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难的治的病,是什么病难治?

尖锐湿疣症状_尖锐湿疣早期症状表现_无锡健康门户网
  尖锐湿疣不仅传染性强,而且非常容易复发,绝大多数患者在此病的治疗后有再次复发,这给患者朋友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很多人想了解尖锐湿疣的症状复发的问题,下面我们来... &&
  尖锐湿疣复发后的症状有什么呢?尖锐湿疣不仅传染性强,而且非常容易复发.绝大多数患者在此病的治疗后有再次复发,这给患者朋友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尖锐湿疣复发后... &&
尖锐湿疣复发征兆?由于尖锐湿疣疾病是一种非常容易复发的疾病,所以我们在面对这种疾病的时候就应该做好这种疾病的复发的预防工作,尖锐湿疣复发的原因是什么?但是目前很... &&
尖锐湿疣复发的征兆?尖锐湿疣这种疾病非常是容易经常会发现反复发作的,但是就像其他的疾病一样,尖锐湿疣在反复发作之前会有一些症状表现出来,人们在明白这些反复发作的症... &&
尖锐湿疣复发是什么样?尖锐湿疣这种疾病是很容易复发的,也是很难治疗的疾病,及早的治疗对于这种疾病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很多患者在治疗后,会复发的状况是不了解的,这里就... &&
尖锐湿疣的复发征兆?尖锐湿疣这种不好治的性病在发现后人们必须要第一时间去医治,只有通过医治病人的健康方能得到保护,所以这对人们的健康是极有益处的,尖锐湿疣这种病会... &&
肛周尖锐湿疣复发症状是什么?当下尖锐湿疣成了平时常见的一种疾病,那是因为尖锐湿疣这种疾病的传染性非常强,导致得了尖锐湿疣的人患得了尖锐湿疣的人更多。尤其是肛门尖锐... &&
尖锐湿疣复发什么样子?一般情况下如果尖锐湿疣复发了,临床长期观察发现,一般都在原发地方,也有在其他地方的,是否复发了,只要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一看就知道,如果怀疑... &&
尖锐湿疣复发症状?尖锐湿疣这种疾病是很容易复发的,也是很难治疗的疾病,及早的治疗对于这种疾病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很多患者在治疗后,会复发的状况是不了解的,这里就来简... &&
尖锐湿疣复发会痒?谈到尖锐湿疣人们总是很无奈,它是能够被指好的但是只要没注意它就会再次找上你的。很多疾病都会有明显的症状,尖锐湿疣的症状有时用显微镜才能够看到。... &&
尖锐湿疣复发都有什么症状?我们知道患上尖锐湿疣后,很多患者饱受这种疾病的折磨,尖锐湿疣是一种常见的性病,为此,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身心健康。那么,尖锐湿疣复发... &&
  尖锐湿疣的典型症状,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一样也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尖锐湿疣主要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起。尖锐湿疣不及时治疗的话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一系列的危... &&
  男性尖锐湿疣主要有哪些症状?尖锐湿疣一种比较常见的性病,它的传播能力是非常强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认清其症状并实施一定的措施。那么男性尖锐湿疣主要有哪些症状呢?... &&
  尖锐湿疣的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呢?尖锐湿疣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表现,医生也会根据这些症状来进行相应的治疗。那么尖锐湿疣的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 &&
  尖锐湿疣的症状表现在哪些方面?尖锐湿疣的症状在初期是不明显的,患者很容易疏忽这些症状,导致病情的加重。那么尖锐湿疣的症状表现在哪些方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页次:1/49&每页15&总数734&&&&首页&&上一页&&&&&&&&转到:第 1 页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第 5 页第 6 页第 7 页第 8 页第 9 页第 10 页第 11 页第 12 页第 13 页第 14 页第 15 页第 16 页第 17 页第 18 页第 19 页第 20 页第 21 页第 22 页第 23 页第 24 页第 25 页第 26 页第 27 页第 28 页第 29 页第 30 页第 31 页第 32 页第 33 页第 34 页第 35 页第 36 页第 37 页第 38 页第 39 页第 40 页第 41 页第 42 页第 43 页第 44 页第 45 页第 46 页第 47 页第 48 页第 49 页
尖锐湿疣防复发的药物?在治疗疾病的问题上,很多患者一般会采用简单方便的药物治疗。尖锐湿疣是什么原
日常生活中,人们由于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发现病情时已经为时已晚。治疗尖锐湿疣医院专家指
专家在线咨询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邪恶,是最难治的疾病
名学者甚至发表评论说,应多建学校少建监狱。这名学者认为学校可“改造”赵力宝。这是一种非常天真的想法,这个男孩能如此轻易地做出如此邪恶的举动,邪恶的种子在他心里早已生根发芽,甚至已长成邪恶的参天大树,已很难被改造了。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英国的案例,那两名10余岁的少年,在最完善的机构经最好的专家治疗10多年后,仍然未“改造成功”。一所学校,又如何能完成这么伟大的任务呢?
