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症状图片的症状

育儿快速导航
> 育儿呵护 >
麻疹初期像感冒 家长别忽视
核心提示:北京东城区朝阳门街道某大厦发生一起麻疹暴发疫情,为防止麻疹疫情传播,该大厦现已完成麻疹疫苗应急接种3462人,如何预防麻疹以及早期发现麻疹,39育儿给各位家长提个醒:由于麻疹发病早期症状有发热、流鼻涕、咳嗽等症状,与儿童感冒症状类似,千万别忽视,一旦发烧伴有疹子出现需要尽快就医。
专家提醒:
孩子吃得多、吃得好,就一定长得高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权威告诉你,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如果吃了过多这三种食物,不但不长个,还会伤身!孩子长高一定要避免的三种食物是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发送 长高 查询结果。
  北京东城区朝阳门街道某大厦发生一起暴发疫情,为防止麻疹疫情传播,该大厦现已完成麻疹疫苗应急接种3462人。   专家:人员拥挤处易传播  疾控专家介绍,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疾病,也是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麻疹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也可以传播麻疹,在人员拥挤、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更容易传播。如果被诊断为麻疹,应根据医生建议住院或居家隔离休息和治疗,周围密切接触人群要及时接种麻疹疫苗。  症状:别把麻疹当  由于麻疹发病早期症状有、流鼻涕、咳嗽等,与儿童感冒症状类似,很多不太了解麻疹症状的家长误以为孩子只是感冒,如果孩子在家发现有感冒、发烧的症状,最好去医院检查是否患了麻疹。  孩子出疹前开始发烧,2天后出疹,先在口腔颊部粘膜处见到麻疹斑,3、4天后自耳后、逐渐遍及全身,疹子愈出愈密,伴有发热、轻咳、不想吃东西症状。如果出疹过程中出现高热骤退、暗淡不鲜、疹出不齐或突然隐退,孩子没精神或烦躁不安的情况,要要及时到医院请医生治疗。  小儿感染麻疹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炎,重症肺炎可引起心衰,严重者危及患儿生命,病死率可达10%。其他并发症还有喉炎、中耳炎,少见的有脑炎、肝炎、肾炎、阑尾炎、消化道出血等。孕妇感染麻疹可致胎儿严重畸形。如造成胎儿的心血管、眼、神经、听觉、骨骼等发育异常。感染越早,发生畸形的机会越大,还可使胎儿在宫内死亡,流产或早产。  预防麻疹谨记以下要点
  1.麻疹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很强,建议到医院就诊时,给孩子戴上口罩;  2.及时接种疫苗是保护儿童健康的关键,因此家长务必按照预约时间及时带孩子接种麻疹疫苗;  3.注意保暖,关好门窗,穿好衣服,不要过多暴露孩子身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育儿观点PK台
婴儿洗衣液评测
育儿频道精彩热文
育儿 相关话题
人气38256/2人气7402/7人气64554/2人气19921/5人气41243/11人气39234/2
向在线育儿专家提问
宝宝喂养、发育儿科
新生儿、儿童常见病儿科
儿童营养、心理行为儿科
请详细描述您的疑问,有助医生快速帮您解答!
只要填资料就能免费领取巧虎早教课程...
宝宝需额外补DHA?专家说吃这些就够了....
如何预防春季咳嗽
39育儿频道
扫描关注智慧妈妈微信
最近有很多宝宝因为身上出皮疹来看门诊,皮疹为风团样,有时只是身上局部出现,有时全身都会出现,并且此起彼伏。如果你的宝宝也出现这些转不过看,则可能是遭遇荨麻疹。什么是荨麻疹?宝宝得了荨麻疹怎么办?(小儿麻疹)
麻疹有哪些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麻疹症状,尤其是麻疹的早期症状,麻疹有什么表现?得了麻疹会怎样?
