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治男性病图、女性病的医院打的广告是铺天盖地,是…

1年狂卖8.7亿片,3亿男性都服过,汇仁进击“补肾第一股”
一句含情脉脉的广告语“他好,我也好”,让人们彻底记住了汇仁肾宝,2015年,汇仁肾宝热销8.7亿片,累计被3亿多男性服用过,人们不禁感叹汇仁真是为中国男人挺直了腰杆!就是这样一家主打调理滋补类药品的企业,江西汇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也要报IPO了!不久前公司发布了IPO招股书,意欲登陆A股募资19.83亿,而关于汇仁药业如何修炼成补肾业龙头的更多信息也进入大众眼帘。靠爆款产品纵横药业江湖汇仁药业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江西南昌,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现年55岁的陈年代。从陈年代的履历上我们能看到那一代企业家不断摸索的坚韧性格,他中学教师出身,养过蜜蜂,买过电子元器件,虽无专业制药背景,却凭着多段保健品营销经历在这一领域站稳了脚跟,加上很快有保健品营销专家万国允助阵,汇仁的药品营销上就深深打上了保健品营销的烙印 。在汇仁肾宝的广告铺天盖地轰炸前,陈年代做过一阵“头上”生意,专门针对学生群体,卖一种“增智健脑”的新药,那时候药品广告由中国最顶尖的大脑——围棋圣手聂卫平代言,“增智健脑,你我都要”的广告语在电视台循环播放,开启了陈年代售药之路上的第一波洗脑式宣传。另外还有周迅代言的专治女性调血补养止气的乌鸡白凤丸,一句“女人的问题女人办”让当时的人们记住了这款产品,而时至今日仍然有人把这句作为保健品推销的“标配”语。汇仁肾宝片是汇仁药业在1996年推出的,号称“三朝古方”,能有效解决肾透支问题,而且还是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这个名头的意思是汇仁肾宝片的处方组成、工艺制法等,在保护期内必须由单位保密,不得公开,汇仁肾宝片的保护期是日-日。事实上,汇仁肾宝片一直都是汇仁药业的明星产品,2015年汇仁中成药总营收13.6亿元,而其中单单是汇仁肾宝销量就达12.7亿元,占比86%,其它产品比如复方鲜竹沥液、生脉饮都占比很低。可以说,就是靠着汇仁肾宝,汇仁药业才能在行业里一路厮杀,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赚来的钱都去哪儿了?一粒小小的药片就能带动整个企业的运转,汇仁肾宝究竟有多赚钱?我们来比较一下它的成本和售价就知道了。比如2015年度,汇仁肾宝平均单片售价1.44元,而平均单位成本0.17元,售价是成本的8.5倍!再来看一组数据,2013年-2016年6月,汇仁药业主营业务毛利率为57.95%、77.89%、84.61%、83.25%,其中汇仁肾宝的毛利率就高达85%以上,这为汇仁药业每年带来了不菲的收入。然而一个令人诧异的现象是,汇仁的毛利虽高,但净利却极低,公司年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4.57亿、9.08亿、14.85亿和7.59亿,而净利润却分别只为8,001万元、1.70亿元、3.44亿元和7,778万元,那么问题来了,钱都花在哪里了?不投研发,专投广告我们在上面提到过,汇仁药业的产品不止汇仁肾宝一种,还有乌鸡白凤丸、复方鲜竹沥液、生脉饮等,这些产品都需要公司研发部门的支持。汇仁药业设有项目管理部门、药学研究部门,开展诸如“肾宝片剂的开发与创新研究”等国家“863计划”、“十一五计划”的药品项目,但每年用于研发的费用也仅仅只占总营业收入的2%左右。没有太多新产品,汇仁打算靠一个汇仁肾宝吃一辈子老本?而另一方面,汇仁用于广告的投入却高得惊人,沿袭洗脑式广告宣传的传统,汇仁把自己做成了中药营销界的No.1。首先是铺展空中渠道,不管是中央地方卫视,网络视频,还是报纸杂志,只要是有用户在的地方,汇仁就能想办法把广告投放在那里,其次是地面渠道,汇仁也不放过户外媒体和社区媒体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被大家看到。于是“他好,我也好”无孔不入地四处渗透,汇仁肾宝像一颗种子一样住在了人们心底。这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品牌宣传,效果不亚于“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小饿小困,就喝香飘飘”、“怕上火,就喝王老吉”,而汇仁深知品牌营销之道。于是我们看到在销量居高不下的同时,汇仁的“广告与业务宣传费”也不低。2013年—2016年6月,汇仁药业的广告与宣传费分别为0.38亿、3亿、6亿、3.3亿,占营收的比重为8.46%、33.9%、44.85%、43.76%,基本呈上涨势头。不过从销量上来看,这钱花得值!IPO没有坦途在招股书上,汇仁药业非常诚实地披露了曾经受到过的8项行政处罚,几乎都是因为涉嫌生产劣质饮片、药品而遭到没收所得收入以及罚款,金额仅为万元不等。而今年一月份,汇仁药业还曾遭到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称其产品存在13项一般缺陷,另外还有药厂附近的居民反映,“汇仁药业经常放出大量污染气体,非常刺鼻,严重影响我们生活”。虽然环保一直是医药行业面临的一大问题,但是这些情况对申报IPO的汇仁来说都是不利的。甚至外界还有质疑,汇仁药业产品比较单一,对汇仁肾宝依赖太大,这样的营收模式存在危险。而另一方面,陈年代个人持有公司82%的股份,两个妹妹陈芬兰、陈菁兰也分别持有2.7%、0.9%的股份,完全是一家独大的场面。不过还有数据显示,中成药制造是一个大市场,比如2015年,我国中成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就为6,167.39亿元,同比增长6.22%。而补肾类药物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市场规模也从2012年的50.09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83.78亿元,有预测称,这一数字将在2020年达到150亿元,就冲这市场前景,汇仁的未来也不会太难看。事实上汇仁早已在业内遥遥领先了,汇仁肾宝片2015年占据补肾类用药17.83%的市场份额,排在补肾类中成药市场的第一位。而今后汇仁药业所面临的的竞争对手,基本为生产驴胶补血颗粒的九芝堂,生产古汉养生精的启迪古汉集团,以及生产浓缩六味地黄丸、“月月舒”牌痛经宝颗粒的仲景宛西制药。这场仗要怎么打,就看汇仁今后能否走出产品单一、净利润太低的困局了。药品假广告宣传满天飞 消费者真假难辨有点累
