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快速决定寒假的一件事事

问题:做一件事之前,我总犹豫不决,怎么样才能克服这种害怕的心理?最合适答案:一个人一生中要面临无数次的选择,许多人几乎在每一次选择中都会犹豫不决,尤其是在做出一个重要选择时,更是十分艰难,甚至是疼苦的。因为既然有选择,就必然有放弃,有时会为割舍不下的放弃而遗憾、后悔,成为一道笼罩在心头的阴影长时间挥之不去。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在高考选报专业时遇到了困难,直到填报志愿结束的最后一刻才匆忙做出决定,此后一直以来在怀疑我的选择是否正确。现在孩子已经大学毕业且发展的非常好,按说他应该庆幸当初的选择了,实际上他也认为这个选择是不错的,但偶尔还是禁不住说:“如果选择了另一个专业或许会更好。”我说,那只是“或许”,包含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可是现在已经证明了你当初选择的正确性,你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听了我的话,他说:“你说得对,我现在也这么看。”从此再没有提过这件事。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现在的表现与以后的发展并不可以等同看待,同时影响选择的外部因素非常多非常复杂,这些因素会随时变化,即使我们认为选择是正确的,但我们非常难说过了若干时间此选择一定优于彼选择,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选择都无法再来一次,后悔是毫无用处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采取这种态度:选择前认真分析,选择后决不后悔。在我们家,孩子的事大都由他们我做决定,我们提供尽可能全面的准确的背景资料,我告诉他们一个非常简单的选择原则:一、以51%作为选择标准;二、选择了就不要后悔。假定一件事属于非此即彼的二者择一的选择,且两者选择几乎有着相同的吸引力,这种选择无疑是困难的。按照上述原则,对两个选择对象进行分析,如果其中一个有51%的选择理由,就应该毫不犹豫的选择它,这就是所谓的51%原则。 选择了一个,就意味着放弃了另一个,就意味着失去了49%。有得必有失,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时你必须承认这个现实,49%已经变成了零,不必再为它费心思,而应当全力以赴地去筹划如何把51%尽快地转化成100%。我还给女儿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决策模型”:把各种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一一列出来,然后根据经验或个人偏好,按照重要程度给每一个因素加上一个权重,也就是给出一个系数,再根据分析分别给两个对象一个分值,权重乘以分值就是被选对象在这个因素上的得分。把各种因素的得分加起来,就得到两个备选对象的总得分,总分高者自然就是最后的选择。这个模型还可以不可以进一步完善,比如说,可以不可以按照权重大小或按照得分高低的顺序重新排列各个因素等。当然,使用这个模型未必真能对正确选择有什么帮助,但可以不可以作为一种心理安慰,“你看,我的选择是有‘理论’依据的!”我那时告诉女儿这个模型,只是当做一个游戏而已。这个原则对于女儿作出重要选择有一定的帮助,比如是否下决心在家自学;高中是否找一所外地学校;报考人大还是北大等问题,都似乎是一种两难的选择,但按照上述原则问题就变得非常简单了。不可以保证用这个原则作出的决定一定是最合适的,实际上也不可能有一个准确的评判标准来证明某个方案最合适,但习惯了这种思考方式,既可以不可以避免犹豫不决,又能够在作出重要决定后得到心理上的平衡。在用这个原则进行选择时还有一个“眼光”问题。比如我在决定要对女儿采取自然教育的方法时就有一个现时和长远的问题,从短期和局部(仅从考试成绩的角度)看也许应试教育的方法更为有效,但从孩子的全面增强和长远发展考虑,自然教育无疑更加可取。但对于一些日常小事,则不必牛刀宰鸡,尽可以不可以随你高兴了。比如拿十快钱买一顶帽子还是买一副手套都无关大局,只要你我满意就行。据说印度人在兜里的钱仅够吃一顿饭或看一场电影时,他会毫不犹豫的决定饿着肚子去看电影,谁能说他的决定不对呢?既要善于选择,还要学会放弃,这在经济学中叫做机会成本。经济学中,把作出一个选择或决策时所放弃的东西称为这一决策的机会成本,在K.E.凯斯和R.C.费尔合著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对机会成本作出了以下描述:“产生机会成本的原因在于,资源是稀缺的(有限的)。比如时间问题,一天只有24小时。我们必须在此约束一下生活。“看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如果你用同样多的钱和时间所能够做的其他事情的价值;大学教育的部分成本是你从事全日制工作所能得到的收入;假使你的邻居今天要修剪他的草坪,他就没有时间带孩子去动物园,而这正是修剪草坪的机会成本;比尔和科琳(书中假想的两个飞机失事中幸存的驾驶员,他们落在一个荒岛上)会偶尔决定休息一下,躺在海滩上享受阳光,在某种意义上这一收益是免费的,他们不必为这一优惠支付货币。然而实际上,它具有机会成本,躺在阳光下意味着花费时间,否则时间可以不可以用来做其他的事情。在制定日常决策中,考虑一下机会成本有时是有益的。”我们在作出任何选择时都必须花费机会成本,利用51%原则,也许可以不可以使你获得的价值至少不低于机会成本的价值。在实际生活中所碰到的事情往往是非常复杂的或者是“模糊”的,且通常不可能用准确的数字来表示,所以这里所说的51%并非真的要计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而只是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方法。当你要作出一个决定时,通过判断明确了哪个方案“好一些”就可以不可以毫不犹豫地作出选择。通过这样的思考方法的锻炼,可以不可以使孩子遇到问题时不会优柔寡断、拖泥带水,而逐渐养成简洁明快、善于决断的良好思维品质。至于专家们所热衷的“数学模型”,则另当别论了。
咬咬呀一切会过去的,这么想就行
在寻医问药你还可以
关于 常见问题疾病 的内容查看: 1579|回复: 17
UID93942在线时间27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11积分9369
善定同修, 积分 93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31 积分
在线时间27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11积分9369
网友问:请教阳光师姐:
1、如果从事的工作是脑力劳动,也就是说非得用心工作,而不能在工作中念佛,这种情况下,常觉得心会被工作所转而会忘了佛号,请问,在梦中的自己性也如此被工作中的人事所迷而忘了佛号.那么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平衡工作与念佛的关系呢?
