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的作用和鹿角有什么区别?都有什么作用

您好欢迎来到蝌蚪五线谱【】
鹿茸和鹿角是一回事吗?
“鹿茸”名称中的这个“茸”字又是因何而得名呢?鹿茸和鹿角到底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
  说起鹿茸,多数人可能首先会想到一种名贵的药材。如果进一步追问,鹿茸是从哪里来的?人们往往会有一种模糊的概念,认为鹿茸就是鹿角,或者至少和鹿角有关。鹿茸和鹿角真的是一回事吗?如果是,那么,&鹿茸&名称中的这个&茸&字又是因何而得名呢?鹿茸和鹿角到底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这其中的一切,还得从鹿类的角讲起。
  当今世界上共有约50种鹿类动物,其中大部分种类的雄鹿都长有鹿角。鹿角是鹿类动物的第二性征,也是它们保卫领地,炫耀力量,繁殖季节争夺交配权的有力武器。当然,在大自然中,鹿类并不是唯一一类会长角的动物,牛、羊、犀牛等动物的头部也会长出角来,但与这些动物的角相比,鹿角具有一些引入注目的特征。从结构上看,牛羊的角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中心的骨质心和外层的角质鞘,这一类角又称为&洞角&。而鹿类的角属于&实角&,几乎完全由骨质构成。从生长周期上看,牛羊的角终生生长,且不脱落。而鹿类的角基本上每年生长一次,脱落一次。次年长出的新角一般体积更大,枝杈更多,结构也更复杂。
  坊间有句俗语流传甚广,称为&伤筋动骨一百天&,描述的是筋肉、骨骼生长修复的不易。但令人啧啧称奇的是,鹿类动物这种实心的,骨质的,重量最高可达数十公斤的角(成年驼鹿双角重量可超过30公斤),竟能够在不到半年时间内生长完成。由于各种鹿类的鹿角生长期不尽相同,下文中我们仅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为例,解释一下鹿角的生长过程。
  每年的11月至翌年3月是雄性麋鹿的脱角长茸期。在这段时间里,鹿角要经历一个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的过程。麋鹿会脱去旧角,开始生长新角。鹿角刚长出时,就像麋鹿额头上隆起的两个大包,内部主要由软骨组成,表面上还覆盖着一层长着茸毛的皮肤。这个阶段的鹿角一般被称作&鹿茸&。可以说,&鹿茸&其实是处在生长阶段的鹿角的一个别称。在这个阶段,鹿角中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对刺激比较敏感。此时如果雄鹿之间发生了冲突,它们也只会站立起来,用前踢拍打对方,而尽量不用鹿角相互顶撞。鹿角的生长速度很快,过不了几个月就会分叉长大,形成鹿角的枝杈形态。与此同时,鹿角内部的软骨也在逐渐骨化变硬。当鹿角发育成熟,骨化完成,流向鹿角的血液就会逐渐中断,附着在鹿角外面的茸皮也开始萎缩、干燥、容易脱落。这时候,雄鹿会在树干、树枝等地方将鹿角的茸皮蹭掉,茸皮中的骨质鹿角暴露出来,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鹿角。有了这顶&王冠&,雄鹿又可以挑草炫耀,投入到一年一度的鹿王争霸的角斗中去了。
  说到这里,事实渐渐清晰:鹿茸的确是鹿角,只是其尚处在生长阶段,是软骨质地,还未能够发育成可参与角斗的骨质角。搞清楚了这一点,事情却并没有结束。与鹿茸相关的还有一些事情,我们应该了解。
  在中国,鹿茸被作为壮阳养气的滋补圣品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时至今日,我国仍有大批的马鹿和梅花鹿因为人类对鹿茸的需求而被豢养在圈舍中,年年忍受着割茸之苦。有些人认为,鹿茸反正每年都会长出来,割掉入药甚至可算是&可持续&利用。但我们不能不思考的是,对于鹿类来说鹿茸意味着什么?割取鹿茸又使它们承受着什么?鹿茸是鹿类动物身体的一部分,是由它们的血肉所生长而成的。鹿茸里含有大量血管和神经,割茸时常常血流不止,每年都会有许多鹿类因为割茸所造成的感染而最终殒命。如果不打麻药,剧烈的疼痛会令鹿类凄惨地嘶叫。即便打了麻药,药效过后创口的痛楚也会令鹿类烦躁不安。
生长中的鹿角
  圣雄甘地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是否伟大,精神是否高尚可以从其对待动物的态度上看出来。而在当代的中国,人民的生态道德水平和动物保护意识都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当活熊取胆的暴行遭到人们的一致唾弃时,我们也应当开始关注&活鹿割茸&等其他动物制品的采集与贩卖。
关键词 :鹿茸 鹿角 动物 麋鹿 骨质角
以后你只要动一动,就可以给你的手机充电了
暖暖的米粉来一份
不会飞的胖鹦鹉(上)
我猜你肯定不知道。
然而一般人还是看不懂......