您的位置:
欢迎访问新华网 新华网 全球新闻网
  虚假药品广告害苦消费者
  新华网北京2月8日电 药品是人民群众防病治病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药品广告关系到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乃至生命健康。可是,近年来有些人或企业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刊播虚假药品广告,给人民群众的正常用药造成了误导,害苦了消费者。
  切勿轻信医院自配药广告
  四川省某报社记者汤某的妻子于2000年10月确诊为急性白血病,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病情已得到缓解。就在这时,汤某从报上看到了成都某民营医院的广告,称医院研制成功的“血复康”治疗白血病,30天内症状就可以得到缓解和控制。
  于是,汤某先后从这家医院邮购了5个月的药。汤某的妻子服药到2001年5月,经检验原始粒细胞比服药前陡增。汤某打电话到这家医院询问,医生回答说是继续服用,不能停。结果病人越服药,病情越严重,于2001年9月份病逝。汤某认为,其妻服用“血复康”耽误了治疗时间,错过了化疗机会,医院的广告对他的医疗选择产生严重误导。
  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在接到有关这方面的投诉后发出消费警示:根据《药品管理法》和《广告法》的有关规定,医院制剂不能做广告。消费者千万不要轻信医院制剂广告,特别是关于各种治疗癌症的自制药品广告;就医时最好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好的大医院;消费者权益一旦受到损害,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医院提出索赔。
  虚假广告害死人制药公司遇麻烦
  2000年5月,洛阳一家制药公司驻邯郸销售处组织专家到河北省永年县中医院举行“义诊”活动,推销其产品“玉金方胶囊”。他们打出了“彻底治愈脑血管及脑梗塞后遗症”的横标,并在现场散发了一份没有刊号的《中国医学导刊》。“导刊”称:玉金方由“著名博士××尽毕生精力研制成功”,是“最新一代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已“成功治愈20万例冠心病、脑血栓患者”。
  据患者李海平的儿子李红伟介绍,他当时就是看到这些广告后陪父亲来中医院就诊的。他们花900元买了两个疗程共12盒药。可服药不到一周,患者病情明显加重。当时这家公司驻邯郸销售处派来“专家”诊断后,让喝绿豆汤解毒,并把剩下的药全部收回。但患者的病并未好转,后到北京求治,最终还是没有治好。
  这家制药公司河北市场销售部经理说:患者病情加重与服用玉金方胶囊无关,纯属复发时间与服药时间的巧合。公司出于同情已支付3500元资助患者家属,并愿意再资助患者家属1万元。而李红伟认为,是服用这家公司的药后患者病情恶化,怎能只赔1万元了事?永年县中医院证实:患者在义诊现场就诊时,神志清楚,能够单独行走;服药后,病情恶化,后抢救无效而死亡。
  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周杰说,患者已死亡,所服用的玉金方胶囊也被制药公司收回,要鉴定患者病重是否与服药有关十分困难。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家制药公司借“义诊”之名卖药是严格禁止的。根据《广告法》规定:药品广告不得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不得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不得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这家制药公司所用的“彻底治愈”、“成功治愈”、“最新一代”等等字句,显然是违法的,属虚假广告。由此误导消费者,并给消费者造成危害,应该负法律责任。
  学生状告药厂虚假广告
  2000年4月至6月,郑州市女中专生刘某分别在河南省药材公司中药特药经营部和同仁堂五分店,购买了治疗近视的药品“明目消朦片”。购药时,刘某与厂家签下协议:“同意厂家对本人病历做真实有效的宣传,厂家赠刘某明目消朦片一盒。”同年7月份,刘某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和姓名被登在“明目消朦片”药品广告上,并吹嘘她“用了此药后视力大幅度提高。”
  2000年7月17日,刘某向法院提起诉讼,称自己视力并无好转,眼镜根本不能摘除。而她的同学和朋友看到广告后,纷纷打电话询问情况,有的人怀疑她收了厂家的好处,在做虚假广告。刘某因此要求,广告的受益人--同仁堂五分店、河南省药材公司等7家单位和生产厂家广西南珠药厂立即停止侵权;在河南省会报纸上澄清事实,以免更多的消费者受骗;赔偿精神损失费2万元。8月30日,刘某撤销了对河南省医药公司等其他广告受益人的起诉,只支持对广告受益人广西南珠药厂和同仁堂五分店的诉求。