2、烦杂的五浊恶世的生活很容易迷惑,正如老法师所说我们所处的年代是内在烦恼非常重,外在的诱惑又非常强烈,所以想定下心来一边工作一边达到念佛清静的境界似乎很难,(我所讲的工作是指脑力等与人事打交道较多的工作),针对这种问题我个人的感觉是赚几年钱有一些积蓄后,在合适的年龄乘着身体体力与经济平衡的情况下一心念佛,而不再参与工作,至少不参与脑力等与人事打交道较多的工作,这样才能远离干扰,容易直接进入一心念佛的清净状态,否则我等一般下下根性的人非常容易进进退退,最后在原地打转。请问阳光师姐您觉得我这种想法如法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阳光师姐回复:
1. 工作是就是工作,不能念佛号,除非你的工作是扛大包或者是在农田干活的简单体力劳动(念佛号可以不影响工作)。学佛不是不做日常的事,而是要把日常的事做得更好,比一般人工作得更出色(请参看修学六度的内容)。精力高度集中在工作上,甚至达到忘我的状态,就是在练功、在入静、在去除杂念。思绪单一了,不仅对养生极有好处,还为往生极乐世界打下了基础,因为古圣先贤说:情不深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而我们平时精力高度集中地工作就是思绪和念头单一的最好训练,不信你试一下,如果你进入真正忘我的、思绪单一的工作状态,你一点也不会感到劳累。所以我们精力高度集中、思绪高度单一地去做好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就是在学习佛法和应用佛法。
2. 此生如果有条件不用工作、不用应酬日常人事关系和其它世俗的琐事自然是非常好的事情,可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福气(此福报是前世修出来的),又不愿意出家为僧为尼,或者是家里不同意我们出家为僧尼。因此很多人都想等退休后再全力以赴地修行,可是退休后人老了,阳气不断消减,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又差了,悟性也受到影响,所以这是个困局。
我本人的方法是把自己目前的生活和人事关系变得越简单越好,尽量不接触或少接触充满杀盗淫妄酒和贪嗔痴慢疑五毒的电视等媒体信息,尽量减少物质欲望,减少对名利的追求,减少人我是非,为自己建立一个相对清净的修学佛法的环境。在这个基础上修学六度,历事练心。工作生活中每发生一次烦恼,自己都反省一下这是不是贪嗔痴慢疑在作怪?如果没有五毒的欲望和分别执着妄想,就没有烦恼,因为古圣先贤说“无欲则刚”嘛!如果能在每一次烦恼出现时都反省自己,再加上佛音绕梁、佛力的大力加持,我们的心被外境所转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少,烦恼也随之越来越少,身心就会越来越清净。
佛经上说在人间修行一天相当于在极乐世界修行100年!就是由于人间充满诱惑,大善大恶同时并存,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善与恶、净与染中分辨选择着,这种分辨和选择时常是下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习性所致)。如果是象极乐世界那样的纯善的清净环境,没有考验,提高得就慢,因此100年的修行才相当于我们人间一天的修行,这也是为什么极乐世界的很多人都愿意回归娑婆世界,一方面是还愿度化众生,另一方面人间诱惑大、考验大,修学层次提高得快。
中国一些女子运动队(例如女排等)当年的成功,很大程度是由于他们用实力比自己超出很多的男子陪练和男子队进行长期的对抗训练的结果,而西方国家高度商业化,他们绝对不会供养那么多的男陪练和男子队供女子队训练的,这就是我国在一些西方非商业化的体育项目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我们在人间提高得快也是同样的道理,几乎每时每刻都是考验,都是训练的过程,因为佛法说我们每时每刻的起心动念无不是业!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来到人间是来上学提高的,虽然干扰很大、修学很艰难,但是我们要比前一世有所提高,要力争往生极乐世界。
如何修清净心,本人特别推荐净空法师的这篇重要文章,请点击阅读:
净空法师:善护口业是不漏功德福报和修清净心的入手处 (推荐)
希望上述体会对你有所帮助。南无阿弥陀佛!
请点击阅读以下相关文章:
阳光师姐问答(14):如何用打坐的方法进入清净心念佛的状态
阳光师姐问答(40):为什么说念佛打坐比其它打坐方法更安全可靠又有能量?打坐的种种身体反应。
阳光师姐问答(22):打坐中的种种感应问题(不断更新中)
阳光师姐问答(39):事业生活万事不顺利怎么办?
阳光师姐问答(35):如何把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变成清净学佛的过程?
阳光师姐问答(32):有人打坐时为何非常困倦?应该怎样对应?
阳光师姐问答(31):为何参加完法会或晚上打坐后睡不着觉?如何解决?& &&&
阳光师姐问答(29):儒释道对人生终极价值观的区别是什么?
阳光师姐问答(25):治疗疾病调理身体的关键是什么?
阳光师姐问答(19):学佛必知:明心见性与心外求法
阳光师姐问答(17):末法时代的不良信息是如何让小孩子生病的?
阳光师姐问答(16):念佛后皮肤发痒生疹、口舌生疮、嗓子痛痒、痰多、呕吐泻肚怎么办?
阳光师姐问答(12):念佛经咒时精神散乱、不能集中怎么办?
阳光师姐问答(11):如何使人生只有喜乐,没有哀怒?
阳光师姐问答(3):很多事情就是放不下怎么办?
阳光师姐问答(2):学佛后如何处理好家庭和工作单位的人际关系?& && && && &
阳光师姐问答(1):如何修福报,找到满意的工作?