蝌蚪君曾经采访过他们。
如果没有人拿枪逼着你去抢银行,那么你去抢银行的行为就是违法的——因为这...
奇奇妙乐星
苹果皮削不削?
舌尖上的添加剂
除了围观小鲜肉,你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蝌蚪社区TOP5
蝌蚪用户最关注:热门搜索:
鹿茸和鹿角的区别是什么
 &&&&鹿茸为名贵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善补养精血、益肾壮阳,为温补肾阳中药之首,与人参齐名,合称&参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的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因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故又称&黄毛茸&;后者习称&马鹿茸&,因表面茸毛灰褐色(灰青色),又称&青毛茸&。梅花鹿和马鹿现在均为人工养殖,夏、秋二季锯取鹿茸,加工后干燥,夏季采收的为&头茬茸&质优,秋季采收的为&二茬茸&,质量不及&头茬茸&。鹿茸性味甘、咸,温,归肾、肝经;具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的功效;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萎滑精、宫冷不孕、赢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等症;用量 1~2克,研末冲服或泡药酒服用。
  花鹿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长17~20厘米,锯口直径4~5厘米,离锯口约1厘米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长9~15厘米,直径较大挺略细;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较密,下端较疏;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锯口黄白色(排血茸)或红褐色(血茸),外围无骨质,中部密布细孔。具两个分枝者,习称&三岔&,大挺长23~33厘米,直径较二杠细,略呈弓形,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花鹿茸体轻,气微腥,味微咸。二茬茸与头茬茸相似,但挺长而不圆或下粗上细,下部有纵棱筋;皮灰黄色,茸毛较粗糙,锯口外围多已骨化,体较重,无腥气。
  马鹿茸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二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按产地分为&东马鹿茸(东北马鹿茸)&和&西马鹿茸(西北马鹿茸)&。东马鹿茸&单门&大挺长25~27厘米,直径约3厘米;外皮灰黑色,茸毛灰褐色或灰黄色,锯口面外皮较厚,灰黑色,中部密布细孔,质嫩;&莲花&大挺长可达33厘米,下部有棱筋,锯口面蜂窝状小孔稍大;&三岔&皮色深,质较老;&四岔&茸毛粗而稀,大挺下部具棱筋及疙瘩,分枝顶端多无毛,习称&捻头&。西马鹿茸大挺多不圆,顶端圆扁不一,长30~100厘米;表面有棱,多抽缩干瘪,分枝较长且弯曲,茸毛粗长,灰色或黑灰色。锯口色较深,常见骨质;气腥臭,味咸。马鹿茸也按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排血茸&和&血茸&。
  花鹿茸和马鹿茸均以茸形饱满、皮毛完整、质嫩、油润、茸毛细、无骨棱、无骨钉者为佳,习惯认为花鹿茸以&二杠&为优;马鹿茸&单门&、&莲花&优于&三岔&、&四岔&。花鹿茸饮片分为血片(蜡片)和粉片(细砂片)、粗砂片、骨砂片等。血片为鹿茸顶部切的数片,质量最佳,圆形薄片,切面淡黄棕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粉片为花鹿茸的上部切片,圆形片,切面黄白色(排血茸)或红褐色(血茸),外围皮层较厚,中间密布海绵样细孔;粗砂片海绵样气孔稍大,无骨质,外围有皮层;骨砂片为花鹿茸最下端切片,海绵样气孔大,呈纱网样,微显骨质化,外围皮层薄,质较差。马鹿茸片大致与花鹿茸片类似,区别是外围皮层色泽较深,残留茸毛灰褐色,根据加工方法不同也分为排血茸和血茸。
  较常见的造假方法是将鹿角片处理后或不处理直接冒充鹿茸片出售。鹿角片为鹿科动物马鹿或梅花鹿已经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切制的片。鹿角性味咸,温,归肝、肾经;具有温肾阳、强筋骨、行血消肿的功能;用于肾阳不足、阳萎遗精、腰脊冷痛、阴疽疮疡、乳痈初起、瘀血肿痛等症;用量6~15克。鹿角片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薄片,卷曲或平坦,中间有蜂窝状小孔,外表面无外皮及残存毛茸,周边灰白色或白色,骨质,质硬。此外,以前出现过的假鹿茸片还有两种情况,均为人工伪造的。一种是厚片,呈类圆形,但厚薄不均,外皮呈灰褐色,有的可见毛茸;切面棕红色、棕紫色或棕褐色,无蜂窝状细孔,偶有圆点;外皮可剥离。另外一种是薄片,呈类圆形薄片,外皮呈暗灰色至土褐色,无蜂窝状细孔,半透明状,有的可见骨块片,易碎。
