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专家看病,分析一下。适合老年人用的手机63岁,女...

&&&新闻热线:021-
专家详解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的九大类犯罪方式
原标题:专家详解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的九大类犯罪方式
  因为防范意识较低,对新技术的不了解,老年人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主要目标之一,针对老年人的各种诈骗手段更是层出不穷。尽管警方经常发出各种预警,提醒广大老年人防范诈骗,但由于信息获取渠道较少,还是有不少老年人经常落入犯罪分子的陷阱,类似案例也时常见诸报端。
  犯罪分子在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时,使用的方式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亲情陷阱、迷信陷阱、小便宜陷阱、“安全”陷阱等等,这些陷阱往往能击中老年人的“软肋”,让人防不胜防。
  记者日前对省公安厅刑侦总队进行采访,请侵财犯罪方面的专家详细总结了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的九大类犯罪方式,并一一点评和支招破解。
  编者按:
  当前,“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比重不断增加,老年关爱问题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重点。市场星报精心推出“老年群体实用手册”系列报道,从防骗、情感、理财、养老等多个方面,讲故事、教防范、传技巧、拉家常,聚焦我们身边的老年群体,用我们的方式为老年群体提供服务和帮助。
  类型一:老中医、老神医诈骗
  真实案例:日上午,淮北市吴女士在淮北矿工总医院大门口被两名找神医看病的女子骗至新华巷附近,后在一名自称“神医”孙女的女子配合下,被以神医算出其子女有灾需消灾为幌子,诈骗现金5620元。发觉被骗后,吴女士即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日,徐某、高某、宋某、张某、卢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经过突审,犯罪嫌疑人交代了以“神医”看病消灾为名,从2012年10月至案发,先后在淮北、宿州、蚌埠、淮南、滁州和江苏宿迁等地实施诈骗作案20余起的犯罪事实。
  骗局分析:在该类诈骗中,犯罪分子多为3~5人,其中与受害人接触的一般是3名女性嫌疑人,分别为一托、二托、三托,一托、二托搭上受害人后,带受害人一起找神医,行走过程中,通过攀谈了解受害人家庭信息,跟听的嫌疑人将受害人家庭信息传递给在约好地点等候的三托。见面后,三托指出受害人亲属近期有灾,并称其爷爷能帮其消灾,但需要现金、贵重物品,消灾后即返还受害人。待受害人将现金、贵重物品拿来后,三托又让受害人去买消灾用的红裤头等物,借机脱身逃离。
  点评支招:一名诈骗分子通过聊天的方式套取受害人家庭情况等信息后传递给团伙其他人,因此当骗子能“神奇”地讲出受害人姓名、年龄等,这其实并不奇怪。防范此类犯罪,要多学习防骗知识,破除迷信思想,不轻易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
  真实案例:日,合肥人刘先生在四泉花园南区附近124路公交站牌等车时,被三名男子实施丢包诈骗的方式进行诈骗。在遭到刘先生反抗后,其中两名男子采取暴力手段将其塞入一辆黑色轿车,在车上抢走他的手机一部,钱包以及两张银行卡、红府超市现金卡6000元左右。
  骗局分析:嫌疑人在街头以及医院等地寻找中老年人,确定目标后一人丢包,另一人和被害人一同发现并捡包,后丢包男子假借寻包并利用被害人急切为自己辩护的心理骗取被害人银行卡密码,接着趁被害人不备窃取被害人银行卡然后取走被害人银行卡内现金;或者另一人借口平分财物,行至偏僻处以包中假金项链、钻石等为质押,骗取受害人钱物,欺骗不成甚至会转换为抢劫抢夺。
  点评支招:犯罪分子丢包诈骗的手段其实并不高明,但为何可以屡屡得手?其实,他们主要是利用了人们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受害人如果不去贪图包里的东西,就不会上当。所以,防范该类犯罪,主要靠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贪便宜,注意保护自己,不贸然随陌生人走到偏僻无人处。