阳光师姐的话(含初学者简明修学指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阳光师姐问答汇总:
阳光师姐的清净之疆
/%D1%F4%B9%E2%CA%A6%BD%E3/home天祥菩提精舍
心血整理推荐:数几十种修法窍诀及心得汇集精华帖,不收藏你的损失太大了
/%B0%A2%B1%C8%BC%D7%B5%B1%B8%C2/blog/item/68b1aac8119e8.html
UID93942在线时间27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11积分9369
善定同修, 积分 93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31 积分
在线时间27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11积分9369
净空法师:善护口业是不漏功德福报和修清净心的入手处 (推荐)
净空法师:善护口业是不漏功德福报和修清净心的入手处
善护口业——法语专题汇编(十九)文字版(一)
净空法师 主讲
(1)《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60集
启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斋堂 文件檔 【19-14-060】
問題是在這一生當中要取得成就。什麼成就?了生死、出三界是成就。能夠往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這是第一等的成就,一切諸佛所讚歎的。我們如何取得?捨己為人,為佛法、為眾生。我不會講。只要你發心,三寶加持,不是你講的。我常常說,說了多少年,把這個身體借給佛菩薩用。我肯借,你們不肯借。上台不是我說的,諸佛菩薩說的,我把這個身體獻給佛菩薩,借給他用。
(2)《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第17集   台湾台视摄影棚 文件檔 【15-14-17】
言语里头,言语是最容易造业的。所以世尊在《无量寿经》教给我们修行的基本法,善护三业。头一句「善护口业,不讥他过」,然後才「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通常我们讲「身、口、意」,佛在这里特别把「口」放在第一,我们喜欢说话,乱说话,说话不经过考虑,不知道利害,有意无意天天在造业,所修积的一点功德全都从口里头流出去了;不但自己的功德没有了,自己的福德也从这个地方消掉了。如果有意无意障碍佛法,那造的罪业更重了。自己晓不晓得?完全不知道。为什麽不知道?你不明理,你智慧没有开,你愚痴、迷惑颠倒,所以才造作这些恶业。
  佛,这个一颠倒,用意很深;换句话说,修行从哪里下手?从「不妄语」下手。古时候儒家的大德也这样教人,成就德行从不妄语始,从这里开始。不妄语是绝不欺骗众生。不妄语,反过来就是诚实语、真诚语。「不两舌」,绝不挑拨是非,绝不说别人长短。我们想想,我们做到了吗?三个人在一块,就张家长、李家短,习惯了,不说他难过,他自己没有法子控制自己。所以讲的是在修行,实际上都是在造业。你说这怎麽得了?「恶口」是说话粗鲁,态度不善,让人家听到你的言语、看到你的态度,心里感到难过,不会生欢喜心。「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别人,存心不善,让别人吃亏上当。出家人特别要留意,不要对信徒花言巧语,骗他的钱,骗取他的恭敬、赞叹,让他辛辛苦苦赚的钱,从他的荷包骗到我这儿来;罪业深重,不得了!
(3)《大方廣佛華嚴經 》 第30集
文件檔【12-17-0030】
烦恼习气太重,有非常严重的烦恼习气。譬如我们遇到一些妄语,妄语他自己知不知道?他自己知道。为什么止不住?习气。别说妄语了,我们再降一个阶段:多话,多话是习气;他不讲话就难过,遇到人就讲,讲得没休止,讲个不停,这个对于修道很大的妨碍。所以古人给我们讲“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这个重要。我们念佛堂将来不少人在这个地方念佛成功,哪一类人成功?少话的人。少说话、少听话,他心是定的。我虽然讲经四十年了,我三十三岁开始讲经,今年七十二岁,可是我不讲经的时候我说话很少,我也不会说话,我没有口才,我也不愿意听人家讲话。为什么?我懂得一个道理,佛菩萨是清净心成就的。?我们阿赖耶识里面,阿赖耶识像个仓库,无量劫来烦恼习气统统储存在这个里头。我们这一生当中学佛,学佛有一点功夫,这一点功夫就是把这些烦恼习气控制住,它不起现行。我们别的本事没有,我这一点本事有了;烦恼虽然没断,不起现行。不起现行与外缘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外面有人来跟我讲话,我不听,我尽量打断他。不但是恶言、是非我一句不听,好话我也不听。为什么?干扰,扰乱清净心。我愿意听阿弥陀佛,我觉得只有这一句是性德的真言,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我们常常听这个声音、常常念这个声音,你这一生决定作佛。佛给我们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天天想佛就作佛,想菩萨就作菩萨,想什么作什么。十法界里头第一殊胜的是佛,我为什么不念佛?我为什么不想佛?你来给我讲菩萨法我都不听,为什么?我要取第一,我不取第二。所以应当把一切废话停止。念佛堂,正规念佛堂,大家戴个牌子:“止语”、“禁语”,进念佛堂一句话不说。不但是一句闲话不说,一个杂念都不生,他心怎么会不清净?
善护口业——法语专题汇编(十九)文字版(二)
净空法师 主讲
(4)三福六和 第4集 2002.5 講於 馬來西亞山打根
「口和无诤」,没有争论,争论都是意见不合。破坏道场的是什麽?话太多。古人说的话,愈想愈有道理,「知事多时烦恼多,识人多处是非多」,你认识人太多,遇到人讲什麽?张家长、李家短,都在那里拨弄是非,无事生非,造谣生事,你把社会的安定和平破坏了。
  造业最容易造的是口业,佛教我们守口如瓶。道场要怎样能兴旺?怎样用功我们功夫能够得力?只要不说话就行了。所以我们在古晋建个念佛堂,悟忍法师到那边去照顾那个道场,我教她一句话,你将来成为一代祖师。什麽一句话?不说话。你这个念佛堂这个道场,无论哪个人去,进到你这道场,就不准说话。你住一天,一天不能说话;住十天,十天不能说话;住一年,一年不能说话。说话,出去,不要你!只要在那里三年不说话,人心就定了,他就得念佛三昧,他就成就了。一天到晚讲话,功德都从嘴巴漏掉了。功德没有了,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修行人哪有那麽多的话好说?
