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消化系统超级坏人系统不好,有法儿么?

法莫替丁钙镁咀嚼片能长期用吗
温馨提示: 法莫替丁钙镁咀嚼片不能长期用,会影响大家的治疗,用药的时候一定要各中细节的问题。
没有相关商品!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提问了
据阅读为你提供的健康资讯
读者关注的疾病
消化系统用药
消化系统关注较高商品按摩3大穴位治疗消化不良_消化不良 - 美食杰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6520',
container: s,
size: '990,40',
display: 'inlay-fix'
&&&&&& 有时胃不舒服、消化不良时,家里又没有药,怎么办?不妨按摩具有健胃消食作用的养生穴位,既绿色又不花钱,何乐而不为呢?那么,具体按摩哪些穴位呢?中医认为,下脘、足三里、四缝等几个穴位被称为穴位里的健胃消食片。使用方法很简单,人人都能学会。
&&&&&& 胃口不好的人分别对这几个穴位进行按摩,每天做一两次,坚持下来,胃口就会慢慢变好。如果消化不良的问题特别严重,出现了胃部疼痛、呕吐、腹泻等问题,可以找针灸大夫帮你在这几个穴位上扎针,效果立竿见影。下面我们分别看看这几大穴位的养生功效。
&&&&&& 足三里穴
&&&&&& 脾胃是后天之本,足三里就是人体里的一株灵芝仙草,用好它,几乎包治百病。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比如腹泻了按摩它可以止泻,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我们中医里有句话叫&肚腹三里留&,大致意思就是胃肠消化方面的问题,用足三里里就能治好。养胃护胃,扎针的方法效果好,按摩、刮痧等其他方法效果也一样。
&&&&&& 四缝穴
&&&&&& 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后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可以找四缝解决,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 下脘穴
&&&&&& 下脘在腹部,离脾胃很近。我们中医里有个选穴原则,叫&临近选穴&,就是在病患部位的周围和附近选穴,这有点儿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思。这种选穴方法,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下脘和内庭相配,可以清胃泻火,消食化积。
&&&&&& 用上面这几个穴位再加上上巨虚、下巨虚和委中,治疗泄泻效果很好。上巨虚属于大肠经,下巨虚属于小肠经,两个穴位合用,止泻功能很好。委中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穴位。腹泻的时候只按摩上巨虚、下巨虚和委中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 总之,日常健胃消食,用上面几个穴位就行。可以分别对它们进行按摩,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有空的时候就可以做做,长期坚持,不知不觉中胃口就会好起来。
按摩3大穴位治疗消化不良的版权归作者所有,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其中整体或任何部分内容。
评论排序:
看过按摩3大穴位治疗消化不良的人还喜欢看...消化系统疾病名医名方3+李克绍前辈胃肠病治法
我的图书馆
消化系统疾病名医名方3+李克绍前辈胃肠病治法
【名医简介】&  张镜人,生于1923年,原籍上海。出身中医世家,为第十二代传人。他幼承庭训,博习中医药学。1946年经国家考试院中医师考试合格。张氏擅治热病及内科杂病。近年来,从事心血管病、脾胃病、肾病、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证治研究。曾采用益肾健脾、清热化湿配合泄浊法,邪正兼顾,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取得良好效果,获1981年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二等奖。又创立调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使胃粘膜腺体萎缩逆转,引起医学界的重视。获1986年(部级)全国中医药重大科研成果甲级奖及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先后主编《辞海》中医分册、《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并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现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气血理论研究室主任、上海医科大学教授、上海市卫生局顾问、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暨上海市分会副理事长。&【名方】安中汤&【组成】柴胡6克,炒黄芩9克,炒白术9克,香扁豆9克,炒白芍9克,水炙甘草3克,苏梗6克,制香附9克,炙延胡9克,八月札15克,炒六曲6克,焦谷芽12克。&【功能】调肝和胃,健脾安中。&【主治】脘部胀满、疼痛、口苦、食欲减退,或伴嗳气泛酸、脉弦、细弦或濡细、舌苔薄黄腻或薄白腻、质偏红。&【用法】水煎,分2次,饭后1小时温服。&【方解】&  胃居中焦,与脾以膜相连。胃属腑而主表,脾属脏而主里。脾气宣升、胃气肃降,脾性喜燥、胃性喜润。二者相反相成,犹如称物之“衡”。平则不病,病则不平,其不平的病机,主要是升降的失调,燥润的不适。然需指出,脾胃升降的生理活动,全赖肝胆的疏泄功能,肝胆的疏泄功能减退,则脾胃升降的秩序乖常。于是木郁化热,土壅酿湿。中焦湿热干扰,则脾胃的燥润违和。故表现为脘部胀满、疼痛,甚或嗳气泛酸、纳谷不馨。其症在胃,但从病机分析,显系肝失条达,少阳津气不展,郁热犯胃侵脾,气机阻滞所致。治疗当遵吴鞠通“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法论,疏肝胆以调升降,适燥润以和脾胃,纠其偏而达其平。尝自订安中汤应用于临床,颇获成功。&方中柴胡疏泄肝胆,升清解郁;黄芩苦寒沉降,泄热除湿;白术、扁豆健脾助运;白芍、甘草缓急安中;苏梗、制香附理气快膈,温而不燥;延胡、八月札调营止痛,散而能润;炒六曲消胀化滞;焦谷芽和胃进食。&【加减】疼痛较甚,加九香虫6克;胀满不已,加炒枳壳9克;胃脘灼热,加连翘9克,或炒知母9克;嗳气,加旋覆花9克(包),代赭石15克;泛酸,加煅瓦楞15克,海螵蛸15克;嘈杂,加炒山药9克;苔腻较厚,加陈佩梗9克;舌红苔剥,去苏梗,加川石斛9克;便溏,加焦楂炭9克;伴腹痛,再加炮姜炭5克、煨木香9克;便结,加全栝楼15克,望江南9克;腹胀,加大腹皮9克;X 线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加凤凰衣6克,芙蓉叶9克;胃粘膜活检病理示肠上皮化生,加白花蛇舌草30克;腺体萎缩,加丹参。&【名医简介】&  张林,生于1941年,吉林省洮南市人。1963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现任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白城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协会员、吉林省中医学会理事,省中医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白城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法人代表。曾多次被评为省、市科技先进工作者;还被评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及白城市名中医。1997年被国家二部一局批准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业医40载,勤奋钻研,精通经旨,擅解疑难。广集古今中西之精华,立志于创立新医药学。临床擅治肝病、肾病、风湿病、结肠炎、冠心病、男性性功能障碍、盆腔炎、牛皮癣等顽疾,有独到见解,高效良方。尤其对肝硬化的诊治:他究其“血不利则为水”的论述,立活血柔肝,健脾益气,软坚消痞法,拟“人参鳖甲汤”,辨证加减,综合调治,疗效甚佳。曾主编及参编医著《简明中医内科手册》、《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学》等十一部,在国内外省以上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六十二篇,参加“莱菔子降压片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获卫生部重大医药卫生科技乙级奖。&【名方】人参鳖甲汤&【组成】白参20克,当归、川芎、茵陈各25克,姜黄、郁金、丹皮、赤芍、茯苓、鸡内金各15克,鳖甲、土鳖虫、柴胡、青皮、白术各10克,甘草5克。&【功能】活血柔肝,健脾益气,软坚消痞。&【主治】肝硬化,以肝血瘀阻为主。&【用法】将鳖甲、内金捣碎先煎半小时,再兑入其它药,慢火两煎,取药液300毫升,分两次空腹温服。&【方解】&  肝硬化多由、酒精中毒、情志郁结等因,致使疫毒湿热伤及气血,肝脾肾三焦功能失司。邪深病重,气血精微大败,水失运化,虚中挟实,多属危候。故此,方以白参、白术健脾益气,川芎、当归、赤芍、丹皮养血柔肝,化瘀生新,疏通脉络之品为其主药;辅以鳖甲、土鳖虫、姜黄、郁金活血破瘀,软坚散结,去痞消积之品助其主药攻其症结;以茵陈、茯苓、甘草清热解毒,除湿利水,益肾通利三焦;以柴胡、青皮泻热解郁、疏肝利胆,理气和胃为其佐使;故诸药配伍,臌胀可愈。&临床应用:此方虽然长于肝血瘀阻之臌胀,但因肝硬化病因、各期病机症状各有不同。所以临床应审因辨证,加减用药,他还主张内外合治,药食并用,综合治疗。如症见湿热偏盛,黄疸,便秘者:重用茵陈,加板蓝根、大黄、枳实、垂盆草、桃仁。寒湿困脾,腹泻肢冷者:加肉蔻、附子、炮姜。肝脾肿大者:加黄精、神曲、山药、甲珠。脘胁胀痛,痞硬拒按者:加元胡、木香、砂仁、川楝子;也可用以大黄、龙爪菊、垂盆草、红花捣制的“大龙垂红膏”敷患处。体壮水盛者:酌用以甘遂、大戟、芫花、木香、黑白丑研制的“逐水散”枣汤服;或用“吹鼻散”(苦丁香、冰片)。脾肾阳虚,腹水及周身水肿重者:酌减姜黄、郁金、土虫等,重用白术,加泽泻、蝼蛄、猪苓、大毛、桂枝。肝肾阴虚,气血失和,血小板减少,热伤脉络而致吐、衄、便血者:酌减姜黄、郁金、丹皮、土虫,加广角、仙鹤草、茜草、三七、生地。失血过多者:加黄芪、伏龙肝。转氨酶高而不降者:加莱菔子、丹参、五味子等。大三阳久不转阴者:重用白术、白芍;加双花、大青叶、白花蛇舌草。腹水不尽,血浆蛋白低、球白倒置,贫血,肝功能异常者:加用“升蛋白散”(黄芪、黄精、白术、琥珀、白参、三七);配用药膳食疗“鲤鱼红豆冬瓜汤”(鲤鱼、赤小豆、冬瓜)。肝硬化早期、恢复期水消体虚者:配用“肝药”(紫河车、藏红花、红参、茵陈、土虫、姜黄、内金、郁金、三七制蜜丸)调之。&【名医简介】&  张涛清,1915年生,山东省烟台市人。1929年拜当地名医王玉为师,从此步入医门,先后在烟台、北京等地行医。