日更新浏览数:111208收藏数:12055
典型症状:
有发热、咳嗽、流鼻涕、流眼泪、畏光等,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不适。有时在腭垂(又称悬雍垂)、扁桃体、咽后壁、软腭处可发现棕红色斑点,
相关症状:
一、症状:1.典型潜伏期:一般为10天&2天(6~21天),感染严重或经输血获得感染者潜伏期可短至6天,接受过免疫制剂(全血、血清、免疫球蛋白等)或曾接种过麻疹疫苗而发病时,则潜伏期可延长至3~4周。此期临床上主要表现:在潜伏期末1~2天已可从上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麻疹病毒。有些患者于接触麻疹患者数小时后,可出现暂时性轻度上呼吸道症状及,甚至有一过性,但甚罕见。麻疹典型病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1)前驱期:一般持续3~5天,体弱及重症可延长至7~8天,而曾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有被动免疫力者则可短至1天。此期临床上主要表现:体格检查可见及部黏膜明显,上呼吸道(包括结合膜)炎症的卡他症状,常伴,甚至、等。有发热、、、流眼泪、等,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不适。发热常日低夜高,逐日升高,可达39~40℃,婴幼儿可发生,年长儿或成人常诉、、、。咳嗽渐加重,多半为,因上呼吸道黏膜炎症常下延至部、气管、支气管,咳嗽往往带嘶哑声,年幼儿甚至出现和困难。发病后2~3天可在第一对面的颊黏膜上出现科氏斑,为麻疹前驱期的特征性体征,有麻疹早期诊断价值。此种细小口腔内疹,呈白色,为0.5~1mm针尖大小,散在于鲜红湿润的颊黏膜上。初起时仅几个,很快增多,且可融合,扩散至整个颊黏膜,以及内侧、龈等处,也偶见于眼睑结合膜上,极少发生于硬、软。斑点数目少时易在日光下见到细小白点,周围,数目众多时可融合成片,仅见充血的颊黏膜上有细盐样突起颗粒。科氏斑一般维持2~3天,迅速消失,有时在出疹后1~2天还可见到。个别患者在前驱期开始时见到颈、胸、腹部出现样或样或样皮疹,数小时内就消退,称为前驱疹。有时在腭垂(又称悬雍垂)、扁桃体、咽后壁、软腭处可发现棕红色斑点,出疹期初迅速隐去。2)&出疹期:皮疹:起病后3~5天当呼吸道卡他症状及发热达高峰时开始出现皮疹,常在见到科氏斑后1~2天。首先从后发际出现淡红色斑,渐及头部前额、脸面、颈部,自上而下扩展至胸、腹、背,最后达四肢,直至手心脚底,2~3天就波及全身。皮疹以为主,开始时颜色鲜红,压之退色,大小不等,平均直径2~5mm,分布稀疏分明,至出疹高峰时皮疹数目增多,聚集融合成片,色泽也渐转暗,但疹间仍属正常,偶见小或细小出血性皮疹。其他器官病变症状:病情严重时,尤其伴有心竭时,皮疹颜色可突然转暗,并快速隐退。随出疹达到高峰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进一步升高,可达40℃以上,精神委靡、嗜睡倦怠,或终日,咳嗽加重有痰、唇干燥、咽极度充血、,分泌物多。颈部结及肝,部常闻干、湿。胸部X线检查,可见纵隔淋巴结增大,。普种疫苗前年代成人较少患野毒株麻疹病毒引起的自然感染,出疹期中毒症状成人常比小儿为重,皮疹也都密集,但并发似较婴幼儿为少。3)恢复期:若无并发症,单纯麻疹自起病至疹退一般病程为10~14天。此期临床上主要表现:在单纯麻疹患者,当皮疹和中毒症状发展到高峰后,体温常于12~24h内较快下降,随之患者精神好转,呼吸道症状减轻,但咳嗽常可延续较久,食欲大大好转。一般体温下降后2~3天皮疹按出疹顺序依次消退,留下浅棕色斑,伴糠麸样细小,以躯干为多,2~3周内退尽。2.非典型麻疹 根据麻疹病毒基因差异、毒力强弱,进入人体数量多少,以及患者年龄大小、健康状况、营养优劣、免疫力的高低等,麻疹的临床发展过程除大多为典型麻疹外,在部分病例尚可呈现以下非典型表现。