小标题:
赵力宝之所以杀害那个女孩的母亲,是因为他爸爸嫌她老来讨赔偿费,于是对儿子说,有本事你把她杀了啊。
从他父亲的这个细节可断定,赵力宝的“情绪残疾”已极其严重了,要改造他的“情绪残疾”,其难度和要治好欣克利的花痴妄想有一比。
赵力宝是13岁的孩子,欣克利是对自己的嫉妒妄想失去自知力的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减免他们的刑事责任,是对他们的公正。
但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也必须给受害者和其他可能的受害者一个公正。把赵力宝放到普通的学校,对其他孩子和老师而言,是极大的不公正。把没有被彻底治好的欣克利放出精神病院,则是对里根家人和社会的极大的不公正。
我们应该学习英国和美国,像赵力宝这样的未成年人,可以不必负担刑事责任,但他们必须接受改造,而且在未被证明已没有危险性之前,不能把他们放到正常社会中去。
具体到邱兴华一案上,既然性质类似的上海奥迪撞伤人案和昆明政协司机撞死人案的肇事者都获得了司法鉴定资格,那么邱兴华也当获得这一资格,否则就是严重的不公正。
并且,假若邱兴华被鉴定为重型精神疾病患者,那么他也应和上海奥迪案及昆明车案的肇事者一样,被减免刑事责任。
但之后,邱兴华也罢,上海奥迪案司机也罢,昆明车案的林清旗也罢,以及其他所有的“情绪残疾”者也罢,都应该被强制治疗并限制人身自由,直到被确认已被治疗好或改造好为止。
一些匪夷所思的案件发生后,本报曾做过细致的心理分析。不过,这些文章的目的都是为了理解肇事者为什么会肇事,而绝不是为了倡导天真的原谅。
8日,邱兴华杀人案进行了二审,二审结果将在近日宣布,他是否会获得司法鉴定资格已成全国瞩目的焦点。
上海奥迪司机撞人案、昆明政协领导司机撞死人案等案例与邱兴华案类似的当事人已获得司法鉴定,并在鉴定为精神病人后被减免刑事责任。从法律的公平角度上看,邱兴华也当获得司法鉴定的资格,假若被鉴定为精神病人,也当被减免刑事责任。
不过,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减免刑事责任只应是开始,而不该是结束。所有曾严重伤害其他人的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他们可被减免刑事责任,但他们必须被限制人身自由,以防止他们继续严重伤害其他人。
真正的公平性,即要保障肇事的精神疾病患者的权利,也要保障被伤害者的权利,同时还要保障其他人的权利。
名学者甚至发表评论说,应多建学校少建监狱。这名学者认为学校可“改造”赵力宝。这是一种非常天真的想法,这个男孩能如此轻易地做出如此邪恶的举动,邪恶的种子在他心里早已生根发芽,甚至已长成邪恶的参天大树,已很难被改造了。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英国的案例,那两名10余岁的少年,在最完善的机构经最好的专家治疗10多年后,仍然未“改造成功”。一所学校,又如何能完成这么伟大的任务呢?
小标题:
赵力宝之所以杀害那个女孩的母亲,是因为他爸爸嫌她老来讨赔偿费,于是对儿子说,有本事你把她杀了啊。
从他父亲的这个细节可断定,赵力宝的“情绪残疾”已极其严重了,要改造他的“情绪残疾”,其难度和要治好欣克利的花痴妄想有一比。
赵力宝是13岁的孩子,欣克利是对自己的嫉妒妄想失去自知力的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减免他们的刑事责任,是对他们的公正。
但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也必须给受害者和其他可能的受害者一个公正。把赵力宝放到普通的学校,对其他孩子和老师而言,是极大的不公正。把没有被彻底治好的欣克利放出精神病院,则是对里根家人和社会的极大的不公正。
我们应该学习英国和美国,像赵力宝这样的未成年人,可以不必负担刑事责任,但他们必须接受改造,而且在未被证明已没有危险性之前,不能把他们放到正常社会中去。
具体到邱兴华一案上,既然性质类似的上海奥迪撞伤人案和昆明政协司机撞死人案的肇事者都获得了司法鉴定资格,那么邱兴华也当获得这一资格,否则就是严重的不公正。
并且,假若邱兴华被鉴定为重型精神疾病患者,那么他也应和上海奥迪案及昆明车案的肇事者一样,被减免刑事责任。
但之后,邱兴华也罢,上海奥迪案司机也罢,昆明车案的林清旗也罢,以及其他所有的“情绪残疾”者也罢,都应该被强制治疗并限制人身自由,直到被确认已被治疗好或改造好为止。
一些匪夷所思的案件发生后,本报曾做过细致的心理分析。不过,这些文章的目的都是为了理解肇事者为什么会肇事,而绝不是为了倡导天真的原谅。
小标题:
精神疾病患者被减免刑事责任,现代社会的这一法律惯例可回溯到1843的英国。当年颁布的《麦克劳顿条例》称,如被告可被诊断,在实施伤害时,因精神受到了伤害、理智不健全,从而不知自己正在实施的行为的性质和理由,或简单而言,不知道自己的行为错在什么地方,那么,可以被适当减免刑事责任。
但也恰恰是英国,现在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严格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即一旦精神病人严重伤害了其他人或社会,那么其处理分两步走:一,法律上继续延续《麦克劳顿条例》的精神,减免其刑事责任;二,将其送精神病院或其他相关机构,严格限制其活动范围,并对其进行强制治疗,在其未被治疗好之前,不得获得行动自由。
并且,这一举措不仅针对精神疾病患者,也扩展到了少年犯身上。那些犯下重大罪行的少年犯,在被相应减免刑事责任之后,也会被送进相关的机构,进行强制性的心理治疗,并被严格限制人身自由,必须在确认他们成长为正常人之后才获得相应的人身自由。
譬如,两名10余岁的男孩,杀害了邻居的一个小女孩,施暴过程非常惨无人道,从而震惊全英国。这两个男孩,最终被减免刑事责任,但他们被关在一个机构,接受强制治疗和严密的监督。结果,成长为20多岁的成年人后,这两个男孩仍一直被关在这个机构,没获得多少人身自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现代英国的这种处理方式不难理解,因为太多的犯有重大罪行的精神疾病患者,和太多的犯下重大罪行的少年一样,是极其难以被矫治的。如果获得自由的前提是彻底被治好,并成为一个有良知、自制力和自省能力的正常人,那么很多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和犯下重大罪行的少年犯将注定会在精神病院等机构被关一辈子。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曾做过多年的精神科医生,他说自己没见过几个这类病人被治好。我就这一问题询问过多名有精神科背景的心理医生,他们都承认偏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是极难治好的。
上海奥迪司机撞伤人案经司法鉴定是被迫害妄想,另还有嫉妒妄想。按照这一诊断,他也是典型的偏执妄想型疾病患者。根据媒体报道,邱兴华主要是嫉妒妄想,即无端妄想妻子不忠于他,还妄想道观主持熊万成非礼妻子,并因而残忍杀害10人,此外他也有被迫害妄想,且还有明显的幻觉,据此可被认为是典型的偏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患者。
因为他们的妄想极难消除,一旦他们有伤害其他人的前科,那么他们就有极大可能继续伤害其他人,所以在他们被治好之前,人身自由必须被严格限制。减免刑事责任是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公正,那么严格限制其人身自由,则是对被伤害者和其他人的公正。
所谓的“武疯子”,其实很多人就是妄想症患者,而且多是被迫害妄想,他们常无端妄想别人要害他,所以他要“反抗”。因为他们妄想的内容特点,他们对周围人非常危险,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严格限制有前科的“武疯子”的人身自由,并给予其充分治疗。
但必须强调,他们很难被治好。所以,前一段时间,一家医院给一名“武疯子”治疗两周后,就将其放出,并抱怨说社会没有做好接纳他的准备,这种做法不过是做秀罢了。如果两周就能把“武疯子”的危险性消除,那么这家医院的医生不止是神医,而是神仙了。
小标题:
英国的《麦克劳顿条例》的推出,以及其后全世界对犯下重案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宽容,被认为是人性的回归。
不过,这种回归,以及后来的对罪犯惩罚越来越轻的趋势,带有着一种强烈的天真,这种天真认为,我们可以把罪犯改造成正常人。由此,美国的法律曾形成一个惯例,即如果认定某罪犯有严重的“情绪残疾”,就可以适度减免其刑事责任。
为什么称这是一种天真呢?
