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轮状病毒腹泻感染中,在世界范围内最占优...

粪便轮状病毒检测及临床意义--《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年19期
粪便轮状病毒检测及临床意义
【摘要】:正腹泻病是对小儿健康威胁较大的常见多发病,轮状病毒(RV)引起的婴幼儿腹泻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儿童急性腹泻病最重要的病原之一,几乎所有儿童在5岁以前都曾感染过[1]。本文对2013年9月—2014年3月来院就诊的门诊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轮状病毒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探讨轮状病毒腹泻的性质和引起腹泻的原因及流行病学状况,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月—2014年3月来本院就诊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25.1【正文快照】:
腹泻病是对小儿健康威胁较大的常见多发病,轮状病毒(RV)引起的婴幼儿腹泻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儿童急性腹泻病最重要的病原之一,几乎所有儿童在5岁以前都曾感染过[1]。本文对2013年9月—2014年3月来院就诊的门诊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轮状病毒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探讨轮状病毒腹泻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凌云,何振娟,朱建幸;[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5年03期
张静;刘庆玲;熊德栋;赵新惠;;[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郭建伟;许昌林;陈松劲;;[J];浙江检验医学;2012年02期
王婷婷;;[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3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振成;王俊能;庄晓诚;彭晓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姜梅英;唐庆平;;[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高玲;孙丽;;[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张振斌;潘义广;;[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盛利;杨结平;;[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潘西安;;[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舒服常,严成明;[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郭蓉;陈建辉;王忠厚;;[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李红;童光磊;张敏;赵媚;吴建贤;;[J];安徽医药;2007年12期
邓曼君;王琍琍;;[J];安徽医药;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余婷;李李;博庆丽;韩艳萍;穆敏;杜秋菊;王缨;;[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黄燕春;刘振寰;;[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陈何晓;高树彬;;[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姜毅;李温慈;徐海滨;邵山鹰;;[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顾伟军;蒋燕;赵芳;沈怡;周德兴;陈红燕;;[A];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李容;;[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吐尔逊娜依·司马义;热娜;热孜万古丽;;[A];第五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戴爱玲;王郁;田峰;王晓文;;[A];淄博市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论文集[C];2008年
吴宏卫;蔡琳;郑芳芳;;[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马玉祥;杨铭;于翠萍;宋宇;;[A];第二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晓红;[D];郑州大学;2011年
杨华彬;[D];中南大学;2006年
黑明燕;[D];中南大学;2006年
陈青云;[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蔡益民;[D];中南大学;2008年
胡艳妮;[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李志玲;[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张顺利;[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玉;史新辉;马兰花;;[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张镇松;刘秀卿;;[J];河北医学;2009年06期
袁劲松,谢国强,盛裕芬;[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寿叶女;徐燕平;甄国栋;陈树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年10期
赵锦铭,程红,严岚,王秀亭,邓洁,陈燕,宋燕燕,赵同兴,屈建国;[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1年01期
陆惠强;李晓萍;姜妍妍;周磊;陈忠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02期
吴晓莲;;[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年06期