1952年初参加中央卫生部举办的针灸研究班深造提高,同年11月赴甘肃工作,从此悬壶陇上。张氏从五十年代起即注重于针灸的科学研究工作,对细菌性痢疾、糖尿病、小儿麻痹、、声带小结、视神经萎缩等病针灸效果显著。创针灸治痢五穴方用于急慢性菌痢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先后撰写《针灸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142例疗效观察及对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针灸治疗急性菌痢的疗效观察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针灸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研究》、《针灸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实验研究》等论文三十余篇。还编著了《针灸治疗菌痢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集》、《甲乙经原文出处考》等书籍。张氏曾先后两次获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奖,并两次获部级科技成果奖,多次获厅局级科技成果及优秀论文奖。1982年获省劳模称号。历任省政协二至六届委员。现任甘肃省中医院名誉院长,甘肃皇甫谧针灸研究所名誉所长、主任医师,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临床研究会顾问,甘肃省针灸学会名誉会长等职。&【名方】针灸治痢方&【组成】天枢(双),下脘,关元,足三里(双),神阙。&【功能】通肠导滞,清热利湿&【主治】大便脓血,量少次多,腹痛,里急后重,或下痢时发时止,日久不愈,苔腻,脉沉数。&【用法】前四穴进针得气后,施以捻转提插平补平泻手法。腹部穴位针感向四周扩散,下肢穴针感向上下传导,留针30分钟,在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行针1次。神阙穴隔盐大艾炷(每艾炷用艾2克)灸2壮。一般每日1次,若大便次数在五次以上者,每日上、下午各针灸1次,连续治疗5~9天。慢性痢疾以艾灸为主,即下脘、神阙、关元穴隔盐艾灸3壮,天枢、足三里针刺,施以补法,每日1次连续7~14日。&【方解】&天枢为足阳明胃经穴,又为大肠之募,疏调肠腑,理中气消积滞。关元、下脘为任脉经穴,前者为足三阴经与任脉的交会穴,又为小肠之募穴;后者为足太阴脾经与任脉交会穴,疏通肠胃,理气导滞,清化湿热。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又为胃腑下合穴,合治内腑,调理脾胃,鼓舞中土,培生化之源,中气健旺,自能化生气血。神阙为任脉经穴,用艾炷隔盐灸,温通元阳,补益肾气,健运胃肠,化湿热祛积滞。共奏清热除湿,理气导滞,固本补虚,平复阴阳之功。&【加减】发热加大椎、曲池;腹痛剧烈、小便短赤者加三阴交针刺。【名医简介】&  张天侨,1918年生,江苏镇江人,现为上海市杨浦中心医院主任中医师(顾问)。张氏师从上海名医丁济万。1946年参加南京中央考试院国医考试合格。1955年参加医院工作。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余载。早年因季节流行性热病较多,且上海为大都市,人烟稠密,因而对流行性病治疗积有丰富经验。在辨病辨证基础上治疗众多杂病,常持两个原则:一是杂病有其病情夹杂的特点,所以重视调理和留人治疗的原则;二是时代进展,病种有新出,药物有新知,重视“今病”和“今药”的运用,因而在临床上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和病家的信赖。著有《痛症专辑?治痛十法》等,发表论文近20篇。&【名方】肠结汤&【组成】炒莱菔子30克,紫苏9克,川芎2克,当归9克。&【功能】行气活血,通肠导滞。&【主治】肠中有结,梗阻不通,便秘腹胀,不得矢气,或伴呕吐。&【用法】水煎服。&【方解】&  肠结症,因肠腔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形成胀痛呕闭四大主症。有食、虫、疝、积以及六淫七情等肠内、肠外病因。首要解决的是闭症(大便不通),闭症能解,胀痛呕皆可顺利而解。本方莱菔子、紫苏取其行气宽中、消食化滞、通利二肠,配以芎归行气活血,共成通结之功。盖不得矢气者气不行也,古云“气为百病母”,又云“气如橐龠”,故有形之结先借无形之气以推之。&  按语:《伤寒论》用承气汤法“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此症腹胀闭不得矢气,属慎用承气下法之例。想因梗阻之结,不同于一般燥矢,有其二肠功能或器质性改变,如不完全性梗阻,承气攻之可能下达,若完全性梗阻,峻药猛攻,恐有胀满不能食,甚至肠膜破损下血之虞,故《伤寒论》只用小承气汤试探之法,在今日当以保守疗法与手术治疗相结合处理。&【加减】可先用莱菔、葱头炒热外敷脐腹;呕吐加玉枢丹1克,妊娠呕吐用生姜、半夏、桑寄生;痛甚加苏合香丸1粒;舌苔厚加枳壳、厚朴;生冷积滞发病者加公丁香、干姜;有腹部手术史肠粘连病史者加徐长卿、黄柏;疝气加柴胡、乌药;蛔虫加乌梅、花椒兼香油灌服;感染中毒加牛黄至宝丹1粒;气虚加党参、升麻;津亏加石斛。&【病例】&王姓5月女婴,患中毒性出血性小肠炎、麻痹性肠梗阻,用牛黄至宝丹1粒化服,外用莱菔、葱头热敷,体温下降,便通正常,腹膨即消。又治郭男75岁,腹部剧痛阵发,1日数次,便闭无矢气,满舌厚苔,脉弦,2年前有回盲部肿瘤手术史,诊断:粘连性肠梗阻。用莱菔子、紫苏、枳实、厚朴、柴胡、赤芍、徐长卿、忍冬藤、川芎、当归,药后便通痛解。【名医简介】&  张学增,生于1937年,山东宁津人,现任德州市中医院名誉院长,主任中医师,兼任光明中医函大顾问,山东省中医多学科研究会理事,省中医心脑病学会理事,妇科学会理事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64年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北京求学工作期间,亲聆全国著名中医秦伯未、任应秋、王鹏飞等老师的教诲并深得其传,为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1973年要求调回原籍德州,先后在医专、人民医院、中医院从事教学、临床、科研和领导工作,30余年来致力于中医事业,勤奋钻研,学风严谨,思路开拓,擅长于内、妇、儿、针灸诸科疾病的诊治,尤精于心脑血管病、消化、呼吸等疑难病的研究,临床实践中提倡辨证论治和专病专方专药相结合,他辨证准确,用药精当,力雄而量足,常以“胆大心细、智圆行方”,严以律己,医理娴熟,学验俱丰。善于总结,勤于笔耕,已发表论文30余篇并多次获奖,“安老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获市卫生科技成果奖,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参与撰著《中国基本中成药》、《中英文实用中医文库》等四部专著。任德州地区中医学会理事长、中医院院长兼书记10年,将一个不足百人、固定资产不到40万元的“烂摊子”,建成拥有200多职工、科室齐全,有门诊、病房、宿舍数幢大楼,固定资产800多万元的现代化综合中医院。1990年被授予优秀党员、地区名中医师等荣誉称号。&【名方】参苓赤白止泻汤&【组成】党参10克,茯苓10克,赤石脂15克,白术10克,补骨脂10克,肉蔻10克,莲肉10克,椿根皮15克。&【功能】健脾补肾,涩肠止泻。&【主治】肾阳虚衰,脾失健运,大肠不固致泄泻经久不愈者(肾脾两虚之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用法】浸泡20分钟,文火煎30分钟,取头煎二煎合并,日分早晚两次服。&【方解】&  泄泻病因虽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等不同,导致脾、胃、肾、大小肠之功能失调是其共同的关键,特别是久泻缠绵必体弱阳虚、肾阳虚损命门火衰,不仅二便失司,还致脾失温煦健运之职,清浊不分,升降失调,肠虚不固则泄泻难愈。方用党参、白术甘温健中益气;茯苓甘平入脾胃肺肾,既健脾补中又利水渗湿;赤石脂、肉蔻甘温入肾大肠,是收敛固涩止泻的要药,60年代初目睹名师王鹏飞用之治疗急慢性虚寒型腹泻患儿均应手取效;补骨脂温涩入肾,壮阳固肠,是为温肾健脾要药;莲肉甘涩平入脾肾,既补脾止泻又益肾固涩;椿根皮苦涩寒入胃大肠,用于本方既防过于温燥又能涩肠固下止泻。&临床应用:本方对虚寒型急、慢性腹泻标本兼治,平稳有效,如进3剂不能显效加诃子12克、石榴皮15克;泄泻缓解腹痛仍著者加炒粟壳10克;纳呆恶心者加砂仁10克、草蔻10克;泄泻向愈仍面色苍白、怕冷、四肢不温者加制附子6克、炒干姜10克;泄泻虽愈而见口、鼻、咽干燥、目涩者加麦冬12克、枸杞子10克。本方用于小儿患者药量酌减。&【名医简介】&  张云鹏,男,1931出生,江苏人。主任医师,首届上海市名中医。现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市中医药科技信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市名老中医诊疗所特约专家。上海市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名老中医学科组成员、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中医学科成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委员、《中医文献杂志》副主编。1992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经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97年还荣获“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在中医临床、科研、教学、文献研究四十余年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以仲景学说为经、百家论述为纬、兼收并蓄、融合汇通、坚持发展、重在实效的治学思想。提出整体出发、多项辨证、明析标本、分清缓急、坚定果断、机动灵活的认病治疾原则,构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对中医理论有较深的造诣,钻研伤寒、温病有成就;擅治心脑血管、肝胆肿瘤疾病,常用虫类药及补肾温阳治疗疑难杂病;善用攻下法及清热解毒以救危急。发表科研论文82篇,主编《中国历代中医格言大观》、《中国中医独特诊断大全》等专著4部,协编《心脏病基本知识》等著作7部。曾获科学研究成果奖14项,其中含卫生部科研成果乙级奖、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奖等。&【名方】降脂理肝汤&【组成】泽泻30克,决明子30克,丹参10克,郁金10克,海藻30克,荷叶10克。&【功能】化痰活血,降脂理肝。&【主治】脂肪肝,高脂血症。&【用法】浸泡半小时后,水煎半小时,日2次温服。&【方解】&  脂肪肝是由CT、B超检查或经肝穿刺而确诊。高脂血症是指血浆脂质中一种或多种成分的含量超过正常高限。中医认为是由于痰瘀互阻、脂浊积聚、肝失疏泄、络脉不和所致,故采用中药化痰清源以降低血脂,活血化瘀以疏理肝络。