因为,邪恶本身就是一种疾病,邪恶者多是此前的邪恶者的受害者,一个曾得到充分的爱的人,是很难沦为邪恶之徒的。从这个角度看,犯下残忍罪行的罪犯,几乎必然具备“情绪残疾”。
那些因为算计、因为要谋取某种显然利益而严重伤害他人的罪犯,“情绪残疾”要轻一些,而那些被情绪驱使、失去控制地严重伤害他人的罪犯,一定有非常严重的“情绪残疾”。这些“损人不利己”的罪犯,绝大多数都符合“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的规律。
二战后,美国曾有数十年时间,因为心理学家精湛的心理分析,陪审团们对无数有明显的“情绪残疾”的罪犯洒下了同情的泪水。通过心理分析,心理学家让陪审团和大众看到,许许多多的罪犯,有过非常可怜的童年。结果,陪审团们在一定程度上“宽恕”了这些曾经的受害者。
看到“可恨之人的可怜之处”,于是减免他们的刑事责任,这仿佛是对犯下恶行的人的一种公正,但是,这是对被伤害者的严重不公正,也是对公众的严重不公正。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未必能挽救这些曾经的受害者和现在的施害者。一个因为经济利益严重伤害他人的正常人,倒是可以很轻松地被改造。但是,一个因为情绪激动而杀人的“情绪残疾者”,恰恰是最难被改造的。
今年3月,黑龙江省的一个13岁男孩赵力宝,先是强奸一个14岁女孩,接着又在老爹的气话驱使下杀害了这个女孩的母亲,但因为年龄小,结果未获任何刑事责任。不仅如此,他还生活在正常环境下,未失去任何人身自由。
这是以上逻辑的极其荒诞的演化。事情发生后,国内一知
小标题:
法律上减免刑事责任,心理上强制接受治疗,英国的这一双重做法在美国也有体现。
8日,邱兴华杀人案进行了二审,二审结果将在近日宣布,他是否会获得司法鉴定资格已成全国瞩目的焦点。
上海奥迪司机撞人案、昆明政协领导司机撞死人案等案例与邱兴华案类似的当事人已获得司法鉴定,并在鉴定为精神病人后被减免刑事责任。从法律的公平角度上看,邱兴华也当获得司法鉴定的资格,假若被鉴定为精神病人,也当被减免刑事责任。
不过,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减免刑事责任只应是开始,而不该是结束。所有曾严重伤害其他人的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他们可被减免刑事责任,但他们必须被限制人身自由,以防止他们继续严重伤害其他人。
真正的公平性,即要保障肇事的精神疾病患者的权利,也要保障被伤害者的权利,同时还要保障其他人的权利。
小标题:
精神疾病患者被减免刑事责任,现代社会的这一法律惯例可回溯到1843的英国。当年颁布的《麦克劳顿条例》称,如被告可被诊断,在实施伤害时,因精神受到了伤害、理智不健全,从而不知自己正在实施的行为的性质和理由,或简单而言,不知道自己的行为错在什么地方,那么,可以被适当减免刑事责任。
但也恰恰是英国,现在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严格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即一旦精神病人严重伤害了其他人或社会,那么其处理分两步走:一,法律上继续延续《麦克劳顿条例》的精神,减免其刑事责任;二,将其送精神病院或其他相关机构,严格限制其活动范围,并对其进行强制治疗,在其未被治疗好之前,不得获得行动自由。
并且,这一举措不仅针对精神疾病患者,也扩展到了少年犯身上。那些犯下重大罪行的少年犯,在被相应减免刑事责任之后,也会被送进相关的机构,进行强制性的心理治疗,并被严格限制人身自由,必须在确认他们成长为正常人之后才获得相应的人身自由。
譬如,两名10余岁的男孩,杀害了邻居的一个小女孩,施暴过程非常惨无人道,从而震惊全英国。这两个男孩,最终被减免刑事责任,但他们被关在一个机构,接受强制治疗和严密的监督。结果,成长为20多岁的成年人后,这两个男孩仍一直被关在这个机构,没获得多少人身自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现代英国的这种处理方式不难理解,因为太多的犯有重大罪行的精神疾病患者,和太多的犯下重大罪行的少年一样,是极其难以被矫治的。如果获得自由的前提是彻底被治好,并成为一个有良知、自制力和自省能力的正常人,那么很多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和犯下重大罪行的少年犯将注定会在精神病院等机构被关一辈子。
小标题:
法律上减免刑事责任,心理上强制接受治疗,英国的这一双重做法在美国也有体现。
譬如,曾刺杀美国总统里根的欣克利,他被诊断为重型精神疾病,最终免于刑事责任,但同时规定,他必须被送进精神病院接受强制治疗。他是1981年刺杀里根未遂的&#年结案,此后他在精神病院一关就是23年,直到日才获得有限自由,可回家3~4天探望父母,并且其活动范围也被严格限制,他的父母必须每天都给医院打一次电话,通报欣克利的活动情况。
欣克利获得自由的程度,一样是和治疗效果挂钩的,他23年后只获得了这么一点点自由,正是因为他的精神疾病仍然没有获得多少好转。
这是由他所患的疾病所决定的。欣克利患的是偏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是“花痴妄想”,即妄想自己与著名影片《沉默的羔羊》中扮演女主角的朱迪•福斯特有亲密关系,而偏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其特点就是极难被治好。北京大学
譬如,曾刺杀美国总统里根的欣克利,他被诊断为重型精神疾病,最终免于刑事责任,但同时规定,他必须被送进精神病院接受强制治疗。他是1981年刺杀里根未遂的&#年结案,此后他在精神病院一关就是23年,直到日才获得有限自由,可回家3~4天探望父母,并且其活动范围也被严格限制,他的父母必须每天都给医院打一次电话,通报欣克利的活动情况。
欣克利获得自由的程度,一样是和治疗效果挂钩的,他23年后只获得了这么一点点自由,正是因为他的精神疾病仍然没有获得多少好转。
这是由他所患的疾病所决定的。欣克利患的是偏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是“花痴妄想”,即妄想自己与著名影片《沉默的羔羊》中扮演女主角的朱迪•福斯特有亲密关系,而偏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其特点就是极难被治好。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曾做过多年的精神科医生,他说自己没见过几个这类病人被治好。我就这一问题询问过多名有精神科背景的心理医生,他们都承认偏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是极难治好的。