1)轻型麻疹:大多因体内对麻疹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所致,如6个月前婴儿尚留有来自母体的被动免疫,或近期注射被动免疫制剂,或以往曾接种过麻疹疫苗,以及第二次感染发病者,都可表现为轻症。轻型麻疹潜伏期可延长至3~4周。此型临床上主要表现:发病轻,前驱期短而不明显,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科氏斑不典型或不出现,全身症状轻微,不发热或仅有低中度热。皮疹稀疏色淡,病程较短,很少并发症,但病后所获免疫力,特异抗体上升滴度与患典型麻疹者基本相同。现已证实麻疹也有不少隐性感染或无皮疹型麻疹,只能依据病后血清特异抗体增加来证实。2)重型麻疹:大多由于患者体质弱,有其他疾病,、免疫力低下或伴有继发性细菌感染等,使麻疹病情加重,如中毒性麻疹,因麻疹病毒感染严重。此型临床上主要表现:起病不久即出现高热40℃以上,伴有严重中毒症状,往往,呼吸急促,唇指,反复惊厥,,呈暗红色,皮疹密集,融合成片。皮疹可呈出血性,形成,甚至伴发、、、等(出血性麻疹),有时皮疹呈疱疹样可融合成大疱(疱疹样麻疹)。有些年幼体弱小儿麻疹皮疹疏淡,未能出透,未及手足心,或皮疹突然隐没,体温下降低于常温,或青灰色(中医称白面痧),四肢厥冷,大多因或引起(性麻疹),心率快速、细弱,或困难。并发重症细菌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其他()等也常属重症,常发生,病情重危,病死率高。3)异型麻疹:主要发生在以往接种过麻疹灭活疫苗者,当接种4~6年后再接触麻疹急性期患者,就可引起异型麻疹。潜伏期为7~14天。此型临床上主要表现:多数患者无典型科氏斑。前驱期可突发高热,达39℃以上,伴头痛、、、乏力等,而不明显,可有干咳,多半无流涕、眼泪、眼结合膜炎等。起病后2~3天出现皮疹,从四肢远端腕部、踝部开始,向心性扩散到达四肢近端及躯干,以下身为多,很少扩散到乳头线以上部位,偶见于头面部。皮疹一般呈黄红色斑丘疹,有时呈2~3mm大小的小疱疹,有痒感,消退时不,皮疹偶呈瘀点、或荨麻疹样,常伴四肢。呼吸道症状虽不严重,但肺部有时可闻啰音。X线检查可见肺门及肺部片状阴影。此种肺炎可反复延续1~2年。有些患者可表现为肝、肿大、肢体麻木、和,也可临床上不出现明显皮疹,而有其他脏器病变症状。4)免疫低下者患麻疹:无论患先天性或继发性免疫低下(如肿瘤患者、皮质激素治疗者、营养不良免疫力等),若发生麻疹常患重症,病死率也较高,有报告肿瘤患者的麻疹常不出现皮疹,而一半以上可发生麻疹巨细胞肺炎,并容易并发。5)孕妇和新生儿麻疹:易感孕妇患麻疹病情相对较重,有报告54%因原发麻疹肺炎及其他呼吸道并发症住院。孕妇患麻疹虽不像患风疹易使胎儿发生畸变,但常在早期引起、稍晚可引起自然或和。患麻疹的孕妇前可经胎盘将病毒传给胎儿,使刚出生的新生儿也可发生麻疹,病情轻重不等,但往往无明显前驱症状而发疹较多。二、诊断标准: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采用,近些年来不典型麻疹和轻型麻疹病例较多,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和防疫工作的及时性。为帮助大家掌握麻疹的诊断,卫生部特下发诊断标准(试行)。1)疑似病例:患者(多为儿童)有发热、咽红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及畏光、、结合膜红肿等急性症状。发热4天左右,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与麻疹患者在14天前有接触史。2)确诊病例:①在口腔颊粘膜处见到柯氏斑。②咽部或结合膜分泌物中分离到麻疹病毒。③1个月内末接种过麻疹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免疫球蛋白M抗体。