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人吃了恩替卡韦分散片DNA检测不到病毒...

您的位置:
肝炎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一览表(含乙肝两对半、肝功能、肝纤维化、HBVDNA、PT、APTT等)
肝炎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一览表(含乙肝两对半、肝功能、肝纤维化、HBVDNA、PT、APTT等)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两对半的临床意义      两对半各项指标的含义
  何谓“三对半”、“四对半”、“大三阳”、“小三阳”             
  肝功能检查指标一栏表(新增)          肝功能检查都包括哪些内容
  单项抗-HBc阳性说明什么            HBsAb、HBeAb阳性说明了什么
  常见肝病的主要试验检查结果趋势         肝纤维化四项检查指标
  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肝促凝血活酶试验
  凝血像(APTT.PT等)检测的中英文名称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即常说的乙肝五项或称两对半)  
序号 HBsAg 表面抗原 抗-HBs HBsAb 表面抗体 HBeAg E抗原 抗-HBe HBeAb E抗体 抗-HBc HBcAg 核心抗体 临床意义 出现率 9种常见模式 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1-30%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 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5-10% 3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2-10% 4 -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 1-6% 5 - + - + + 急性HBV感后康复。 0.5-5% 6 + - - - + (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10-15% 7 - + - - + 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HBV感染,恢复期。 5-15% 8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 (3)传染性弱。即俗称的“小三阳”。 5-10% 9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提示HBV复制,传染强。 即俗称的“大三阳”。 30-40% 16种少见模式 10 + - - - - (1)急性HBV感染早期,急性HBV感染潜伏期; (2)慢性HBV携带者,传染性弱。
11 + - - + - (1)慢性HBsAg携带者易转阴;(2)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12 + - + - - 急性HBV感染早期或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13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携带者。
14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5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6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7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8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早期。 HBsAg免疫复合物,新的不同亚型感染。
19 - - + - - (1)非典型性急性感染;(2)见于抗-HBc出现之前的 感染早期,HBsAg滴度低而呈阴性,或呈假阳性。
20 - - + - + 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21 - - + + + 急性HBV感染中期。
22 - + - + - HBV感染后已恢复。
23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24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25 - - - + - 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7种罕见模式 26 + + + + + ①一种亚型的HBsAg及异型的抗HBs(常见); ②血清从HBsAg转化为抗HBs的过程(少见)。
27 - + + + -
28 - + + + +
29 - - + + -
30 + - + + -
31 + + + - -
32 + + + + -
  两对半各项指标的含义:(因来源不一样,说法不尽相同)
  HBcAb是HBcAg对应抗体,它不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而是反映肝细胞受到HBV侵害的一种指标,包括IgM、IgG、IgA三种类型。 HBcAb-IgM阳性是乙肝病毒急性感染和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具有高度传染性。HbcAb-IgM阳性还可见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而HB-CAb-IgG阳性高滴度是指正在感染,HbcAb-IgG低滴度则指过去感染过HBV,具有流行病学的意义。
  (一) HBsAg 乙肝表面抗原 (+) 阳性
  1,协助早期诊断  2,作为携带者指标
  (二) HBsAb(抗-HBS) 乙肝表面抗体 (+) 阳性
  1,乙肝感染是否有免疫力的检测指标(阳性表示有免疫力)
  2,判断人群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水平
  (三) HBcAb (抗-HBC) 乙肝核心抗体 (+) 阳性
  1, 有助于确诊处于"窗户期"(抗原消失,抗体尚为形成)的急性乙肝。
  2,有助于发现HBSAg阴性的乙肝。
  3,高滴度(阳性)示病毒复制,低滴度示无传染性,低滴度抗-HBS和抗-HBS并存时,示对乙肝有免疫力。
  4,有助于发现HBSAg阴性的乙肝感染者和携带者。
  5,急性期和恢复期滴度很高,以后逐渐下降,可保持20年以上甚至终生。
  6,估计病情转归和预后,如转阴示乙肝治愈。
  (四) HBeAg e抗原    正常值 :阴性 (-)    阳性 (+) 表示血中存在大量病毒
  1,急性乙肝持续性阳性示肝组织严重损害,易成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传染期较长,是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
  2,慢性肝炎持续性阳性示病情活动。
  3,阳性孕妇则新生儿九成亦是阳性。
  (五) e抗体 抗-HBe    阳性 表示病毒在血中消失
  1,表示病情进入恢复期,传染性较低。
  2,急性乙肝示预后良好,慢性阳性示病情静止。
  3,肝硬化阳性和甲胎蛋白升高,则预示可能为早期原发性肝癌。
  4,只存在于HBcAg(+)者中,抗-HBs阳性中亦可检出抗-HBe.