  鹿茸食用方法
  鹿茸作为医疗保健具有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抗衰老、延年益寿之功效。用于虚劳赢手、眩晕、肾虚、耳鸣、目暗、腰膝酸软、阳痿、滑精、子宫虚冷、崩漏带下、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等症。
  食法1:干茸片40g(鲜片100)泡入50&(V/V)以上的1000ml白酒中,浸泡二周后,每日服25-50ml,2次/日饮酒服用。
  食法2:将鹿茸片(鲜片烘干)研末冲服,每次1-2g,日服一次或茸片含化嚼食服用。
  食法3:用鹿茸片炮制药茶饮用,最后嚼食服下,每次0.5g可隔日饮用。
  食法4:用鹿茸片(粉)与小米(或粳米)熬制成粥食用,每次0.5g为宜。
  食法5:用小米(或粳米)煮粥,食粥时调入参茸粉(白参50g、党参100g、鹿茸3g共研细末)5g及红糖少许和匀服用每日一次。
  食法6:取茸片25-30g与鸡(鸭、鹅、鸽、猪瘦肉等)、枣或其它佐料置在电饭煲或沙锅内、炖3,5小时后食用,可分多次食之。
  建议你可以看看一下这几个菜谱,这个我也是从网上搜出来的给你。
  配方 鹿茸粉6克,水发口蘑5克,水发海参10克,冬笋5克,大虾10克,豌豆5克,熟鸡脯肉10克,鸡肉50克,水发干贝5克,鸡蛋清1个,火腿5克,精盐2克,味精2克,鸡油15克,料酒10克,上汤250克,湿淀粉25克。
  1.将鸡肉砸成泥,放入碗内,加入蛋清、上汤、味精、盐搅匀。
  2.把海参、大虾、熟鸡脯肉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火腿、口蘑、冬笋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干贝撕开。
  3.炒锅内放入清水,烧八成沸时,将鸡泥放入锅内,凝固成疙瘩状,氽熟捞出。将海参、大虾用开水氽后,控净水分。
  4.炒锅内放入上汤,加入盐、料酒、鸡泥疙瘩、海参、大虾、熟鸡肉、干贝、火腿、豌豆、口蘑、冬笋;烧沸后,撇净浮沫,放入味精、鹿茸粉,用湿淀粉勾芡,淋上鸡油,盛入汤碗内即成。
  功效 补气血,壮元阳,健筋骨,益精髓。适用于肾阳虚之阳痿,滑精,早泄,腰膝酸冷,虚寒带下,精亏眩晕,耳鸣等症。
  [食法]既可单食,又可佐餐。
  鹿茸蛋
  【 材 料 】鹿茸粉0.3克,鸡蛋1个。
  【 制 法 】 鸡蛋拣一头敲打一个小洞,将鹿茸粉放进去,入锅煮熟。
大家还关注
[ 达人推荐 ]COLUMNIST鹿茸和鹿角的区别 – 京东商城
◇关注京东
◇客户服务
相关商品推荐
鹿茸和鹿角的区别
来源:京博士
更新: 20:54:56
[新增京博士]
摘要:鹿茸是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密生茸毛的幼角, 鹿角是梅花鹿或马鹿己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 两者区别很容易, 可以从大小、茸毛、骨化三个方面判别, 重心在是否骨化,小者、密生茸毛者、体相对较展柔软者(未骨化)是鹿茸,否则为鹿角。两者如竹笋和竹子的区别。
鹿茸和鹿角的区别  鹿茸是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密生茸毛的幼角, 鹿角是梅花鹿或马鹿己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 两者区别很容易, 可以从大小、茸毛、骨化三个方面判别, 重心在是否骨化,小者、密生茸毛者、体相对较展柔软者(未骨化)是鹿茸,否则为鹿角。两者如竹笋和竹子的区别。  ①花鹿角。  为梅花鹿的老角,呈分枝状,三岔或四岔,长约30~50厘米,左右两枝对称.主枝稍向后面弯曲,直径2.5~4.5厘米。分枝向两旁伸张;枝端渐细。基部有盘状突起,习称珍珠盘。表面黄棕色,枝端浅黄白色,无毛,有光泽,具疣状突起,习称骨钉,并有纵棱。质硬。断面周围白色,中央灰色,并有细蜂窝状小孔。气无,味微咸。以质坚、全体有骨钉、光泽者为佳。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北京等地亦产。  ②马鹿角。  为马鹿老角。形与花鹿角相似,每枝多为3~6岔。全长50~60厘米,直径约3~6厘米。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骨钉不显著,基部有珍珠盘。骨质坚硬,断面外围白色层极厚,中央多灰黑色,有的微呈红色,具粗蜂窝状孔。气无,味微咸。以粗壮坚实、无枯朽者为佳。  主产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云南、湖南、西藏等地亦产。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研末,每次1-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磨汁涂、研末撒或调敷。熟用偏于补肾益精,生用偏于散血消肿。  【注意事项】:  阴虚阳亢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杜仲为之使。  ②《本草经疏》:无瘀血停留者不得服,阳盛阴虚者忌之,胃火齿痛亦不宜服。  ③《得配本草》:命门火炽,疮毒宜凉者,并禁用。
