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右束传导阻滞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检查报告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什么病症? 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心电图检查报告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什么病症? 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心室冲动不能顺利通过右束支时,心室内正常的传导顺序发生改变传导时间随之延长等所形成的特有的心室内传导阻滞的图形。常见于:(1)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与先天性心血管疾病;(2)亦可见于大面积肺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后;(3) 正常人亦可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临床意义:(1) 如果临床上无其他心脏病的证据,身体一向健康,单纯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时,常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 如果原来没有右束支传导阻滞而近期心电图突然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图形;或原为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现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图形,则视为不正常,要进一步查明原因。尤其40岁以上的患者,,应考虑有冠心病的可能。(3) 若右束支传导阻滞,且并发于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心肌炎的患者则后果严重,应警惕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可能。
提问者 的感言:谢了!
其他回答 (1)
如果你身体没有任何不适合,既往没有心脏病病史,可以不用针对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进行治疗,只需要定期复查心电图。
等待您来回答
体检领域专家你好,患了传导阻滞可看看中医,可通过补心气、益心血的方法来调理。常用的中成药可选择宁心宝胶囊或心宝丸。
精彩健康专题
服务声明:网络沟通无法像面诊过程那样,不能全面了解您的健康状况,因此医生的健康指导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要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004-
卫生许可证:[京药第110106-JX0210号] [京ICP证060786号] [(京)-经营性-] [京卫网审【2010】第0087号]第三方公司可能在有问必答网宣传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不过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与有问必答网无关,有问必答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间歇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内蝉联现象1例--《江苏医药》1987年11期
间歇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内蝉联现象1例
【摘要】:正 患者女,74岁,因心前区疼痛于日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各导联见散在室性早搏。窦性下传之QRS时限0.08″,形态呈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改变。本例特点:在aVR导联及V_1导联中的室性早搏代偿期后突然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并且V_1导联中连续的CRBBB能被适时的室早所中断,提示CRBBB的形成与室早的发生有关。可能的原因是:当窦性冲动P下传时,由于遇到Ashman现象造成的右束支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该者女,74岁,因心前区疼痛于日人院。既往有冠心病史。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各导:联见散在室性早搏。实住下传之QRs时限。.08护,形态星不完全性右束文传导阻滞改变。本例特点:在aVR导联及Vl导联中沟宝性早搏代偿期后突然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汾(CRBBB),并且V,导联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丽;[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80年01期
江克明;;[J];陕西中医;1980年05期
胡锡衷;;[J];福建医药杂志;1980年01期
钱剑安;;[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81年01期
Schamroth L;朱瑞珍;吾柏铭;;[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81年03期
周永富;崔广根;;[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81年03期
Moss AI;张象贤;;[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81年04期
刘志兰;王金魁;;[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1981年03期
孙纪申;杨宏钊;;[J];四川医学;1981年06期
燕纯伯;;[J];心血管病学进展;198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银海;赖蕴珠;;[A];1998年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8年
顾复生;方圻;;[A];全国冠心病防治及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周逸平;侯正明;唐照亮;宋小鸽;;[A];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选编[C];1987年
施浣云;姜乾金;张荣宝;;[A];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选编[C];1987年
蒋健;倪一玄;潘晓明;;[A];全国首届急诊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史有松;;[A];华东地区第二次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3年
徐予;苏莉;唐昆泉;亢小迪;徐宕;;[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孙玉雪;孙勇;于汉力;;[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刘如平;;[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张文轩;;[A];'96全国急诊医学和重症抢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一院儿科
李树林;[N];健康报;2000年
;[N];健康报;2000年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陈广平;[N];健康报;2000年
湖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王向旭;[N];辽宁日报;2000年
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胡大一;[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0年
武汉市武东铁路医院门诊部主任
余文慧;[N];中国老年报;2001年
湖南省人民医院
袁晓春;[N];大众卫生报;2001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张海澄;[N];健康报;2001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主任
胡大一;[N];健康报;2001年
于志渊;[N];人民政协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琳琳;[D];浙江大学;2003年
周群一;[D];浙江大学;2004年
舒鹤;[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齐向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3年