降脂理肝汤中重用泽泻,其味甘淡,性寒,入三焦经,利水湿,行痰饮。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可抑制外源性甘油三脂、胆固醇的吸收,影响内源性胆固醇及抑制肝内甘油三脂的合成而抗脂肪肝。配以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经,清肝化浊,软化血管。现代药理证实可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清胆固醇,抗血小板聚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丹参、郁金味苦,性微寒,入心、肝经,能活血通络,疏肝经之瘀,散肝中之结,并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降低血和肝中的甘油三脂。海藻,味咸,性寒,入肝、肾经,消痰软坚,改善微循环,降血粘度。荷叶,味苦平涩,入肝、脾经,清痰,散瘀,化浊,升发清气。全方既有中医的辨证施治,又充分筛选现代医学药理证实具有降脂、改善肝功能损伤、促进脂质代谢之品。诸药配伍共奏气畅郁解,痰化浊降,血活瘀消之功。自制降脂理肝冲剂经动物实验证明,可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促进脂质代谢,减少脂肪肝的形成。&临床应用:经CT、B超或肝穿刺证实为脂肪肝或血化验为高脂血症但无临床症状者,可用本方。如胁痛加延胡索15克。腹胀加八月札20克。善太息加佛手10克,玫瑰花3克。心悸加灵芝10克,莲芯6克。脾大加地鳖虫10克。大便不畅加生大黄6~18克(后下)。舌尖红加连翘20克。舌质暗红加水蛭10克。苔腻加佩兰20克。甘油三脂高加莱菔子20克,皂荚3克。谷丙转氨酶升高加垂盆草30克,六月雪30克,或龙胆草10克。胆红素升高加田基黄30克,赤芍15克。γ球蛋白升高加当归10克,黄精10克。此外要提倡合理膳食,适度活动。忌酒,低脂饮食。&名医简介】&  张志雄(91.7),上海市人。张氏生前系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荣誉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理事会顾问,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第二军医大学专家组成员、中医教授,长征医院主任医师。张氏出身于上海著名的中医世家,幼时即受岐黄熏陶,继承家学,年少时复从师于当代名医,博采众长。1933年毕业于丁济万先生主办的前上海中医学院,解放初期又旁涉现代医学,潜心研究,学贯中西。他继承和发展了医治“湿温伤寒”的祖传特长,还擅长于治胃病、心脏病、等疑难杂症。学术思想上既强调补肾以充实先天之本,又主张健运中州以调理后天之本,常取标本兼施、扶正祛邪并举之法。张氏长期从事医教研工作,为我军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著有《张志雄医案选》、《医海涓聚》等医学专著,部分医案已编入《全国现代著名中医医案精华》。&【名方】新加建中汤&【组成】桂枝9克,白芍18克,炮姜6克,炙甘草6克,大枣7枚,生苡仁15克,红藤15克,败酱草15克。&【功能】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主治】胃脘痛,悠悠不适,喜暖喜按,腹胀,嗳气,纳呆,嘈杂等症(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用法】(1)水煎服,日服2次,每次150毫升。(2)按方剂组成的比例,依法制成冲剂,每袋9克,日服3次,每次1袋,冲服。&【方解】&  胃脘痛,新病大多属寒属实;如疼痛日久不已,则寒渐化热,实已转虚,成为寒热错杂、阴阳两虚而偏于阳虚之证。叶天士云:“理阳气,首推建中”,故在治疗上宗仲景建中法。方中桂枝、炮姜、甘草辛甘生阳,温中散寒止痛;白芍、甘草酸甘化阴,和营缓急止痛。甘草、大枣和中补虚,温润而不燥,补而不腻。&  又据胃内窥镜所见:慢性胃炎或消化道溃疡者,常见局部粘膜水肿,胃内粘液多而粘腻,甚至有脓样**分泌物。故在建复中气的药物基础上,再加入红藤、败酱草、生苡仁以增强利湿消肿排脓止痛之功。现代药理研究已证实:桂枝、白芍、甘草均有弛缓胃肠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桂枝、红藤、败酱草对胃肠道病菌有抑制作用。诸药配伍,共奏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功。&  按语:本方是以仲景建复中气的经旨,并结合现代科技成果而研制的经验方。昔贤吴鞠通有“新加黄龙汤”,张氏仿其意命名为“新加建中汤”,应用于临床几十年,疗效已得到验证。&【加减】脘痛连及两肋加香附9克,舌苔厚腻加苍术9克、川朴6克,便干苔黄加制大黄6克,口干舌红加生地10克,便溏加炒怀山药15克,神疲乏力加党参10克、黄芪10克,泛酸加煅瓦楞15克。&【病例】&王某某,男, 58岁。军人,住院号106365。因上腹部胀痛不适二年、症情加重一月入院,X线钡餐检查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每遇劳累,心情不佳时症情加重。该病人曾长期服用丙谷胺等西药不见好转。脉弦滑,苔白腻,证属中虚胃寒,治拟建中法。以“新加建中汤”加黄芪、怀山药、川朴,先后连服一月余,诸证皆平,X线复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愈”。带药出院,继续服原方半个月以善其后。&名医简介】&  张志远,山东省德州人,现任山东中医学院教授、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委员会委员等职。主编医籍四种,发表论文200余篇。张氏认为学习中医,应以《内经》、《伤寒论》为基础,博览群书,广采众家之长,排除门户之见,无所偏倚,讲求实效。他长于内、妇科,对顽固性头痛,多以川芎为君,每剂常用到25克。细辛不拘钱内之说,风湿性体痛用到30克。崩漏证很少投以炭类止血,缘其无巩固之力,也不能调理月经周期,所以喜用补气、凉血,把重点放在助益冲、任二脉上。&【名方】香姜红糖散&【组成】广木香50克,干姜350克,红糖120克。制法:先把木香、干姜碾为粉末,然后和红糖调在一起,混合均匀。&【功能】温中健脾,理气止痛。&【主治】脾阳虚弱,腹中隐隐作痛,每日泻下3~5次,呈半水样便,久而不止,服附子理中丸或痛泻要方巩固不住者。&【用法】此为1个疗程之量,每次口服10克,白水送下,3小时1次,日用4次,连服13天。如嫌辣味过浓,可改为每次5克,1个半小时1次,日服8次。&【方解】&  此方系治疗“痛泻”之验方,由干姜丸化裁而出,包括两种药物一味食物,其中广木香辛苦性温,能醒脾行气、散寒止痛;干姜大热暖中助阳,可煦化沉积的寒邪;红糖甘温而补,先君在世时,尝谓其有小建中汤的作用。组织方义是遵照《素问?至真要大论》“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之旨,共奏驱寒健脾、温肠止泻之功。以中、下二焦素有伏寒为适应对象,凡舌苔白滑、脉搏沉迟、面带黧色、腹痛便泻、粪不成形者,即可服用。&按语:临床应用香姜红糖散治疗宿寒久泻之证,已历验多年,虽无大量病例统计数字,但功力甚好,大都一料药便能收效,最多两个疗程即可完全治愈。该方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有效,药味少,花钱不多,易于调配,符合验、便、廉的要求。二是无副作用,在内服过程中,并不影响饮食,且有健胃的功能。三是有利旅行携带。&【加减】本方十分平妥,无任何毒性,一般不予增减,可根据病情需要加入随证药。如食欲不振用砂仁5~9克,气虚无力用人参粉3~8克(冲),大气下陷用炙黄芪15~21克,阳虚较重用熟附子9~15克,心悸不宁用桂枝7~12克、茯苓9~12克、炙甘草10~18克,小便短少用泽泻8~16克、猪苓9~15克,精神易惹、怒则腹痛用炒白芍12~20克,每日以水煎汤分四至八次送服此散。&【名医简介】&  张子维,1918年生,主任医师,1933年从师学医,曾在长春汉医学会进修,1940年开始临证。1941年任丰滦迁联合县政府三总区人民治疗所所长。1949年任丰润县王官营地区医联会主任,1953年任丰润县医联会副主任。1979年负责创建丰润县中医院,并任该院院长。现任该院顾问,《河北中医》杂志编委,唐山市中医学会顾问。从事中医临床医疗、科研工作迄今5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深。擅长中医内科杂病的治疗,尤对少阳症和不育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1952年研制了解痉镇咳法“僵藤汤”,成为治疗百日咳的良方,疗效显著。自制的“安中饮”、“定中汤”、“中和汤”治疗各种胃病均获得良好效果。研制“平屑饮”治疗牛皮癣,1987年11月通过省级鉴定,专家评为治愈率达国内先进水平。著有《燕山医话》、《燕医传新录》,并发表论文20余篇。近撰写《燕医摘著》一书待出版。&【名方】中和汤&【组成】山栀子10克,胡黄连10克,生牡蛎15克,槟榔10克,焦三仙各12克,生甘草6克,白扁豆12克。&【功能】清热平酸、消食理气。&【主治】嘈杂吞酸、脘腹痛胀(近世所称之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均有良效。&【用法】上药水浸透,水3碗,煎取3碗,分两次服,日进1剂。&【方解】&此方系由仲景栀子豉汤演变而成,栀子豉汤加减者有五,如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栀子柏皮汤。以其栀子之苦寒除热郁而解虚烦,仲景治伤寒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者用栀子豉汤,以胃中之热结不解也,故本方以栀子为主,配以胡黄连之苦燥,清热邪以除烦也,二药相合,相得益彰;牡蛎独具平酸之力;白扁豆、生甘草甘温平淡,佐栀连之苦寒以成清热和中之功;其中焦三仙、焦槟榔消食除积而理胃气。&【加减】中气不足、气短无力者入党参15克、白术12克;大便色黑,胃及十二指肠有溃疡形成者加入鸡内金10克、海螵蛸15克;腹胀者加入枳壳13克、青皮13克。&【名医简介】&  赵恩俭,1926年出生,字介安,早年习医,1946年考取高等中医师,即在津悬壶,时年20岁。1954年参加天津总医院中医科及天津医学院祖国医学教研组组建工作,后调南开医院,先后任中医科主任、急腹症研究所副所长、中医研究室主任等职,兼任天津中医学会副会长、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委员、天津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顾问等职。学术上主张尊经不泥古、兼收博采不失中医特色,务在解决当世之疾患,放眼于未来中医之发展。赵氏擅长内、妇、儿科,对基础理论、临床诊法、历史文献等研究有素,多年来从事医、教、研工作,在国内外颇具声望,为二部一局审定的老中医药专家之一。&【名方】老人便秘方&【组成】黄芪30克,银花20克,当归20克,白芍20克,麻仁20克,肉苁蓉20克,厚朴3~10克,酒大黄3~10克,威灵仙10~15克(以上用量可根据症状稍事增减)。&【功能】益气养液、润肠导滞。&【用法】水煎服日1剂,酒大黄不后下,此方可连服一段时间,待大便调顺再停药。&【方解】&  老人便秘与一般习惯性便秘不同,因为年事既高,多有阴虚血燥、气虚不运等基本问题,同时亦难免燥热气滞等等夹杂其中。所以单纯润肠药往往用久作用不大,而承气等泻法又易引起正气愈虚等问题。