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怎样判断小孩有多动症怎么办?多动症有...

南京怎样判断孩子有多动症-重庆美女频道-经典重庆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南京怎样判断孩子有多动症
南京怎样判断孩子有多动症
【来源】:经典重庆
&&【时间】: 1:13:36
管理员提示:本篇广告资讯由注册会员自行发布,本网(经典重庆)并未参与广告资讯中所涉及的一切业务活动!!!涉及商品购买时,请务必选择货到付款,并在验货无误后再付款!!!
  ◇解放军南空机关医院
儿童行为发育科◇电话:025-;QQ:◇
  解放军南空机关医院专家团以专业、专注的医风,汇集了以张玉萍为带头人潜心研究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的权威专家组。在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等儿童发育行为疾病方面从医数十载,并以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学术研究理论成果、精湛的诊疗技术,在儿童发育行为疾病诊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推动儿童发育行为疾病临床治疗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如何预防和注意儿童发育行为疾病
  多动症、抽动症、尿床、自闭症、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饮食:
  1、平时宜常进食具有补肾缩尿之功食物,如羊肉、狗肉、虾、雀肉、龟肉、田鸡、狗肾、猪膀胱、鸡肠、猪脊骨、塘虱鱼、茼篙菜等。健脾补肾的药粥,山药、芡实、莲子、苡米、金樱子等,亦可变换食用.且持之以恒。
  2、饮食不宜过咸或过甜,忌食生冷,晚餐少进汤粥、饮料及高蛋白食物。
  3、避免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糖代谢障碍。
  4、心理因素:因为儿童心理发育不成熟,如在此期间,家庭关系不和睦,易导致抽动或多动等行为异常的现象。
  5、避免微量元素的缺乏,环境污染或中毒等。
  6、应密切注意对食物产生变态反应(尤其食物中所含添加剂,人造色素,调味品,防腐剂)。
  张玉萍主任指出,这么多年的临床接诊中,看到那么多的孩子深受疾病折磨,看到那么多家庭为了孩子疲于奔波,他们无处倾诉,苦于求医无门,我们也感到深深的痛心,此次升级后的疗法更注重“综合”、“分型”的治疗理念,主张制订全面兼顾的优化方案,不仅要解决疾病的核心症状,还要考虑满足患儿社会功能和情感发展的需求。这直接关系到儿童成年后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是非常关键的。
  解放军南空机关医院核心疗法:
  作为医学重大科研成果的“发育行为六联分型体系”,自运用于临床诊疗以来,因其疗效显著,在重大儿科学术会议上深受业界同行的赞誉。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桂永浩高度评价:“发育行为六联分型体系”的问世,给儿童发育行为疾病患者带来康复希望的同时,也是对综合分型诊疗模式临床医学应用的一次成功实践。该技术的研发问世,突破了临床传统单一方法弊端,避免了长期服药给孩子带来的无副作用,分型分性科学治疗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引领儿科诊疗时代。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你对儿童抽动症有所了解。如果您还有任何的疑问,可以点击我们的在线专家,与我们的在线医生进行一对一的免费咨询服务,他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建议。我们会用心做到好的。
-------------------------------------------------------------------------------------
黄金广告位招租
经典重庆-专业化形象宣传平台
版权所有◎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经典重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匡桂芳大夫本人发表
怎么简单判断孩子是否有多动症_多动症
状态:就诊前
咨询标题:怎么简单判断孩子是否有多动症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想知道通过怎么样的简单判断可以怀疑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然后再去正规的医院检查。想知道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紫***发表于
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
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匡桂芳大夫本人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匡桂芳大夫的信息
针对儿童青少年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人际关系不良、亲子关系不良、情绪问题等的家庭治疗、沙盘游戏治...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理卫生科主任,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
匡桂芳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近期通话:
小儿精神科可通话专家
回龙观医院
儿童心理科
广州市脑科医院
儿少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定医院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儿童心理研究中心
南京脑科医院
儿童心理研究中心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
儿童精神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儿童心理研究中心当前位置:&&>&&
怎样判断孩子有多动症?