高鑫;[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乾国;[D];福建中医学院;2000年
洪玮;[D];浙江大学;2001年
王中英;[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周岩;[D];吉林大学;2003年
姚继红;[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张艳丽;[D];山东大学;2005年
边慧;[D];昆明医学院;2005年
朱非;[D];天津大学;2005年
唐叶民;[D];浙江大学;2006年
陈峰;[D];山东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0例分析--《实用医学杂志》1995年11期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0例分析
【摘要】: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0例分析广东省番禺市人民医院心电图室(511400)张则礼本文收集本院1993~1995年3月心电图室登记在案而且临床资料较完整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0例,并对其病因作出分析。1心电图以及心电向量特征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541.76【正文快照】: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0例分析广东省番禺市人民医院心电图室(511400)张则礼本文收集本院1993~1995年3月心电图室登记在案而且临床资料较完整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0例,并对其病因作出分析。1心电图以及心电向量特征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金霞,金新新,胡大一,崔亮;[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琴;[D];山东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耀明;[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6期
黄意府;王清海;黄鲜华;;[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王朝龙;王云;牛和军;李丽;;[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张亚斋,张世道,陈学奎,王荣仁,徐兆煜,曹受玲;[J];安徽医学;1983年06期
徐迎春,朱怀玺,唐海沁,粱玉华;[J];安徽医学;1997年05期
华江英;熊敏俊;张丽伟;黄党生;;[J];安徽医学;2008年02期
陆春雷;;[J];安徽医学;2008年05期
卢家忠,王国干;[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陈卫平;[J];动物学杂志;1989年05期
卞正中,宋志坚,程敬之;[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安洋;刘彬;;[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于光中;;[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李路;袁震东;;[A];2002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周树林;;[A];中国民政康复医学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伟;[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杨丁友;[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李运伦;[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傅立新;[D];天津中医学院;2001年
郑柯;[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王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陈政光;[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邢雁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阔永红;[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李荣;[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段婷婷;[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陈昭君;[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阿玛德.易卜拉欣(IMAD IBRAHIM);[D];广西医科大学;2001年
王亮;[D];燕山大学;2001年
于海初;[D];青岛大学;2002年
田相同;[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王治;[D];南京医科大学;2003年
熊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田新利;[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迟伟峰;[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金国;[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雷良荣,赖佳丽,潘洁,张丽萍;[J];赣南医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陈丽,沈学东,蔡乃绳,张高星,洪涛,朱伟,周京敏,沈理,方超,王亚华,杨德威,陈灏珠;[J];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7年01期
丰丽英;[J];心脏杂志;2001年06期
李峻;[J];上海医学影像;1997年02期
刘海峰;[J];医学综述;2004年05期
王静,李治安,王新房,谢明星,刘俐,杨娅,吕清;[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侯应龙;[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宏志;[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1年04期
严镭,黄立权;[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3年01期
王建伟,庄英军;[J];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01期
马博清,薛村正;[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年06期
贾志越;[J];实用医技杂志;1999年06期
徐雅莉,陈文坎;[J];海峡药学;1995年02期
钟云琴;[J];湖南医学;1998年04期
许德海;[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1年02期
张则礼;[J];实用医学杂志;1995年11期
黄金霞,金新新!100020北京市,胡大一!100020北京市,崔亮!100020北京市;[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玉顺;李寰;刘建平;;[A];首届中国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暨手术演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虞容豪;谢秋幼;古菁;;[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陈丽中;;[A];2005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许涤非;;[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张子仪;杨德义;尹建祥;;[A];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第十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苏振民;林文雄;黄曲惠;;[A];第4届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郑景浩;徐志伟;刘锦纷;史珍英;苏肇伉;丁文祥;;[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吴华;顾旭东;姚云海;李岩;张雄伟;付建明;;[A];2008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术年会暨中枢神经功能损伤康复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徐一波;姚建民;;[A];浙江省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徐桂寿;阎仁成;徐劲松;;[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博士