  所以我劝大家,不要知道的事情不要知道,不看报纸、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人家问今天这个世界怎麽样?今天世界很太平,没事。你们天天看,不但看,还特别去打听,你的心怎麽能定下来?所以你们生活在五浊恶世,生活在大乱之世,我生活在净土、在清凉世界,我没事,天天没事。你们的事情很多,我没有事情。在秽土里面,你懂得住净土,那你就高明了。在恶世里面,你能够居住在纯净纯善之世,这是佛菩萨。所以不但我不去接触这些事,人家来告诉我我也不听。你来跟我讲,我「阿弥陀佛」就把你拒绝了,你要讲跟别人讲去,不要跟我讲,我不要听这个。
  所以修行人要能得三昧,这是非常非常重要。你念佛,你要得念佛三昧;你学《华严》,你要入华严三昧;你学《法华》,你要得法华三昧,你才得受用。什麽叫三昧?《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三昧。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要以一心不乱为标准。所以知道的事情不要太多,不关自己的事情你要知道那麽多干什麽?连老师教我们学经教,都教我们学一部,不准我们看很多经,为什麽?三昧!你这样容易得一心不乱。经典看太多了,看出麻烦出来,看到最後连释迦牟尼佛都不相信。为什麽?这部经里头释迦牟尼佛说有,那部经上说空,到底是有是空?麻烦就来了。看一种,不要看第二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一生没讲过经,他讲的是什麽?是给众生治病的。众生的病执着有,佛就讲空,破他的有,他得利益。众生执着空,佛说有;执着有,佛就讲空,那个听的人都开悟,都得利益了。
  你这个糊涂人看到又空又有,「释迦牟尼佛头脑有问题,到底是空是有?」佛没有讲错,你自己搞错了,经不是跟你讲的。所以经只能学一种,一种里面得到三昧,开悟了,再看其他的你就都懂,就没有问题了。你没有开悟、没有得三昧,你要是看多了,到最後佛都不相信,麻烦来了,学佛变成魔了。所以,怎麽样把心定下来,这是我们修学成败的关键。古人用的方法好,止语,不说话,不说话你也就没有念头,心自然就定下来。「口和无诤」,言语愈少愈好,也是养生之道。有人感觉得气血不足,为什麽不足?话太多了,话太多伤气。事情愈少愈好。现在很麻烦,每一个家庭有电视、有电话,很讨厌!修行人电视不要了,电话拔掉不听,我有事情找人,我就把它插上;我没有事情的时候我就拔掉。这个方法好,省很多事情。所以这是六和里头很重要很重要的修学方法,「口和无诤」。
阳光师姐的清净之疆
/%D1%F4%B9%E2%CA%A6%BD%E3/home天祥菩提精舍
心血整理推荐:数几十种修法窍诀及心得汇集精华帖,不收藏你的损失太大了
/%B0%A2%B1%C8%BC%D7%B5%B1%B8%C2/blog/item/68b1aac8119e8.html
UID93942在线时间27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11积分9369
善定同修, 积分 93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31 积分
在线时间27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11积分9369
(5)《太上感应篇》 第73集: 香港 文件檔【19-12-073】
上一次讲到《感应篇》第二十七节:【不彰人短。不衒己长。】
  前面曾经说过,这两句话看起来是老生常谈,实际上对我们一个人的做人、修养关系最大。人一生当中最大的过失,就是喜欢批评人,喜欢攻击别人的短处,这一桩事情是最损阴德的。造作的时候,只知道图一时的快意,没有想到後来果报的惨烈。《地藏经》里面所谓是「拔舌地狱」、「火镬地狱」,都是这种业报所现的。古时候人心淳厚,一般都有教养。现在人可怜,没有人教导,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再看到社会外面的风气,内有恶因,外有恶缘,因此造这种罪业,比比皆是,这是值得我们警觉的。自己如果有,一定要痛改前非,这个过失如果不能改过来,念佛也不能往生净土。我们一定要记住,佛给我们介绍净土,说得很清楚、很明白,西方世界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决定不容许有个心行不善的人,到那个地方去把人家生活环境扰乱,所以这是决定不能往生的,我们千万要记住。
  注解里面引用很多的例子,看看古人是怎样的涵养,我们要效法、要学习。此地所列的几个古时候这些人,我们在史传、在古文里面都念过,都相当熟悉;宋朝的韩琦、王素、文徵明,这都是读书人,有度量能包容。人有小的过失,古人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的过失加以渲染,成了大过失,把人家一生的前途断送掉,这个因果背得很重。受害的人,他要是心里不服,他决定会报复。这个报复不在今生,就在来世,或者在後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古时候,同学、朋友看到有过失的时候规劝,规劝应在什麽时候?没有第三者见到的时候。你说这种人情多厚!提醒他,劝勉他。规劝两次、三次都不改,佛法里面讲的「默摈」,默摈就是不理他。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在一生当中,跟随他的学生不少,经典上记载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相当庞大的一个团体。这个团体,我们在经上看到,没有现代化的组织,为什麽这麽多人众,生活这样有规律,这麽严整,道理在哪里?人人都遵守「六和敬」,人人都修「五戒十善」,纵有过失,天天听佛讲经说法,自己知道自新、忏悔。我们没有听说释迦牟尼佛处分哪一个学生,没有听说释迦牟尼佛开除哪个学生,这是我们的典范,我们今天做不到,想学也学不会。所以从经典记载来看,释迦牟尼佛做人做得多麽圆满,这是现身说法,教导我们一生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丝毫瑕疵,这才真正显示出究竟圆满的智慧。
  下面一句『不衒己长』。自己有长处、有优点,现在人说「值得骄傲」,值得骄傲是炫耀自己的长处,你自己那点长处立刻就报掉,就没有了。所以自己的优点要藏起来,韬光养晦,这是古圣先贤教我们的,自己的缺点应当暴露,自己的优点应当隐藏,积阴功。行善是自己的本分,有什麽值得炫耀?尤其是自己分内的工作,本分的工作应当要做好,尽心尽力去做,这是本分;做不好是过失,不值得炫耀。本分工作能做好,这就是大善。真正能做好,要面面周到,相当不容易。所以没有智慧,没有学问,你就没有善巧方便。世间人哪个人不想把自己本分工作做好?为什麽做不好?为什麽落得一身的罪过?这个原因在哪里?我们要细心去想想。