此方以黄芪之补气,归芍之养血,麻仁、肉苁蓉之润燥以治本,以其本虚也,且皆于通便有利。厚朴行气、酒大黄缓降,不后下免其致泻伤中等弊,方法从“青麟丸”等方化裁而来。威灵仙通气利脏腑以治标,佐以银花清脏腑之毒热而不伤正。若大便数日不下、燥热明显,可加玄明粉3~5克冲服,得便下即止,不可过量。威灵仙“宣通五脏,去腹内冷滞,心腹痰水”,故胸腹不利,痰水气滞,脏腑不通之证皆有良效,并非只是散风去湿之品,此方用之亦具襄赞之功。&  此方之特点一为重用黄芪以健运中气;一为大黄不后下免其致泻,并且可以连续服用以缓调其大肠功能;一为“威灵仙”可以自胸腹至下腹通闭解结,三焦俱得畅达,虽有痰水气滞等等亦均得以疏导而解。&【加减】(1)大便连日得畅,可减免酒大黄。(2)便燥严重加玄明粉3~5克冲入。(3)气虚重加党参20克。(4)腹胀重加木香10克。(5)腰腿酸软加杜仲10克、牛膝10~15克。&【病例】&  此方多年来加减运用所治病例甚多,疗效亦甚佳,仅举近日治病1例,以窥一斑。&张某某,男,81岁,原患糖尿病及冠心病、心房纤维性颤动多年,现两病均较稳定。但苦于大便干燥不畅,数日一行,腹满而痛,先时用五仁润肠丸等尚有效,近数月亦不起作用。如用泻药则引起便泻不止、虚惫气短,痛苦万状。诊脉弦大,涩而少力,代止不匀。舌嫩而赤、苔黄浊不匀。证属气血阴液俱不足,燥热蕴蓄大肠,宜标本兼治,于补气养血益阴中,辅以清降之品,以“老人便秘方”加玄明粉3克,服药后大解得下,且下后腹中舒泰,气力精神转佳。减去玄明粉连服此方月余,大便每1~2日一行,很正常。糖尿病及心脏病亦较前好转。诊脉仍代止,但已较前柔和有力,舌苔亦渐趋正常。以此方改配丸剂,用以巩固疗效,两月后停药病愈。&【名医简介】&  赵芬,1911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任福建中医学院教授、副院长,兼附属人民医院院长;福建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建医科大学中医系副主任;厦门大学海外函授学院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福建中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副会长;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福建省教授、副教授职称评审委员会中医组组长;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协委员。赵氏早年拜前清御医后裔周良钦学医,得其真传。虽承师启蒙5年,实以自学为重,学成之后,应考试院之试,名列前茅。解放后参与筹建福建省人民医院(中医院)及中医学院,成立后欣然任教。赵氏学宗补土,但不拘泥于温补,能别树一帜,对疑难重症,多有治验。著有《赵芬医疗经验选集》,并主编《中医基础理论评解》一书,颇得好评,并获省科技成果奖。赵氏主要学术观点是:重元气,重脾胃。认为病之生死,不在受邪之轻重,而在元气之盛衰;故无论内伤、外感,其气必虚,在治疗上总宜护养元气,以增强生理功能。根据脾胃是元气之本的理论,自拟“健运麦谷芽汤”临床广泛应用疗效较好。&【名方】健运麦谷芽汤&【组成】麦芽30克,谷芽30克,鸡内金15克,山药15克,党参15克,甘草5克。&【功能】健脾和胃,复元益气。&【主治】凡内伤、外感而有健运不及、脏腑功能低下者,均可配伍对症之药应用,单用能&增进食欲。&【用法】加清水超过药面1寸(指一般药罐)浸泡1小时,然后置火上煎熬,沸后继沸5分钟即可,不宜久煎。&【方解】&  本方仿四君子汤加麦谷芽而成,四君子汤本为补气主方,由参、术、苓、草组成,但脾非湿重,茯苓有渗利伤阴之弊,白术壅燥,易伤胃阴,故以山药易茯苓,以内金易白术,山药性味甘平,补脾气而益胃阴,山药合人参(党参代)又能补气;内金甘平,运脾健胃,有以脾胃补脾胃之妙,非它药所能及,甘草引药入脾,再加麦谷二芽,共奏复元益气之妙。考麦谷二芽,多认为属于消积破滞之品,而古籍记载,并不尽如此。《本草述》云:“麦谷二芽,俱能开发胃气,宣五谷味”。吴鞠通谓“以黍稷生于刚土而性刚,长于补脾,稻生于湿土而性柔,长于补胃”。王海藏云:“胃气虚人宜服麦芽、神曲”,实则二芽性味平和,禀天地生发之气,开发脾胃而无升腾伤阴之弊。麦芽补脾,谷芽入胃,麦芽主升,谷芽主降,能使脾胃和合,升降有序。而用量特大者,欲使气机更加活泼。研究发现二芽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酶、微量元素,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此即元气在体内推动、激活功能。&本方药虽平淡无奇,而功效特彰,单用或配合应用,效验俱佳。盖凡百病,其气必虚,经此运化,枢机便活,元气一旺,病亦易愈。按语:无论成人、儿童麦谷芽药量不宜减少。&【加减】如伤风感冒加香苏饮合用;伤风咳嗽加三拗汤合用;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加平胃散合用,如此类推。&【名医简介】&  赵国岑,男,汉族,1937年生,河南省郑州市人。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名医学术研究会理事、全国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500位名老中医带徒导师、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名医学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医研究》杂志编委、仲景国医大学教授等。出身中医世家,1958年至1964年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学习6年毕业,从事消化疾病的研治工作。擅长内科,兼行针灸。针药并用,辨证辨病相结合,在近40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补中气调脾胃治消化,健脾土固肾气治消渴,益心气活瘀血治胸痹,纳肾气调阴阳治不育”36字治病要诀。采用经方、古方和先辈治验,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化裁组合成“化滞益胃汤”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解毒益肝汤”治疗急慢性、肝硬化。近年来,对糖尿病、男科疾病、肿瘤及内科杂病的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发表学术论文和临床经验报道40余篇,专著6部,科研成果6项。指导研究的“多功能电脑治疗仪”、新药“失眠安贴”、“久久银杏茶”等均通过鉴定并获得生产批号。1997年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授予为河南中医事业发展作出显著成绩的特别贡献奖。&【名方】化滞益胃汤&【组成】大黄12克,白术10克,牵牛子10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木香10克,砂仁10克,槟榔10克,甘草5克。&【功能】化滞益胃。&【主治】胃脘痛(脾虚胃滞型),脘腹胀满,胃脘不舒或隐痛,嗳气纳差,大便不畅。舌苔薄腻,舌质淡或略暗或有瘀斑。&【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浸泡20分钟,文火煎至300毫升药液,饭前温服。1剂如法煎服3次,1日1剂。&【方解】&方中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有消积导滞,活血祛瘀,清泻郁火之功,善于荡涤胃肠实热,消积化滞,又有祛瘀生新之能,故为君药。白术健脾益胃,燥湿利水,对脾虚湿邪滞胃和水湿滞胃伤脾所引起的病证均有良效。牵牛子功能泻下逐水,杀虫破积,善除胃肠实热壅滞。二者辅助君药大黄化滞力量更强,且有健脾益气之功为臣药。枳实消积散结,破气行痰。厚朴行气燥湿运脾,降逆平喘,能除胃肠滞气,对湿阻中焦、气滞不利和痰湿内阻所致脘腹痞满有良效。木香行气止痛,能消胃肠滞气。砂仁化湿行气,健脾止泻。槟榔杀虫消积,导滞行气。五味合用,对食积、虫积、气滞、水湿痰饮不化等多种积滞有特效。积消滞化胃自复,故能佐君臣化湿益胃之功而为佐药。甘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缓中止痛,缓和药性故为使药。全方用药得当,配伍严谨,共奏化滞益胃之功效。临床应用:若胃痛甚可加甘松、元胡;胃酸灼热加煅瓦楞子、吴萸、黄连,甘草量加倍;兼有两胁胀满或疼痛者加柴胡、川楝子、元胡;大便溏加炒山药减槟榔;恶心重者加姜半夏、姜竹茹;食欲不振加鸡内金、炒麦芽。急性肠炎、水泻、腹痛及老年脾胃虚弱者不宜服用。&【名医简介】&  赵绍琴,男,1916年生于北京。出身中医世家,曾祖父、祖父均为清代御医,父亲赵文魁曾任太医院院使(院长)。赵氏自幼起,即在父亲的指导下背诵《濒湖脉学》、《雷公药性解》、《医宗金鉴?四诊心法》等,后师从御医瞿文楼、韩一斋及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先生,系统学习中医经典著作,轮流随师临证,奠定了临床和理论的基础。1956年北京中医学院开院,调入学院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对温病及许多内科疑难杂证的辨治有其独到见解,尤擅治疗湿温病、肝硬化、肾炎、尿毒症、白血病及多种免疫系统疾病。赵氏著有《温病纵横》、《赵绍琴临床400法》、《温病浅谈》、《文魁脉学》《清代御医赵文魁脉案》等著作,集先生多年临床经验之结晶的《赵绍琴内科学》(暂名)亦将出版。赵氏现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北京市政协常委,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顾问,北京中医学院教授、学部委员等职。&【名方】软肝缩脾方&【组成】柴胡6克,黄芩10克,蝉衣6克,白僵蚕10克,片姜黄6克,水红花子10克,炙鳖甲20克,生牡蛎20克,生大黄1克,焦三仙各10克。&【功能】行气开郁,活血化瘀,软肝缩脾。&【主治】早期肝硬化,肝硬、脾大。&【用法】上方每周五剂,每剂煎取500毫升左右,分2~4次温服,服3个月后改为每周3剂分服维持。禁忌:忌食辛辣、油腻诸物,要求以清淡素食为主。附注:坚持每日早晚散步各1小时,使肢体微劳,精神放松。&【方解】&  肝硬化早期表现为胁痛、腹胀、症瘕等症,(迁延日久,后期多成臌胀,属中医”四大危症”之一)其形成气、血、食、湿之郁是关键,诸郁不解,导致血瘀结聚,形成症瘕;同时,气血脏腑受诸郁所伤,功能失调,正气渐弱,多数属虚实夹杂之证,根据阶段不同,各有所侧重而已。肝硬化早期,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但总以肝硬、脾大为主要见症。治疗时,不宜因虚而纯用补剂,否则瘀结日甚;亦不可攻利太猛,劫伐正气,与病无益。顺以行郁活血,软坚散结,调整阴阳方法,达到软肝缩脾的目的。&方中用升降散(蝉衣、僵蚕、片姜黄、大黄)开通内外,平调升降,燮理气血;柴胡疏达肝胆之经气,解除肝气之郁结;黄芩苦寒,善清少阳郁热,并清因诸郁而蕴生之内热;水红花子活血且能利水,除血滞,化水湿;焦三仙化积滞以疏导胃肠;鳖甲、牡蛎咸寒软坚以散瘀结。诸药合用,针对肝硬化早期多以肝硬、脾大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可收到调气开郁、活血化瘀、软肝缩脾之功效。