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一旦上火感冒了怎么办就容易发热该怎么办?

[转载]艾灸后出现发热上火现象怎么办?
中府/作者/太太
问:老师,我有位大姐有宫颈炎什么的,坐熏灸后,好用,不过上火了,她想让我帮问下您该怎么办呢?
中府/作者/太太:她是灸什么部位?
问:她坐着熏灸阴部了。书还没到的时候,我给她推荐咱们的官方博客,她看了您新上的分享,正好有妇科的疾病,就先从这个入手了
中府/作者/太太:很多人艾灸后出现所谓的“上火”:如发热,高烧,口干舌燥,便秘便结,眼屎多,黄鼻涕,黄痰,晚上精神亢奋,心烦不安夜不能眠,鼻腔发干或流鼻血,血压升高,脾气暴躁,皮肤发痒疹等类似“上火”的现象,虽说不排除有真是热性体质而出现此现象的,不过我极少遇见;更多的人出现这种现象其实是艾灸补充阳气后,与体内病邪进行正邪相争的表现,即是现在很多人所说的好转发应。
根据我这几年艾灸的反应,和了解到一些人以前的生活习惯或病史,艾灸后很容易出现“上火”反应的这些人的体质,大多平时是阳虚体弱体质的人,特别是那些脾肾虚寒,严重气血两虚的人,在艾灸初期多出现这种虚不受补的现象,正如“火神派”卢崇汉先生对这种人的“上火”现象有其独到的见解——“卢崇汉老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是‘扶阳派’传人,这一派从清朝开始,至今有200多年历史,以姜、桂、附为主药,下手扶持人身阳气为先,被称为“火神派”。现代常见的“上火”现象,普通都是以消炎清热为对治,但他认为其实质为阳衰阴盛导致阴阳格拒,从而阳气外浮所致,其治疗方案仍旧是扶持阳气。。。他是祖父卢铸之、伯父卢永定两代巴蜀名医一起栽培出来的,60来岁,我跟过他查房,卢老师对疾病的发展分析非常准确,第一步、第二步会怎样都判断如神,让我非常震撼,这是我在国内其他老中医身上都没看到的。。。”——摘自《刘力红中医博士谈民间中医》访谈录
估计您这位大姐她平时是属于很虚弱的体质,艾灸也属于扶阳大法之一,古代艾灸专著《扁鹊心书》:“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其实您姐姐这种体质很适合用艾灸来调理身体,问题是要先解决一艾灸就“上火”这种反应。艾灸后会上火发热,除了是灸法或配穴的问题外;主要是灸量未达量变至质变的程度,气血升降不和;此时可以调整灸的穴位和方法来先降热后才能继续艾灸不上火:
1,加灸足底涌泉30分钟~1小时,百会,中脘或神阙各10分钟将身体上中下的经气平衡一下,这样不容易上火;
2,在周楣声老人的《灸绳》里提到灸大椎泻火有有特效:
(二)灸时或灸后不久,热度反而上升。原因:取用的孔穴不当:全身的不同孔穴,并非均能与不同的疾病相应,如选用不当,或是作用方式未曾掌握好,不但灸效不能发挥,而且在灸时或灸后热度仍然继续上升,并感到讨厌和不适。古人对于退热穴的选用可以借鉴,如《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二十九灸,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再依次灸其余各穴。经验证明,用大椎熏灸或火针代灸,其退热作用,确是迅速而神奇。
2)例1:发病后接受灸治愈早则效果愈好,下例仅灸治1次,竟获得意外的效果。
  藏&光,男,30岁,住院号2356。
  日,发病3天入院,酒醉貌,结膜充血水肿,口唇肥厚,苔白腻,腋下前胸有散在出血点,头痛剧烈,下腹饱满胀痛,腰痛难转侧,体温39.5℃,脉搏细弱频数。血压轻度下降。属发热期及腠理不宣,湿浊内阻交错型。取大椎、风门、以退热止头痛,阴交四针以防少尿与止腰痛。
21日,颜面及结膜红肿消退,血压回升,热全退,思食,头痛,腰痛全止,病情迅速趋于稳定,停灸观察。
&22一28日,病情稳定无波动,未续灸。29日出院。
例2:王&光,男,54岁,住院号2354。
