13日14日15日16日17日18日19日20日21日22日23日24日25日26日27日28日29日30日31日
网友帮助了他人
用合作号登录:
采纳率:58%
已回答:11475
已帮助4364位妈妈
郭丽霞 副主任护师采纳率:59%
王佳音 主治医师采纳率:73%
尤东敏 主管护师采纳率:58%
张燕春 高级营养师采纳率:82%
5分钟测评,了解宝宝的测全面的发展情况
已有400万摇篮妈妈为宝宝做过测评
宝宝生日: <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selected="selected"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日2日3日4日5日6日7日8日9日10日11日12日13日14日15日16日17日18日19日20日21日22日23日24日25日26日27日28日29日30日31日
孩子太胆小怎么办
&#12288;京公网安备:82
北京世纪摇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京ICP证010534号
客服信箱: & 电话:010-
立即扫描二维码关注摇篮网微信
立即扫描二维码关注摇篮网论坛孩子胆小怎么办_百度知道
孩子胆小怎么办
子胆小,丢了东西不敢要
平等、理解、温馨的家庭环境能给孩子带来勇气和自信,克服孩子的羞怯。只要家长掌握了科学的教育理念,方法得当。耐心引导,一定能培养出勇敢,自信,活泼的孩子来。让你在轻松的阅读中。学会教孩子勇敢的方法。
心理学家分析,孩子之所以胆小,除了先天气质的影响,后天教养方式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缺乏与其他孩子的交往,家长也...
其他类似问题
3人觉得有用
其他2条回答
大胆些,平时多锻炼一下胆子
寒号鸟的生活你好我是冷水江市人很多父母都遇到过,孩子胆小怎么办,我过去也遇到过,知道您的感受孩子胆小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说下我的解决方式吧,【 陆慧萍lhp 】百度下就行 20:00:17{CurLink}---------------------------------------------------------------------------------------------------------------------------iyzkvpgyox
1 我不知道你家宝宝究竟多大了。 2 胆量的训练,通常需要大约半年以上。方法如下: 3 首先,看他最感兴趣的领域是什么,在这个领域持续的激励他,称赞,奖励等方式随你。 4 大约过了一个月以后,再换一个相似的领域,比如他喜欢音乐,那可以换唱歌了。开始让他接触不太一样的东西,只要有成就,就继续激励他。 5 半年以后,他已经经历了无数的激励,并积累了很多自信以后,他的胆子就大了。 6 你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胆量,就是跟自信有直接关系的。自信,也是最难以培养的优秀特质之一。只要拥有了足够的胆量和自信,其他任何领域他都可以独立胜任了。 7 这个过程中,你可能要花大量精力跟他一起成长,陪伴他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勇气。 8 如果是天生的怕某种生物或者事物,这属于狭义的胆小范畴,针对这一件事去开导他,再找点儿正面的动画片,比如小孩怕蜈蚣,那就找点儿蜈蚣的喜剧动画片看看,他就慢慢消除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宝宝胆小怎么办_百度知道
宝宝胆小怎么办
提问者采纳
宁宁特别胆小,不论在家还是在外面玩,家人都必须在他的视线范围内。有时带了玩具出去,被邻居家的宝宝一把抢去了,宁宁也不敢要回来。有时被厉害些的宝宝欺负了还“打不还手”。妈妈心里着急了:“这么胆小怕事,将来怎么行? 宁宁的情况和胆小怕事的具体特点,是一种惧怕心理使然。 惧怕是一种有害情绪,和恐惧一样,对宝宝都是有伤害的。由惧怕伴随而来的退缩和逃避,会促成宝宝胆小和怯懦的个性。 宝宝胆小的原因分析 心理学原因:没有形成安全的依恋感 对婴儿来说,妈妈离开意味着安全的消失,从而恐惧不安。所以婴幼儿没有形成依恋安全感,会造成胆小怕事。 有安全感的宝宝,能够毫无惧怕地离开妈妈自如地到处探索,他相信他所信赖的妈妈不会丢弃他,并会在需要的时候和他在一起,保护他。未建立起安全感的宝宝则缺乏信长旦馆费弋渡龟杀骇辑任,只要抓住妈妈就想挂在她脖子上,生怕她再离开。宁宁之所以“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面,都必须有家人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依恋的安全感,认为只有家人才能给自己安全感,这样对宁宁与他人的交往肯定会有影响。 