上海奥迪司机撞伤人案经司法鉴定是被迫害妄想,另还有嫉妒妄想。按照这一诊断,他也是典型的偏执妄想型疾病患者。根据媒体报道,邱兴华主要是嫉妒妄想,即无端妄想妻子不忠于他,还妄想道观主持熊万成非礼妻子,并因而残忍杀害10人,此外他也有被迫害妄想,且还有明显的幻觉,据此可被认为是典型的偏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患者。
因为他们的妄想极难消除,一旦他们有伤害其他人的前科,那么他们就有极大可能继续伤害其他人,所以在他们被治好之前,人身自由必须被严格限制。减免刑事责任是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公正,那么严格限制其人身自由,则是对被伤害者和其他人的公正。
所谓的“武疯子”,其实很多人就是妄想症患者,而且多是被迫害妄想,他们常无端妄想别人要害他,所以他要“反抗”。因为他们妄想的内容特点,他们对周围人非常危险,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严格限制有前科的“武疯子”的人身自由,并给予其充分治疗。
8日,邱兴华杀人案进行了二审,二审结果将在近日宣布,他是否会获得司法鉴定资格已成全国瞩目的焦点。
上海奥迪司机撞人案、昆明政协领导司机撞死人案等案例与邱兴华案类似的当事人已获得司法鉴定,并在鉴定为精神病人后被减免刑事责任。从法律的公平角度上看,邱兴华也当获得司法鉴定的资格,假若被鉴定为精神病人,也当被减免刑事责任。
不过,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减免刑事责任只应是开始,而不该是结束。所有曾严重伤害其他人的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他们可被减免刑事责任,但他们必须被限制人身自由,以防止他们继续严重伤害其他人。
真正的公平性,即要保障肇事的精神疾病患者的权利,也要保障被伤害者的权利,同时还要保障其他人的权利。
小标题:
精神疾病患者被减免刑事责任,现代社会的这一法律惯例可回溯到1843的英国。当年颁布的《麦克劳顿条例》称,如被告可被诊断,在实施伤害时,因精神受到了伤害、理智不健全,从而不知自己正在实施的行为的性质和理由,或简单而言,不知道自己的行为错在什么地方,那么,可以被适当减免刑事责任。
但也恰恰是英国,现在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严格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即一旦精神病人严重伤害了其他人或社会,那么其处理分两步走:一,法律上继续延续《麦克劳顿条例》的精神,减免其刑事责任;二,将其送精神病院或其他相关机构,严格限制其活动范围,并对其进行强制治疗,在其未被治疗好之前,不得获得行动自由。
并且,这一举措不仅针对精神疾病患者,也扩展到了少年犯身上。那些犯下重大罪行的少年犯,在被相应减免刑事责任之后,也会被送进相关的机构,进行强制性的心理治疗,并被严格限制人身自由,必须在确认他们成长为正常人之后才获得相应的人身自由。
譬如,两名10余岁的男孩,杀害了邻居的一个小女孩,施暴过程非常惨无人道,从而震惊全英国。这两个男孩,最终被减免刑事责任,但他们被关在一个机构,接受强制治疗和严密的监督。结果,成长为20多岁的成年人后,这两个男孩仍一直被关在这个机构,没获得多少人身自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现代英国的这种处理方式不难理解,因为太多的犯有重大罪行的精神疾病患者,和太多的犯下重大罪行的少年一样,是极其难以被矫治的。如果获得自由的前提是彻底被治好,并成为一个有良知、自制力和自省能力的正常人,那么很多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和犯下重大罪行的少年犯将注定会在精神病院等机构被关一辈子。
小标题:
法律上减免刑事责任,心理上强制接受治疗,英国的这一双重做法在美国也有体现。
譬如,曾刺杀美国总统里根的欣克利,他被诊断为重型精神疾病,最终免于刑事责任,但同时规定,他必须被送进精神病院接受强制治疗。他是1981年刺杀里根未遂的&#年结案,此后他在精神病院一关就是23年,直到日才获得有限自由,可回家3~4天探望父母,并且其活动范围也被严格限制,他的父母必须每天都给医院打一次电话,通报欣克利的活动情况。
欣克利获得自由的程度,一样是和治疗效果挂钩的,他23年后只获得了这么一点点自由,正是因为他的精神疾病仍然没有获得多少好转。
这是由他所患的疾病所决定的。欣克利患的是偏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是“花痴妄想”,即妄想自己与著名影片《沉默的羔羊》中扮演女主角的朱迪•福斯特有亲密关系,而偏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其特点就是极难被治好。北京大学
但必须强调,他们很难被治好。所以,前一段时间,一家医院给一名“武疯子”治疗两周后,就将其放出,并抱怨说社会没有做好接纳他的准备,这种做法不过是做秀罢了。如果两周就能把“武疯子”的危险性消除,那么这家医院的医生不止是神医,而是神仙了。
小标题:
8日,邱兴华杀人案进行了二审,二审结果将在近日宣布,他是否会获得司法鉴定资格已成全国瞩目的焦点。
上海奥迪司机撞人案、昆明政协领导司机撞死人案等案例与邱兴华案类似的当事人已获得司法鉴定,并在鉴定为精神病人后被减免刑事责任。从法律的公平角度上看,邱兴华也当获得司法鉴定的资格,假若被鉴定为精神病人,也当被减免刑事责任。
不过,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减免刑事责任只应是开始,而不该是结束。所有曾严重伤害其他人的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他们可被减免刑事责任,但他们必须被限制人身自由,以防止他们继续严重伤害其他人。
真正的公平性,即要保障肇事的精神疾病患者的权利,也要保障被伤害者的权利,同时还要保障其他人的权利。
小标题:
精神疾病患者被减免刑事责任,现代社会的这一法律惯例可回溯到1843的英国。当年颁布的《麦克劳顿条例》称,如被告可被诊断,在实施伤害时,因精神受到了伤害、理智不健全,从而不知自己正在实施的行为的性质和理由,或简单而言,不知道自己的行为错在什么地方,那么,可以被适当减免刑事责任。