  12月20日,发病4天入院,急性病容,颜面潮红,双睑浮肿,目赤,牙龈鼻腔出血,腋下出血点,头痛腰痛,舌苔秽腻胶粘,干呕、胸闷、少尿两天,收缩压下降,脉细数模糊,体温39℃,属发热、低血压、少尿三期重叠,阳气怫郁,湿浊内阻,热毒入营交错型。
  先取大椎、左右风门,以退热止头痛,阴交四针,以利尿止腰痛,均火针代灸。嘱自灸中脘,以降逆化浊。次日体温稍降。头痛腰痛减,余症未除。下腹胀痛,取上脘、中脘、水分,仍火针代灸。
  22日,双睑浮肿减退,头痛腰痛续减,尿量稍增,干呕饱满未除,大便稀薄时思排便,再取上脘、中脘、水分。次日,热全退,大便次数减,又出现口胶痰粘带血,胸闷、气阻、呕逆。取攒竹以泄太阳上逆之气而止呃,取中脘、上脘以宽中降气而快膈,取足三里以引气下行。次日,各症大减呃止。但口中胶粘仍存,舌苔白腻未减,纳差,仍嘱自灸中脘。
  24日,病情稳定,精神佳,虽已可进食,但舌苔白腻未减,脉细数。取睥俞、心俞、以补火生土。次日,舌苔白腻如前,又有低热,再取睥俞中脘。又加梁门、三阴交。
  25—31日,腻苔未尽退。卜腹时有胀满,低热徘徊在38℃左右,双目浑浊,火针点刺双太阳3次。熏灸中脘,可感轻快,但效果不巩固,
  —5日,口干渴,偶呃,腻苔仍存,中脘、睥俞与液门、阳陵,隔日交替火针代灸。低热未再见。
  6一10日,腻苔稍退。下腹不胀满,咏细数有间歇,口干苦持续。夜眠不稳,辅以养阴生津,复脉安神之剂,症状基本被控制。
  11日,诉双侧膝关节夜间出现疼痛,渐增剧,局部略见肿胀,有灼热感,在肿胀中心,火针点刺。次日肿痛全消失。13日出院。——
摘自《灸绳》。相关博文请参考:
["热症宜灸更贵灸?"--
L女士分享记3]
同时,韩国的针灸大家灸堂先生的临床验证,风门穴也是艾灸退热的特效穴:
“年近七十的金董事長特別容易感冒。一感冒體溫就高得嚇人,久久無法治癒。所以全家人都特別怕他感冒,金董事長本人也非常小心,這次還是到了不得不住院的地步。。。「感冒時是不是感到背部涼颼颼的啊?涼颼颼的部位就是風門穴。每天施灸可以預防感冒。即使得了感冒,只要在風門穴上施灸就可以退燒,身體的酸痛也可以退去。」。。。「好神奇啊,熱這麼快就退了......我兒子從其他醫院把最好的醫生全叫過來也沒能治好......」——《针通经络,灸调阴阳_》[韩]金南洙著。
根据以上资料,可以加灸大椎或风门30
分钟泻火降热退烧,再灸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太冲等穴各10分钟引火下行;
3,按摩心包经+早睡(早睡也是扶阳大法之一)退热法。每当我觉得发热时常用的方法:就是吴忠清先生的心包经按摩法,早晚先按摩几分钟昆仑和太冲,然后由腋窝向中指尖的中冲,用手循心包经深揉按摩降火也有特效;
4,我也常应用《艾灸养生书》里早晚静坐约20分钟的方法降火。因为我以前的体质也是属于上热下寒,外热内寒的体质,虚不受补,一吃补药或刚开始艾灸时也会出现发热或晚上睡不着觉的情况,运用以上诸法,一般都能解决。
哦,原来这是好的反应!太好了! 她刚才都说有点耳鸣了,我叫她先多喝水。那我赶快告诉她去!她的体质是很虚的,40岁,流产无数次,
身材都走样了,臀部和腿真的跟大象一样粗诶。。。
中府/作者/太太:阿弥陀佛!一个“流产无数次”的人,可以想象得到是如何严重地伤害了她的身心健康,尤其是伤其肾阳,这样体质的人能有多少真热会“上火”?这样的“上火”就如上面卢崇汉先生所提到的那种“其实质为阳衰阴盛导致阴阳格拒,从而阳气外浮所致”。您还可以告诉大姐参考肝俞分享的经验,先把背部上中下的穴位灸通也不容易上火。
肝俞:到今年六月背上一直发冷,脸色还是黄。梁丘送了本《艾灸养生书》给我,这本书鼓起了我重新艾灸的信心。但想着体弱,就一般采用温和灸,后看了傅茂恒的《不生病的智慧》里讲到,三关定位(即颈、上背、腰)灸法,就试了。发现这样灸不易上火,灸后也很舒服。配合食疗如红枣水、核桃准山糊等。另外练站桩功。同事都说我精神状态好了很多,另一个同事称我“现在长好了”——我笑称我以前是歪瓜裂枣。
肝俞的分享请参考相关博文:来自艾灸QQ讨论群的问答艾灸分享1
好滴,我记下来一起告诉她! 谢谢老师!阿弥陀佛!