教育学原因: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合适 引起宝宝惧怕的原因有很多,大声音、从高处坠落、突然变化、突然接近、疼痛、孤独等都是危险和受伤害的信号,是引起惧怕的天然线索。宝宝对黑暗、动物、陌生人、陌生环境的怕是这些天然线索派生的。宝宝的许多害怕与父母不合适的教育方法有关,尤其是父母过度保护和过度限制宝宝的行动,使宝宝对原来不害怕的对象和活动产生莫名的害怕。 帮助宝宝勇敢起来 以上两个原因说明没有给宝宝一个变得勇敢的空间,一个是父母给宝宝的空间有问题,另一个是宝宝自己的心理空间有问题。解决的关键要尝试着从这两个“问题空间”入手。 解决要领1:弄清宝宝胆小怕事的真正原因 有时害怕是由其他情绪转化而来的,诱发的对象并不是最初的原因,不是真的“胆小怕事”。例如,宁宁因为期望从小朋友那里拿回自己的玩具而痛苦,痛苦会激起害怕,是害怕的真正原因。遇到宝宝胆小怕事时,不要急于求成,要好好查找分析原因,这样才可以“对症下药”。 解决要领2:创造民主、自由、轻松的交往环境,使宝宝形成依恋的安全感 依恋对象的存在可以给宝宝提供足够的安全感,使他广泛地、适应性地去探索周围事物。安全感成为儿童与别人交往和探究物理环境的“安全基地”。给宝宝创造一个民主、自由、轻松的交往环境,这样宝宝就会逐渐形成主动交往的自信心。对于宁宁这样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往、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产生“社会退缩”的孩子,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同伴(其他小朋友)对其进行帮助,只有在和同伴的互动中,他才会认识到如何改变自己不合理的想法,学会与同伴相处,渐渐的,他会发现和其他人在一起是多么快乐! 解决要领3:认知疗法——改变宝宝错误的、不确定的认识 宝宝的害怕与他不正确的认知有关,所以要设法帮助宝宝认识这种错误的想法,学会自我监察害怕行为的发生,教会宝宝用新的认知去塑造新行为。这里关键是帮助他根据事实去分析他的想法与现实差异。比如宁宁可能觉得只有和家人在一起才是安全的,那么爸爸妈妈应该帮他认识到和其他人在一起一样很快乐,其他人也是一样地爱他。 解决要领4:对抗性条件作用——设置积极的情境 所谓对抗性条件作用,是把一些能够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让宝宝多多看到其他小朋友们在一起时玩得有多开心,让他知道和小朋友在一起和与家人在一起一样,可以很快乐。这样他就会体会到,不是一定要和家人在一起才有快乐。 解决要领5:树立好的榜样,给宝宝战胜惧怕的平台 你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不要在宝宝面前表现出很多不该表现的惧怕行为,给他不恰当的暗示。你不应该只让宝宝勇敢,而应时刻把战胜惧怕心理的一方面表现出来,让他认识到可怕的东西是可以战胜的。 同时,你也不能责备宝宝:“这么胆小怎么可以?”“不许怕这怕那的!”这些无条件的要求会让宝宝更加紧张。给宝宝一个宽松的平台,让他通过信任父母,继而做到信任自己。 总之,想要预防和消除宝宝胆小怕事的心理,要时刻对宝宝倾注爱与信任,欣赏他的同时信任他,给他一个勇敢起来的空间,让他知道自己有多了不起,让他拥有更多的快乐!
其他类似问题
宝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记住登录状态
快速登录:
BB胆小咋办?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我家BB一出生就胆小,正睡觉时有一点声音就害怕,怎么办?????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建议:每个宝宝天生的气质就不同,有的胆子大有的胆小。首先妈妈要接受自己宝宝的独特性。不能因为宝宝胆小就觉得孩子这点非常不好,任何妈妈细微的感受,孩子都能感知。他也会认为自己不好,会讨厌自己的性格。而这,对幼小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带有伤害性的。其次,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孩子胆小,妈妈就要从小处做起,别的孩子可能一下子就能爬到滑梯上去,而宝宝就要从敢上一个台阶开始,妈妈要多鼓励孩子。要知道虽然自己的宝宝只是刚上了一个台阶,但勇敢程度跟那些胆大的一下子滑下来是一样的。多花时间陪孩子做各种练习,多给孩子鼓励,这是孩子变胆大的法宝。
有关的更多问题,