  法院经审理认为,同仁堂五分店对这起侵权案件并无过错,不承担赔偿责任;广西南珠制药厂在药品广告上刊登不真实的广告内容给刘某造成了一定损害。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广西南珠药厂在市级报刊上刊登声明,向刘某赔礼道歉,赔偿刘某精神损失费3000元。(完)
&&&&&&&&-----------------------------------------------------
  记者来信:警惕高科技名词骗你
  新华网广州2月8日电
(记者 王攀)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形形色色的药品广告铺天盖地,广告词浮夸连篇。从“重大科研课题”、“最先进技术”、“国家级新药”、“神奇药效”等,到“破译的人体密码”、“解开了患者心头的死结”、“XX病的神奇克星”,再加上“隆重面市”、“闪亮登场”,不由病患者不怦然心动。
  这还不算,为了让人们信以为真,虚假广告的炮制者们在自己打造的大帽子下面高举“高科技”的大旗,不讲药物的药理或功用,而是以一些“玄而又玄”的医学名词来诱导消费者。如“创立了微循环和毛细血管给药的新方式”、“使细胞产生每分钟2000次的共振”等。以某种党参丸为例,其广告称人体血液中始终存留着一种“血毒因子”,微生物体内也存在着“血毒因子”,一般药物分子大都不能杀灭“血毒因子”,而这种党参丸因药物分子小,可直接进入微生物体内杀死“血毒因子”,且内有“大量的活性因子、软化因子和激活汗腺分泌因子、杀菌止痒润肤等因子,能对皮肤病多种临床症状进行治疗。
  在这种宣传方式下,如果再借用权威机构、专家、患者的名义,吹嘘自己是“国药精品”,能“药到病除”、“永不复发”,或者毫无根据地说用后多少天内能除病,治愈率达多少,总有效率达多少,普通病患者还不乖乖掏腰包把药买回家?
  事实上,这些打着科学旗号的药品广告恰恰是最不科学的,是地地道道的虚假广告。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流通处处长苏盛峰表示,按照《广告法》、《药品管理法》和《药品广告审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药监局批复下来的药品广告往往只有药品通用名称、药品生产批准文号、主要禁忌症、广告主名称、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忠告等方面的内容,登载格式也有严格的规定,广告内容还必须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质量标准和说明书为准,不能超越,就是说不会出现什么“领先世界潮流”之类的浮夸词句。至于用上患者的头像来证明疗效、用专家学者的肖像证明品牌,更是绝对的违法行为。(完)
&&&&&&&&-----------------------------------------------------
  药品假广告宣传满天飞 消费者真假难辨有点累
  新华网西安2月6日电(记者 储国强)年关将近,家在西安的吴丽准备买点保健品馈赠亲友。可在保健品琳琅满目的药店、商场逛了一圈之后,却不知买什么是好。
  原来吴丽这几天一直想着买些保健品,对电视和报纸上保健品广告比较关注,这一关注却发现这类广告非常多,并且说得都很好,好像无论送哪一种都挺“值”,唯一的缺憾就是拿不准真假。于是她决定到药店和商场现场比较挑一挑,没想到药店、商场里的保健品宣传和说明资料更多更有诱惑力,吴女士说,有的宣传词说得像是灵丹妙药,反倒让人不敢相信。
  吴丽只是记者在街头随意碰到的众多消费者之一。由于厂家、商家十分看好春节前夕的销售黄金期,近期西安市场的保健品广告宣传可谓如火如荼。但广告宣传满天飞,一些明显的不实之词越发让消费者真假难辨。
  除了媒体宣传,一些保健品还印制传单和宣传手则,在繁华地段和商场里向行人和消费者散发,有的还在大马路上摆起了“广告牌”。记者日前在西安部分药店和商场看到,这些宣传资料大多制作精美,彩印抛光,画面、用语考究,一些宣传手则上围绕自身保健功能还有许多小知识介绍。
  但记者同时发现,许多宣传资料上既没有注明产品批号,也没保健品宣传批号,那些诱人的话语只是厂家的自言自语,消费者很难辨别内容的真假。面对记者的疑问,一位拿着几份宣传单的中年男子调侃道:“今年送礼有点烦,挑选礼品有点累。”
  在西安一家夫妻保健品专卖店,记者看到店外摆着许多宣传板,上面全是手写的药品宣传。一位过路者称这些广告不仅真实性和科学性令人怀疑,把它放在街面大肆招摇也的确有碍观瞻。
  在东大街一家药店,柜台后面摆满了各类礼盒装的保健品。售货员介绍,这几天保健品卖得都不错,许多消费者都是冲着广告来挑礼品的,最近在中央电视台猛打广告的某保健品卖得尤其火爆。当记者以求教的口吻询问送什么保健品保健效果最好时,售货员指着旁边一个不太出名的保健品说:“这个效果不错,它只不过是没打太多的广告。电视上那些整天打广告的产品,效果有时反倒很一般。”记者注意到,她所指的那个保健品,在这家药店都张贴了广告。(完)
&&&&&&&&-----------------------------------------------------
&&& 国家药监局重点监测122家媒介的药品广告
  新华网北京2月5日电(记者& 张建平)为了及时准确地发现并查处违法虚假药品广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确定了122家重点监测的媒介对象。
  针对电视违法药品广告影响范围广、危害大的特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与中央电视台调查中心合作,从去年5月起,对全国50余家卫星电视台播放的药品广告进行集中监测,现已监测电视广告2000余条,对违法药品广告及时作出处理。
  在对药品广告的审查和监督中,国家药监局发现许多晚报的药品广告数量多、违法现象严重。为此,去年国家药监局组织各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重点检查了全国30个省会城市的晚报药品广告,共1318条。经逐条核查,发现违法广告957条,违法发布率73%。这些药品违法广告都已根据有关规定作出了处理。(完)