李俊峡;[N];河北科技报;2005年
袁秉奎;[N];健康时报;2006年
副主任医师
袁秉煃;[N];保健时报;2006年
周新;[N];医药导报(中药报);2004年
初卫华;[N];健康报;2001年
杨松林;[N];大众卫生报;2007年
孙庆伟;[N];家庭医生报;2008年
左中男;[N];健康报;2007年
张倩平;[N];家庭医生报;2007年
钱能讯;[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健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刘明生;[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刘银红;[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张晓君;[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年
张世民;[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张涓;[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李闽峰;[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余俊伟;[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陶红;[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李盛;[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柳宏波;[D];山东大学;2007年
米顺强;[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杨英;[D];吉林大学;2004年
汪建文;[D];浙江大学;2006年
姜殿东;[D];山东大学;2008年
李朝旭;[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刘玉昊;[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杨培灵;[D];郑州大学;2010年
杨喆;[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晁献召;[D];郑州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右束支传导阻滞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右束支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right bundle-branch block,RBBB)简称右束支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本身不产生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故临床上常无症状如出现症状则多为原发疾病的症状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及基础疾病的治疗因为右束支阻滞本身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临床上常无症状可不需特殊处理应定期随访观察(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定期检查)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考虑安置起搏器1.出现肯定与右束支传导阻滞有关的黑矇晕厥阿-斯综合征者2.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有左后分支阻滞和(或)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等双分支三束支传导阻滞时而又需进行外科手术者3.急性获得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伴有室上性或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时需要用普鲁卡因胺奎尼丁胺碘酮丙吡胺或大剂量利多卡因纠正快速性心律失常这些药物对束支传导希-浦系统传导房室传导等均有一定的毒性作用所以在用这些药物时为安全起见可先安置起搏器4.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时安置心脏起搏器的指征(1)单纯右束支传导阻滞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前已有者应严密观察一般不需要预防性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2)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应立即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在下壁梗死前已有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可严密观察(4)交替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和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同时并发房室传导阻滞也应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上述心律失常如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治疗2~3周后传导阻滞仍未能恢复不能脱离起搏器者应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饮食宜清淡为主注意卫生合理搭配膳食1.积极治疗病因如针对冠状动脉疾患高血压肺心病心肌炎等进行治疗可防止室内阻滞的发生和发展2.适当劳逸饮食有节按时起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右束支阻滞可见于正常人但较少以儿童和青年人较多以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较常见约1%的正常青年人有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患者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以房间隔缺损尤为多见也可见于室间隔缺损伴双心室扩大肺静脉畸形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约有1/3可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常出现于以下的病理生理情况①先天性心血管畸形②部分冠心病及心肌病③部分慢性肺部疾患轻度的右心室肥厚或扩张④部分健康人多为青年人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可能是由于右束支远端纤维受损所致而室间隔及右心室的除极正常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发生率为0.25%~1.0%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患者绝大多数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钾血症Lev病Lenegre病或经过心脏直视手术等急性心肌梗死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发生率为3%~7%主要发生于前壁的心肌梗死多为左前降支近端阻塞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常出现于以下的病理生理情况①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②右心室扩张或肥厚③心肌慢性炎症④传导束非特异性纤维变性束支组织硬化性退行性病变纤维变性心电图演变可见这些患者大多先有右束支阻滞然后合并左前分支阻滞继而再发展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即完全性双侧束支阻滞)这种病变发展很慢常要许多年才能从单一束支阻滞发展成双侧束支传导阻滞多见于中老年患者⑤少数完全健康者1.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与右心室肥厚的鉴别(1)右心室肥厚时心电图主要特点是①V1导联QRS波呈R型RS型qR型如有r波多呈Rsr′型R波可高达1~1.5mV以上室壁激动时间<0.06s(多为0.03~0.05s)②V5V6导联R/S≤1③QRS时限<0.12s④额面电轴多为110°左右⑤临床上有引起右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的病因如房间隔缺损(2)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主要特点是V1导联QRS多呈rSR′型无q波R′波<1.5mV室壁激动时间>0.06s2.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与心肌梗死的鉴别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通常不影响前壁前间壁前侧壁等心肌梗死的诊断但影响正后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图形下壁心肌梗死图形可受到轻微影响假阳性率约为3%当正后壁心肌梗死扩展到下壁和前侧壁时V4~V6Ⅰ及ⅡⅢaVF导联的R波异常消失而出现病理性Q波等心电图改变是一项可靠的诊断指标肺心病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时V1V2ⅡⅢaVF导联可出现Q波此与肺心病的右心室肥大有关而非心肌梗死所致的Q波3.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与正后壁心肌梗死的鉴别