④恢复期血清中麻疹免疫球蛋白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的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①项。临床诊断:典型麻疹根据流行病史及临床表现不难诊断。易感者在3~4周内有麻疹接触史,表现发热、流鼻涕、咳嗽、眼结合膜充血、畏光、流泪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即应疑及麻疹,如发现科氏斑,则可基本确诊。出疹后根据皮疹特点,分布情况也易作出诊断。疹退后有屑和色素沉着有助于诊断。出疹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减少为麻疹特点。前驱期患者鼻咽分泌物、痰和中可找到融合上皮巨细胞,以免疫荧光法还可查到麻疹抗原,可作为早期诊断依据,从组织培养中分离麻疹病毒阳性率不高。血清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和补体结合抗体检测,恢复期滴度较病初上升4倍以上或早期特异IgM增高均有诊断价值。非典型麻疹临床诊断不易,大多需借助抗体测定或分子生物学基因检测,才能确立诊断。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麻疹症状文章
医生专访陈文静 皮肤科
只需输入症状,自诊工具将告诉您可能患上的疾病,指导您正确就医!
当季多发症状:
相关疾病症状当前位置:
> 麻疹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多加了解麻疹的相关介绍,特别并发的症状,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辨别疾病。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本篇文章来详细了解一下关于麻疹的发病症状。
麻疹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在生活中的主要表现,最初我们可能会看到患者发高烧,还可能眼睛充血,这时我们就应该引起重视了。刚开始发病的时候,在口腔内的会有蓝白色或者是紫色的小点,我们需要及时的发现。
在正式的发病后,就逐渐的出现了疹子,我们应该注意患者的身体,疹子很容易并发到患者整个身体,而且体温也会变得很高,我们及时的发现患者的体温可以及时的就医。
当疹子慢慢的褪去之时呢,患者的日常症状也将会慢慢的减轻。这是身体就会留下一些浅浅的印记,随着时间就会消失了!
一般患有这个疾病的初期的时候,患者会有全身的症状,其中以发烧是最为常见的。还有就是会有类似于感冒的症状,还有眼睛会流泪,害怕见光等症状。这个时期治疗的话能够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在出现上面的症状还没有及时的处理的话,病情会加重,发烧的症状会更加的明显,体温一直上升。还会在耳朵部位的地方出现皮疹,然后就会慢慢的扩散至全身位置,直到5天的时候,皮疹就完全出来了。
如果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这个疾病就会慢慢的退去,身上出现的一些红疹症状也会逐渐的消去。但是有时候会留下一种深色的色素斑点在发病的位置。随着麻疹的消失,全身的症状也会逐步的减轻,直到完全康复。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麻疹症状其他知识
麻疹症状专家文章/患者咨询
发布时间:
副主任医师
荨麻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很多患者饱受瘙痒的困扰,吃药治疗却迟迟不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荨麻疹?荨麻疹该怎么治呢?