  类型二:丢物诈骗
  真实案例:日,两名男子冒充民政局干部以检查低保为名,到天长市郑集镇的崇女士家中,将其家中600元现金拿出来拍照,后掉包成假币。
  日,两名男子冒充民政局干部以办低保为名,到天长市石梁镇的胡某家中,将其家中3200元现金拿出来拍照,后掉包成3300元假币。
  日,天长市仁和镇的孙某向警方报案,一名男子骑摩托车以换零钱为名,将其身上550元现金拿来换取,后掉包成假币550元假币。
  日,天长市铜城镇的肖女士向警方报案,两名男子冒充民政局干部以办低保为名,收取手续费1000元,另将其家中4000元现金拿出来拍照,后掉包成4000元假币。
  骗局分析:城镇地区嫌疑人主要选择街边商店、小超市,通过购买烟酒的方式,先给真钱,再通过更换要购买的商品等方式,付给店主假币后快速离开现场。农村地区,嫌疑人专门物色一些独居老年人,身穿制服,头戴安全帽,冒充电信、电力公司人员或冒充民政局干部以检查低保为名取得老人信任后,利用老年人防备意识薄弱的特点,用假币掉包对方真币或乘机盗窃。此外,犯罪分子还经常以喝喜酒没整钱,用零钱换整钱的方式实施诈骗。
  点评支招:犯罪分子利用事主的惯性思维进行诈骗,老年人在家中要收好财物,不要放在明处。社区内部加强联系,邻里之间互相守望,一人独处家中时要提高防范意识,可疑人员在自家活动时尽量不要脱离视线。钱币离开视线后,要重新核对、验钞。
  类型三:假币诈骗
  真实案例:日,黄山市的胡女士接到电话,对方声称是北京法院的工作人员,网络上查询到对方的医保卡被冻结,身份信息泄露被他人使用。并且在最近一起吸毒贩毒案件中,对方招认她是贩毒分子。为了洗清嫌疑,必须赶紧把所有存款转移到指定账户,10分钟内证明存款为正当收入后便可转回。而且为了防止骗术被银行人员识破,诈骗分子要求其在没有熟人的银行办理,且用途就说购车款。后胡女士在去银行汇款时,被工作人员劝阻。
  骗局分析:犯罪嫌疑人以多种借口,如拨打固定电话,冒充电信部门播放语音称事主电话欠费,或冒充邮政播放语音称事主有一个快递邮包没有领取,事主不明所以转人工接听后,犯罪嫌疑人询问事主姓名身份信息等后建议事主报警并帮忙转接到公安机关,然后其他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等部门人员,以事主银行账户涉嫌诈骗或洗钱等为借口,要求事主把账户内存款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待审查后归还事主。
  点评支招:不要相信,不要理睬,不要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存款、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各级部门均不存在审查洗钱的“安全账户”,公检法部门机关办案时需要面见,不会只通过电话录音方式取证。犯罪分子通过技术手段修改来电显示号码冒充公检法,但是如果受害人主动拨打该号码就能打到真实的公检法部门,识破骗局。
  类型四:安全账户诈骗
  真实案例:日,合肥市民许先生向警方报案,称被人以其儿子被绑架的名义骗走50000元。
  日,家住合肥市庐阳区的古女士在家中接到一陌生男子打来的电话,称绑架了古女士的儿子,让她准备9万元现金汇到他们指定的银行卡上。古女士担心儿子的安危,立即取了9万元现金,然后分两次汇给对方。汇款之后,古女士联系到其儿子,发现根本没有绑架这回事。
  骗局分析:犯罪嫌疑人向受害人手机拨打电话,称其亲人(多数是孩子)被人绑架,并听到孩子大声哭喊,同时提供一个账户索要赎金,赎金不是特别多,但要求受害人不挂电话立即打款,否则撕票。如果信以为真,把钱打到账户上,就会上当受骗。类似的还有犯罪分子冒充医院医护人员、学校教职工等人员,虚构在异地上学的孩子,遭遇车祸、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打电话给亲属要求紧急汇款,一旦贸然汇款,就上当受骗了。
  点评支招:此类诈骗较容易识破,孩子哭喊声可能都是犯罪分子冒充的,因此犯罪分子多要求立即汇款,且赎金金额不大容易筹集,不给时间让受害人与其他家人商量、借钱。遇到此类事情不要惊慌,另外打个电话与家人核实就能识破。
  类型六:网络荐股、帮忙购买股票诈骗
  真实案例:2009年9月至12月间,山东省梁山县受害人邵女士被自称是“合肥市精英私募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以缴纳“分成保证金”、代为申购新股保证金、向总监及高层送红包等形式诈骗现金49688元。合肥市公安局及时成立了专案组,初步侦查后确定“合肥市精英私募有限公司”为一虚构机构,涉案人员达30余人。