楼金吐;张世新;;[J];浙江预防医学;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作义;赵长安;程茜;;[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年09期
,韩春芳;[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1年02期
欧巧群;李宁;姚英民;张传仓;;[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年04期
何春林;[J];实用临床医学;2002年06期
,康华,王可胜;[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2年01期
张飞鹏;[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刘春荣,张洪炜,赵桂英;[J];山东医药;2004年25期
魏福明;[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陈志刚;杨军;周婷;付锦艳;;[J];新疆医学;2004年01期
王琪;张静;田杰;;[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培鑫;潘存娒;陈黎勤;;[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王斌;孙红;朱军生;;[A];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石海矾;陈益平;徐志伟;狄军波;;[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崔晓双;徐樨巍;;[A];第十届全国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施君;徐瑞;何振娟;周一珺;;[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杨娟;黄永坤;侯宗柳;刘梅;赵亚玲;戚勤;周丽芳;;[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李爱娟;张传飞;庞佩芬;张金花;;[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李爱娟;张传飞;庞佩芬;张金花;;[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韩东升;陈瑜;;[A];2012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傅燕;高红;刘健毅;;[A];2007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小儿消化科教授
孙梅 整理
阎红;[N];健康报;2008年
都;[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郭静 实习生
肖金;[N];广东科技报;2008年
文文;[N];广东科技报;2008年
广东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所长
罗会明;[N];广东科技报;2000年
高春东;[N];中国医药报;2001年
洪淡璇;[N];潮州日报;2008年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
边燕;[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史学;[N];健康报;2004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董丽娟;[N];北京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玫;[D];复旦大学;2003年
李国华;[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张静;[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李丹地;[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廷栋;[D];厦门大学;2009年
廖炀;[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兰蓓;[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黄晓磊;[D];浙江大学;2005年
赵亚玲;[D];昆明医学院;2003年
王艳丽;[D];昆明医学院;2008年
王宏;[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杨娟;[D];昆明医学院;2010年
王文美;[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罗灿;[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您的位置: &
我国年流行的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分型研究
摘 要: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根据病毒外壳蛋白VP4和VP7抗原性的不同可区分为不同型:P(VP4,proteasesensitive)型和G(VP7,glycoprotein)型。年在中国8个城市(长春、秦皇岛、北京、杭州、福州、广州、成都、昆明)采集了急性腹泻患儿的1093份非细菌性腹泻粪便标本,先进行A组轮状病毒(HRV)的筛选,其中阳性标本433份(39.6%),电泳型长型占优势(96%)。对HRV标本,再利用血清型特异的MAbELISA和/或RT-PCR进行G分型。结果表明,在年,在上述8城市非细菌性腹泻流行季节,以HRVG1型为主要流行株,占阳性总数的83.4%,其次为G3(12.0%)、G4(3.5%)和G2(3.2%)。此外,有3份(0.7%)HRV标本未能分型,12(2.8%)份标本为混合感染。还结合年全国12个地区1382份HRV标本的分型资料,分析了我国HRVG血清型的流行规律。实验中又抽样选取了124份G型HRV标本,用RT-PCR进行P分型,其中P[8]型76份(61.3%),P[4]型14份(11.3%),P[6]型12份(9.7%),P[9]型8份(6.4%)。另外15份(12.1%)未能分出P型,有待进一步检定。实验中HRV分离株除了常见的P[8]G1(51.4%)、P[4]G2(4.6%)毒株外,还检测到P[8]G3(11.0%)、P[8]G4(6.4%)和其它较少见的病毒型。以上结果为我国轮状病毒疫苗的应用和开发提供了较系统、清晰的流行病学背景资料。
优质期刊推荐猪A组轮状病毒Vp4基因工程乳酸菌的制备及其免疫效果检测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猪A组轮状病毒Vp4基因工程乳酸菌的制备及其免疫效果检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所在位置:&&&&>&&&&>&&&&>&&正文