&&&&&&&&-----------------------------------------------------
  虚假药品医疗广告泛滥探源
  新华网北京2月7日电(记者 张建平)  一种现象屡禁不止,总有其原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虚假药品医疗广告泛滥成灾的社会根源。
  医药产业、医疗行业的高利润是虚假药品医疗广告泛滥成灾的前提和基础。有许多商品,消费者可以因为它的价格太高不购买、不消费,但是一个人病了,你总得找医生看病、开处方买药。从某种程度上看,看病吃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对患者而言,医药产业、医疗行业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药的成本是多少,看病的成本是多少,患者不知道。医院说看病多少钱、药品多少钱,患者你要么无奈地接受,要么不消费,你没讨价还价的余地。医药产业、医疗行业这种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是其高利润的一个重要原因。
  低投机成本、高投机利润引诱着游医和药品经销商成为发布虚假药品医疗广告的主力。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广告监督司有关人士介绍,现在发布虚假药品医疗广告多是游医和药品经销商,而不是正规医院和大药厂。中国人多,人多市场就大。花几万元作个疑难病广告,就算只引来100个看病的,每人几个疗程下来花费一万元,也可以得到100万元的收入。药品广告一登,来钱就更快了。这些游医和药品经销商本来就没有多少成本投入。另一方面,即使发现了虚假药品医疗广告,工商部门多半只能处罚发布广告的媒体,而很难找到这些居无定所的游医和经销商进行处罚。产业、行业的高利润、低投机成本高投机利润,让游医和经销商们产生了强烈的发布虚假药品医疗广告的内在动力,直接导致虚假药品医疗广告泛滥成灾。
  有些媒体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对药品医疗广告审查不严、甚至对一些虚假药品医疗广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国家工商总局去年的一份监测结果显示,都市生活类报纸药品医疗广告的违法现象非常严重,有的报纸的违法抽查率高达100%。广告收入是媒体收入来源的主体。而据了解,药品医疗广告目前已成为不少媒体单位广告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有些媒体单位,药品医疗广告额已占到总广告额的50%左右。某市从1月开始暂停媒体发布医疗广告,不到一个月时间已让当地一些媒体感到吃不消。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媒体确实存在对虚假药品医疗广告网开一面的问题。按规定,发布违法广告要处罚1倍到5倍广告费的罚款。但是,因为监测成本太高,工商等有关部门不可能一年到头天天监测,只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这样一来,不少媒体就开始赌运气:抓住了,你就罚。抓不住,我就赚大钱;抽查少,抓住的机会就少,赚钱的机会就多;罚一次,可以用其它好几次来补齐。据了解,有些媒体在发布虚假药品医疗广告的同时,就准备好了罚款。
  发布虚假药品医疗广告确实也有广告审查不严、查处不力等等具体工作中的问题。但是,上述这三条原因可能是虚假药品医疗广告得以存在的主要社会根源。(完)
&&&&&&&&-----------------------------------------------------&
&&& “美国原产”中国造 OK镜片不OK
  新华网沈阳2月6日电(记者&
郑东鸿)从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管司咨询到有关虚假广告事宜后,44岁的沈阳消费者黄韬今天早上刚刚从北京返回。为了儿子因配戴“OK镜”损伤的眼睛,作为儿子的诉讼代理人,黄女士正在紧张的收集相关证据,为法院即将进行的第一次开庭做着准备。
  2000年7月,为儿子视力发愁的黄韬,在沈阳一媒体上看到沈阳市中医院发布广告“OK镜真OK”,广告上称“美国原产保真OK镜,为患者配戴的OK镜片均从美国专门订做”,“安全系数高,无创伤、无痛苦,是目前国际上治疗近视的首选高科技物理疗法”。看了如此“动听”的广告后,黄女士便交了2400元,为儿子到该院配了一付OK镜。可是儿子配戴后,先是眼睛红肿,3个月后突发急性角膜炎,住院紧急治疗后,在儿子的瞳孔中间还是留下了角膜癍翳。因为视力下降的原因,读高中的儿子不但学习受到影响,而且与报考的军校也失之交臂。
  去年11月,气愤无比的黄女士以“虚假广告误导”及“三无产品”造成人身伤害为由将沈阳市中医院告上法庭。
  在一家外企工作的黄女士自修过法律,她为给儿子讨个说法,多次向工商部门、中国消协有关部门进行举报反映情况。沈阳市工商局进行调查后发现,该院声称的美国原产镜片,为患者所配镜片的外包装和说明书上全是英文,可翻译过来竟有“中国制造”字样,生产商为欧科镜光学制造(大连)有限公司。广告中称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批准也无依据,属故意欺骗消费者。违反了《广告法》第4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规定,构成发布虚假广告行为。根据有关规定,沈阳市工商部门决定对沈阳市中医院罚款1万元。
  正在积极准备开庭的黄女士说,自己虽然是为儿子做诉讼代理人,也要为所有受“OK镜”伤害的孩子讨个公道。
  虚假广告何以能够出笼,有关管理部门是否应当承担相应责任?黄女士告诉记者,在为儿子提起民事诉讼的同时,同时准备向相关管理部门提起行政诉讼。(完)
&&&&&&&&-----------------------------------------------------
  广州媒体药品广告八成违规