造成孩子胆小怯懦性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环境与教育的影响。比如,父母过度限制孩子的活动,不准孩子单独外出,不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伙伴,造成孩子不合群,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父母过分娇宠孩子,事事包办替代,使孩子丧失锻炼的机会;或者父母过分严厉,孩子整日战战兢兢。那么对胆小的孩子应该如何帮助教育呢?   1、创造一个温馨祥和的家庭气氛,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并让孩子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2、端正父母教育态度,从思想上认识对孩子的溺爱、娇宠,只会造成孩子怯懦、任性的性格。父母要树立起纠正孩子怯懦性格的信心,要认识到只有教育得当,才能使年幼的孩子得到健康发展。   3、平时,处处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她)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包办,而要让他(她)自己想法解决。当然,开始时父母要予以必要的指导,使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处理各种事,而不能一下子就不问不管使孩子手足无措,更加胆小。   4、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使孩子敞开胸怀,开拓眼界,还要教给孩子适当的技能,如唱歌、绘画、手工等,使孩子坚信自己并不笨,从而增加自信心,敢于参加小伙伴的活动。   5、鼓励孩子与人接触交往。可以多带孩子到各种集体场合,别人表示的对孩子的友好尊重,能使他感到快乐,孩子也会注意与人交往。最主要的是要孩子和同龄伙伴多接触,有意识地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中来,让他做小主人。平时注意帮助孩子结交新朋友。6,事事鼓励他,当他做对一件再小的小事也要大加赞赏! 耐心教给他正确做事的方法,当他掌握后赞赏他, 当他摔倒,磕碰后轻松地告诉他:没关系,不要怕!自己起来就是了... 这样他才会从心里懂得:他还有很多优点, 7,j教育他接受现实环境,作些鼓励他的行为举动及语言上的褒奖; 以游戏的方式与他一起接触社会.例如,给他布置任务,一天要跟陌生人讲几句话等这样小的进步方式,让他感觉接触陌生人其实并不可怕; 鼓励他观察身边的人的各自特点,注意引导他把注意力落在每个人的优点上,以及这些优点会对他带来的影响.胆小不是病,但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不利影响。只要端正教育态度,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一定能纠正孩子的胆小,并培养出性格健全的孩子来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感觉害怕很正常,而且,忧虑是人的天性,有助于我们应付新情况,避免危险。
我家宝宝上学已经三天了,因为是在新的幼儿园上学,接触到新的环境,认识了新的老师和小朋友让他有些不习惯,以前活泼开朗的宝宝现在有些怕人了,这三天宝爸送他去学校的时候宝宝总是躲在爸爸身后向老师笑笑怯怯的叫声"老师好",跟小朋友一起倒是玩得蛮开心的(除了第一天不好意思以外),可能是同龄的原因吧!
宝宝很调皮,在家里可是小霸王哦,一旦出去外面就刚好相反,他会乖乖的跟在我们身边(当然累了也是要人抱的),因为在外面宝宝看到的是一些不认识的人和物,这时候的宝宝会感觉到陌生.害怕,他也需要安全感!就如同宝宝晚上睡觉怕黑一样,在睡的时候总是喜欢让妈妈陪着.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某些事物有恐惧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因为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可能会对虚构的东西、他(和你)的健康问题、死亡、灾难和疼痛等感到很担心。宝宝普遍都害怕受伤,所以他会想把身上哪怕是很小的伤口盖住。随着宝宝对自己和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感逐渐增强,他对大部分事物的恐惧也都会消失。 宝宝觉得害怕时,你该怎么办?   承认他的恐惧感。宝宝害怕的东西在你看起来可能很傻,也没有道理,但对他来说,却非常真实、严重。在宝宝告诉你他害怕的东西时,比如邻居的狮子狗或床底下的妖怪时,你尽量不要笑,要让他知道你明白那种害怕某个东西的感觉。如果你表现得让他非常放心和安慰,他会明白感到害怕没有什么,但最好是去战胜它。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行为儿科医生威廉?科尔曼指出,要让孩子说出他的恐惧或他害怕的东西,并客观地处理他的恐惧感。科尔曼认为,如果你忽视宝宝的恐惧感,那他的恐惧就无法消除了。   试图让宝宝相信没有什么可怕的,只会火上浇油。如果你说:“好啦,小狗不会咬你的,没什么好怕的。”那很可能会让他更加心烦。