中府/作者/太太:不客气!
问:告诉她了,她说老师真神,她的身体是很虚的!
&中府/作者/太太:不是我有多神,而是我和勇伯先生以前也是属于这种上热下寒中气虚的体质,包括现代很多成年人都是这种体质格局。想知道自己是真热还是假热,问问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是否完全遵循古医书的自然养生规律就知道了,不需问旁人。这些颠倒自然的心行都是会严重地伤害我们体内的阳气,所以很少有真证健旺强壮的体质,即中医说的三阳体质之人,相反三阴虚风寒湿重体质的人多见。这也是很多人艾灸后会“上火”的原因,不然不会一艾灸就这么快发热的,这是我观察到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就是这种上热下寒中气虚型体质的人,当艾灸后血气还没有力量通达全身,在某个部位阻隔住了才会这样。如果能够运用以上讨论的降热方法,将上焦的假热降下来,当艾灸不再上火时,这样坚持艾灸身体,慢慢能够将气血两虚的虚弱体质调整过来,身体很多毛病自然会改善。
嗯嗯,也是。老师是不是可以这样想:艾灸治病应该先把全身要穴走几遍才开始治疗就好了,对吗?
中府/作者/太太:这样更好。但每个人的反应也不一样,我的观察就是很虚的人刚开始艾灸时很容易发热,这时就可以采取以上措施,采取上下左右平衡的灸法或专艾灸某些降热特效穴;有些人一开始艾灸只是一个部位效果也很好,不一定会出现发热的现象。
象您这位大姐,若平时胃寒兼手脚冰凉的话,最好艾灸前后喝一杯姜枣红糖热茶,也可以减低发热和眩晕的现象。
问:是,个人体质不同所以产生的反应也不同。我再打个电话告诉她,嘻嘻,姜枣红糖热茶。
中府/作者/太太:您对这位大姐真热心!
问:我也不知道,呵呵,反正艾灸这么好,真的想让周围的人都知道,都能受惠。
&中府/作者/太太:请问梁丘,当时您为什么会好奇问起灸堂先生说艾灸风门会退烧的问题?风门(灸堂临床经验)+大椎(周老临床经验)退烧。但我以前看过一些经络书说风门为热府,要用泻法才可以泻热,用灸法反而升温,大椎说法也一样。不知您当时也是疑问这个?
梁丘:我是在看灸堂主那本书的时候,看到他说发热只要灸风门就可以了。所以想知道究竟是那种情况下艾灸风门。我再仔细看了书,应该是受寒感冒后引起的发热,可以通过艾灸风门来退烧。风门也称热府。
中府/作者/太太:其实我的理解是所有热症本质还是虚,所以大部分热症都可以灸,除了周老说的那种热到昏迷说胡话的那种。我是发现周老引用《内经》说的熏灸大椎降热有奇效,我才联想起灸堂的经验,背部阳经这两个穴可以降热有奇效,阴阳双调,这两个穴风寒风热艾灸都可以,一己之见,交流.