  新华网广州2月7日电(记者 王攀)在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流通处,处长苏盛峰向记者介绍:2001年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广州市30多家媒体登载的药品广告进行了4次普查:4月份,违规违法的药品广告占所有同类广告的80%以上。经过整顿,到10月份时这一比例降低到了50%左右。可11月份、12月份的虚假广告比例又反弹到了70%。这30多家媒体中包括一些广州著名媒体。
  苏盛峰说,去年一年,他们共通报批评了60家发布虚假广告的药品生产厂商,向工商部门检举149个有严重违规违法行为的厂商,其中64家厂商的药品广告文号被撤消。在这份名单里,广告主遍布全国各地,生产的药品包括了鼻炎胶囊、熊胆丸、板蓝根等,还有广州某著名中药厂的“脑心清片”。去年广东省工商部门共查处药品类虚假广告案例328宗,对广告主罚款273万元。
  “这些虚假广告的主要特点就是撤改我们审批过的内容,擅自增加、削减核定好的语句,夸大药品疗效。”苏盛峰说。
  电视上的药品广告、尤其是一些直销广告也是弄虚作假成风。以减肥类药物为例,除了“曲美”在药监局获得了广告许可外,那些往身上又涂又抹的减肥“药品”竟全部是打着“食品”、“保健品”旗号做广告,他们中大部分没有明显的广告标志,违反《广告法》。
  事实上,按照《广告法》、《药品管理法》和《药品广告审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药监局批复下来的药品广告往往只有药品通用名称、药品生产批准文号、主要禁忌症、广告主名称、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忠告等方面的详细内容,登载格式也有严格的规定,不会出现什么“领先世界潮流”之类的浮夸话语。至于用上患者的头像来证明疗效、用专家学者的肖像证明品牌,更是绝对的违法行为,要受到严厉惩处。
  为什么在广州的媒体上,虚假广告屡禁不止呢?苏盛峰无奈的表示,广告在他们这儿审批得“素面朝天”,可是一出现在媒体上就成了“浓妆艳抹”,原因在于药品广告主是媒体的重要收入来源,现在广告市场竞争激烈,在利益面前,媒体往往容易放弃应有的立场,“默许”广告主在“枯燥”的审核广告中加入那么一点“好看”的内容。
  而纵容媒体和广告主打“擦边球”的原因也许与惩罚的力度有关:按照《广告法》规定,除去警告、通报批评等措施外,严重违法的虚假广告应处以广告费1-5倍的罚款,这个惩罚对于大部分广告主来说并不是无法忍受的;而对于那些在雇佣民工在街头散发印刷品广告,流动性强、做法隐蔽的广告主,工商部门、药监部门往往无法实施有效的监管。(完)
&&&&&&&&-----------------------------------------------------
  壮阳、减肥虚假广告何时休?
  新华网广州2月7日电(陈冀
江列华)家住广州市海珠区的张某最近听信了厂家派发的“鹿鞭丸”虚假广告,特地到江南西路某药店买药,听推销小姐说这个药确实好,很多人抢购,于是掏钱买了一个疗程两大盒的药品,可服用后根本不见效。
  近日广东省消委会对广州一些药店进行了暗访,调查发现这些印刷品广告宣传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利用食品广告批文,夸大宣传疗效或功效,严重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如标称西安宝润堂保健品有限公司出品的“龙根宝胶囊”,标注批准文号为“青卫食宣字(2001)2021号”,在印刷品广告中宣传具有治疗男性病的功能。但据青海省卫生厅的答复,“龙根宝胶囊”广告宣传擅自扩大了宣传范围,是食品广告宣传所不允许的。而且,国家规定改善性功能的药品不允许做广告宣传。
  二是篡改广告内容,使用未经审批的极具诱惑力的文字来误导消费者。标称为陕西伟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陕卫新食准字(2001)第0025号的“金力片”在外包装上标示“高浓缩男性功能片”字样,广告中却标称具有壮阳补肾的药效,但据了解,卫生部门允许“金力片”在广告宣传中的内容只是:马鞍山牌“金力片”精选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枸杞子、桑葚、山药、山楂等植物原料,用科学的方法提取精制而成的新型食品,使用方便,根本连一句与壮阳补肾有关的话都没有。
  三是伪造批准文号,推销假冒伪劣商品,欺骗消费者。经广东省消委会调查,标称为咸阳亿鑫中医药研究所生产的、广告证明文号为“陕卫食宣字(2000)第0006号”的“名模一号”胶囊,其广告批文未经陕西省卫生厅审批,甚至所提供的食品广告证明上盖的陕西省卫生厅公章也是伪造的,纯属伪劣食品。
  广东省消委会调查发现,虚假印刷品广告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到达消费者手中,一是派人直接送到居民家中或其邮箱里,二是在药店门口或大街上派发给路人,三是随报纸夹送。
  据专家分析,部分药店对此把关不严,是造成壮阳、减肥产品印刷品虚假广告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药店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允许不法药品、食品经销商在店内摆设柜台销售,甚至积极协助其销售,而这些所谓壮阳、减肥品皆价格不菲。另外,一些药店在进货时把关不严,只要求对方提供“三证一书”(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卫生许可证和检验报告书),没有宣传功效方面的广告证明材料,这样虽能阻止“三无”产品的进入,但不能杜绝虚假宣传的产品流通。