登录育儿网
记住登录 |
合作登录:
婴幼儿护理
情商与品德
赏识与挫折
感知觉训练
行为与习惯
艺术潜能开发
儿童常见病
玩具游戏运动
玩具游戏运动
发育关键期
发育关键期
怎样判断孩子有多动症?
悬赏:100分
我小孩今年十三岁,初三,从初二开始极不好管理,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一心急就控制不了他。现在的教育环境很不利于他,以前老师抓成绩学习还在班里能排十一二名,现在恐怕二十五名也不到,成绩下滑非常严重,最近发展到打父母的地步,请问这属不属于多动症的表现?应该怎么办?
你好!这种情况不算啦,只是到了叛逆期啦,过一这段就会好点了!
1、何谓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Hyperactivity
in Children)是儿童多动综合征(Hyerkinetic Syndrome of Childhood) 的简称,即轻微脑功能障碍(MBD)综合征,又称为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ADHD),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
目前没有完全统一的名称,近百近来,所用名称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1)轻微脑功能失调(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 简称MBD)
(2)儿童多动综合征(Hyperkinetic Syndrome of
Childhood,简称儿童多动综合症。Hyperactivity in Children )
(3)注意缺陷障碍(简称 ADD)
(4)注意力不足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简称 ADHD),此名较为恰当。
(5)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综合征(简称 AD-HDS)
(6)多动性障碍(Hyperkinetic Disorders)
(7)多动症(Hyperactivity Disorder),此名通俗易懂,容易被社会所接受,但有少数儿童并无多动表现,甚至呆滞,是显著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其它症状。此类儿童易被人忽视,故此名也不够全面。
3、研究发展史
(1)国外研究概况
1854年,法国医生Hofmmann先生对儿童活动过多及躁动不安的行为不是由于孩子顽皮而是一种病态予以描述。1902年,Still报告了第一例活动过多的患儿。1922年,霍曼等学者发现儿童患了脑炎后可出现多动行为障碍,其认为多动症为脑炎后遗症所致。1931年Winncoff指出这类综合征不是儿童期的活力旺盛所致,并提出“儿童多动症”的病名,1937年Bradley 提出这种活动过度是儿童行为异常的一种特殊形式。1947年,有人认为本病症状与脑损伤有关,因此命名为“脑损伤综合症”。1949年 Gesell和Amatrnda 明确提出了“轻微脑损伤”这一名字,但当时没有受到重视。1962年各国小儿神经专家在英国牛津开会讨论,提出在本病病因尚未弄清之前,暂定名为:“轻微脑功能失调”(称为MBD)。1966年美国进一步肯定MBD的名称。1970年,得到各国普遍承认。美国统计表明美国儿童发病率为4%-10%,甚至16%。1971年提出应用精神振奋剂治疗行为障碍的学龄儿童,并日益受到重视。1977年,第29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将本病定名为“童年期多动综合征”。1980年美国精神病协会将“注意障碍”(简称ADD)作为独立诊断名称。1987年进一步将本病分为注意力障碍(ADD)和注意力障碍伴多动(ADHD)2型。现在世界各国都已逐渐认识到MBD和ADD是当前儿童保健学、心理学、神经精神学和教育学的一项综合性重大课题,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2)我国研究概况
1977年后,儿童多动症受到我国医学界重视,先后在上海、南京、北京、西安、广州、四川、东北等地展开研究防治工作,同时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儿科开展了多动症专病门诊。1981年11月将ADHD定名为“多动综合征”,1982年河北儿童精神卫生研究所(现为河北东方儿童健康研究所)对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提出新的看法,认为西药的副作用较大,并对中医药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中医药是治疗多动症和抽动症最佳途径,并对儿童健康无任何影响,积累了丰富的诊断治疗经验,治疗多动症取得了重大进步。