   另一解释:
  1、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HBs)
  (1)HBsAg
  HBsAg是乙肝病毒(HBV)的蛋白质外壳,HBsAg阳性是机体被HBV感染的标志,表明存在现症HBV感染。但HBsAg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如果S基因突变株存在,不能用常规方法检出,可表现为HBsAg(-)的HBV携带者(占3%左右)或肝炎;也有少数低浓度感染者HBsAg(-),原因是血液中HBsAg的含量在常规检测极限之下。HBsAg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它的出现常伴随HBV存在,间接提示携带者具有传染性),但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HBs。
  (2)抗-HBs
  抗-HBs阳性提示可能通过预防接种或过去自然感染(隐性或显性感染)产生了对HBV的免疫力。抗-HBs是保护性抗体,阳性者可以抵御HBV的再次侵袭。
  一般而言(也并非都如此),抗HBs阴性说明对HBV易感,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2、核心抗原(HBcAg)与核心抗体(抗-HBc)
  (1)HBcAg    HBcAg存在于感染者的肝细胞核当中,血液中没有游离的HBcAg,因此用常规方法在血液中检测不到 HBcAg 。
  (2)抗-HBc    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抗-HBc阳性在不同组合中有不同的意义。在“大三阳”组合中,它是HBV活动性复制的标志之一。
  3、e抗原(HBeAg)与e抗体(抗-HBe )
  (1)HBeAg    HBeAg是病毒复制程度的标志,阳性时表明HBV复制活跃,提示传染性大。
  (2)抗-HBe    抗-HBe阳性在不同组合中有不同的意义。在“小三阳”组合中,抗-HBe阳性提示HBV复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传染性变小。
  何谓“三对半”、“四对半”及“大三阳”、“小三阳”
  了解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项目和意义,对众多的乙肝病人来说十分重要。为此,南京市第二医院 肝病专家詹嫆娥主任医师就人们关心的主要内容予以解答。
  人体感染了乙肝病毒即产生系列免疫反应, 在血清中可检测出相应的抗原与抗体。肝病毒感染后的标志物主要有: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一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一HBe)、乙肝核心抗体(抗一HBc)。人们将这5项俗称为“两对半”。 近年来又在乙肝表面抗原中分离出前S1抗原与相应的前S1抗体;前S2抗原与前S2抗体,通称 “三对半”、“四对半”。
  HBsAg是病毒感染后较早出现在血清中的抗原, HBsAg阳性有一定传染性,若半年内不消失,即称慢性HBsAg携带者。 HBsAg存在于唾液、汗液、 乳汁、精液、阴道分泌物中,密切接触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HBeAg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抗一HBc是一种感染性抗体,高滴度的抗一HBc阳性标志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传染性;抗一HBe是e抗原转阴后出现的一种非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病毒复制巳缓解,没有明显传染性,病情在恢复。前 S1抗原和前S2抗原和病毒入侵肝细胞有关,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最早出现在血清中的抗原,其阳性与病毒复制有关,是传染性标志;前S1抗体、前 S2抗体阳性是病毒将被清除的标志,有保护作用。此外,抗一HBs是保护性抗体,在HBsAg转阴后,或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表明机体获得了免疫力。
  临床上常将HBsAg、 HBeAg、抗一HBc三项阳性称之为“大三阳”。这类患者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多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乙肝潜伏期、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在每个个体中都有其固有特征。诊治需综合判断,采取不同措施。
  HBsAg、抗一HBe和抗一HBc三项阳性就叫做“小三阳”。这类患者病毒复制已缓解,传染性弱,临床大多表示疾病在好转或恢复。尽管“小三阳”患者一般无需常规治疗,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要注意饮食、休息、不饮酒,定时复查复诊,做到心中有数。不过,临床上“小三阳”也常出现各型慢性肝炎、肝硬化者,这可能是由于体内病毒出现不断变异,原产生的抗体不能阻止病毒复制,或感染了其它亚型的乙肝病毒,或体内剧烈免疫紊乱,对这类患者需进一步深人全面诊治。
  当人们感染了乙肝病毒后,应尽早到医院去确诊,一定要动态医学观察、求助于专业医师共同制订合理、适当、正规的治疗措施。患者千万不要自行乱吃药,以免延误病情, 使疾病恶化。
肝功能检查指标一栏表(新增)
化验项目 缩写符号 法定单位 总胆红素定量 TBiL 1.7-17.1μmol/L 直接胆红素 DBiL 0-6μmol/L 谷丙转氨酶 ALT 5-40u/L  (赖氏法Reitman: 5-30 u/L) 谷草转氨酶 AST 5-40u/L γ-谷氨酰转肽酶 γ-GT(GMT) 5-54u/L (简易重氮试剂法: 0-40u/L) (对硝基苯胺改良法: 6-47u/L)
乳酸脱氢酶 LDH 109-300u/L(速率法) 碱性磷酸酶 AKP(ALP) 35-125u/L(速率法) (金-阿氏法3-13u/L) (布氏法1.4-4.0u/L ) 胆碱性酯酶 CHE 4.2-9.8ku/L(速率法) 麝香草酚浊度试验 TTT 0-6马氏单位 黄疸指数
4-6单位 血清总蛋白 TP 60-80g/L 白蛋白   A   35-55g/L 球蛋白 G 20-30g/L 白/球比值 A/G 1.5~2.5:1 胆固醇 CHO 3.1-5.7mmol/L 甘油三酯 TG 0.23-1.24mmol/L 凝血酶原时间 PT 11-14秒 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80-100% 肌酐 Cr 44-133μmol/L 尿素氮 BUN 1.79-7.14mmol/L 血糖 GLU 3.89-6.11mmol/L 甲胎蛋白 AFP 50μg/L 免疫球蛋白G IgG 12.87±1.35g/L 免疫球蛋白A IgA 2.35±0.34g/L 免疫 IgM 1.08±0.24g/L 补体3 C3 1.14±0.27g/L 补体4 C4 553±109mg/L T淋巴细胞亚群 CD3 0.56-0.76%   CD4 0.38-0.52% CD8 0.22-0.32%
  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是肝脏蛋白代谢混乱的一种定性试验。肝脏病患者的血清与麝香草酚巴比妥缓冲液试剂混合后即可出现混浊,通过混浊程度与事先备好的标准混浊试管进行比较,可测出其混浊程度。正常值为0-6马氏单位,大于7单位为阳性。其混浊程度与肝损伤程度基本平行。急性肝炎早期即可阳性,恢复期转为阴性;持续阳性者是向慢性转化的指征。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期均可为阳性。静止期可下降或接近正常。
肝功能检查都包括哪些内容
  肝功能的种类很多,反映肝功能的试验已达700余种,新的试验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建立,主要包括四大类。