  对于壮阳、减肥印刷品虚假广告宣传泛滥的现象,有关人士提出建议:消费者面对充满诱惑的医疗、药品、食品广告,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有病应到正规医院诊断,买药最好到规模较大、信誉良好的药店购买。同时,消费者应积极检举、揭批虚假印刷品广告。各级药店经销商更应把好进货关,杜绝擅自夸大宣传范围、利用印刷品广告严重误导消费者的药品、食品进店销售。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对用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的经营者一定要坚决打击。(完)
&&&&&&&&-----------------------------------------------------
  违法药品广告面面观
  新华网北京2月8日电(记者
张建平)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违法药品广告的主要表现和几起比较典型的案例。
  药品广告违法表现: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为治疗肿瘤药品、改善和治疗性功能障碍药品及计划生育用药发布广告;含有有奖销售、让利销售及馈赠、降价等违法促销内容;广告中无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及广告审批文号;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
  几起比较典型的药品违法或涉嫌违法广告是:
  2001年10月17日,兰州某报发布的慈丹胶囊药品广告以《一个挑战癌症的真实故事》为题,违反国家关于治疗肿瘤的药品禁止发布广告的规定,以新闻报道形式,宣传产品对癌症的治疗作用,多处出现严重违法内容;
  天三奇胶囊、天三奇归元精广告。广告称“斩草除根,立竿见影”,“彻底攻克风湿类顽症”等,违反药品广告发布的禁止性规定;
  广西花红药业厂生产的“花红片”,2001年9月6日在沈阳某报发布药品广告,经批准的内容被任意篡改,擅自增加功效承诺的内容;
  上海奈科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碳酸钙咀嚼片(凯思立)”,2001年9月6日在福州某报发布药品广告,经批准的内容被任意篡改,擅自增加免费换领药品内容;
  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西布曲明胶囊(可秀)”,2001年9月6日在南京某报发布药品广告,经批准的内容被任意篡改,大篇幅增加未经审批的内容,擅自删除禁忌症;
  贵州益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金莲花胶囊”,2001年9月7日在杭州某报发布药品广告,经批准的内容被任意篡改,扩大药品作用,增加未经审批的内容;
  湖北广仁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抗骨增生片”,2001年10月30日在北京某报发布药品广告,经批准的内容被任意篡改,夸大药品作用,擅自增加功效承诺,进行虚假宣传;
  长春三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熊胆滴眼液”,2001年9月6日、9月10日先后在辽宁某报发布药品广告,经批准的内容被任意篡改,擅自增加药品促销内容;
  湖北龙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复方熊胆乙肝胶囊”,2001年9月12日在南京某报发布药品广告,经批准的内容被任意篡改,删除禁忌症;
  武汉中联制药厂生产的“中联牌泌尿宁颗粒”,2001年9月6日在郑州某报发布药品广告,经批准的内容被任意篡改,夸大药品作用,进行虚假宣传。(完)
――――――――――――――――――――――――
&&& 国家药监局将加大对违法药品广告的检查力度   
  新华网北京2月8日电(记者&
张建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近日表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虚假药品广告行为的查处力度。
  这位人士说,根据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除了负责药品广告审查工作之外,还要对其批准后已经发布的药品广告进行检查。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违反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药品广告,应当向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报并提出处理建议。国家药监局提出,要像打击假劣药品一样打击虚假药品广告,要像重视药品广告审查一样重视药品广告的事后检查监督。全年收回药品广告批准文号数量是2000年的四倍,移送工商行政机关查处的数量比2000年超过近800份。全年收回药品广告审查文号50份以上的地区有内蒙古、江苏、河南和广东。通报批评在100份以上的地区有河北、黑龙江和四川。
  据了解,为了加强对药品广告发布后的检查监测,各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去年不断完善药品广告审查监督工作制度,强化审查监督职能。针对检查力量比较薄弱的问题,重庆、四川、广东、湖北、湖南等省市的药监局聘请地市以下药监人员为检查员,扩大对药品广告发布情况的检查网络。四川省药监局从去年1月开始在互联网上公布辖区内药品广告发布情况,要求当地有关部门加强对药品广告的检查监测,发现违法行为及时移送工商部门查处。(完)
&&&&&&&&-----------------------------------------------------&
&&& 看药品虚假广告如何“变脸”
  新华网上海2月8日电 (记者&