但也恰恰是英国,现在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严格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即一旦精神病人严重伤害了其他人或社会,那么其处理分两步走:一,法律上继续延续《麦克劳顿条例》的精神,减免其刑事责任;二,将其送精神病院或其他相关机构,严格限制其活动范围,并对其进行强制治疗,在其未被治疗好之前,不得获得行动自由。
并且,这一举措不仅针对精神疾病患者,也扩展到了少年犯身上。那些犯下重大罪行的少年犯,在被相应减免刑事责任之后,也会被送进相关的机构,进行强制性的心理治疗,并被严格限制人身自由,必须在确认他们成长为正常人之后才获得相应的人身自由。
譬如,两名10余岁的男孩,杀害了邻居的一个小女孩,施暴过程非常惨无人道,从而震惊全英国。这两个男孩,最终被减免刑事责任,但他们被关在一个机构,接受强制治疗和严密的监督。结果,成长为20多岁的成年人后,这两个男孩仍一直被关在这个机构,没获得多少人身自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现代英国的这种处理方式不难理解,因为太多的犯有重大罪行的精神疾病患者,和太多的犯下重大罪行的少年一样,是极其难以被矫治的。如果获得自由的前提是彻底被治好,并成为一个有良知、自制力和自省能力的正常人,那么很多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和犯下重大罪行的少年犯将注定会在精神病院等机构被关一辈子。
小标题:
法律上减免刑事责任,心理上强制接受治疗,英国的这一双重做法在美国也有体现。
譬如,曾刺杀美国总统里根的欣克利,他被诊断为重型精神疾病,最终免于刑事责任,但同时规定,他必须被送进精神病院接受强制治疗。他是1981年刺杀里根未遂的&#年结案,此后他在精神病院一关就是23年,直到日才获得有限自由,可回家3~4天探望父母,并且其活动范围也被严格限制,他的父母必须每天都给医院打一次电话,通报欣克利的活动情况。
欣克利获得自由的程度,一样是和治疗效果挂钩的,他23年后只获得了这么一点点自由,正是因为他的精神疾病仍然没有获得多少好转。
这是由他所患的疾病所决定的。欣克利患的是偏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是“花痴妄想”,即妄想自己与著名影片《沉默的羔羊》中扮演女主角的朱迪•福斯特有亲密关系,而偏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其特点就是极难被治好。北京大学
英国的《麦克劳顿条例》的推出,以及其后全世界对犯下重案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宽容,被认为是人性的回归。
不过,这种回归,以及后来的对罪犯惩罚越来越轻的趋势,带有着一种强烈的天真,这种天真认为,我们可以把罪犯改造成正常人。由此,美国的法律曾形成一个惯例,即如果认定某罪犯有严重的“情绪残疾”,就可以适度减免其刑事责任。
为什么称这是一种天真呢?名学者甚至发表评论说,应多建学校少建监狱。这名学者认为学校可“改造”赵力宝。这是一种非常天真的想法,这个男孩能如此轻易地做出如此邪恶的举动,邪恶的种子在他心里早已生根发芽,甚至已长成邪恶的参天大树,已很难被改造了。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英国的案例,那两名10余岁的少年,在最完善的机构经最好的专家治疗10多年后,仍然未“改造成功”。一所学校,又如何能完成这么伟大的任务呢?
小标题:
赵力宝之所以杀害那个女孩的母亲,是因为他爸爸嫌她老来讨赔偿费,于是对儿子说,有本事你把她杀了啊。
从他父亲的这个细节可断定,赵力宝的“情绪残疾”已极其严重了,要改造他的“情绪残疾”,其难度和要治好欣克利的花痴妄想有一比。
赵力宝是13岁的孩子,欣克利是对自己的嫉妒妄想失去自知力的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减免他们的刑事责任,是对他们的公正。
但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也必须给受害者和其他可能的受害者一个公正。把赵力宝放到普通的学校,对其他孩子和老师而言,是极大的不公正。把没有被彻底治好的欣克利放出精神病院,则是对里根家人和社会的极大的不公正。
我们应该学习英国和美国,像赵力宝这样的未成年人,可以不必负担刑事责任,但他们必须接受改造,而且在未被证明已没有危险性之前,不能把他们放到正常社会中去。
具体到邱兴华一案上,既然性质类似的上海奥迪撞伤人案和昆明政协司机撞死人案的肇事者都获得了司法鉴定资格,那么邱兴华也当获得这一资格,否则就是严重的不公正。
并且,假若邱兴华被鉴定为重型精神疾病患者,那么他也应和上海奥迪案及昆明车案的肇事者一样,被减免刑事责任。
但之后,邱兴华也罢,上海奥迪案司机也罢,昆明车案的林清旗也罢,以及其他所有的“情绪残疾”者也罢,都应该被强制治疗并限制人身自由,直到被确认已被治疗好或改造好为止。
一些匪夷所思的案件发生后,本报曾做过细致的心理分析。不过,这些文章的目的都是为了理解肇事者为什么会肇事,而绝不是为了倡导天真的原谅。
因为,邪恶本身就是一种疾病,邪恶者多是此前的邪恶者的受害者,一个曾得到充分的爱的人,是很难沦为邪恶之徒的。从这个角度看,犯下残忍罪行的罪犯,几乎必然具备“情绪残疾”。
那些因为算计、因为要谋取某种显然利益而严重伤害他人的罪犯,“情绪残疾”要轻一些,而那些被情绪驱使、失去控制地严重伤害他人的罪犯,一定有非常严重的“情绪残疾”。这些“损人不利己”的罪犯,绝大多数都符合“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的规律。
二战后,美国曾有数十年时间,因为心理学家精湛的心理分析,陪审团们对无数有明显的“情绪残疾”的罪犯洒下了同情的泪水。通过心理分析,心理学家让陪审团和大众看到,许许多多的罪犯,有过非常可怜的童年。结果,陪审团们在一定程度上“宽恕”了这些曾经的受害者。名学者甚至发表评论说,应多建学校少建监狱。这名学者认为学校可“改造”赵力宝。这是一种非常天真的想法,这个男孩能如此轻易地做出如此邪恶的举动,邪恶的种子在他心里早已生根发芽,甚至已长成邪恶的参天大树,已很难被改造了。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英国的案例,那两名10余岁的少年,在最完善的机构经最好的专家治疗10多年后,仍然未“改造成功”。一所学校,又如何能完成这么伟大的任务呢?