  ①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试验:包括血清酶类及血清铁等,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如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C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等。临床表明,各种酶试验中,以ALT、AST能敏感地提示肝细胞损伤及其损伤程度,反应急性肝细胞损伤以ALT最敏感,反映其损伤程度则AST较敏感。在急性肝炎恢复期,虽然ALT正常而γ-GT 持续升高,提示肝炎慢性化。慢性肝炎γ~GT持续不降常提示病变活动。
  ②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试验:检测肝脏对某些内源性(胆红素、胆汁酸等)或外源性(染料、药物等)高摄取物排泄清除能力,临床的检测胆红素定量的常用,总胆红素大于17.1μmd/ L为黄疸病例,如果胆红素进行性上升并伴ALT下降,叫做酶胆分离,提示病情加重,有转为重症肝炎的可能。
  ③反映肝脏贮备功能的试验:血浆的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是通过检测肝脏合成功能以反映其贮备能力的常规试验。ALb下降提示蛋白合成能力减弱,PT延长提示各种凝血因子的合成能力降低。
  ④反映肝脏间质变化的试验:血清蛋白电泳已基本取代了絮浊反应,γ-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评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和预后,提示枯否氏细胞功能减退,不能清除血循环中内源性或肠源性抗原物质。此外,透明质酸、板层素、III型前胶原肽和IV型胶原的血清含量,可反映肝脏内皮细胞、贮脂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变化,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密切相关。
  常见肝病的主要试验检查结果趋势
  急性病毒性肝炎 慢性肝炎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胆汁淤积   典型 轻型 重型 迁延型 活动型 代偿期 失代偿期   肝内性 肝外性 血清总胆红素 ↑↑ -↑ ↑↑↑ - -~↑↑ - ↑~↑↑ -~↑↑ ↑↑↑ ↑↑↑ 结合胆红素 ↑↑ -~↑ ↑↑↑ - -~↑↑ - ↑~↑↑ -~↑↑ ↑↑↑ ↑↑↑ ALT、AST ↑↑ ↑↑ ↑↑~↑↑↑ ↑ ↑↑ -~↑ -~↑↑ -~↑↑↑ ↑~↑↑ -~↑ 腺苷脱氨酶 ↑ ↑ ↑↑ ↑ ↑↑ ↑↑ ↑↑ -~↑↑ -~↑ - 碱性磷酸酶 ↑ - -~↑ - ↑~↑ - -~↑ ↑↑↑ ↑↑↑ ↑↑↑ γ谷氨酰转肽酶 ↑ -~↑ ↑~↑↑ - -~↑ -~↑↑ -~↑↑ ↑↑↑ ↑↑↑ ↑↑↑ 白蛋白 - - ↓~↓↓ - ↓ -~↓ ↓↓↓ ↓~↓↓↓ - - γ球蛋白 ↑ - -~↑ - ↑↑ ↑ ↑↑↑ -~↑↑↑ - - 胆固醇 - - ↓ - - - ↓ -~↓ ↑↑ ↑↑↑ 胆固醇酯 ↓ - ↓↓ - ↓ - ↓↓ -~↓↓ ↑ ↑↑ α脂蛋白 ↓↓ -~↓ ↓↓↓ - ↓ - ↓ -~↓ -~↑ ↑ 凝血酶原时间 ↑ - ↑↑↑ - ↑↑ - ↑↑↑ -~↑↑ ↑* ↑↑* 胆汁酸 ↑↑ ↑ ↑↑ ↑ ↑↑ ↑ ↑↑ -~↑↑ ↑↑↑ ↑↑↑ 氨 - - ↑ ↑ - -~↑ ↑↑↑ -~↑↑ - -
  表中*胃肠外注射维生素K后恢复正常,↑表示升高的程度
  单项抗-HBc阳性说明什么
  根据年全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我国一般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为49.8%。据此推算,我国约有6.5亿人抗-HBc阳性,其中多数人为单项抗-HBc阳性。那么,单项抗-HBc阳性说明什么呢
  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血清中首先出现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 VDNA),约1个月后出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 BeAg),尔后出现抗-HBc等。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血清中HBVDNA、 HBsAg和HBeAg先后转为阴性,在HBsAg消失后隔一段时间,出现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此时抗-HBc与抗-HBs可同时阳性。由于抗-HBs在血清中持续存在时间较抗-HBc短,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抗-HBs消失,仅单项抗-HBc阳性。无论是有临床症状的乙型肝炎病人还是没有临床表现的隐性感染者,他们康复后,血清学检查均可表现为单项抗-HBc阳性。因此,单项抗-HBc阳性,特别是抗-HB c低水平阳性,表示该人既往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现已康复,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已被清除,他们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和工作。
  但也有一部分单项抗-HBc阳性者,特别是抗-HBc高水平阳性者,其体内仍有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但因病毒复制水平低,不易用常规方法检出。但用敏感的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扩增法检测,可发现他们HBVD NA阳性。因此,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复制活跃,他们可再次复发乙型肝炎。国内外均有报告,一些非肝炎病人因输入单项抗-HBc 阳性供血员的血液而发生输血后乙型肝炎,或因移植抗-HBc阳性者提供的器官等而发生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此外,还发现一些单项抗-HBc阳性者,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发生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因此,单项抗-HBc阳性,特别是抗-HBc高水平阳性者,不能献血或提供器官等,以免传染他人。同时,他们自己也应劳逸结合,注意营养,适当锻炼,增强体质,防止乙型肝炎再次复发。如有不适,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HBsAb、HBeAb阳性说明了什么
  李广容 
  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抗-HBs)
  在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中,抗原是病毒本身的成分,而抗体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产物,其临床意义不同。表面抗体(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常在感染恢复后期出现阳性,此时表面抗原(HBsAg)转阴至少已1个月以上。抗-HBs于6-12月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0年内转阴(有时转阴很快)。其临床意义如下: 1、单项抗-HBs阳性 (1)接种乙肝疫苗成功的标志; (2)单项低效价抗-HBs阳性有时为非特异性反应。 2、与抗-HBc、抗-HBe同时阳性 机体自然感染(包括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乙肝病毒(HBV)以后发生免疫应答,病毒被清除,机体获得抵御 HBV再次侵袭的特异性免疫力。 3、与HBsAg同时阳性 非常少见,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感染了不同的HBV亚型; (2)感染了S基因变异的HBV; (3)免疫功能低下,抗-HBs不能清除HBsAg; (4)正处于抗原-抗体动态平衡阶段。