9种最致命的病毒,你知道吗?
[导读]&自从人类进化到现代形态,我们就一直在与病毒作斗争。疫苗和抗病毒药品可以让我们控制传染的传播,帮助病人康复。有一种病毒——天花,我们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完全根除了。
自从人类进化到现代形态,我们就一直在与病毒作斗争。疫苗和抗病毒药品可以让我们控制传染的传播,帮助病人康复。有一种病毒——天花,我们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完全根除了。
但是爆发于西非的埃博拉病毒表明,我们离战胜病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造成此次流行病的毒株,Zaire埃博拉,能够杀死90%的感染者,成为埃博拉病毒成员里最致命的病毒。“实际情况可能更糟糕,”Elke Muhlberger说,他是埃博拉病毒专家,也是波士顿大学微生物系的副教授。
但是世界上也有其他同样致命的病毒,某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下面根据人感染后的致死率,历史上的致死人数和潜在的威胁,列举9种最致命的病毒。
马尔堡病毒
科学家于1967年发现了马尔堡病毒,当时德国的实验室人员由于接触了来自乌干达的感染猴子而造成了小范围的感染爆发。马尔堡病毒与埃博拉相似,都能造成出血热,也就是感染后表现出发热和内出血症状,这又会导致休克,器官衰竭和死亡。
第一次疾病爆发的致死率是25%,但根据国际卫生组织(WHO)资料,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和2005年在安哥拉的爆发致死率超过了80%。
埃博拉病毒
第一次已知的埃博拉感染人类同时发生在1976年的苏丹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通过接触血液或其他体液,感染者的组织进行传播。Muhlberger表示,已知毒株的致死率有大有小。
比如,Reston埃博拉,甚至无法使人生病。但是Bundibugyo埃博拉的致死率有50%,Sudan埃博拉已经上升到71%。
根据WHO,2014年西非的埃博拉大爆发是此病毒有史以来最大和最复杂的一次爆发。
虽然狂犬病疫苗在1920年左右就发明并帮助消灭了发达国家的绝大多数病毒,在印度和部分非洲地区这种疾病还是相当严重。
“它能够摧毁大脑,是十分严重的疾病。” Muhlberger说,“我们有针对狂犬病的疫苗,也有抗体。所有如果有人被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我们可以治愈他。”她说。
但是,她又补充道,“如果你不治疗的话,100%会死。”
当今世界,所有病毒里最致命的可能要属HIV了。“它一直是最大的杀手,” Amesh Adalja医生说,他是感染病医师,也是美国感染病协会的发言人。
自从此病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发现以来,大约有3600万人死于此病。“目前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就是HIV。” Adalja说。
强有力的抗病毒药物可以让感染的人们继续生活数年。但是在许多中低收入国家这种疾病依然肆虐。HIV的感染增长率有95%。根据WHO,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每20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是HIV阳性。
1980年,世界卫生大会宣布在世界范围内消灭了天花。但是在这之前,人类与天花斗争了数千年,病毒杀死了1/3的感染者。幸存下来的人身上都留下了永久性的疤痕,而且伴随着失明。
病毒开始时只盛行于欧洲大陆,但后来旅行者将病毒带到全世界。例如,历史学家估计90%的美洲原住民死于欧洲探险家带来的天花病毒。仅仅在20世纪,天花就杀死了3亿人。
“疾病带来的负担不仅仅是死亡,还有失明。这也是激励大家根除天花疾病的原因。” Adalja说。
汉坦病毒心肺综合征(HPS)首先于1993年在美国引发注意,当时居住于美国四角落地区的一名健康年轻的那瓦霍人和他的未婚妻几天后死于呼吸困难。几个月后,卫生署从感染者家中的鹿鼠身上分离出了汉坦病毒。根据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美国每年有超过699人感染HPS,36%死于此疾病。
病毒传播途径并非是人传人,而是感染自老鼠的排泄物。
根据2010年一篇《临床微生物学综述》上的文章,20世纪50年代早期曾爆发过一种不同的汉坦病毒。超过3000名士兵被感染,12%的人死于此病毒。
当时美国研究者们对这种病毒很陌生,他们不久就意识到那瓦霍的医疗习惯有相似症状,才将它和老鼠联系起来。
根据WHO,流感流行季节,世界上50万人将会死于此疾病。但是有时候如果有一种新的流感毒株出现,疾病的传播将非常快,致死率也很高。
最致命的流感,西班牙流感,发生于1918年,感染了世界40%的人口,杀死了5000万人。
“我认为像1918年那么大规模的流感爆发还是有可能的,” Muhlberger说。“如果一种新的流感毒株感染人类,并能够在人与人之间轻易传播,这将会是大问题。”
登革病毒与20世纪50年代发于与菲利宾和泰国,自此肆虐于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高达40%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如今登革病毒的高发地带,这种疾病(由蚊子携带)很有可能在世界变暖后进一步传播。
根据WHO,登革热每年感染5千万到1亿人。虽然登革热的致死率比其他病毒低,2.5%左右,但是病毒可以引起一种埃博拉类似的疾病,叫做登革出血热,不治疗的话这种病的致死率可达20%。
“我们真的需要认真对待登革病毒,因为它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Muhlberger说。目前还没有登革热的疫苗,但是法国制药机构Sanofi正在研制的一种实验性疫苗的临床结果十分有希望。
如今有两种疫苗来保护儿童免受轮状病毒的感染,轮状病毒是婴幼儿严重腹泻症状的主要原因。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排泄物来快速传播。
虽然发达国家的儿童很少死于轮状病毒,但在发展中国家因为补水治疗无法广泛实施,此疾病仍然是个杀手。
WHO估计2008年全世界453,000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轮状病毒感染。但是在引进疫苗的国家中住院率和致死率大幅下降。
点击下载:
[责任编辑:wn242]
你是动手实验的高手么?你热爱各种创新的小玩意么?一切鬼点子,好玩好看的好用的,最好再与科技啦科学啦沾点边的,统统砸来吧!(请将#改成@)
&&&&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轮状病毒腹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