&【加减】胸胁满闷,喜叹息,脉沉而滞,气郁显著,加佛手10克、香附10克;厌食呕恶,胁胀不舒,舌苔白腻,湿郁为甚,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姜半夏10克;心烦失眠,急躁易怒,舌红起刺,火郁之象,加川黄连6克、丹皮10克、龙胆草3克;嗳气频作,食后脘堵,积滞明显,加保和丸10克,冲服;腹壁青筋暴露,肝掌、蜘蛛痣等特征明显,舌有瘀斑,血瘀之征,重用鳖甲、牡蛎各30克,加莪术6克、三棱6克;或配服鳖甲煎丸1丸/日;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脉象沉细软弱,虚象为主,当区别气血阴阳之偏重,酌加补益之品;气虚者,舌淡,脉虚,加白术10克、太子参6克;血虚者,唇脸色淡,脉细,加阿胶10克;舌淡苔滑,脉象濡缓,中阳不足,加干姜3克、吴茱萸3克;舌尖红绛,少苔且干,下焦阴亏,加生地20克、枸杞子10克、女贞子10克。&【名医简介】&  郑魁山,教授,1918年生,河北省安国县人。出身于针灸世家,幼年随父郑毓琳学习针灸,勤求典籍,博采众长。20岁行医于保定等地,1947年在北平独立开业,1951年卫生部北京中医进修学校毕业后,与栾志仁等创办北京市广安门联合诊所,1953年又与高风桐等筹建北京中医学会针灸门诊部。1955年调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文革期间到甘肃成县医院。郑教授致力于针灸研究五十余年,擅用传统手法治疗急症、重症,在“烧山火”、“透天凉”基础上,去繁就简,创新了“热补”、“凉泻”手法,总结出一套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的针灸配穴和手法,对经络实质和针刺手法的机理也颇有研究,曾与北大、同仁等医院协作研究经络实质,对“烧山火”、“透天凉”的实验研究曾获甘肃省科技成果奖。重视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的应用,把‘纳子法”、“纳甲法”、“六十花甲子”融合在一起,研制成多功能临床应用盘,获甘肃省科普成果奖。采用“烧山火”手法治疗视网膜出血的研究获卫生部科研成果奖,穴位埋线法治疗小儿麻痹及后遗症的研究,获甘肃省武都地区科学大会奖。现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国际针灸医师考核委员会委员、日本东京后藤学园客座教授等职。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要著作有《针灸集锦》及修订本、《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点校针灸大全》,新著《郑魁山针灸全集》已脱稿,交由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定于1990年9月出版。&【名方】升提举陷方&【功能】(1)穴位:中脘,梁门(双侧),足三里。补中益气,升提举陷。(2)穴位:中脘,天枢(双侧),气海,足三里。培元固本,升阳举陷。&【主治】(1)穴位:中脘,梁门(双侧),足三里。治胃下垂,胃小弯位置在髂骨嵴联线1.5厘米以下。(2)穴位:中脘,天枢(双侧),气海,足三里。治胃下垂,胃小弯位置在髂骨嵴联线4厘米以下。&【用法】(1)穴位:中脘,梁门(双侧),足三里。用1.5寸28号毫针,用压手进针法进针后,中脘向下斜刺透下脘,梁门向下斜刺透关门,足三里用补法,留针10~20分钟。(2)穴位:中脘,天枢(双侧),气海,足三里。用1.5寸28号毫针,压手进针后用补法,天枢向下斜刺透外陵,气海向下斜刺透关元,留针10~20分钟。&【方解】&胃下垂之发生系中气不足,胃中虚寒所致,病久则肾元虚衰,元气虚惫。取中脘、足三里,鼓舞中焦之气,令气上升,取气海则回升下焦元气。配梁门、天枢,可以加强升举之力,疏通中焦气机。&【名医简介】&  钟一棠,1915年生,原籍浙江镇海。宁波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历任该院院长、顾问,宁波市中医学会理事长。钟氏出身中医世家,祖钟章元,父钟纯泮,兄一贯、一桂均为当时名噪甬城的一代名医。幼承庭训,师出名门,15岁考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后改称上海中医学院),1933年毕业后随兄门诊二年,尔后悬壶,涉足医林五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思路广拓,擅长治疗内科杂病和危急重症。学术观点主张“古今中外兼收并蓄,反对宗派一家之言”,吸收各家之长,融汇贯通于临床。积极运用现代医学知识,以取长补短。治病中四诊重神,辨证注虚,治法灵活,方药精简,疗效卓著。其对伤寒、温病之治,效如桴鼓。对慢支、哮喘、肺心病、肝硬化、胃病胆疾等治疗颇有独到之处。自拟“育阴养肝汤”加减治疗早、中期肝硬化,强调标本兼顾,扶正祛邪,治疗后能使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改善白球蛋白比例,并对肝脾有不同程度的软化和缩小,确是临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药。著有《无我斋内科疾病证治》、《诊余随笔》、《内科疾病名义与诊断》、《药物学补充教材》等。&【名方】育阴养肝汤&【组成】生地15克,白芍20克,枸杞子20克,女贞子20克,制首乌20克,丹皮15克,丹参20克,茜草15克,炙鳖甲或龟版20克。&【功能】育阴养肝,化瘀消症。&【主治】早、中期肝硬化。症见胁肋隐痛或不舒,脘腹胀满,头晕神疲,纳少咽干,面色晦滞少华,舌嫩红,苔少,脉弦细。&【用法】每剂煎二汁。头汁用冷水2碗约1000毫升先浸泡20分钟,再煎至大半碗约300毫升;二汁加水600毫升左右煎至300毫升,下午2~3时、7~8时分服。&【方解】&本病大多在后形成,病程日久,肝之阴血不足,肝之血络郁阻。阴血不足,肝失所养,故时有胁肋隐痛或不舒;血郁气阻,致症积不散,肝趋硬化,脘腹胀满;血不上荣,津不上承,症见面色晦滞少华,头晕神倦咽干;阴虚有内热则舌嫩红,少苔,脉弦细。正虚邪恋,本虚标实,以虚为主。治疗不可攻伐太过,不能强求速效,宜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又因乙癸同源,故方中选用育阴养肝、补血滋肾的生地、白芍、枸杞子、女贞子、首乌、鳖甲等补不恋邪之品,加上化瘀活血、症散结消的丹参、茜草、丹皮等攻不伤正之药,共奏育阴养肝、化瘀消症之效。&【加减】兼肝郁不舒者加郁金10克、苏梗10克;兼有腹水、苔腻者去生地,加苡仁30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有牙宣鼻衄者加地榆30克、槐花15克;尿赤口干加青蒿10克、石斛15克、麦冬15克;大便不实者去首乌加葛根15克、荷叶6克、山药20克;便秘则加栝楼仁15克;精神萎顿、血三系偏低加黄芪30克、当归25克;乙肝三系不正常者加大青叶30克、晚蚕砂(包煎)15克;腹胀甚则加枳壳6克、槟榔20克。&【名医简介】&  周建龙,生于1943年,陕西省三原县人。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6年制本科。现任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内科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审定的第二批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导师,陕西省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主任医师。陕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第一届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学会第二届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第二届中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为陕西省中医、中医学院脾胃病学科带头人。从事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设计并主持研制的纯中药制剂“溃疡胶囊”对消化性溃疡疗效满意。刻苦研读《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著作,吸取各家之精华。潜心研究现代医学,力求使祖国医学与现代诊疗手段相结合。对消化系统疾病治疗颇有心得。特别是在胃脘痛、泄泻的诊治上有独到之处。撰写医学论文30余篇,多篇文章被收入“中国名医诊所”和“中国医药卫生学术文库”。&【名方】溃疡散&【组成】炙黄芪20克,乌贼骨10克,延胡索10克,炒白芍10克,煅牡蛎15克,炒白芨10克,广木香10克,炒白术10克,五灵脂10克,炙甘草10克。&【功能】健脾调中,止血活血散瘀,制酸和胃。&【主治】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用法】(1)上药加水400毫升,煎50分钟,取汁200毫升。二煎加水300毫升,煎取汁100毫升。两煎混合后分两份,早、晚饭前温服150毫升,每日服1剂。此法用于疾病早期。(2)上药按用药比例加倍。打粉,早中晚饭前温水送服,每次5克。或装胶囊,每次5克,每日3次。&【方解】&  消化性溃疡多属祖国医学胃脘痛、嘈杂、吞酸范畴。其病位在胃,主要涉及肝脾。病始多属实证,因失治误治或迁延日久而致本虚。临床常由外邪或饮食劳倦而引发,故辨证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周氏经多年辨证认为临床多分气滞、虚寒、血瘀、郁热四型,治疗应标本兼治,佐以活血散瘀之品(因病久由气入血)。故应用健脾调中、理气止痛、制酸和胃、活血散瘀之法。药用黄芪、白术以健脾调中。白芍、甘草和营缓急止痛。延胡索、木香、五灵脂、白芨止血活血散瘀,止血不留瘀。乌贼骨、煅牡蛎制酸和胃。现代研究表明:黄芪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胃粘膜细胞代谢过程,促进溃疡愈合。延胡索改善粘膜血液循环,并有镇痛作用。乌贼骨抑制胃酸分泌,有止血、保护胃粘膜作用。方用散剂或装胶囊,取其方便服用、减少刺激、延长药效之功。&临床应用:本方主要适用于消化性溃疡活动期。周氏经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消化性溃疡病人在治疗时尤其注重顾护胃气,这同现代医学治疗消化性溃疡时保护胃粘膜、抑制胃酸分泌相吻合。基于以上认识,周氏对临床所见典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全部经胃镜检查)84例服用溃疡散加减做一追踪调查,其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可见各证型症状体征改善率为98.8%,治疗有效率97.4%。&【加减】应根据不同的患者临床随证加减。气滞甚加川楝、香附、陈皮;虚寒甚加桂枝、炮干姜;血瘀甚加丹参、乳没;郁热者加黄连、丹皮;嘈杂甚可加百合、石斛。&【名医简介】&  周夕林,生于1929年,安徽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主任、教授。周氏幼承庭训,熟读诗书,稍长即从师学中医3年,满师后,又从名医临证1年,1947年于天长县城内行医,诊务繁忙,名闻乡里。1952年响应号召,于天长城内创建保健联合诊所,1957年于安徽中医进修学校学习,1958年留校任教,1959年安徽中医学院成立,即任金匮教研组组长、金匮教研室主任至现在。