  乙肝e抗体HBeAb(抗-HBe)阳性说明了什么
  血清中e抗体(抗-HBe)一般在HBeAg消失之后出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1、急性感染 抗-HBe 在急性自限性感染的恢复期出现,最终可能呈现抗-HBs、抗-HBc和抗-HBe 同时阳性,“三抗体”阳性标志着体内的乙肝病毒(HBV)已被清除,并且具有免疫力。
  2、与HBsAg、抗-HBc同时出现的慢性持续性感染 这就是所谓“小三阳”,见于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也见于慢性乙肝患者,表明体内病毒复制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传染性降低,病情可能趋于稳定。发生病毒变异者病情并不减轻或稳定。
  3、有人报告极少数抗-HBe阳性并伴有其它抗体阳性者HBV-DNA仍阳性,具有一定传染性。
  4、近期有关研究者比较关注“小三阳”人群肝癌的发病率问题。
  5、抗-HBe阳转后仍有可能逆转为HBeAg阳性。
  6、注射乙肝疫苗成功后仅表现抗-HBs 阳性,不会同时伴有抗-HBe阳性(也不伴有抗-HBc阳性)。
  肝纤维化四项检查指标: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 PCIII(III型前胶原):反映肝内III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程度一致,并与血清T-球蛋白水平明显相关。正常值<120ug/L。
  2. IV-C(IV型胶原):为构成基底膜主要成份,反映基底膜胶原的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较灵敏反映出肝纤过程,是肝纤的早期标志之一。正常值<75ug/L。
  3. LN(层粘连蛋白):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正常值<130ug/ml。
  4. HA(透明质酸酶):为基质成分之一,由间质细胞合成,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有认为本指标较之肝活检更能完整反映出病肝全貌。正常值<110mg/L。
  5. PLD(脯肽酶)系胶原蛋白降解的关键酶,与肝内胶原纤维增生活跃程度一致,是反映肝纤维进展的良好指标。正常值u/L[5][6]。
  上述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中,临床达成共识的常用组合为:PCIII+PCIV+HA+LN,称为肝纤维化四项检查。
  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前检查乙肝病人最常用的方法是化验“两对半”,即乙肝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测定。但它检查的只是乙肝病毒的抗原和人体对这些抗原的免疫反应,并不能代表病毒本身,无法知道体内病毒的多少。
  另一方法是聚合酶链反应,即PCR法,多年的临床实验证明,常规PCR法假阳性、假阴性率较高,重复性差,且不能定量。
  近年,新研制成功的荧光定量PCR的出现为乙肝病毒的检测诊断提供了新手段,大量临床标本测定结果证明,其特异性为100%,灵敏度可达0.01fg(10—12mg),相当于2.5个乙肝病毒颗粒。荧光定量PCR对下列情况更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
  1.治疗前进行病毒定量检测,可以指导选择对症药品,避免盲目用药。
  2.治疗后定量PCR可直接准确地测定体内病毒数量,有助于疗效的判断。
  3.怀孕前进行定量PCR测定,有助于选择有利的怀孕时机。乙肝孕妇进行定量PCR检查,有助于使部分病人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
  所以说HBV—DNA定量检测指标降低在乙肝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乙肝转阴的前奏,也是康复最为关键的一步,只有体内的HBV—DNA定量指标降低,病毒的复制繁殖才会停止,乙肝的彻底治愈才有希望。
  一般以定量检测103copies/ml以下为阴性,以上为阳性。阳性提示体内病毒复制活跃,血液中含量高,传染性较强;阴性则相反,病毒复制已得到抑制,血液中含量底,传染性弱。
  关于HBVDNA,另请参考: HBVDNA的检验方法及指标、单位换算
凝血像(APTT.PT等)检测的中英文名称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英文 缩写 中文全称 正常 参考值 临床意义 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30-54秒   延长:1.因子Ⅷ.Ⅸ.Ⅺ血浆水平减低,如血友病等;因子Ⅷ减少还见于部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2.因子Ⅱ.Ⅴ.Ⅹ和纤维蛋白原严重缺乏,如肝脏疾病,阻塞性原发性黄疸,肠道灭菌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肝素等抗凝剂及底(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3.纤溶活力增加,如继发性愿发性纤溶及血循环中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如抗FⅧ或FⅨ抗体及SLB等.   缩短:1.高凝状态,如DIC的高凝期,促凝物质进入血流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2.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和肾病综合征等. PT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12-18秒   延长:1.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肝素.FDP,以及其它口服抗凝剂.   缩短:先天性因子V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PA 凝血酶原活度 80-120%   PA为PT的相对值指标,其临床意义基本同PT. PTR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0.95-1.24   PTR为病人测定值与正常对照值之比,临床上较常用. INR 国际标准化比值 0.8-1.5   意义:用来报告PT时作为监测病人口服抗凝药物的一个指标,INR可以直接反映最合适的抗凝药物使用剂量,也就是说既可防止血栓形成,又不至于引起出血.最近一项研究表明,INR值在2.5-3.5时为抗凝药的最合适剂量. D-Fbg 纤维蛋白原 2.0-4.0   增高:糖尿病及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传染病,急性肾炎尿毒症,骨髓瘤,休克,外种术后及轻度肝炎等.   减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肝促凝血活酶试验
  Hepatoplastin test
  静脉血2ml,以109mmol/L的枸橼酸钠抗凝
  HPT活动度能较正确地反映血浆因子Ⅶ、Ⅱ、Ⅹ的活性变化,特别是当肝细胞损伤或肝功能异常时,Ⅶ因子最先减少,因子Ⅱ、Ⅹ的减少次之,故本试验对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较PT敏感。
  【正常参考值】 67.2 ~ 133.6%
  【异常结果分析】 活动度降低:见于口服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物、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早期、慢性肝损害、阻塞性黄疽,其严重程度与这些因子呈正相关。此法作为华法林类抗凝治疗的实验监测指标优于PT试验。
上一篇:&&&&&&&下一篇:
的更多资讯
请详细描述您的疑问,有助医生快速帮您解答!