小标题:
赵力宝之所以杀害那个女孩的母亲,是因为他爸爸嫌她老来讨赔偿费,于是对儿子说,有本事你把她杀了啊。
从他父亲的这个细节可断定,赵力宝的“情绪残疾”已极其严重了,要改造他的“情绪残疾”,其难度和要治好欣克利的花痴妄想有一比。
赵力宝是13岁的孩子,欣克利是对自己的嫉妒妄想失去自知力的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减免他们的刑事责任,是对他们的公正。
但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也必须给受害者和其他可能的受害者一个公正。把赵力宝放到普通的学校,对其他孩子和老师而言,是极大的不公正。把没有被彻底治好的欣克利放出精神病院,则是对里根家人和社会的极大的不公正。
我们应该学习英国和美国,像赵力宝这样的未成年人,可以不必负担刑事责任,但他们必须接受改造,而且在未被证明已没有危险性之前,不能把他们放到正常社会中去。
具体到邱兴华一案上,既然性质类似的上海奥迪撞伤人案和昆明政协司机撞死人案的肇事者都获得了司法鉴定资格,那么邱兴华也当获得这一资格,否则就是严重的不公正。
并且,假若邱兴华被鉴定为重型精神疾病患者,那么他也应和上海奥迪案及昆明车案的肇事者一样,被减免刑事责任。
但之后,邱兴华也罢,上海奥迪案司机也罢,昆明车案的林清旗也罢,以及其他所有的“情绪残疾”者也罢,都应该被强制治疗并限制人身自由,直到被确认已被治疗好或改造好为止。
一些匪夷所思的案件发生后,本报曾做过细致的心理分析。不过,这些文章的目的都是为了理解肇事者为什么会肇事,而绝不是为了倡导天真的原谅。
看到“可恨之人的可怜之处”,于是减免他们的刑事责任,这仿佛是对犯下恶行的人的一种公正,但是,这是对被伤害者的严重不公正,也是对公众的严重不公正。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未必能挽救这些曾经的受害者和现在的施害者。一个因为经济利益严重伤害他人的正常人,倒是可以很轻松地被改造。但是,一个因为情绪激动而杀人的“情绪残疾者”,恰恰是最难被改造的。
今年3月,黑龙江省的一个13岁男孩赵力宝,先是强奸一个14岁女孩,接着又在老爹的气话驱使下杀害了这个女孩的母亲,但因为年龄小,结果未获任何刑事责任。不仅如此,他还生活在正常环境下,未失去任何人身自由。
这是以上逻辑的极其荒诞的演化。事情发生后,国内一知名学者甚至发表评论说,应多建学校少建监狱。这名学者认为学校可“改造”赵力宝。这是一种非常天真的想法,这个男孩能如此轻易地做出如此邪恶的举动,邪恶的种子在他心里早已生根发芽,甚至已长成邪恶的参天大树,已很难被改造了。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英国的案例,那两名10余岁的少年,在最完善的机构经最好的专家治疗10多年后,仍然未“改造成功”。一所学校,又如何能完成这么伟大的任务呢?
8日,邱兴华杀人案进行了二审,二审结果将在近日宣布,他是否会获得司法鉴定资格已成全国瞩目的焦点。
上海奥迪司机撞人案、昆明政协领导司机撞死人案等案例与邱兴华案类似的当事人已获得司法鉴定,并在鉴定为精神病人后被减免刑事责任。从法律的公平角度上看,邱兴华也当获得司法鉴定的资格,假若被鉴定为精神病人,也当被减免刑事责任。
不过,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减免刑事责任只应是开始,而不该是结束。所有曾严重伤害其他人的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他们可被减免刑事责任,但他们必须被限制人身自由,以防止他们继续严重伤害其他人。
真正的公平性,即要保障肇事的精神疾病患者的权利,也要保障被伤害者的权利,同时还要保障其他人的权利。
小标题:
精神疾病患者被减免刑事责任,现代社会的这一法律惯例可回溯到1843的英国。当年颁布的《麦克劳顿条例》称,如被告可被诊断,在实施伤害时,因精神受到了伤害、理智不健全,从而不知自己正在实施的行为的性质和理由,或简单而言,不知道自己的行为错在什么地方,那么,可以被适当减免刑事责任。
但也恰恰是英国,现在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严格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即一旦精神病人严重伤害了其他人或社会,那么其处理分两步走:一,法律上继续延续《麦克劳顿条例》的精神,减免其刑事责任;二,将其送精神病院或其他相关机构,严格限制其活动范围,并对其进行强制治疗,在其未被治疗好之前,不得获得行动自由。
并且,这一举措不仅针对精神疾病患者,也扩展到了少年犯身上。那些犯下重大罪行的少年犯,在被相应减免刑事责任之后,也会被送进相关的机构,进行强制性的心理治疗,并被严格限制人身自由,必须在确认他们成长为正常人之后才获得相应的人身自由。
譬如,两名10余岁的男孩,杀害了邻居的一个小女孩,施暴过程非常惨无人道,从而震惊全英国。这两个男孩,最终被减免刑事责任,但他们被关在一个机构,接受强制治疗和严密的监督。结果,成长为20多岁的成年人后,这两个男孩仍一直被关在这个机构,没获得多少人身自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现代英国的这种处理方式不难理解,因为太多的犯有重大罪行的精神疾病患者,和太多的犯下重大罪行的少年一样,是极其难以被矫治的。如果获得自由的前提是彻底被治好,并成为一个有良知、自制力和自省能力的正常人,那么很多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和犯下重大罪行的少年犯将注定会在精神病院等机构被关一辈子。
小标题:
法律上减免刑事责任,心理上强制接受治疗,英国的这一双重做法在美国也有体现。
譬如,曾刺杀美国总统里根的欣克利,他被诊断为重型精神疾病,最终免于刑事责任,但同时规定,他必须被送进精神病院接受强制治疗。他是1981年刺杀里根未遂的&#年结案,此后他在精神病院一关就是23年,直到日才获得有限自由,可回家3~4天探望父母,并且其活动范围也被严格限制,他的父母必须每天都给医院打一次电话,通报欣克利的活动情况。