  骗局分析:嫌疑人首先通过网络弹出广告、群拨电话推荐潜力股等形式广泛撒网,吸引到感兴趣的受害人后,谎称有内幕消息,以帮助选股票付酬劳、缴纳“收益分成保证金”、“核心会员费”、“代为申购新股保证金”、“向总监及高层送红包”等借口实施诈骗。
  点评支招: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陌生人之间怎么会将绝好的消息随便透露呢?本来就是陷阱。建议老年朋友要经常看看电视、报纸等了解此类案例,遇事要多和子女、亲朋好友沟通后再做决断,不可擅自做主。
  类型七:QQ汇款诈骗
  真实案例:日,家住蒙城县的袁女士向警方报案,称4月9日13时许,她丈夫的朋友田某给她的小姑子单某打电话,说其在埃塞俄比亚的丈夫单某某通过QQ让田某汇钱过去,田某让单某上网看一下。
  单某上网和其哥哥在网上聊天,“单某某”在QQ上说自己的一个朋友已经回国,在临走时将18万元放在自己那里,而其朋友回国后等着用钱,就通过QQ发来账号,让妹妹单某汇钱给其朋友。单某没有考虑太多,立即向“哥哥”提供的卡上汇了三万元。之后,QQ另一端的“单某某”又以同样的方法让袁某汇钱14万元。
  日,单某某打电话回家,说自己的QQ被盗了,其家人才知道被骗,损失共计170000元。
  骗局分析:犯罪分子在事先和QQ使用人进行视频聊天,骗取了使用人的视频录像,通过黑客手段,盗用某人QQ后,分别给其QQ亲友,发送信息,请求借款。在实施诈骗时有意播放事先录制的使用人视频,进一步获取信任进行诈骗。犯罪分子还经常挑选子女在国外就学的目标,以交学费、买车等名义实施诈骗。
  点评支招:QQ作为国内用户最多的通信工具,盗号的木马工具等也很多,如果在网上遇到所谓的“亲友”,一定不能盲目相信,要先核实其身份,特别是在沟通中涉及钱财转账等内容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应该先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进行确认。此外,为了防止亲友受骗,也提醒广大网友,不要轻易与陌生人视频聊天。
  类型八:推销骗局
  真实案例:日,一伙自称来自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中医院、老龄会等单位组成的医疗队到青阳县魏塘中山社区、罗星社区等处给社区居民量血压、咨询病情,说是二军大毕业生收集病例写毕业论文。
  活动中,一女士冒充上海中医院的退休教授,向大家介绍解放军部队医疗工厂生产的“天通三清胶囊”能治心胸血管疾病,以及三高人群能消除人体内各种血管中的垃圾,动员广大居民购买,当场就有数十名群众就从银行取款后进行购买。
  事后有五位群众发现受骗后就到公安机关报警,而被骗价值就高达12万余元。这伙人骗到钱后就逃之夭夭。
  骗局分析:推销者常用的手段是利用赠送低价礼品的方式销售一些“三无”产品如小家电、厨卫等生活用品,或者以免费体检看病的方式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药品。为增加欺骗性,还会根据情况选择有档次的地方作场所,并安排一些人当托,吸引群众跟风购买。
  点评支招:这种针对老年人的骗局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根据具体案例情况的不同,不一定全部能够定性为诈骗。所以,针对这种骗局的防范也很简单,不要贪图小礼品或者盲目跟风而购买一些本不需要的物品,购买商品要检查合格证、售后三包等手续。
  类型九:中奖诈骗
  真实案例:日,张女士向五河警方报案称,其母亲在打扫门前卫生时,发现一信用卡袋,打开卡袋后,发现里面有四张刮刮卡和一张“成都德泽实业有限公司出库单”,然后其母亲就叫来其父亲一起将四张刮刮卡刮开,发现其中一张竟然中得奖金26万元(支票)。
  张女士就按照刮刮卡上的电话1592855&&&&打过去,被对方以交公证费、交税费、交担保费以及沾点喜气要求包红包等理由分四次通过银行汇款诈骗现金55100元。
  骗局分析:犯罪嫌疑人通过投放纸质信函、刮刮卡或者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等方式,大量群发彩票中奖、电话号码中奖、QQ号码中奖等信息,要求中奖人打“兑奖热线”电话,以先交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为借口,诈骗钱财。
  点评支招:这类手段破绽很多,如信函、卡片的印刷质量低下,网站地址、热线电话等稍经核查便可知不是官方网站、电话。诈骗时使用的交纳税费等借口也是没有实际依据的。收到这类信息要坚持不贪小便宜,提高警惕,即可识破骗局。(市场星报)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专家详解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的九大类犯罪方式