健客网-国家药监局认证的合法网上药店,致力于打造优质、低价、便捷的网上药店和最值得信赖的健康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请先选择您的身份类型
请如实完善您的个人信息:
---请选择科室---
心血管内科
风湿免疫科
心血管外科
烧伤整形外科
医学影像科
医学检验科
临床营养科
急诊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
中西医结合科
耳鼻咽喉科
康复医学科
运动医学科
全科医疗科
预防保健科
医疗美容科
民族医学科
---请选择职称---
副主任医师
您的“临床医师”身份尚未通过实名验证,暂无法免费获取全文。请如实完善以上信息,并将医师执业证书/医院工作证/胸牌等有效证件完整扫描后发送到verify@。
重新递交身份信息
请如实完善您的个人信息:
学生证号码
---请选择---
---请选择入学时间---
---请选择毕业时间---
您的“医学院校在校学生”身份尚未通过实名验证,暂无法免费获取全文。请如实完善以上信息,并将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完整扫描/拍照后发送到verify@。
重新递交身份信息
&&&恩替卡韦治疗中国慢乙肝病人的综述&
恩替卡韦治疗中国慢乙肝病人的综述
来源:丁香园
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恩替卡韦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推荐的一线口服药物。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研究人员综述了中国抗HBV治疗的现状,尤其是使用恩替卡韦,并总结描述恩替卡韦治疗中国慢性乙肝患者的成本效益。该文章还对包括那些肝硬化,接受肝移植和免疫抑制治疗的特殊人群中使用恩替卡韦的研究进行了分析。该综述发表在日的《药物的研发和治疗杂志》(Drug Des Devel Ther)上。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尽管在中国,疫苗已广泛地接种,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HBV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由此引发的慢肝炎(CHB)是中国一个沉重的健康负担。据估计,在中国共有9300万人感染了HBV,其中包括20万CHB患者。
中国的抗HBV治疗的现状
在2010更新的中国CHB指南中,2种以干扰素(IFN)为主的疗法(常规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化的IFN-α-2a或聚乙二醇化的IFN-α-2b[分别缩写为pegIFN-α2A或pegIFN-α2b)和核苷(酸)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是目前推荐用于治疗乙肝e-抗原(HBeAg)阳性的CHB患者。对于HBeAg阴性CHB的患者和那些有肝硬化的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类似物具有高效和低耐药率的特点,为治疗的首选,如恩替卡韦。亚太共识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推荐常规干扰素或pegIFN-α2A,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核苷酸类似物,替诺福韦。这些药物对都是无肝功能失代偿的初始治疗患者的选择。替诺福韦尚未在中国上市。
最近的一项研究调查了中国西南部一所教学医院治疗CHB的用药趋势。这项研究表明,虽然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医生都知道的中国治疗CHB的专家共识。但有28%的人会推荐常规干扰素或pegIFN而不是核苷(酸)类似物做为HBsAg阳性患者的初治首选。只有约37%(44/120)被调查的医师有使用恩替卡韦的经验,这个比例远低于拉米夫定(84%,101/120)或阿德福韦酯(57%,68/120)的使用率。这表现出被调查医生缺乏对准则的认识,特别是对恩替卡韦的认识。此外,中国的CHB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较低。恩替卡韦虽然在2009年纳入政府健康保险计划,但仍然有一些患者需要自己支付,超过其年度治疗费用上限的部分,这就意味着许多人仍负担不起治疗费用。
据市场研究公司公布的数据,恩替卡韦目前占中国乙肝治疗药物市场份额的26%,阿德福韦为39%.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分别占22%和8%。
因为治疗的费用在中国是一个焦点问题,特别是恩替卡韦。许多制药公司,包括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江西省),以及东瑞制药控股有限公司(香港),可以生产恩替卡韦的仿制药。然而,这些仿制药只有生物等效性研究的数据,但缺乏长期疗效的研究。一般来说,这些仿制药是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药物,与博路定?相比(施贵宝公司,纽约,NY,USA),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优势。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是观察性的。迄今没有研究对仿制药的功效或安全性与博路定?进行比较。因此,虽然恩替卡韦的仿制药较便宜,但它们的长期功效和安全性仍有待验证。
恩替卡韦初治中国慢乙肝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大量的研究表明,恩替卡韦对中国CHB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药物。2006年6月到2012年9月间,有一项回顾性的研究共纳入了230位在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传染病科初治的慢乙肝患者,评估了恩替卡韦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在治疗的第12周和24周出现了HBV DNA的下降和病毒学反应的增加。在治疗期间,HBV DNA为检测水平以下的人数比例增加了,治疗2年后大于90%,5年后为100%。这表明恩替卡韦是一种有效的抗HBV治疗药物。此外,恩替卡韦的耐受性良好,没有报告严重的不良事件。
恩替卡韦的抑制病毒效应,耐药性,以及安全性已经在大型队列研究中得到验证。这一队列纳入了2005年7月至十一月2007在香港大学的玛丽医院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慢乙肝初治患者患者。HBV DNA为检测水平以下的,HBeAg血清学转换的,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化的百分比,在第3年分别达到了92%,44%和90%。总体而言,100%的HBV DNA基线水平≤8 log10拷贝/毫升患者和77%的HBV DNA基线水平≥8 log10拷贝/毫升患者在第三年HBVDNA水平下降到检测线以下。恩替卡韦3年的耐药性突变的累积发生率为1%。三个患者出现病毒学突破,包括一个病人出现耐药,1例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而另一个病人出现HBV DNA水平下降。没有严重的副作用出现。
总而言之,这些研究表明,长期的治疗与恩替卡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事实上,在一项129例慢乙肝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虽然恩替卡韦的短期治疗能快速抑制HBV的复制,它并不会增加短期生存率或防止病情进展为肝功能衰竭,从而支持恩替卡韦的长期治疗。
恩替卡韦也对HBV感染的血吸虫病患者有效。血吸虫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寄生虫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都较高,特别是在中国。HBV感染的血吸虫病患者的发病率比其中一项感染的患者都高。有一项研究评估了恩替卡韦在HBV感染的血吸虫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表明恩替卡韦在治疗52周后可以明显改善肝纤维化。此外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Ishak纤维化评分明显改善。超过80%恩替卡韦组的患者,HBV DNA下降到检测水平以下,而且几乎70%的患者达到ALT复常。整个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
