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不受补症状呀,为什么会这样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与保健。从日常饮食到保健药品,以及中成药中草药,只要一与“补”字相联系,都颇受欢迎。然而,在“补”被普遍实施于生活与临床的过程中,有些不仅得不到应有的补益作用,反而会出现诸多不适,这些往往被归之于“虚不受补”。“虚则补之”是中医的基本治则之一,最早见于《内经》,历代医家对补虚均很重视。明末医家绮石将虚损虚劳做一专论而著《理虚元鉴》,详细论述了各种虚损病证的证、治、防、护及辨疑。而“虚不受补”一词最早见于清代陈士铎著 《本草新编》,其《十剂论》 曰:“或疑需用补剂,是虚病宜于补也。然往往有愈补愈虚者,岂补剂之未可全恃乎。吁!虚不用补何以取弱哉。愈补愈虚者,乃虚不受补,非虚不可补也。故补之法亦宜变。补中而增消导之品,补内而用制伏之法,不必全补而补之,更佳也。”之后“虚不受补”一词散见各种医籍,但至今尚无医家系统论之。目前对“虚不受补”的认识非常不统一,笔者试着将古今文献中相关内容整理归纳,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同道关注。

脾胃为后天之本,《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如补益时,没有考虑到脾胃素虚的情况,一味呆补、蛮补、过补,原本虚弱的脾胃无法消化及运化滋腻的补血补阴之品及稍大剂量的补气补阳药,散精就更无从谈起。在其位为正,不在其位则为邪。滋阴药会导致纳差、脘腹胀满、腹泻等不适。补气补阳药物会导致肺气宣降不行,气停滞在上焦,气有余便是火,所以会出现上焦热证,这也是补气药容易导致上火的原因之一。上述情况往往被认为是导致“虚不受补”的主要原因。

中医认为,“一药一性,百病百方”。每一种补品只能适合一定的体质及对应病证。一个人的年龄、身体状况不同,病证有别,季节有变,体质各异,所以进补必须对证,因人、因时、因地、因病制宜,通补百病的补品是不存在的。只有辩证准确,给予对应的药物才能起到调补的作用。而不辨阴阳气血,不辨五脏所属,只是一味瞎补、滥补,不仅于病无益,反而会出现不适症状,甚至会加重病情或出现新疾。这种情况也被有些医者认为属“虚不受补”之范畴。

临床上,纯虚的病人少,而虚实夹杂的病人相对较多。以虚证为主的病例中,固然应以补虚为主,如果不注意解决标实证,有时会影响补虚的效果。临床上常见的标实证有以下两种原因,一为本有虚证,又感外邪或内伤饮食;另一种是正气虚弱,布化失常,以致产生痰饮、瘀血、食积等实邪,此时宜标本兼治,如只补不清,则会有闭门留寇之虞,最终导致病情缠绵。因只补不清导致的诸多不适,也会被一些医者认为是“虚不受补”的原因之一。

    服用补品,一定要有的放矢。正如清代名医余听鸿说:“见病不可乱补,一日误补,十日不复。”以下四种情况属于 “不当补”的情况。 内经云:“大实有羸状”。某些实证会出现虚损的假象。如果识证不精,实证误作虚证,误用补益药,只会误补益疾,甚至危机生命。某些郁证、肠道湿热、痰瘀内阻的病人,因阳气被邪气郁闭于内而不达四肢,导致倦怠、四肢乏力等虚证的假象,此时误为虚证,给予补益,犹如南辕北辙。伏火内炙,不能外散,壮火食气,又伤阴津,内耗外竭,成假虚之象。此时误作虚证,施以补剂,犹如抱薪救火。体本不虚,嗜补成瘾,盲目进补,而补药多滞,或塞于阴分,或堵于阳分,会产生窒闷不通的感觉。本“不当补”,而误补出现的种种不适,被一些医者归类于

   《内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脾胃为生化之源,水谷之海。诸多虚劳晚期病人,其阴阳气血俱虚,胃气已绝,纵使神药,脾胃不受,也于事无补。有医家亦将之归于“虚不受补”。