俞丽虹) “虚假广告就像‘变形虫’,新花招层出不穷,狡猾得很!”在上海市工商局广告监管处,执法人员拿出一批新近查获的药品、保健品虚假广告让记者看。广告中的种种变形之术让记者“大开眼界”。
  手法一:广告变书。有正规的书号、正规的出版社、编著者,还像模像样地标明“定价:3.80元,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请直接与我单位调换”。乍一看,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一本最最普通的图书,但“花招”就在这书里面。
  上海市工商局广告监管处处长吴敏随手翻开一本名为《血尔在中国》的“书”道:“貌似图书,其实就是广告!”果然,这本“书”中的大段文字都是有关产品的宣传介绍,其中不乏“血尔扎根中国,引起轰动”等广告色彩极强的词句,更有诸如“贫血一个月,更年期提早365天”、“美国孩子聪明超常,关键在于从小积极补血”等被工商部门认定为缺乏科学依据,“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据介绍,这些“书”虽然明码标价,其实根本不在书店上柜销售,而是专门在超市、药房等地分发赠送。
  专家认为,目前消费者对于传单式、散页式的虚假广告已有戒心,于是一些药品、保健品生产企业变换手法,花钱向出版社买书号,用正规图书的形式包装广告,掩人耳目。对于这种变形广告,消费者也须留神辨认。
  手法二:异地广告。在上海工商部门查获的虚假药品、保健品广告中,有一份“中华灵芝宝”的报纸广告格外刺眼――广告不仅以整版篇幅刊出数十位“专家”照片,宣传中华灵芝宝的治癌“神效”,还以患者名义,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几位癌症患者经过“专家”介绍,服用中华灵芝宝后能吃能睡的神奇疗效,如“原本卧床不起的,现在可以到处乱跑”。这份大肆刊登违禁广告、在上海四处散发的“各界导报”,是西部某省出版的。
  吴敏说:“异地广告是药品、保健品虚假广告的一个新动向。最近,一些企业‘避重就轻’,先花钱在外省市报纸大做广告,违规宣传,然后偷偷运回上海散发,逃避监管。”在上海,工商部门已专门设立“广告监测中心”,对全市19家主要媒体的广告发布情况进行直接监控,各区县工商分局则负责对辖区内的其他媒体进行监督,其中国家明令禁止的治疗肿瘤、癌症类广告属于工商部门的重点监管对象。可是,对于那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到处钻空子的“游击战”企业,监管部门还是颇感头疼。
  手法三:炮制“概念”。“瘦身因子”、“基因调控因子”、“长寿因子”、“免疫修复因子”……眼前这些耳熟的词儿,已经让人们感觉如坠雾里,而上海工商部门收集到的保健品广告中的各类“因子”,居然有近20种。
  吴敏告诉记者,如今保健品广告中的“因子热”,属于不规范使用名称,对消费者同样具有迷惑性。根据上海工商部门的有关规定,保健食品广告“应使用医药界规范的通用名称,不得自行命名,不得随意使用诸如‘大脑信息传递因子’、‘有益菌增殖因子’等不规范的非通用的名称”。但是,一些广告代理公司为了宣传需要,在文案创作时挖空心思,故弄玄虚,炮制出形形色色的“因子”,令消费者难以理解。
  那么,备受保健品广告青睐的“因子”究竟是何含义?记者特意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等资料,却并没有找到确切的注释。上海曙光医院的专家俞兴祥则谨慎地向记者介绍,“因子”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术语,不能随意表述,更不能滥用。(完)
――――――――――――――――――――――――――――
“骗人药品广告炮制大法”   
  新华网南宁2月9日电
  新华社记者王瑾
  你可能不相信街头广告,但正规药店或医院的宣传也未必保险。
  春节将至,不少年轻人都准备给家里的老人买药以表孝心,记者就在此列。走进南宁市一家大商场的药店,促销小姐微笑着彬彬有礼地往你手中递材料,让你不忍拒绝;“义诊”的大夫们用慈爱的目光关注着你,让你怀疑自己可能有病。看看手中印刷精美的“××脚臭灵,彻底解决脚癣”、“××羊胎胶囊,使人容颜亮丽、青春永驻”……,就象雾里看花,相信吧,有点悬乎;不相信吧,这里毕竟是大药店。
  为探明究竟,记者来到南宁市工商局广告科。这些广告经过一一审阅,得到的最后判词是:“全部都是违规或违法广告。”记者倒吸一口冷气。广告科科长石神就带记者来到了一间陈列室,更多五花八门的违法违规广告在这里“争奇斗艳”。石神就说,现在许多药品广告制作得越来越精美,骗术也越来越高明。
  那么,这些骗人的药品广告又是如何一改猥琐之态,登上了大雅之堂的呢?记者想起在南宁广告协会有一朋友,遂去找她。这位朋友道出了“新型”药品虚假广告制作全过程。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现在要做广告,没有卫生行政部门的批文号是不行的。你可以先将自己制好的药品以实事求是的途径获取药准字和医(药)广证字号。然后再做手脚,将原来的内容涂脂抹粉,越夸张越能引人注目。
  其次,要找到一家有实力的广告公司,这样可以保证你的广告制作精美。广告公司里有专门的审核员,他们大都经过正规的广告法律法规培训,但诱人的广告制作费绝对可以让他们中的一些人变节。这样,广告公司这一关就可以顺利通过。如果咬咬牙,请一位“明星患者”现身说法,或者至少是露露脸签签名什么的,那么你的药品知名度就会借助明星的名气一路攀升。
  然后,可以找一些比较大的药店或商场发广告,搞义诊。或者,找媒体播广告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报纸、电视、广播都可以,影响越大的越好。选择一个黄金时段或显要位置,你的广告就可以闪亮登场了;如果私下里塞点钱,搞个健康专题、人物专访、科技成果之类的软广告,效果更是出奇制胜。
  如此精心炮制一番,你的药品广告不愁没人知道。想想看,正在忍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在自己信赖的媒体上或者药店里受到广告中的贴心话语、感人画面的刺激,能不为之动容?