欣克利获得自由的程度,一样是和治疗效果挂钩的,他23年后只获得了这么一点点自由,正是因为他的精神疾病仍然没有获得多少好转。
这是由他所患的疾病所决定的。欣克利患的是偏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是“花痴妄想”,即妄想自己与著名影片《沉默的羔羊》中扮演女主角的朱迪•福斯特有亲密关系,而偏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其特点就是极难被治好。北京大学
小标题:
赵力宝之所以杀害那个女孩的母亲,是因为他爸爸嫌她老来讨赔偿费,于是对儿子说,有本事你把她杀了啊。
从他父亲的这个细节可断定,赵力宝的“情绪残疾”已极其严重了,要改造他的“情绪残疾”,其难度和要治好欣克利的花痴妄想有一比。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曾做过多年的精神科医生,他说自己没见过几个这类病人被治好。我就这一问题询问过多名有精神科背景的心理医生,他们都承认偏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是极难治好的。
上海奥迪司机撞伤人案经司法鉴定是被迫害妄想,另还有嫉妒妄想。按照这一诊断,他也是典型的偏执妄想型疾病患者。根据媒体报道,邱兴华主要是嫉妒妄想,即无端妄想妻子不忠于他,还妄想道观主持熊万成非礼妻子,并因而残忍杀害10人,此外他也有被迫害妄想,且还有明显的幻觉,据此可被认为是典型的偏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患者。
因为他们的妄想极难消除,一旦他们有伤害其他人的前科,那么他们就有极大可能继续伤害其他人,所以在他们被治好之前,人身自由必须被严格限制。减免刑事责任是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公正,那么严格限制其人身自由,则是对被伤害者和其他人的公正。
所谓的“武疯子”,其实很多人就是妄想症患者,而且多是被迫害妄想,他们常无端妄想别人要害他,所以他要“反抗”。因为他们妄想的内容特点,他们对周围人非常危险,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严格限制有前科的“武疯子”的人身自由,并给予其充分治疗。
但必须强调,他们很难被治好。所以,前一段时间,一家医院给一名“武疯子”治疗两周后,就将其放出,并抱怨说社会没有做好接纳他的准备,这种做法不过是做秀罢了。如果两周就能把“武疯子”的危险性消除,那么这家医院的医生不止是神医,而是神仙了。
小标题:
英国的《麦克劳顿条例》的推出,以及其后全世界对犯下重案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宽容,被认为是人性的回归。
不过,这种回归,以及后来的对罪犯惩罚越来越轻的趋势,带有着一种强烈的天真,这种天真认为,我们可以把罪犯改造成正常人。由此,美国的法律曾形成一个惯例,即如果认定某罪犯有严重的“情绪残疾”,就可以适度减免其刑事责任。
为什么称这是一种天真呢?
因为,邪恶本身就是一种疾病,邪恶者多是此前的邪恶者的受害者,一个曾得到充分的爱的人,是很难沦为邪恶之徒的。从这个角度看,犯下残忍罪行的罪犯,几乎必然具备“情绪残疾”。
那些因为算计、因为要谋取某种显然利益而严重伤害他人的罪犯,“情绪残疾”要轻一些,而那些被情绪驱使、失去控制地严重伤害他人的罪犯,一定有非常严重的“情绪残疾”。这些“损人不利己”的罪犯,绝大多数都符合“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的规律。
二战后,美国曾有数十年时间,因为心理学家精湛的心理分析,陪审团们对无数有明显的“情绪残疾”的罪犯洒下了同情的泪水。通过心理分析,心理学家让陪审团和大众看到,许许多多的罪犯,有过非常可怜的童年。结果,陪审团们在一定程度上“宽恕”了这些曾经的受害者。
看到“可恨之人的可怜之处”,于是减免他们的刑事责任,这仿佛是对犯下恶行的人的一种公正,但是,这是对被伤害者的严重不公正,也是对公众的严重不公正。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未必能挽救这些曾经的受害者和现在的施害者。一个因为经济利益严重伤害他人的正常人,倒是可以很轻松地被改造。但是,一个因为情绪激动而杀人的“情绪残疾者”,恰恰是最难被改造的。
今年3月,黑龙江省的一个13岁男孩赵力宝,先是强奸一个14岁女孩,接着又在老爹的气话驱使下杀害了这个女孩的母亲,但因为年龄小,结果未获任何刑事责任。不仅如此,他还生活在正常环境下,未失去任何人身自由。
这是以上逻辑的极其荒诞的演化。事情发生后,国内一知
赵力宝是13岁的孩子,欣克利是对自己的嫉妒妄想失去自知力的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减免他们的刑事责任,是对他们的公正。
但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也必须给受害者和其他可能的受害者一个公正。把赵力宝放到普通的学校,对其他孩子和老师而言,是极大的不公正。把没有被彻底治好的欣克利放出精神病院,则是对里根家人和社会的极大的不公正。
我们应该学习英国和美国,像赵力宝这样的未成年人,可以不必负担刑事责任,但他们必须接受改造,而且在未被证明已没有危险性之前,不能把他们放到正常社会中去。名学者甚至发表评论说,应多建学校少建监狱。这名学者认为学校可“改造”赵力宝。这是一种非常天真的想法,这个男孩能如此轻易地做出如此邪恶的举动,邪恶的种子在他心里早已生根发芽,甚至已长成邪恶的参天大树,已很难被改造了。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英国的案例,那两名10余岁的少年,在最完善的机构经最好的专家治疗10多年后,仍然未“改造成功”。一所学校,又如何能完成这么伟大的任务呢?