日 10:50 来源:中安在线
原标题:专家详解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的九大类犯罪方式
  因为防范意识较低,对新技术的不了解,老年人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主要目标之一,针对老年人的各种诈骗手段更是层出不穷。尽管警方经常发出各种预警,提醒广大老年人防范诈骗,但由于信息获取渠道较少,还是有不少老年人经常落入犯罪分子的陷阱,类似案例也时常见诸报端。
  犯罪分子在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时,使用的方式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亲情陷阱、迷信陷阱、小便宜陷阱、“安全”陷阱等等,这些陷阱往往能击中老年人的“软肋”,让人防不胜防。
  记者日前对省公安厅刑侦总队进行采访,请侵财犯罪方面的专家详细总结了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的九大类犯罪方式,并一一点评和支招破解。
  编者按:
  当前,“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比重不断增加,老年关爱问题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重点。市场星报精心推出“老年群体实用手册”系列报道,从防骗、情感、理财、养老等多个方面,讲故事、教防范、传技巧、拉家常,聚焦我们身边的老年群体,用我们的方式为老年群体提供服务和帮助。
  类型一:老中医、老神医诈骗
  真实案例:日上午,淮北市吴女士在淮北矿工总医院大门口被两名找神医看病的女子骗至新华巷附近,后在一名自称“神医”孙女的女子配合下,被以神医算出其子女有灾需消灾为幌子,诈骗现金5620元。发觉被骗后,吴女士即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日,徐某、高某、宋某、张某、卢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经过突审,犯罪嫌疑人交代了以“神医”看病消灾为名,从2012年10月至案发,先后在淮北、宿州、蚌埠、淮南、滁州和江苏宿迁等地实施诈骗作案20余起的犯罪事实。
  骗局分析:在该类诈骗中,犯罪分子多为3~5人,其中与受害人接触的一般是3名女性嫌疑人,分别为一托、二托、三托,一托、二托搭上受害人后,带受害人一起找神医,行走过程中,通过攀谈了解受害人家庭信息,跟听的嫌疑人将受害人家庭信息传递给在约好地点等候的三托。见面后,三托指出受害人亲属近期有灾,并称其爷爷能帮其消灾,但需要现金、贵重物品,消灾后即返还受害人。待受害人将现金、贵重物品拿来后,三托又让受害人去买消灾用的红裤头等物,借机脱身逃离。
  点评支招:一名诈骗分子通过聊天的方式套取受害人家庭情况等信息后传递给团伙其他人,因此当骗子能“神奇”地讲出受害人姓名、年龄等,这其实并不奇怪。防范此类犯罪,要多学习防骗知识,破除迷信思想,不轻易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
  真实案例:日,合肥人刘先生在四泉花园南区附近124路公交站牌等车时,被三名男子实施丢包诈骗的方式进行诈骗。在遭到刘先生反抗后,其中两名男子采取暴力手段将其塞入一辆黑色轿车,在车上抢走他的手机一部,钱包以及两张银行卡、红府超市现金卡6000元左右。
  骗局分析:嫌疑人在街头以及医院等地寻找中老年人,确定目标后一人丢包,另一人和被害人一同发现并捡包,后丢包男子假借寻包并利用被害人急切为自己辩护的心理骗取被害人银行卡密码,接着趁被害人不备窃取被害人银行卡然后取走被害人银行卡内现金;或者另一人借口平分财物,行至偏僻处以包中假金项链、钻石等为质押,骗取受害人钱物,欺骗不成甚至会转换为抢劫抢夺。
  点评支招:犯罪分子丢包诈骗的手段其实并不高明,但为何可以屡屡得手?其实,他们主要是利用了人们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受害人如果不去贪图包里的东西,就不会上当。所以,防范该类犯罪,主要靠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贪便宜,注意保护自己,不贸然随陌生人走到偏僻无人处。
  类型二:丢物诈骗
  真实案例:日,两名男子冒充民政局干部以检查低保为名,到天长市郑集镇的崇女士家中,将其家中600元现金拿出来拍照,后掉包成假币。