相反,你不妨告诉他:“我知道你害怕小狗。我们一起从它旁边走过去,好不好?要是你不想从它旁边走,等小狗过来,妈妈就把你抱起来。”   如果你认为孩子害怕是因为生气的感觉或新环境(比如家里新添了一个小宝宝或他开始上幼儿园了)带来的焦虑,就要想办法让孩子把自己的感觉表达出来,比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的方式。或者用一种不强调对错的方式猜测一下他的想法,假如你家里真的添了小宝宝,你不妨告诉他:“我知道你有时候希望这个小宝宝离开我们家,不过,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和你玩了。”   利用宝宝喜欢的东西。有些孩子会从那些玩旧了的玩具或一直盖的小毯子中获得很大的安慰。这些东西能给一个焦虑的孩子持续的安全感,特别是在过渡时期,比如你把他送到幼儿园或晚上让他睡觉的时候。 这些“喜欢的东西”还可以让一些宝宝更有勇气去做那些可能会让他们觉得可怕的事,比如见陌生人、去幼儿园或看医生,所以要允许你的孩子粘着他的特殊玩具或毯子。不要让他觉得粘着这些东西“小孩子气”,或者坚持让他把这些东西留在家里。等宝宝到4岁时,可能就不会再拿着他脏兮兮的玩具到处走了。到时候,他将学会其他克服恐惧的方法。   给宝宝解释、展示和尝试让他害怕的情境。如果你能给出一种简单而合理的解释,被吓着的孩子有时候会克服对这种东西的恐惧感,因为现在语言要比过去有用。如果他害怕在人群中走丢,你就告诉他:“只要你待在妈妈身边,抓着妈妈的手,就不会找不到妈妈。万一你真的看不到妈妈了,一定要待在那儿别动,我会找到你的。”这样可能会让孩子不再害怕。   如果是过去的经历让他害怕,比方说打疫苗,不要对他撒谎或用甜言蜜语哄他,但也不能把坏的一面说得太详细。要温柔地告诉他,虽然打针可能开始会扎一下,但很快就会过去了,然后再提出打完针后你们俩去做一件好玩的事。重要的是,在宝宝经历疼痛的过程中陪着他,向他表明你支持他打针,不会抛弃他。   你还可以在安全范围内,帮助你4岁的宝宝了解那些吓人的事情。通过图书、录像(DVD)或实际的演示(你要在场),把可能会让他害怕的事情展示给他看。这种有限的了解,能让宝宝在一个安全的环境应对自己的恐惧感。当然了,你应该避免给孩子用电视或图书展示任何恐怖的、血淋淋的或其他不适合的东西。   比方说,如果宝宝因为怕从车上掉下来磕破膝盖,而不敢骑自行车,让他读一读一个小孩子成功地学会了骑车而并没有受伤的故事,可能会对他有用。同样地,如果他从DVD上看到有个小男孩和一些有趣而和善的妖怪成了朋友,那他也许能克服对床底下妖怪的恐惧感。如果他害怕动物,带他到能喂动物、摸动物的儿童动物园去一趟也许会有帮助。   和宝宝一起解决问题。如果你的孩子怕黑,就在他的房间里点一盏灯。你也可以试试用其他方法来消除他的睡眠恐惧,例如指定一个卫兵(用一个宝宝喜欢的毛绒玩具)、撒点“驱魔水”(用喷壶里的水)或者告诉他一句能把不速之客拒之门外的咒语等。经过一些尝试和失败后,你和孩子会找到增加他胆量、克服恐惧的办法。只是不要指望他一夜之间就能克服所有的恐惧,这个过程需要几个月,甚至长达一年的时间。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来练习。如果你的孩子害怕医生,玩玩在医生的诊室看病(如果有一套玩具医生用品就更好了)的游戏可能会对他有用。如果宝宝怕见陌生人,让他用娃娃或毛绒动物来模拟这种场合,也许就没有那么害怕了。如果他害怕穿化装服的人,不妨和他一起打扮(别忘了把脸也化化妆),来帮助缓解他的恐惧。   通过和同龄人一起玩,宝宝可能也能学会怎么减轻自己的焦虑。如果宝宝觉得他有一定的控制力,并且旁边有一些小伙伴,那么打扮成吵吵闹闹的妖怪或玩鬼屋游戏就会很有趣,而不会让他害怕了。   别让他知道你害怕。如果宝宝看到你因为害怕坐飞机而冒冷汗,或者去看牙医的时候畏畏缩缩,他很可能也会害怕这些事情。所以要尽量先克服你自己的恐惧,或者至少不要表现出来。   但你可以向孩子坦白,你也和他一样不喜欢去看病或打针吃药,不过,为了身体健康还是要这样做。如果孩子知道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这样,你也要学着克服一些害怕的事情,会对他有帮助。 宝宝觉得害怕时,你要注意什么?   如果宝宝的恐惧感干扰到他正常的日常活动,比如,如果他因为怕黑不愿意睡觉,或者因为害怕看见狗而不愿意出门,那么就要找儿科医生看看了,特别是如果他的恐惧感越来越严重的话。宝宝可能是得了真性恐怖症,那是一种严重的、持续的、非理性恐惧。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http://dpvc.39.net/adpolestar/door/;ap=634CE77D_8E2A_6C24_B7DD_BF26C4CA83CB;ct=pu=san9;/?\"&&\/SCR"+"IPT&");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胆小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