    临床上也会遇到一些虚证病人,即使辨证准确、运用对应补法,仍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现了一些不良反应。例如,某些患者无论疾病轻重,终生不耐受参芪。目前有些医者认为应归属于药物过敏反应,也有医者认为是一种特殊体质---“虚不受补”体质。

    目前被文献报刊普遍引用的定义为:一些体质虚弱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由于脾胃虚弱或脾虚湿盛、运化功能差等原因,在应用滋补品之后,不但不能得到应有的补益作用,反而会出现纳呆厌食、消化不良、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一种现象。这一定义内涵不够丰富,只涉及了“补不当”中的脾胃虚弱。

笔者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上述四条之中的前三条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虚不受补”,只能算是“治不得法”、“误治”、“脏绝”而已。而真正意义的“虚不受补”是最后一种,是一种特殊体质。这类人群在未发病时,平素只能进食清淡之品,稍进食多一点肉类蛋类,甚至鸡汤、几枚大枣都会出现燥热口干等不适。发病时参芪之品一用就各种热证丛生,稍进食滋腻之品,立刻出现纳食差、胸闷、脘腹胀满。即使病情较重时,参芪亦不能如常人那样用之。此类病人多属体质不佳,先天禀赋不足,任何一个环节都极其脆弱,平时机体处于不稳定的平衡状态,一旦发病,只能顺其势调理,以“和法”为主,切忌孟浪,宜平补、缓补,不然就极易打破其脆弱平衡,导致变证丛生。

    总之,目前“虚不受补”一词出现频率颇高,但其概念纷杂不一,界限含混不清,中医界亦尚无明确的定义及内涵,如不尽快明确统一,则势必会对临证探讨造成诸多困扰及不便。

明医告诉你虚不受补的真实之义

婴儿出生落地时,哭的声音那么响亮,音频传得很远,主要力量是来源于脾。人出生后,脾就是那二小片,一直长到十八岁成人,也还是那么大小,始终没有变化;生长的动能全靠脾的能量供给。

肾影响脾,脾又反过来影响肾,先天在脾,后天亦在脾!只有年龄增长时,脾才稍稍增厚。至五十岁时,我们的脾内已经呈蜂窝状,其中已无实质——能量了。如果将脾再次填实,肾水自然就会升入头部,人即又有回到年轻时期的感觉。

人的力量全部来源于脾,有些人误认为是肾,这是错误的。脾分泌的毒素强压给肾脏,肾脏才有力量过滤血液中的杂质。脾与肝相辅相成,脾也存血。脾切除之后,肝失去了脾的滋润,肝脏就会暴裂,人也就会全身没劲儿,常患血毒疾病,皮肤上总起疙瘩。

脾很娇贵,容易破碎。现代人从来就没拿着脾当回事儿,说摘除就摘除,不知道脾在全身的重要性。生命的动力主要在于脾脏!其力量推动全身循环,其次是肾,再次是肝,心脏并非生命的动力源头,谁都没有看得起脾,其实躲在暗中的脾才是生命的动力源头。脾是能量马达,同时也是杀菌灭毒的毒点,脾分泌的毒素喷向血液,可杀菌灭毒;脾比肾还重要。

脾衰则头部五官不清,视力下降,眼球内玻璃体混浊,眼球内热、涩,眼球在运转时觉得空、晕,眼球胀,这些都是脾衰所致。头胀、大脑发空、昏沉、困乏,根在后脑,也可说是脾的问题。脾衰则力不从心,记忆力差,思维与反应迟钝。头晕的源头在于后脑发空,浅层次明着是脾的问题,深层次暗中则是肾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脾衰的问题,后脑所表现的症状和感受才能明显好转。

脾衰比肾虚更可怕,严重时看文字只看到两行,大脑就会极度疲劳,接着就昏睡过去;与人交谈,只听到一、二分钟,大脑就会一胀,随即大脑一片空白,对方谈什么,全然没听见,紧接着昏昏沉沉、疲劳至极。

