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健康评估和出院指导

应用自理模式对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应用自理模式对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周云霄(河南省林州市肿瘤医院& 河南林州& 456550)
【摘要】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1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及时而有效的病情观察,并在做好患者一般护理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各种并发症。结果 其中146例抢救成功,成功率为78.5%;40例抢救失败死亡。结论 认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及时恰当的护理,可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病情观察& 护理
&&&&&&&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机动车辆增多,车祸的发生率急剧上升,在外伤中尤以颅脑损伤较重。通常颅脑损伤具有病情重、变化快、复合创伤多、救治复杂、病程较长、并发症多、护理工作量和难度较大等特点,在护理此类患者时,在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基础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需要护士耐心细致地工作,且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同时,家属的理解和积极的配合也相当重要。本文报告2007年1月~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 1 临床资料
&&&&&&& 本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6例,男104例、女82例,年龄17~74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均&8分,其中开放性颅脑损伤30例,闭合性颅脑损伤156例。手术清除颅内血肿159例,患者昏迷行气管切开术28例。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9例,肺部感染7例。186例患者中,146例抢救成功,成功率为78.5%;40例抢救失败死亡。死亡原因为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脑水肿引起脑疝、原发或继发性脑干损伤。
&&&&&&& 2 病情观察
&&&&&&& 2.1 意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一般处于昏迷状态,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要坚持连续动态观察患者意识,每15~30min进行Glasgow评分。如评分降低,或昏迷转人深度昏迷状态,均属病情加重,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如做口腔护理时发现深度昏迷患者出现吞咽反射,昏迷患者转为躁动,均提示病情好转。
&&&&&&& 2.2瞳孔 瞳孔的变化常提示疾病的发展状况,应及时观察瞳孔大小、形态、对光反射的变化。如:出现瞳孔不等大不等圆,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或一侧瞳孔散大,均提示病情严重,有脑疝发生的可能;双侧瞳孔极度缩小,深昏迷,双侧锥体束征阳性,提示脑桥损伤;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伴大脑强直,提示中脑损伤[1]。
&&&&&&& 2.3 生命体征& 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有力、呼吸深慢,多提示颅内压增高;若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增快,一般吸氧方法不能纠正,在排除慢性肺部疾患和左心衰竭的情况下应考虑可能并发创伤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出现陈氏呼吸,同时脉搏减慢或增快,血压下降或测不到,体温&39℃则提示脑干损伤,体温&35℃为脑干功能衰竭的表现。最好连接多功能监护仪,动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SpO2),及时行动脉血气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 2.4其他合并症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所以要严密观察各器官功能,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积极治疗合并症。如呼吸不规则、咳血性痰液应考虑胸廓、肺损伤;排尿异常应考虑是否存在肾脏损伤;关节畸形、活动障碍提示有骨折等等。
&&&&&&& 2.5 胃肠内营养 鼻饲过程中如发现意识好转、有吞咽反射时,应从口试喂,由于吞咽肌群的协调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故开始应给予温开水、牛奶、米汤等流质饮食为宜,喂饭后应严密观察,检查口中食物是否已吞咽,以防呛入气管。
&&&&&&& 3 护理
&&&&&&& 3.1 体位护理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搬动,急性期翻身动作要轻柔。
①颅内压增高时抬高床头10~30&,以利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②低颅压患者取平卧位,防止因头高位使颅内压降低致头痛加重。③脑脊液漏时,取平卧位或头高位,以减轻脑脊液漏并促使漏口粘连封闭。④昏迷患者取平卧位且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以利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引流,保证呼吸道通畅。⑤休克患者取休克卧位,以保证脑部血氧供应,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增加颅内淤血。