  总而言之一句话,不学之过。没有学,又自以为是,所以临事的时候,就有许许多多过失了。世间事尚且如是,出世间的大事更难!所以凡事自己一定要想一想,自己的智慧能力,这些事情我能不能做好?能不能做得圆满?能不能利益社会大众?如果不能,我就不敢接受。有这个智慧,有这个能力,又有这个机会,那是古人所讲的「当仁不让」,我应当要做;我不去做,没有人做。没有智慧,没有能力,没有这个机缘,不可以强求着去做;强求去做,那就是《地藏经》上所说的「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所以人贵自知之明,别人不知道,我自己应该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智慧、多大的能耐,要清楚。
  我一生没有带过人,用现在的话来说,没有做过领导。我一生当中是被领导,没有带人的经验,我自己清楚,所以我一生不搞道场,不作住持,不敢管人,不敢管事。为什麽?我知道我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福报,做不好!做不好就有罪过。我不强求,希望这一生当中寡过而已。我看到别人做,我欢喜,我从旁边协助他,我尽心尽力去帮助人家。中国习俗所说,凡是做个领导人,命中要有官印,这个话说得也不无道理。所以我了解自己,我一生服从领导,做自己本分应当做的工作。遇到佛法之後,我感到自己非常幸运,在这一生当中,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学佛之後的事业,就是讲经说法,宣传佛教的教义。我们自己有心、有愿,也得要有缘,如果没有缘,虽然有心有愿也做不到。世出世间法,都要善因善缘,後面才有善果。
  学佛,佛教给我们要修「觉、正、净」,要修清净心。要想得心地清净,只有省事,事情太多太繁,你的清净心决定得不到,你的事业做得再好、再辉煌、再善,都落在人天福报。往生,诸位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心不清净不能往生。《坛经》说得好,这个事情福不能救。建道场是修福,讲经说法也是修福,度众生还是修福,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福再大,与了生死、出三界都不相干,这一点我们要知道。
  如果大家稍微留意一下,你能看得出来,出家人的道场,居士的道场,凡是住持道场的人,有几个人能往生?有几个人临终时有好瑞相?反而不如一些默默无闻,老实念佛的人,被人瞧不起的人。倓虚法师告诉我们,《影尘回忆录》里有记载,《念佛论》後面也有记载,哈尔滨极乐寺修无法师往生,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修无法师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没有出家之前是作泥水匠的,出家之後只知道念一句「阿弥陀佛」,人非常谦虚,非常和敬,对待任何人都恭敬。在寺院里做一些粗重的工作,修苦行,样样让给别人,别人不要的,自己来受用。你看他往生那麽样自在,那麽潇洒!倓虚法师往生、谛闲法师往生,瑞相比不上他。谛闲法师还有个锅漏匠的徒弟,我们讲经时候常常提到他,也是一个字都不认识,念佛三年,站着往生。往生之後,还站了三天,等他师父给他办後事。师父往生比不上他,他的师父是谛闲老和尚,天台宗的一代祖师。为什麽师父比不上徒弟?徒弟省心没事,师父是寺庙住持,每天许许多多应酬,操心!换句话说,论修福,徒弟不如师父;论修行的功夫,师父比不上徒弟。这一些事实真相,都在我们眼前,我们有没有看到?
  倓虚老法师、谛闲老和尚是佛门大德,真正解行相应,真正是一个修行的好出家人,也是我们的好榜样,如果我们的德行修持不如他们,必定堕落。所以领众很不容易,领众不是凡人,真有智慧、有德行,才能领众。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大众,不好领;从前人老实、听话,现在人不老实,每一个人意见都很多。如果没有真正的德行令大众敬服,你的障难就在所不免。
  我们在新加坡看到李木源居士,真正是菩萨化身,他有没有障难?多,也有一些人嫉妒障碍,向政府诬告,他被政府许多次严格的调查,查清楚他是冤枉,是人家诬陷他。李居士很清楚,人家为什麽冤枉他?大概过去生中冤枉别人,冤冤相报。所以事情了了,政府官员还劝他,他可以起诉,反过来告那些诬告的人,那些人都有罪。李居士说不必了,冤冤相报,到这里就完了。这是一个明理的人,是个学佛的人,所谓别人以善行对我,我以善行对人;别人以不善对我,我还是以善行对人;这是一个学佛的人,是个行菩萨道的人。学佛的人,知恩报恩,决定不报怨。与一切众生结善缘,不与一切众生结恶缘,事事忍让。你要的,我全给你,不但身外之物能放得下,你就是要我的命,我也给。
  释迦牟尼佛就做榜样给我们看,魔王波旬劝他入般涅盘,用现在话说,劝他早一点死。释迦牟尼佛点头答应他了,就入般涅盘,满一切众生的心愿。佛满魔的愿,魔将来灭佛法,还会留一点情面,手下还会留情。佛要不满魔的愿,魔灭佛法恐怕手下就不留情。佛对於恶人,对於魔王,都满他们的愿,何况是一般常人?这些地方我们都要学习。古圣先贤的长处,我们要记住,要认真努力效法;别人的短处,绝口不提。不但不提,最好耳也不闻,为什麽?保护自己的清净心,这是绝对的自利。喜欢听别人的过失,喜欢打听别人的过失,必堕地狱。为什麽会堕地狱?自作自受,不是别人推你下地狱的,是你自己造不善的因,感不善之果,我们不能不知道。
阳光师姐的清净之疆
/%D1%F4%B9%E2%CA%A6%BD%E3/home天祥菩提精舍
心血整理推荐:数几十种修法窍诀及心得汇集精华帖,不收藏你的损失太大了
/%B0%A2%B1%C8%BC%D7%B5%B1%B8%C2/blog/item/68b1aac8119e8.html
UID93942在线时间27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11积分9369
善定同修, 积分 93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31 积分
在线时间27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11积分9369
善护口业——法语专题汇编(十九)文字版(三)
净空法师 主讲
(6)《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第74集)
新加坡净宗学会 文件檔【 15-13-74】
大家在一塊修行,絕對沒有意見,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是六和敬裡面的「見和同解」。我們有意見就錯了,有什麼想法、看法就錯了,沒有意見,沒有話說,進這個門來就是聽經、念佛。學什麼?學不講話,長年止語。這個止語也不要說是一天到晚都不講話,這也不行,什麼時候止語?進入講堂念佛堂就止語。換句話說,每天十六個小時止語,其他的還可以談談話,還可以私下交換交換意見。念佛堂決定不能講話,講堂聽經不能講話。我想在現在這個世界,能夠建這樣的道場,諸佛歡喜,龍天善神擁護,我們要度這一類「是人是非人,自作眾罪本」,要幫助他們,成就他們。