1987年,本研究所利用独特中药配方,治疗多动症取得了极其良好的效果,为我国儿童健
康作出了突出贡献。1990年至1993年间国内对ADHD的研究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先后发表会议及研究论文20多篇。
关于多动症治疗问题,过去偏重于心理和行为矫治及改进教育方法等,反对药物治疗。由于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对药物治疗看法有所改变,认识到中医药是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最佳途径,还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认为应以中医药治疗为前提,再辅以心理及教育等治疗才能取得满意效果,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在学龄儿童中多动症患病率各地统计差别较大,从11%~20%不等,据Stewart统计,在6~12岁学龄中占4%,Masland估计在美国小孩中大约占5%~15%。1970年,在英国统计2199名学龄儿童只有2名,患病率为1/1000,在美国统计相差百倍以上。1971年估计美国多动症儿童300万以上,日本为4%、瑞典为2.1%。
用康奈量表(Corner)评分指数统计结果如下
5国儿童多动症调查统计表
----------------------------------------------------------------------------------------------
----------------------------------------------------------------------------------------------
----------------------------------------------------------------------------------------------
我国统计结果也不一样,广州1.5%~1.9%,南京1.6%~3.3%,西安1.3%~8%,贵州为2%~9%,上海为3%~10%,牡丹江3%。本研究所在石家庄市6个小学调查结果为7%,估计我国学龄儿童患病为500万人以上,其中男孩多于女孩。
患病率的差异也受下列因素影响
①父母及老师对孩子症状描述的因素,描绘重的评分就高,反之,评分就低。
②儿童性别、年龄、社会文化、经济水平、地理位置、社会对多动症的认识水平均影响患病率的统计。
5、多动症主要特点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障碍、活动过多、冲动任性、情绪不稳,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自控能力差,有的可见动作不协调,平衡运动、共济运动障碍等,据我们临床观察,这些儿童发育智力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①注意障碍:患有多动症儿童都有注意不能集中或不能持久,是因为由意志控制的主动注意削弱,听课不专心,作业难以完成,被动注意却亢进,容易被外界分心,随境转移和被感兴趣的电视节目或游戏所吸引。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学习不专心,可玩游戏或看有兴趣的电视时能高度集中,是被动注意亢进所致,因为学习枯燥无味,需要由意志控制的主动注意才能好好学习,多动症孩子缺乏学习上的意志和毅力,因此,无法认真学习,甚至厌学。
②活动过多 多动症的孩子表现心不在焉,心神不定,心慌意乱,有头无尾,杂乱无章,上课做小动作,东瞧西望,下课后象脱僵的野马,狂奔乱跑,也有的儿童看上去较文静,少动,但注意力分散上课开小差,对学习内容一问三不懂。
③冲动任性
表现自控能力差,性情急躁,易激动,好发脾气,想干啥就干啥,做事缺乏思考,不计后果,没有耐心和同学游戏,而随心所欲的捣乱,甚至破坏东西,偷盗、打架、惹事生非。
④情绪不稳
表现为兴奋不安,话多,爱管闲事,做事不认真,粗糙,难以睡眠,反映迟缓,动作懒散,作业拖拉、情绪易波动、感情脆弱、易哭易笑、不能耐受挫折、不合群,喜欢较自己小的孩子为伍,性格孤僻,倔强,即使打骂也无济于事,不听劝告,不服管理,我行我素,还有的产生自卑逆反心理,甚至离家出走、犯罪或自杀。