30多年来虽担任各班级的金匮教学和研究生的指导,但始终坚持每周两次门诊,对内、妇科杂病积累了丰富经验,尤擅用温肾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病,疗效显著。发表了《金匮温肾法在临床运用的体会》、《杂病辨证要点简介》、《对&金匮& 病因证治基本规律的探讨》等多篇学术论文。主编《全匮要略通俗讲义》、《金匮要略讲义》、全国《中医学多选题题库?金匮要略分册》等书。参加全国统编《金匮要略》三版教材和《金匮要略》教学参考两书编写,亲自撰写25万字。曾被卫生部聘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委。现为安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名方】温肾固肠汤&【组成】补骨脂20克,葫芦巴20克,炮姜炭10克,姜川连4克,煨木香10克,上肉桂4克(研末冲服),赤石脂30克(布包),炒粟壳6克,川军炭5克。&【主治】久泻久痢,久治不愈,包括慢性结肠炎、直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用法】水煎服。&【方解】&  本方旨在治疗慢性肠道疾患,虽其病所在大肠传导失职,但其本却在脾肾,内经早有“肾主二阴”,“脾司健运”之旨。临床上慢性肠道疾患日多,治标而忘本,疗效难以巩固,故用温肾固肠汤标本兼顾,脾肾并及,反复发作者明显减少,以此方加工成粉剂,空心胶囊装服,治疗近百例慢性肠炎,俱有显效,较黄连素、香连丸、氟哌酸等药效佳而巩固。&【加减】肛门灼热,加白头翁20克、槐花10克;形寒肢冷,加熟附片10克,先煎;肛门坠甚,加升麻20克;粘液挟血较多,加三七粉6克、乌贼骨30克。&【病例】&  患者许某某,男,52岁,市科委干部。&患慢性结肠炎已七八年,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多次住院检查治疗,效果不佳,转我处就诊。诊脉沉细微数,舌淡嫩有齿痕、边有瘀点,苔腻,面色萎黄,形瘦体弱,腰酸膝软,腹痛肠鸣,便泄粘液挟血、日行六、七次。诊断:病所在肠,病本在肾,故以温肾固肠汤加三七粉6克。服7剂后,腹痛轻,肠鸣减,大便日行3、4次,粘液挟血大减。继以原方再服7剂,肠鸣已,腹痛平,大便日行1、2次,挟血已除,粘液较少,面色转佳,腰酸膝软亦轻。再以原方加鹿角霜30克、肉苁蓉15克,服10剂后大便成形,日行1次,无粘液,无腹痛,精力日旺,形体渐丰。后嘱以温肾固肠汤30倍量,加工成粉,胶囊装服,连服3月,慢性肠炎痊愈,再未反复。【名医简介】&  周信有,汉族,1921年2月出生,山东省牟平县人。现任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内经教研室主任、甘肃省中医学会名誉理事、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顾问、张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全国内经专业委员会顾问、甘肃省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会主任委员等职。周信有自幼从师习医,四十年代,在安东市开设诊疗所挂牌行医。五十年代,曾先后担任安东市中医师公会会长、安东市联合中医院院长、安东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等职。1960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任教,1978年调到甘肃中医学院任职。在50余年医教研生涯中,周氏著述甚丰。其主编或参与编著的书籍计有《内经类要》、《决生死秘要》、《中医内科急症证治》、《老年保健》、《内经讲义》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周氏临床经验丰富,对治疗疑难病证颇多独到见解。近年来曾潜心对病毒性、血液病、老年病的专题研究,取得一定成绩。他所研制的治疗各种肝病的“舒肝消积丸”,在临床上经过两万多例的观察,疗效显著。&【名方】舒肝化癥汤&【组成】柴胡9克,茵陈20克,板蓝根15克,当归9克,丹参20克,莪术9克,党参9克,炒白术9克,黄芪20克,女贞子20克,五味子15克,茯苓9克。&【功能】舒肝解郁,活血化症,清解祛邪,培补脾肾。&【主治】各种急慢性病毒性、早期肝硬化、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相混,早、中、晚分3次服,亦可共碾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日服3丸。&【方解】&湿热夹毒,邪毒留恋,是各种病毒性致病的主要病因,正气虚损,免疫功能紊乱低下,是发病的重要病机,肝失调达,气滞血瘀,又是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因此,本方组成采取解毒化湿、补虚、祛瘀三法合用的治疗原则,通治各种病毒性,方中以柴胡调达肝气,茵陈、板蓝根、茯苓等清解利湿,抑制病毒;当归、丹参、莪术等养血调肝,和血祛瘀,以扩张肝脏血管,增强肝内血液循环和增加肝脏血流量,从而起到改善肝脏营养及氧气供应,防止肝脏细胞损害、变性和纤维组织增生,以防止肝病的发生发展,并促使肝病恢复;党参、白术、黄芪、女贞子、五味子等为扶正补虚之品,参、术、芪健脾益气,而有利于血浆蛋白的提高,改善肝功能;女贞子、五味子补益肝肾,促使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其中五味子酸收入肝,使转氨酶不致释放出来,从而起到降酶作用。上药配伍,共成全面兼顾,起到中药处方综合作用和整体调节作用,这是运用中药治疗病毒性的一大优势。&【加减】有湿热征候或瘀胆现象的,方中茵陈可重用40~60克,以利于清利湿热,再加赤芍、栀子,是出于祛瘀利胆的目的。虚羸不足严重的,偏于阳虚酌加淫羊藿、仙茅、肉桂以温补肾阳,偏于阴虚酌加生地、枸杞等以滋补肾阴。对于肝硬化代偿失调,血脉瘀滞,阳虚不化所出现的腹水,根据“去菀陈莝”、温阳利水的治则,在重用补益脾肾和活血祛瘀之品的基础上,尚须酌加理气利水之品,如大腹皮、茯苓皮、泽泻、白茅根等,如此标本兼治,有利于腹水消除,恢复肝脏代偿功能【名医简介】&  周仲瑛,男,1928年生,汉族,江苏省如东县人。家世业医,幼承庭训,1946年就读于上海中国医学院中医师进修班,学成悬壶桑梓,1955年进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前身),次年毕业,留附属医院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及领导工作,曾任该院副院长。现为南京中医学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并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及江苏省分会副会长,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及江苏省药审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医药卫生学科组组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医)成员等职。周仲瑛教授临床40余载,学识经验相当丰富,对中医内科和急症造诣殊深。曾先后主编《常见病中医临床手册》、《中医内科学》、《中医学概论》等10余种专著;发表了《略论肾炎从肺治》等50余篇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1988年他的科研项目“中医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名方】滋胃饮&【组成】乌梅肉6克,炒白芍10克,炙甘草3克,北沙参10克,大麦冬10克,金钗石斛10克,丹参10克,炙鸡内金5克,生麦芽10克,玫瑰花3克。&【功能】滋养胃阴。&【主治】阴虚胃痛。&【用法】将上药放入容器内,加冷水浸过药面,15分钟后即行煎煮,煮沸后改用微火,再煎20分钟。滤取药液约300毫升服之。&【方解】&  阴虚胃痛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溃疡病并发慢性胃炎久治不愈、胃酸缺乏的病例,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表现为胃脘部痞胀隐痛或灼热而痛,食少乏味或嘈杂如饥而不欲食,甚至厌食不饥,或以进食酸味、甜味为舒,干呕泛恶,口干渴,大便干燥,舌干质红,苔薄欠润或苔少无津,脉细无力。胃之阴液虚少,不能濡润胃腑是阴虚胃痛的关键。滋胃饮酸甘配伍,酸得甘助而生阴,加强了养阴生津的功能。方中乌梅肉、白芍酸味,敛津生津,北沙参、麦冬、石斛甘寒益胃滋阴,一敛一滋,两济其阴,促进胃液的分泌,增加胃酸;胃阴不足,失其濡润,胃气失于和降,故少佐理气而不伤阴的玫瑰花、生麦芽以和胃调肝,助胃运药,且能防单纯阴柔呆滞之弊;炙鸡内金健脾消食;久病入络,营虚血滞,故配合养营和血之丹参;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具酸甘化阴,养胃生津之功,较之单纯用甘寒滋阴药有其独到之处,历经长期临床使用,颇多治验。&【加减】口渴较著,阴虚甚者加大生地10克;伴有郁火,脘中烧灼热辣疼痛,痛势急迫,口苦而燥,渴而多饮,加黑山栀6克、黄连3克;舌苔厚腻而黄,呕恶频作,湿热留滞在胃者加黄连3克、厚朴花3克、佛手3克;津虚不能化气或气虚不能生津,津气两虚,兼见神疲、气短、头昏、肢软、大便不畅或便溏者,加太子参10克、山药10克。李克绍前辈胃肠病治法一、胀满& & 脘腹胀满是常见病之一。胀满和痞硬不一样,痞硬在触诊时有板硬、紧张的感觉,只局限在胃脘部。而胀满则是撑胀不堪,轻的也可能只局限在胃部,而重的则能全腹膨胀,腹皮绷急。由肠胃本身不健康所出现的胀满,都是肠胃充气。肠胃之所以充气,则是胃内或肠腔内的食物没有完全消化好。而且向消化道下端的传送力减弱,甚至停止,使胃肠内积存过量的食物、气体或液体而膨胀。胃肠内的食物,为什么会消化不良?又为什么传送力减弱或停止?这有多种原因。有由于食物太多,超过胃肠正常的负担能力;有由于肠道内有陈旧的粪便等物留滞,挡住新进饮食物的去路,都能使肠胃内容物太多,并产生气体而形成膨胀。另外是胃肠自身有病,如肠热、肠寒或胃肠虚弱等,这使胃肠的蠕动功能麻痹或减弱,因而食物积存,出现胀满。总而言之,胀满的病理是虚实寒热都有,因而治疗的方法,也有温凉补泻的不同。&1.实胀& & 进食过多,致使消化不良而形成的胀满,必不断地嗳出伤食的气味,或兼呕吐和腹泻,当用神曲、麦芽、山楂、莱菔子等消食药为主,或者再加点枳实、枳壳等行气药,消去积食,胀满就会消失。如果是大便秘结致使食物停留的胀满,就当以大黄、芒硝等通利大便药为主,再酌加枳实、枳。壳、厚朴、木香等促进气机运动的药,使肠道通畅,随着粪便的排泄,饮食物的下行,就可不胀。以上这两种胀满,都属于实证,是最容易治愈的。&2.寒胀& & 由肠胃虚寒而出现的胀满,必大便溏薄,四肢不温,舌不渴,喜热怕凉。这是胃肠功能衰减所致的腹胀,称为寒胀"。当用热性药振奋胃肠机能,中医术语叫作"温中祛寒"。温中祛寒的特效药是干姜。以于姜为主,再配上一点炙甘草,叫作甘草干姜汤,主要用以振奋肠胃功能。甘草干姜汤再加人一味炮附子,就叫四逆汤;若加入人参、白术,就叫理中汤,都是治寒胀的常用方。也可以在这些方中加入少量的辛温行气药,如砂仁、草豆蔻、木香等,效果会更好。&3.湿热胀& &热胀是肠胃有热。热胀夹湿的最多,常见大便酸臭,粘溏不爽,舌苔黄腻,小便黄浊。