发布时间:
回复医生: 对话数1(0/1)
回复医生: 对话数1(0/1)
回复医生: 对话数2(0/2)
回复医生: 对话数1(0/1)
回复医生: 对话数4(2/2)
回复医生: 对话数4(1/3)
回复医生: 对话数13(3/10)
回复医生: 对话数2(1/1)
回复医生: 对话数4(2/2)
回复医生: 对话数12(3/9)
麻疹患者热点关注问题
麻疹相关疾病
麻疹相关疾病热点问题
麻疹知识介绍
感染病科好评科室
感染病科分类问答【导读】儿童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相对比较低,因此儿童容易受到传染病感染,其中小儿麻疹就是其中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在儿童群体中爆发率极高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小儿麻疹在麻疹疫苗的普种之前容易引起恐慌,因为高度传染度,而且并发症多。那么小儿麻疹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儿麻疹因为高度传染度,而且并发症多,所以在1965年之前小儿麻疹容易引起恐慌。而在1965年之后麻疹疫苗的普种控制了麻疹的大肆蔓延,给小儿麻疹的防治带来了希望。但是即便如此,在一些人口密集却没有普及麻疹疫苗的地区还是有很大的杀伤力的。而儿童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相对比较低,因此小儿麻疹的几率更高。那么小儿麻疹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吧。小儿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病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行。小儿麻疹是由小儿麻疹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是影响到皮肤及呼吸道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小儿麻疹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很高,可并发肺炎。麻疹病毒属副粘液病毒,含核糖核酸 (RNA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当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后,约第2日进入附近淋巴结,同时少量病毒入血,通过第一次病毒血症到达肝、脾及其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中,大量增殖后,再入血循环,造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同时破坏受侵袭的细胞,出现临床表现。 ...
小儿麻疹是传染性极强而且并发症也特别多的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小儿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麻疹的症状在小儿麻疹的不同时期又有所不同,主要分为潜伏期症状、前驱期症状、出疹期症状和恢复期症状。那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儿麻疹的症状。一、潜伏期:小儿麻疹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二、前驱期:小儿麻疹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2.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对诊断小儿麻疹极有帮助。3.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4偶见皮肤荨小儿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5.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三、出疹期:小儿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瘀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呕吐。阑尾粘膜的小儿麻疹病理改变可引起阑尾炎症状。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无关。此期肺部有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 ...
小儿麻疹,是由小儿麻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在儿童中传染爆发几率比较高的一种高传染性的呼吸道传染疾病。小儿麻疹不仅仅传染性极强,其并发症也特别多。因此患上了小儿麻疹对儿童的身体危害极大,治疗难度也大。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儿麻疹的治疗。1、成药自疗法荆防败毒散,每次1-3克,每日2次。消疹散,每次1/2-1袋,每日2次。小儿紫草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犀角透表丹,口服;1/2-1丸,日服2次。上药应用需根据使用说明或遵医嘱。2、验方自疗法葱白1大把、芫荽1大把,将药物水煎,用宁麻蘸汁五心及全身擦之即透。本方主治疹出不透,擦之有透疹外出之功效。紫草、防风、桔梗、甘草各9克,水煎频频饮服。用于麻疹隐伏不出或出而速回。地肤子6克、浮萍3克、蝉蜕3克、紫草10克,水煎频服。用于麻诊初起。犀角3克、生地10克、桃仁6克、元参10克、黄芩6克,煎水30毫升,徐徐服之。用于麻疹初出未齐,收没太速。连翘、银花、丹皮、元参、甘草梢、白芍、通草、桑叶、大青叶各3克,鲜石斛10克、鱼芦根10克,薄荷2克,犀角0.6克,水煎服,犀角磨细面,用药汁冲服。3、饮食自疗法公猪血10滴、冰片少许研细,纳猪血内,加水适量,1次服下。用于麻疹隐伏不出或出不透,其色紫黑暗淡,烦躁不安。 ...