⑤学习困难
表现在视运动障碍,临摹图画作业时,不能按原形排列,对画面缺乏有计划的安排,书写潦草,有的表现视听觉障碍,对声音辨别困难,还有的表现为认知困难,分不清左右、颜色、地点、定向,看书串行,诵读困难,念错或念倒,如21念成12,有的考试时会“上场晕”,全部忘记。这些症状,初上学时,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尚能考出好成绩,随着学习深入,成绩便年年下降,直到发生学习困难。
6、多动症与违法犯罪的关系
我研究所对1292名违法犯罪少年的调查发现有978名在学龄期曾被诊断为儿童多动症,患病率为75.53%,从而提示儿童患多动症后,易发生心理变态、品行障碍、甚至走向犯罪。总之,多动病患儿较正常儿童更易失足,而且症状越重及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症状改善越缓慢者,误入岐途的可能性越大。
由此可见,多动症与少年犯罪的关系非常密切,儿童多动症是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潜在的因素。
7、多动症的中医名称
中医没有“多动症”这个名称,一般将本病归于“失聪”、“健忘”、“疳症”“虚烦”、“不寐”、“妄动”、“妄为”等范筹。
8、多动症不经药物治疗能否自愈
一般认为,症状较轻的患儿,如能及时发现,加强教育,改善生活环境,有些病人不用药物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到青春期,活动过多会逐渐减少,即使有些注意力涣散和情绪不稳,也不影响对生活学习的适应。对症状较重患儿,则必须服药及配合其它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否则有可能发展成为破坏性、攻击性行为或“成人多动症”,其表现为:适应社会能力差,工作或学习当中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与工作情绪难以稳定,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甚至转变为其它精神类疾病。
9、多动症患儿应采集的病史
①胎孕史:孕前父母健康状况,妊娠情况-正常、恶阻(一般、严重)先兆流产,流感、风疹、肝炎、高烧、坠胎,坠胎未成,精神疾病,癫痫、曾服药物、特异食物、胎动情况(一般、严重)
(2)产史:是足月产、早产、迟产、难产(吸产、产钳、剖腹产、臀位、脐绕颈,药物催产)第几胎、产伤(颅伤、颅异形,窒息缺氧、缺血)。据我所临床研究表明,剖腹产患儿多见。
(3)病、育史:出生时(发育正常,特大、特小、畸形),环境(静、噪),脐风,肺炎、
高烧、脑炎、佝偻病、脑水肿,脑外伤。五迟(立、行、齿、发、语)。自汗、盗汗、遗尿,食物偏嗜(冷饮食、异食、偏食),睡眠状况(多、少、不稳、不午睡、梦游、梦呓),现有何病,多动病程,曾服(治多动症)何药(包括中西药)
(4)遗传因素:父母嗜好(烟、酒、其他),精神疾病,癫痫,傻,近亲结婚,多动症等。
共有6条回答
应该是属于多动症范围,这么大的孩子多动症主要和孩子的血铅含量有直接关系,妈妈可以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有钱超标现象,然后再根据情况看医生。
这好像是脾气不好的表现啊!
都上初二了.应该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啊!
可以与他进行心理沟通.
可能他有他的想法.多了解他.
不行可以请教心理医生!
因为他不在是小孩了.
不好用以前方法对他.可以说他是青少年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做父母的应该懂得与他沟通!
什么样的孩子心理才健康?
听话的孩子≠好孩子
“我儿子小时候可乖了,又聪明又听话,从不跟我们吵架顶嘴,他画的画还获过奖呢!没想到他现在却成为这个样子,整天趴在网吧里不回来,看到他小时候的照片,我就忍不住流泪……”儿子严重厌学,整天沉湎于网络不思进取。 为了不让儿子放学后到网吧,父母费尽心力,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在校门口迎送监视儿子。
一个乖巧可爱的孩子为什么突然变了,变得连父母都不认识了?回顾四周,这种小时候顺从、大时难管的事例,恐怕真不在少数,只是经常被简单的“青春期叛逆”一言以蔽之。其实若是深究的话,我们会发现,孩子越大越难管的原因正是“小时候太乖了”!