梁丘:是的,在金老的书里也有说到大椎穴。但一般人平时只是在大椎放血退热。艾灸没试过。然后艾灸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段温度的升高,这个一般人可能就没法坚持,特别是对于小孩子来说。
如果有艾灸这两穴位退烧的更多资料和实践经验,那么以后孩子的发热就不需要再受西药、输液的毒害了。前段时间有位妈妈自己感冒发烧,说艾灸后,烧退了些,人反而更舒服。
中府/作者/太太:是的,我也希望群里艾灸后发热的人试一下,多些例证。
附录资料一:119.大椎——督脉的重要穴,人体正中央线行单穴。
宣肺疏风,散寒解热,镇静安神,理气醒脑通阳气之名穴。
1疏风散热:头痛,发热病, 高烧, 疟疾退热;
2神志病:癫痫,精神分裂症,气逆上火(上气),不安焦躁, 坐不安席,
不能久立,神经衰弱,忧郁症;
3 肺疾患:咳嗽,喘息,支气管炎,扁桃腺炎,肺气肿(肺癌),肺结核,气短, 鼻炎,咽喉炎, 百日咳;
4脊椎颈腰椎痛:颈痛,颈项无力,颈椎强直痛,脊髓痛,上肢神经痛;
5小儿病: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惊风,(含成人)脑膜炎( 脑炎),自汗,盗汗,虚汗;
6出血症等:衄血,脑充血,高血压, 低血压,眩晕 ,耳鸣,卒倒,中风;
7消化和怕冷发热之感冒:呕吐,疟疾,失语症,脚气, 伤寒感冒,恶寒发热;
8 肝疾患:肝炎,眼疾,甲状腺疾患,黄疸;
9下阴疾患:脱肛,阴挺( 子宫脱垂), 恶露(产后瘀血不净),痔疾,妊娠中毒症;
10皮肤诸病:风疹,湿疹,颜面黑斑和青春痘等有卓越的预防和主治效能。
摘自《艾灸养生书》157页(排列顺序已编辑过。)&&
47.风门——足太阳膀胱经的重要穴,左右双穴。
祛风寒,解热调肺气,呼吸器官疾患等保健之名穴。对流行性感冒,伤寒,发热,肩臂痛,肺病,肺炎,咳嗽,咯血,荨麻疹,皮肤炎症,支气管炎,头痛,鼻炎,鼻出血,喘息,胸膜炎,虚劳损伤,颈项强直,腰背痛等有卓越的预防和主治效能。摘自《艾灸养生书》122页。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小孩上火感冒发烧_百度知道
小孩上火感冒发烧
患者信息:女 2岁 小孩感冒发烧并且舌苔厚白还长很大一个泡。平时容易上火积食,现在大便很干燥.流鼻涕..白天精神好,晚上烧了三天,吃了感冒药,物理降温,去火药,今天医生又给开了了头胞.维生素B2..还有一个喷雾剂...每去个诊所都要我给孩子吊水,因为我不想给孩子吊水所以开了点这个药,不知道吃这个药行不行.
刚看了舌头.起了好多小泡.还有一个大面积的,感觉要化脓了似的.平时督促孩子吃饭也吃得挺多..是不是吃得多也会积食呢.以前经常积食上火.舌头和嘴唇全部烂掉.吃降火药都没有什么效果
提问者采纳
小孩子 不要吃的太多 吃的太多就是容易积食。她消化不良 。这个时候 吃点半流食。比如米饭 ,面条好消化的东西 。。当然不能热啊、然后喝点奶类。比如麦香的给她吃点蜂蜜。配料要 植物的、你家孩子如果是空腔溃疡,吃蜂蜜管事,蜂蜜有消炎的作用。而且孩子也愿意吃。平时多喝水。如果孩子不愿意喝水 就给她弄个小盖子,到一点点的。逗着她喝。哎。。现在的医生啊 。。。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如果孩子发烧时手脚不冷,但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发红,则说明孩子身体内热较重,家长应该让孩子大量喝温开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冲成淡盐开水给孩子喝,能消内热。孩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几次小便,让身体的内热随着尿液排出,体温才会下降,上火的症状也才会好转。  如果孩子发热时手脚发冷、舌苔发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这是受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家长可以用生姜红糖水给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错的,如果生姜红糖水里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长的葱白,效果会更好。若孩子怕辣,可以在给孩子煮的稀饭里面加上两片生姜、两段葱、几滴醋,煮好后,去掉姜、葱,喂给孩子吃,能祛寒、发汗,退热的效果不错,孩子也愿意吃。家长可以一天给孩子喂2~3次,孩子退热后就不要加葱了,舌苔不再发白时,姜也可以不放。  如果孩子白天、晚上都发热,则说明体内有内热或炎症,家长可以用苦瓜切成薄片,取10片,加水煮5~10分钟后给孩子喝,一天2~3次,到孩子白天不发热时,就不要再喝了。同时尽量给孩子多喝水,吃新鲜的水果,饮食要相对清淡,不能吃鱼、虾,只能吃其他肉类及蔬菜。  如果孩子白天体温正常,一到傍晚就升高,到早晨又退热,说明孩子发热是身体内寒重及亏虚引起的,这时仍要给孩子喝生姜红糖葱水,最好再配合艾叶水泡脚祛寒,而且可以让孩子喝肉汤和淡淡的鸡汤,固元膏可以一天吃2次,一次小半勺,给孩子及时补充营养,同时让孩子多喝水。  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孩子按摩。先搓孩子的脚心,把热往下引,等脚搓热了,再搓小腿,上下来回搓,把小腿搓热后,再搓孩子的小手、胳膊、后背和耳朵,最后搓孩子头顶正中的百会穴。