一项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多中心研究在中国HBeAg阴性CHB患者中比较了恩替卡韦仿制药,天鼎(江苏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与博路定。两组具有类似的疗效和安全性,在48周平均HBV DNA水平跌幅相似。费率检测不到HBV DNA下降到检测水平以下的比例,ALT恢复正常的比例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者不存在差别。然而,恩替卡韦仿制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要长期的研究。
有一项调查研究了长期使用恩替卡韦的慢乙肝患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该调查认为,恩替卡韦可以显著减慢疾病的进展,从而降低死亡率。有一点要注意,脂肪肝是恩替卡韦失败强烈相关,同时脂肪肝患者的HBV DNA清除率和血清学转换也明显较低。
恩替卡韦与其他乙肝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
中国的指南中关于慢乙肝治疗的建议为对于初次使用核苷(酸)类似物的患者使用具有高抗病毒活性,低耐药性的药物,如恩替卡韦。一项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三项在中国进行的临床研究表明:恩替卡韦应推荐为中目前可用抗HBV治疗的一线药物。总体而言,恩替卡韦具有快速降低血中HBV DNA水平。在12周内,减少>5 log10拷贝/ mL.在48周内,有75%的病例HBV DNA水平下降到检测水平以下。此外,在核苷(酸)类似物初治的患者中很少出现药物抗性。这表明恩替卡韦可以作为长期治疗的首选。
REALM研究为随机的恩替卡韦的观测研究,以评估恩替卡韦与其他核苷/核苷酸单药治疗患者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长期结果。该研究是一个持续的全球性,第四期,前瞻性,观察性,与标准的护理其他抗HBV核苷(酸)类似物治疗CHB患者相比的比较开放性研究。中国亚组共纳入了50个设在中国中心的病人。中国亚组研究的中期业绩在2013年亚太肝脏研究协会会议上得到重视。结果证明了更多的恩替卡韦治疗患者(n= 1,724)在24,48 ,96 ,144 ,192周达到HBV DNA水平<50国际单位/毫升的目标。而拉米夫定组为n= 69,阿德福韦n = 1612 ,替比夫定n = 39 .严重的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少见(1%),与其它疗法类似。总的来说,这些结果表明恩替卡韦的抗病毒疗效优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并支持目前亚太治疗指南推荐使用恩替卡韦作为CHB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此外,多项在中国进行的研究直接比较了恩替卡韦与其他核苷(酸)类似物的疗效,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替比夫定。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的对比
在许多关于中国慢乙肝患者治疗方法的比较的研究中,恩替卡韦疗效优于拉米夫定与。一项多中心研究评估了恩替卡韦的长期疗效。纳入研究的病人使用恩替卡韦治疗长达144周。共有519例患者在初始96周随机接受恩替卡韦或者拉米,进行双盲,对照药效研究。在12周和48周,恩替卡韦导致血清HBV DNA水平从基线下降到检测水平以下的比例更高。作者的结论是恩替卡韦优于拉米夫定使更多的中国慢乙肝患者实现病毒学和生物反应。
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评估了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在吉林省HBeAg阳性,初治患者中的安全性和的疗效。在24和48周,恩替卡韦组的病毒抑制率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恩替卡韦组患者的血清HBV DNA平均下降水平也明显更大。两者的安全性相当。
另一项研究评估了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的长期疗效。该研究共有519位核苷(酸)类似物初治成人,来自中国的26个站点,共随访了3年。在12周时,恩替卡韦治疗组的HBV DNA平均下降水平显著高于拉米夫定治疗组(-5.07log10拷贝/mL对-4.53log10拷贝/毫升,P&0.001)。其中有160例患者连续服用恩替卡韦达144周。这些病人中,89%检测不到血清HBV DNA水平,86%表现为ALT复常,20%出现HbeAg的丢失,8%经历了HBeAg血清学转换,和3%出现基因型突变。
总之,这些研究表明恩替卡韦在中国慢乙肝患者中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然而,在比较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早期的研究中,恩替卡韦在核苷(酸)类似物初治的中国慢乙肝患者中展示了相似的病毒学,生物化学和血清学结果。。虽然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达到HBV DNA&300拷贝/毫升的比例更高(79%对46%,P= 0.0001),但ALT复常和HBeAg血清学转换的比例类似。而且两组的安全性相当。
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的比较
迄今为止,只有一项研究比较了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在中国慢乙肝患者中的疗效。这是一个为期两年的前瞻性研究,100位初治的病人分别使用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比较两者的疗效。作者的结论是恩替卡韦的疗效显著优于阿德福韦。在24个月时,恩替卡韦治疗组的HBV DNA平均下降水平明显低于阿德福韦组(-7.5log10拷贝/ mL对-6.3log10拷贝/毫升,P=0.003)。两种疗法的ALT复常,HBeAg血清学转换,和整体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没有出现与恩替卡韦或阿德福韦相关的基因突变。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加阿德福韦的比较
有一项研究在中国慢乙肝患者中比较了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联合治疗的这两个治疗策略。该研究表明两者在都能有效地减少HBV DNA水平,但无统计学差异。该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两种治疗的不良事件也相当。然而,另一项研究表明,恩替卡韦的抗病毒疗效优于使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的联合治疗方案。该研究共纳入了50例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患者分别使用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加阿德福韦治疗超过96周治疗期。恩替卡韦组的病毒学应答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联合治疗组(86%对43%,P= 0.003)。两个治疗组的患者的肝脏生化显著改善,并且没有病毒学突破的病例。此外,在整个治疗和随访期间无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
恩替卡韦与替比夫定的对比
恩替卡韦的疗效与替比夫定相关。在中国汉族的HBeAg阳性的慢乙肝初治患者中,两种药物在12周和24周时的HBV DNA血清平均下降水平相似,还有HBV DNA达到检测水平以下的患者比例也相当。两种药物的耐受性也相当。然而,对来自台湾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单中心研究发现,恩替卡韦的临床结果比替比夫定要好。ALT正常化的比例(85%对78%,P&0.048),HBV DNA在检测线以下的比例(96%对75%,P&0.001)显著高于替比夫定。病毒抗性的发生率(1%与22%,P =0.001)显著低于替比夫定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和肝癌的累积发生率在两个治疗组相当。
总之,这些研究表明,恩替卡韦具有类似于其他核苷(酸)类似物,包括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的耐受性,而且在中国慢乙肝患者中具有更强的抗病毒疗效。
恩替卡韦的成本效益
对于中国的慢乙肝患者来说,药物的费用在决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虽然恩替卡韦在中国广泛使用,但它与其他核苷(酸)类似物相比要昂贵。然而,一些研究比较了恩替卡韦与其他疗法的整体成本效益。这些研究表明,恩替卡韦是一种更具成本效益的选择。伟等人基于自然历史数据使用了马尔科夫转换模型来模拟慢乙肝病人。在5年以上的治疗时间里,恩替卡韦治疗与不治疗相比,每天节省2.69美元。