正后壁心肌梗死时表现为V1导联的R波增高但偶尔亦可表现为rSr′型与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rSr′波相比较V1导联T波直立更为多见T波倒置仅见于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早期如同时存在ⅡⅢaVF导联病理性Q波也支持正后壁心肌梗死的诊断4.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与直背综合征及漏斗胸时心电图的鉴别
直背综合征及漏斗胸时由于胸廓前后径发生变化引起心脏位置亦发生相应的变化在V1导联上可出现rSr′型一般r′波较小并且V1导联P波倒置类似左心房增大所致的P波倒置此与单纯的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不难鉴别实验室检查多有原发疾病的相应实验室检查改变其他辅助检查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诊断1.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典型心电图特点①右胸V1V2导联(或V3RV4R导联)的QRS波呈rsR′rSR′型rsr′型或M型其R′波通常高于r波少数呈宽大有切迹的R波(图1)②V5V6导联S波显著宽大时限≥0.04s但不深ⅢaVR导联呈qR波该R波多增宽而不高ⅠaVL及Ⅱ导联则多为宽大不深的S波③QRS时限≥0.12s④V1V2导联呈有切迹的R波时R波峰时间(室壁激动时间)>0.05s而V5V6导联R波峰时间正常⑤ST-T改变其方向与QRS波终末向量方向相反即V1V2导联的ST段压低T波倒置而V5V6导联ST段抬高T波直立(2)对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典型心电图的详细描述①QRS时限≥0.12s一般不超过0.14s②通常测定额面QRS电轴时采用QRS波未阻滞部分即QRS波前1/2电压测定额面QRS电轴常在正常范围如果电轴呈现明显偏移应考虑合并分支传导阻滞③aVR导联QRS波终末部总是直立aVL导联总是向下而ⅡⅢaVF导联QRS波终末部可直立亦可倒置④ST-T改变一般不作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诊断标准2.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ncomplete right bundlebranch blockIRBBB)(1)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典型心电图特点①右胸导联V1V2导联的QRS波呈rsR′型rsr′型rSR′型或M型其R′波通常高于r波(图2)②V5V6Ⅰ导联S波增宽而不深③QRS时限<0.12s(2)对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典型心电图特点的详细描述①可以伴有继发性ST-T改变但通常不作为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的诊断标准②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可遇到只有右侧胸前导联出现时限远不到0.12s的rsr波群其他导联相应改变却不明显如左侧胸导联并无粗钝的S波或V1导联呈Rsr′型其r′<R时限也不超过0.04s或V1导联呈振幅不高的M型波群等便应诊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③正常变异多与右心室流出道生理性延迟除极有关R′波常<r波有时下一肋间描记rsR′消失有下述表现考虑为正常变异V1导联r波<8mmV1导联R′波<6mmV1导联R′/S<1.0mm在其他导联存在R波异常或QRS波异常则不考虑为正常变异④正常变异的另一种心电图改变是V1aVL导联出现r′波ⅠⅡⅢV6导联出现S波这种SⅠSⅡSⅢ图形见于无心脏病者与室上嵴远端除极延迟有关3.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的特殊类型(1)间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ntermitent RBBB)①心率无关型间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此型间歇性右束支阻滞与心率快慢无关在心电图连续记录上可见到右束支阻滞(完全或不完全阻滞)时而出现时而消失与心率无关(图3)呈右束支阻滞图形的R-R间期等于或接近等于正常的QRS-T波群的R-R间期心室率多属正常范围这种类型的间歇性右束支阻滞实际上是二度Ⅱ型右束支阻滞②频率依赖性间歇性右束支阻滞包括快频率慢频率及混合性频率依赖性右束支阻滞(2)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文氏现象即二度Ⅰ型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诊断标准为①非常规则的窦性(或其他室上性)心律②非常规则的房室传导时间(P-R间期)③周期出现外形比较正常的QRS波④如果相继的QRS波显示束支传导阻滞逐渐加重则可诊断为直接显示性文氏现象⑤除了第1个心搏外如果其他所有心搏均显示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推测系一不完全性隐匿性文氏现象左右束支内文氏现象可分为下列三种①直接显示性左或右束支内文氏现象表现为一组QRS波逐搏增宽到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图45)②不完全性隐匿性束支内文氏现象表现为一组心搏中第1个QRS波正常余均呈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图6)③完全性隐匿性束支内文氏现象通常无法与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鉴别除非心率减慢到足以形成直接显示性或不完全性隐匿性的现象时方可疑为此种可能性(3)二度Ⅱ型(莫氏Ⅱ型)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为一定比例的不呈右束支阻滞的图形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间歇性或交替性出现例如2∶1二度Ⅱ型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为1个不呈右束支传导阻滞的QRS波与1个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QRS波交替出现又如4∶3二度Ⅱ型右束支传导阻滞时心电图表现为3个不呈右束支传导阻滞的QRS波与1个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QRS波交替出现(4)隐匿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指在体表心电图上无右束支阻滞图形只有在应用人工方法后方能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其方法有①随意运动或行动试验由于运动使心率加快而出现右束支阻滞图形(图7)原因有二其一是心肌并无缺血仅由于激动提前出现在原已延长了的病理不应期中此为快频率依赖性间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率减慢后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消失其二系运动使心肌缺血或使一般无严重临床并发症右束支传导阻滞在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人群中甚为多见单独存在时预后良好合并有明确器质性心脏病的室内阻滞患者其预后与损害的广泛程度及心室功能有关正常心脏的右束支不应期比左束支约长16%在各支的不应期中右束支最长依次为右束支>左前分支>左后分支>左间隔分支在传导速度上左束支与右束支正常相差约在25ms以内QRS波形正常当右束支不应期延长传导速度比左束支慢25~40ms时QRS时限可稍加宽呈部分传导阻滞的图形改变即产生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如超过40ms(多在40~60ms)或右束支阻滞性传导中断时则QRS波时限就明显增宽(时限≥120ms)即产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完全性右束传导阻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