  日,两名男子冒充民政局干部以办低保为名,到天长市石梁镇的胡某家中,将其家中3200元现金拿出来拍照,后掉包成3300元假币。
  日,天长市仁和镇的孙某向警方报案,一名男子骑摩托车以换零钱为名,将其身上550元现金拿来换取,后掉包成假币550元假币。
  日,天长市铜城镇的肖女士向警方报案,两名男子冒充民政局干部以办低保为名,收取手续费1000元,另将其家中4000元现金拿出来拍照,后掉包成4000元假币。
  骗局分析:城镇地区嫌疑人主要选择街边商店、小超市,通过购买烟酒的方式,先给真钱,再通过更换要购买的商品等方式,付给店主假币后快速离开现场。农村地区,嫌疑人专门物色一些独居老年人,身穿制服,头戴安全帽,冒充电信、电力公司人员或冒充民政局干部以检查低保为名取得老人信任后,利用老年人防备意识薄弱的特点,用假币掉包对方真币或乘机盗窃。此外,犯罪分子还经常以喝喜酒没整钱,用零钱换整钱的方式实施诈骗。
  点评支招:犯罪分子利用事主的惯性思维进行诈骗,老年人在家中要收好财物,不要放在明处。社区内部加强联系,邻里之间互相守望,一人独处家中时要提高防范意识,可疑人员在自家活动时尽量不要脱离视线。钱币离开视线后,要重新核对、验钞。
  类型三:假币诈骗
  真实案例:日,黄山市的胡女士接到电话,对方声称是北京法院的工作人员,网络上查询到对方的医保卡被冻结,身份信息泄露被他人使用。并且在最近一起吸毒贩毒案件中,对方招认她是贩毒分子。为了洗清嫌疑,必须赶紧把所有存款转移到指定账户,10分钟内证明存款为正当收入后便可转回。而且为了防止骗术被银行人员识破,诈骗分子要求其在没有熟人的银行办理,且用途就说购车款。后胡女士在去银行汇款时,被工作人员劝阻。
  骗局分析:犯罪嫌疑人以多种借口,如拨打固定电话,冒充电信部门播放语音称事主电话欠费,或冒充邮政播放语音称事主有一个快递邮包没有领取,事主不明所以转人工接听后,犯罪嫌疑人询问事主姓名身份信息等后建议事主报警并帮忙转接到公安机关,然后其他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等部门人员,以事主银行账户涉嫌诈骗或洗钱等为借口,要求事主把账户内存款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待审查后归还事主。
  点评支招:不要相信,不要理睬,不要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存款、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各级部门均不存在审查洗钱的“安全账户”,公检法部门机关办案时需要面见,不会只通过电话录音方式取证。犯罪分子通过技术手段修改来电显示号码冒充公检法,但是如果受害人主动拨打该号码就能打到真实的公检法部门,识破骗局。
  类型四:安全账户诈骗
  真实案例:日,合肥市民许先生向警方报案,称被人以其儿子被绑架的名义骗走50000元。
  日,家住合肥市庐阳区的古女士在家中接到一陌生男子打来的电话,称绑架了古女士的儿子,让她准备9万元现金汇到他们指定的银行卡上。古女士担心儿子的安危,立即取了9万元现金,然后分两次汇给对方。汇款之后,古女士联系到其儿子,发现根本没有绑架这回事。
  骗局分析:犯罪嫌疑人向受害人手机拨打电话,称其亲人(多数是孩子)被人绑架,并听到孩子大声哭喊,同时提供一个账户索要赎金,赎金不是特别多,但要求受害人不挂电话立即打款,否则撕票。如果信以为真,把钱打到账户上,就会上当受骗。类似的还有犯罪分子冒充医院医护人员、学校教职工等人员,虚构在异地上学的孩子,遭遇车祸、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打电话给亲属要求紧急汇款,一旦贸然汇款,就上当受骗了。
  点评支招:此类诈骗较容易识破,孩子哭喊声可能都是犯罪分子冒充的,因此犯罪分子多要求立即汇款,且赎金金额不大容易筹集,不给时间让受害人与其他家人商量、借钱。遇到此类事情不要惊慌,另外打个电话与家人核实就能识破。
  类型六:网络荐股、帮忙购买股票诈骗
  真实案例:2009年9月至12月间,山东省梁山县受害人邵女士被自称是“合肥市精英私募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以缴纳“分成保证金”、代为申购新股保证金、向总监及高层送红包等形式诈骗现金49688元。合肥市公安局及时成立了专案组,初步侦查后确定“合肥市精英私募有限公司”为一虚构机构,涉案人员达30余人。
  骗局分析:嫌疑人首先通过网络弹出广告、群拨电话推荐潜力股等形式广泛撒网,吸引到感兴趣的受害人后,谎称有内幕消息,以帮助选股票付酬劳、缴纳“收益分成保证金”、“核心会员费”、“代为申购新股保证金”、“向总监及高层送红包”等借口实施诈骗。