这样的胀满,必须清热燥湿,再加行气药。黄连配枳实,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下面介绍治湿热胀满的两个常用的有效方。枳实导滞丸(东垣方):治脾胃湿热,胸闷腹痛,胀满泄泻。枳实15克,白术、黄芩、黄连各9克,泽泻6克,炒神曲15克,煨大黄30克,共研细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空心热水送服。中满分消丸(东垣方):治腹满热胀,二便不利。厚朴30克,黄芩、半夏、黄连、枳壳各15克,泽泻9,干姜、茯苓各6克,白术、猪苓、人参、炙甘草各3克,共研细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食前温开水送下。4.热胀& & 热胀也有不兼湿的,大便不粘不溏,脉必洪大有力,口干喜凉,当重用石膏泻胃火。清代名医李延昱,曾治过一个福建人,名周东志。此人形体较瘦,却食量很大,忽然得了胀满病。一般医生都怀疑他饮食过量,给予槟榔、枳壳、山楂、麦芽、神曲、厚朴等消食行气药,越吃越重。后来经李延呈诊治,右手脉特别洪滑,知是胃火,改用石膏、黄连、栀子、木香、陈皮、酒蒸大黄等清热泻火药,只服了两剂,就完全好了。5.虚胀& & 除了前面讲的实胀、寒胀、热胀、湿热胀等以外,还有一种胀满是在胃肠功能极衰弱的情况下出现的,这叫虚胀。虚胀的腹部外形,也能象实证那样,膨满胀大,兼之患者又都迫切要求消胀,所以医生往往习惯用消食破气诸药,而不敢大温大补,以致越治越胀。怎样认识肠胃虚弱与胀满的关系呢?可以这样来体会:停食的胃胀,虽然属于过食的实证,但胃肠消化力很强的人,就比较少见。而虚胀的病人在病情严重时,哪怕只多吃了食物,也会胀满不堪,辗转不安,甚至想法吐出才好,因而常常形成畏食。只这一点,就要从胃肠机能衰弱上去考虑,而少去考虑消食、宽胀。虚胀的病机既然是肠胃虚弱,治疗时就应当用温补药,而禁用消食宽胀药。因为消食宽胀药,只有在胃肠消化功能还不算太虚弱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消化饮食的作用,如果胃肠虚弱的程度已很重,那只能先健补脾胃,不能设想撇开胃肠的作用,只靠一包神曲、麦芽就能把所进的食物消化掉。相反,在胃肠功能极为衰弱的情况下,这些药非但不能消食,而且还能消耗胃气。有这样一些例子,最能说明问题:有不少食后容易胀饱的人,初次给与一些消食行气药,效果,很好。后来再胀再消导,效果就差些。如果把这些消食行气药再不断地继续下去,胀满反而会继续加重。这就是消导药能消耗胃气的证明。在医学上叫做"虚虚"。& & 促成虚胀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疾病本身的发展,如久吐久泻,胃肠功能逐渐衰减而形成的。但是这样的虚胀,一般地说,还不至于达到丝毫不能进食和腹胀难忍的严重程度。临床的虚胀重证,往往是因长期服用消食药或破气药,伤败了胃肠功能,改变了胃肠的冲和之气而致成。& & 服药伤残胃气,能使脉象出现两个极端:一是极细极弱,虚不任按。这是久服神曲、麦芽等消食药,使胃气逐渐消耗到极严重的时候出现的。这种脉象容易诊断。另一种脉象是弦大鼓指,即脉管又硬又粗。这是服了过量的破气宽胀药,如枳实、厚朴等,胃气受了破气药的冲击,发生了反作用。这种脉象,按之有力,容易给人造成假象。但是按之绷紧,一点柔和之气也没有,这 "脉无胃气",是诊断胃气受创的重要依据。& & 弦大鼓指,是真虚假实的脉象,如果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可能难以掌握,但是可以根据下列特点,得出正确的结论。(1)消食药、行气药丝毫不能解决问题:(2)病情进展缓慢,不是暴胀(腹暴胀大,多属于热);(3)服宽胀药似乎略有轻松,但一会又和从前一样,甚或加重;(4)久不进食,而脉反弦大;(5)进一口食也胀满难忍;(6)胀减时,腹软无物。& & 弦大鼓指,毫不柔和,既然是脉无胃气,治疗时就当温补脾胃,或少佐养肝之品,绝对禁用行气消导药。下面两例医案,是上述两种情况的说明:& & 吕某,女,年四旬余,患腹胀半年。曾服药治疗不效,且越治越胀。求先生诊治,患者骨瘦如柴,腹胀如鼓,腹皮薄、绷紧,扣之有鼓音。自述每进一日食,就胀满难忍,必欲吐尽才好。出示曾服用厚厚一叠中药处方,约五六十张,都是神曲、山楂、槟榔、麦芽、五谷虫、木香等消导药物。舌淡苔薄,舌体瘦瘪。给予圣术煎,处方:白术(微炒)30克,陈皮3克,干姜(微炒)6克,上肉桂3克。水煎服2剂。& & 上方服用2剂,诸症大减。后未再服用其他药物,其病痊愈。& & 本案之腹胀,实因过用克伐消导药所促成,故以景岳圣术煎,重用白术之补,又少加干姜、肉桂鼓舞胃气,陈皮行滞气,以补为消,故获显效。& & 另例:患者刘某,中年男性,山东济南历城人。曾因生气,逐渐食欲不振,不能进食,尤其不能进硬食。略进稍硬食物,就似痛非痛,满闷发胀,嗳气不止。胃脘部按之能出现较浅的指印陷窝,小便略有不通畅的感觉。曾不断服用破气消胀类中药治疗达半年之久,无效。患者因而怀疑是胃癌,甚为忧虑。于日求先生诊治。舌质淡,脉沉稍数而涩。给予温补脾胃,少加疏肝理气之品。处方:茯苓9克,炒白术9克,炙甘草3克,大枣2枚,川椒6克,吴茱萸6克,炮姜3克,刺蒺藜9克,木瓜9克,生麦芽6克。水煎服。上方共服12剂,基本痊愈。& & 本证食欲不振,进食则胀闷,主症在胃;但因生气而得,怒气伤肝,则病因在肝;久服破气消胀药无效,知属虚胀无疑。故处方健脾和胃,兼以疏肝。配伍恰当,故药量不大而收效迅速。二、胃脘痛& & 胃脘痛的临床症状,颇为复杂,或痛在胃脘部位,或连及两胁;有的喜按,有的拒按;有感觉烧灼热痛者,有感拘急或胀痛者;痛在食前与痛在食后不同;常年作痛与季节性发作各异。其因不外饮食不调,情志不遂,或过饥过劳。西医学认为,除少数查不出原因者归之于神经官能症外,其余大多属于溃疡或炎症,或溃疡合并炎症。中医认为其病机多为因痰因瘀以致其痛,故中医治疗胃痛,既有涤痰、消瘀、活血等治标的方法,也有促使炎症消散和溃疡面愈合的清热、祛寒、养胃等治本的方法。由于这些方法都是通过辨脉辨证而采用的,所以不论是溃疡、炎症或神经官能症,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下面将先生治胃脘痛的点滴经验,简述如下&1.涤痰止痛法& & 涤痰、消瘀、活血等法虽然是治标,但在这些病理产物消除之后,不但能起到止痛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和溃疡面的愈合。凡胃痛表现有口干、口粘或呕出粘液等症状者,就是胃中痰浊。其往往胶着难消,对于这样的痰,轻者用清热化痰法,仿丹溪海蛤丸方(海蛤壳、瓜蒌仁)加减。如效果不大,兼胸满气粗,大便秘结等症状者,则改用小胃丹(芫花、甘遂、大戟、大黄、黄柏)。此外,《金匮要略》中之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切勿看作是单纯治心绞痛的专方,用来治痰饮痹阻的胃痛,都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药性和平,有利无弊,临床应酌情选用。&2.消瘀止痛法& & "瘀",胃肠道有瘀滞。据先生的经验,凡中医诊断为胃肠道有瘀滞的病人,通过现代医学检查,大多是十二指肠球部有溃疡存在。在对症用药之后,有的泻下白冻状物、烂肉状物,或黑色坚硬的粒状物,以及异常坚硬的粪块等。因此可知,这些瘀滞物,实际是炎症或溃疡渗出物的积存,以及因胃肠蠕动迟缓,使部分食物或残渣不能顺利下行,又与渗出液混合积久而成。胃肠道瘀滞形成之后,不但疼痛加剧,而且由于胃肠蠕迟缓,能使粪便于结,而生便秘、嗳气、食少、腹痛等症。也常伴胃脘部怕风冷、畏冷食等。治疗这样的胃痛,可选用遇仙丹(黑丑、槟榔、三棱、莪术、大黄、木香、大皂荚)、大黄附子汤等有泻下作用的方剂。如:1972年曾治李某,胃痛多年,经检查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中西药数年无效,据述从前有手足多汗症,自患胃痛后,手足不再出汗而反发干,大便经常于涩不爽快。先生据此推理,这是患者素有里湿。因仿遇仙丹方,去皂荚,用黑丑6克,槟榔、三棱、莪术、大黄各9克。水煎服。连服二剂,大便泻下白冻一大堆,腹中顿觉轻松。后酌加薏米、苍术等祛湿药调理,终至饮食正常,症状消失。遇仙丹适用于瘀积而湿偏重的胃痛,患者一般多具有大便秘结、舌苔白腻等特征。本患者的证候特点是原曾有手足多汗症,自患胃痛后手足不再出汗反发干,大便亦经常干涩不爽快,这是湿被瘀阻的证据。故以消瘀之药以化瘀止痛,继以祛湿之药清除里湿。又如:1956年先生在威海行医时,一男性农民,年40余,脘腹痛多年。每痛时数日不大便,脉沉紧。出示以前服过的药方,大多是枳朴大黄等行气泻下药,其中大黄有用至30克者,但大便仍不通畅。遂给予大黄、附子、细辛各9克,一剂即大便畅下,粪中有黑色粒状物,大的如黄豆,数甚多,坚硬异常。此后腹部舒适而病愈。以上两方,都能消痰祛瘀止痛,一般是大便秘结,舌苔白腻,湿偏重的用遇仙丹。若大便秘结,脉象沉紧,肢冷舌淡,寒象明显的用大黄附子汤。用大黄附子汤要注意二点:一是必须其人不呕,因为呕则病机向上,不宜下法;二是细辛用量宜重,先生常用至6~9克。细辛与附子合用,使久已处于呆滞状态的肠管活动起来,大黄才能起到泻下的作用。&3.活血止痛法& & 瘀血作痛,大多是溃疡病的结果。因为溃疡面不断渗出的血能留滞而成死血,且常与渗出的津液混杂在一起。胃肠道的瘀血,不但妨碍溃疡面的愈合,而且一有冷热不调,或辛辣触动,就会疼痛发作,使溃疡缠绵难愈。& & 有瘀血的胃痛,多呈针刺样疼痛,舌上常有瘀点,脉多呈涩象,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失笑散是最常用的有效方。方中的五灵脂和蒲黄,既能活血,又能燥湿化瘀,所以对于痰血混杂者最为对证。此外,还有用炒灵脂配人枯矾,共研细末,温酒调服者;有将灵脂配桃仁,研末醋糊为丸,酒醋任下者。配制不同,其理则一,临证可以随宜选用。&4.解热止痛法& & 这种胃痛是临床最多见的胃脘热痛特点是:胃中灼热,舌赤脉数,时痛时止,痛重时不敢吃冷食喝冷水,甚至额上自汗,或全身冷汗、手足发凉等。& & 治疗胃热疼痛,以栀子、黄连为主药,热极出现假寒症状时,须加辛热走窜药以为反佐。如《医彻》之仓促散(炒栀子、生姜汁)内用生姜汁即是,此外尚用生、枯白矾各等份研末糊丸酒服者,用酒送服也是辛温走窜之意,与反佐的道理相同。总之,栀子、黄连都能解热,但栀子能导热下行,而黄连、白矾则守而不走,又兼能燥湿,宜于热而兼湿者。& & 治胃热作痛有几张名方,如:《统旨方》的清中汤,《张氏医通》的清中蠲痛汤,《沈氏尊生书》的清热解郁汤。明明是胃热疼痛,但病人却胃部怕凉风不敢吃冷食、喝凉水,这就是提示医生也不能纯用寒凉药,只有一点温热或走窜药,才能纠正热邪对寒凉药的格拒之性从而发挥其解热的作用。如前面所讲的几个药剂,就有栀子配生姜、配川芎、配香附等,都含有这个道理。还要补充说明一下:先生对于胃热疼痛不敢吃冷食喝冷水的,一般是寒凉药配干姜;对于胃脘部怕凉风的,则配入白芷。治胃热疼痛,服药后不痛了,只算有效;必须服至吃冷食冷水也不再发作,才算痊愈。& & 郁热胃痛经选用上述诸方治疗后,一般都能迅速止痛,但亦有少数痛止后不久又再次发作,再服前方效果不大的,这是郁热虽解,但胃还有些秽浊郁滞未净,这时可用元明粉3~4克,温水化服即愈。胃热疼痛,痛而兼胀,连及两胁,脉象弦数的,中医认为这属肝火犯胃,当泻肝火,金铃子散效果最好。此外还有温中止痛法,药用干姜、良姜、肉桂、吴茱萸、草豆蔻等,方如理中汤。建中养胃止痛法,以当归建中汤为好,养胃的以叶氏养胃汤为佳。三、腹泻& & 腹泻虽是一种常见病,但有时又是一种较难治愈的病,尤其是慢性腹泻。但只要辨证准确,用药针对性强,取得佳效也是不难的,下面举先生治例说明之。& & 杨某,男,50岁,山东兖州人。1982年初夏就诊。患者腹泻频繁日数十次半年余。不敢食油腻、生冷之物,西医曾怀疑为肠癌,多方治疗无效。望其舌苔黄腻,经问知大便泻而不爽。