小儿麻疹的爆发率高,并发症多,这些特点导致小儿麻疹的护理十分重要,如果护理得当,那么能够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有可能不治而愈。小儿麻疹的护理就包括了忌食。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儿麻疹不能吃什么?1、忌吃羊肉。羊肉为温补食品。《中药大辞典》中说:凡外感时邪者忌服。麻疹亦应属外感时邪之疾,为麻疹病毒性传染病,羊肉性热助火,故当忌食。2、忌吃鸡蛋。孩子麻疹期间,本当清淡饮食为宜。鸡蛋补虚,《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多食动风阻气。《饮食须知》亦云:孩子患痘疹者,不惟忌食,禁嗅。所以,麻疹患儿,忌食为妥。3、忌吃狗肉。狗肉为温补食品。麻疹期间只宜清淡饮食,忌吃温补食物。狗肉性温,食之易发热动火,生痰发渴,火热之症不宜服食。麻疹患儿必有发热,《本草纲目》又说:热病后食之,杀人。所以,无论在麻疹期或麻疹恢复间皆不宜食。4、忌吃桂皮。桂皮又称肉桂,是常用的调味佐料。性大热,味辛甘,有补阳温里之功,但又有辛甘大热助火,燥烈耗阴动血之弊。所以,孩子麻疹发热期间,切勿服用桂皮之类的调料食品。5、忌吃丁香。丁香为五香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性温,味辛,有助热上火之性。所以,《本草经疏》中指出:一切有火热症者忌之。尤其在孩子麻疹发热期,更不宜食用含有丁香的五香调味品。 ...
小儿麻疹传染吗?这是不少妈妈最想知道的问题。因为,孩子不可能足不出户,邻家小孩、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同班的同学们,哪里都有小朋友。小儿麻疹传染吗?小儿麻疹怎么传染?小儿麻疹是常见的儿童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因此作为传染性疾病,小儿麻疹的传染性不言而喻。小儿麻疹是由小儿麻疹病毒经呼吸道传染而引起,小儿麻疹病人是小儿麻疹的主要传染源。小儿麻疹病毒存在于病人的眼、口、鼻、咽及支气管的分泌物中,当小儿麻疹病人打喷嚏、说话或哭叫时,病毒可随着唾液飞沫喷射出来,飘浮在空气中,如果这种含有病毒的飞沫被易感者吸进呼吸道,就会被传染上小儿麻疹。同一家庭、同一幼儿园、同—班级的小儿,因为接触多,最容易受到传染而患病。在电影院、公共汽车、娱乐场所与小儿麻疹病人短时间接触,也能造成传染。如果接触了病人刚刚用过的手巾、玩具等,也有传染上小儿麻疹的可能。在照顾了小儿麻疹病孩后,不注意消毒又去照顾别的孩子,也会造成传染。1、对小儿麻疹患儿应早发现、及时隔离、及早治疗。隔离患儿不要出门,易感小儿不串门。2、良好的护理有助于本病的恢复,并可减少并发症。有的患儿护理得当,可不治而愈。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此时要及时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
小儿麻疹不仅仅爆发率极高,而且其并发症很多,这也就给小儿麻疹的护理带来了难度。小儿麻疹的护理,影响着小儿麻疹的治疗和恢复。一般来说,小儿麻疹的护理得当,那么小儿麻疹有可能可以不药而愈,其引发并发症的可能性还会大大降低。但是如果如果小儿麻疹的护理不当,就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此时要及时采取其他治疗措施。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儿麻疹的护理。1、高热的护理:小儿绝对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室内宜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避免患儿直接吹风以防受凉),保持室温于18-22C,湿度50%-60%.衣被穿盖适宜,忌捂汗,出汗后及时擦干更换衣被.监测体温,观察热型.高热患儿可用小量退热剂,忌用醇浴、冷敷,以免影响透疹,导致并发症。2、皮肤粘膜的护理:及时评估患儿透疹情况,保持床单整洁干燥与皮肤清洁,在保温情况下,每日用温水擦浴更衣1次(忌用肥皂),腹泻儿注意臀部清洁,勤剪患儿指甲防抓伤皮肤继发感染.如透疹不畅,可用鲜芫荽煎水服用并抹身,以促进血循环和透疹,并防止烫伤.加强5官的护理.室内光线直柔和,常用生理盐水清洗双眼,再滴入抗生素眼液或眼膏,可加服维生素A预防干眼病.防止呕吐物或泪水流入外耳道发生中耳炎.及时清除鼻痂、翻身拍背助痰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多喂水,可用生理盐水或朵贝液含漱。 ...