此外,长期使用恩替卡韦1年和2年内会导致每天节省成本约为2.33美元和1.73美元,与短期使用比较。与其他乙肝治疗方法相比,恩替卡韦每日可节省0.90-1.81美元。在长期治疗时,恩替卡韦是一种有利的治疗和具有成本效益的选择。
在另一项研究中,利用马尔科夫分析模型来探讨核苷(酸)类似物在中国治疗慢乙肝病人的成本效益。在HBeAg阳性组中,恩替卡韦可以增加约11.8校正生命年,肝硬化的发病率为24%,肝癌的发生率为15%,死亡的发生率23%。这项研究表明,当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相比,恩替卡韦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治疗方案,可以取得最佳的临床结局。
在比较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在香港治疗慢乙肝的另一个经济分析中,恩替卡韦可以使代偿性肝硬化的发生率,失代偿性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分别减少42%,57%和49%。虽然恩替卡韦在开始2年的治疗成本要高出拉米夫定约68%,但在2年到10年的治疗时间减少到了17%。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的每质量调整生命年的增量成本相当,约为13,759美元。因此,如果把长期的医疗结局考虑在内,恩替卡韦还是比较划算。
这些研究表明,虽然恩替卡韦与在治疗开始时与其他可用的核苷(酸)类似物相比成本较高,但在长期治疗时还是具有经济效益的。
恩替卡韦对中国耐药性慢乙肝患者的疗效拉米夫定的病毒耐药率很高。如果在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中继续拉米夫定治疗,可能导致病毒载量的增加,组织学的改善,导致肝功能的失代偿。与此相反,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相比对更难形成耐药性。因而,除了具有优异的抗病毒效力外,恩替卡韦与其它核苷(酸)类似物相比较难形成耐药性。
恩替卡韦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乙肝的疗效虽然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可诱导拉米夫定耐药的慢乙肝的HBV DNA水平显著下降。由于序贯使用核苷(酸)类似物的单一疗法与多药耐药相关,所以添加疗法对这些患者可能是一个更有效的治疗策略。事实上,一项回顾性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都不是单一疗法的最佳选择。因此改用阿德福韦或恩替卡韦联合治疗可能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乙肝患者的。最有效治疗方案。
联合使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的好处在一项91名拉米夫定耐药的慢乙肝患者的研究中得到证实。这是一项比较性研究。阿德福韦单药治疗(N= 29),阿德福韦附加拉米夫定(N=30)和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联合治疗(n=32)。在接受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结合患者中,基线HBV DNA水平显著下降(在24个月为-5.58 log10国际单位/毫升,P&0.01,与其他治疗组相比)。在24个月未发现病毒突破或基因型耐药发生率。总体而言,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的组合表现出对HBV DNA水平更快,更大地抑制。因此,恩替卡韦可以用作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的联合方案的一部分。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耐药慢乙肝病人中的应用阿德福韦耐药突变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许多研究已经评估了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耐药的中国慢乙肝患者的效果 .一项前瞻性对照研究,比较了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治疗阿德福韦耐药的中国慢乙肝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治疗48周后,两个处理组之间的病毒学应答率无显著差异(P=0.195)。33%联合治疗的患者出现HBeAg的损失,而恩替卡韦治疗组为11%。在48周ALT复常率相似(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为85%,恩替卡韦为71%,P=0.428)。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中有两例出现病毒学突破,接受替比夫定阿德福韦联合治疗的患者有一个病人出现病毒学突破,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恩替卡韦对耐阿德福韦的患者有效。
另一项前瞻性,对照研究。比较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或者联合拉米夫定加上阿德福韦的疗效。两组的生化应答率分别为97%和84%(P= 0.097),而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97%和68% (P = 0.003),表明单用恩替卡韦也是阿德福韦耐药中国慢性乙肝患者的有效治疗策略。
恩替卡韦在多药耐药慢乙肝中的作用添加治疗的优越性最近才体现出来,所以很多慢乙肝患者者曾接受多种序贯单药治疗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对这些患者,恩替卡韦联合治疗也可能是有效的。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联合使用已经在中国的52例多重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随访过程中,这些患者未发生初级无反应或病毒突破。
此外,所有患者在12个月达到ALT复常,和HBeAg /抗- HBe的血清转换率为16 % (7/ 45例),在治疗24个月时为27%(12/45例)。在整个治疗期间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因此,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组合可以作为多次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失败患者的一个有效治疗方案。
恩替卡韦的单药疗法也在以下的试验中得到评价。在单药治疗24周后,HBV DNA水平&500拷贝/mL的比例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29%对81%,P = 0.004)。 在48周时,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联合治疗组中的所有患者都达到HBV DNA水平&500拷贝/ mL.ALT正常化的比例在第24周分别为43%和92%,在第48周分别为57 %和100%。总而言之,这些研究表明,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联合使用在多重耐药的慢乙肝患者中有抗病毒疗效恩替卡韦对HBV相关疾病的好处肝脏事件的风险降低HBV感染一直是肝硬化和肝癌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治疗慢乙肝的主要目标是防止HBV感染的长期并发症的发展,包括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来自香港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恩替卡韦的疗效方面的临床疗效和死亡率。肝事件定义为任何肝硬化并发症,肝癌,或肝相关死亡。该研究统计了肝事件的5年累积概率。482例接受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患者,与初治的肝硬化队列相比,所有临床结局的风险都降低。然而,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中没有达到HBV DNA水平,出现肝脏并发症的风险与未经治疗的患者相似。恩替卡韦可以降低肝脏事件的风险,尤其是病毒抑制的个体。
对恩替卡韦治疗有病毒学应答,可以防止有和无肝硬化患者肝病进展。这一结论已经在台湾的一项研究中得到证实。进一步研究指出,恩替卡韦的病毒学应答可以降低核苷(酸)类似初治和经治患者的临床事件和肝癌的风险,但不会在核苷(酸)类似物初治患者中发生。