  当然,行骗就得担风险,就算有名气,就算有批准文号,你的广告也随时都可能被工商和卫生部门查禁,甚至连老窝都被端掉。那没关系,惩罚措施比起登虚假广告带来的巨额利润,简直是小菜一碟。连工商部门的人都说,现在的执法力度很难起到威慑作用,违法违规药品广告可以随查随禁,处以几百到几千元的罚款,至多查封,可广告产生的影响力还在,狡猾一些的,还会设法卷土重来。况且,执法部门要认定其为虚假广告,必须有足够的案例,而违法违规药品广告大部分有关性病、生理缺陷之类的难言之隐,许多患者即使被骗,也不愿找有关部门投诉。
  “但是,最终被坑的是消费者,买了虚假广告宣传的药,花冤枉钱不说,不少人病情被延误,甚至带来终生遗患。”记者的朋友不无痛心地说。
  要禁绝药品虚假广告,除了法律法规还需健全外,现在的执法力度也应加大。同时,消协、工商、卫生等部门还要协同作战,在禁绝虚假广告的同时,对于其炮制者和相关人员的处罚也决不能手软。(完)
―――――――――――――――――――
&&& 一位药品虚假广告受害者的经历   
  新华网南宁2月9日电
  新华社记者王瑾
  记者日前在南宁市工商局广告科采访时,遇到一位老者手掂厚厚的材料和瓶瓶罐罐,前来投诉虚假药品广告。
  老人名叫秦允辉,是南宁五里亭一小的退休教师。去年6月在《广西广播电视报》上看到一则题为“高血压不再终生服药”的广告,以为自己遇到了救星,第二天就到广告上所说的医院――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附属医院高血压专科就诊。坐诊的一位张姓医生告诉他,只需三四个疗程(即三四个月)就会取得明显效果。
  然而,直到去年12月,已服药整整半年的秦允辉,病情仍不见好转。7个疗程,7张收费单上的费用从200元到630元不等,加起来近4000元,明显高于同类药物的治疗费用。秦允辉拿出的药瓶上,只是简单地写有药品功效和“中国中医研究所监制”,无制药厂,更无批准文号。
  更为离奇的是,起初,秦允辉吃完一个疗程去医院复诊时,每次量的血压都有所下降,他开始还有点信,后来自己感觉病情并未好转,就去其他医院量,原来血压根本就没降。在两张同为12月3日的化验单上,记者看到张医生开据的是BP146/90mmhg,而另一家医院的化验单上则写着BP152/102mmhg。据秦允辉说,在两家医院测量的时间相差不超过半小时。
  南宁市工商局广告科的工作人员看了秦允辉带来的《广西广播电视报》上的广告后,指出这则广告的标题“高血压不再终生服药”和文章中出现的“标本兼治”等字眼明显违规。他还说,工商部门除了取缔非法广告,也只能对刊登广告者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患者如想找医院讨说法,还得卫生部门出面。
  于是,记者随秦允辉来到了广西区卫生监督所。这里受理投诉的工作人员一听说所要投诉的单位,就直摇头。他说,这里最近已经接到几起类似的投诉,并正在对这个专科门诊进行调查。
  原来,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下属机构,是一家正规的医疗科研单位,但这家研究所下属医院的门诊则向外出租。“一些并无行医资格的人花几百块钱就能买到假证书,并挂着研究所的名义打广告,堂而皇之地看病卖药骗人钱财。”
  这名工作人员指着广告说,现在的降压药都只能控制血压,如真能治愈,早就闻名海内外了。他们的广告虽已经审批,但刊登出来的内容并不是卫生行政部门出证的内容。
  随后,记者随秦允辉来到了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附属医院的高血压专科。
  “天哪,怎么一切都变样了!”听到这句话,坐在原来张医生座位上自称是梁医生的女子先是一惊,后又现出不自然的笑容。环顾四周,秦允辉发现原来贴满墙壁的“高血压药品作用及副作用一览表”已被撕去,未撕尽的纸片清晰可见。秦允辉曾在路上告诉记者,每次就诊,张医生必要指着墙上的一览表“介绍”其他降压药的副作用以及自己研制开发的“浓缩蒺藜葛根降压胶囊”的优点。
  梁医生告诉我们,现在这里采用的是正规疗法,一个疗程的费用从50元到200元不等。“那么,以前登过的广告还有效吗?”听到记者的发问,梁医生原本就尴尬的笑容僵硬了。(完)
推荐给朋友: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性病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