(7)《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84集) 新加坡净宗学会 文件檔【 15-13-84】
怎樣才能不犯口業?古人有一個方法教給我們,那個方法很好,「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最好的方法是什麼?不說話。所以我現在要求圖文巴這個道場,我二十號過去,把修學的制度建立下來,就是每天聽講經的錄像帶八個小時,這八個小時不能說話,我不希望大家研究討論,專心聽。我要在那裡做試驗,先用一個星期做試驗:聽完經之後研究討論這個方法好,還是專門聽經根本不要研究討論,讓同學們自己選擇一個。八個小時念佛,決定不能說話,不造口業,要在這個地方訓練。所以我們將來那個道場,雖然是佛學院,在我想像當中學生不會太多,為什麼?一般人受不了,一天十六個鐘點不說話。你受不了,別的地方去;你真肯幹,我歡迎你到我這個地方來。
(8)《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四二集)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14-142
口业是最容易造的,中国古人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你要想身体健康,你吃东西要小心谨慎;你要想一生保平安,你的言语要谨慎。决定不可以伤人,决定不可以造恶业,要守着不妄语,不妄语对自己有大利益。不两舌,决不可以挑拨是非,纵然看到有些不如法的事情,我们不了解真正的事实真相,所以不可以随随便便下断语;一定要把事实真相搞清楚,该怎么说法,那才是怎么说法。我们是肉眼凡夫,所以看到佛菩萨有许多行持,我们看起来都好像是不如法的,其实不然,他们没有过失,我们自己有过失。
而挑拨是非造的业非常之重。家庭里面挑拨是非,让人家一家不和,要负因果责任;一个团体里面挑拨是非,这团体里头不和,在佛教团体是「破和合僧」,破和合僧的罪过是堕阿鼻地狱。佛在戒经里面讲,堕阿鼻地狱五个业因:杀父亲、杀母亲、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破和合僧就是喜欢挑拨是非。因此,僧团里面纵然有些不如法的事情,我们见到了,敢不敢说?不敢说。为什么不说?怕搞僧团分裂,我们说话的人有责任。我们见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只可以私下劝导,规过劝善,劝导不听,我们离开就好了,决不可以有一句话的批评。为什么?你如果在外面批评这个僧团,你会让信众对这个僧团丧失信心,还是破坏僧团,这个因果责任太大太大了,现在很多人不知道。任何一个团体,我们都希望他们能和睦相处,不可以分化,不可以破坏。再大而言之,那是族群的团结,宗教的团结,国家的团结,一定要想到这些,我们决定不敢挑拨是非。恶意造谣生事,果报更严重了。
(9) 《太上感应篇》 第55集: 新加坡净宗学会 文件檔【19-12-055】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过失,最大的障碍,就是传播是非。修行人为什么不成就?在一块你听听,所讲的都是是非长短。前面我看到有一则公案,我也跟诸位提起过。他说有一个修禅定的法师,在定中看到两个出家人在谈话,护法神围绕,过了一会儿,护法神走了,又一会儿的时候,妖魔鬼怪来了,围绕着他们。这什么缘故?这个禅师说,最初这两个人讨论佛法,所以有护法神围绕;过了一会儿的时候,他们两个话家常,话家常护法神就走了,就没有了;话家常之后,他们两个在讨论讲是非,妖魔鬼怪来了。所以常常讲是非、论短长,你要晓得你的周边都是妖魔鬼怪,没有护法神。如何能够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心在道上,这是感应道交,我们起心动念有感,诸佛菩萨就有应。如果我们是不善的感,妖魔鬼怪有应。妖魔鬼怪从哪来的?你自己把他招来的,不是他找你,是你找他的,你把他找来了。起一个恶念,说一句恶言,都可以把妖魔鬼怪找来。修行人干这个事情,岂不是大错特错了吗?
所以记住古人讲的教训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少」,与自己不相干的事情,用不着知道。不需要认识的人,少接触,接触没有好处,是非多。古时候修行人,为什么选择在深山,人迹不到的地方?他心清净,容易成就。我们现在居住在都市是最不好的环境,最不好环境里面,你还要到处去打听、到处去钻营,这怎么得了?你没有成就的指望了。
善护口业——法语专题汇编(十九)文字版(四)
净空法师 主讲
(10) 《太上感应篇 》 第223集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12-223
自己感到很幸运,这一生得人身能闻到正法,相当不容易,古人所谓「百千万劫难遭遇」,这是真的。闻到佛法之后,如何能在这一生当中成就,完全靠自己的信心,真信,还得随缘随份求解,佛家的理很深,要明了,要通达,理明白了,你的信心、愿心才坚固不退。为什么听信别人谣言?妖魔鬼怪天天散布谣言,你为什么会听信?是你对于经论的道理领悟太少了,你禁不起诱惑,原因在此地。佛在经上常常教给我们,「广学多闻」、「深解义趣」,果然能够深解,智慧开了,你就有能力看穿妖魔鬼怪的伎俩,你不会为他所动。他的势力再大,徒众再多,我们生活在周边皆是魔境当中也能成就,这才不辜负我们这一生得人身、闻佛法。而自己要守住诸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教诲,他们的教诲是真实智慧,无尽的慈悲。
(11)《太上感应篇》 第221集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19-12-221
末后一句:
【左道惑众。】
在现代这个社会上太多太多了,也就是佛经里面所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如果轻易听信谗言,听信谣传,这一生你所遇到殊胜的佛法因缘,就非常可惜断送掉了。你不能怪别人,只怪你自己信心不坚定,你为什么不信佛?为什么不信祖师大德?唐朝善导大师批注《观无量寿佛经》,他的批注名称叫《观经四帖疏》,我们过去曾经讲过几遍,其中「上品上生章」,还特别提出来单独的讲过,我们也有小册子流通。善导大师劝我们要听佛的话,佛的话在哪里?经典。无论什么人来跟我们讲,与佛所讲的不相应,我们决定不听。证了果的阿罗汉、有大神通的人来讲,讲的也不相应,怎么办?不听。菩萨来跟你讲,地上菩萨来跟你讲,等觉菩萨来跟你讲,讲的跟佛经不相应,都不可以听,决定是邪道,不是正法。最后说了,如果佛来讲?佛佛道同,佛所讲的跟经上讲的一定一样,如果不一样,那是假佛,那不是真佛,真佛决定是道同,佛佛道同,佛没有两样的讲法。善导大师讲得非常恳切,经文很长,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似是而非之法,充斥在世间,我们薄地凡夫有什么能力辨别?