处方:生大黄30克,黄酒适量,以酒煎服。一剂后泻的次数减半,再剂即自觉痊愈。4剂之后,任食生冷瓜果,亦不再泻。后隔数月,患者前来道谢,告日:其子结婚喜庆之日,吃喜酒数杯,亦安然无恙。& & 按:大黄《本经》称"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癜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本例腹泻属肠垢不尽,热泻不止,用大黄正是取其"推陈致新"的作用,又以黄酒助其药力,达到泻止病愈之目的。此方又名将军饮,在治泻法中属"通因通用"的疏利止泻法。腹泻的原因很多。中医治疗腹泻根据腹泻的不同特点来辨证施治。明代李士材曾总结出治泻九法,先生把这九法加以扩充,并附以简方和有启发性的医案,以供临床参考。&1.渗利法本法适用于:大便稀薄如水泻,小便短少,腹部胀满,没有里急后重感,也没有脓血混杂。这样的腹泻,病灶一般在小肠。因为小肠不能泌别水分下出膀胱,使水液直趋大肠,才致成腹泻。治疗这样的腹泻,应当用利小便的药物,使水走前阴,大便才能不泻。这种方法叫做"渗利法"。《苏沈良方》有这样一段记载: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得了急性腹泻,请太医院里的国医治疗,丝毫没有效果。他的夫人对他说,市集上有人卖治腹泻的药,三文铜钱一帖,服过此药的人,都说效果很好,咱何不买一帖吃吃看。欧阳修说,咱们这些人的体质,和劳动人不一样,他们敢吃的药,我们却不可轻试。可是夫人瞒着他买了一帖,搅在国医处方的药剂中,给欧阳修服下。只服了这一剂药,欧阳修的腹泻就完全好了。治好之后,他的夫人才把详情对欧阳修讲了,欧阳修也着实佩服,便把卖药人叫来,答应用很高的代价请他传方。卖药人最初不肯传,经欧阳修百般动员,才说:这方是车前子一味,碾成细末,每服6克,搅在稀米粥里服下。车前子有利小便以达到止泻的作用,所以明朝赵学敏编写的《串雅》中,有一张方名叫分水神丹,即白术30克,车前子15克,水煎服。治疗水泻,非常有效。明末罗国纲的《罗氏会约医镜》提到治疗水泻的秘诀,是在药方中加入一味革薜。萆薜也能渗利小便,和车前子的作用差不多。&2.升提法本法适用于:稀便中夹有气体,泻下泡沫,排便时连续有排气声响,脉搏可能见浮脉。这种现象,中医叫做飧泄。因为有气体,便把病因归属于风,治疗时必须用治风的药物,如防风、荆芥、麻黄、桂枝、葛根等。凡是风药,都能鼓舞胃气上升,胃气一升,大便就不会泄泻,气体也就消失了。《邵氏闻见录》记载:夏英公得了腹泻证,太医院里的医生,认为是虚证,用补脾药治疗,始终不效。有一个姓霍的老医生,问明了大便的性状,说这是肠中受风,开了一个有藁本的药方,服下后,腹泻就好了。李延昱《脉诀汇辨》记载:闽中地区有个太学生张仲辉,终年喝酒、吃瓜果,一天,忽然得了腹泻证,从半夜到天明,泻了二十多次。医生们先给以渗利小便的药,无效,又给予健脾药,泻的更加利害。后来李延星看了,六部脉都轻轻一按就能摸到,这是浮脉,认为浮脉是感受了风邪,《内经》早就指出,"春伤于风,夏生飧泄",非使患者出汗不可,给开了一张有麻黄、升麻、葛根、甘草、生姜等有发汗作用的药方。先前看过此病的医生嗤笑说:"这书呆子,好奇行险,麻黄是发汗重剂,连伤寒病都不敢轻易使用,这种腹泻证,却用麻黄,这岂不是用药杀人吗?"仲辉听了,也犹疑起来,不肯服李延是的药。可是越停病越重,没有办法了,说道:"服下此药,听命吧!"服后得汗,腹泻很快就好了。据以上二例,可见飧泄是外风引起的肠胃功能失调。外感风邪的症状,存在也好,已不存在只剩下脉浮也好,脉象也看不出风邪,仅从大便看出是泄也好,用祛风药治疗,都能取得疗效。不过脉浮或风邪表证明显的,服风药应当发汗。没有风证表脉,只是大便溏夹有气体的,服风药是提升胃气,就不需要发汗了。&3.清凉法清凉法是用于热泻的,热泻的特点是:大便的时候,觉得肛门灼热,粪门弹响连声,粪色深黄,酸臭难闻,小便赤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苦寒泻热药才能起到泄热止泻的作用。李士材说:用清凉法治热泻,就象炎热的夏天刮起一阵凉风一样,使热气消散。这也是《内经》"热者清之"的治法。古方治热泻,用黄芩汤,即黄芩、白芍、甘草、大枣四味药,水煎服,效果很好。《本草汇言》记载:有一个患腹泻的人,不论吃什么粥、饭、蔬菜,一人口,咽喉就有针刺的感觉,吞咽时,喉中觉得很辣,腹部满痛,大便时,肛门灼热,弹响连声,脉洪大而数。给予黄连9克,自芍6克,甘草2.5克,一剂药就好了。这一处方,实际就是黄芩改成黄连,又去了大枣,原则未变,所以效果很好。《寿世保元》还载有一方:有个病人,每次进食后,就腹中鸣响,响完就泻,以致不敢进食。服了不少治泻的药方,都不见效。后来有人传方,将红柿核用湿纸包裹多层,放在炭火上煨熟吃下,吃三四个就好了。这也是治的热泻,而方更简单,效果也不弱于上面所讲的黄芩汤和黄连方。&4.疏利法疏利法是用于肠道内有陈旧性未消化、未排泄净的食物、瘀滞或粪块。这些陈旧的物质,留滞在肠道之中,就象行水管道积存有泥石浊垢等沉淀物一样,它使水不能从管道内顺利流出,却又不断地使水向外溢出。所以治疗这样的腹泻,必须象疏通管道那样,除掉肠道里的废杂物,使大便按时排泄按时停止。排除这些废杂物的办法,叫做"疏利法"。《冷庐医话》记载:谢时素有腹泻病,已有三十年之久,未能治愈。后来鄞县名医周公里,用礞石滚痰丸与服,三付,这多年的顽固久病就痊愈了。滚痰丸是治顽痰的效方,用它来治愈的腹泻,也必然是肠道中有稠痰一样的粘浊物质,这样的病人大便时不但不爽快,泻出物中也可能带有这样的粘液。肠中有象痰一样的粘浊物质所致成的腹泻,中医叫做痰泻,痰泻除了极顽固的须用滚痰丸一类较为猛烈的药物以外,其余病程较短,症状较轻,只是阵发肠鸣,大便夹痰夹水的,用二陈汤加味治疗,也很有效。还有伤食致成的腹泻,也适用疏利法。这样的腹泻,常嗳出腐败难闻的伤食气味,腹中鸣响,连连放屁,泻出的稀粪之中,常兼有未消化好的硬块。可用平胃散加神曲、麦芽等治疗,使积食消除,大便也就正常了。腹泻证中有一种慢性久泻,时轻时重,也是肠道有瘀滞,但用一般的疏利药物治疗,总不见效。这是瘀积的时间太长了,就象我们用过的器具上有年久沉淀的积垢一样,初得时容易去掉,但时间久了,就洗不掉,刮不净,所以一般的常用药不易见效。即使暂时见效,但病根未去,过一段时间又会反复,甚至会按照最初得病的季节,按时复发,形成"休息痢"。在这样病情极为顽固的情况下,必须改用较为剧烈的药物,才能达到除邪务尽的目的。这些顽固的瘀滞,根据其不同的症状表现,可分为积热、痼冷两大类。简述如下。泻下黄赤、粘浊,或如鱼肠、烂肉、腹胀、腹痛、舌赤,反不敢吃凉物,五心烦热,不喜油腻辛辣,口粘等症,属于积热。积热兼湿的最多。泻下如白冻,或谷食不化,不臭而腥,脉细肢冷,喜温恶寒,属于痼冷。治积热或痼冷,现举两个代表方如下。将军饮(《医鉴》方):治腹泻如痢疾,经久不愈,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并治休息痢,愈而复发,止而复作。大黄30克(切片),好黄酒两大盏,同浸半日,煎至一盏半,去大黄,将酒分二次服下。蜡匮巴豆丸:治多年凡吃生冷和肉类即泻者。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编著的《本草纲目》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一个老年妇女,约六十多岁,患腹泻已经五年,无论吃肉食或者别的油脂性食物,或者生冷之物,吃下后就必腹泻。服过许多调理脾胃药、升提药、固涩药,不但不好,反而腹泻的更重。她请李时珍看了看,脉搏沉滑。李时珍认为,这是脾胃功能损伤的时间太长,有冷性积聚结在肠道,予蜡匮巴豆丸五十丸。服下以后,一连二天未大便,腹泻从此好了。以后时珍又用此方治好了久泻的患者近百人。蜡匮巴豆丸,就是巴豆一味,用蜂蜡作皮,把药封起来。这样,巴豆到达胃中的时候,有蜡皮封裹,不刺激胃,直到肠中才完全化开。巴豆是热性泻药,对顽固冷积别药不效时,巴豆能发挥良好的作用。蜡匮巴豆丸有这样几种做法:《危氏得效方》治夏天水泻,用巴豆一粒,去壳,插在针上,在植物油灯上烧,存性,再把蜡化开,包在巴豆外面,冷却后就是一丸。如果是治小儿,要把丸做得更小。用巴豆一个,烧法同前,再用豆粒大一块黄蜡,在灯上烧化,滴入水中冷却,取出,同巴豆一起捣烂,做成黍米大的小丸,每服五丸到七丸,莲子或灯心煎汤送下。&5.甘缓法有的腹泻,次数太多,可能每天数十次,而且一觉得要大便,就必须急忙奔向厕所,稍一晚了就跑不及。中医学认为,这是脾虚下陷,当用味道甜的药治疗,因为甘昧药能减缓泻下的程度,这叫"甘以缓之"。《罗氏会约医镜》的甘缓汤,就起到这样一种作用。甘缓汤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各5克,升麻1.5克,陈皮2克,苡米(炒)、芡实(炒)各6克,木瓜、白蔻仁、砂仁各3克,红枣4枚。水煎服。如嫌人参价贵,可改用山药12克代替。本方若加入肉豆蔻3克,木香(煨)1克,亦很好。&6.酸收法腹泻的时间太久,虽然不是急不可待,却也频繁入厕,粪便量不多,也没有热痛酸臭等症状,这是久泻耗气,气虚不能固摄的缘故。治这样的腹泻,可在相应的处方中,加入石榴皮、乌梅、五味子等酸味药,才能起到止泻的效果。《罗氏会约医镜》的酸收丸,就是这样一张方剂。其方是:人参、山药、炒白术、炙甘草各90克,良姜45克,诃子肉60克,石榴皮(醋炒)60克,五味子30克。上药共研细末,用醋煮面糊做成丸剂,米汤送下。又如《扶寿精方》治腹泻兼口渴,用乌梅一味,煎汤代茶常服。《肘后方》治腹泻证,在肠垢已经很少的情况下。仍频繁作泻,用乌梅肉20个,水一盏,煎六分,食前分二次服下。又如五味子一味,煎服治五更泻。&7.固涩法固涩法和酸收法有些相似。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周身无力,频泻量少,正气耗散的,用酸收法,以酸味药为主药;肛门下坠,或兼脱肛,虚坐努责,是大肠已滑,用固涩法。以涩味药为主药。但是,涩是酸的变味,滑脱也必兼气虚,所以酸收和固涩可以借用。主要是没有大便也虚坐努责,并兼有脱肛的,当用固涩法;只是气虚,有大便即泻,努责并不突出的,用酸收法。酸收是收敛正气,固涩才是固涩大肠。无论酸收或固涩,都是在邪少虚多的情况下才可使用。也就是说,肛门不灼热,大便不酸臭,舌苔不厚腻,脉搏不弦数,才可使用,这样可防止治病留邪。涩肠的常用药,有罂粟壳、赤石脂、枯矾、木贼、龙骨等。《三因方》治大肠脱肛,焙木贼存性,研末,掺之,以手按人。也可加入龙骨末。《经验方》治水泻不止,罂粟壳,去蒂膜,一枚,乌梅、大枣各十枚,水一盏,煎七分,温服。《太平圣惠方》治老人泄泻不止,用枯白矾30克,诃子(煨)15克,共为末,每服6克,米饮调服。《寿世保元》治久泻,大便滑泄,用五倍子150克(炒),研末,面糊为丸,每服五丸,米饮下,每日三次服。&8.健脾法凡腹泻证,大便稀溏,又兼身体疲倦懒惰,食欲不佳,腹部发满,就是脾脏虚弱。脾的正常工作,是把饮食消化之后,又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部,医学术语叫作脾主运化。如果脾虚脾弱,不能很好地吸收,致使水谷直趋大肠,就会出现腹泻。治疗方法,应当加强脾的功能,如人参、白术、莲子等药,促使其吸收,这叫做健脾法。健脾药中,最好也加入一些渗利小便的药物,如茯苓、车前子等,效果更好。常用方如胃苓汤,平胃之中,有健脾利湿的作用。苍术、厚朴、陈皮、白术、茯苓各5克,泽泻、猪苓各3克,肉桂1.5克。水煎服。&9.温肾法温肾法,是用温肾的药物把肾阳发动起来。肾阳也叫命门火,它对脾胃来说,正好和灶下加火一样,是脾胃热能的来源。因此,在脾阳大衰,并出现命火不足的情况下,温补肾阳就是第一要着。怎样才知道是命火不足呢?凡大便溏泄,饮食少,全身懒倦,没有别的严重症状,是属于脾胃虚寒,如果再兼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级坏人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