小标题:
赵力宝之所以杀害那个女孩的母亲,是因为他爸爸嫌她老来讨赔偿费,于是对儿子说,有本事你把她杀了啊。
从他父亲的这个细节可断定,赵力宝的“情绪残疾”已极其严重了,要改造他的“情绪残疾”,其难度和要治好欣克利的花痴妄想有一比。
赵力宝是13岁的孩子,欣克利是对自己的嫉妒妄想失去自知力的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减免他们的刑事责任,是对他们的公正。
但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也必须给受害者和其他可能的受害者一个公正。把赵力宝放到普通的学校,对其他孩子和老师而言,是极大的不公正。把没有被彻底治好的欣克利放出精神病院,则是对里根家人和社会的极大的不公正。
我们应该学习英国和美国,像赵力宝这样的未成年人,可以不必负担刑事责任,但他们必须接受改造,而且在未被证明已没有危险性之前,不能把他们放到正常社会中去。
具体到邱兴华一案上,既然性质类似的上海奥迪撞伤人案和昆明政协司机撞死人案的肇事者都获得了司法鉴定资格,那么邱兴华也当获得这一资格,否则就是严重的不公正。
并且,假若邱兴华被鉴定为重型精神疾病患者,那么他也应和上海奥迪案及昆明车案的肇事者一样,被减免刑事责任。
但之后,邱兴华也罢,上海奥迪案司机也罢,昆明车案的林清旗也罢,以及其他所有的“情绪残疾”者也罢,都应该被强制治疗并限制人身自由,直到被确认已被治疗好或改造好为止。
一些匪夷所思的案件发生后,本报曾做过细致的心理分析。不过,这些文章的目的都是为了理解肇事者为什么会肇事,而绝不是为了倡导天真的原谅。
具体到邱兴华一案上,既然性质类似的上海奥迪撞伤人案和昆明政协司机撞死人案的肇事者都获得了司法鉴定资格,那么邱兴华也当获得这一资格,否则就是严重的不公正。
并且,假若邱兴华被鉴定为重型精神疾病患者,那么他也应和上海奥迪案及昆明车案的肇事者一样,被减免刑事责任。
但之后,邱兴华也罢,上海奥迪案司机也罢,昆明车案的林清旗也罢,以及其他所有的“情绪残疾”者也罢,都应该被强制治疗并限制人身自由,直到被确认已被治疗好或改造好为止。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曾做过多年的精神科医生,他说自己没见过几个这类病人被治好。我就这一问题询问过多名有精神科背景的心理医生,他们都承认偏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是极难治好的。
上海奥迪司机撞伤人案经司法鉴定是被迫害妄想,另还有嫉妒妄想。按照这一诊断,他也是典型的偏执妄想型疾病患者。根据媒体报道,邱兴华主要是嫉妒妄想,即无端妄想妻子不忠于他,还妄想道观主持熊万成非礼妻子,并因而残忍杀害10人,此外他也有被迫害妄想,且还有明显的幻觉,据此可被认为是典型的偏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患者。
因为他们的妄想极难消除,一旦他们有伤害其他人的前科,那么他们就有极大可能继续伤害其他人,所以在他们被治好之前,人身自由必须被严格限制。减免刑事责任是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公正,那么严格限制其人身自由,则是对被伤害者和其他人的公正。
所谓的“武疯子”,其实很多人就是妄想症患者,而且多是被迫害妄想,他们常无端妄想别人要害他,所以他要“反抗”。因为他们妄想的内容特点,他们对周围人非常危险,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严格限制有前科的“武疯子”的人身自由,并给予其充分治疗。
但必须强调,他们很难被治好。所以,前一段时间,一家医院给一名“武疯子”治疗两周后,就将其放出,并抱怨说社会没有做好接纳他的准备,这种做法不过是做秀罢了。如果两周就能把“武疯子”的危险性消除,那么这家医院的医生不止是神医,而是神仙了。
小标题:
英国的《麦克劳顿条例》的推出,以及其后全世界对犯下重案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宽容,被认为是人性的回归。
不过,这种回归,以及后来的对罪犯惩罚越来越轻的趋势,带有着一种强烈的天真,这种天真认为,我们可以把罪犯改造成正常人。由此,美国的法律曾形成一个惯例,即如果认定某罪犯有严重的“情绪残疾”,就可以适度减免其刑事责任。
为什么称这是一种天真呢?
因为,邪恶本身就是一种疾病,邪恶者多是此前的邪恶者的受害者,一个曾得到充分的爱的人,是很难沦为邪恶之徒的。从这个角度看,犯下残忍罪行的罪犯,几乎必然具备“情绪残疾”。
那些因为算计、因为要谋取某种显然利益而严重伤害他人的罪犯,“情绪残疾”要轻一些,而那些被情绪驱使、失去控制地严重伤害他人的罪犯,一定有非常严重的“情绪残疾”。这些“损人不利己”的罪犯,绝大多数都符合“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的规律。
二战后,美国曾有数十年时间,因为心理学家精湛的心理分析,陪审团们对无数有明显的“情绪残疾”的罪犯洒下了同情的泪水。通过心理分析,心理学家让陪审团和大众看到,许许多多的罪犯,有过非常可怜的童年。结果,陪审团们在一定程度上“宽恕”了这些曾经的受害者。
看到“可恨之人的可怜之处”,于是减免他们的刑事责任,这仿佛是对犯下恶行的人的一种公正,但是,这是对被伤害者的严重不公正,也是对公众的严重不公正。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未必能挽救这些曾经的受害者和现在的施害者。一个因为经济利益严重伤害他人的正常人,倒是可以很轻松地被改造。但是,一个因为情绪激动而杀人的“情绪残疾者”,恰恰是最难被改造的。
今年3月,黑龙江省的一个13岁男孩赵力宝,先是强奸一个14岁女孩,接着又在老爹的气话驱使下杀害了这个女孩的母亲,但因为年龄小,结果未获任何刑事责任。不仅如此,他还生活在正常环境下,未失去任何人身自由。
这是以上逻辑的极其荒诞的演化。事情发生后,国内一知
一些匪夷所思的案件发生后,本报曾做过细致的心理分析。不过,这些文章的目的都是为了理解肇事者为什么会肇事,而绝不是为了倡导天真的原谅。来源:() - 邪恶,是最难治的疾病_武志红_新浪博客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病难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