真正有福德的人,有善根的人,那就是依老师,老师不欺骗我们。我亲近李炳南老居士十年,他非常谦虚,不敢以老师自任。我们尊敬他是老师,他对待我们像同学,教导我们以印光大师为师,印光大师是他的老师,我们做同学,人谦虚到这种程度,这是近代我们要修净宗,真正的大善知识。我们知道,印光大师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现代这个社会,自称是什么佛再来的,什么菩萨再来的,多的是。我昨天还看到一封信,中国东北寄来的,我不晓得从哪里寄来的,他说他是大势至菩萨。古时候有这个例子,说明他自己什么身份,他马上就入般涅盘,他是真的大势至。他说了之后还不走,还想跟我见面,他不是大势至菩萨,是假的,不是真的。你看看中国历史上,身份一暴露,立刻就走,决定不会妖言惑众,这是真的。说了不走,还到处宣传,还搞名闻利养,这人决定不是,我们要认识清楚。不要以为他现一点神通,妖魔鬼怪都会现神通,所以佛不以神通为佛事,接引众生决定忌讳神通感应。神通感应决定有,佛法里头决定不用它,如果用神通感应,佛跟魔就很难辨别了。所以佛决不用神通感应,佛用正规的教学,「身语意」三业的教学,这样我们才能辨别,所以不要受人骗。
我们学佛,一入佛门就接受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如果听信传言,我们三皈立刻就破掉了。听信谣传,你就皈依谣传的那个人了,你跟三宝立刻就脱离开了,你不是三宝弟子,你是妖魔鬼怪的弟子。浅而易见,难道不懂吗?三皈非常非常重要。佛灭度之后,三皈的中心是法宝,我们要皈依法。现在有人破坏佛法,破坏佛法历代都有,不足以为怪,很平常的现象。什么人破坏佛法?魔破坏佛法。你说,「法师,他很有修行的」。没错,很有修行的法师是魔,不是佛,这在佛经里头都有依据的。释迦牟尼佛在世,魔王波旬跟佛讲,在佛的末法时期,人没有智慧,没有福报,根性很劣,他叫他的魔子魔孙统统出家,披上袈裟,也很有修行,反对佛法。佛听了这个话流眼泪,一句话不说。古人所谓「譬如狮子虫,还噬狮子肉」,现在的术语说,魔渗透在佛门里面。所以不要看到这个出家的形相,这就真正是佛的代表了,要看他的心行,仔细观察他用什么心,他说的是什么,他做的是什么,再跟经典对照一下,相不相应,如果相应,这是佛弟子;不相应,那是魔弟子。我们要懂,要明了,才不至于把这一生这么殊胜的机缘错过了
阳光师姐的清净之疆
/%D1%F4%B9%E2%CA%A6%BD%E3/home天祥菩提精舍
心血整理推荐:数几十种修法窍诀及心得汇集精华帖,不收藏你的损失太大了
/%B0%A2%B1%C8%BC%D7%B5%B1%B8%C2/blog/item/68b1aac8119e8.html
UID93942在线时间27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11积分9369
善定同修, 积分 93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31 积分
在线时间27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11积分9369
(12)《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59集
启讲于 新加坡净宗学会斋堂 文件檔 【19-14-059】
諺語常講「樹大招風」,有這麼個虛名在外面,所以有很多假借這個名義欺騙大眾、欺騙信徒。造謠生事毀謗的有,冒充說是淨空法師的弟子,或者是淨空法師派來的,這是欺騙眾生的,我看也不在少數,全是違法的。至於毀謗,甚至於陷害,這些事情我們可以不必理它,根本就沒有回應,我們根本不回應,回應決定是錯誤的。所以作賊心虛,你回應的時候,你要去辯白,那你是心虛。我沒有這個事情,任你毀謗,佛菩薩知道,你造罪業逃不了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人生在世,佛在經典裡面常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得人身、聞佛法,總有一點善根,要好好的培養這個善根。
佛在這部經上說得好,「菩薩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個開示寶貴。我不但這一生當中不打聽別人的事情,與我無關,我打聽他幹什麼?人家來跟我說,說別人事情,說好事我聽、我歡喜,說壞事我立刻禁止,我不聽,你要說跟別人說去。為什麼?我們保護清淨心,保護一個恭敬心。這是性德,絕不容污染。人家說某人怎麼毀謗你,你說個兩句我就不准你說了。我們永遠記住別人對我們的好處,這個好,與人為善,我們自己多麼自在、多麼安樂、多麼幸福,一生當中沒有一個冤家、沒有一個對頭。縱然有冤家敵對,是他那一方面,他對我們的誤會,我對他沒有誤會;他以敵意對我,我以善意待人。這一生不知道,來生知道,這是學菩薩。
古聖先賢常常教導我們:「仁者無敵。」「仁者」在佛法裡面是對於菩薩的稱呼,仁慈的人,心裡頭沒有冤家、沒有對頭,這才叫仁慈。你還有這個人跟我過不去,那個人對我不好,你自己不仁。我們學佛至少這一點要懂得,要認真去學習。生死小事,人家看到是大事,我們看到生死是小事;因果是大事,死了不是什麼都沒有了,還有來世。我們這一世以真誠恭敬心處事待人接物,還遭到不好的毀謗,我們要慚愧,我過去生中造的不善業;這一生中沒造,過去生中造的不善業招來這個不如意的果報。但是我們自己明瞭,逆來順受,這就報掉,帳就結了,下一次再見面就是好朋友。決定不可以冤冤相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那就大錯特錯了。
世間這一些為非作歹不善之徒,為什麼假借名義到外面招搖撞騙?還不是為了貪心。貪財、貪名、貪利,所以人家一提起,我們就明白了。他把這些事情來告訴我,我就寫信通知他,這個事情不要找我,我管不了這些事情。這些事情到處都可能發生,所以遇到這些事情,找公安;在外國是找警察,找這些人來處理;找宗教局、找佛協,這就對了。
還有許多同修常常給我寫信,他們想建道場、建彌陀村,這是好事情。可是佛弟子最重要的是持戒,戒要是沒有了,佛就沒有了。儒家講守禮,禮沒有了,儒就沒有了。這個一定要懂得,決定要持戒。持戒的意義我說得很多,用現代話來講,持戒就是守法,佛教導我們的方法要遵守。佛在《梵網經》裡面跟我們講了兩句話,第一個「不作國賊」,就是我們中國人常說的不做漢奸。絕不做傷害自己國家的事情,絕不可以做傷害社會的事情。社會要祥和,人與人之間要和睦相處,不和我們要調解,決定不可以說這和睦的團體,在當中分化、挑撥離間,這個罪重。我們前面講過這是「兩舌」,果報在拔舌地獄。幹這些事情的人,表面上講他是佛教徒,實際上他對於佛教不懂,因果報應的事情他不相信,他才敢做。如果你真的明白了,你真的相信因果報應絲毫不爽,起心動念自己會約束,決定不敢為非作歹。