  点评支招: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陌生人之间怎么会将绝好的消息随便透露呢?本来就是陷阱。建议老年朋友要经常看看电视、报纸等了解此类案例,遇事要多和子女、亲朋好友沟通后再做决断,不可擅自做主。
  类型七:QQ汇款诈骗
  真实案例:日,家住蒙城县的袁女士向警方报案,称4月9日13时许,她丈夫的朋友田某给她的小姑子单某打电话,说其在埃塞俄比亚的丈夫单某某通过QQ让田某汇钱过去,田某让单某上网看一下。
  单某上网和其哥哥在网上聊天,“单某某”在QQ上说自己的一个朋友已经回国,在临走时将18万元放在自己那里,而其朋友回国后等着用钱,就通过QQ发来账号,让妹妹单某汇钱给其朋友。单某没有考虑太多,立即向“哥哥”提供的卡上汇了三万元。之后,QQ另一端的“单某某”又以同样的方法让袁某汇钱14万元。
  日,单某某打电话回家,说自己的QQ被盗了,其家人才知道被骗,损失共计170000元。
  骗局分析:犯罪分子在事先和QQ使用人进行视频聊天,骗取了使用人的视频录像,通过黑客手段,盗用某人QQ后,分别给其QQ亲友,发送信息,请求借款。在实施诈骗时有意播放事先录制的使用人视频,进一步获取信任进行诈骗。犯罪分子还经常挑选子女在国外就学的目标,以交学费、买车等名义实施诈骗。
  点评支招:QQ作为国内用户最多的通信工具,盗号的木马工具等也很多,如果在网上遇到所谓的“亲友”,一定不能盲目相信,要先核实其身份,特别是在沟通中涉及钱财转账等内容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应该先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进行确认。此外,为了防止亲友受骗,也提醒广大网友,不要轻易与陌生人视频聊天。
  类型八:推销骗局
  真实案例:日,一伙自称来自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中医院、老龄会等单位组成的医疗队到青阳县魏塘中山社区、罗星社区等处给社区居民量血压、咨询病情,说是二军大毕业生收集病例写毕业论文。
  活动中,一女士冒充上海中医院的退休教授,向大家介绍解放军部队医疗工厂生产的“天通三清胶囊”能治心胸血管疾病,以及三高人群能消除人体内各种血管中的垃圾,动员广大居民购买,当场就有数十名群众就从银行取款后进行购买。
  事后有五位群众发现受骗后就到公安机关报警,而被骗价值就高达12万余元。这伙人骗到钱后就逃之夭夭。
  骗局分析:推销者常用的手段是利用赠送低价礼品的方式销售一些“三无”产品如小家电、厨卫等生活用品,或者以免费体检看病的方式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药品。为增加欺骗性,还会根据情况选择有档次的地方作场所,并安排一些人当托,吸引群众跟风购买。
  点评支招:这种针对老年人的骗局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根据具体案例情况的不同,不一定全部能够定性为诈骗。所以,针对这种骗局的防范也很简单,不要贪图小礼品或者盲目跟风而购买一些本不需要的物品,购买商品要检查合格证、售后三包等手续。
  类型九:中奖诈骗
  真实案例:日,张女士向五河警方报案称,其母亲在打扫门前卫生时,发现一信用卡袋,打开卡袋后,发现里面有四张刮刮卡和一张“成都德泽实业有限公司出库单”,然后其母亲就叫来其父亲一起将四张刮刮卡刮开,发现其中一张竟然中得奖金26万元(支票)。
  张女士就按照刮刮卡上的电话1592855&&&&打过去,被对方以交公证费、交税费、交担保费以及沾点喜气要求包红包等理由分四次通过银行汇款诈骗现金55100元。
  骗局分析:犯罪嫌疑人通过投放纸质信函、刮刮卡或者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等方式,大量群发彩票中奖、电话号码中奖、QQ号码中奖等信息,要求中奖人打“兑奖热线”电话,以先交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为借口,诈骗钱财。
  点评支招:这类手段破绽很多,如信函、卡片的印刷质量低下,网站地址、热线电话等稍经核查便可知不是官方网站、电话。诈骗时使用的交纳税费等借口也是没有实际依据的。收到这类信息要坚持不贪小便宜,提高警惕,即可识破骗局。(市场星报)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合老年人用的手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