脾衰,人会挺不起胸,在两乳为一水平线处塌陷;牙齿连根脱落,嚼食物时没有力,就在于脾衰没力气;关节疼,是脾肾衰老,不平衡所致。

脾衰在平时体会不出来,用验证的手段检查时,只要一推动脾的能量,全身的虚损就会暴露出来——眼球鼓,头晕,全身乏力,下肢没劲,数日才排便一次;睡眠时,经脉与络脉没有力量。大脑的问题益在远端治疗,距离大脑越远,神经就越敏感,反射的速度越快,疗效也就越明显。

脾衰时,全身瘫软无力,患者又说不清、道不明,往往被误认为是阑尾炎。脾衰的严重程度盛于心衰,病情发展隐蔽,变化微小,由于检查不出来,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即使是在病情恶化时,也难以找到实质上的证据。

脾有病,人就废了一半,脾的健康直接影响到大脑的功能状态,脾衰比肾衰更可怕。脑衰,其暗中是脾的枯竭;肾枯竭的背后也是脾衰,脾比肾还重要!肾有问题影响脾——脾出了问题直接就影响到肾。

肾水足则脾有力量,寒湿就不存在;肾水亏则脾衰,则形成寒湿;脾脏湿,肾脏燥,最终演变成心寒、脾寒、胃寒、肝寒、肾寒和脑衰。

心肝脾肾既是相通相连的,又是互相制约的。脾衰源于“一脏器衰,另一脏器同样也衰”。在一定特定的环境下,五脏互相帮助,互相制约,互相依赖,又各自保养,反之则形成枯竭。

脾真空能是暗的真空能量,不明显表现出来,难以被人们发现。胰腺癌、白血病、淋巴癌等源发于脾被暗的真空能量所焚而至脾焦;若要将肾水输送到胰腺,需要一年的时间方能到达,而实际上患者此时早已经没有提升的能量了。

心脏衰竭的背后也是暗中的脾衰,一切大病皆根由脾衰!脾衰是能量的问题,“虚不受补”的焦点就落在脾上,大病的最终结果是脾受到损伤。

治疗时,要抓住一脏,其余为辅,以主要的脏器带动其他脏器,心肝两个脏器就要加大能量推动循环。

在损伤中,惟有脾的损伤最残忍。脾膨胀(脾大)究竟能到何种程度不好说,因人而异。脾损伤大了,五脏六腑下垂,需要往上提气,不然损伤者也就卧床倒下了。

脾继续增厚,增厚的状况又无法具体准确地测量。脾大压迫得人喘气困难、行动不便,但却没有脾衰躺下的症状。脾增大是由于脾在吸收能量的同时,向外代谢气体泡沫的通道被堵塞所致。

脾大患者的脾已不同于正常人的脾,已没有功能,必须人为地疏通,慢慢地进行;只要一动,人就会感到虚,只要有虚就会有反应;再看看肝有什么变化,是否有问题,疏通心肾;在上腹肌肤下八寸深的任脉上,两个并列穴位是个堵塞的锁,此点打通才能做到上下贯通。现实情况是,脾虽然也有些力量,但这是虚的,不是实的。

脾其实并没有实质性增大,脾实际很小,脾内组织间充满了气体泡沫,逐渐通过置换,可以将气体排出来。脾大的产生因人而异,不是都增大,这说明脾大者是脾先天不健全。脾若没反应,就是它被真空能烧坏,脾只能松弛,烧坏死性,再也不能回缩产生反应,若是这种情况,用什么办法都已无效了,凡关系到脾的问题则不能轻易动手。

治病本身很难,原则是要顺势利导;排毒之后,遗留下的损伤更是难以治疗,要顺其自然,不能强人所难。其他的脏器损伤,如肝硬化、经治疗后的肝纤维化、胃溃疡等经过三至四年时间的休养可以恢复,因为脏器自身具有再生能力;人体五脏六腑中,只有胰腺没有再生能力!而遗传病谁也解决不了。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要把身体调理好了以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虚不受补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