选择食物分类
五谷杂粮食物加工篇蔬菜/食用菌肉禽蛋/野味水果水产品/海鲜调味品饮品/饮料零食/小吃豆/乳/奶制品干果补品草药
选择适用人群
客户端下载冬末春初是麻疹的高发季节,约90%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儿童。但近日有报道说,近一两年成人麻疹有增多的趋势。那么,成人麻疹与儿童麻疹有什么不同?请专家为我们解读。
成人得麻疹 症状更严重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副主任医师
来源:健康报
  春天来了,许多呼吸道传染病也出来作祟。在我们病房就有几位成年人因患了麻疹而不得不住院治疗。常听说小孩出麻疹,而成人出麻疹比较少。其实,因为小时候没有接种疫苗,或者疫苗随着年龄增长效价降低,成人得麻疹的也不少,而且自觉症状更严重。  麻疹要出齐出透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其传染性强,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再次患病的可能性很小。麻疹的主要症状有发热、流涕、眼结膜炎、咳嗽、口腔黏膜白斑及周身斑丘疹。急性期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从潜伏期最后1~2天至出疹后5天内都具有传染性。  麻疹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患者的口、鼻、咽、眼的分泌物均含有病毒。当病人说话、咳嗽、打喷嚏时病毒就会散布到空气中,并通过鼻部、咽部或眼睛等部位侵入人体,密切接触者也可以通过手的污染而传播。感染麻疹病毒后,95%以上的感染者都会发病。  老百姓常说,麻疹是“烧三天、出三天、退三天”。也就是说,麻疹以急性发热起病,伴有咳嗽、流涕、打喷嚏、流泪、怕光、眼睑浮肿、食欲减退,有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在发热的第4天开始从耳后、颈部、发际出现皮疹,然后逐渐由上而下蔓延到前额、面部、躯干四肢、手掌及足底出现鲜红色或玫瑰色的细小斑丘疹;皮疹可相互融合成片,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出疹3天后,要注意观察患者手掌及足底是否出现皮疹,如果已有皮疹,就证明麻疹已出齐、出透;如果未出齐、出透,可服用一些解表的中药,如表疹汤等。  在出疹时患者体温可达40℃左右,病人精神萎靡、咳嗽加重、两眼红肿、声音嘶哑,有时出现腹泻。随着体温逐渐恢复,皮疹按照出疹时的顺序消退,有糠秕样细屑并留下浅褐色色素沉着,一般持续3天。  不典型症状病人增多  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使得发病率明显下降,发病年龄趋向于较大年龄的儿童和成年人,临床表现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典型麻疹病人越来越多。&  一般来讲,成年人患麻疹后临床症状较重,主要是高热,可达40℃,其他咳嗽、流泪、流涕、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肌肉疼痛、背部疼痛、关节疼痛者也较多见,86%以上的患者会出现肝脏功能受损的表现,如谷丙转氨酶升高等。麻疹最常见的合并症还有肺炎、脑炎、心功能不全等。因此,成人患麻疹后最好到医院诊治,以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小儿还是成人在高热期间,千万不要用高效退热药,以免使疹子出不透,造成病情的加重。  眼下正是麻疹流行季节,正在出麻疹的病人要进行隔离,直到出疹后5天;麻疹病人停留过的房间应开门窗通风20~30分钟;在接触病人后应脱去外衣洗手,或在户外活动20分钟后再接近易感者。对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者,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这样,在接种后12天左右就可产生对麻疹的免疫力,即使得病,病情也会较轻。另外,到医院看病一定记得戴上口罩,既可避免传染其他人,也可预防交叉感染。(陈明莲整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慢性荨麻疹症状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