&以上词条内容均来源网络,均系原作者观点及所有,仅供参考,不代表京东立场,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版权声明:京博士用户不得侵犯包括他人的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以及其他合法权利,请勿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转载任何涉及著作权侵权的词条,除非完全由您个人创作。由于用户发布的相关内容引起的任何知识产权纠纷或其他法律纠纷,其责任在于用户本人,与京博士无关。点击发布即表示您确认该词条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词条协议,并且您拥有该词条的合法、完整的版权或者合法、完全的转载授权。
多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快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好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省天天低价,畅选无忧鹿角不能代替鹿茸使用
中医养生社区:|||||||||
您好,欢迎来到唐汉中医药网!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中医学总汇
您当前的位置:&>&&>& > 正文
鹿角不能代替鹿茸使用
来源: 作者:
时间: 14:09:03
核心提示: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已骨化的老角,入药多切成片,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薄片,卷曲或平坦,中间有蜂窝状小孔,外表面无外皮及残存毛茸,周边灰白色或白色,骨质坚硬。鹿角
&&&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已骨化的老角,入药多切成片,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薄片,卷曲或平坦,中间有蜂窝状小孔,外表面无外皮及残存毛茸,周边灰白色或白色,骨质坚硬。鹿角性温,味咸,入肝、肾经,具有行血、消肿、益肾的功效,用于治疗疮疡肿毒、乳痈初起、瘀血作痛、虚劳内伤、腰脊疼痛等症。《本草纲目》载:&鹿角,生用则散热行血,消肿辟邪;熟用益肾补虚,强精活血。&《本草纲目》载:&鹿角,生用则散热行血,消肿辟邪;熟用益肾补虚,强精活血。&而市场上有以鹿角片冒充鹿茸片,应仔细辨别。
&&&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尚未骨化的幼角,为贵重药材,是补益的纯阳之品。梅花鹿茸饮片分为血片(蜡片)和粉片(细砂片)、粗砂片、骨砂片等。血片为鹿茸顶部切的数片,质量最佳,圆形薄片,切面淡黄棕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粉片为花鹿茸的上部切片,圆形片,切面黄白色(排血茸)或红褐色(血茸),外围皮层较厚,中间密布海绵样细孔;粗砂片海绵样气孔稍大,无骨质,外围有皮层;骨砂片为花鹿茸最下端切片,海绵样气孔大,呈纱网样,微显骨质化,外围皮层薄,质较差。马鹿茸片大致与花鹿茸片类似,区别是外围皮层色泽较深,残留茸毛灰褐色,根据加工方法不同也分为排血茸和血茸。
&&& 鹿茸性温,味甘咸,入肝、肾经,具有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的功效,用于治疗虚劳羸瘦、精神疲倦、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寒冷、崩漏、带下等症。
&&& 鹿角和鹿茸虽都产自鹿,但由于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不同,故功效各异。有些不良药贩,在利益驱动下,用鹿角经加工整理、包装,冒充鹿茸出售。经仔细辨别,这些假鹿茸不具备真品的各项特征。鹿角不能代替鹿茸使用,如误购误用,易贻误治疗。购买鹿茸,最好到有信誉的大型药店,并在药师指导下选购,以免上当。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 [] [] []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031北京编号:(京)-经营性-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审核文号:卫网审字[2001]第029号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号
Copyright&1999-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鹿茸片怎么吃:鹿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鹿茸片怎么吃:鹿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鹿茸的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