在台湾的一项研究调查了肝病代偿期的HBeAg阳性初治患者。长期的恩替卡韦治疗与良好的生化和病毒学反应相关。基线ALT水平超过5倍正常上限和较低的基线HBV DNA水平是血清学应答的有利的预测指标。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疗效最近,越来越多的数据体已经证明,恩替卡韦治疗慢乙肝相关的失代偿肝硬化是安全和有效的。廖等人报道,在48周时恩替卡韦1mg/天与阿德福韦酯10mg/天具有更强的抗病毒疗效(患者达到HBV DNA&300拷贝/ml的比例分别为57%和20%,P&0.0001)。这一研究是关于肝功能处于失代偿期(Child-Turcotte-Pugh评分≥7)的慢乙肝患者。在两个治疗组中约有三分之二的患者的Child评分稳定或改善。在48周,终末期肝病评分在两个治疗组也有所改善,比分分别为恩替卡韦22.6(基线为17.1)和阿德福韦为21.7(基线为15.3 )。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两个群体中相似。恩替卡韦治疗的病人累积肝癌率为12%,阿德福韦治疗的患者为20%。
在另一项研究中,廖等人报告,恩替卡韦在失代偿性肝病的患者中的耐受性良好,而且可以全面改善病毒学,生化及临床指标。然而,这些发现仍有待长期试验的验证。
与HBV相关肝衰竭的病人中疗效CHB是肝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原因,并且可进展为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性慢性肝功能衰竭,或终末期肝病的慢性失代偿。尽管美国指南建议恩替卡韦作为治疗HBV相关肝衰竭一线抗病毒药物。但是仍缺乏支持中国患者使用恩替卡韦的证据。
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表明,核苷(酸)类似物的治疗,包括恩替卡韦,可以提高存活率,显著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和HBeAg高的速率血清转换。这些研究结果与崔等人的研究一致。他们发现,虽然与没有接受治疗的患者相比,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没有显著增加HBV相关的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的3个月生存率。但是核苷酸类似物的治疗与HBV-DNA水平的显著较低和急加慢性肝衰竭的复发率的下降有关。
进一步研究表明,及时给予恩替卡韦可以改善HBeAg阴性的急加慢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然而,这些发现仍有待长期试验的验证。
肝脏移植后恩替卡韦治疗的益处预防乙肝的复发肝移植是可治疗HBV相关终末期肝病唯一的治疗手段。然而,乙肝复发是常见的并发症,复发率可高达12%.虽然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拉米夫定可降低HBV的复发率,但是长期使用拉米夫定与HBV的高耐药率相关。恩替卡韦是与低耐药率相关,因此可用于预防肝移植患者的乙肝复发。
大量的研究表明,单独使用或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恩替卡韦可以防止肝移植术后的乙肝复发。一个小规模的研究表明,恩替卡韦与低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联合运用是一种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策略,可以防止肝移植后的HBV复发。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了2005年到2007年间的252例HBV相关终末期肝病患者。
该研究评价了恩替卡韦联合拉米夫定预防肝移植后HBV复发的效果。18例(10%)拉米夫定治疗组的患者出现HBV再感染。与此相反,恩替卡韦治疗组的患者没有出现再感染。两个治疗组之间的再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累积再感染率(P&0.01)的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
冯等人的研究评估了恩替卡韦单药在将接受肝移植的HBV患者中抑制HBV病毒的疗效。在移植时,26%的患者出现完全的病毒抑制。 1年和2年的恩替卡韦治疗,HBsAg转阴的累积率分别为86%和91%。这项研究表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也能在肝移植病人中有效抑制乙肝病毒。
有研究考查了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恩替卡韦联合用药对接受肝移植患者的疗效。在治疗后1,3,5,和8年HBV DNA处于检测水平以下的比例分别为94%,96%,96%,和98%。这项研究表明,口服核苷(酸)类似物预防乙肝病毒具有优良的长期生存率。对于那些没有耐药突变的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是值得推荐的。对于那些与预先存在的耐药突变的患者,建议使用包含恩替卡韦联合治疗。
在免疫抑制的个体中的运用处于活动期的HBV感染者,那些已清除了HBV病毒( HBsAg阴性,但存在抗HbcAg或抗HbsAg抗体)的感染者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都存在HBV重激活的风险。HBV重激活与一系列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关,包括血清HBV DNA和/或血清转氨酶水平的升高,黄疸,暴发性肝衰竭还有肝脏相关的死亡。使用抗乙肝病毒治疗可以预防HBV再激活。
最近的一项研究比较了恩替卡韦的疗效与拉米夫定在接受化疗的淋巴瘤患者中预防HBV再激活的效果。恩替卡韦治疗组肝炎发生率明显较低(6%对27%,P= 0.007),HBV激活率(0%对12%,P=0.024),化疗的终止的发生率(6%对20%,P=0.042)。这些数据表明恩替卡韦比拉米夫定在接受化疗的患者中可以更有效地预防HBV再激活。
总结总体而言,恩替卡韦在中国慢乙肝患者中可以有效的抑制病毒而且耐受性良好。在这些患者中,恩替卡韦已经显示出与其他推荐的核苷(酸)类似物相同抗病毒的疗效,包括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还有多项研究证明恩替卡韦的疗效更好。
在拉米夫定耐药性的患者中,无论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治疗都是有效的。恩替卡韦降低中国慢性乙肝患者肝事件的风险,如HBV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此外,恩替卡韦能预防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HBV的再激活。
恩替卡韦在中国的挑战与策略尽管大量的研究表明恩替卡韦的有效性,但留恩替卡韦在中国应有仍存在一些挑战。目前没有针对慢乙肝患者的有效治疗可以诱发HbsAg的缺失和血清学转换,包括恩替卡韦。为克服这一挑战需要探索包括使用恩替卡韦和pegIFN-α的联合治疗,或使用治疗性疫苗。
另外,由于乙肝病毒感染不能被治愈,出现HBV再激活率很高。出现复发的患者,治疗不能停止,恢复免疫应答对这些患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因此,增加干扰素治疗可能是一个重要方法,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这一点。
另一个重大挑战是,中国医生特别是胃肠病,老年病,和其他医院的部门缺乏对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指南的认识。这可能会导致患者未接受目前推荐的一线抗乙肝病毒治疗,从而获得较差的预后。因此需要对医生加强教育,特别是基层医生。
关于慢乙肝治疗的医疗保险和支付能力也是中国慢乙肝患者的一个挑战。虽然有短期的研究显示出恩替卡韦仿制药更便宜,且与恩替卡韦(博路定)的疗效相似。但是缺乏有关恩替卡韦仿制药的长期试验的证据,因此需要对仿制药的使用进行长期随访研究。此外,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研究结果,即最近研究证明恩替卡韦的高性价比。
有研究表明,恩替卡韦对中国慢乙肝患者的疗效与其他种族相似。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评估在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中使用恩替卡韦联合治疗的作用,还有不同的患者人群的HBsAg血清学转换率。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确保患者和医生都知道长期使用恩替卡韦的强烈的抗病毒效应。
谢立民中国伤残医学 .2014(13)
陈奕伸,洪仲思,梁嘉碧北方药学 .2014(07)
龚星光,汤桂芳,李冬妮,陈瑞玲医学信息 .2014(15)
汪清海中国社区医师 .2014(18)
李春霞临床医学 .)
, 文献匹配结果: 149
睿医医学教育平台
睿医医学会议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恩替卡韦分散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