好好的利用這一生短短的時間,修自己前途光明的大道。我來生比這一生殊勝,至少也要殊勝十倍以上,我這一生才沒有白過。遇到淨宗法門不能夠往生淨土,那叫冤枉;真正往生淨土,比這一生超越億萬倍都不止。我們要幹這個事情,幹這個事情決定要遵守佛的教誨。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自己在這一生當中要修到上善,我們才有資格加入極樂世界的俱樂部,那些是上善之人。我們念佛念得再好,信願行都具足,如果心行不善,不能往生。
經典、古大德,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心淨則佛土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第一個條件,心淨、清淨,清淨就是純善。所以別人毀謗我們,我們合掌「阿彌陀佛」,我們感激他。為什麼?他替我消災。他造罪業替我消災,我怎麼能不感謝他?我怎麼可以埋怨他?我要是埋怨他,我的過失就重了。人家冒著墮三惡道的危險來給我們消災、消業障,我怎麼能不感激?我以我修積的功德迴向給他,出自於真誠心。明理的人才會做,才能做得到,不明理的人有怨恨心不行。有怨恨心是三惡道的業因,慈悲心是佛菩薩的業因。要把貪瞋痴轉成大慈大悲,要把貪瞋痴轉變成真實智慧,我們這一生才真正得度,真正有把握,一絲毫懷疑都沒有,前途一片金色光明。
净空法师法语:口为祸福之门,现在人谁懂得这个?
1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乱世,不是一个承平的时代,灾难很多,众生苦难很多,从前历史上所看不到的,经上讲五浊恶世,真正是浊恶到极处。
2 浊就是心不清净,心地被污染;恶,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不善。佛法里面所讲的,身造杀盗淫,口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意贪瞋痴,我们看看今天众生所作所为,确确实实是十恶业。
3 你要是不造杀盗淫,大家都会觉得你这人很怪,你看这是什么年头、什么心、什么世界!大家都在造口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也是习以为常。
4 所以佛在《无量寿经》上,三业里头,把口业摆在第一,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这是因为口业最容易犯。
5 身业,杀盗淫,缘不具足,还没那么容易造!口业最容易造,众生有意无意都在那里造,非常可怕!自己不知不觉在造这些罪业,并不知道后果的严重。
6 口业是四种大恶,第一个是妄语。妄语是说话不诚实,存心欺骗众生。这个世间可悲,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现在这个社会说实话的人不多,风气所至,现在连儿童都学会了,这怎么得了!
7 第二个是两舌。两舌是什么?挑拨是非,一天到晚,张家长,李家短,批评别人,那就是两舌。
8 古人常常教我们,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古人这两句话使我们想到:聊天讲人是非,从前社会上这种情形大概也不少。现在这个社会更不必说了!怎样看得出来?现在人爱说话,随便说话,说话不负责任。
9 说话不负责任,挑拨是非,小是挑拨两个人,大的往往挑拨两个国家。两个国家不和,就会发动战争,所以这个两舌之恶是非常非常的严重,果报在阿鼻地狱。
10 第三是恶口。恶口是说话粗鲁,说的话很难听,有意无意刺伤别人的心。有些我们平常所讲开玩笑的那些话,也能够包括在恶口里头。
11 开玩笑的话,在佛法里面讲戏论,说的人无心,听的人有意,往往结成冤家对头,所以,玩笑也不能随便开,至亲好友也不能过分,避免结冤仇。
12 古人讲,口为祸福之门,那就是说,言语,善言、柔语给你带来幸福;恶口、两舌,给你带来凶灾。口为祸福之门,现在人谁懂得这个?
13 第四是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诱惑别人造作不善,这个在现代的社会非常普遍。
14 你们看看现代所讲的艺术,它表演的内容是什么?歌舞是什么?戏剧是什么?音乐是什么?几乎全是绮语。表演的内容都是色情暴力、杀盗淫妄,社会天天在教导,大家的身心怎么会安定,怎么会清净?
15 我们今天看这个世间的人,身心不清净,环境也不清净。中国人讲和平安乐,我们身心清净,能够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跟大自然和睦相处,心就平了。心平你才能得安,你才会有安全感。
16 身心安稳才有乐,修行人讲才有定。身心没有安全感,世间人哪有乐?修行人怎么能得定?为什么我们得不到和平安乐?这个口的四过是根源。
17 我们要真正得到和平安乐,和平安乐的真正第一个因素是言善。口业要善,决定没有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社会才会安定。
18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我们自己说几句假话、骗骗人,给人开开玩笑没有关系,给你说真话,这个关系很大!为什么?言语不谨慎,言语不当,很容易引起误会、与人结冤仇,更严重的,会给这个世界带来灾难。 
谢谢来访!欢迎经常到阳光师姐的清净之疆访问交流:
您还可以在谷歌或百度中输入“阳光师姐”,就可以进入本空间了。
阳光师姐的清净之疆
/%D1%F4%B9%E2%CA%A6%BD%E3/home天祥菩提精舍
心血整理推荐:数几十种修法窍诀及心得汇集精华帖,不收藏你的损失太大了
/%B0%A2%B1%C8%BC%D7%B5%B1%B8%C2/blog/item/68b1aac8119e8.html
UID12637在线时间121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1208
和敬同修, 积分 12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2 积分
在线时间121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1208
南无阿弥陀佛
静老说的话(2011).pdf
最贴切人心生活的一本佛书. 文字相虽浅,法意却深亦稳当。希望有因缘接触到此书的人,都能得到利益。
Powered by
X2.5 Design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寒假的一件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