&&&&&&& 3.2 呼吸道护理& 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异物,解除呼吸道梗阻,防止误吸,给予有效通气;痰液粘稠时给予雾化吸人,定时翻身、拍背,及时吸尽痰液,严格遵守吸痰护理操作规程,防止粘膜损伤及感染;深昏迷患者应抬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管,以免舌根后坠;呼吸微弱,潮气量不足者,尽早准备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患者应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湿化气道,防止痰液粘稠不易排出。
&&&&&&& 3.3亚低温脑保护的护理& 亚低温治疗在降低颅内压、保护神经细胞免受进一步损伤、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3]。亚低温治疗,应在发病后48h内尽早应用,治疗期间应调控血压以保持有效脑灌注。控制肛温为32~35℃,以避免过低温对心肺功能的严重影响。复温要逐渐进行。12h达正常体温。在应用的过程中应加强监测生命体征、电解质和肝肾功能。
&&&&&&& 3.4 饮食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宜尽早留置胃管。因为创伤后的应激反应可产生严重的分解代谢,使血糖增高、乳酸堆积,后者可加重脑水肿。国内外报道均认为尽早实施胃肠营养,能维持肠黏膜结构的完整性,防止或减轻高代谢,减少内源性感染。因此,必须及时、有效地补充能量和蛋白质以减轻机体损耗。管饲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的流质食物,如牛奶、肉汤、碎化的蔬菜和食物匀浆等天然饮食及复方营养素、高氮素合剂等要素膳。
&&&&&&& 3.5&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脑组织挫伤、脑水肿或颅内血肿形成,刺激植物神经中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致上消化道粘膜病变,形成应激性溃疡、出血,对无明显出血昏迷患者应于伤后48h开始鼻饲流质饮食,以减少应激性胃粘膜继续损伤,对出血者应密切观察,记录呕吐物的颜色和量,出血期间禁饮食,经鼻饲给予凝血酶及去甲肾上腺素盐水,静脉给予西米替丁或雷尼替丁等抗酸剂,出血停止后,应该适量鼻饲牛奶、米汤、豆汁,以保护溃疡创面[4]。
&&&&&&& 3.6 加强基础护理 定时给予患者翻身、叩背,并按摩其躯干、肢体,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单平整、干燥,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导尿管通畅,每日行膀胱冲洗2次;对躁动者应给予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坠床发生意外;昏迷患者易发生角膜炎、角膜溃疡,应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纱布;张口呼吸者应用双层湿纱布盖于其口鼻部,以保护口腔黏膜、呼吸道黏膜的上皮细胞。
&&&&&&& 3.7 心理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起病突然,病情危重,费用昂贵,特别是恢复时间长,进展缓慢,护理人员要掌握患者家属的心理动态,提供信息支持,获得知情同意,亲切、耐心、细致地介绍住院环境、日常生活护理、各种管道护理要求及疾病预后,使其采取成熟积极的方式正确应对家人病情危急这一突发事件。对于意识逐渐恢复的患者,无论预后如何,都应给予肯定性支持与鼓励,使患者身心放松,感到安全,增加康复信心,配合治疗。
&&&&&&& 3.8神经功能恢复的护理 昏迷患者应早期行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消除脑水肿、促进觉醒及改善生理机能;针对意识障碍程度,做相应的意识恢复训练;可帮助患者做肢体被动运动,以增加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直;做好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其早日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王耀辉,徐德保,丁玉兰.神经内外科护理丛书[M].长沙:湖南学技术出版社,2004:1.
[2] 张丽,文卉.创伤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5.
[3] 宋伦贤.重型颅脑损伤经过亚低温治疗的疗效研究[J].重庆医学,):322-323.
[4] 吴琼.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观察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591.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颅脑损伤病人的出院指导_护师考前辅导
【提要:颅脑,伤病,人的,出院,指导,护师,考前辅导,颅脑,伤病,人】颅脑损伤病人的出院指导
-魁网医学考试学习-
  颅脑损伤病人的出院指导是初级护师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魁网医学网考试整理如下:
  1.按医嘱继续服用健脑、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
  2.加强营养,多食健脑,促进神绎功能慨复的食品,如:动物脑、栗子、核桃等。
  3.外伤性癫痫者,不能单独外出、不宜登高、骑车、驾车、游泳等。坚持长期、定时口服抗癫痫药物,一般3~5年。
  4.颅骨缺损者应注意保护缺损区,外出时可戴安全帽,手术后半年可考虑行颅骨修补术。
  5.继续选择性进行康复训练及门诊理疗。
  6.适当参加社会活动,消除思想顾虑,增加康复信心。
  7.定期复查,如有异常变化,应及时复诊。
-魁网考试频道-
魁网护师考试频道
------分隔线----------------------------
颅脑损伤病人的出院指导_护师考前辅导相关文章:
护师资格专栏
考试网推荐
名师特色 汤以恒 讲课风格鲜明,综合运用表格记忆、对比记忆、口诀记忆等多种方法强化...
医药考试网相关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