家长在帮孩子按摩时不可太用力,要轻轻地搓,搓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一下一下慢慢地搓,不能着急,一边搓,一边让孩子多喝些温开水。如果孩子烧还不退,可用温水把孩子全身擦一遍,用毛巾把孩子的皮肤擦红、擦热,让孩子的身体自行散热。如果孩子还是手脚发凉,则说明受寒较重,家长可连续给孩子多喝几次生姜红糖葱水,这样处理后,孩子多半都能降温。  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喝葱姜红糖水加按摩治疗发热时,要先喝葱姜红糖水,然后再按摩。如果只是单给孩子按摩,按摩多了,孩子就容易气虚,这样孩子体内有寒,同时咳嗽再加上气虚,就会喘。第二天的治疗非常关键,如果治好了,病情就不会再反弹,孩子也不会再发热了;但如果孩子体内的寒湿过重,还没祛干净,孩子会在下午以后又烧起来。  第二天孩子醒后,家长要观察孩子的舌苔及尿液情况,如果舌苔白色很淡,或尿液颜色加深发黄,就不要喝姜葱红糖水了,只喝红糖水或温开水就可以了。饮食上一定要清淡,多吃稀饭、面条、肉汤等,不要吃上火的鱼、虾、羊肉、山药、红枣。如果孩子不发热了,但精神不是太好、浑身没劲,可以给他煮鳝鱼汤或做红烧鳝鱼吃,让孩子多喝炖得很烂的肉汤、鸡汤,孩子的体力会很快恢复。  如果第二天舌苔仍发白,尿还是清的,但不发热或有低热,这时就不要加葱,只用生姜加红糖煮水给孩子喝就行了,一天喝2-3次,白天的饮食同样要清淡。如果晚上孩子发热加重了,就加上葱。一般经过两天的治疗,孩子都会退热好转,接下来的就需要家长细心的护理,给孩子吃的菜肉一定要烧烂,不要太油腻,不要让孩子吃油炸的食品、膨化食品和炒货,孩子出汗多要及时补充水分、及时换干净的衣服,不要再让孩子受凉了。  上面说的是家长可以自行处理的小儿发热,但是有些情况是必须送医院的。孩子患感冒、发热后出现哪些症状应及时送医院呢?  1,发烧超过39℃  2,精神差,嗜睡或不易叫醒  3,呼吸时有喉喘鸣声  4,虚弱、呼吸增快(2个月以下呼吸次数每分钟每分钟≥60次,2个月至1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50次,1~4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40次),可能引发了轻度肺炎。  5,孩子呼吸困难并出现上胸凹陷(指孩子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这是由于肺部组织弹力差,吸气费力所致;若孩子吸气时仅有肋间或锁骨上方软组织内陷,则不是胸凹陷)。有此特征说明孩子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能是重度肺炎。  6,无法进食剧烈呕吐  7,抽筋、头部僵硬、身上出现紫斑  8,二个月以下之幼儿  9,儿童本身患有严重疾病  10,连续发烧二天以上
感冒发烧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最好是带宝宝去正规医院检查下哦,因为先阶段的手足口病很严重的,特别是3周岁以下的宝宝很容易被传染上的,最好是带宝宝去化验下血哦。要是没事也好放心的。积食会消化不良或者宝宝不爱吃饭。
可以给宝宝吃点清清宝 多喝开水什么的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容易上火 受凉就喉咙疼 然后发烧
健康咨询描述:
容易上火受凉就喉咙疼然后发烧之后就疼得更严重怎么治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六神丸(有时不管用)吊针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容易上火受凉就喉咙疼然后发烧之后就疼得更严重怎么治怎么防?(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18:52:37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124739称赞:10220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病情分析:你现在的情况考虑是有慢性炎症或是身体免疫力低引起的指导意见:你好,现在的情况注意休息和营养,多喝水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建议去医院做血常规排除炎症后可以用白蛋白或丙种球蛋白进行预防感冒的发生
如果是炎症怎么治?
19:15医生回答:
可以用消炎药进行治疗,
百度智能推荐
其他信息专家观点、医患问答、经验分享
上火,是中医术语,意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
网友经验分享
浏览:1596·
浏览:722·
浏览:1576·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本品用于缓解咽痛,咽干,灼热...
参考价格:¥5
抗炎、抗菌、抗病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病桃体...
参考价格:¥4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火感冒了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