家长挂在嘴边的总是“乖,听话”,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少让大人操心,一切听大人嘱咐,按大人的意图办事,遵守纪律,听老师的话,这样的孩子当然很受老师和家长的喜爱。
然而我们有没有想过,听话的背后可能是“压抑”。为了得到父母的疼爱、老师的称赞,孩子宁愿牺牲自己的主张,就算是违背自己的意愿也在所不惜。“听话”久了,孩子便会慢慢习惯按成人的指示办事,一旦失去成人的指点,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敢坚持自己的立场。
有日本学者把这些好孩子比喻为“金丝笼”中的金丝鸟,笼子的框框就是家长和老师的“不准”、“不要”,当他们无法继续忍受时,就会将心中“不自由”的怨愤转化为问题行为。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乖孩子到青春期时就出现拒绝上学、神经衰弱、情绪不稳定或网络成瘾等退缩性行为,他们在以这种方式呼喊“以前的我是假装的”!这就是所谓的好孩子“呼吸困难”的现象。
分清“听话”与“压抑”
孩子能听得进父母的建议当然是好事,但过于听话的孩子可能不仅仅在“听取建议”,同时可能也在压抑自己。怎样分清“听话”与“压抑”的区别呢?如果孩子的“听话”是建筑在孩子有话不敢讲、有想法不敢付诸行动,特别在乎成人的脸色的基础上,那就是一种“压抑”了。
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善:
听话的孩子不完全等于好孩子,他的内心可能潜藏着危机,对父母言听计从的孩子,他的未来可能令人担忧。
分析孩子得到表扬的原因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受到老师的称赞,请注意分析他之所以得到表扬的原因,是因为干净整洁、不打不闹,还是思维活跃、敢想敢说?归根到底,成为一个人云亦云的“好好先生”,并不是我们对孩子的期望。
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无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能本能地知道父母的疼爱,所谓的“安全感”是指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不会因为他做错事、说错话,就收回对他的爱,不需要以“表现良好”来换取母爱或父爱。有足够安全感的孩子敢于尝试错误,克服困难。
给孩子多一些集体生活的经验
孩子太乖、缺乏自我主张并不是不可逆转的,要让他在与小朋友玩耍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生冲突时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纠纷。能够明白说“不”的孩子,自然心情会舒畅一些,也会自己主动交朋友。
检查我们经常在哪些方面称赞孩子
称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应只从父母省事的角度来夸孩子,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做事仅仅是为了讨父母的喜欢,而事情本身却缺少真正的价值。
给孩子宽松的家庭氛围
过于听话的孩子一般都是过于强势的父母的教育成果,孩子需要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有提出不同意见的机会,有实现自己的想法的场合。特别是对那些本来就温和内向的孩子,更需要鼓励他提出属于自己的看法。如果动不动就以冷漠、暴怒来惩罚孩子的做法,只会使孩子压抑自己的主张。
好父母为孩子的一生着想
做父母的要有一生的眼光,“乖,听话!”这样的教导的确能给成人带来方便,但无益于孩子自身发展的考虑。
真正的好父母应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希望他终身幸福。不要让孩子为了迎合父母的喜好,而压抑自己的天性。
目前风行全球的“亲职教育”是对做父母的人进行一项职业化教育。“父母”作为一种
“职业”,比起小学、中学老师,评价标准应该更高一些。不同阶段的老师负责的是孩子人生的一段旅程,而父母的工作应该是伴随孩子一生的。好父母的评价标准是孩子一辈子活得怎样,好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也不仅是孩子的成绩怎样、分数如何,更重要的是看孩子的快乐能力如何,这与学校老师是不同的。
做一个让孩子智力超群的父母不容易,做一个为孩子一生幸福考虑的父母更不容易
看得出,您平时与孩子的沟通很少!
都十三岁了,这种情况的话,多动症的情况可以排除了,像您孩子这样,跟您平时的教育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关,建议平时多与孩子沟通沟通,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跟孩子中沟通,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的,什么都可以谈,那他放松心情,聊天的时候不要给他压力!说在不行的话,建议还是去找心理医生,专业的心理医生会教你如何更好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这种情况,千万不要着急,一步一步来,祝您的孩子健康成长!
相关未解决
高悬赏问题
育儿网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